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化療次數6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February 17, 2023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病人完成所有癌症治療後,還需要因應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和後遺症,接受各種復康支援。 此外,病人在完成治療之後仍需定期覆診,監察治療後的身體狀況。 由於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是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因,因此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以提高治癒率,是輔助治療的方針。 一般常見的化療藥物包括順鉑(Cisplatin)和 5 鼻咽癌化療次數2023 - 氟尿嘧啶(5 - Fluorouracil),也有可能用到紫杉醇等。 鼻咽癌對化學治療的敏感性高,因此中、晚期的患者常以化學療法,降低或延緩遠端轉移的風險。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

Victor完成所有療程後也有到政府醫院跟進其後病情,因為醫療開支實在沉重,在私家看醫生及做療程已用了約70萬元。 比正常高八、九倍,診所醫生即刻寫紙,我當日下午去睇耳鼻喉專科,做了初步內窺鏡檢查,醫生指好大機會係鼻咽癌,當時腦袋一片空白。 電腦掃描利用較强劑量的X光射線,從多角度拍攝人體内部影像,再由先進的電腦技術合併多組極薄的橫切面影像,組成清晰的三維影像,以顯示身體內器官的狀況。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分期

放射療法 (Radiotherapy)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 合併使用放射及化療藥物治療,以增加治癒的成效。 在放射前通過血管注射化學藥物入病人身體內,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 鼻咽癌化療次數 若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化療也能減輕腫瘤產生的徵狀和不適。

在 I期 至 III期,局部控制的 5 年成功率一般都達 80% – 95%;而在 IV 期,成功率則約 70%; 5 年存活率可達 60%(IV 期)至90%(I期)。 因此,萬一不幸患上鼻咽癌,只要及早及耐心接受治療, 仍然有可以治癒的機會。 Dorothy回憶指,當時治療副作用令她不時想吃一些較清新或冰凍的食物,緩解口腔的不適。 她指無論水、營養奶都要放到雪櫃,才能夠較容易吞嚥。 EBV血清測試是目前最常見的鼻咽癌篩查方法,但假陽性比率由2%至18%不等;鼻咽癌基因篩查靈敏度達95%以上,惟特異性有限。 就沒有任何鼻咽癌病徵的人士而言,現時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上述篩查對他們有明顯效益。

鼻咽癌化療次數: 放射治療

手術是不少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案之一,然而鼻咽癌與其他腫瘤有別,治療方式以放射治療(亦稱電療)及化療為主,更不時與化療一併使用,即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簡稱同步放化療)。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2018年確診的鼻咽癌患者之中,只有6.5%的患者確診時屬於第一期,有超過七成患者直到第三、第四期才確診,影響治療成效。 進行治療前,放射治療師須按照患者的面形及頭形,製作塑膠模,以固定身體讓射線準確照射目標。

  • 相對人種,鼻咽癌的風險與居住地區有更大關聯,例如在中國出生的白種人,他們患鼻咽癌的風險較在美國出生的白種人高。
  • 他曾在公開信表示,於短短7個月內,接受了35次放射治療。
  • 鼻咽癌的病發率有地區性,中國尤其華南、廣東地區一帶的病發率明顯較高,故鼻咽癌也有「廣東癌」之稱。
  • 隨著近年放射治療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鼻咽癌患者較以往承受較少的副作用,而各種副作用亦有相應方法舒緩,詳情可諮詢醫生意見。
  • 一種常見的說明認為是華南居民愛吃鹹魚等醃製的食物所致。

免疫治療藥物主要用於化療失療或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鼻咽癌患者,亦有免疫治療藥物可用於一線治療。 患者的頭頸部位接受放射治療後或會出現各種短期及長遠的後遺症。 一些常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皮膚紅腫或起水泡、噁心嘔吐、疲勞、口腔潰瘍、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及味覺喪失等,長遠後遺症則包括聽力或視力下降、甲狀腺受損、腦下垂體受損、頸動脈損傷等。 隨著近年放射治療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鼻咽癌患者較以往承受較少的副作用,而各種副作用亦有相應方法舒緩,詳情可諮詢醫生意見。 第 1、2 期的早期患者,可能只用放療效果就很好;但第 3、4 期或是復發的鼻咽癌患者,通常就需要併用化學及手術治療。 29歲註冊護士Dorothy在一次覆診檢查下發現自己患上鼻咽癌,自此就踏上抗癌路。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治療費用多少?了解鼻咽癌治療、最新治療、治癒率

主演韓劇《繼承者們》而走紅的南韓藝人金宇杉,兩年前確診患上鼻咽癌,暫停全部幕前工作。 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後,金宇杉病情逐漸好轉,年初更有網民發現他跟女友在澳洲度假。 他曾在公開信表示,於短短7個月內,接受了35次放射治療。 一般來說,鼻咽癌的化療、放射線治療,大多是健保給付,一整個療程做完大約需花費 20 萬左右。 至於質子治療目前必須自費,完整療程費用約在台幣 50 到 100 萬。 大家在平時如果能加強自己的體質,那么久能減少感染EB病毒的危險。

在平時你可以用冷水洗臉,這樣能避免感冒的產生,如果有鼻炎,或者是鼻部臨近的器官有疾病情況應及時的治療,這也能避免患鼻咽癌風險。 報告上鼻組織同淋巴組織都找不到癌細胞,Victor開心了一陣子,但醫生指有時抽一次組織未必抽到,需再抽一次細針,於是又要再等兩星期。 這次傳來壞消息,驗出有鼻咽癌,轉介1星期後去政府醫院見腫瘤科。 「長尾效應」是治療鼻咽癌的未來展望,指患者透過免疫治療法有效治療病情的同時,產生的效果可以長期持續,讓晚期患者的病情得到更長久的控制,令存活時間延長。 隨著醫學技術日新月異,隨了傳統的鼻咽癌治療方法外,近年更因為癌症免疫學(Cancer 鼻咽癌化療次數 Immunology)發展迅速,而出現「免疫治療」這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方法。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風險因素

又發覺食西瓜雖有發泡膠味,但算無咁大陣味,可一日食一粒。

鼻咽癌化療次數

她不但經歷了33次電療及3次化療,同時亦需面對治療所帶來的口腔潰爛、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又出現吞嚥困難,體重因此下降7公斤。 但她努力面對,堅持飲營養奶補充營養,在經歷3個月的治療後,目前情況穩定。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化療次數 她勉勵所有癌症病友要保持心境開朗,才能有足夠精神去面對病情。 化療的副作用要視乎使用藥物的類型及劑量,常見副作用包括脫髮、口腔潰瘍、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增加感染風險(白血球下降)、容易瘀傷或出血(血小板數量低)等。 部分藥物可能影響神經末梢,導致手腳感覺麻痺,甚至令手部靈活性降低,影響日常生活。 如化療期間出現不適需立即通知醫生,醫生會就不同副作用制定舒緩方案,或調整用藥。

鼻咽癌化療次數: 免疫治療

尤其是在 2 年期內,若在 2 次回診中間就感覺不適,應該儘速回診。 國際上已將免疫療法列入轉移性或無法切除之復發性頭頸癌的第一線治療,國內也已健保給付於轉移或復發之頭頸癌的二線治療。 轉移或復發之頭頸癌患者如果要單獨使用免疫療法,必須先檢測生物標記 PD - L1 表現量(Total proportion score, TPS)超過 50 % 才能申請健保給付。

鼻咽癌化療次數

第二期及第三期無危險因子的病人可能有過度治療的現象,研究的方向在減少治療的強度,以減少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因此化學治療從六次化學治療減為三次化學治療。 第二期及第三期有危險因子的病人,化學治療原則上維持六次不變; 第四期的病人則須要更長的化學治療以減少遠處轉移的機會;因此,除了六次化學治療不變外,需要再加半年的化學治療。 此外,接受放射線治療後的病患,應終身接受定期追蹤檢查。 包括後鼻鏡或鼻咽內視鏡、血液檢驗、EB 病毒抗體之檢測、胸部X光、特殊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掃瞄攝影、磁振造影檢查、骨骼同位素掃瞄或肝臟超音波檢查等。

鼻咽癌化療次數: 鼻咽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希愈腫瘤中心隸屬新風天域集團,秉持最新的臨床概念專注於癌症的診斷,治療和研究。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數據顯示,有 8 成鼻咽癌復發發生在治療後 2 年內,此後逐年遞減,超過 5 年以後,復發機會低於 5 %。 所以前 2 年追蹤回診應該較為密集,一般建議 1 到 3 個月回診一次。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