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矽廠商2023全攻略!內含碳化矽廠商絕密資料

Posted by Dave on May 14, 2019

碳化矽廠商

得益於在SiC領域的積極轉型和布局,安森美截止今年8月1日的二季度財報碳化矽營收增速喜人,同比增長近4倍,環比增長近1倍。 碳化矽廠商 該公司在這一季度簽署了超過30億美元(約新台幣900億元)的新碳化矽長期供貨協議(LTSA),總的LTSA預計收入超過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500億元)。 8月10日,德龍鐳射在上證e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開發的碳化矽晶錠鐳射切片技術已完成工藝研發和測試驗證,並取得頭部客戶批量訂單。 晶升股份也表示,公司未來將有新的産能釋放,目前已具備年産100台及以上碳化矽設備的能力。 近年第三代半導體發展速度加溫,尤其碳化矽在高電壓、散熱上的表都優於氮化鎵 (GaN),適合應用在車載產品上,代工大廠鴻海 (2317-TW) 近期也斥 25.2 億元,買下旺宏 (2337-TW) 6 碳化矽廠商 吋晶圓廠廠房,全力衝刺碳化矽商機,點燃第三代半導體商機。 台灣廠商也加速布局碳化矽產品,例如台亞半導體子公司積亞半導體,將斥資新台幣45億元在竹科導入先進設備與智慧化生產系統,投入碳化矽半導體功率元件生產。

碳化矽廠商

適合應用於5G基地台、加速快充以及電動車充電樁等相關產品領域,也是目前為止,技術已經足以應用商業化的產品。 最後是汽車Tier 1供應商也與SiC器件供應商開始建立合作。 廣達近年積極布局 AI 伺服器市場,並攜手世界級晶片大廠超微、輝達,推出多款伺服器新品,而面對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廣達也不只一次啟動增資、擴廠來應對;對此,廣達田納西州子公司(QMN)旗下產線,包括筆電、伺服器等產品的組裝代工;對此,法人透露,廣達這次增資可能是為擴充「伺服器」產能。 在電動車新事業進展,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已經切入傳統車廠供應鏈,並與超過10個電動車客戶在20個項目進行討論,目前2個正在量產,其他陸續進行中;鴻海擴大布局電動車事業,期待北美生產關鍵零組件和整車組裝合作,台灣高雄和發電池中心如期進行,預計第4季試車。 根據統計,2020年,全球汽車與其周邊產業的年產值約為4兆美元,是半導體產業年產值4,250億美元的10倍。

碳化矽廠商: 中國央企投資房產失利 1.5兆產品止付恐引發擠兌

除了晶體品質外,SiC和二氧化矽的界面問題也影響了SiC MOSFET及IGBT的發展。 這種獲取石墨烯的方法被認為有希望實現大規模合成具有實際應用的石墨烯[34][35]。 環球晶內部也希望快點趕上進度,所以一直進行增產、送樣以及小量出貨,客戶也在等,所以目前雖然第三代半導體占總營收不到1%,但規劃的資本支出已是公司最大的單位之一。

  • 傳統汽車的耗油率是由引擎決定,未來電動車的續航力則是由第三代半導體SiC技術決定。
  • 全球主要大廠布局8吋碳化矽晶圓和基板腳步相當積極,例如Cree全資子公司Wolfspeed投入10億美元建設8吋新廠,今年5月初宣布投產;Soitec於3月已啟動新晶圓廠建設計畫,主攻6吋和8吋第三代半導體晶圓製造,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5月初Soitec已公布首款8吋碳化矽SmartSiC基板。
  • 接下來幫你整理全部碳化矽概念股 ─ 股票清單,我會透過Goodinfo的「概念股」選股功能來快速篩選出碳化矽概念股。
  • 整個SiC生態上下遊各類型的合作迅速增加,一方面得益於SiC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張,以及供應鏈安全推動下的多元布局需求。

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經服務超過上百家客戶,產業包含半導體、光電、生醫、太陽能及其他傳統產業。. 碳化矽概念股是一種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有相關的所有公司股票,一併列入相同選股概念的股票集合名詞。 近來隨著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發展,碳化矽材料快速在新能源車領域崛起,主要應用包括車載充電器、降壓轉換器與逆變器。 特斯拉 (Tesla) 已在旗下 Model 3 電動車的逆變器中,率先採用 SiC MOSFET 元件,降低傳導與開關損耗,進而提升 Model 3 行駛距離,也讓 SiC MOSFET 在電動車領域掀起討論。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碳化矽(SiC)、氮化鎵(GaN),與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的矽(Si)、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砷化鎵(GaAs)相比,有著尺寸小、效率高、散熱迅速等特性。

碳化矽廠商: 卡努挹注3900萬噸水 主要水庫蓄水率逾7成 曾文吊車尾

8月8日,江蘇天科合達碳化矽晶片二期擴産項目開工,擬投資8.3億元,將新增16萬片産能,並計劃明年8月份竣工投産,屆時江蘇天科合達總産能將達到23萬片。 他分析,未來全球電動車、綠能需求會是以「法規引導式」的大爆發,台灣不能缺席;例如部分歐洲國家二○三○年起陸續禁止燃油車銷售,加上日前美國在內的四十國氣候峰會紛紛制定二○五○年大幅減碳乃至零碳目標,需求趨勢已相當明確。 高盛指出,近期企業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意識提升,例如節省電力消耗、減少碳排等行動,加上5G、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技術持續進步,帶動對於高效電源的需求,其中特別是那些全年無休、持續運轉的數據中心、伺服器電源、不斷電系統(UPS)、自動化生產線等。 1982年由氧化鋁和碳化矽須晶構成的超強複合材料問世,經過隨後三年的發展這種複合材料走出實驗室成為商品。

碳化矽高達2700°C的升華溫度使得它適合作為製造軸承和高溫熔爐的部件。 由於其相較於晶體矽具有更高的熱電導率、電場擊穿強度和最大電流密度,所以在高功率的半導體材料方面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 [27]此外碳化矽的熱膨脹係數也非常低(4.0×10-6/K)同時也不會發生可能引起的不連續性熱膨脹的相變。 目前的電動車主要是200V-450V的電池動力系統,更高階的車款則將推進到800V的電池動力系統。 市場對於延長電池的續航力、增加電池容量,及縮短充電時間等有極大需求,電池將朝高電壓800V的方向發展,這使能承受高電壓的SiC被寄予厚望。

碳化矽廠商: STEP 3 進入圖表看「碳化矽概念股」股價走勢圖與K線圖

不同於其他陶瓷材料比如氧化鋁和碳化硼,碳化矽可用於製造複合裝甲(英語:Composite armour)(比如喬巴姆裝甲(英語:Chobham armour))和防彈背心中的陶瓷板。 Α-碳化矽(α-SiC)是這些多型體中最為常見的,它是在大於1700°C的溫度下形成的,具有類似纖鋅礦的六方晶體結構。 具有類似鑽石的閃鋅礦晶體結構的β-碳化矽(β-SiC)則是在低於1700°C的條件下形成的。 [26]β-碳化矽因其相較α-碳化矽擁有更高的比表面積,所以可用於非均相催化劑的負載體。

碳化矽廠商

據市場調查機構Omdia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約新台幣3920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8%,預計到2025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1%。 今年三月,特斯拉在投資者大會上含糊表示將減少75%的SiC(碳化矽)市場用量,一度引發產業對前景的擔憂,但事實卻是在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電的助推下,SiC市場持續走熱呈起飛之勢。 全球主要的SiC器件製造商近幾年在積極擴產、併購之餘,也在與產業鏈上下遊展開形式不同的合作,推動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繁榮。 氮化鎵為基地台、雷達與航空電子等無線通訊設備放大器首選,而未來 5G 基地台供電模組、電動車車載充電等領域,也將持續推升需求。 雖然目前氮化鎵在射頻領域應用比重,仍高於電源領域,但包括電競電腦、資料中心伺服器等應用,已有部分氮化鎵功率元件開始導入,以提供更佳的電源轉換效率。

碳化矽廠商: 中國崛起論爛尾!外媒:中國經濟10年爬不起來

報告指出,鑑於碳化矽的輸出功率更強,使得產品尺寸能進一步縮小。 使用碳化矽的電動車電源控制器(PCU)尺寸,僅為使用矽晶圓PCU尺寸的20%。 鴻海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在新事業布局,劉揚偉透露,太空中心進行振動及衛星姿態等最終測試,預估第4季發射升空,並攜手微軟布局全球低軌衛星,與微軟建立全球低軌衛星星系策略夥伴關係,打造太空互聯網解決方案為目標,以B2G為基礎,推動建構營運本地化(BOL)國家星系發展策略。 另外,包括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安森美(On Semi)等大廠,也積極布局8吋碳化矽晶圓生產線。 ADMAP的產品具有30年以上獨創的CVD-SiC技術, 擁有超高純度、高耐蝕性、高耐酸化性、高耐熱、高耐磨損性的特性,是低成本半導體製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碳化矽廠商

您目前搜尋符合碳化矽的公司資料,您可直接點選符合碳化矽供應商、工廠資料列表,瀏覽製 造商詳細資訊。 如果找不到碳化矽相關公司資訊,也可再利用產品搜尋方式,直接找到生 產碳化矽廠商供應產品資料或產品分類。 既然要投資碳化矽產業,那就一定不能不認識台股市場的碳化矽概念股 ─ 龍頭企業,他們是碳化矽供應鏈的領頭羊,有些公司更是在國際地位上屬於舉足輕重的藍籌股,像是:台積電、穩懋、世界、環球晶等。

碳化矽廠商: 服務

由於只要加熱即可,比傳統方法更輕鬆,有利於縮短製造工序的時間並降低成本。 除了碳化矽以外,有可能可以用於結晶構造相似的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及砷化鎵(GaAs)。 集微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超20家SiC企業完成總規模超17億元(約新台幣540億元)融資;2022年,超26家SiC企業完成總規模超16億元(約新台幣510億元)融資。 2023上半年,SiC企業融資創新高:超25家相關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總規模超85億元(約新台幣2700億元),涵蓋外延、襯底、器件、設備等環節。 國內SiC產業在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光電的產業優勢以及資本帶動下,從襯底、外延到到器件相信都能快速取得突破,產業鏈各方的通力合作相信將加速這一進程。 TechInsights電動汽車服務報告表示,預計碳化矽市場收益在2022年至2027年期間將以35%的複合年增長率從12億美元增長到53億美元。

碳化矽廠商

而韓國唯一的半導體矽晶圓廠 SK Siltron,呼應韓國政府近來推動的材料技術自主化政策,也在今年 9 月宣布擬收購美國化學大廠杜邦 (DuPont) 的碳化矽晶圓事業,積極切入次世代半導體晶圓技術。 第三代半導體雖然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其實今年以來,才逐漸開始廣為人知,尤其是中國在今年發布的「145規畫」(第14個5年規畫),將第三代半導體納入其中,再度引起市場對第三代半導體的關注。 劉揚偉指出,鴻海在上游的 GPU 模組市占率最高、基板次高,二者市占率高達 7 成,且由於掌握產業價值鏈前端,擁有關鍵地位,跟客戶合作也較密切,而下游的 AI 伺服器、整機機櫃等則因競爭者較多,市占率低於 5 成。 針對外界關注鴻海 (2317-TW) 的 AI 伺服器布局,董事長劉揚偉今 (14) 日表示,鴻海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 AI 伺服器一條龍服務的供應商,其中,在上游的 GPU 模組跟基板的市占率更高達 7 成。 日本早稻田大學乘松航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加熱平整半導體基板表面的方法。

碳化矽廠商: 相關

徐秀蘭認為,台灣在矽以及半導體產業相當強,現在在原本基礎上延伸至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客戶和通路重疊性高,台灣目前也有很多研究單位在做化合物半導體,或者研究關鍵設備的開發,今年雖還不夠成熟但明年會更好,若台灣加快腳步,讓整個產業鏈完整化,將會非常有利。 對此,漢磊董事長徐建華認為,長期來看,趨勢一定會往8吋移動,但目前是否符合成本效益,還有幾大考量。 目前台灣在碳化矽的全球供應鏈占比約7.8%,散布在不同領域內,包括長晶/基板階段有漢民集團、環球晶、中砂轉投資的穩晟、廣運集團以及鴻海轉投資的盛新;磊晶階段則有嘉晶;代工端則有台積電、漢磊、世界、茂矽,其他包括在模組封裝、系統端都有廠商著墨。 本公司憑藉碳化矽長晶自有專利技術,掌握碳化矽晶圓生產的原料合成、晶體生長、晶體切割、晶圓加工、清洗檢測,全流程關鍵技術和工藝,結合上下游之資源合作開發及產品驗證,將碳化矽產品迅速推出市場,擴大市場版圖。 該公司與現代、極氪、蔚來、大眾、寶馬等公司簽署了多項SiC器件方面的協議。

碳化矽廠商

因成熟巿場利率未見高點、後疫情時代對雲端服務需求持續向下調整階段,影響企業與消費者對傳統雲端支出,DIGITIMES研究... 廣達以重訊宣布,公司為因應旗下業務需求,將透過增資 QIL 轉增資 AIC 再轉增資 QMI,最後再轉增資 QMN 的方式投資。 對此,廣達強調,增資案已通過董事會決議,全案得分次投資,並授權董事長於額度內辦理,而上述公司皆為廣達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 同日,浙江大和半導體産業園三期建設項目竣工儀式舉行,該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

碳化矽廠商: 碳化矽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洪泰基金投資人周光濤表示,碳化矽行業已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下游電動車、光伏等行業在高電壓、大電流趨勢下對其需求增長。 隨著電氣化趨勢的持續推動,國産碳化矽産業鏈的相關配套逐步成熟,工藝成熟、成本下降將推動碳化矽功率器件實現更為廣泛的市場應用。 碳化矽概念股,是指將半導體產業的材料「碳化矽」的相關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有相關的供應鏈公司股票,包括碳化矽各類應用的上游、中游、下游廠商合稱的一種股市術語,也是投資人用來挑選碳化矽相關個股的選股方式。

其二則是要導入8吋產品,還得通過能否穩定供應的考驗,若無法穩定供應,客戶可能也不會冒風險買單;其三,8吋設備難取得,且一些sensor或MCU對傳統的產品仍有需求,供應商也不一定有意願將產能提早轉到8吋。 投資碳化矽概念股的邏輯很容易理解,只要是跟「半導體材料-碳化矽」有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公司,這些公司的股價和營運表現通常會跟「半導體產業發展」有一定關聯。 基本上只要是由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組成的半導體、晶圓及電子產品,都會與相關個股有相關! 碳化矽廠商2023 碳化矽廠商 「碳化矽」與「氮化鎵」同樣作為半導體產業的第三代材料,具備耐高溫高壓、高電流密度、低耗電的特性,半導體材料的應用發展也間接帶動了相關類股的上漲行情。

碳化矽廠商: 碳化矽下游市場需求旺盛 企業紛紛擴張産能加速出貨

我們代理的SIC製品,通過德國化學廠採用,擁有與德國相同的品質與耐用度,且可降低客戶的成本與交期,在化學槽體中可正常的使用,且運用在馬達轉子上,擁有絕佳的耐磨性與抗化性。 另外,申玥科技所代理的碳化矽矽晶圓研磨承載盤,有2"、4"、6"等規格,擁有高耐磨性、耐腐蝕與抗氧化特性,並且熱傳導效果佳,在晶片研磨時,可快速導走熱源,減低熱變形的發生。 目前協助台灣、韓國與上海化學廠做碳化矽部品的更換維修,獲得良好的口碑與回饋。 身為碳化矽概念股投資人的我們,除了關注碳化矽相關產業鏈的總體經濟、半導體材料的未來發展和國家相關政策以外,碳化矽概念股本身的公司體質與營運表現也要一併考慮進去。 近來再度成為市場焦點的,便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與碳化矽,其屬於寬能帶隙材料,具有高頻、耐高電壓、耐高溫等優勢,且導電性、散熱性佳,可降低能量耗損,元件體積相對較小,適合功率半導體應用。 廣達表示,目前GPU確實供應緊俏,但廣達5年以前就預見產業需求提前投入研發,在產能良率及品質可靠度上,都在AI伺服器領域居領先位置,故客戶若要AI伺服器都會將廣達列為第一優先合作方,而目前廣達也盡全力爭取GPU供應量,以滿足客戶需要。 研發團隊把利用機械研磨後的碳化矽基板在氬氣和氫氣中加熱10分鐘到攝氏1600度,然後在1400度下保持一段時間。

  • 隨著各國的綠能政策推動、碳排放標準的限制,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到2030年將達到2200萬輛,市場規模成長近10倍。
  • 而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昨(11)日也在法說會上指出,因客戶持續增加訂單,預估 AI 伺服器的產品動能將一路持續到2024年,為因應大幅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也將持續擴大美國和歐洲的 AI 伺服器生產。
  • 集微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超20家SiC企業完成總規模超17億元(約新台幣540億元)融資;2022年,超26家SiC企業完成總規模超16億元(約新台幣510億元)融資。
  • 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化合物半導體,寬能隙的特點讓它具有耐高溫高壓、高電流密度、高功率高頻,並同時具備低耗電、低雜訊的優點。
  • 隨著電氣化趨勢的持續推動,國産碳化矽産業鏈的相關配套逐步成熟,工藝成熟、成本下降將推動碳化矽功率器件實現更為廣泛的市場應用。
  • 該公司與現代、極氪、蔚來、大眾、寶馬等公司簽署了多項SiC器件方面的協議。
  • 碳化矽材料也同樣具備低導通電阻、高切換頻率、耐高溫與耐高壓等優勢,可應用於 1200 伏特以上的高壓環境,相較於氮化鎵,碳化矽具備更高效率,應用層面廣泛,如風電、鐵路等大型交通工具、太陽能逆變器、不斷電系統、智慧電網、電源供應器等高功率應用領域。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不過是三年多前,台積電晶圓廠的分布幾乎全在台灣、半徑300英里的範圍內,今日的多元海外布局並非原始規劃。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今日發布第2季台灣IC產值調查,因整體半導體庫存調整比預期長,在終端需求仍馬績疲弱,第2季台灣... 高盛報告也提到,碳化矽裝置能節省電力消耗,以太陽能變流器為例,使用矽元件的電能利用率約在95%左右,同時需要使用風扇散熱;如果使用碳化矽裝置,電能利用率可以高達98到99%,且系統可以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自然冷卻。

碳化矽廠商: 電動車SiC半導體 工研院︰台廠布局待整合

純的碳化矽是無色的,工業用碳化矽由於含有鐵等雜質而呈現棕色至黑色。 碳化矽廠商 ※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專屬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數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經營網站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但這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邱求慧表示,為了發展台灣電動車產業及取得半導體新優勢,預計明年起結合法人科專計畫與業界投入,以四年、每年十億元針對碳化矽技術研發投資,為台灣自主材料點火,希望能帶動後續約四百億元投資及本土聚落。 中國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基板,晶盛機電日前在官網宣布,12日首顆8吋N型碳化矽晶體出爐,晶坯厚度25mm,直徑214mm,並破解碳化矽元件成本中基板占比過高的難題。 亞系外資法人報告指出,這代表中國廠商在大尺寸碳化矽晶體研發取得突破。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9日電)中國晶盛機電日前宣布首顆8吋N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晶體出爐,加上全球主要大廠布局8吋碳化矽基板腳步積極、競爭激烈,台廠正急起直追拚8吋碳化矽長晶晶圓。 碳化矽是目前正在研究的半導體,已在快速切換、高溫及高電壓的應用上,進行前期的大量生產。

碳化矽廠商: 鴻海攜微軟布局低軌衛星 電動車切入傳統車廠

【碳化矽下游市場需求旺盛】隨著碳化矽(SiC)在電動汽車、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除了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新材料還包括可應用於6G通訊以上的高頻材料氮化鎵;在行政院已核定的今年起為期四年的半導體「埃米計畫」中,技術處將以四億元挹注氮化鎵材料開發,預計發展可相容於目前矽製程的八吋晶圓,為5G、6G網通提供自主材料。 全球主要大廠布局8吋碳化矽晶圓和基板腳步相當積極,例如Cree全資子公司Wolfspeed投入10億美元建設8吋新廠,今年5月初宣布投產;Soitec於3月已啟動新晶圓廠建設計畫,主攻6吋和8吋第三代半導體晶圓製造,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5月初Soitec已公布首款8吋碳化矽SmartSiC基板。 傳統汽車的耗油率是由引擎決定,未來電動車的續航力則是由第三代半導體SiC技術決定。 調研機構Yole Developpement報告指出,自從特斯拉 (Tesla) 領先全球在 Model 3的逆變器模組上採用SiC,創造優越的續航力,SiC便成為市場寵兒,許多車廠和半導體廠商已如火如荼地在磊晶、元件製造、晶圓製造等供應鏈上垂直整合佈局。 申玥科技是台灣專業製造碳化矽製品及提供碳化矽製品服務的優良廠商(成立於西元2006年)申玥科技即是由具有半導體設備及機械加工設計的人員組成,配合經驗超過10年的CNC專業技師團隊,以及符合ISO精神的生產流程及乾淨整潔的工廠環境,提供絕佳的專業諮詢與服務!

碳化矽廠商

第一個可用的元件是肖特基二極體、之後是結型場效應管及高速切換的功率MOSFET。 SiC的寬能隙 (Band Gap) 比現有Si (矽) 的能隙寬度寬3倍以上,可承受10倍以上的電壓,SiC的低損耗、高功率特性適用在高電壓與大電流的應用場域,包含電動車、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太陽能以及離岸風電等綠能發電設備。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較傳統Si,能降低50%電能轉換損耗、降低20%的電源轉換成本,還能提升電動車4%的續航能力。 申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一家擁有超過13年經驗的專業碳化矽製品服務供應商. 我們成立於西元2006年, 在金屬加工及塑膠加工產業領域上, 申玥科技提供專業高品質的碳化矽製品製造服務, 申玥科技提供客戶穩定的產品品質與服務。

比傳統研磨方法更便捷,性能也更高,因此有利於改進半導體的製造工序。 據悉,目前國內一些知名車企如小鵬、極狐等都已經推出了採用碳化矽材料的高壓快充車型。 法人指出,羅姆旗下SiCrystal預計明年開始量產8吋碳化矽基板、2025年量產8吋碳化矽元件;Ⅱ-Ⅵ在去年4月宣示未來5年內碳化矽基板的生產能力提高5至10倍,包括量產8吋碳化矽基板。 盛新材料日前透露,7月起研發8吋碳化矽晶圓,預計3年後2025年可有明顯成果,盛新材料與母公司廣運集團也合作開發8吋碳化矽長晶爐設備,盛新預估到明年長晶爐建置規模可到65台。 碳化矽(英語:silicon carbide,carborundum),化學式SiC,俗稱金剛砂,寶石名稱鑽髓,為矽與碳相鍵結而成的陶瓷狀化合物,碳化矽在大自然以莫桑石這種稀有的礦物的形式存在。 將碳化矽粉末燒結可得到堅硬的陶瓷狀碳化矽顆粒,並可將之用於諸如汽車剎車片、離合器和防彈背心等需要高耐用度的材料中,在諸如發光二極體、早期的無線電探測器之類的電子器件製造中也有使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