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哥麥卡貝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December 28, 2022

廖哥麥卡貝

「遊戲直播是最早期網路直播的內容型態,但這不是新的形式,而是從體育台比賽直播演變而來。」Eric分析,不論是實況、評論、解說或者談話,都和既有的電視節目形式並無二致。 實況主的風格,也可以用類似的邏輯對照,「你不覺得統神很像是政論節目裡面說話很嗆的名嘴嗎?只一個講的是電玩、一個是政治。」一樣沒來由地情緒高張、一樣大聲自說自話⋯⋯仔細一想,乍聽荒誕的比喻其實不無道理。 隨身遊戲起初以「圖鈴下載」為主要業務,直到2008年iPhone橫空出世、行動上網越加普及,不得不調整商業模式,改為提供「手機串流」服務,讓用戶透過手機就能看行動電視,也讓隨身遊戲首度跨足直播領域。 2013年,隨著Facebook、YouTube等大型網路媒體平台逐漸崛起,為了避免轉播電視台訊號的業務再度被取代,Eric決定再度轉型,創立以內容為核心的「麥卡貝網路電視」。

廖哥麥卡貝

除了節目,麥卡貝也開始經營藝人經紀,培養泱泱(吳泱潾)、阿部瑪利亞成為新世代明星。 廖哥麥卡貝2023 如今《木曜4超玩》已從節目發展成為IP,舉辦「YARTIST全明星運動大會」、「木曜跨界演唱會」與不同的創作者合作。 2023年7月19日,製作單位宣布暫停每週四在YouTube直播節目,以及在麥卡貝網路電視的節目直播節目。 「我覺得影視這個行業很棒,他們不斷創作作品,而我做一日系列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很多人跟我們講,我們療癒了他們,而療癒人這件事,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2018年11月,《木曜4超玩》YouTube頻道訂閱數達到100萬,同年更繳出至今累計觀看數最高、1695萬傲人成績的「一日市長幕僚」影片。 不過若是《木曜4超玩》的老粉絲,絕對會知道,「一日系列」不是一夕爆紅,從0到222萬訂閱、169集的成果,是3個男人從2016年秋天苦中作樂的積累。

廖哥麥卡貝: 節目介紹

這個畫面有些衝突,但回頭細數木曜團隊裡,集結「最老網紅」邰智源、「綜藝鬼才」百祥、「瘋面仔」KID林柏昇等想法天馬行空、ㄎㄧㄤ度無限的成員,又好像有點合理,畢竟Eric就是他們口中的「瘋狂老闆」。 廖哥麥卡貝 人氣網路綜藝節目《木曜4超玩》的老闆、54歲的麥卡貝網路電視總經理廖啟璋Eric,冷靜沉穩拿著事前準備好、條列清晰的手寫訪綱回應,對著鏡頭說,他不相信「理智」。 「我們不是新媒體,也沒有刻意要和傳統媒體做出差別,我們應該是活在當下的媒體。」Eric自嘲,他也曾經瞧不起TikTok,直到自己也在不知不覺間滑了兩、三個小時的Instagram Reels,才發現必須跟著時代變化不斷前進、調整。

廖哥麥卡貝

麥卡貝迅速以《電玩爆爆》、《統神電台》、《現在宅知道》等遊戲節目擄獲了大批觀眾,「當時一周裡有四天晚上的直播節目,都能達到同時在線人數破萬。」第一步的成功,給了Eric很大的信心,投注更多資源在新的內容上。 全球最大的遊戲影音串流平台Twitch在2011年正式推出,台灣最早一批的遊戲實況主也開始出現,麥卡貝順勢網羅了許多知名的實況主開設直播節目。 2020年底和2021年底更是憑藉節目的號召力與主持群的影響力,成功舉辦跨界演唱會特別企劃,2020年一場、2021年兩場,門票均售完,並與許多知名歌手或樂團展開跨界合作。 從電視頻道商的分潤機制,到NCC管轄範圍,這個遊戲生態,可能不適合《木曜4超玩》或公司原有的節目來玩。 Eric認為,NCC對於創作者限制規範太多太嚴格,不論是播映規格、內容、時長到廣告安插等,「這不利於新的世代去創作,有些創意是不能在限制中做出來」。

廖哥麥卡貝: 節目主要成員

Eric笑言,自己是創投背景出身,很習慣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不是只擁有知識就行,最重要還是要有對事情的熱情」。 廖哥麥卡貝 廖哥麥卡貝2023 但Eric最終的選擇,是讓「邰哥回到最熟悉的工作環境」,把錢砸下去,做前置、後製成本都比直播更昂貴的錄製影片,連被「救活」的整個木曜團隊也感到不可置信,以為老闆腦子進水。 首部由貝執導的電影為1995年的《絕地戰警》並取得票房成功,自此他接拍數個以動作為主的高預算電影。

廖哥麥卡貝

Eric坦言,像《木曜4超玩》頻道已累積百萬訂閱,要做創新、大變動,容易造成現有觀眾的反彈。 廖哥麥卡貝2023 這裡就像一個創作實驗室,用來迎戰未來各種技術,提前練習如4K拍攝、特殊外景(山景、海景)等技術,「以後木曜或其他節目要用,就能快速上手」。 因此,他們以「木曜IP」為核心,辦演唱會、辦YouTuber運動會、廚藝大賽等「一日系列」以外的新企劃,讓粉絲感受到新鮮感,也希望拓展觀眾的輪廓。 Eric坦言,參與獎項選拔不在自己的雷達範圍內,他的看法較為中性,報獎與否會交由製作人百祥和團隊來決定,但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決定我們是誰,而不是這些評審,我覺得面向觀眾,比面向評審對我們來說更重要」。 在記錄《木曜4超玩》創作心路的同名書籍裡,Eric曾分享「一日系列」的真理就是「玩真的」。

廖哥麥卡貝: 成為活在當下的媒體

近日,慶祝頻道突破35萬人訂閱,解婕翎事先也收集了粉絲們的問題,要來進行Q&A。 但其實傳統媒體和網路節目的分界,對Eric來說,就只是新舊收視世代習慣的差異,「這個分界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觀眾在哪裡?然後觀眾要不要你?」身為老闆的他必須要替公司探索更多可能性,替節目找到新觀眾,而電視客群就是其中一群。 2013年上線的麥卡貝是台灣第一家網路電視台,以電玩直播、轉播起家,後來陸續推出自製的電玩綜藝節目,想把年輕人的眼睛從國外節目搶回來,2015年3月開播的《木曜4超玩》就是其中之一,並找來電視綜藝出身的藝人邰智源和製作人百祥搭檔。 過去她也曾在麥卡貝主持談話性節目「電玩爆爆」,雖然節目在今年5月時停播了,她和邰哥也因此結下深厚的師徒情誼,也很希望能夠再和邰哥有合作的機會。 在網友問她:「婕翎會再參與麥卡貝的節目嗎?」時,她更向麥卡貝的老闆Eric喊話:「我可以...很便宜,你願意...再邀請我嗎」,展現出想和麥卡貝合作的熱情。

廖哥麥卡貝

「你要怎麼說服藝人,花好幾個禮拜去考證照,尤其是這個證照難度相對高?我就想說,那我陪你一起去考」,Eric淡定分析,畢竟一般員工怎麼會願意? 「大家都領薪水,做這件事情沒動機,還是老闆下去最有用」,讓全場聽了忍不住大笑。 「那時候還蠻拮据的,除了攝影師外,百祥是製作人兼企劃,我當他的執行製作,還要兼製片負責聯絡、處理所有事情,陪著邰哥、KID出去拍攝」,這個「我」就是Eric,休假還要幫忙找配樂,校長兼撞鐘跟著團隊上山下海將近一年的老闆。 節目期間曾主辦、協助不少格鬥類遊戲賽事,對於格鬥類遊戲在臺灣算是相對少數的情況下,起了不小的推廣效果。 第一part以歷年節目各種狀況為題目的知識王,第二part則是回顧歷年節目精華,第三part是回覆觀眾留言以及來賓與主持印象最深刻的橋段。 麥卡貝網路電視(Camerabay)為網路電視頻道,2013年9月2日開播,在網路上迅速竄起,提供遊戲軟體資訊、實況主對談、電競、新聞評論、音樂與綜藝娛樂等節目。

廖哥麥卡貝: 網路反攻電視?找尋拓展觀眾輪廓的可能性

畢竟想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真正看見國家裡的百工百業,絕對不是請職人、工作者配合演出,而是主持人、製作團隊捲起衣袖、褲管陪他們「一起做一天」。 儘管後來另闢單元,嘗試新穎的「沉浸式」躲貓貓,讓來賓拿著手機躲藏直播實況,但同樣的遊戲重複玩,藝人與效果都越顯疲態,觀眾再度離他們而去,木曜團隊也逐漸陷入漫長的創作撞牆期。 在中華職棒收視權利十分混亂的階段,麥卡貝就開始和球團合作轉播比賽,慢慢培養了一群喜歡一邊看球、一邊在直播聊天室吵架的觀眾。 創業管理專業出身的Eric,就讀MBA的第二年就成立了「隨身遊戲股份有限公司」,「當年覺得與其拿著別人的基金,不斷投資新創公司,不如自己去開一家。」那是西元2000年,網路還不到3G,最流行的還是Nokia功能型手機。 從搖搖欲墜的腰斬企劃,蛻變成YouTube頻道訂閱數高達222萬的熱門節目,Eric認為對《木曜4超玩》團隊而言,思考下一個能做的事情、未來可以創造的東西,比拿獎更重要。

  • Eric坦言,像《木曜4超玩》頻道已累積百萬訂閱,要做創新、大變動,容易造成現有觀眾的反彈。
  • 在網友問她:「婕翎會再參與麥卡貝的節目嗎?」時,她更向麥卡貝的老闆Eric喊話:「我可以...很便宜,你願意...再邀請我嗎」,展現出想和麥卡貝合作的熱情。
  • Eric認為,NCC對於創作者限制規範太多太嚴格,不論是播映規格、內容、時長到廣告安插等,「這不利於新的世代去創作,有些創意是不能在限制中做出來」。
  • 「那時候還蠻拮据的,除了攝影師外,百祥是製作人兼企劃,我當他的執行製作,還要兼製片負責聯絡、處理所有事情,陪著邰哥、KID出去拍攝」,這個「我」就是Eric,休假還要幫忙找配樂,校長兼撞鐘跟著團隊上山下海將近一年的老闆。
  • 「大家都領薪水,做這件事情沒動機,還是老闆下去最有用」,讓全場聽了忍不住大笑。
  • 2013年,隨著Facebook、YouTube等大型網路媒體平台逐漸崛起,為了避免轉播電視台訊號的業務再度被取代,Eric決定再度轉型,創立以內容為核心的「麥卡貝網路電視」。

《木曜4超玩》書中就曾透露,節目直到「一日市長幕僚」帶來大量曝光度後,才慢慢有廣告主找上門,打平收支。

廖哥麥卡貝: 網路直播不是創新,是演變

Eric坦言,直播形式對藝人很吃力,畢竟大部分電視節目呈現,都是經過後製去蕪存菁的精華,「藝人和實況主在直播的差異,觀眾都看得出來效果沒那麼好」,讓他一度想放棄、砍掉《木曜4超玩》,畢竟以商業思維評估,當節目不成功、不賺錢,自然會選擇停損出場。 畢竟是電玩平台,初期節目內容企劃,還真的是讓邰哥「直播」打電動,門外漢邰哥弱爆的反差感,逗樂不少觀眾,但隨著新鮮感退潮,觀看數也直線滑落。 木曜4超玩的主持人為邰智源及林柏昇(KID),2017年中溫妮及泱泱升格為主持人,是為「四大金剛」時期,亦可以視為節目的起點。 2019年初謝坤達成為主持人,進入「五大金剛」(五人主持)時期;同年3月林柏昇因服替代役暫停活動一年,實際上僅有四位主持人;年末首位日籍藝人阿部瑪利亞加入為固定班底,進入「六大金剛」時期。

  • 從搖搖欲墜的腰斬企劃,蛻變成YouTube頻道訂閱數高達222萬的熱門節目,Eric認為對《木曜4超玩》團隊而言,思考下一個能做的事情、未來可以創造的東西,比拿獎更重要。
  • 2020年底和2021年底更是憑藉節目的號召力與主持群的影響力,成功舉辦跨界演唱會特別企劃,2020年一場、2021年兩場,門票均售完,並與許多知名歌手或樂團展開跨界合作。
  • 「臨時發現燈、攝影機壞掉,或場景不適合要換,需要錢的時候,不需要打電話問可不可以做,我現場就可以做很快速的決定、點頭」,Eric笑言,當時應該替節目初期解決不少問題、加厚底氣,甚至還會帶頭衝,揪藝人一起做「傻」事。
  • 《木曜4超玩》所屬的「麥卡貝網路電視」從2013年開台起即投入製作遊戲直播節目,十年來總經理Eric(廖啟璋)持續以電視台的規格思考,同時運用網路彈性且自由的優勢,陸續發展出運動、綜藝等多元面向,與年輕一輩的創作者們,共同打造出新世代的娛樂內容。
  • 因此,他們以「木曜IP」為核心,辦演唱會、辦YouTuber運動會、廚藝大賽等「一日系列」以外的新企劃,讓粉絲感受到新鮮感,也希望拓展觀眾的輪廓。
  • 2018年,一部〈一日市長幕僚〉,讓《木曜4超玩》快速成為家喻戶曉的YouTube頻道,五年過去,頻道已累積233萬訂閱。

邰哥為了體驗「一日公車司機」,事前花了9個月考取職業大客車駕照與上路證照,讓不少網友感動大讚敬業。 其實同一時間,老闆Eric也取得同一份駕照,另外也有跟Kid一起考的動力小船駕照。 「臨時發現燈、攝影機壞掉,或場景不適合要換,需要錢的時候,不需要打電話問可不可以做,我現場就可以做很快速的決定、點頭」,Eric笑言,當時應該替節目初期解決不少問題、加厚底氣,甚至還會帶頭衝,揪藝人一起做「傻」事。 Eric坦言還在評估中,經過申請頻道的過程,他發現要投入的成本實在太高,「很多錢不是我想花的錢,它不會直接創作出作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