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電池廠預計在2023年啟用,產能為1.8GWh(百萬度),相當於年生產約2萬4,000輛電動汽所需長程電池量,將瞄準千萬元以上電動超跑、及太空科技運用等頂端客戶客製化電池市場。 在減碳的大方向上,台泥持續投入研發人力,目前台泥加上 NHOA 的儲能研發團隊,約300多人、共25個國籍,「打國際盃就得用國際人才」張安平堅定地說。 此外,台泥更自製台泥綠色能源發展藍圖,供現場學生以淺顯的方式了解台泥減碳作為,除了展現出傳統產業「科技」的一面,也揭示了並點出台泥的減碳核心理念,希望每個台泥人到社會大眾,都能從日常生活中力行永續,減碳環保,成為Earth Helper。 台泥循環能源原本是台泥100%持股,股本56.63億元;能元科技則由國際中橡持股58.65%、台泥集團綜合持股28.11%,其他股東持有約13.24%。
新竹市審計室今天赴議會報告審核竹市府去年度決算情形,議員格外關注公共停車場作業基金支用情形,時力議員林彥甫直指停管基金年... 目前桃園高鐵站前接送區最容易違規停車,市警局執行違規停車偵測科技執法近兩個半月,違規停車每天平均大幅下降53%,但每天仍...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住宅建照核發戶數從去年的85725戶,到今年只剩71259戶,總量減少16.9%;而住宅的... 《政治獻金法》第7條第1項第2款規定,各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不得收受與政府機關有巨額採購或重大公共建設投資契約,且在履約期間廠商之政治獻金,太陽光電與風電業者,是否屬於鉅額採購(2億元以上工程採購、1億元以上財物採購)? 在《新新聞》綠能政治獻金報導刊登後,監察院迄今毫無作為情況來看,監察院顯然不認為動輒數十億元的光電投資,與數百億元風電投資,應該被視為是「鉅額採購」。
台泥能源科技: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況弱 第2季銷售季減8.1%
張安平指出,高雄市是台泥的發源地,40年前小港舊址是紙廠,今天大家一起見證走在國際尖端的電池產業正式進駐,港都邁向高科技重鎮,更往前邁出大步,別具意義。 台泥所屬三元能源科技初期將投入120億元、2023年啟用,規劃產能1.8GWh,一年可以生產約24,000台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加上原本旗下電池廠能元科技既有產能,合計未來集團一年電池總產能將提升至3.2GWh。 台泥能源科技2023 張安平透露,能源科技台南廠的產能已經全數賣光,而在市場需求強勁下,新廠產能要出售也無虞,不過,能源科技目前規模不大,電池材料也才剛開始,未來希望有更多的突破、發展,希望和世界級頂端客戶合作。 他表示,目前台泥在電池、儲能領域均以打國際盃規格佈局,台泥集團加今年取得股權的歐州NOHA,研發人才大約300多人,國藉也高達25~30個。
台泥所屬三元能源科技,初期將投入120億,此座鋰電池工廠預計在2023年啟用,產能1.8GWh,一年可以生產約2.4萬台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加上原本旗下的電池大廠「能元科技」,台泥一年電池總產能將提升至3.2GWh。 台泥近期不斷從過去高碳排形象,朝向綠能環保發展,台泥旗下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總計擬斥資120億元,在高雄小港打造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今(25)日舉行動土典禮,新廠預計2023年完工啟用。 台泥能源科技2023 【時報-台北電】台泥(1101)集團電池事業明年將開展高成長趨勢,台泥指出,高雄三元電池廠明年第一季投產,一年可以生產約2.4萬台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加上原本能元科技部分,至2024年,一年電池總產能將提升到2.16億顆。 台泥能源科技2023 台泥能源科技 張安平直言,現行的技術,水泥業確實無法達到碳中和,因此除了替代燃料與原料達到減碳外,也投入綠電、儲能、電池、碳捕獲以及碳匯造林等五個領域的發展,而高雄市是集團的發源地,40 年前小港舊址是紙廠,今天電池產業正式進駐,也別具意義。
台泥能源科技: 台積電美國廠延宕 美工人批組織混亂「台灣人應離開」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台泥(1101)積極佈局新能源事業,宣布啟動2022年徵才計畫,旗下三元能源科技首座超級電池工廠,預計2023年啟用,計畫投入3億成立全台第一個「高階鋰電池實驗室」,提前招聘研發技術人才、製程主管並建立全方位管理團隊,預計2年內將招募超過350人。 台泥表示,三元能源科技投入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及階鋰電池實驗室,主要研發先進製程,將分三梯次,共100個線上預約面談的名額,提供「自選日期、保證面試」的機會,首場於3月8日在高雄舉辦菁英面談會,歡迎電機、機械等領域人才加入,名額限量30位。 台泥企業團所屬的「台泥綠能」「能元科技」、「三元能源科技」與「台泥儲能」即完整新能源事業的拼圖。
相對其他得標廠商分別採用特斯拉、三星等國外儲能設備,台泥綠能是唯一國家隊代表、拿到5MW容量,包辦台電對外採購量15MW的三分之一,其儲能櫃採用台泥旗下能元科技生產的鋰三元電池,從電池芯、電池模組到儲能櫃均由台泥旗下子公司能元科技供應。 「這是台泥轉型的第一步,」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說,走進台泥子公司台泥綠能位在彰濱工業區的綠能基地,不僅設置太陽能電廠、陸域風機,還有三個大型儲能貨櫃,這是國內首座大型AFC智慧儲能系統。 Archer 是目前全球資本額第二大的 eVTOL 公司,今年獲美國聯合航空 10 億美元的訂單及 1,000 萬美元的預付款,預計 2024 年將取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的飛安與技術查核認證。 Archer 也是繼先前能元科技和英國 台泥能源科技2023 Vertical Aerospace 簽約後,第二家合作的 eVTOL 廠商。 張安平指出,2022 年台泥在中國,水泥營收第一季衰退 7.8%,銷量與去年同期比較,衰退 24.1%,水泥銷價雖增長 18%,但無法彌補煤價大幅上漲,尤其第一季國際煤價與去年同期相較增長 195%,造成毛利與稅後淨利的侵蝕。 對於近期營運表現,能元董事長張安平日前透露,第三季營運優於第二季,第四季又將較第三季成長,且已順利躋身全球前三大鎳鈷鋰電池品牌行列。
台泥能源科技: 郭台銘嗆中共沒收鴻海 集團急發聲明
他說,南科舊廠已有逾20年,有六條老產線,主要生產低鎳及高鈷電池,服務的客戶包括飛利浦等品牌,2022年第4季起客戶開始轉型,三星LG等一線國際大廠也陸續停掉高鈷電池生產線,南科一廠自2022年12月起訂單急遽下降,至今營運情況仍不見好轉。 整體來看,台泥集團在能源領域佈局,已從電池芯到綠電的開發、建置與營運,顯示台泥積極擺脫高耗能污染產業,目標轉型成綠電能源企業。 電池芯部份,台泥興建中的高雄小港電池廠預定2023年上半年完工試車,原本2020年子公司能元科技生產電池芯量為0.46億顆、1.5GW,而2024年預估將達到2.16億顆、3.3GW。 台泥2021年7月透過持股100%子公司台泥儲能,以1.32億歐元(約合當時新台幣44.7億元),收購歐洲 Engie EPS儲能公司60.48%股權,並更名為NHOA;而NHOA在先進的電池儲能系統、電動車快充裝置、智慧電網以及氫能,均擁有多項專利,成為台泥發展儲能的利器。 三元能源科技鋰電池廠位址在台泥小港紙廠舊址,張安平主持動土典禮,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高雄市長陳其邁、承攬工程的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等人觀禮見證。
綠能發電建置容量從今年 85 MW 倍增至 2025 年 570 MW 3. 臺灣水泥產業國內兩大龍頭廠為台泥及亞泥 ,因國內水泥市場的佔有率已達八成,產業近飽和,因此價格變化受產業供需影響較小,反受政策的影響較大。 近幾年因受到美中貿易戰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商回流帶動投資建廠案量增加,公共工程案量也增加、科技廠辦案量增加、科技園區開發速度加快,以及房地產市場景氣活絡,故水泥價格 2022 年起調價至少 5 %以上。 在大陸方面雖有「十四五計畫」,但受到封城停工、下游需求降低的影響,國內水泥廠 2022 年營運呈現台灣熱、大陸修正的格局。
台泥能源科技: 大汽電法說會/SRF 系統12月完工 有助毛利率、獲利提升
國內市場方面,台泥已宣布投資55億元,在蘇澳廠和花蓮和平等兩座水泥廠區,各建置87.5MWh以及250MWh的大型儲能系統,完工後將成為全台容量最大的儲能案場。 目前,NHOA+台泥的儲能團隊,合計約300多人,成員國籍就有25~30國家。 張安平表示,這些不同國籍的成員,未來將帶領台泥集團,在全球「遍地開花」,在全球各國家投資設點。 至於儲能系統的建立,台泥在今年7月已砸下1.32億歐元(約新台幣44.7億元),收購入主歐洲儲能公司NHOA,一躍成為全球儲能系統建置容量第四大的公司,與Fluence、NEC和Tesla(特斯拉)等頂尖企業並駕齊驅。
此外,國際中橡昨天董事會也決議高層人事異動,由董事長、辜啟允長子辜公怡兼任總執行長。 辜公怡自三年前銜命進入台泥集團,陸續主導台泥國際下市,並接下中橡、信昌化董事長等職位。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與辜公怡將主導台泥循環能源科技和能元科技二合一,攜手力拚鋰電池事業的國際版圖。 台泥(1101)今(22)日宣布,將以行動發展多元化綠色能源,正式進軍綠電交易市場,透過新成立的子公司能元超商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協助社會及其他產業取得永續綠電減少碳排,初期在2023年開放銷售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103MW,約1.5億度綠電。 群光集團表示,2021年再生能源使用量占用電量7.76%,2022年達13.55%,同時亦積極節能減碳,總計2022年各廠區總節電量達9335MWh。
台泥能源科技: 旗下媒體與品牌
台泥大陸水泥市場今年第一季營收衰退7.8%,銷量與去年同期比較,衰退24.1%;但,第一季整體合併營收22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台泥指出,主要就是過去五年資源循環及綠色能源事業的布局展現初步成果,新增了來自NHOA、能元科技、台泥儲能的營收貢獻。 位於大陸錢塘江旁的台泥公亮大樓,預計2024年初完工,將是台泥在大陸能源及廢棄處理事業營運中心,結合儲能綠能,朝商辦百貨飯店多角化經營。 台泥、國際中橡13日晚上共同宣布,雙方將提升鋰電池產業合作關係,同步對台泥100%持股的子公司台泥循環能源科技現金增資10.5億元,並併購國際中橡子公司能元科技,二合一後,下一步將搶攻國際接單。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部份,台泥目前管理281.58MW再生能源電廠,預計2025年可達到500MW以上。 台泥能源科技2023 台泥說明,儲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若沒有儲能,屬於間歇電力的太陽能及風電就無法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淨零碳排就不可能達成,而透過儲能讓再生能源得以成為基載電力,有助達成電網穩定。 由於水泥產業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傳統產業,也因此台灣大多的上市水泥公司都有到中國、歐洲、非洲等地拓展銷售據點,甚至拓展許多不同的收入來源及轉投資。
台泥能源科技: 科技執法奏效 桃高鐵站前違停 減逾半
陳其邁表示,台泥起家厝就在高雄鼓山,這次投資意味著重新定錨,將高雄打造為能源科技發展重鎮;台泥旗下能元科技在全球在高功率的鋰電池已是領先企業,不論未來發展能源產業的綠電到儲能,高雄也希望跟台泥、三元能源科技一起打世界盃。 台泥轉投資的三元能源科技在小港的超級電池工廠,預計明年3月試車,去年台泥集團所生產的電池達4000萬顆,平均單價為美元4塊多,預計2024年集團電池產量將達2.16億顆,平均單價將提高至超過5美元,產品單價往上增加1美元,代表台泥集團會增加超過2億美元的營收。 另外,台泥循環經董事會決議子公司計畫設立二條生產線,其中含廠房、設備與營運等,預計金額上限為100億元。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移動式能源是未來世界最重要的高科技發展,而電池在當中又居關鍵角色。 現在大家的生活充滿著各式插座,無形中也被連結的各式線路困住了想像,未來有機會因為超級電池的進展,拋開傳統的連結形式,開創無限可能。 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今(5)日登場,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親自到攤位現場,為學生們解說台泥未來三大發展主軸「水泥、環保、能源」,其中包括外界關注的新事業能元科技、台泥儲能、台泥綠能,以及主要產品為高階、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的三元能源科技也首度加入徵才行列。 台泥表示,集團深知儲能系統在穩定電網與提高再生能源的應用,角色非常重要,今年台泥3月31日在彰濱工業區啟動全台最大、裝置容量5MWh的AFC智慧儲能系統,也順利在今年5月13日17日停電事故期間,快速提供電力支援。 台泥指出,台泥三元能源科技在小港的超級電池工廠,已於2021年10月25日開工,目前以最高效率預計,15個月內可將30,000坪工廠建造完成。 台泥能源科技 台泥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229.7億元,較去年同期220.3億元還是成長4%,主要就是過去五年的佈局展現初步成果,水泥營收下降3%,但新增了來自NHOA、能元科技、台泥儲能的營收貢,等待未來新能源案場陸續建置完成,可望挹注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