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雖然一個人就能搞定,但當你願意花時間與同事溝通,往後做任何決策時,便可獲得很多人的支持。 第一學習力,離岸風電是一個新的產業、快速演變,對一個新人來說,快速學習力很重要,具有好奇心,願意接觸各式各樣的知識。 後來大股東上緯考慮本身的資金壓力,加上大量人才被其他開發商挖角,最終蔡朝陽決定賣掉SRE。 風睿能源指出,為適應台灣海峽獨特的海象,浮動式光達在設計受力分析時即已經過極端氣候的測試,其特殊設計的浮標更能降低浮體的六軸運動並透過程式進⾏運動補償,修正光達受海象的影響,提供精確的觀測資料。 浮標也設置太陽能板及燃料電池,能夠於外海量測達半年以上,具機動性高且維護成本低的優點。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8日電)上緯投控今天公告處分風睿能源股權案,交易數量2512萬7055股,交易總金額800萬美元,交易對象為巔峰海景投資公司。
風睿能源(SRE)董事長林雍堯指出,對於政府在再生能源領域的三十年長遠擘畫、讓風電開發商得以配合做出長期規劃,以及在備標過程中來自諸多專家學者、供應鏈夥伴與苗栗地鄉親的指教與支持,我們皆深表感激。 台灣擁有全球最佳風場,過去十年來,團隊歷經示範獎勵與潛力場址階段,累積了豐富的本地開發、建置和運維經驗,我們期盼一路以來匯集的寶貴心得,得以早日在海盛、以及其他國內外案場中獲得完整驗證。 海洋離岸風力發電場的股東做了大幅強化,沃旭能源、麥格理資本在第二階段初期加入,在技術、財務安排與施工能量上,各股東皆按其強項,提供各公司的菁英,組成台灣第一個離岸風力發電國際團隊,共同裝置了二十支風力發電機,總容量120MW。
風睿能源: 風力發電帶勁 再突破1GW
離岸風電標竿開發商-風睿能源(Synera Renewable Energy)公司30日宣布,已向經濟部能源局,正式遞交旗下「海盛風電(Formosa 4)」的行政契約簽署文件,以此落實對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承諾,及加速亞太區域能源轉型的決心。 台灣離岸風電邁入第三階段,日前(6/30)簽署行政契約截止,僅兩家離岸風電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基金(CIP)、風睿能源(SRE)向經濟部能源局遞交行政契約簽署文件,落實離岸風場如質如期完成建置的承諾。 今年初以來,離岸風電出現風場進度延宕、銀行退出融資、開發商財務危機、外商退場等雜音。 深耕離岸風電產業逾10年的風睿能源,選擇持續投資台灣,並宣布大舉招募人才,預計今年延攬80名中高階綠領人才,年底員工數上看200人。 《數位時代》獨家專訪風睿能源執行長蘇容儀Anna,分享她是如何踏入離岸風電產業,以及公司招募人才的需求條件。
風睿能源團隊自2012年起,投入離岸風電開發,參與台灣首座離岸風場的規劃、建置與運維。 目前投入海能風電(Formosa 2),場址位於苗栗外海,總裝置容量為376MW,已接近完工,穩定地朝商轉目標邁進。 林雍堯強調,海盛風電不負眾望,贏得肯定,為企業的整體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此刻意味著另一個全新的開始,讓我們能夠更有信心地向前邁進,積極籌備下一輪選商,進一步為國內離岸風電發展,搭建更寬廣的平台、集結更豐富的資源,蓄積更扎實的能量,號召更優秀的綠領人才,協力推動台灣、甚至區域內可再生能源的永續發展進程。
風睿能源: 海能風場完工倒數 離岸風場今年拚4座
風睿能源也將透過一連串行動,逐步實踐「環境教育」、「地方創生」、「社區連結」三大目標,達成人與環境的共生、共榮、共好。 活動中探訪好望角風景區,眺望海洋風場(Formosa 1)和甫於今年1月31日完成的海能風場(Formosa 2)、以及白沙屯拱天宮和通霄神社等代表性景點;下午由社會企業「海湧工作室」指導從事維護海岸的活動。 此外,風睿能源的國際合作夥伴「日本自然電力株式會社」更有5位員工遠渡重洋來支持相挺。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此次於苑港漁港周邊海域沿岸清出1,055公斤的海洋垃圾,淨灘成果豐碩。
海碩離岸風力發電場(Formosa 5)」,為風睿能源(SRE)偕同「離岸風電台灣隊(Taiwan Team)」成員共同投資開發之大型離岸風電計畫,場址位於苗栗後龍鎮外海,離岸最近距離約20公里處,案場最大裝置容量可達1,536MW,是首個取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資格的浮動式風場。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沃旭是台灣市場首家也是唯一採用運維作業船的風場業者,並在大彰化離岸風場計畫開發之初,明確規劃出扶植在地離岸風電產業發展願景,更主動與大三商航運簽訂長達15年船舶租約,將世界級運維專業引進台灣,協助本地廠商跨足離岸風電,取得離岸風場的長期運維業務。 他接著說,台灣離岸風電歷經十年發展,於今年迎來全球離岸風電需求大爆發,這代表未來幾年將是資金、產能與安裝能量競逐的高峰,在此大環境下,作為根基於台灣的國際風電開發團隊,我們始終以推動整體離岸風電穩步遞進、為RE100的國內供應鏈提供進入國際市場的綠電為使命。 今年九月底,上緯新能源(SRE)再次領先本地離岸風力發電市場,率先宣布了名為「Formosa 4」之大型開發計畫。 這項計畫幅員面積廣闊,距苗栗海岸約18至20公里,預計涵蓋「海豐(Formosa 4-1)」、「海碩(Formosa 4-2)」、「海盛(Formosa 4-3)」三處深水場域,未來合併裝置容量將達4.4GW之潛力規模,可望滿足多達四百五十萬家戶用電需求。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期選商結果,日前揭曉,風睿能源(Synera Renewable Energy)公司旗下海盛(Formosa 4)離岸風電計畫,獲得經濟部核配495MW開發容量。
風睿能源: 管理團隊
沃旭表示,運維船猶如團隊及船員的「海上的家」,設置60間運維工程師單人船艙及27間船員船艙,提供多種休閒娛樂空間、健身設施、網路設施及現煮餐點。 海盛風電(Formosa 4)由風睿能源主導,並獲得獨立資產管理顧問公司Stonepeak支持,場址位於苗栗縣通霄外海,總面積約85平方公里,離岸最近約20公里,預計設置單機容量裝置,從9.5到20MW的風機,最大裝置容量可達1,104MW。 風睿能源 其次,風力發電被認為極具經濟價值,不僅因為來源取得零成本,風力發電機架設完成後之運營支出亦相對低廉,還加上目前國際市場的供需交易機制多半以長期、躉售方式進行,有助於平穩國內電價,亦不受國際能源價格劇烈波動之拖累。 我們深信,要讓更多人認識新能源,建立友善環境的信念,能源與永續教育必須向下紮根。 我們一方面進入國小,透過互動教學,帶孩子從生活出發,認識離岸風電與綠色能源,培養與環境共生的意識。 過去不論是在普羅大眾的印象裡,或者實質經濟中,德州一直和煤、石油、天然氣緊密連結。
風睿能源也表示,其中的「Formosa 5」為目前全台首座取得開發資格的浮動式風場,期待能藉此將本地離岸風電發展帶入新紀元。 首先,風能是百分之百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環境十分友善,風力發電機在運轉過程中不會產生空氣和水污染,因此不會對人體健康和經濟活動造成衝擊。 風睿能源(SRE)自 2014 年起和苗栗民間團體合作,藉由企業和社區共同協力,提供弱勢族群支援。 同時透過「愛心宅配通」系列專案,拋磚引玉,提供地方團體和機構即時的資源協助。 在這樣的理念下,SRE 致力透過「環境教育」、「地方創生」、「社區連結」工作,達到人與環境的共生、共榮、共好。 面對這個全球尺度的艱鉅挑戰,政府、企業、民間社會正想方設法逆轉可能的環境浩劫。
風睿能源: 曾遴選挫敗、股東易主!「台灣離岸風電先鋒」風睿能源如何重生搶人才?
風睿能源(SRE)下午也宣布,已向經濟部能源局正式遞交旗下「海盛風電(Formosa 風睿能源 4)」之行政契約簽署文件,以此落實對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承諾,以及加速亞太區域能源轉型的決心。 海能風電已通過台電營盤變電所併聯規劃的系統衝擊分析,同時已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並取得經濟部籌設許可及施工許可,也成功與台電簽訂20年期購電協議,已於2022年完成所有水下基礎安裝作業,並於2023年1月完成47支風機安裝,同年3月達成風機全數完工併網里程碑。 海能風電致力實現產業在地化,除了持續與光宇工程、台灣世曦工程、中興工程等多家本地顧問公司密切合作,展開各項許可及陸域電力工程設計,同時也和成功大學、海洋大學、台灣大學等大專院校共同進行風場環境調查與分析。
- 「海洋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之股東成員為丹麥商沃旭能源(占35%)及風睿能源等。
- 風睿能源呼籲政府,第二期選商的行政契約可於競標規則和遴選辦法確定前,先與業者充分溝通後再定案。
- 上緯投控說明,風睿能源股權交付條件為風睿能源間接持股25%的海能風場,須取得經濟部能源局所核發的電業執照。
- 其次,風力發電被認為極具經濟價值,不僅因為來源取得零成本,風力發電機架設完成後之運營支出亦相對低廉,還加上目前國際市場的供需交易機制多半以長期、躉售方式進行,有助於平穩國內電價,亦不受國際能源價格劇烈波動之拖累。
- 風睿能源(SRE)自 2014 年起和苗栗民間團體合作,藉由企業和社區共同協力,提供弱勢族群支援。
- 風睿能源(Synera Renewable Energy,下稱SRE)是台灣少數具有營運實績的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台灣3座完工發電的離岸風場,就有2座是SRE參與完成建置的。
- 政府已將綠能科技列為「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其中離岸風力發電衍生的經濟產值,保守估計可達新台幣一點八兆元。
- 風睿能源團隊寫下難以磨滅的紀錄,不僅燃起了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希望,更點亮了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市場前景。
其中離岸風電的部分,自然電力於2016年首度投入區域開發,在千葉縣近海參與了相關計畫,可說自早期就已開始涉足日本國內離岸風電領域。 自然電力多年來致力於因地制宜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計畫,接下來仍將持續把總部所在地的九州當作重點區域,充分運用其開發能力,推動離岸風電的發展。 儘管歐洲地區發展離岸風電有成,但有鑑於歐洲地理條件和亞洲迥異,加上日本海域環境極富挑戰性,發展離岸風電時還須考量颱風與地震等因素,鄰近且條件相仿的台灣海峽,此時就成了最佳參考對象。 上緯新能源為台灣可再生能源標竿開發商,擁有離岸風場之開發、建置、運維等實蹟,多年來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正好可以應用在日本離岸風電市場。 風睿能源表示,已全力投入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作業,過去在台灣西北海域累積的風場開發建置和運維經驗,都將於「Formosa 風睿能源 4海盛離岸風電」、「Formosa 5海碩離岸風電」兩項大型計畫中完整體現。 由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主辦的《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於今日盛大舉行,今年共有近185間企業、321件永續行動方案參與評選,風睿能源(SRE)為唯一上榜且得獎的離岸風電開發商,顯示其致力於永續發展與教育品質的提升的實踐力屢獲肯定。
風睿能源: 上緯新能源揭示全新企業名稱 「Synera Renewable Energy – 風睿能源」
以海能、允能兩座風場,歷經因為工程延宕等狀況,可以看出,台灣的離岸風電,仍然面臨許多挑戰。 風睿能源2023 一方面,政府期望能大力扶持台灣廠商打入離岸風電供應鏈、提高國產化比例,卻因台灣相關產業成熟度不足,引發工程進度延遲的疑慮。 再加上缺工缺料、工程成本持續攀高等因素,都一再考驗著政府的決策能力,以及整個產業的韌性。 許多國家的離岸風電發展普遍落後台灣5到10年,仍在起步階段,「SRE不侷限做台灣的Local Company(在地公司),而是SRE International(國際化公司)。」走過了昔日的營運低谷,SRE正在浴火重生,實踐把團隊帶到世界舞台的初衷。 以海洋風場來看,從最初裝置容量2支風機8MW(千瓩)蓋到128MW,投資金額從數十億元增加到數百億元,「到了300MW,我們看的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蘇容儀說。
目前政府與得標開發商之間,仍在密集協商新版行政契約,風睿能源表示,除期盼此事能於近日內塵埃落定,也呼籲主管機關,針對2023年第二期選商的行政契約,可於競標規則和遴選辦法確定前,先與業者充分溝通後才定案。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2日電)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期選商結果日前出爐,風睿能源旗下海盛(Formosa 4)離岸風電計畫獲配495MW開發容量。 風睿能源2023 風睿能源呼籲政府,第二期選商的行政契約可於競標規則和遴選辦法確定前,先與業者充分溝通後再定案。
風睿能源: 考量海外佈局 上緯新能源更名「風睿能源」
有鑑於政府與得標開發商之間,仍在密集協商新版行政契約,該團隊除期盼此事能於近日內塵埃落定,亦呼籲主管機關,針對2023年第二期選商的行政契約,可在競標規則和遴選辦法確定前,先與業者充分溝通後才定案,並允許有意願參與的開發商,得以擁有至少6個月以上的充裕時間,善加進行競標評估作業與資源籌畫。 對此,風睿能源團隊表示,海盛風電作為國內離岸風電發展步入商業規模以來,第一個由在地團隊自主規劃開發與建置案場,期待日後能為台灣推動淨零碳排、落實能源轉型,及永續環境,做出具體貢獻。 海盛風電(Formosa 4)由風睿能源(SRE)主導、獨立資產管理顧問公司 Stonepeak 支持,場址位於苗栗縣通霄外海,總面積約 85 平方公里,離岸最近約 20 公里,預計設置單機容量裝置從 9.5 到 20MW 的風機,最大裝置容量可達 1,104MW。 鄰近的海碩風電(Formosa 5)亦在持續開發,為目前唯一通過環評初審之浮動式風場,待兩者完工後進入商轉,將能為百萬家戶提供用電。 自然電力在日本開發和建置可再生能源電設施的成績斐然,累積裝置容量約1GW,項目涵蓋太陽能、陸域和離岸風電、水力發電和生質能。
風睿能源持續展現對綠能的熱情、專注於永續環境的開發與經營,繼「海洋風電(Formosa 1)」之後,又於 2023 年初完成總容量 376MW「海能風電(Formosa 2)」之建置。 團隊自 2012 年起投入離岸風場開發,率先於 2016 年十月獨立規劃與完成全台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第一階段兩部示範風機之架設,爾後於 2019 年底偕同跨國開發團隊協力完成第二階段二十支、總容量為 128MW 之風機建置工程,成為台灣第一座商業運轉之離岸風場。 「海洋風電(Formosa 1)」的啟用,為台灣離岸風電樹立一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甚至為台灣能源轉型之途,寫下輝煌的一頁。 海洋離岸風力發電場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力示範發電場,坐落於台灣西北部苗栗縣竹南鎮外海約二至六公里、水深約十五至三十公尺處,總面積10.27平方公里,總裝置容量為128MW,由風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維服務。
風睿能源: 開發、建置、資產管理
此外,立法委員洪申翰、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捷熱能源海能風場專案總監麥天明等,也一同搭乘人員運輸船前往風場,近距離觀察海能風場現況。 成立:2012年 董事長:林雍堯、執行長:蘇容儀 主要業務:離岸風電開發 離岸風電項目:海洋風電(Formosa 1)、海能風電(Formosa 2)完工發電,正在開發海盛風電(Formosa 4)、海碩風電(Formosa 5)等案子;日本南部約有2GW風場開發量。 第三團隊能力,「Teamwork字面上是跟別人合作,但我常告訴同仁要懂得alignment(結盟),學會協調事情,」蘇容儀舉例,某次跟一位外資股東開會時,對方在黑板上畫得密密麻麻,寫下專案獲得注資後需要通知的對象,包括銀行、公司會計、採購部門、投資部門等。
風場開發重視持續性,不料2018年4月30日政府公告離岸風電第二階段潛力場址遴選出爐,外商成為大贏家,SRE投標四座風場,僅海能風場取得開發權,「對於整個股東或團隊都是蠻大的挫敗,」蘇容儀說。 台灣政府計劃在2025年落實非核家園的願景,需要低碳能源組合,而陸域風電將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今(30)日簽約截止,繼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上午率先確定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