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2023詳細介紹!內含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絕密資料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8, 2020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4日電)大立光昨天的法人說明會內容偏向保守,去年毛利率跌破6成,獲利創8年新低,第1季進入淡季,高階手機客戶信心度仍低,衝擊今天股價開低走低,一度亮燈跌停。 大立光13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執行長林恩平表示,2022年配合客戶開發的高階機種仍不少,但去年銷售表現不佳,客戶普遍保守看待今年市場,客戶對高階手機信心度仍低,因此今年仍以較低階產品為主。 大立光昨(13)日天的法人說明會內容偏向保守,去年毛利率跌破6成,獲利創8年新低,第1季進入淡季,高階手機客戶信心度仍低,衝擊今(14)日股價開低走低,一度亮燈跌停。 在廖日昇的《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這本書中有分析很多投資的陷阱與錯誤,其中一種就是抵擋不住「貪婪」。

投資、寫作及享受人生是我的三件大事,分享它們的簡單與快樂是我的興趣。 (2) 分散投資讓我可以毅然停損: 因為分散投資,大立光只占我整體資金約 4%,4% 的 -20% 也只是賠掉全部的 0.8%,雲淡風輕。 我當然也可以凹到解套、不讓帳面損失成真,但是投資紀律更重要,用賠 0.8% 的代價修練投資紀律,划算。 不願再錯過低檔買進的機會: 另外,我之前錯過 2018 年底股價從 2,875 元到 5,000 元那段最大漲幅 70%,不想再次錯過,所以我進場了。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蘋果公布財報 法人:看好大立光、兆利及台郡

台積電同一期間則自最高價245元跌到最低價222.5元,跌幅9%,雖沒有另外兩劍客高,但依然高於大盤跌幅。 上周末終於知道它下跌的原因了,原來蘋果砍了A11處理器3成訂單,但周一盤中並未再見低點,或許之前已完全反應完畢了。 陳佳儀分析,預期今年蘋果會把主鏡頭規格從6P升級到7P,雖然大立光還是主要供應商,但玉晶光有機會取得7P約40%的訂單,將對大立光利潤率形成更大壓力。 此外,舜宇光學也將自2021年起取代康達智,成為iPad低階5P鏡頭供應商,甚至在2年內有可能切入iPhone鏡頭供應鏈。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目前大立光股價與信驊同為2150元,股王爭霸戰仍難分難解。 威盛下跌過程中,這位客戶在跌破400元、300元都仍繼續承接,愈買愈多,只是即使口袋夠深,客戶買到250元後再也買不下手,也不敢再買。 但威盛的股價仍是無情地往下探底,所幸客戶有所警覺,但也同時出現恐慌心情,因而找我商量。 舉例來說,報載有一家保險公司曾投資「宏達電」(代號2498)這檔股票,該公司在104年8月的法説會中坦承,共計買進約6000多張,已陸續認賠賣出,損失飆破55億元,甚至只能賣樓止血。 未來的美好可以預見,新北市懷抱著共榮共好的信念,累積並投入智慧城市規劃與發展,除了向國際展現更多智慧城市成果,也樂意攜手各個城市以及偏鄉合力勾勒發展藍圖,積極為建構全人類繁榮、永續的宜居生活願景努力不懈。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光電股》大立光落井 外資下石 看衰毛利率跌破六成

我雖然從大立光的過去資料發現機率高達八成、也知道「股價與 ROE 的連動性很高」,但貪婪與不甘心蒙蔽我的雙眼,持股9個月一直無視 ROE 以及營收年增率雙雙衰退的事實,導致這次的賠錢收場。 曾經,大立光靠著獨霸全球的塑膠鏡片技術,被蘋果、華為追捧,指定它供應高階手機鏡頭。 5年前,蘋果第1支雙鏡頭手機iPhone 7上市,帶動獨家供應雙鏡頭的大立光,毛利率逼近70%,股價更一路暴衝到隔年,創下6075元的台股新天價。 大立光電是全球市佔率第一的手機鏡頭大廠,也是台灣股市的股王,具備全球市場規模經濟、鏡頭技術專利等重要護城河,在公司營收與EPS…等各項財務評分方面,大立光電也是少數良好的績優公司。 施昇輝以大立光(3008)為例說道,過去很多人都覺得大立光是不錯的股票,但2020年大立光跌了36%,這就是個股的風險。 若拿台積電和0050相比,假設市場有什麼風吹草動,台積電受到的影響一定大過0050,因為0050是個投資組合,風險相對分散。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最後一次加碼是 9/1,從九月起持股的未實現損益率虧損超過三成,雖然八月起偶爾擔心,但因為持股比重才 4%,因此還是決定續抱。 剛買進就上漲並且加碼很開心,認為這次不會再像 2018 那次錯過獲利。 就這樣續抱,直到八、九月在網路聽到很多網友哀嚎說買大立光受傷慘重,我開始感到擔心。 唯一讓我慶幸的是,股海 20 年來,因為我很少買電子股,所以我在分散投資的策略下,並沒有在這次操作中受重傷。 儘管大立光的經營層向來帶點神秘的色彩,但從黃有執、陳俊明為首的技術團隊進入董事會,不難發現大股東的林家與陳世卿一脈,正是延續著當初林耀英與陳世卿的主外、主內的執掌,建構二代的分工模式。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股票

「現在的理財資訊太多了,把大家搞得好焦慮!」施昇輝引述中華電信4G形象廣告(主角為金城武)的slogan「世界越快,心則慢」強調,與其大量接收投資資訊,不如找出最適合自己、簡單的投資心法,才能享受樂活人生,安心賺。 施昇輝建議,追求「超級成長」的投資人,選台積電;追求「成長」的投資人,選0050;追求「安心」的投資人,選0056。 施昇輝強調,定期定額的重點在於「長期」執行,無論股市漲跌,「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可將成本控制在一個平均值,淡化「總是買在高點」的風險。 (6) 忘記 3/22 在 3330 元賣掉的原因: 三月那時工作很忙,還不是全職投資,已想不起來賣出的原因,不過那時賣出三分之一倒是讓投報率好看一點點。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儘管大立光過去在良率、先進光學技術的投入一直未減,也始終是市場中的領導者,但做為零組件供應商,大立光因智慧型手機大量採用塑膠鏡頭而崛起,業績的榮辱也終究得隨手機品牌廠,甚至是整個消費市場的環境連動。 有時看錯股價方向並不一定是自己的看法錯誤,有可能是因為整個大盤環境走空,再好的股票也承受不住龐大的賣壓,而且市場不一定會還給好公司一個公道,因為如果當市場恢復多頭走勢時,好公司的成長性已經轉弱了,那麼股價通常也不一定會彈得起來。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當你認為AOA 60元是高點了,若未來上漲到65? 這讓我想起2014年,曾買過104元的台積電,後來在118元賣掉,有賺到幾萬元當時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神。 二是大立光的股價快速下滑,大立光一直都是台灣最高價的股王,今年被矽力KY超車,而且,8日的股價正好剩下矽力的一半,這實在令人感傷。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光學龍頭廠啟動接班,新總座黃有執是誰?能帶領大立光逆風突圍?

另一種有可能是因為整個大盤環境走空,不管基本面多好的股票都會下跌,這時候我們依然不能用基本面有多好來安慰自己繼續持有股票,用基本面來催眠自己也不會讓股價因此回升。 看到大立光從天上精靈回落凡間,大立光也許要去想這些事,一是大立光過去高階手機鏡頭太過倚重華為,也就是說,大立光幾乎為華為而生,這次科技戰,華為高階手機幾乎滅頂,大立光也因此受到重傷害。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這些年蘋果仍穩穩向前行,但大立光似乎沒有沾到蘋果的光。 大立光7月營收年減11%;累計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208.19億元,年減12%。 大立光4日股價收2,145元,下滑15元,外資法人連12日賣超。

  • 林恩平除了坦言受到斷鏈影響,首度對外透露新廠規劃,預計2023年第三季開出產能,產線以手機為主,但今年以來汽車、VR鏡頭放量,都有少量加入。
  • 4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5.5%,光學器材、資訊通信等主要貨品減幅超過2成,立委特別點名大立光股價跌跌不休,呼籲經濟部儘速了解產業問題。
  • 凱基投顧分析師陳佳儀更直指,大立光已開始進入獲利逐年下滑的階段,雖然iPhone將開啟新產品週期,但Android旗艦機種營收動能平淡,恐導致下半年營收復甦力道不如預期。
  • 免責聲明: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 5年前,蘋果第1支雙鏡頭手機iPhone 7上市,帶動獨家供應雙鏡頭的大立光,毛利率逼近70%,股價更一路暴衝到隔年,創下6075元的台股新天價。
  • 資深證券分析師許博傑今(7)日上午接受《Yahoo奇摩財經》專訪表示,雖不至是利多出盡但也是利多實現,短線上在車上人要想辦法下車。
  • 曾經是台灣股票市場最尊貴股王,在台股於2017年8月才剛剛站穩萬點關卡的時候,大立光就創下令人驚艷的6075元天價,市值推升到8140.5億元,是僅次於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塑化,中華電信的第六大市值企業。

股價落在下半年機率高達八成: 我在 2021 年初自己寫的這篇〈從一張圖雖然可以看出大立光股價高點總在 Q3 與 Q4,那現在可以先進場了嗎? 〉提到,大立光在 2015 至 2020 這 6 年,如果以一年為觀察區間,它的股價高點出現在下半年有 5 次,機率是 83.33%,相當的高。 最新消息大都會客運關於大都會場站介紹都會花絮路線資訊車型介紹人才招募大都會服務公路客運旅客定型化契約9028路線無記名票證應記載及不得記載� ... 但是不能馬上開吃,得讓牛排靜置五到十分鐘,才是最好吃的時機。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董事全為自然人 經營權有潛在風險

我雖然從大立光的過去資料發現機率高達八成、也知道「股價與 ROE 的連動性很高」,但貪婪與不甘心蒙蔽我的雙眼,持股九個月一直無視 ROE 以及營收年增率雙雙衰退的事實,導致這次的賠錢收場。 展望下半年,林恩平日前指出,7月比6月高一些、8月會比7月好一些,第三季動能目前僅能看到8月。 在潛望式鏡頭方面,因為客戶都在尋求導入潛望鏡頭,高低階都有,所以開案數比3個月前明顯提升;而高階內對焦潛望式鏡頭去年就已出貨,但量依舊不大,因為需求端沒有很強。 至於玻塑混合鏡片也會在今年導入,年底前會看到不只一家的產品。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2023 另一家美系外資新出爐的報告也以大立光7月、8月營收呈年減為由,推論智慧型手機鏡頭市場已進入新紅海,隨著規格升級變慢,有愈來愈多的新進者或是小廠搶進市場,好比瑞聲的7P混合鏡頭已上軌道,歐菲光7P鏡頭已進入量產、8P鏡頭已進入試產。 在高階鏡頭市場競爭愈趨激烈下,大立光的營收和毛利率都受壓,美系外資也跟進下修了大立光2021~2023年獲利預估值達10%、15%及15%,同時給出了2055元的新低目標價。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本網站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這個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看對方向,但是進場點不佳,造成的短期套牢,這種就要忍受一段時間的帳面虧損,不過如果當帳面虧損超過停損點的時候,建議還是要賣出,以免發生看錯方向的悲劇。 但指數ETF可就不一樣了,就算市場崩跌了,我還是敢用力買,因為終究會漲回來,反而可以趁這時候多買一點(尤其是全球股債指數)。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26 蘋果開始測試新晶片M3 Max 史上最強 MacBook Pro 機種將問世?

然而,林恩平也坦言,現在中低階 (手機) 比較賣得動,高階賣得較少,雖然大立光仍在擴產,但要 2023 年才會完成,擴廠照預定計畫,有些東西還是會繼續做,看那個時候會不會用到。 人的時間及精力有限,分散投資會讓人難以兼顧,尤其是十幾支以上的。 我自己的做法是定期檢視,而且用一套框架更新這十幾支股票,這樣才有效率。 具體的作法好比把每支股票按照「持股原則」、「買賣策略」、「近期亮點」與「未來展望」這些項目寫下來,在營收發布、財報更新或是發生重大事件時更新。 框架是一種輔助更是方向,它能幫我們節省時間,至於我的完整投資哲學與投資方式,可以另外參考《承熙的個股觀察SOP》。

長期投資ETF,你不該在意價差,重點放在存下更多單位數。 當大盤崩跌,我是越跌越興奮,恨不得多擠一些錢,很想再多買一點。 若只想要避開下跌,只想買上漲,你真的很難在ETF中賺到大錢。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搜尋引擎推薦回答

從下圖可以發現大立光的股利政策都是配發「現金股利」,除了每年都有配發股利以外,股利數據方面也呈現年年緩升趨勢,若大立光繼續創下營收與EPS的好表現,相信隔年的股利金額也會隨之成長。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2023 Share,EPS)是一種評估企業為普通股東賺錢的財務數據,或者是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侯友宜市長帶領新北市府團隊秉持著以「以民為天」精神,落實「簡政便民」、「行動治理」、「智能城市」三大施政方針,共同規劃智慧城市未來發展,具體實踐,贏得舉世看見新北市發展智慧城市的決心和行動。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全球首座完整認證的智慧城市,就是新北!」新北市榮獲ICF國際組織智慧城市論壇頒發智慧城市,市府代表團於6月21日出席於加拿大舉行的合作備忘錄交換儀式,宣布2024年承接論壇活動,屆時將有多國智慧城市入圍者齊聚新北市,提升新北市全球知名度。 從最高價114.5元跌到最低價92.5元,跌幅超過19%,也比大盤跌幅5%大很多。 鴻海11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甚至還有外資把目標價估到200元,結果不漲反跌。 在不明就裡下,甚至還去逢低搶短或逢高放空,結果就慘遭虧損。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在3008 大立光- 即時股價爆料- CMoney股市爆料同學會的討論與評價

原來是大立光在技術上領先競爭對手的差距已逐步在縮小,股價才會一路下跌。 想當然爾一定是知道內情的人,一般投資人怎麼可能會知道? 這種「資訊不對稱」的結果,就是大家在股市中賺少賠多的最重要原因。 一家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的公司,為什麼會愈來愈不賺錢?

綜觀全年,營收469.62億元,年下滑16%,EPS 139.13元,與前年(2020)相比下滑了24%,持續探底,來到七年新低。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外資對大立光長線的信心不變,像是花旗證券與瑞信證券就逆勢調升大立光目標價。 花旗證券指出,儘管大立光7、8月展望不佳,但預期客戶訂單終將回歸,相信大立光能像6月一樣,最終繳出優於自己預估的表現,重申長線看好不變。 投資人觀望本周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數據,美股4大指數全面上揚,台股今(8)日以17,006.46點開出,小漲20點重返萬七,台積電開盤跌2元至556。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在大立光王者歸來,蘋概股反彈誰最搶戲? Anue鉅亨- 台股新聞的討論與評價

還原股息,大立光今年來下跌33%,過去3年,大立光還原股價從$5,755反覆下跌,和大盤漲勢全然脫勾,令投資人既意外又費解。 無論大立光股價下跌原因,究竟是大客戶華為受美方制裁影響、令高階鏡頭產品出貨受阻,或者是對手競爭實力迎頭趕上,股價背後透露的訊號是,大立光已然陷入一段不容易度過的經營調整。 根據《財訊》報導,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法說會上解釋,這是因為「有客戶直接把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2023 high spec (高規格) 的訂單停掉,這是直接原因」。 各家公司分析師急著追問某大客戶的動向,林恩平除了證實這個大客戶營收貢獻占相當大比率,也透露大立光的稼動率可能因此受影響,第四季產能不太可能滿載,其他客人拉貨,不可能補過這部分。

在不看好聲中,我反而認為,這兩年大立光已默默完成一次極為艱難的利益分配,表面不著痕跡,其實替未來奠定重要的經營基礎。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今周刊》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2018、2019年蟬聯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屢獲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大獎肯定。 專注掌握國內外財經脈動、深度報導產業趨勢、推動台灣進步,備受各界肯定。 大立光為什麼一直跌 「2019年,蘋果把光學設計收回去自己做!」海通證券電子研究主管蒲得宇透露,當年蘋果為了制衡大立光,後來更進一步從大立光手中收回鏡頭的設計權,並繼續降低鏡頭規格。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