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前副總統陳建仁就在臉書發文建議,除了繼續提升疫苗覆蓋率外,仍須採購足量的快篩試劑和口服抗病毒藥物,採行因應Omicron病毒傳染特性的全新防疫措施,確保重症與死亡減至最少,以維持正常生活與經濟發展。 本土疫情從3月底開始,確診數不斷攀升,到了4月每天確診人數都飆破百例,而今(10)日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確診再新增431例,境外移入144例,累計新增575例確診。 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國內出現首例的兒童感染 Omicron重症個案,臨床上是以抽搐及腦炎來表現,這讓家長及第一線兒科醫師都繃緊神經。 吳昌騰舉出過去的案例,當Omicron 佔瑞典 COVID-19 病例的 98% 以上時,四名患有 COVID-19 的兒童因抽搐而被送往瑞典厄勒布魯的兒科急診。 台灣今日新增10個確診案例,其中8 例為境外移入,2 例為本土案例,其中1本土案例為社區保全。
- 陳建仁說,11個國家截至2022年4月15日的每10萬人口估計累積超額全死因死亡人數,紐西蘭、台灣、澳洲都是負值,分別是每10萬人口-37人、-23人、-14人,遠低於其他7個國家的25人至352人,「換句話說,在COVID-19疫情期間,多數國家的全死因死亡率,都大於非疫情期間,例外就是紐西蘭、台灣、澳洲」。
-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218例,境外移入198例,總共8416例確診(包含41例死亡)。
-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布的一篇美國波士頓調查報告,追蹤40人在確診後第6天開始的快篩陽性率、症狀和病毒培養,而這40人中,平均年齡在33歲至35歲之間,共有23位(57.5%)女性及 17位(42.5%)男性,其中有36 人(90.0%)完整接種三劑疫苗。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24427例,境外移入71例,總共24498例確診(包含7例死亡)。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3例)、臺北市(67例)、桃園市(45例)、屏東縣(31例)、基隆市(28例)、高雄市(26例)、臺南市(20例)、宜蘭縣(14例)、新竹縣及花蓮縣(各13例)、臺中市(8例)、新竹市(7例)、嘉義市(6例)、雲林縣(3例)、苗栗縣、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臺東縣(1例)。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2023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83例男性、59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31例)、新加坡(9例)、印尼(7例)、馬來西亞(4例)、泰國(3例)、瑞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及香港(各2例)、南非、馬拉威、菲律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爾地夫、法國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73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361,86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334,278例排除),其中27,410例確診,分別為8,777例境外移入,18,57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累計145例移除為空號。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最新疫情統計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03,67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81,495例排除),其中13,241例確診,分別為1,158例境外移入,12,03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92例移除為空號。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0035例,境外移入71例,總共30106例確診。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122例、臺北市6,422例、桃園市4,872例、臺中市1,776例、高雄市1,136例、基隆市924例、臺南市847例、宜蘭縣675例、花蓮縣625例、新竹縣570例、屏東縣460例、彰化縣382例、雲林縣246例、苗栗縣204例、新竹市194例、臺東縣152例、南投縣151例、嘉義縣121例、嘉義市93例、澎湖縣35例、金門縣22例、連江縣6例。 黃軒指出,聯合國機構最近幾個月才提醒,雖然部分地區確診數正在下降,但各國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並維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根據美國研究顯示,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即使與確診者面對面接觸,戴口罩也能減少病毒感染的嚴重程度,尤其若在新冠肺炎流行區域要求民眾戴口罩,每周死亡病例可以下降4倍左右,每天確診人數則平均會下跌2%。 日本近日因BA.5再掀大流行,單日新增確診飆上10萬例,而台灣本土也出現零星BA.5病例。 對此,醫師姜冠宇指出,BA.5還沒有在台灣大流行之前,定序目前鎖定3大族群,包含「境外移入」、「重複感染」、「小兒重症」,但他建議,應該新增「確診醫療人員」會更好。
指揮中心5月26日曾放寬解隔離條件,以提升病床周轉率,對於無症狀或輕症者,只要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10天以上,不用採檢就可解除隔離、轉為自主健康管理7天;隔離治療個案須外加Ct值30以上條件。 不過為圍堵病毒,6月23日指揮中心加嚴規定,所有患者都要做PCR、Ct值30以上才能解隔離,重症患者更要連續2次過關。 檢疫規定也有調整,因應Delta變異株威脅,6月27日起從「重點高風險國」(巴西、印度、英國、祕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7月18日再增緬甸)入境,須強制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其他地區旅客則須自費入住防疫旅館或集檢所,不可居家檢疫。 7月2日起機場全面啟動入境普篩,旅客檢疫期間須採檢3次,包含入境時採檢PCR,第10~12天進行抗原快篩,12~14天再做一次PCR。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宣布此消息,他表示,今天新增的321例本土病例當中,有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年5月10日至5月21日。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確診者分布城市
今早家用快篩實名制也正式上路,將依循口罩實名制1.0模式於藥局販售,初期依照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分流」,一人最多可購買5劑快篩,每劑售價100元,但今早9點上路時,健保卡系統卻一度當機暫停販售,目前已修復完畢。 姜冠宇建議,如果要壓低新一波傳染率,且兼顧職場復工需求,至少需要「7+3+4」,在自主隔離需要復工時,前面3天盡量避免與他人有過多接觸,並且維持快篩頻率,作為把關依據,也呼籲職場主管依據調查結果,訂立符合自己職業特色的員工感控指引,避免職場群聚的狀況上演。 這十名犧牲的醫療人員,大部分來自當時的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此外也有高雄長庚、台北仁濟醫院與台北市消防局的同仁。 而COVID-19 眼睛最常見的不舒服症狀是「乾眼或異物感」(16%),其他也還有紅眼(13.3%)、易流淚水(12.8%)、眼睛很癢(12.6%)、眼睛疼痛(9.6%)、眼屎很多(8.8%)。
他指出,「病毒叫新冠,變種叫歐姆克隆,BA.2則是亞變種,而同一個亞變種幾乎不會重覆感染!不同亞變種,會,但比例也不會大過變種之間的重覆感染」以BA.2與BA.4/5的重覆感染來說,他認為一定會小於Delta與Omicron之間的重覆感染,而後者也最多只有四成。 英國:宣布開始與病毒共存之前,已經先準備好五百萬人份完整療程的抗病毒藥物,還有單株抗體等等治療,大量篩檢。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落實實聯制,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經評估後採檢。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確診累計
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1例中,3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5206例,境外移入206例,總共15412例確診(包含26例死亡)。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2023 確診人數中,新北市1847例,臺中市1850例,桃園市1693例,臺北市1500例,高雄市1422例,臺南市1147例,彰化縣705例,新竹縣495例,苗栗縣457例,屏東縣396例,新竹市327例,雲林縣417例,宜蘭縣289例,嘉義縣282例,南投縣284例,基隆市260例,花蓮縣288例,嘉義市157例,臺東縣151例,澎湖縣104例,金門縣132例,連江縣3例。
確診人數中,新北市3800例,桃園市2281例,臺中市2278例,高雄市2231例,臺北市1777例,臺南市1614例,彰化縣829例,新竹縣641例,屏東縣546例,新竹市473例,苗栗縣425例,雲林縣392例,宜蘭縣390例,基隆市367例,南投縣342例,嘉義縣273例,花蓮縣247例,嘉義市158例,臺東縣132例,澎湖縣59例,金門縣51例,連江縣3例。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6015例,境外移入37例,總共16052例確診(包含65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24427例,境外移入71例,總共24498例確診(包含7例死亡)。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疫苗接種率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公布,新增6萬169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26中症、22重症,29例死亡個案;另新增57例境外移入病例。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3日累計公布14,33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555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6%。 而個案當中有10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陳時中表示,今僅有1 例關聯不明為近日來最少的一次,可見國內疫情可控,但國際疫情仍處嚴峻狀況,防疫仍不能輕忽。 英國近期受Delta變異病毒株影響,疫情再度爆發,8月22日新增3萬多例確診(7日平均值),較前一週的8月15日高13.5%。 今年英國疫情一波三折,於1月到達最高峰(1月8日曾單日新增67,839例確診),4月時隨疫苗施打計畫推展,疫情曾逐漸緩和,但如今又再度擴大。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6月14日宣布,原定6月21日全面解封的計畫延後至7月19日。
針對今天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8例最多,陳時中表示,主要是為了圍堵北農群聚疫情,陳時中認為,透過大量篩檢後,確診者沒有預估多,「比想像中好,是好現象」,未來重點是將近日揪出的40多例個案落實疫調,就可以慢慢阻斷傳播鏈,走向較好的方向。 台南目前累積1620例本土登革熱,佳里區昨天出現首例確診,南化區今天也相繼出現第1例,共22區淪陷;全市仍以永康區482例、東區436例疫情最為嚴重,幅員廣大的安南區確診也有192例,整體連日來有持續增加跡象。 新增3例境外移入中,案11500、案11501分別為40多歲及2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5月15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台期間並無症狀,6月5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前自費採檢,今天確診。 今天不僅新增本土個案數降低,苗栗縣單日新增個案數也從第2多縣市降至第3位,陳時中表示,個案數確實看起來較少,但不排除與假日篩檢數較低有關,呼籲民眾勿輕忽。 不過確診數雖飆升,但目前觀察染疫病故人數大幅減半,自7月10日至本月6日,死亡病例銳減57%至2500例。 綜合媒體報導,EG.5近期在美國等51個國家流行,WHO本月9日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本土新增267例!1張圖看懂全台確診人數分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表示,目前就讀澎湖文澳國小3年級的楊歐祉言,出生3個多月,就被醫院確診為「惡性腦部腫瘤」,完成開顱手術10次化療,勇敢面對抗癌,且充滿活力。 多才多藝的他,在校成績維持全班前3名,還曾獲「如果有一天」繪畫比賽,榮獲全國第1名,為弱勢癌童畫出希望。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2023 登革熱防治中心今天特別舉辦施藥人員教育訓練,共46名區公所及登革熱防治中心學員參訓,課程內容包含病媒防治及環境用藥相關法規、環境衛生用藥安全、藥品稀釋處理、熱霧機操作及維護等專業科目,幫助各區培育優秀化學防治人才,提升各區即戰力,共同抵禦登革熱疫情蔓延。
針對目前疫苗接種狀況,醫療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整理一張全國「疫苗接種率數據」指出台灣目前最大弱點,並呼籲這個族群「拜託還是趕快去打吧!不要再拖了」。 面對疫情逐漸趨緩,戶外口罩令也解禁一段時間,但大多數人在戶外還是習慣戴著口罩。 對此,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點出7大原因,而貼文曝光後也引來不少網友前來討論。 招名威認為,疫情短期內不會停止升溫,不管有沒有確診,都要做好預防措施,快篩將成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沒有任何行業可以倖免,就如同戴口罩一樣,「2年多前誰會想到口罩會變成每天都要戴的東西」,最後漸漸習慣,不戴反而像沒化妝一樣沒有安全感。 在台灣,對抗疫情也許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須記取自身與各國血淚教訓,重新調整心態和策略,讓我們為了彼此,減少不必要移動,繼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共同度過台灣最艱難的時刻。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本土破3.6萬例、死亡10例 中重症87例皆創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新增190例中重症,其中有1名兒童重症為1歲男童。 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目前重症確診者死亡率高真的不意外」,他舉出5個案例,皆是因為其他疾病纏身而不願就醫,等到驗出陽性送往醫院,就直接住進隔離病房,把量能吃光光。 指揮中心指出,19日新增127例男性、140例女性確診個案,居住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29例、台北市70例、彰化縣28例,桃園市16例、高雄市8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4例、宜蘭縣3例、台南市及新竹市各2例;新增縣市為台南市。 其中萬華區活動史87例、茶藝館相關73例、水果盤商相關28例、某社團相關群聚2例、進香團1例。 國內今天新增2萬8489例,是本土新冠肺炎疫情5月4日新增2萬8420例以來,再度降到二字頭,另境外移入新增9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91例死亡個案。 本土確診人數目前持續以每日上萬例的速度攀升,在疫情持續擴散的情況下,台灣也逐步調整政策,以達到與病毒共存。
疫情從今年5月初在社區爆發後,初期確診者年齡大多落在50歲以上,約三成多是60歲以上的長者,也是重症高危險群。 疫情發展至第九週(7月17日),50歲以上的確診者比例減少,從第二週的64%下降至53%,相反的,20至49歲的青壯年患者,比例則從31%上升至40%,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這是隨疫情發展的可預期現象,未來死亡者平均年齡也將下滑。 台灣單日確診人數逐漸下降,對此,醫師沈政男也發文表示,若要讓新增曲線下降得快一些,只有唯一方法可以解決。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接種疫苗益處3: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除桃機衍伸社區感染案和高雄港群聚事件,另有零星不明傳染源個案,包括圓山飯店和宜蘭礁溪長榮飯店都有確診者。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今天確診個案大幅減少很多,但可能因為周日大規模篩檢人數較少,仍不能掉以輕心。 陳時中今天下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今天新增37例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7日至7月3日。 根據疾管署「全國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圖」與今日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增個案,今年1月以來全台各地共有1331人確診,確診數多寡依序分別為新北市592人、台北市529人、桃園市82人、彰化縣58人、宜蘭縣21人、基隆市17人、高雄市12人、台中市9人、新竹縣4人、新竹市3人、台南縣2人、苗栗縣1人、雲林縣1人。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5914例,境外移入101例,總共36015例確診(包含103例死亡)。 2020年起累計85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江慧珺台北4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7例武漢肺炎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新增2例死亡。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有能查詢台灣各縣市詳細確診人數的網站嗎?台灣 Covid 19 本土病例地圖! 參考影音
據指EG.5屬於新冠變種毒株Omicron的亞型,感染症狀與先前變異株大同小異,且似乎沒有增加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不過EG.5正在美國快速傳播並成為主流,在中國、南韓、日本和加拿大等國也都發現確診案例。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國內邊境開放措施第一階段將從明天開始施行,入境總人口數將從每周5萬人次提高至每周6萬人次,入境後不需做PCR檢測,改為發放4劑快篩試劑。 而多數人關注第二階段邊境開放措施,預計將從10月13日開始,到時入境總量將大幅度提升至每周15萬人次,並且同時實施「0+7」的措施,也就是入境不用隔離,取消開立居家檢疫通知書,但仍需要做7天的自主管理。 全世界已有92多國遭受Delta印度變種病入侵,就連日前接種率超高、已達群體免疫、民眾可脫下口罩進行社交的以色列,近日也宣布重新帶起口罩。
姜冠宇強調,「還是要跟大家說明,第4劑未必能防止你被感染,如果社區被下一個變異株侵襲時,身體弱的長輩,還是要把自己保護好」。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今天新增2例境外移入中,案15113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7月2日自柬埔寨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有發燒症狀,在機場採檢後送醫治療,於今天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WHO也提醒,由於目前各國檢測和追蹤病例的數量比起先前少了許多,預估通報的數據並未反映真實的確診和染疫死亡人數。 WHO也提到,EG.5已表現出能躲避免疫反應的能力,似乎比其他流通的變異株更容易傳染。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有能查詢台灣各縣市詳細確診人數的網站嗎?台灣 Covid 19 本土病例地圖!
這些疫情的日子裡,我們被迫與人拉開距離,戴起口罩,不管是飲食習慣、交通外出、社交方式、工作型態、及醫療服務等各種日常生活,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生活型態,是以前自由的我們完全無法事先預料的,那種連踏出家門都會感受到的壓力、恐懼感。 今(7/23)早行政院拍板國警戒自7月27日調降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下午由指揮中心發布通案性原則,視疫情需要而有調整空間,惟相關指引必須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 校正案例73例中,為36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 貼文一出,引發不少許多為咳嗽後遺症所擾的網友前來回應,「10月初咳到現在…」、「確診後咳了3個月才慢慢好」、「狂咳,稍微吸氣大口一點就開始乾咳,崩潰」、「已經咳了一個多月,有人知道怎麼改善嗎」、「X的!恨死這個病毒,跪求看夜咳厲害的中醫,快崩潰了」、「咳嗽一直沒有好」、「咳嗽,陰性之後我咳了大概有四個月...」。 招名威也提醒,很多人不做篩檢是擔心自己和周邊的人被隔離,但逃避無助疫情擴散,相反地,自行快篩陽性,就算不上報,自行自主居隔,不去幫助病毒擴散,也算是功德一件。
陳建仁表示,從每百萬人口每天新確診人數的7天滾動平均數來看,台灣是每百萬人口91人,遠低於其他10個國家的145至1720人。 沈政男昨(1)日於臉書發文表示,北北基桃在這波疫情佔了8成新增案例,並帶著全台疫情曲線向上攀升,到了5月17日、18日,北北基桃紛紛到達高峰。 而Rt值則因民眾減少群聚與內用,出現縮減趨勢,不過觀察中南部表現,發現此時疫情開始攀升,大約晚了北部8、9天。 針對死亡高峰出現的時間點,沈政男分析,「香港、新加坡與南韓都是落後新增高峰一周,因此台灣的死亡高峰會發生在6月10日左右,此後就會往下走」,但因為曲線形成了七天一個循環,用一周平均來算會比較準確,「也就是下周將是死亡數目最高的一周,接下來就會往下走」。
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幾個: 本土1209創新高!桃市、花蓮確診數首度超過台北市
除此之外,指揮中心表示,有3類人不適合參加跨年等大型活動,分別是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者;未接種疫苗之長者、幼兒,都不見參加。 而若是正處於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者,則應依現行防疫規定,等快篩陰性後才能參加。 姜冠宇表示,如果因為症狀改善就結束隔離,恢復感染者與人群的接觸,可能會過早釋放培養呈陽性、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個體,「快篩是至少第6天之後能否與人恢復接觸的指標」,因此在第10天之內,正確佩戴口罩和避免前往高風險場所很重要,以免成為傳播源。 沈政男昨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前兩天的確診人數比上週末增加約20%,且上週三有將近5萬人染疫,他預估,這個週三將挑戰6萬例門檻。
雖然超過九成確診民眾為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但仍有些人康復後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並受這些後遺症所苦。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日也分享,有年輕病患染疫後,嗅、味覺竟出現異常,吃東西只嚐到大便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132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 陳建仁提醒,目前台灣仍有相當多打完2劑疫苗,尚未達到可以接種第3劑疫苗時間的民眾;因此,除了繼續提升疫苗覆蓋率外,仍須採購足量的快篩試劑和口服抗病毒藥物,公平分配至基層醫療院所,採行因應Omicron病毒傳染特性的全新防疫措施,來確保重症與死亡減至最少,以維持正常生活與經濟發展。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7日國內新增53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382例本土病例,再創今年單日新高,及境外移入149例;另外,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台灣近期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抽搐到昏迷,後續送醫插管治療。
近期台灣確診人數雖有下降,但在農曆年後不僅大醫院急診人滿為患,居高不下的死亡人數更是讓雙北殯儀館冰櫃大爆滿,讓外接擔憂台灣的疫情是否又邁入高峰? 對此,防疫指揮官王必勝指出,據內政部民政司以及雙北殯葬處的說明,冰櫃不夠用的狀況是在春節後發生,這是因為民間傳統習俗不會在除夕到元宵節的農曆年間辦喪事,造成遞延效應,讓後面往生的人有冰櫃不夠用的情況,預計在往後的幾週,冰櫃不夠用的狀況會慢慢改善。 他強調,由於國際疫苗採購受阻與供應延遲,而國內疫苗研發時程較長,再加上AZ疫苗不良反應被誇大報導,使台灣的疫苗接種覆蓋率到了2021年6月1日只有1.3%。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2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5例具慢性病史、23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12月25日至今(2023)年2月10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16日至2月11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9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80例男性、2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24132例,境外移入290例,總共24422例確診(包含61例死亡)。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591,63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559,513例排除),其中31,857例確診,分別為9,448例境外移入,22,3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30047為重複個案,改列空號),累計190例移除為空號。
至於「自主健康管理」,主要適用於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的通報個案,疾管署建議此類人士應盡量避免外出,若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刻通報1922。 此外,還有一種尚無罰鍰、限制更低的「自我健康監測」,該詞在2021年4月至5月國內發生「華航諾富特案」時首度出現,提醒與確診者足跡相同者要落實防疫措施。 此外,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3萬745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9萬8513例排除),其中3862例確診,分別為1108例境外移入,270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9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2530)移除為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