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本的健康檢查很盛行,臨床上,碰到意外發現早期胸腺惡性癌的機會大一點,建議往日本去找,日本德島大學的胸腔外科主任近滕和也(Kondo Kazuya)教授,可能曾經手術過這樣的病人。 今年9月6日的校務會議「推薦投票」,原本的9名校長候選人中,有3人沒通過門檻,剩下6人進入遴選委員會階段,包括李百祺(研發長)、郭大維(前代理校長)、陳文章(工學院長)、黃瑞仁(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前院長)、葉丙成(電機系教授)及楊志新(台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 腦是人類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腦幹、大腦以及小腦分別掌管著生命、意識以及平衡等關鍵要素。 然而,腦部卻是許多癌症轉移的位置,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因為壓迫到神經等原因,危機生命。 不過,腦部手術的危險性高,且腫瘤位置可能較深,因此如何精準找到病灶,並精確治療,是腦部治療的重要方向。 許冠澤表示,台大做為台灣重要的研究型大學,應該努力塑造友善本土博士的環境與氛圍,建立台大博士品牌,當然隨著時代變遷,也應該與政府、社會各界不定期檢討對博士人才的需求、調整招生名額與資源分配等,整體而言黃瑞仁、張耀文、葉丙成三位參選人回覆較為完整。
- 2009年出任衛生署長,是第二位由純公共衛生出身,非醫師背景者出任的署長。
- 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
- 基因資料庫收集的是正常的基因,可以用基因資料來研究及預測將來有哪些人可能會得癌症或其他疾病,即可提早預防及介入。
- 台大傍晚召開記者會,由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梁賡義、發言人吳俊傑宣布校長遴選結果,陳文章在兩輪投票中,獲得過半遴選委員支持,當選台大第13任校長,預計明年1月從現任校長管中閔手中接下棒子。
- 世界肺癌研究學會自1994年開始頒發此特殊貢獻獎,以表揚終身投入肺癌研究有重要科學貢獻的科學家,楊志新是全球第十八位獲得此殊榮的學者,也是台灣第一人。
若學生有外國社交圈於聊天時便會了解,上述幾個議題都是禁忌,但無論黨派立場、性別認同都不應作為攻擊的對象,可以討論但不應變成問題。 9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少見癌日」,透過少見癌日引起人們對少見癌症的重視,並突顯少見癌患者所面臨的挑戰,以利提告認識和早期診斷。 本部組織下設「頭頸腫瘤內科」、「乳房腫瘤內科」、「胸腔腫瘤內科」、「上消化道腫瘤內科」、「肝膽胰腫瘤內科」、「大腸直腸內科」等單位。
楊志新: 相關新聞
代工大廠緯創17日宣布要將大陸昆山的工廠,出售給鴻海對手立訊,交易對價暫定人民幣33億元,相當於新台幣約138億元,象徵「紅色供應鏈」崛起,將搶下蘋果iPhone的組裝訂單,未來恐威脅鴻海、和碩,在台灣蘋果代工王國敲下響鐘,甚至驚動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下令要提高戒備。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廢、疾者皆有所養……」是2500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對弟子言偃描繪理想世界時,最膾炙人口的圖騰。 楊志新忘不掉,那一年間,多位自己負責的血癌(白血病)病患,接連辭世。 他每天巡房,除了如神職人員般,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再無他法。
「癌症難以預防,早期發現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楊志新院長提到,許多民眾寧願投資股票,也不願意多花時間和金錢投資自己的健康,這是很可惜的事。 他表示,一個人的健康不只關係個人、家庭,也可能牽動企業,甚至影響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因此,盡力搶救每一名癌症患者的生命,政府責無旁貸,投資健康、補足健保在創新治療的給付缺口,讓醫師有符合國際標準的治療武器,讓患者抗癌無後顧之憂,才能提升醫療品質。 例如在晚期肺癌的治療,一般單基因檢測如 EGFR 突變只需一星期內即有結果,若恰好是陽性即可開始治療。 但肺腺癌要檢測的基因已達十種以上,若無法及時檢測出正確標靶基因突變,無法給予正確的標靶治療則必須給予化學治療。 大多數病人無法等待太久,使 NGS 無法應用於所有病人;而價格亦是另一種挑戰,若要全面檢測需十多萬台幣,針對這項考量,楊院長樂觀表示,目前雖然昂貴,但隨著 NGS 越來越廣泛,價格也會逐漸降低。 「前期診斷如果有更多資源,就可以有更準確的診斷,就比較容易針對疾病治療。」楊院長解釋。
楊志新: 國際
對林肇堂來說,開刀的傷口固然疼痛,更疼的是,從雲端掉下來成為病人的痛苦。 「我一直是個健康寶寶,就這樣莫名得到一個癌症,莫名其妙地開了一次刀,莫名其妙地又開了第二次刀。未免也太倒楣了吧!然後呢?再來是什麼?」分析了第二次手術切下來的病理組織,確定沒有發現轉移的跡象。 接下來改由台大醫院兩大腫瘤科權威醫師鄭安理教授與楊志新教授接棒治療。 林肇堂感嘆說,平常是合作愉快的同事,怎麼我現在「掉下來」,變成他們的病人了。
希望能就基因資料庫的建立而找到家族癌症的案例,尋找未知的致癌基因,因為家族性癌症的發生通常與基因突變遺傳相關,而了解家族有哪些基因變異或許能預防癌症的發生。 此次基因線上有幸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針對台灣精準醫療現況以及未來的展望進行分享。 楊志新說,這20多年來,肺癌在標把治療、免疫治療兩個領域開發相關藥物多達20幾種,台灣大部分都有參與研究,這多虧於台灣過去研究表現,吸引到國際廠商願意共同進行研究,對國內的肺癌病患也是好事,能夠提早使用到新藥。 過去大家比較瞭解台灣的健保成果,其實肺癌研究領域也站在尖端,希望透過這次得獎讓外界更加認識。
楊志新: 院長的話
管中閔致詞時同樣感謝郭台銘,他表示十多年前若不是有他起心動念,就沒有資金捐助跟癌醫中心,「不管他是多成功的企業家,我們都必須感念每分捐助,每分都是心意,我們不會把它視作理所當然。」 管中閔勉勵癌醫中心的同仁,應完成當初捐贈人期待,還有全體台灣人對臺大的期待。 而在護理與物理治療專業之外,長照工作更不能不提到老人家的「溝通力」。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主任鄭湘君接續分享到,語言與聽力在老人退化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當老人聽不到就不想講、不溝通會加速退化。 「只可惜目前醫療院所的語言治療師、聽力師嚴重不足,更別說是長照機構了。」因此弘光科大語聽系幫助學生獲得藍海專業,不僅未來能成為搶手人才,更能幫助長者活得精采。
「精準篩檢,也是癌症精準醫療的一環。」楊志新醫師解釋,即使疫情前,可以進行癌症篩檢卻未做檢測的民眾,比例仍舊偏高,「國人的癌症篩檢率大概只有 20% 到 30%」。 事實上,包括肺癌、乳癌、子宮頸癌、肝癌、大腸癌等國人常見癌症,都可以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 郭大維為台大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曾在107年擔任台大代理校長,在9月初校務會議「推薦投票」中,開出的票數最為漂亮(只有20張不推薦票)。 由於現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資深顧問兼工學院院長,面對香港反送中他表示,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台大,會誓死捍衛學生。 以往每個醫師只能自己藉由自身過往的經驗,給予病人相對應的治療。 但是 MTB(Molecular Tumor Board),集結各專家的經驗傳承,針對病人的病況,提供各自相關經驗,能更幫助醫師善用基因檢查的報告,以確保病人能得到最完善的治療。
楊志新: 楊志新任台大癌醫院長 曾為世界建立晚期肺癌治療準則
2011年7月,出書《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但書中卻稱沒醫德為獸醫。 引起獸醫公會不滿,要求楊志良道歉,並下架修改書籍內容,否則提告;但楊志良拒絕道歉,並挑釁「要告就去告」[5]。 不過在律師陳長文斡旋之後,楊志良於同年7月25日道歉,並表示該書再版時會更改內容,獸醫公會也撤銷告訴[6]。 衛生署長卸任後以公益為名,將買入時單價新台幣3,000元的公事包進行網拍,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以500萬零900元整贏得競標,連同楊志良以得標者名義加碼捐出的50萬元,刷新之前健保單一捐款人200萬捐款紀錄。 而郭台銘在面交時在該公事包上寫上「好膽愛心包」五字後,還給楊志良[4]。
經過再度確認,沒有期待中的翻轉消息,美國的病理專家也確定是混合瘤,而且預後不好,建議找腫瘤科與放射科,進行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 「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 葉丙成在治校理念說明會中,線上聆聽人數最多,一度達到會議參與人數上限。 他提出要打造亞洲第一的「教授學院」,幫忙人才養成學術的關鍵能力,例如團隊、品牌、資源和社會資本,成為「一所最能幫助教授成功的大學」。 上一次台大校長遴選(107年),第一輪是在一張選票中並列5名候選人,21席委員每人可蓋2到5人。
楊志新: 台大癌醫今啟用 楊泮池感謝郭台銘:差一點質子中心就不見了
舉例來說,光是 EGFR 突變中就有許多變異,而這些變異又有相對應的治療,這對剛入行的腫瘤科醫師而言,無疑是項挑戰。 楊志新醫師,目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也是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是確立標靶治療為 EGFR 突變肺癌標靶一線療法的頂尖學者,他執行及主導的一序列臨床試驗大幅延長晚期肺癌病人的存活期。 因為此重大貢獻,國際肺癌研究學會於今年 8 月 6日頒發「特殊科學貢獻獎」予楊志新,是首位獲獎的台灣人。 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楊志新教授的專長是腫瘤內科學,他主要研究領域是肺癌藥物治療學。
楊慶順(1938年—2006年10月6日),日治臺灣臺北市加蚋庄人,著名幫派份子,綽號「加蚋慶」、「雙刀慶」、「地下農委會主委」,是萬華角頭,以開設賭場起家,被人稱為「賭場教父」。 發跡於1950年代,在萬華中央市場形成角頭勢力,因為他出生的地方,古代稱為加蚋仔庄,其幫派便被稱為「加蚋仔」等。 2006年,因為賭場利益爭權糾紛,遭到綽號「阿力固」的外甥徐志新買兇槍殺身亡。 另外,許冠澤指出,人文社會背景的博士班招生雖然較穩定,但入學後的計畫機會、待遇也較少,使同學額外身兼多職變相延宕畢業年限、惡性循環,這一點參選人幾乎沒有著墨。
楊志新: 台大史上最年輕校長候選人談學術倫理 葉丙成:不是一群人說殺就殺
楊志新也領導全球開發第二代標靶治療藥物妥復克上市,用於肺癌第一線的治療、罕見EGFR突變的治療,都分別獲得全世界的肺癌治療新適應症,現亦持續參與第三代標靶藥的早期開發。 事實上,郭台銘近年致力推動「永齡百年醫療工程」,除了「臺大癌醫中心醫院」,也捐贈「台成細胞治療中心」超過10年,粗估已救了超過800名血癌病人。 楊志新2023 另,楊志新回應提問時,提出他的重要政見,認為大一學生都住宿舍很重要,可藉此和不同學院的人跨域交流,主張台大應設數位發展處、數位發展長,活用學校資產很重要,須投入資源,用企業化方式經營樓舍,例如日式宿舍應與民間合作整修活化。 「我們是全臺灣最好的醫院,更不能侷限自我,要讓國際看到臺灣。」楊志新帶著追求卓越的使命感,從效力近30年的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進入成立不久的臺大癌醫擔任院長一職。
[13] 但之後提的草案並未調整中國大陸來台人士健保費率[14]。 2009年出任衛生署長,是第二位由純公共衛生出身,非醫師背景者出任的署長。 楊志新 2011年1月5日二代健保一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即向行政院長吳敦義請辭衛生署長獲准。
楊志新: 「時間 啟動」 韋禮安以時間創造價值
也有國民黨立委為擔心即將到來的立委選舉,害怕通過影響選情,因此反對二代健保方案。 2009年8月,因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參選花蓮縣長,而出任衛生署長,是衛生署第2位由純公共衛生出身,非醫師背景者出任的署長[註 1]。 目前為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亞洲大學教授[1]。 2015年4月,楊志良宣佈參選中國國民黨2016總統大選提名初選,後由洪秀柱出線。 郭大維則重申,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是寫在台大人的DNA中,台大堅持、也有衝的學術自由,沒有人可以跟教授指點,什麼研究能做什麼不可以。
同理,如果沒有爭取增加更多檢驗品項的給付,謹守著那三樣基因變異做研究,極可能永遠不知道其他基因變異的病人在哪,後果將嚴重影響後續台灣研究的競爭力及病人用藥的權利。 楊志新醫師目前是本校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也是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及癌症防治中心主任。 楊教授在1986年於本校醫學系畢業,他在服完兩年海軍兵役後進入臺大醫院內科擔任住院醫師,完成四年訓練後,1992年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癌症研究中心,接受腫瘤內科次專科醫師的訓練。 在當時,臺灣的癌症病人,必須比歐美國家多等五年才能使用到新的抗癌藥物。 在美國研習的三年,他接觸了全球最早期的癌症藥物研發,也學到了如何將實驗室合成或動植物提煉出的化合物,帶到第一期臨床實驗。
楊志新: 台大癌醫成台大醫院分院 癌醫院長楊志新:和鴻海關係不變
如對體內抗體有所疑慮應向聯亞詢問醫療建議而非自行接種其他疫苗。 2011年2月,在衛生署長卸任前,以衛生署名義對《大話新聞》的主持人與名嘴等人提告,以「2009年涉嫌散布謠言,導致有民眾因為沒打H1N1疫苗染病喪命」。 楊志新 節目主持人鄭弘儀表示,當時曾邀請楊志良專訪為H1N1疫苗政策辯護,但被以「拒絕為節目增加收視率」為由而拒絕。 楊志新2023 2009年12月,衛生署公告陸配前夫子女納健保,引起藍綠立委同聲批評,楊志良表示這是整體大陸政策,會向陸委會反應。 [12] 楊志新 而後,他表示將推動修法調漲外籍人士保費,以解決健保對外籍及中國大陸人士過於優惠的問題。
「怎麼辦,我也沒開過這種看起來是良性,結果是惡性的。」陳晉興教授也說。 「我真的是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身為台大名醫的林肇堂坦然述說當時慌張的心情。 二○一二年三月,因為陪太太健康檢查,林肇堂也「順便」進行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楊志新: 健康 熱門新聞
這套系統已於108年7月份在臺大醫院電腦刀中心上線,用於治療腦轉移瘤、腦膜瘤、以及聽神經瘤的病患。 呂任棠預估,大約2020年中能夠通過TFDA審查,屆時將在台灣與美國推動技術。 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可自動找出腫瘤位置,並快速精準地把腫瘤的邊界在影像上描繪出來,醫師只需檢驗及修正AI模型的結果,幫助神經外科與放射腫瘤科醫師大幅縮短放射手術的前置設計時程,能花更多時間與病患討論病情,爭取治療時效與提高手術成功率。 醫師與人工智慧合作的優勢在多顆腫瘤或是腫瘤情況較為複雜的情況尤為顯著。 楊志新 腦腫瘤的麻煩之處在於多且小,如果病情複雜,難保醫師不會漏掉尚不明顯的病灶。
由於是經由血液,轉移的腫瘤有小、深、多的特性,治療時容易有遺漏,且腫瘤位置深,就更加難治療。 楊志新曾經與其他亞洲醫師們共同設計一個肺癌大型第一線治療實驗,根據臨床特點「東亞人種、不抽菸、肺腺癌」,篩選可能帶有 EGFR 突變的患者,給予「艾瑞莎」標靶藥物。 結果於 2008 年公布,確立了標靶藥物用於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比起化療更能顯著延長其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 羅氏藥廠處長葉瑋炘則指出,在臨床醫療上,如何正確診斷病人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這同時也是醫生和藥廠在開發治療方法的主要戰場。 今年九月才進入台灣的國際醫療檢測大廠因美納(Illumia)台灣業務負責人鄭裕翔表示,預防醫療提早發現,可以延長患者存活年限。
楊志新: 不論癌症療法如何創新 臺大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提高治癒率的基礎仍是它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座落於公館靜謐的一隅。 院外綠樹蓊鬱,踏進院內,沒有一般醫院的嘈雜與壓迫,有的是大片和煦陽光,透過挑高玻璃天窗灑落,沉靜而舒適。 光影的流動能為病患帶來溫暖與生命力,他們將希望寄託於每一位專業醫護,院長楊志新(James Chih-Hsin Yang)教授對此了然於心,更加堅定帶領臺大癌醫成為世界頂尖的信念。 最後,他鼓勵腫瘤科醫生多了解藥廠正研發的新藥,協助引進讓病人提早使用,也呼籲政府須盡快幫助新藥上市,然新藥價格昂貴,健保給付容易造成財政負擔。
- 不過楊志新認為,128個學分實在太多,應可減為100個學分,甚至降到80學分都沒關係,大學則要開更多課程由學生自由選擇。
- [12] 而後,他表示將推動修法調漲外籍人士保費,以解決健保對外籍及中國大陸人士過於優惠的問題。
- 回顧成長歷程,楊志新認為在德國讀的小學六年級那一年,獲得了關鍵的啟蒙。
- 以肺癌為例,二、三期的復發機率依舊很高,而第四期患者無法治癒的人數也相當多;為了造福更多患者,臺大醫院和許多藥廠、儀器廠商合作,一起研發最新的藥物及醫療器材,期望能達到多贏的局面。
- 楊志新認為,一些知識性的課程,學生從網路上學就可以,到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學卻有所不懂的地方,跟老師或同學討論,找到人一起思考。
- 在次世代基因檢測,同一基因片段必須深入且多次檢測,同時分析其出現的頻率,如果頻率很高,代表大部分的細胞都有此突變,如果頻率太低即代表並非所有癌細胞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