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2022年產業持續看好的尚有產業高檔不墜的電動車、ABF載板、矽晶圓及貨櫃海運,其中貨櫃海運產業將挾運價高檔、歐洲線及美國線合約換約的利多,2022年的營運將不比2021年差,隨著進入2022年初產業愈來愈明朗之際,外資陸續回補貨櫃三雄,並看好經營歐美線為主的長榮、陽明。 由於低軌道衛星是擴大5G覆蓋率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2022年產業才將起飛,引發個股前景的想像空間。 TrendForce將於10月20日(四)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室舉行「2023集邦拓墣科技 產業大預測」, 活動將邀請TrendForce旗下各研究領域的分析師搶先剖析 2023年科技產業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 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隨著疫情反覆、運輸中斷及地緣政治拉鋸所帶來的影響,企業在供應鏈的投資持續增加,供應鏈韌性成為企業放眼全球市場永續成長的關鍵議題。 企業應深度分析供應鏈關鍵資源與風險,全盤考慮各國稅務等其他因素,並努力提升永續供應鏈運作機制。
產業前景: 未來20年最有前景的工作? 光電產業「綠領」人才大爆發!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在過去4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經濟曾看起來勢不可擋,推動其崛起成為全球超級大國。 多年的過度建設和過度借貸引發了房地產危機,同時還出現了更大的債務危機,而年輕人正受到創紀錄的失業率的困擾。 總部設在蘇州的顧問公司「布瑞克農業互聯網公司」預測,這將對中國漁業與水產養殖業造成深遠影響。 該公司說,「公眾消費水產品的意願恐受影響,沿海城市的漁市客流量將下滑,相關產品的銷售將暴跌,價格將下跌」。
張五岳指出,90年代台灣推動亞太營運中心的時候,當時的高雄港的貨櫃輸送量遠遠超過上海港,但是後來台灣的產業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台灣現在許多主要的出口產品是跟ICT有關,像是半導體等產品主要都是以空運為主。 高端疫苗表示,公司經技術專家評估獲選為全球首家參與WHO C-TAP及聯合國MPP計畫之疫苗製造商,盼能攜手國際組織共同推動全球新冠疫苗的廣泛使用。 產業前景 高端疫苗強調,未來如果這兩大國際單位再授權予第三方,公司可收取合理且可負擔之授權金,以促進疫苗製造技術全球廣泛應用。 蔡佳晋表示,2006年時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只有約50家業者,但現在已有超過460間廠商,從業人員也從不到5、600人激增至目前約8,500位,蔡佳晋預估太陽光電產業若順利推展,至2050年應該可以帶來4-5萬個就業機會,人才需求十分龐大。 谷月涵表示,「2023台灣再生能源日」共吸引來自九個國家(地區)的83家機構與101位投資人參加,總管理資產高達1兆2,936億美元,其中外資與內資分別為1兆182億與2,754億美元,其中 AUM 破兆美元的外資投資人相對踴躍,整體來說,這次報名的外資投資人可分為「股權投資人」與「專案投資人」兩類。 在微控制器(MCU),美系外資法人日前報告分析,終端消費需求仍趨緩,且中國大幅放寬COVID-19疫情管制,確診人數可能在1月底農曆春節期間達到高峰,消費力將受到打擊,預計終端消費需求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才會明顯回溫。
產業前景: 零接觸經濟持續發燒 帶動跨域創新
元宇宙概念崛起,NFT、虛擬貨幣、數位資產等將可能在未來十年會與實體資產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仍須小心金融犯罪多種變化。 臺灣金管會日前也宣布2022年底前,符合一定條件的上市櫃公司須設立資安長,降低因企業發生的資安問題,減少對市場和社會大眾產生重大影響。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其會員所或其相關實體的全球網路(統稱為“Deloitte組織”)均不透過本出版物提供專業建議或服務。
- 展望2021年,台灣製造業持續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以期有效管理目前供應鏈的風險並提升營運效率。
- 在Deloitte 全球消費者狀況追蹤(Deloitte State of the Consumer Tracker)中顯示55% 的受訪消費者於2021年的10月份中曾購買過永續產品或是服務,更有3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永續產品上支付比其他替代產品更高的金額。
- 整體而言, 美國與歐洲各公司 Q3 財報均優於市場預期,美國 Q3 財報會上提到衰退的公司家數也出現下降,而這樣的現象將延續到 2023 年嗎?
- 【彭博】--一項新指數顯示,美國雇員對其雇主的近期業務前景感到越來越悲觀。
- 可以預見的是,通膨及升息的漣漪在2023年仍會延續,並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大不確定因素。
- 歷經2021年5月疫情升溫,兩次大停電、臺灣申請加入CPTPP、半導體晶片短缺及原物料供需失衡等重大事件,對企業來說如洗三溫暖。
因此,零售業者也應持續將這些面向納入未來的策略規劃來滿足費者對於企業的期望。 近年來因時尚產業對於環境造成的傷害遭到消費者的強力譴責,零售業者祭出 「時尚循環商務」 做為回應並開創新二手時尚市場的新紀元。 眾多時尚業者如H&M、REI、Patagonia以及線上業者如Threadup 和DePop 都允許消費者捐贈、租借或是轉售衣物來取代直接將衣物丟棄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產業前景: 服務
電腦合成音樂於1957年首次產生在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其利用「Music I」程式而製作樂曲「The Silver Scale」[1]。 隨著技術發展,1960年代開始有以演算法(algorithm)製作音樂,而到1980年代末期時已有全部由電腦程式自動生成音樂之技術。 近期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的發展,「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開始用於音樂創作。
- 中經院及台經院分別預測台灣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81%及2.91%,較2022年的3.2%及3.45%趨緩。
-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先前指出,市場共識明年上半年底前可消化完畢庫存,之後供需可恢復。
- 元宇宙概念崛起,NFT、虛擬貨幣、數位資產等將可能在未來十年會與實體資產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仍須小心金融犯罪多種變化。
- 美國、歐盟、印度、日本、中國大陸均以建立自主半導體產能為國家政策,未來可能造成供應鏈板塊位移;臺灣廠商因為供應鏈完整,成為各國爭取合作的熱門首選。
- 在SSD傳輸介面上,2023年隨著Intel Sapphire Rapids及AMD Genoa的量產,enterprise SSD介面將進一步提升至PCIe 5.0,而傳輸速度更可達32GT/s,用以AI/ML等高速運算需求,也有助於enterprise SSD平均搭載容量的快速提升。
- 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2021年臺灣IC製造業產值上看新臺幣2.23兆元,年增22.4%。
,因應通膨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使2023年的市場更難以預測,加上人才荒與綠色轉型帶來的挑戰,疫情期間許多台灣企業已加速導入數位工具,幾年下來累積多種數據,企業可藉此在景氣緊縮的當下,調整自身體質,重新聚焦企業的核心策略,確保在數位轉型、淨零策略甚至人才發展的行動方向,與企業長期發展策略一致。 台灣企業也可善用合作及併購等工具,找尋價值被低估的標的,加速退場高風險的地區,佈局未來成長的關鍵資源,提前準備下一波市場反轉的契機。 整體而言,相較其他產業,生醫產業發展較不受景氣影響,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醫療需求增加,並隨著解封後,慢性病人口回歸醫院就診、處方藥物需求回升,以及多年的沉潛後台灣生醫企業技術研發陸續開花結果,預計2023年台灣生醫產業持續成長,國境解封後也可望帶來更活絡的交易活動。
產業前景: 分析2023、展望2024:台灣半導體兩大發展商機環繞「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
2023年7月美國第九巡迴法院作出YYGM SA v. Redbubble案判決[1],採取第二巡迴法院2010年Tiffany (NJ) Inc. v. eBay Inc.案的標準,不應課予平台太高的主動發現義務。 不過,其認為對於仿冒的認定,只須著重在商標圖樣的高度近似,產品款式則不須要高度近似。 每年12月為國內外法人最關鍵的持股調整階段,持股是否續抱、汰弱留強及布局2022年潛力股都在這個月,法人也都在這個月陸續發表對2022年台股的展望。 凱基投顧認為2022年第一季台股有機會挑戰19,000點大關;富邦投顧認為台股指數區間15,000至19,000點,高點落在萬九成為為法人間的共識。 目前法規要求用電大戶可以透過自行設置綠電設備、儲能設備、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或是繳納代金來滿足用電義務,其中設置綠電設備與購買綠電是企業滿足義務的熱門選項。 企業也可以透過使用綠電,來減少電力使用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達到減碳的效果。
儘管如此,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仍見成長25%,2022年可望再成長10%,預期半導體市場的強勁需求將持續帶動全球產業與經濟發展。 首先,隨著數位轉型驅動終端應用需求,更講求高效能、多功能、智慧化、客製化與輕薄短小,異質整合封裝的重要性因而提升,因其可實現不同性能、功能晶片於一個封裝內部高度互聯,進而提升整體系統性能、功耗與成本效益。 其中,先異質整合封裝是進封裝領域的關鍵技術;MIC觀察到先進封裝技術與應用發展已走向聯盟化,許多台灣廠商皆參與其中,積極投入異質整合布局。 全球暖化的情況持續加劇,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永續」在2020年正式從理念轉變為行動,成為企業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 11月7日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大國美國新當選的總統拜登(Joe Biden)矢言,就職第一天他將重新申請加入巴黎協定;中國大陸也在聯合國大會中宣布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盟會員國在近期也達成共識,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5%,種種跡象表示全球減碳風雲再起。 除了透過購置綠電、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降低對氣候變遷影響,也應評估氣候變遷的潛在衝擊提前應對,發展韌性策略。
產業前景: 紀不動產為加盟店把脈 數位轉型講座順利落幕
以品牌銷量來看,若包含HEV銷量,日本車廠豐田(Toyota)持續位居電動車單一集團銷量首位(23.5%),但後追者逐漸侵蝕市占,第二、三名分別為特斯拉(8.9%)和雷諾–日產–三菱集團(7.3%)。 展望2022年,彭茂榮認為,半導體供不應求可望改善,供需將漸趨平衡,但市場需求持續存在,估計2022年國內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將年增12.0%,至新臺幣4.5兆元,持續保有優於全球平均值的高動能表現。 蘇孟宗也指出,3GPP已將非地面通訊納入行動通訊標準,2022年低軌道衛星寬頻服務將進入商轉,未來透過低軌道衛星和行動通訊、無線通訊結合,將實現陸海空無縫鏈結的「萬物聯網」應用情境,加強元宇宙基礎,而網路資安也將成為未來產業的焦點。 Deloitte 亞太(Deloitte AP)是一家私人擔保有限公司,也是DTTL的一家會員所。
收購者持續關注技術創新與重大研發項目,包含產品收購、授權交易及策略合作,例如大型藥廠安進(Amgen)、輝瑞(Pfizer)積極展開併購,由重大併購案件可以觀察到,生技製藥交易主要以罕病、癌症及免疫相關疾病為熱門領域。 七成(70%)投資者表示,2023年的投資策略將專注於高度穩定性的後期資產,另有 65%則表示希望著重在收購初創企業。 台灣有健全的硬體優勢,包括電子製造業核心能力和產業供應鏈群聚,放眼2021年,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商機逐漸成熟,台灣大型企業透過投資新創及併購,將創新的能量注入企業與產業。 台灣的科技產業須發揮既有優勢,發展軟硬體整合及跨業應用策略,鎖定國際市場、邁向產業升級。
產業前景: 鴻華將啟動全球擴產 明年單一車款可貢獻250億營收
但2021年疫情因導入疫苗而舒緩,加上主要國家實施振興經濟政策,全球汽車零組件銷售值達1.53兆美元,將較2020年成長6.3%。 委託開發生產公司(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在藥品產業鏈碎片化、新興藥物崛起的環境,以及突來的龐大疫苗需求下,突顯其在藥品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亦將CDMO納入為適用範圍。 建議企業應以自身優勢投入高門檻創新生物技術CDMO、數位醫療、新興療法等臺灣醫藥產業未來發展重點領域,掌握產業鏈重塑契機。 面對不樂觀的經濟前景及利率情勢尚未明朗的2023年,金融業的經營環境將更加險峻。
儘管利率上升有利金融業者放貸收入提升,保險公司及基金持有的資產組合投資報酬率增加。 總的來說,2023年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年,雖然下半年有望回溫,但春天應於2024年才會降臨,業者宜審慎以對,掌握技術發展趨勢並提早布局。 在金屬基本業方面,國際金屬價格持續下滑雖有助廠商減緩成本壓力,然全球鋼市需求疲軟及低價鋼材競爭,致出口、外銷訂單等減幅擴大,影響需求面、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致6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為連續第13個月維持代表衰退的藍燈。 在機械設備業方面,因全球景氣仍處低迷,廠商投資保守觀望,加上客戶端持續去化庫存,出口及外銷訂單等指標年減幅逾2成,致需求面及原物料面等指標下滑,所幸在軍工題材仍帶動類股續漲,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而抵銷部分指標跌幅,6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為連續第3個月出現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產業前景: 醫療屬剛性需求,建議四大方面著手加速成長、穩健發展
在這波AI浪潮下,業者多已陸續宣示AI晶片計畫或推出相關產品,像是於手機、智慧電視、智慧音箱、低功耗AI攝影機、AI視覺感測、輔助駕駛系統、車用影像及家用安防等,應用面可說十分廣泛。 全球能源需求在2021年的強勁反彈,導致化石燃料和能源供應短缺,價格持續攀高。 產業前景 另外臺灣供電吃緊的狀況在2021年更顯嚴重,對企業來說,能源管理與結構轉型是2022年最為迫切的挑戰之一。 企業可善用夥伴資源落實智慧能源管理,加速佈署潔淨能源核心能力,並擴大投資重點綠能技術,包含風能、太陽能及氫能等發展。 對於全球消費零售業者而言,新一波的Omicron疫情將使正在復甦中的市場再次受到打擊。
王金河醫師1941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醫科大學,返台後認識了 「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美籍牧師娘孫理蓮,另與有「台灣史懷哲」 之稱的謝緯醫生,開始了二十餘年與治療烏腳病的不解之緣。
產業前景: 半導體抗寒大戰略 U型反轉難度高 L型復甦大有可能
在Deloitte 全球消費者狀況追蹤(Deloitte State of the Consumer Tracker)中顯示55% 的受訪消費者於2021年的10月份中曾購買過永續產品或是服務,更有3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永續產品上支付比其他替代產品更高的金額。 根據調查顯示,消費者在永續產品的開銷上最大的花費在飲食上(42%),其次為每日生活用品(25%)。 另外,隨著歐洲經濟明顯趨緩,包含實質零售銷售出現負成長、製造業與服務業 PMI 已連續數月低於榮枯線之下,歐洲成長放緩也將在更多產業中出現,明年 Q3 歐股有一半的產業 產業前景2023 EPS 年增將出現負成長,整體 EPS 預估年增率將一路下滑至 2023 Q3,僅剩少部分的產業維持部分優勢,反應明年整體歐洲明年衰退風險將持續籠罩。 蕭瑞聖也提出,未來汽車零組件產業的三大關注議題,第一是節能減碳風潮,帶動電動化零組件發展,重要零組件包含驅動馬達、驅控器、動力電池和充電站設施等。 第二是產業朝智慧製造優化,提升附加價值,比如透過3D列印節省模具製造的成本與時間。
就產業類別加以分析(如附表一及附表二),在紡織業方面,雖然品牌廠因庫存去化而出現微幅復甦,但終端需求仍處低迷,廠商下單保守,影響產出,致生產指數年減擴大至25%,出口年減幅仍逾3成,影響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致6月紡織業景氣燈號為連續第2個月出現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在紙漿、紙及紙製品方面,國際紙漿價格續跌,減緩廠商成本壓力,國內商務與觀光消費復甦及畢業潮等帶動生活用紙、文化用紙需求回升;惟工業用紙受到全球經濟不振,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幅擴大,影響本產業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故6月紙漿、紙及紙製品景氣燈號為連續第4個月出現代表衰退的藍燈。 另一個中尺寸市場則為筆電,預估2022年AMOLED筆電約占整體筆電市場的1.2%,2023年則約1.7%,而中尺寸市場加速往AMOLED面板發展的決定性關鍵則來自於Apple未來在iPad以及Macbook系列產品的規劃,而Apple已經開始考慮採用AMOLED面板。
產業前景: 中國大陸經濟放緩 影響波及全球
彭茂榮指出,半導體產業邁入2023年即開始進入庫存調整階段,IC設計與記憶體產業面臨需求滑落、供過於求的困境,預估將分別衰退20.3%及衰退32.5%。 另一方面,晶圓代工也從持平成長下修至衰退6.6%,連帶影響IC封測預估需求衰退15.5%,均不利於2023年整體營運。 在2022年基期較高及消費性電子為主的晶片產品影響下,預期2023年產值將呈現雙位數負成長(衰退12.6%)。 由於5G FWA可支援家庭和商業應用,帶來更大頻寬和低延遲連接,成為固定寬頻連接之替代方案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5個國家及地區的83家營運商推出符合3GPP的5G FWA服務,FWA營運商需以盡可能低的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提供數據,同時保證網路和整個廣泛生態系統的未來發展。 2023年全球運營商紛紛投入資金發展寬頻建設,加上監管機構將無線視為有線連接之替代方案,亦使得運營商正考慮擴大FWA服務部署,加速提供寬頻網路服務,以無線通訊技術進步而提高傳輸速率。
在新能源車積極追求更高顯示效果以及數位儀表顯示趨勢的刺激下,Mini LED背光也將優先在新能源車上廣泛被搭載,預估2023年Mini LED車用顯示器出貨約30萬台,年增約50%。 純晶圓代工廠製程由16nm開始從平面式電晶體結構(Planar Transistor)進入FinFET世代,發展至7nm製程導入EUV微影技術後,FinFET結構自3奈米開始面臨物理極限。 兩者3奈米量產初期皆仍集中在對提高效能、降低功耗、縮小晶片面積等有較高要求的高效能運算和智慧型手機平台。 後疫情時代使全球醫療照護與生技產業的動盪與復甦備受矚目,在《2023年全球醫療照護和生技投資前景》調查報告中,分析了醫療照護與生技領域中8個子產業走過疫情後的表現,並探討在全球景氣低迷之下,對這些產業未來的交易活動預測與展望。 而《降低通膨法案》為製藥產業帶來重大挑戰,該法案允許「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可針對部分藥品直接議價,預估到2030年可能多達60種治療藥物受到影響,改變製藥產業創新與資產估值,國際藥廠AstraZeneca及Merck注意到這可能影響癌症藥物的研發。 另有超過三成(32%)投資專家認為《降低通膨法案》將有助於生物相似藥的發展,目前生物相似藥正處於百花齊放的起步階段,新法案可望幫助提升採用率,並激勵產業發展。
產業前景: 相關連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產業前景2023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預估全球2022年GDP將有望成長4.9%,但全球金融產業的復甦狀態將會呈現發展不均的現象。 根據勤業眾信針對全球金融業的調查顯示,「企業韌性、永續金融、數位加速、人才招募」為2022年金融產業最為重視的主要四大項目。 交通及數位建設務分尤其是5G基礎建設、車用電子、電動車、充電樁及路側設施等是投資重點,甚至觀察到外資來台布局本領域投資,以整合區域發展。 然而,伴隨著環保署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於2021年10月21日公告並預計於2050凈零排放目標入法及碳定價機制入法,交通相關產業的轉型及零碳發展也備受矚目。 產業前景2023 產業前景 在過去的兩年中,疫情的爆發促使全球零售業者改變自身的商業模式並重新審視企業未來的重點投資項目。
此外,台灣用電高峰在夏季,尤其工業用電占台灣總電量高達55%,用電時段也多在白天,加上分散式發電能夠就近供給電力等特性,太陽能可以說是最適合台灣發展的綠能產業。 一、股權投資人:因國外許多大型做多基金承諾於淨零碳排的投資金額將加大100%,因此經理人除了尋找成熟的歐美再生能源標的外,必須降低投資高度集中風險,開始尋找亞洲中非中國的優質標的,除降低風險,甚至產生更高的報酬率。 台積電和聯電將分別於明年1月12日和1月1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晶圓代工產業如何展望明年半導體景氣,備受矚目。 明年上半年半導體市況備受關注,市場日前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明年第1季受大客戶包括聯發科、超微(AMD)砍單影響,產能利用率恐顯著滑落,明年第1季營收將季減15%。 即將告別2021年,迎接2022年,法人齊看好六大產業中長線發展趨勢,包括:元宇宙、低軌道衛星、電動車、貨櫃海運、矽晶圓、ABF載板等,共有欣興(3037)、長榮(2603)等16檔,值得關注。
然現階段的AMOLED面板仍受制於產線尺寸仍在六代線,在切割效率上不那麼經濟,加上筆電對於面板的使用壽命要求較一般手機來得長,因此衍生出Tandem(雙層發光層)的架構的開發。 預期未來1~2年,面板廠仍會以既有的產能與技術,聚焦中尺寸筆電產品的開發,並做為為往大世代產能發展的基礎。 DRAM方面,伴隨疫情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加速,除了伺服器出貨更聚焦於資料中心外,也讓新型態的記憶體模組開始聚攏,其中尤以CXL 規範的模組為主。 由於伺服器系統的插槽數量有限,因此透過CXL的採用使整機高速運算時能夠避開該限制,增加可支援系統運用的DRAM數量。 另一方面,將於2023年生效的IFRS17將會影響營運流程、資訊系統、精算及人才培養等面向。
企業應在經營環境不可測的情況下,勿集中單一市場,須妥適調整經營定位與審視營運風險。 全球企業數位轉型預算持續蓬勃成長,預估未來12個月全球各企業的數位轉型投資都將成長15%,投資金額達1,260萬美元。 面對未知的疫情演變,企業應將數位與發展策略緊密結合,持續強化供應鏈、財務及永續等資訊整合程度,提升企業環境的數位安全與信任,以應對不斷改變的市場環境。 根據本次調查,51%的投資專家表示,因應新法規下調整了收購目標與估值,並考慮以影響較小的新模式進行投資。 電動車產業的四個主要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消費者信心指數改變、政策與立法、汽車原廠策略、商用車市場成熟。
資策會MIC指出,未來淨零碳排主要三大市場為「零碳排交通工具、綠色能源、節能產品」,以上3者將加速第三類半導體的興起。 台灣目前於第三類半導體領域仍以晶圓代工為主,由於市場快速成長,國外大廠委託台廠代工,台廠同步擴產,預期2023年產能陸續開出,將帶動上游設計與下游封測,有助於未來台灣第三類半導體產值成長。 MIC產業顧問彭茂榮表示,2023年將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年,預估全球與台灣半導體皆呈現衰退,全球市場衰退3.1%、台灣IC產業衰退10.5%,2023下半年比上半年回溫,須持續觀察全球總體經濟變化與下半年需求復甦力道,景氣循環春天要等到2024年。 展望未來,台灣半導體發展機會將與「數位轉型」、「永續發展」兩大全球浪潮密切關聯。 元宇宙議題將促使品牌廠商加速投入AR/VR產品發展,在2023年將會有更多品牌廠商的產品問世,而與此同時各種元宇宙應用服務也將成為廠商積極推動的目標,以便透過平台服務來帶動AR/VR硬體市場的需求,再以硬體裝置的虛擬互動體驗來提升元宇宙應用的效益。 在消費市場,虛擬社群、遊戲、虛擬人物直播等將會是廠商聚焦的應用,而商業遠距交流、遠距教育亦能透過元宇宙平台提供比2D視訊更多元的交流互動功能,而在使用者逐漸嘗試這些互動、娛樂應用後,將會逐漸提升對於視覺、人機互動的需求。
全球目前成長速度最快的綠能包括風能與太陽能,蔡佳晋進一步分析,太陽能不只熱值高,一天的照射能量就足以滿足人類一年所需用電,且日照時間長、分布也相對風能平均。 在晶圓代工之外,記憶體也傳出警訊,美國記憶體廠美光(Micron)2023會計年度第1季營運虧損,每股虧損4美分,預期第2季虧損恐進一步擴大,美光同時決定裁員10%。 看好的產業部分,彙整統一投顧、台新投顧、康和證券等法人對2022年的展望,看好六大族群有元宇宙、低軌道衛星、電動車、貨櫃海運、矽晶圓、ABF載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