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聯盟鏈5大著數2023!內含保險聯盟鏈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ck on September 24, 2021

保險聯盟鏈

其實,還得在一定期限內把診斷書與醫療單據等紙本資料,寄送到首家申請的保險公司,確保上傳的資料與正本一致。 不過,這樣的流程,保戶只需跑過一次即可,不用再像過往得向一家家保險公司,各別提出理賠申請。 在本次試辦的保全變更部分,共有姓名、身分證字號、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5項保全變更欄位;根據壽險公會提供的數據,這5項資料的變更申請,在2017年的總數約為260萬件。 例如,保全聯盟鏈的申請者限保單的要保人,而理賠聯盟鏈的申請者限保單的被保險人本人,但透過「保險區塊鏈聯盟科技運用共享平台」推播通知其他保險公司一併辦理的技術與流程都相同。 保險聯盟鏈2023 今年 5/3 起,台北市政府與壽險公會共同推出了「保險理賠醫起通」平台,結合「保全/理賠聯盟鏈」服務,保戶只要在醫院櫃台填寫資料交付同意書,並向其中一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其他保險公司即可收到通知,保戶不用再花時間逐一申請。 近年來,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其中保險科技(Insurtech)也是發展重點之一。

保險聯盟鏈

初期,聯盟鏈是先以有效契約保戶使用頻率最高的保全變更,以及限定個人險保單的醫療保險金理賠申請為適用範圍,申請險種則限定健康險與傷害險。 保全服務是當保戶的姓名、身分證字號、統一編號、地址及電子郵件信箱等個人基本資料變更,或想改變保險金給付方式等契約內容,需向保險公司提變更申請;理賠服務則是保戶發生疾病或意外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金給付。 依據壽險公會統計至2021年1月底的數據指出,目前共有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等16家壽險公司,以及國泰產險、富邦產險2家產險公司加入聯盟鏈。 保全業務平均每月轉送2,700件、理賠業務平均每月轉送3,900件,聯盟鏈運作順暢,保戶不必再分別向多家保險公司申請,省時省力。 在申請理賠時須於醫院櫃檯簽署紙本同意書,或向首家保險公司官網、APP、業務員申請(依各家規定),當被保險人簽署完成「轉送暨個資蒐集同意書」時才會將資料傳送於其他保險公司,並通知被保險人。 保險聯盟鏈2023 保全聯盟鏈:當保戶要變更保單的姓名、身分證字號、地址、電話、電子信箱、電話號碼及保險金給付方式等契約內容時,只需在首家保險公司申請變更,其它保險公司就會同步更新資料。

保險聯盟鏈: 保險該怎麼規劃?保額要多少才夠?

目前,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等臺灣6大壽險公司,以及全球人壽、元大人壽、第一金人壽,還有富邦產險與國泰產險這2家產險公司,皆入列首波試辦的11家名單。 手寫的心意要留給重要的人,變更保單資料或線上理賠用鍵盤打一打就好,簽名是唯一的手寫作業,省時又省力。 甚至,壽險公會表示,另有保誠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安聯人壽、中華郵政、友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及安達人壽,也有意願在試辦啟動後陸續加入。

保險聯盟鏈

理賠聯盟鏈:當保戶需要申請健康險及傷害險理賠時,只需向其中一家保險公司提出申請,首家申請的保險公司就會將資料同步給其它保險公司受理。 翁仲和強調:「現在所完成的平臺是基礎建設」,未來,比如汽車保養廠也可以透過這個基礎平臺,透過車主的授權,直接把汽車維修資料傳遞給產險公司,就能在區塊鏈上做到即時理賠。 然而,保全/理賠聯盟鏈現階段運作方式,僅做到部分結構化資料與非結構化資料的共享。 保險聯盟鏈2023 結構化資料以申請書常見欄位為主,而非結構化資料,則主要為數位化的醫療文書資料,比如診斷書、醫療單據這類理賠所需的資料。 依據「保全/理賠聯盟鏈」應遵循事項規範,需於影像資料申請送件之日起十個日曆天內將申請理賠文件(包括但不限於診斷書、收據正本、行動理賠服務同意書…等)繳回富邦人壽留存,若未於十個日曆天繳回,日後不得使用此服務。

保險聯盟鏈: 理賠變簡單 把保險也變簡單!

他也認為,要做到可以跨產業並不容易,不過,一旦能夠串接起來,在產業鏈、流程自動化等面向,都會產生非常大的改變。

理賠金額小於 10 萬時保險公司會先行給付保險金,但當理賠金額大於10萬元,保戶須先將理賠相關文件正本,以及「轉送暨個資蒐集同意書」寄給首家保險公司,才能獲得保險理賠金。 以理賠申請為例,保戶在聯盟鏈現階段,仍要跑一趟醫院申請一份紙本診斷書與單據等理賠所需的資料,再向聯盟鏈中的保險公司統一提出理賠申請。 保險聯盟鏈 2020年7月1日在金管會與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壽險公會」)整合下,推出「保全/理賠聯盟鏈」試辦服務,2021年1月1日則正式開始啟動。

保險聯盟鏈: 聯盟鏈參與保險公司列表

今年由壽險公會結合多家保險公司所推出的「保全/理賠聯盟鏈」,就是保險業結合區塊鏈的技術,使保戶在向保險公司申請服務時更加便利,不需在多家保險公司中奔波,只需向一家申請,其他家保險公司就能收到資訊,並同步更新資料。 有了第一階段試辦的基礎後,施瓊華表示,未來,將考慮擴大分享險種與資料的範圍。 而壽險公會期望達到的終極目標是,保單上所有可以變更的資料欄位,都能讓保戶透過保全聯盟鏈,在線上一次完成多家保險公司的資料變更。 臺灣保險產業在2019年的健康險相關數據,有效契約更高達7,466萬件,契約保額為12.8兆元,光是這一年新增的契約就有580萬件。 申辦資料一旦可以共享,即可大幅減少保戶重複向多家投保公司,準備申辦文件的數量。

  • 理賠金額小於 10 萬時保險公司會先行給付保險金,但當理賠金額大於10萬元,保戶須先將理賠相關文件正本,以及「轉送暨個資蒐集同意書」寄給首家保險公司,才能獲得保險理賠金。
  • 保全聯盟鏈:當保戶要變更保單的姓名、身分證字號、地址、電話、電子信箱、電話號碼及保險金給付方式等契約內容時,只需在首家保險公司申請變更,其它保險公司就會同步更新資料。
  • 保全業務平均每月轉送2,700件、理賠業務平均每月轉送3,900件,聯盟鏈運作順暢,保戶不必再分別向多家保險公司申請,省時省力。
  • 結構化資料以申請書常見欄位為主,而非結構化資料,則主要為數位化的醫療文書資料,比如診斷書、醫療單據這類理賠所需的資料。

可以,若保戶選擇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時亦可同時選擇理賠聯盟鏈服務,合作醫療機構傳輸之就醫資料時將一併轉送給保戶指定之轉收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審核作業。 保險聯盟鏈 而壽險業一直以來,最想串接的第三方就是醫療院所,希望藉此來進行資訊交換。 新光人壽數位服務發展部資深協理廖晨旭就表示,未來如果能開放將保險業者與醫療院所對接的資料,直接作為保全/理賠聯盟鏈的進件來源,對於數位化程度高的保險公司來說,就能直接展開自動化流程,靠AI模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做到理賠自動化。 其中很多是不同保險公司但做相同變更的重複作業,例如民眾搬家變了收件地址,就得向每一家投保公司,各自申請地址變更。 但是保全/理賠聯盟鏈服務上路後,這個變更申請,只需要做1次,所有投保公司的資料都同步更新。

保險聯盟鏈: 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告知事項

主要是因為,即便結構化資料進來,保險公司是否具備足夠能力,做到理賠自動化,也將更凸顯每家保險公司的數位落差,競爭態勢也會帶來改變。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若現行運作模式沒有問題,保險局就會開放給其他保險公司加入。 「以往,各家保險公司彼此沒有互通,每一家都是數據孤島,聯盟鏈把保險公司串連起來後,就能做到即時協作,更能便利保戶。」翁仲和強調。

保險聯盟鏈

首家公司保全變更結案或理賠申請受理後通知轉收保險公司,轉收保險公司於受理時以e-mail或簡訊方式通知保戶已受理。 主管機關保險局對此事的態度正面,施瓊華表示,保險公司未來若能與醫療院所共通,像是把保戶理賠所需的診斷書、病歷摘要規格化、結構化,在保戶資料進件時,直接串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這是值得討論的方向。 甚至,她提到,遇到法規鬆綁需求,或跨政府部門協調時,保險局也願意出面。 不過,廖晨旭也提到,若開放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串接,保險產業也將掀起一波淘汰。

保險聯盟鏈: 申請理賠聯盟鏈

「保全/理賠聯盟鏈」的作用是,只要保戶在首家保險公司提出申請,且同意透過「保險區塊鏈聯盟科技運用共享平台」,將個人的資料通知其他參與「保全/理賠聯盟鏈」的保險公司,就能同步完成申請動作,達到單一申請、文件共通的目的。 壽險公會表示,這次試辦的重點,除了讓保戶更為便利之外;另一好處在於,讓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審核可以加快。 保險聯盟鏈2023 原因是,保戶提出申請理賠的首家保險公司,會先收到保戶上傳的影像檔與理賠申請資料。 這時,就可以先進行理賠審核,同時,也可把影像檔等申請資料,透過聯盟鏈傳送給保戶指定的後手保險公司,讓這些保險公司也可以先進行審核。

等到首家保險公司收到保戶寄來的紙本文件後,再通知其他家保險公司文件內容無誤即可。 保險聯盟鏈 1.首家申請的保險公司只處理資料轉送,不過問其他保險公司的理賠進度:舉例來說,若保戶同時投保ABC 3家保險公司的醫療險,後因疾病住院向A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且同意使用「理賠聯盟鏈」服務,授權A保險公司將資料轉送給B、C公司。 A公司只會在轉送成功後,以簡訊告知保戶轉送成功,B、C公司會不會理賠,理賠進度到什麼階段,A公司都無法代為查詢,保戶需親自詢問B、C公司。 為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要保人於國泰人壽提出個人基本資料變更申請時,需同時同意「保全契約變更申請轉送暨個資蒐集同意書」(以下簡稱同意書)之內容,至有關要保人申訴處理,依國泰人壽或其他合作保險公司金融消費爭議處理制度辦理。 雖然,此次保險公司之間,是把保戶進件資料數位化的前提下,透過聯盟鏈共享資料。 但是,在申請理賠的部分,保戶除了需在首家申請的保險公司介面,完成同意書、診斷書與醫療單據等資料的影像上傳之外。

保險聯盟鏈: 理賠聯盟鏈服務說明

壽險公會則表示,希望聯盟鏈下階段能慢慢串接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讓保險公司能做到智能理賠,才能讓保險公司、保戶更為方便,主管機關也較為容易監管。 這11家保險公司的保戶,自7月開始,即可透過保險公司網站、App或是透過保險業務員隨身攜帶的行動裝置服務,進行單一理賠申請或保全變更。 早在幾個月前,金管會保險局即同意臺灣11家保險公司,運用保險區塊鏈技術,申請試辦保全/理賠聯盟鏈服務,並於7月1日正式啟動為期半年的試辦。 依據保險業辦理「保全/理賠聯盟鏈」業務應遵循事項規範,需於申請理賠之日起十個日曆天內將理賠文件(包括但不限於診斷書、收據正本、行動理賠服務同意書…等)繳回富邦人壽留存,若未於十個日曆天繳回,日後不得使用此服務。 當保戶向首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若未在 10 天內將紙本文件繳交給保險公司留存,未來將無法再使用理賠聯盟鏈服務。

  • 這時,就可以先進行理賠審核,同時,也可把影像檔等申請資料,透過聯盟鏈傳送給保戶指定的後手保險公司,讓這些保險公司也可以先進行審核。
  • 首家公司保全變更結案或理賠申請受理後通知轉收保險公司,轉收保險公司於受理時以e-mail或簡訊方式通知保戶已受理。
  • 「以往,各家保險公司彼此沒有互通,每一家都是數據孤島,聯盟鏈把保險公司串連起來後,就能做到即時協作,更能便利保戶。」翁仲和強調。
  • 申辦資料一旦可以共享,即可大幅減少保戶重複向多家投保公司,準備申辦文件的數量。
  • 主管機關保險局對此事的態度正面,施瓊華表示,保險公司未來若能與醫療院所共通,像是把保戶理賠所需的診斷書、病歷摘要規格化、結構化,在保戶資料進件時,直接串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這是值得討論的方向。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