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荒2023詳細介紹!內含蛋荒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11, 2023

蛋荒

國產雞蛋有一半銷售到市場、雜貨店、餐飲和烘焙業等「業務通路」,只有兩成多銷往超市和賣場等「零售通路」,蛋商往往優先供應給前者,變相令一般消費者更難買到雞蛋,當中又以產量最少、需求量最大的北部地區最為嚴重。 據官方統計,台灣每年每人要吃355顆蛋,每日雞蛋需求量為12萬箱(每箱200顆),但去年底至今產蛋母雞減少400萬隻,目前雞蛋每日產量降至11.2萬箱,每日雞蛋缺口約在50萬至80萬顆。 鐵架上厚厚一層污垢、隨處可見機制的排泄物、飼料上所佈滿的蒼蠅都為衛生帶來隱憂,除此之外各種鳥類也會飛進開放式雞舍覓食和休息,一旦身上帶有病毒就有可能感染雞隻,甚至造成禽流感使得雞隻死亡,導致產蛋量大減。 和傳統的開放式雞舍不同,陳秋池所打造的密閉式雞舍等於是給雞隻住了房子,減少外在天氣對牠們的影響。 而牆面上也具備百葉與小氣窗,在進行溫控的同時也促進空氣流通。

不具名蛋農直指,產地價每台斤四十五點五元,但市場價格可賣到八十甚至九十元,如今市場價格混亂,對於部分蛋農蛋商私下亂哄抬價格問題,也無法可管;開會時農委會雖沒派人,但早已先「安撫」過,本周蛋價凍漲,「主要政府怕民眾反彈太大,所以只能犧牲蛋農蛋商」。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雞蛋的產銷不像蔬果或毛豬有批發市場,沒有休市交易問題;目前蛋價都是透過產銷雙方來協商,強調農委會絕無介入干預價格,蛋價是否調漲都尊重市場機制及會議結果。 全台缺蛋狀況持續惡化,雞蛋產銷雙方上周六開會欲再漲蛋價,但受官方壓力決議凍漲一周,本周六(廿五日)再討論漲價與否,但傳出台北市蛋商公會不滿凍漲決議,揚言再凍漲就宣布無限期休市。 農委會強調,絕無介入干擾價格,蛋價調漲、無限期休市等,都尊重市場機制及會議結果。 C蛋農坦言,去年場內也爆發疫情,死了近半數蛋雞,平均一天要清理2千隻斃死雞,嚴重衝擊自家雞蛋供給。 但他強調,消費者對「毒蛋」普遍有著錯誤認知,看到養雞場爆發禽流感疫情後,則數日不敢食用雞蛋,蛋農擔心輿論衝擊市場買氣,對於雞隻死亡消息多半噤聲不敢言,「事實上罹患禽流感或生命的雞根本不會下蛋了!」希望消費者不用過度恐慌。

蛋荒: 蛋荒未解!高屏東校園午餐守蛋料理防線 全蛋改為散蛋

不過學者認為,可重新思考過去失敗的「一次性包材政策」,推雞蛋洗選,減少搬運損耗,估可減少一成的雞蛋破損,另也建議向東南亞探詢進口蛋源。 前(10)日農委會公告,將以專案形式由美加法進口種雞蛋與1日齡雛禽。 此次專案輸入除須符合原本的檢疫條件外,開放中間因內陸運輸、空港轉運需求,可經過疫區,但運輸箱籠要全程密封,並逐箱由獸醫師簽具封條,完全不可拆封轉運,在雞蛋與1日齡雛禽抵台後,亦會增加檢疫措施,將其全數先送往隔離場隔離14天,並在首日與第10日採樣送檢。

蛋荒

美國因為禽流感撲殺包括雞隻在內的5800萬家禽,歐洲撲殺5,000萬隻,日本也殺了1249萬隻。 至於台灣雞蛋定價,是由蛋商、蛋農與工商部門等循「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協商後,決定收蛋的「產地價」和售出的「批發價」。 在缺蛋危機下,蛋價過去三周已調漲二次,2月中旬產地價從調漲2元至42.5元新台幣、批發價為52元,3月初產地價再漲到45.5元、批發價上調至55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月21日曾在臉書發文,「我要先對於消費者近日未能即時買到雞蛋,表達深深的歉意」。

蛋荒: 政府協調通路分時段供應 業者坦言就怕沒貨

「今年(指2022年)缺蛋情形的確比往年嚴重!」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直言,從每月的日均產蛋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還低,但同時台灣人平均每年雞蛋消費量卻持續攀高,2021年達到356.25顆,需求變更多,供給卻降低,供需不平衡下價格因此推升。 談到近期缺蛋議題,鄭武樾說,雞蛋問題是全球性問題,不光台灣,國外更嚴重,像美國有近49州都在流行禽流感,蛋品比台灣更貴,離台灣最近的日本亦同,英國也殺了幾千萬隻雞。 另外,台北市蛋商同業公會3月5日宣布,雞蛋批發價從每台斤52元調漲至55元,產地價9日起從每台斤42.5調漲至45.5元,蛋價三周內調整兩次,創下歷史新高,鄭武樾認為,蛋品供需不均,尤其現在受到禽流感衝擊,產量產少,蛋農也要維持費用。 國內雞肉大廠卜蜂(1215)(1215)董事長鄭武樾昨(9)日表示,缺蛋是全世界問題,不光是台灣,國外更嚴重,要紓解蛋荒最快今年第3季末至第4季,約在中秋節左右,將可正常供雞肉和雞蛋。 雞蛋危機年年上演,禽流感更成為常態,少了其他國家來救火,農委會更無法逃避台灣蛋雞產業長期停滯的問題。 若無法下定決心徹底改善國內的雞蛋生產體質和銷售制度,歷史只會一再上演。

所以對蛋雞農來說,就會缺乏生產高品質雞蛋的誘因,對於養雞環境的提升也就缺乏動力。 江文全進一步分析,缺蛋成因有複合型因素,包含飼料價格影響雞農養雞量,加上氣候因素影響,太冷太熱都會造成產蛋率下降,還有疫病、禽流感等造成雞隻死亡,這些都會影響整體供蛋量。 新聞畫面裡,超市生鮮雞蛋區的貨架上空無一物;午後的咖啡廳裡,幾個人圍坐一桌,熱切討論近期在哪裡買到了蛋、一顆多少錢;網路社群平台上,有人炫耀自己剛買到的雞蛋、戲稱自己是「雞蛋富翁」,也有人貼出端正放在小碟上的荷包蛋,宣稱「吃蛋也成了奢侈的事」。

蛋荒: 日本核汙水排入海引國際不滿 謝長廷:其實微量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

今年開春最大風波就是缺蛋,每日缺口上看五百萬顆,且缺蛋時間長達數個月。 看完這個專題,您會發現台灣缺的並不是蛋,而是對蛋雞產業破釜沈舟的改革決心。 全球局勢波動,蛋農認為回歸市場機制才能反映成本而蛋農部分,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暫停補貼是農委會與產銷雙方共同做出的決定。 雖然與3元補貼相比,蛋價僅漲2元,但王建培坦言,回歸市場機制是產銷雙方一直希望的。 為了解決缺蛋問題,農委會推出中長期「養禽場設施改善輔導計畫」,三年投入十點五億元,且只要是「禽舍」都可申請,不限蛋雞。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陳盈豪二○年的研究更顯示,在平均周產蛋率中,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及非開放式蛋雞舍「統進統出」的飼養模式,顯著地較傳統蛋雞舍分批飼養,可提升30.56%的產蛋率。 翻開中央畜產會的統計資料,雞蛋產量從2021年12月開始,接連12個月比前一年同期低。 張經緯在2月23日農委會的記者會後,私下對記者透露,全球都在搶雞蛋,向澳洲訂購的雞蛋是透過許多管道才搶到,擔心競價所以價錢不能公開。

蛋荒: 日本人氣AV女優來台宣傳 打卡PO文驚見 「一大堆蛋蛋照」!

蛋商和蛋農不滿的情緒接近沸騰,因為根據大型蛋商涂萬財、魏毓恆以及畜牧處研究,台灣出產的雞蛋大約有8成走包銷制,蛋價長期掌握在大型蛋商手中,早在去年缺蛋時就飽受抨擊。 蛋荒2023 農委會去年曾允諾改善制度,增加蛋農參與,讓蛋價透明化,但顯然成效不彰。 蛋商小陳觀察,雖然中小型蛋商仍苦撐著,不過若繼續缺蛋,蛋價機制如此不符現況,大型蛋商調蛋壓力變大,價格繼續喊上去,中小型蛋商遲早收不到蛋而失業,而末端的早餐店、中小型通路也會被捨棄。

蛋荒

《上下游新闻》引述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名誉教授许振忠表示,鸡蛋价格应回归市场机制,减少人为干涉,才能维持产业体质健康。 台湾并非特例,全球多国也闹蛋荒,英国鸡蛋产量创9年新低,美国鸡蛋在过去一年涨价六成,是50年来的最大涨幅,日本鸡蛋批发价也较去年同期飙升1.86倍,价格同时创下1993年有纪录以来新高。 也提醒民眾雞蛋避免一次買太多、囤蛋,因為雞蛋也是有保存期限,冷藏通常建議1~2周內應吃完最營養,最久不要超過一個月。 劉怡里營養師表示,其實撇開取得便利等因素,就從營養來看,是有很多食物可替代的。 正如前述,雞蛋屬於豆魚蛋肉類,同一類當中豆、魚、肉也都可以提供蛋白質和脂肪,因此不必執著於雞蛋。

蛋荒: 日本禽流感疫情爆量 單季54例創歷史新高

2月底到3月底間會進口日本蛋300萬顆、澳洲200萬顆蛋,美國也空運100萬顆雞蛋,總數約500多萬顆,目前已有澳洲進口的576箱雞蛋抵達,但是不會流入市面,主要做食品加工使用。 而上述進口雞蛋的國家中,美國是全球第二大雞蛋生產國,美國雞蛋行業保持著嚴格的質量控制以及比法律要求更嚴格的衛生措施。 彰化縣是全台最大的雞蛋產地,開放式的傳統雞舍四處皆是飛舞的蒼蠅,上萬隻母雞通通擠在一個又一個狹小的籠子內,一旁地板更堆放著死亡的雞隻,而蛋農在場內忙進忙出收蛋,似乎早對這樣的環境習以為常。 江文全也不諱言,蛋雞農很少有新血投入,普遍還是俗稱「老人工」的老一輩在經營,每一天餵兩次雞、撿一次蛋,只要蛋價有比飼料貴,就「加減賺」,對於疫病的觀念通常是賭一把,真的運氣這麼不好中了禽流感,就領撲殺補助,下次再重新養一批就好。 由於生產方式和疫病觀念都還維持在傳統框架,所以連帶也沒有轉型動力。

蛋荒

由於11月至1月間日夜溫差大,光是12月就有高達17天的日夜溫差超過10度,導致雞隻產蛋率下降、抵抗力減弱。 農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11月至1月的雞隻化製(死亡)數較前年大增29%,至於禽流感確診及撲殺的案例反而較前年少8例。 國內蛋雞農害怕全場撲殺,對於疫情經常三緘其口,另一名蛋雞農陳先生直言,不只蛋雞場,種雞場也有中鏢,只是大家都不說,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中雞缺很大」。

蛋荒: 禽流感成常態、進口蛋難度提高,提升產業體質不能再拖

國內面臨史上最長蛋荒,雞蛋批發價及產地價調漲至每台斤55元及45.5元,鴨蛋自10日起批發價自每台斤55元漲至60元、產地價由每台斤45元漲至48元。 農委會日前聲稱3月底前國內雞蛋產能將逐漸回穩,但再傳蛋價明起再漲價,中華民國蛋價委員會執行長陳進丁表示,雖有蛋商及蛋農研議,但「短期內不會調漲價格」。 蛋荒2023 委員會成員表示,官方希望雞蛋產銷做功德、當慈善家,但產蛋率要回到8成才有辦法讓價格回穩,現在產蛋率僅5至6成,蛋商虧損大,價格根本不可能降低。 一名督導委員會成員表示,今天決議就是持續凍漲,但如今市場價格混亂,蛋農想賣個好價錢,也沒辦法阻止,那就回歸市場機制、自由市場,讓過去虧損極大的蛋農多少可以賺一點價差,現在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冬季為禽流感的好發季節,不過,內行人都知道,其實從蛋價高低就能看出疫情端倪。 「如果蛋價很低,就代表大家都養得好、沒什麼狀況,相反的,有疫情爆發時,蛋價就會開始上升,這是供需問題。」來自屏東的C蛋農觀察,去年國內疫情爆發的頻繁率以及雞隻死亡率都比往年還高,而且爆發的時間點也有提早趨勢。 A蛋農也透露,目前中雞場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了,去年一整年災情重創「雞苗」供應,要等待前端的雛雞孵化、中雞長成,直到能「上陣」產蛋還要一段時間。 眼看每年用蛋需求最高的清明節再一個多月就要到來,各地蛋雞場都在鬧「雞荒」,「去年底訂的單,(中雞場)預計半年後才能幫我出貨,(中雞場)都是先給一些比較熟識的養雞場、熟識的貨先出啦,有的人就是買不到、要乖乖排隊。」看來「搶雞」也要靠交情,有本事才能插隊、搶得先「雞」。 B蛋農描述,當前「淘舊換新」很吃力,畢竟老母雞產蛋率不及年輕力盛的蛋雞、僅六到七成,「但是現在也沒其他選擇,加上蛋價很高、我們不敢淘汰老雞,只能讓牠們盡量下蛋,但還是無法應付市場需求。」產蛋量大減,市場蛋缺口越來越明顯。 「馬立克」災情延燒半年、直到八月才稍得喘息,不巧又遇上豪雨劫。

蛋荒: 蛋荒預估3月初緩解 鄭文燦提多方案:這波是全球性問題

蛋農認為,目前的蛋價依舊與飼料成本不成比例,而他們還得面對俄烏戰爭導致飼料越來越貴的問題。 不過目前政策尚未完全明朗,進口蛋在與台灣蛋經過加工後,就可能出現難以得知產地的食安疑慮,之後做成的任何東西,最後還是民眾要吃下肚。 會缺蛋的原因除了疫情、禽流感與冬季產能下降等原因外,另外還有蛋商長期剝削蛋農等陋習。 有蛋農表示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全台升級至三級警戒,餐廳幾乎都禁止內用,對雞蛋的需求量便大幅度降低。 當時蛋農在預估市場需求後就調低產能,甚至有的原本想要擴廠的業者,也放棄擴廠的打算,跟著降低產能。 根據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每日報表顯示,每天各地雞蛋仍嚴重不足,中華民國蛋價委員會執行長陳進丁說明,全台雞蛋每日需求量約12萬箱 (1箱200顆),產量雖慢慢改善、達到11萬箱,但仍有相當大的缺口。

  • 今年上半年的禽流感疫情,原多在彰化產區發生,然而4月之後逐漸南移,高雄、屏東一帶都傳出疫情。
  • 同樣地,降低產銷成本也是任何廠商經營主要⽬的之⼀,因降低成本,在價格不變下,可提升獲利的機會。
  • 紅盤價為30多年來慣例,作為蛋商過年持續收蛋的報酬雞蛋紅盤價其實是來自農曆過年期間休市,這期間的雞蛋價格由產銷雙方自行決定,但從30多年前,就有將產地價降低4元~5元供蛋商收購,等同「讓利」給蛋商的習慣。
  • 全聯公關曾婉婷表示,目前每款雞蛋需求都很高,北部都會區由於門市較多,需求量也較大,全聯目前採每日分批上架,每人每次限購2盒。
  • 另一名新北市的蛋商則指出,蛋荒問題主要在蛋雞,若無法從根源解決,蛋價怎麼漲都沒用。
  • 早在2011年監察院監委李炳南、程仁宏就曾糾正農委會包銷制度有缺失,雞蛋決價機制也缺乏明確基礎,2019年台灣同樣面臨蛋價飆漲,監委也再次糾正農委會沒有掌握並積極調控雞蛋數量和價格,歷史不斷上演,顯然道德呼籲對改變現況無濟於事。
  • 根據農業貿易統計,過去幾年也從美日進口雞蛋,去年台灣就向美國進口,而主要為速食業者使用。
  • 缺蛋议题也成为蓝绿口水战,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上月发长文批评全台缺蛋、蛋价平历史新高是政府的“蛋蛋危机”,在野国民党指责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摆烂”,要求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下台,绿营支持者和民意代表则指“不是买不到蛋,而是买不到便宜的蛋”。

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高傳謨表示,在蛋價凍漲的期間,蛋農擁有生產補貼措施所以尚且過得去,但是沒有補貼的蛋商面臨售價凍漲,所以根本「苦哈哈」。 他認為回歸市場是應該的,「價錢本來就該反應市場需求」,有合理利潤才能持續經營。 蛋荒 蛋荒2023 「雞不好養……」台灣蛋農面對強勢禽流感、氣候變遷和高昂的飼養成本,緩緩道出心中無奈。

蛋荒: 傳統雞舍升級刻不容緩 蛋價可協調但不宜凍漲

雞蛋問題甚至牽扯到兩岸關係,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月在例行記者會上談到台灣蛋價漲幅,被台灣官方反駁所引述的價格不實,「台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鄒振球3月在北京兩會期間則稱台灣缺蛋危機「都可以依靠大陸得到很好解決」,引起一些台灣網民調侃「蛋中有彈」。 蛋荒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全台鬧蛋荒,國內雞肉大廠卜蜂董事長鄭武樾昨表示,缺蛋是全球性的問題,預估要到天氣回暖才會緩解,但要真的不缺蛋,可能要等到中秋節前後。 許振忠表示,政府可以用政策或獎勵措施,引導業者設置洗選中心,有了洗選中心後,蛋及蛋箱都可送進去消毒、清洗,衛生才能得以確保,這是相當根本的解決之道,若缺乏洗選中心,生物安全難以做到位,更難阻斷蛋箱的疫病傳播鏈。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禽流感尚未消退前,蛋農也不敢貿然引進更多蛋雞,深怕一放進雞場又會染疫。 對此,大武山牧場營運長魏毓恆補充說,台灣從國外進口的雞隻種源並不穩定,禽流感病毒來襲時,小雞容易因缺乏抵抗力而死亡。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