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記者是一件很棒的事!」透過與台下同學的問答互動,開啟今(2022)年11月30日新聞系周會演講的序幕,她是現任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的主持人詹怡宜,以「我是一個光陰紀錄者」為主題向學生們分享,自身投入新聞業界多年的經驗與作品,並且不忘建議同學們思考以及銘記成為記者的初衷。 詹怡宜 詹怡宜(1966年6月29日—),臺灣女性記者、主播,是TVBS的「開台元老」之一,自1993年開台之初便擔任記者採訪新聞。 1994年以「兼職主播」的身分登上TVBS主播台播報《無線夜報》,隨後十多年間仍不斷兼顧採訪記者與主播播報的職務直到今日。 「就算是最後人生不用做記者,我仍然多看到了太多,記者是進入社會做學習的最好方式。」無論是學著跟人接觸,或者表達對社會的了解,擁有記者的身份,能夠長驅直入,獲得許多資訊,她認為是一件珍貴的事情。 她也分享自己的觀察,「記者曾經看過很多事情,更能整握判斷事情的眉角,有做過記者會比原本單一種工作的人好用。」因為媒體缺少帶著想法的年輕人,所以歡迎所有同學們來當記者。 事隔十年,詹怡宜與滿修女再度相逢,滿修女向她表示,因為她的報導,讓更多人知道滿修女的存在,也讓她獲獎無數。
〔記者王元鴻/綜合報導〕「山不會說話,但她會用最美的樣貌,回饋給愛她的人。」今年三月,登山好手詹喬愉用群眾募資揭開了淨山計劃的序幕,原本預計1個月的募資活動,得到熱烈迴響,活動開跑不到5天就達標。 五月她將帶領13名志工,一同登上能高安東軍進行為期10日的淨山活動,把那些被眾人遺忘的垃圾清理出去,還給山林原先的乾淨樣貌。 2022 年起,新聞所新聘三位實務兼任教師,補充實務課程的新能量! 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影像工作者兼過癮科技創辦人鄭凱駿合作開授《影像報導二》,遞補前公視經理林樂群退休後的專業空缺;屢獲華文新聞獎、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開授《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為這門停擺多年的課程注入新氣象。
詹怡宜: 詹怡宜基本资料
那天詹怡宜兄妹3人在父親的墓前,輪番端出老爸趣事,最後這場遊戲沒人輸,因為爸的故事,他們記得太多了。 募資計畫獲得外界熱烈響應,短短不到5天就達到預計目標的85萬元,計畫仍在進行中,詹喬愉說,若這次的活動成功,希望未來還能將淨山活動繼續延伸到台灣各個深山角落,邀請大家一同來參與,讓台灣山林更美好。 淨山計劃也將開放志工名額給有興趣的民眾,邀請有時間、有體能、有經驗的山友們一同參與淨山計畫。 但更重要的是,淨山計畫絕對不是一時衝動,更要請所有的登山客幫忙,每趟行程帶走自己製造的、不屬於山的垃圾,才是這個活動最初的宗旨與長遠的目標。 詹怡宜2023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她將訊息整理輸出完畢,再將新聞傳遞給觀眾,參與歷史的感受油然而生,觀眾也透過她的提筆與紀錄認識世界與社會的轉變。 回憶起大學時期,詹怡宜並不清楚自己是否要成為記者,當時的她原以為未來會往學術方面深耕,但始料未及的是,她在中國時報國際組擔任編譯的經驗,深深影響日後的決定。
TVBS新聞部副總詹怡宜在T台待了28年,也是開台元老之一,傳出與老公黃明智傳出將離開TVBS。 消息傳出後,詹怡宜也發聲明表示:「其實並不是閃辭,只是覺得年資到了,想要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 電影《游牧人生》中,女主角曾經為了父親留給她的瓷盤被人打破而動怒,之後自己設法黏補起來,但在電影的後段,她領悟到父親曾經告訴她的話:What's remembered, lives。
詹怡宜: 詹怡宜
事發後該台高層原本想開除3名涉案主播,但經新聞部副總詹怡宜求情並約談3人,最後該3人被懲處及調任,被霸凌的女主播則繼續留在原時段播報。 詹怡宜2023 TVBS《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主持人詹怡宜,投入新聞產業30年,用文字和鏡頭帶領觀眾認識台灣這塊土地,聽到台灣各角落的聲音。 當她憶起逝世近30年的父親,她說,就像將爸爸的人生剪輯成數百支長短不等的精華短片重新上架,每聊一次,彷彿又充實了父親頻道裡的「播放清單」。 2022 年 2 月開始,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重回畢業多年的台大校園,從學生轉變為教師的身分。 身為TVBS開台元老及重要主管,又是《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的金鐘主持人,詹怡宜撥冗到新聞所授課,讓學生近距離親炙風采,不再只是螢幕上的遙遠身影了。 「我們是定義這個時代的人」,詹怡宜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她勉勵台下的同學,何其有幸生在這個時代,儘管時代變動、世代落差,但那份所想呈現的情感是一致的,她也希望,台下同學可以利用所學及能力去傳遞逆境中的故事,成為一名光陰的紀錄者。
詹怡宜說,這不只是為了擴充先生與女兒們未來回憶時的播放清單,若生命最後那一刻真要播放自己的人生跑馬燈,總不能播出冗長沒重點的監視器畫面吧,那跑馬得跑多久啊? 她打算在自己的回憶裡先剪輯整理好精采片段,畢竟電視台出身的,可得專業點。 詹怡宜說,那一刻她坐在電影院中突然明白,爸爸在30年後仍鮮活且令人開心地活在我們家的原因,不是刻意留下的親筆家書或抄寫新舊約經文的書法墨寶,而是我們共同記得的每一段故事。 這次淨山募資計畫3月15日起在嘖嘖募資平台上架,預計清出40-70公斤的垃圾,募資計畫的回饋品豐富,包含獨家設計紀念背包防水套、精美明信片組等,許多廠商大方提供許多商品贊助,包含SPARK 詹怡宜2023 PROTEIN、AROMASE艾瑪絲、LIFEBEAT運動襪等。 「我們都知道要愛(身心障礙者),若不是真的親自走進去房間裡 我不會發現原來這麼難愛」,她認為,喊口號人人都會說,但是身體力行卻很困難,卻在這名非本國籍的女性中看見她對身心障礙者的愛,小小的身軀,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那種愛只有身歷其境,才會知曉。
詹怡宜: 主持人詹怡宜憶逝世30年的父親:他仍鮮活且令人開心地活在我們家
本期電子報專訪三位實務教師,了解他們的課程特色、對新聞志業的看法,以及對學生的誠懇建議。 詹怡宜(1966年6月29日—),台湾女性记者、主播,是TVBS的“开台元老”之一,自1993年开台之初便担任记者采访新闻。 1994年以“兼职主播”的身分登上TVBS主播台播报《无线夜报》,随后十多年间仍不断兼顾采访记者与主播播报的职务直到今日。 暱稱「三條魚」的詹喬愉,自大學參加登山社後,便愛上了在山中探險的樂趣,從一個平凡的登山社社員,一步步成為高山嚮導及山搜隊小隊長,迄今已完成台灣70餘座百岳,以及多次中級山、長天數探勘。
詹怡宜滿意地說,「我為這個社會留下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滿修女的故事。」她也分享許多她所報導的小人物故事,提醒台下的同學們,應該反思自己想呈現、留存何種故事給予觀眾。 去年 4 月,媒體傳出詹怡宜即將從TVBS退休的消息,詹怡宜本人也證實了此事,但因為遇上疫情爆發而暫緩離職。 面對這個轉折,詹怡宜解釋,從有線電視逐漸進入數位時代,有太多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有些東西想整理,回到當初喜歡做報導的初衷。」不久之後,新聞所資深實務教師林樂群退休,並高度推薦詹怡宜接任開授《影像報導二》,促成這項合作。 TVBS新聞台昨爆出3位資深女主播為爭午間時段集體霸凌1女主播,受害主播發現衣物被剪破,在座位裝針孔攝影機追兇,又傳出受害主播會擺陣燒符咒。
詹怡宜: 節目表
而世界上共14座八千米高峰中,她已完成了四座的攀登,包含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並且是台灣第二位登頂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的女性。 詹怡宜 近期也因公視紀錄片影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播出而廣為人知,詹喬愉對於山那份單純的喜愛,與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讓許多網友紛紛感動落淚,也為大家帶給很多勇氣和能量。 談及多年來從事的新聞工作,詹怡宜最喜歡的題材不是圍繞著光鮮亮麗的政商名流,而是在各個世界角落裡默默耕耘的小人物。 她分享,在2012年時,她前往嘉義縣東石鄉聖心教養院,採訪一位來自菲律賓、身材嬌小的滿修女,在一整天跟隨滿修女的採訪後,滿修女對身心障礙者發自內心的愛,使她深深動容。 儘管不如自己原先所預想,詹怡宜仍享受記者的生活,她認為,記者這份工作對社會有所助益,使得這份工作更有價值感,加上自己認識許多曾經擔任過記者的朋友,他們一輩子珍惜當記者的時光,也感謝記者時期培養的寫作能力,讓他們一輩子受用無窮。
- 詹怡宜(1966年6月29日—),臺灣女性記者、主播,是TVBS的「開台元老」之一,自1993年開台之初便擔任記者採訪新聞。
- 而世界上共14座八千米高峰中,她已完成了四座的攀登,包含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並且是台灣第二位登頂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的女性。
- 事發後該台高層原本想開除3名涉案主播,但經新聞部副總詹怡宜求情並約談3人,最後該3人被懲處及調任,被霸凌的女主播則繼續留在原時段播報。
- 詹怡宜說,於是這段對名字感受的對話,成為她爸、自己、她的女兒三代之間奇妙的默契連結,「我們曾一樣幼稚,一樣好奇,也一樣記得,這對我極有意義,即使是這麼小的一件事」。
- 可笑的、失敗的、開心的、感人的……把記得的故事寫下來、說出來,並繼續活出新的精采片段。
- 2022 年 2 月開始,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重回畢業多年的台大校園,從學生轉變為教師的身分。
- 談及多年來從事的新聞工作,詹怡宜最喜歡的題材不是圍繞著光鮮亮麗的政商名流,而是在各個世界角落裡默默耕耘的小人物。
在國外讀書與摸索自我的過程中,詹怡宜有了新的體悟,她意識到,若她成為學者,所寫的學術文獻將被保存於圖書館,但在報社發表文章不一樣,對象是觀眾,兩者大為不同,那份被陌生人看見自己作品所留下的感動,讓她決定成為一名記者,於是她就此踏入新聞界,一走就是30年。 所以,詹怡宜決定努力去記得更多大小故事,並設法留給所愛的人更多能記得的故事。 可笑的、失敗的、開心的、感人的……把記得的故事寫下來、說出來,並繼續活出新的精采片段。 詹怡宜說,於是這段對名字感受的對話,成為她爸、自己、她的女兒三代之間奇妙的默契連結,「我們曾一樣幼稚,一樣好奇,也一樣記得,這對我極有意義,即使是這麼小的一件事」。 詹怡宜說,她的爸爸過世近30年了,照例的清明掃墓,今年哥提議三兄妹來場遊戲,在這群沒見過阿公的孫子輩和配偶面前,3人輪流快答,說一件關於爸的事,直至誰3秒鐘講不出來就算輸。 來自一位同行隊員的想法,「這是所有爬山人的事,一定很多人想參與,即使我不一定會再來,也願意出一點心力。」詹喬愉希望透過群眾募資方式脫離同溫層,讓更多人看到山的另一面,集結大家的一小步,完成對環境的一大步。
詹怡宜: 新聞自律規範
「偏偏我的記性不好,還愈來愈差。」詹怡宜感嘆,經歷過的人事物若未經重新整理,立即煙消雲散;曾記得的片段若未表達出來,也難成為故事。 如同一部監視攝影機即使忠實錄下全部畫面,如果沒有經過編輯剪接出重點,真實的影像故事也彷彿不曾存在過。 詹怡宜說,爸爸過世在令人不甘心的55歲,當時仍年輕的她,從未經驗過如此巨大的失去,不捨與不平的情緒強烈糾纏,「30年前在哀傷中,我們也曾輪流講著關於父親的種種,於是,所有爸爸曾經勵志、曾經爆笑出糗、曾經溫暖的故事,成為我們的一種釋放,即使時間流逝,記憶卻一再更新,鮮明依舊。記得,就是極大的安慰」。 抱著這樣的心態,她成為TVBS第一位記者,年輕時的她對社會充滿憧憬,但進入電視台後,才發現現實不如想像中美好,她表示,平面與電視新聞不同,電視新聞記者要與他人合作完成作品,在這之中的摩擦、意見分歧,很難消弭。 「爸爸的人生不夠長,也沒有大起大落,但因為我們能說出來的小故事太多,讓精采短片得以一再上架。」詹怡宜說,人生故事的豐富度不在於真實經歷過多少事,而在於說得出來多少事,記得的即永存,每個記憶點都可以是個故事,記得的故事都有意義,只要我們能記下來、說得出來,再小的故事都能有觸動人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