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1人1戶條件在宅檢疫期間或期滿前確診者,繼續在宅隔離(同住有多名確診者或有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得多人1戶,餘同戶內不得有未確診者)。 另外,中重症住院患者解隔離改1次PCR,症狀緩解且追蹤一次(原規定為2次且須滿10天),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可轉出隔離專責病房。 (2) 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 同住者因必要之照顧需求須進入確診者房間或接觸確診者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並於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 目前輕症和無症狀確診武肺者可居家照護,居家照護可以改為「7+7」天。 至於在醫院、加強版集檢所、加強版防疫旅館者,輕症確診隔離條件如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兩次快篩陰性、或距發病採檢達5天一次快篩陰性」、「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只要符合以上任一條件,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8月15起,「0+n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即自主健康管理至篩檢陰性或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達5天(無需採檢),建議適用對象包含:(一) 未符合COVID-19病例定義(併發症)之SARS-CoV-2篩檢陽性輕症或無症狀民眾。 (二) 距離發病日未滿5天但已完成治療之確診(併發症)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31)公布,國內新增8萬70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656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0例死亡,並宣布6/1起放寬「中重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條件」。
解隔條件: 職場出現確診者 接觸者將分高低風險、有無打滿疫苗決定是否居隔
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 指揮中心提醒,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之民眾,期間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並遵守現行醫療應變措施,以保護自己與他人。 符合1人1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 ❶1次呼吸道檢體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
- 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
- 因其他診療需要而有持續住院需求者,如滿足臨床(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及檢驗條件(快篩/PCR陰性或PCR Ct值≧30)、或距發病日/採檢日已達10天以上並經醫師評估適合解除隔離治療者,即可解除隔離(原須距發病/採檢日達20天以上綜合評估解隔,縮短為10天)。
-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個案解除隔離後,除特殊情況外,無須再進行採檢;若因故採檢結果再出現陽性,除特殊情況外,個案無須再入院進行隔離治療,維持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亦不用再次匡列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
- 同住之未確診者: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原則不超過4人。
- ❶1次呼吸道檢體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
- (1) 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並聯繫密切接觸者,請其自我篩檢、自我健康監測10天。
地方政府整合各單位成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進行評估關懷及發送快篩試劑,必要時提供血氧機或安排遠距醫療、後送就醫等事宜。 療日子呼籲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羅一鈞說明,9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中,86位有慢性疾病,67位沒有完整接種3劑新冠疫苗,其中有44位沒有打過任何1劑新冠疫苗,年齡超過80歲有52位。 (2) 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儘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厠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確診者及同住者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
解隔條件: (一) 隔離啟動:
❷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15天,且追蹤1次呼吸道檢體PCR的Ct值介於27~30,經感染科、胸腔科醫師或醫院評估小組綜合評估適合轉出。 解隔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日新增8萬656例本土病例,為3萬8638例男性、4萬2001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1) 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並聯繫密切接觸者,請其自我篩檢、自我健康監測10天。 指揮中心呼籲,隨著疫情趨緩,各項防疫措施逐步鬆綁,請民眾配合相關防治措施及指引,落實勤洗手及咳嗽禮節等衛生防護措施,並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以提升自身及社區保護力,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2) 解隔條件2023 解隔條件2023 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
解隔條件: (三) 解隔條件:
此外,無持續住院需求之確定病例(併發症))經醫師評估可解除隔離治療後,後續如出院前篩檢結果尚未陰轉者,於出院後應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至自行呼吸道檢體快篩檢測陰性或距解除隔離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有持續住院需求者於解除隔離後,住院期間應配合醫院感染管制措施,以降低院內傳播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因應臨床實務作業之需,修訂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定病例(併發症)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住院隔離治療之確定病例(併發症)如症狀已緩解,經醫師評估無持續住院需求,即可解除隔離治療,出院返家(移除原解隔出院須檢驗陰性(含Ct值≧30)之規定)。 解隔條件2023 因其他診療需要而有持續住院需求者,如滿足臨床(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及檢驗條件(快篩/PCR陰性或PCR Ct值≧30)、或距發病日/採檢日已達10天以上並經醫師評估適合解除隔離治療者,即可解除隔離(原須距發病/採檢日達20天以上綜合評估解隔,縮短為10天)。 解隔條件202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表示,考量長期隔離治療對個案身心之影響及醫療資源使用之適當性,經參考國際作法及相關研究實證並諮詢專家後,將現行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條件,由連續3次呼吸道檢體檢驗陰性,調整為連續2次檢驗陰性即可解除隔離。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個案解除隔離後,除特殊情況外,無須再進行採檢;若因故採檢結果再出現陽性,除特殊情況外,個案無須再入院進行隔離治療,維持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亦不用再次匡列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今日新增190例中重症以上個案,以及9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0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6例具慢性病史、44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5月2日至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29日。 羅一鈞說明,先前規範重症一次PCR陰性或大於30可解隔,但可能過於嚴苛。 根據國外文獻顯示,距離發病日或陽性日已達15天以上,相關病毒檢驗及培養小於5%的比例,如果到21天以上,就已經沒有活病毒,也就是不具傳染力,因此修訂重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條件。 連續幾天本土確診個案都突破300例,但根據指揮中心統計,99%以上都是輕症,為了不讓醫療負載過量,指揮中心已擬出「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讓輕症確診者自行在家隔離。 同住之未確診者: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原則不超過4人。 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後10天,隔離期間原則第5、10天(如有新增確診個案則改為每3天)進行家用快篩。
解隔條件: 新冠口服藥規定放寬!增列「氣喘」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 醫師可開立倍拉維
此外,如解除隔離後仍在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期間,無須再繼續執行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至期滿,採行自主健康管理即可。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累計確診者超過20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修改「確診個案解隔條件」,居家照護者只要距離發病日或是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並進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 同住之未確診者:距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