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乳坊創辦人7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March 24, 2021

鮮乳坊創辦人

身在台灣的我們,除了有說不完的感謝,藉著邁入創業第十年,綠藤希望將台灣過去十年所發生的點滴,以不一樣的方式留下紀錄。 「我們採用的是HEHA法則,包含Humanity(人道)、Ecosystem(生態系)、Hub(中心)與Asterism(星群)。主要用以檢視新創公司是否讓周遭環境變得更好,是否帶領周遭合作夥伴共同升級。 鮮乳坊也是中國信託文創投資中心第一個出手的ESG企業,中國信託文創投資中心副總經理邱明慧提到,身為創投需要時常檢視新創公司的財務表現,但是對於鮮乳坊這樣的公司來說,可以用社會企業或ESG的角度來檢視。 回顧2021年的成績,鮮乳坊的全年營收有望突破新台幣6億元。 展望未來,龔建嘉在先前接受《數位時代》訪問時說明,鮮乳坊旗下產品線分為針對終端消費者市場的2C商品,以及針對各種企業合作的2B商品,像是與手搖飲店、咖啡店、全家等,而2塊業務約佔整體營收各半。 他回憶,曾國棟還問他,如果要創業,產品要走店面還是工廠,才能幫助到人?

鮮乳坊創辦人

目前尚唐坊營收突破千萬元台幣,三分之一來自於自有品牌,三分之一為代工 ,其餘三分之一則是供應食品廠商可可原料,以某上市食品大廠的萬丹巧克力為大宗。 尚唐坊不但在多個國際巧克力大品牌中殺出重圍,其可可原料長期供應某上市食品大廠旗下的萬丹巧克力牛奶;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的肉桂可可、燕麥脆脆也都採用尚唐坊巧克力原料,還獲兩家上市櫃公司老闆入股。 龔建嘉在現場,教育大家其實生乳、鮮乳、保久乳與牛乳,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高中去慈幼社、去學打撞球,是因為這些東西好玩,除了遊走在法律邊緣之外的事,我們都可以試著體驗看看,如果你是一個具有觀察力、感受力的人,其實你在任何地方都會學到東西。 阿嘉:我在小學、國中都算是個「會考試的人」,學業成績一直保持的不錯,但從沒有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只有考試的快樂。 在當時考試給我很強的正回饋,考試考好,分數出現了,就會獲得老師家長的認同,他們覺得成績重要,你也會覺得同等重要。

鮮乳坊創辦人: 創辦人阿嘉的故事|

當時沒有想過要創業,沒想到短期內,募資金額從100萬(新台幣)本來不太想做,後來金額突然到300萬,後來到600萬(新台幣),就意識到硬著頭皮一定要做下去。 談到創業 5 年來的心得,龔建嘉說,他最欣慰的是看見鮮乳坊為酪農產業所帶來的正面改變,真正創造「共好」的可能。 「傳統產業並非指特定業種,而是從業者認為,這個產業不會改變。」他指出,鮮乳坊的單一牧場收購制度、提高生乳收購價,都是為了讓酪農更有成就感,願意接受新的挑戰。

大約晚上8~9點,回到住處才開始處理鮮乳坊的例行工作,例如臉書回文、其他行政事務。 一來酪農缺乏管道對外說明實情,二來政府及大型牛奶廠商也未出面說明。 龔建嘉成為獸醫後,開始接觸到台灣的酪農,逐漸觀察到台灣酪農產業的不公平結構與消費者對牛乳知識的貧乏。 2015 年,鮮乳坊第一次集資,獲得將近 5,000 人贊助。 不少贊助者寫信給鮮乳坊,表明自己是實體店面的老闆,有意支持鮮乳坊的理念。

鮮乳坊創辦人: 成為老師眼中的造反份子

但如果要讓消費者相信一個品牌,或者以較高的價錢來購買一項產品,單單只在成品方面提升價值,其實是不夠的。 小王子與狐狸分別時,狐狸對小王子說「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這個秘密被龔建嘉一直放在心裡,伴隨他走過創業低潮,回歸初心。 他甚至將這樣的理念貫徹到整個團隊的價值觀,還曾經買了幾十本《小王子》,送給公司每一位同事。 中興獸醫系畢業後,阿嘉進了野生動物領域,投入屏科大野生動物中心照顧國外走私的外來種動物,幫紅毛猩猩、馬來熊麻醉健檢。 接著在當兵時,身為獸醫的他,進入了當時全台灣唯一的軍犬組。 在每天照顧軍犬的過程中,他看到令人鼻酸的飼養環境和荒唐的制度:老軍犬為國家奉獻一輩子後,必須待在軍營中直到老死,無法回歸正常家庭生活。

鮮乳坊創辦人

因為之前曾經在蘭嶼打工換宿過,跟太太也是在那邊認識的,所以我們的婚紗也是回蘭嶼拍。 我們對那邊很熟悉,所以幾乎每年都會回去一起,回到我們當初相識的地方。 因此,我們與同樣在創業路上擁有著信仰、並和綠藤產生出美好交集的十個品牌,一起在 11 月完成了屬於我們的選擇:【關於台灣的 N 道選擇題】,想和你一起分享。 然而保健營養食品市場產值突破千億元,除了基礎保健外,為了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台灣的保健食品市場持續增長,並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只要走進尚唐坊位於新北中和的辦公室,就能聞到一陣陣可可香氣。

鮮乳坊創辦人: 鮮乳坊創辦人被夥伴背叛 小王子啟發:真正重要是什麼?

2016 年,鮮乳坊以「自己的鮮奶自己救」為口號,發起群眾集資呼籲大眾支持產地直送的鮮乳。 今(2020)年,鮮乳坊再次推出「A2β 酪蛋白鮮乳」集資,強調成分「貼近母乳、更好吸收」,期待吸引傳統不喝鮮乳的客群,進一步擴展市場。 為了提升鮮乳品質,鮮乳坊透過友善的制度與環境,來對待酪農與牛隻。

但龔建嘉認為對大眾消費者的溝通是創立鮮乳坊的目的所在,未來希望讓B2C業務佔比超過營收一半,並在2020年開始推「訂閱制」。 由鮮乳坊專業團隊把關牧場管理所產出的生乳,單一牧場以單一乳車運送至加工廠,不混乳,落實生產履歷透明化,消費者可從瓶身標示溯源產地。 除了殺菌和均質化,不進行任何的成分調整,讓鮮乳保留產地的風味特色。 鮮乳坊創辦人2023 乳牛健康、酪農賺錢、產業永續——龔建嘉帶領鮮乳坊從產地出發,改善酪農業的基礎體質,讓鮮乳回歸呈現產地風土的農產品,主打「好農」而非小農,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鮮乳變革,也以專業重建了產地到消費者的信任鏈。 目前鮮乳坊共有五個契作牧場:彰化福興鄉的豐樂,雲林崙背鄉的嘉明、許慶良、幸運兒及台南柳營的桂芳。 採訪這天,我們來到鮮乳坊第一個契作夥伴「豐樂牧場」——這是台灣少數全場使用電子管理系統的牧場,為乳牛佩戴偵測裝置以掌握健康狀態,並率全台之先導入全自動榨乳機器人。

鮮乳坊創辦人: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現在的健康身體 是向未來的你借來的!

「那些店家有文創店、玩具店、寵物美容店,都跟鮮乳沒關係。但我想,通路不就是在賣東西的實體空間嗎?」龔建嘉說,第一批贊助者,為鮮乳坊打開許多非典型通路,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從群眾集資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龔建嘉說,共同參與、互助共好,一直是鮮乳坊重要的品牌精神。 除了在品質上讓酪農與消費者產生連結,鮮乳坊也舉辦讓消費者參觀牧場的活動,並透過品牌的編輯與行銷,將牧場的日常以文字、影像呈現在粉絲專頁上。 成功說服上下游廠商後,產品若順利推出,接下來才是考驗的開始。

鮮乳坊創辦人

但另一方面,若用心提升鮮乳品質,受到消費者喜愛,那麼就會因此得到更多成就感。 鮮乳坊對於合作的牧場有一套評分標準,包括牛隻生活的環境、營養監控、健康管理,都列入評分標準,尤其酪農的思維更是影響合作與否的關鍵。 鮮乳坊創辦人2023 「牛隻營養均衡與否,以及是否健康,都會直接影響牛奶的品質。」阿嘉表示,乳牛如果吃得不夠營養,牛奶的營養價值就會將低。 若非拿出醫師的專業,長期與他們一起把關牛隻的健康,很難得到他們的信任。 Q3:如果現在可以回去到某個時間點的機會,你想去哪裡? 阿嘉:原本我是希望可以回到更年輕的年紀,重新活一次人生,但後來想想,其實我還蠻滿足現在的生活,因為現在的生活就是由過去每一個小小選擇所堆疊起的,如果重新回去,那可能現在的人生又會長得不一樣。

鮮乳坊創辦人: 「真正重要的東西 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影響龔建嘉至深

他努力將「看不見卻重要的事」貫徹到整個團隊的價值觀,在員工大會時,也總刻意將各種數字、指標、營收放在後面討論。 此時書架上,《小王子》裡那句「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輕輕的呼喚他,猶如定海神針般,不斷提醒他回到初衷。 這個簡單的信念,讓鮮乳坊從募資平台上的一個小專案,成長到如今約60人的團隊,年營收超過3億元的企業。 每週一趟台北、雲林高鐵來回就能讀完一本書的龔建嘉,是個不折不扣的購書狂。 創業6年來,他日夜啃讀的,無非是各種商業策略與管理書籍,但說起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書,竟是這本很薄、很輕鬆,有著可愛插畫的童書:《小王子》。

鮮乳坊創辦人

天然低敏的A2β酪蛋白讓您更好吸收,助您在伐木衝刺的路途中保持持久的能量和耐力。 新媒體創作者阿滴、志祺成立台灣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協會與和氣資本,提供創作者串連與分享資訊的平台,致力找出產業裡的頂尖player。 王貴香那份想守護美好兒時梅園記憶的初衷,和每個貴人的相挺,支撐著她與在地梅農共同推動永續農業發展的下一步。 他們邀請雲林莿桐芒果咖啡館的咖啡杯測師廖思為主導鮮乳風味輪的製作,聘請荷蘭品乳師擔任顧問,設定「品評流程」及描述風味的「品評語彙」。 完成的鮮乳風味輪經科學驗證後,預定將在2022年底發表,屆時還會以線上品鑑系統讓消費者共同參與品評,呼應鮮乳坊創立之初「共同參與」的精神。 談到這裡,阿嘉語帶嚴肅,他提到,我們在購買手機、昂貴的家電設備會做很多比較、研究,但在對食物上,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無可避免地最常會先注意到的,會是「價格」。

鮮乳坊創辦人: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專訪:初心和堅持,能指引找到選擇的方向|綠藤十年選擇專欄

沒有人想過要挑戰制度,但阿嘉認為他應該要為無法為自己發聲的動物來說話。 他在當兵期間推動『除役軍犬認養計畫』,自己蒐集資料、印報告、研讀法律並廣發各級長官,設法讓這些為國奉獻的老犬在退伍後能夠法獲得自由。 歷時超過一年,制度真的改變了,立委蕭美琴推動修法並通過決議,開放軍犬認養,這是臺灣史上首度軍犬開放民間認養。 透過群眾募資,鮮乳坊在 2015 年開始了酪農產業的永續實踐,由獸醫師龔建嘉與林曉灣、郭哲佑 3 人共同創立,希望能扮演消費者與酪農間的橋樑,同時期待藉著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乳品消費的良善循環。 對鮮乳坊來說,一瓶鮮乳的背後,除了是支持一個產業的翻轉與改革,更能讓動物獸醫師的實習培育、送愛至偏鄉等計劃得以實現。 鮮乳坊創辦人2023 2015年正式成立公司的鮮乳坊,7年的發展時間已是台灣民眾熟悉的品牌,通路遍佈全家、路易莎、全聯等,也讓龔建嘉同時是大型動物獸醫與鮮乳坊創辦人的故事廣為人知。

鮮乳坊創辦人

這是一個價值選擇的新時代,鮮乳坊以「更好」串連起一個立意良善的獨特生態體系,從打造更好的酪農業產銷機制,到推動更好的新食農生態,像是在實驗一個創新的變革模式,未來不只可以推廣至整個酪農業,也可以擴及至其他農業領域。 鮮乳坊創辦人 從一杯品質更好的鮮乳開始,鮮乳坊期待更好的酪農業、更好的食安、更好的動物福利,以更好的價值選擇為願景,最終成就一個更好的台灣。 隨著知名度提升,鮮乳坊的品質受到飲品專業人士的認可,也開始經營咖啡館、手搖飲等B2B業務,再逐步跨入便利商店、超市及有機商店等主流通路。

鮮乳坊創辦人: 創業最困難但最基本之處:無條件的信任

唐璽濠解釋,可可的55.5%是油脂,油在常溫是液態,可凝固是因飽和脂肪,一旦溫度超過28度,油酸釋放會開始融化,若抽掉油脂就變可可粉;市面上可常溫保存的巧克力,多半是因加入其他植物油,或加入更多粉狀物質,以讓巧克力呈固態。 尚唐坊創辦人唐璽濠表示,要做100片巧克力難度不高,若要達到1萬片,數量提升,品質又要追得上,又能溯源,「這是門檻」;而且還要考量到70%、85%或100%的可可含量,尤其製造100%純巧克力。 同時,也推出家庭儲值方案,透過POS系統的線上和線下整合,讓客戶無論是在門市取貨還是線上購物,都能累積紅利點數並有長期出貨的優惠,這不僅方便客戶,讓他們感到安心,更能保證生產量。

「我覺得消費者能做的就是,花時間了解自己要什麼,最後做出想要的選擇,這就夠了!」阿嘉在訪談最後,針對每個我們能做的事所下的註解,或許就是關於「盡一己之力」最好的答案。 為了讓消費者清楚自己喝的鮮乳源自何處,每個牧場生產的鮮乳都會有各自的產地履歷,為的就是要將產地與製作過程透明化。 相較於酪農講求情感與信任的建立,加工廠則是十分理性的角色,鮮乳坊一開始擁有的乳源,其實沒有達到值得生產的經濟規模,所以在找尋加工廠商時非常挫敗。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