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劑危害2023詳解!(震驚真相)

Posted by Ben on July 20, 2022

甜味劑危害

許多人可能以為甜味劑全都是人工化學物,但其實有些甜味劑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 簡單來說,甜味劑就像是糖的替代品,可以取代糖增添食品當中的甜味。 木糖醇甜度與蔗糖相當,但是熱量較低,且食用木糖醇不會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增加,還可以抑制甘油、脂肪酸的合成(果糖會增加血脂),因此具有減肥的功效。 甜味劑危害2023 綜合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說明了NSS並不能提供任何營養價值。 營養和食品安全主任布蘭卡(Francesco Branca)在新聞稿裡表示,從長遠來看,用NSS或其他代糖來代替游離糖(Free Sugars)對於控制體重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雖然在短期內體重略有下降,但很快就會停滯了。 路透周四(29 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計劃最快在 7 月把廣泛用於低糖與無糖食品飲料的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

甜味劑危害

市面上各種食物製品,帶給現代人便利飲食生活,讓食物延長保存期限的防腐劑或抗氧化劑功不可沒。 防腐劑顧名思義,就是「防止食物腐壞」;抗氧化劑用於含油脂類食品,可防止氧化酸敗,產生「臭油味」。 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猶如兩面刃,一方面可避免食物提早腐壞造成食物中毒;但過量使用或放錯地方,就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 作為最常見的糖替代品之一,阿斯巴甜已獲准在全球 90 多個國家/地區使用,並用於 6,000 種不同的產品中,包括軟飲料、穀物、薄荷糖、口香糖、硬糖。 台灣大學農化系教授蘇南維說,代糖是不讓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質下降的產物,若在限量標準內食用,基本上是安全的。

甜味劑危害: 糖尿病

三氯蔗糖口感上與蔗糖比較接近,因此是最常用的甜味替代品,目前廣泛運用於飲料、糖漿、乳製品、果醬、蜜餞等加工食物之中。 下次看到「三氯蔗糖」或「蔗糖素」這樣的食品標示時,別以為這是蔗糖,要知道這是個人工甜味劑。 據食物安全中心,甜味劑是糖以外另一種可為食物添加甜味的食物添加劑。

和其他許多醣醇一樣,美國FDA及歐盟認可含有甘露醇的產品可以聲明其”不會導致蛀牙”。 基於各項研究之間的矛盾性,我們無法斷言人工甜味劑是否能夠幫助減重。 有個情況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美國的兩位科學家2013年在線發表於《毒理學及環境健康》期刊上的研究揭示,即使人造甜味劑的熱量很少或是零熱量,它們仍然具有代謝活性。 《紐約時報》早在1977年的報道稱,美國FDA於該年宣布禁止在食品和飲料中使用糖精,是因為動物實驗顯示,糖精與惡性膀胱腫瘤有關聯。 (二)游介宇表示,傳言的說法提出一系列的假設,但理論上食品若能使用甜味劑,必然要符合使用的劑量標準,也會有相關檢測把關,基本上不會有過量殘存、身體無法代謝的問題,也就沒有傳言所述,因甜味劑累積導致白血病的可能性。

甜味劑危害: 阿斯巴甜(aspartame)

研究人員發現,在死亡人口中,43.2%的人死於癌症,21.8%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2.9%的人死於消化系統疾病。 甜味劑危害 與較少喝軟飲料(每月少於1杯)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或更多軟飲料的人,更有可能是年輕人、吸菸者和肌體活躍的人。 《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學》2019年發表了一項研究,這個研究為期20年,統計了來自10個歐洲國家的45萬人的數據,結果顯示,人造甜味劑飲料的攝入與人口死亡率存在關聯。

於國際上,包括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odex)、歐盟、美國、日本等,皆可作為准用之食品添加物甜味劑。 因甜度高,甜味純正,不致齲齒,熱量低,主要添加於飲料、口香糖的使用,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為糖的代用品,但由於化學結構中包含胺基酸中的苯丙胺酸,苯酮尿症患者無法代謝此胺基酸,對於此疾病患者必須避免接觸阿斯巴甜。 關於代糖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仍需更多研究佐證,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限制攝取量,代糖仍然是一種不錯的折衷方式,但基於其爭議性,仍不建議沒有節制地使用、或是養成喝含糖或代糖飲料的習慣。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弘毅表示,從代糖的觀點來看,使用甜味劑的好處是不會增加熱量攝取,但長期的安全性還不是那麼確定,因為好壞兩方面的科學證據都有。 他舉日前所發表的國內的動物試驗為例,使用人工甜味劑的三氯蔗糖會增加脂肪肝風險,產生不良的代謝反應;阿斯巴甜則會影響胎盤發育。 根據最新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預計7月將把世上最常見的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入可能致癌物。

甜味劑危害: 健康 熱門新聞

雖然阿洛酮糖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很大,但在西方卻相對不為人知。 這種糖,被美國FDA授予公認安全(GRAS)的食品認證。 美國摩斯大學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科研人員各自所做的一些研究,還揭示了一長串與食用三氯蔗糖相關聯的症狀。 其中包括:偏頭痛、患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以及肝臟和腎臟腫大。 1993年,《生物精神病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的科研人員對被診斷為情緒障礙的人是否更容易受到阿斯巴甜的影響進行了評估。

2014年發表於《自然》(Nature)的研究顯示,代糖會改變腸道細菌,從而造成胰島素阻抗,干擾身體對葡萄糖的代謝。 選擇不會因腸道改變酸鹼值,並且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GRAS認證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公認安全)的甜味劑成份為主。 甜味劑危害 寡醣代謝後所產生的乳酸和醋酸,也可以有效調節腸道中的酸鹼值、促進腸胃蠕動,達到調整體質、改善腸道菌叢的效果,也因此許多益生菌保健食品中都會添加異麥芽寡醣來幫助益生菌發揮功效。 異麥芽酮糖醇是由兩種同分異構物的雙糖酮:葡萄糖-甘露醇以及葡萄糖-山梨醇混合而來,甜度約為蔗糖的45%-65%,熱量則為每公克2大卡。 目前沒有制定出麥芽糖醇的每日容許攝取量,但研究發現當攝取量過量時會具有緩瀉劑效果。 麥芽糖醇的化學名稱為4-O-α-D-吡喃葡萄糖基-D-葡萄糖醇(4-O-α-D-glucopyranosyl-D-glucitol)。

甜味劑危害: 無糖也傷腦神經!甜味劑的4個真相你知道嗎

統計數據顯示,經常食用人造糖替代品的群體,可能有較高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風險[1][2][3]。 甜味劑危害 甜味劑危害 甜菊糖苷屬於甜度較高的天然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其中高甜度、低熱量的特性,常常用在一些飲品或醃漬食品當中增添甜味,像是:蜜餞、梅粉、醃菜…等。 乳糖醇是由山梨糖醇及半乳糖結合而成的雙糖多元醇,甜度比較低,約為蔗糖的30-40%,熱量為每公克1.9大卡。

甜味劑危害

不過,現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經將甜菊糖定為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廣泛地被認為安全),即是已經滿足食品中的最高規格,可以按照安全標準量食用及添加。 具體來講,他們的實驗數據表明,這些常見的甜味劑會使有益細菌變成有害菌,並可能增加嚴重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第一次向世人展現,腸道中的兩種細菌——大腸桿菌和糞腸球菌,如何變得有害並侵入腸壁。 在對人造甜味劑的危害進行多年調查後,我在2006年出版了一本書:《甜蜜的欺騙:為什麼 Splenda、NutraSweet 和 FDA 可能對你的健康有害》(譯註:Splenda、NutraSweet是著名的人造甜味劑品牌)。 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在向世界發出警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造甜味劑(即人造的代糖)會以多種方式損害健康。

甜味劑危害: 健康網》甜味劑比糖好? 營養師:長期使用可能有5狀況

這意味著,阿洛酮糖這種稀有的糖可被用作甜味劑,幫助肥胖者減輕體重。 阿洛酮糖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減少腹部脂肪和減少肝臟周圍的脂肪堆積。 和人造甜味劑相對,一些天然的糖替代品,對身體較為友善。 與糖相比,人造甜味劑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有顯著不同。

甜味劑危害

針對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歐弘毅說,站在醫師立場,不會建議病人全部用甜味劑取代傳統糖分,而是建議減少整體糖分攝取量。 甜味劑建議挑選具穩定性、安定性,甚至具功效性的種類。 選擇不會因腸道改變酸鹼值,並且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GRAS認證(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公認安全)的甜味劑成份為主。 由於人工甜味劑的甜度是食用糖的許多倍,因此只需要小一點的量(少200至20000倍)就能產生相同的甜度。 如此少量的甜味劑所含的熱量可以到被忽略不計,這就是為什麼它們時常被描述為與營養無關的原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