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動二輪車限速25公里,因為時速較低,可行駛里程也高,在定速狀況下,充一次電可以行駛達80公里,並且因為電池的重量不超過6公斤,價格在5萬元以下,可以帶著電池回家充電免月租費,也被看好將可以快速打動有意加入電動機車行列的族群,並快速取代原本50cc燃油車的客層。 在全盛時期,台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有上千家會員,不只女鞋代工,台灣也為許多國際運動鞋大廠代工,研發實力相當強大。 但台灣鞋廠在1990年代陸續遇到工資上漲、製鞋原料飆升等問題,逐漸出走;現在製鞋公會會員僅有310家,很多是客廳工廠,或以機器射出夾腳拖鞋為主。 郵輪式度假航程住房專案發威,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今(10)日公告4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71億元,年增76.26%;晶華表示,今年業績已恢復平穩,尤其是台北晶華酒店和太魯閣晶英酒店收入仍持續成長,挹注集團營運表現。 全球運動鞋的年產量大約是二百四十二億雙,其中足球鞋產量不過一億雙,大廠不會選擇足球鞋作為主力產品,才有空間讓志強這種小魚慢慢成長,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 而最值得留意的是,美國 4 月零售銷售數據中,服飾、休閒運動、商店百貨銷售年增率(YoY)分別為-0.3%、-3.3%、+0.9%,衰退幅度其實不明顯,一方面成功維繫市場對於成衣製鞋業之信心,也讓市場開始想像後續庫存消化過後,可望重啟拉貨,甚至預期台灣紡織製鞋業訂單狀況有機會改善。
因為戶外鞋的產品特性,公司積極取得 GORE-TEX 製鞋業2023 認證,6 個廠房中只有福建長誠廠沒有取得,中國和誠與越南鈺齊則還多了 SATRA 實驗室認證。 政府力推的「無人機總體發展方案」,選商報名作業在本月1日截止;據了解,包括漢翔、經緯航太及雷虎科技等多家具系統整合能力的大廠,都已完成報名,全案預計今年底前完成選商及採購簽約作業。 業內預期,在年底前完成「無人機國家隊」第一種子成員遴選程序後,具有競爭力的廠家都有望接下訂單,未來營運雨露均霑。 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台灣也借鏡力推無人機總體發展方案,軍民將各自開發共九款無人機;據指出,國安高層原規劃總量高達1萬架,但考量廠商現階段能量,先減半為5,000架,第一階段的無人機國家隊可望在明年第3季成形。
製鞋業: 運動風潮興起 製鞋業面面觀
根據《CTWANT》報導,台灣製鞋業在全球有3千家鞋廠,每3雙就有1雙是台廠製造。 製鞋業受到疫情影響,大品牌砍單逾8成,製鞋業龍頭「寶成」日前傳出放無薪假,相對鮮為人知的全球第二大鞋廠--宏福實業--更驚傳要裁員3萬人。 整體來說,除了寶成、豐泰、鈺齊、華利等上市公司因定期舉行法說會、公布財報與營運狀況,外界才有機會了解營收、獲利,其他未上市鞋廠對於接單狀況與生產數量,對外都相當低調。
品牌大廠相繼砍單,努力去庫存,New Balance、ASICS也不例外,加上後疫情時代引爆的通膨,消費需求降至冰點,台灣製鞋業者不僅無鞋可做,庫存量也同步攀升。 豐泰運動鞋占Nike全球銷售量的六分之一,二一年來自Nike營收占比將近九成;也就是說,豐泰隨著Nike的銷售狀況而牽動著營運表現。 製鞋業2023 中國運動風氣回歸,同樣帶旺中國本土品牌營運,李寧第一季的零售通路、批發通路營收同步上揚;併入FILA的安踏體育零售金額第一季營收年增近十%,不過,自有品牌的崛起和中國民眾愛用國貨的意識高漲,也使國際品牌廠的復甦之路增添變數。
製鞋業: 主要客戶
志強指出,鞋子每天都要穿,屬剛性需求且消耗大,所以相較家具業等生命週期較長的產品,景氣恢復比較快;另外,雖然訂單減少,但各國的足球聯賽持續開踢,公司產製的足球鞋仍有穩定產量。 客戶砍訂單導致沒鞋可做,原本做好的鞋也賣不出去,只能堆在倉庫。 台廠當中運動鞋以豐泰、寶成較具知名度,前兩年營收、獲利大成長的鈺齊KY也是鞋類指標,全球最大足球鞋供應廠志強KY乃至於鞋材的百和都可納入觀察名單。
因為附近是明星學區,所以菜市場早在好幾年前改建成小豪宅社區,裡面的攤商有些遷移到對面的空位繼續做生意,有些就選擇離開,移動到更遠的菜市場去,而小修鞋店依舊在小小的空間裡處理著附近鄰居的各種鞋子問題。 目前登錄在城市修理地圖上的修鞋相關店鋪就有75家,推算一下,整個台北市數量可能超過100家修鞋店鋪,算是城市中滿容易使用的修理資源之一。 今(11)日氣溫升高,降雨期待落空,全台水情持續拉警報,依據經濟部即時水情統計,苗栗德基水庫今日蓄水率僅剩2.8%,再創47年來新低,而全台十大水庫目前蓄水率仍不到一成,官員表示,彰化市烏溪伏流井第二期工程力拚月底完工,可望新增2萬噸水源,以利改善中部地區供水。
製鞋業: 中國勞工抗爭增2.1倍 台國防院:中共強硬治理將引發更多挑戰
目前大多臺灣廠家在東南亞洲建設工廠,臺商帶著資金、技術將生產基地遷移到越南,並以完善的職業訓練教育當地勞工。 製鞋的過程中有種技術被稱「攀鞋面」,這個技術至今仍被認為是最不得馬虎,是鞋子組成中的重要程序之一。 「攀鞋面」的主要工作是將鞋面布料裹在楦頭模具外,將界面的邊緣收入位在模具底層的網布,未來將鞋底合上時會將模具從攀好的鞋面取出,使鞋子成型。 臺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指出,在1990年由於外商在臺投資侵害了在地勞工的權益,促使政府大力推行「勞動基準法」,進一步使人力成本增加,更改變既有的生產結構。 一雙鞋子,除了鞋型、設計、材質,你有想過小小體積的一雙鞋,包含的工序需要多長時間以及它的產業背景嗎?
全球鞋業代工龍頭寶成將自6月1日起實施無薪假和高階主管減薪計畫,據了解肇因於其兩大客戶Nike、adidas受疫情影響「斷崖式」大砍單,導致寶成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逾22%,僅剩594.61億元。 《CTWANT》報導稱,相對鮮為人知的全球第二大鞋廠宏福實業(宏福),驚傳要裁員3萬人,《CTWANT》表示記者多次聯繫宏福的在台部門,都無人回應。 知情人士說,鞋廠和品牌商都有明文協議不得對外發言,非常嚴格。 隨著中國勞力成本逐年高漲,2005年前後,台商又開始前往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落腳,台商兩次大遷徙設廠的過程,就是一部台灣鞋業發展史,也因為不斷遷徙尋找更能獲利的地方,幾十年來創造了為數不少的鞋業富豪。 累計前七月自結營收為人民幣123.73億元(折合約17.75億美元),則較去年同期人民幣113.74億元增加8.8%;顯示主要營運地區中國大陸優化調整防疫措施後,帶動整體銷售有所回升。
製鞋業: 製鞋業
全球第二大鞋廠、「神祕鞋王」張聰淵領軍的「宏福實業」,見證了台灣製鞋業爭霸全球的歷史。 80年代,台灣靠著年產量8億雙的製鞋業,闖出「製鞋王國」的美名,包括宏福、寶成、豐泰、鈺齊、隆典、清祿、凱楠、九興等,皆是享譽國際的代工鞋廠,幾乎都是從彰化、雲林等中部縣市發跡。 面對今年戰爭墊高原物料、通膨壓縮消費,林文智不太擔心,一來現在客戶庫存水位仍低;二來隨歐美解封,戶外鞋需求不會消失。 製鞋業 製鞋業2023 過去鈺齊生產戶外鞋,員工早已習慣快速變動的環境、良率又高於同業,所以自然成為品牌轉單首選。
六年前的二○一五年,Nike就曾與電子專業代工大廠偉創力(Flextronics)合作,進行一趟大規模的製鞋自動化實驗,據了解,當時這場實驗的發起者雖是Nike,但背後要角,一是由偉創力負責研究自動化解方;另一端,主要就是由清祿企業提供「製鞋經驗」。 鞋材的種類非常多元,而製鞋廠商會依不同的鞋種、或設計需求去採購鞋材,對於鞋材廠商來說,能否得到相關認證、與製鞋廠商取得長期合作或是品牌商直接指定使用生產等等加分的要素非常重要,目前也有製鞋大廠是自已生產部份種類的鞋材,進行垂直整合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全球最大足球鞋製造商志強預計將會在明(22日)掛牌上市,為上市製鞋業的新兵,志強足球鞋市占率約21%,若今年奧運如期在7月辦,再加上2022年將舉辦世足賽,後市訂單可期。 2021年Nike/Adidas訂單續成長,擴大休閒鞋訂單,也增加營運的活水。
製鞋業: 工作型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許多鞋廠陸續向大陸轉移,到90年代已經遍布廣東福建各地。 這些代工鞋廠從材料供應、機器設備到製造生產,既合作又競爭,成為大陸進軍全球製鞋業的首批生力軍,許多國際知名牌當時都是大陸台資鞋廠的客戶。 走出疫情陰霾,全球消費力回升、各種運動賽事重啟,製鞋產業景氣攀高,Nike、Adidas銷售及開店率回溫,從台灣鞋材及製鞋廠陸續公布的首季獲利觀察,表現都不錯,業界多預估2021年全球運動鞋市場需求將穩健回升,今年營運樂觀以待。 不過,2020年新台幣升值使得製鞋業提列不少的匯損,干擾獲利表現,2021年新台幣匯率趨勢,是否會再度影響製鞋業值得觀察。 鈺齊專注於戶外鞋的代工生產,戶外鞋主要用於登山、健行、攀岩、雪地行走等戶外活動,著重於鞋子的防水、透氣、止滑、耐磨等功能性,相對於運動鞋,戶外鞋的代工毛利更高。
感慨於此 (誤),簡單整理台灣製鞋業的 10 件你要知道的事,讓有志踏入鞋 (邪) 途的熱血青年們有個基礎的認識。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品牌廠包含國外知名的 NIKE、Adidas(ADS-DE)、Timberland(TBL-US)等等品牌,國內則有阿瘦(8443-TW)、La New 等本土品牌。 為了獲取消費者的青睞,品牌商必須不斷的透過明星代言、行銷活動、特殊技術研發、整合通路等方式建立起品牌形象的差異化,來應對消費者喜好快速變化的產業動態。 鈺齊前11月合併營收138.98億元,年增40.74%,以美元計價年增48.85%,超越疫情發生前的2019全年營收高峰128.42億元。
製鞋業: 股權被凍結 中國前速滑冠軍王濛發聲明
不過在1980年間由於原料、工資逐漸上漲,而新台幣快速升值的關係,過去以壓低成本來打開市場的台灣製鞋業,逐漸不敵外在種種壓力,國內鞋廠出現倒閉潮,而部分鞋廠則主動出走,將工廠遷移到中國尋求更低的成本(註解1),於是在台灣本地的製鞋工業就慢慢的萎縮了(註解2)。 我國鞋類進口關稅在民國 72 年以前的稅率超過 50 %,稅率與其他保護鞋子產業的國家相當,因此在國內市場上進口鞋售價偏高,以當時國內所得水準,消費者大都無力負擔,故在民國 72 年自國外正式進口的皮鞋僅有 37,096 雙,進口金額亦僅有新台幣 1,565 萬元。 製鞋工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民國 75 年鞋類外銷量曾高達 8.4 億雙,民國 76 年外銷值更創下 36.9 億美元的輝煌記錄。 近 10 年來,隨著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製鞋業的興起,我國製鞋業早期依賴本身廉價優良勞動力的生存優勢,在國內外經營環境的快速變遷下,也面臨到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危機。
鞋寶觀光工廠裡真的有許多鞋寶貝,三寸金蓮、虎頭鞋、草鞋、帆布鞋、柏肯鞋、拔河、慢跑專用鞋,凡是經過MIT認證的鞋款都可在展示館內販售,最大的高跟鞋,最小的鞋子鑰匙圈、鞋子筆筒、腳印餐桌、腳印造型牆,展覽館、賣場及咖啡廳裡充滿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是親子假日旅遊的新鮮選擇。 銷貨地區則以歐美為主,因歐美國家戶外運動風氣較高,其中歐洲部份除了歐洲最大運動戶外品牌 Decathlon 外,Meindl、Salewa、La Sportiva 等知名品牌也都是鈺齊客戶。 根據統計,製造業一年貢獻台灣約三成的GDP, 受雇人口約占台灣二四%,當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再,台灣損失的不僅是工作機會,股市市值、稅收、因外銷收入帶動的國內消費,都將被連動。 鞋業,是製造業中勞力使用最密集的產業,一雙球鞋要產出,要四百人碰過,複雜度比手機高,一支小米手機生產只需要經過一百個人力。 按理來說,這應是最難被機器人取代的產業,但竟在此時最先被革命。
製鞋業: 技術驅動
據財報顯示,2020年營收將近140億元人民幣(約600億元新台幣),稅後純益達18.8億元人民幣(約80億元新台幣)。 張聰淵低調製鞋大半輩子,直至2021年4月,宏福以「華利集團」在中國深圳掛牌上市,同年5月,「張聰淵一家」身價才曝光,以138億美元(約3862億元台幣)登上台灣首富。 華利股價以33元人民幣上市,去年一度飆破100元人民幣,截至1月24日收盤價83元人民幣,以張家持股87%推算,資產逾3,700億元新台幣。 秦天一認為,現在國內貨運代理公司的運營模式非常傳統,裡面涉及到的鏈條、人員眾多,如果將數位化的能力附加上去,比如用 RPA 機器人代替紙質單證、打電話等操作,進一步優化流程,則效率有望提升。 製鞋業2023 」,中國貨運代理行業處於上升期,疊加數位化的能力,發展速度會更快。
- 洋基精工XL-250A、500A小孔徑深孔鑽孔機不受景氣影響,擔任起小孔徑的鑽孔加工,成為生產人工骨骼、精密醫療器材等產業不可獲缺的精加工機械設備。
- 熟悉大台中頂級鐘錶市場的錶商也表示,大台中名錶收藏家以傳產業主,尤其是從事鞋業的企業主,對收藏名錶特別熱中,有時砸數百萬元只為了搶購一只全球限量錶,由於口袋深不見底,這些鞋業富豪近年也是跑車、藝術品與紅酒市場的VIP級客戶。
- 「現在南越已經沒有地了,如果你要到北越設成衣廠,當地政府看你是紡織業還不歡迎,只接受科技業,」黃偉基直言。
- 整體來說,除了寶成、豐泰、鈺齊、華利等上市公司因定期舉行法說會、公布財報與營運狀況,外界才有機會了解營收、獲利,其他未上市鞋廠對於接單狀況與生產數量,對外都相當低調。
- 雖說當代的我們不見得會穿上它征服球場,但作為一路上復興復古風潮和球鞋文化的標誌性象徵,550經典百搭且注重細節的設計,也使球鞋本身穿越風格的限制;這點,不僅和宋芸樺持續地改變戲路、不讓自己持續侷限同一型態故事的多元樣貌相呼應。
- 走出疫情陰霾,全球消費力回升、各種運動賽事重啟,製鞋產業景氣攀高,Nike、Adidas銷售及開店率回溫,從台灣鞋材及製鞋廠陸續公布的首季獲利觀察,表現都不錯,業界多預估2021年全球運動鞋市場需求將穩健回升,今年營運樂觀以待。
- 如果公司不斷增加資本支出,那麼未來折舊費用就會持續提升,進而影響到毛利率。
寶成大品牌客戶下單積極,稼動率穩定回升,今年也將加速設備汰舊換新及增加自動化設備,未來製鞋業務將聚焦生產效率及獲利能力持續改善,法人預期2021年在製鞋業務與通路業務營運同步回溫,加上南山人壽穩定貢獻業外獲利,法人預期,獲利將呈現大幅成長。 製鞋業以往是個追求低人力成本的產業,因為鞋子呈立體狀,需要大量人力進行手工組裝程序,為了持續控制成本,製鞋業者不斷的轉移生產基地到具有便宜勞動力的地區。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較為簡單的製鞋步驟漸漸地能夠用機械自動化處理,甚至比較複雜的程序,包含鞋舌的組裝等,都有廠商投入相關的自動化技術。 據財經顧問業者分析,華利的毛利率與其他港台製鞋業相仿,去年上半年為22.6%,但是華利的淨利潤率高達12%,比其他同業的不到10%要高出至少2成,主要原因是人力運用效率較高,人力成本也較低。 而人力成本低,則源於其生產主力在越南北部,在大陸廠區的員工只佔總數的0.3%,其中絕大多數為產品開發人員。 台灣製鞋代工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在全球闖出一些名號,代工廠大部份集中在中南部,其中包括知名的寶成、清祿、宏福、豐泰等,大都在台中、彰化、雲林一帶。
製鞋業: 35 入選 MSCI 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 技嘉開高重上300元
初步數據顯示來到 440 億歐元,較前一年增加 6%,回到疫情前水平,其中又以德國和義 大利對全球市場最具影響力。 年,德國的食品加工和包裝相關機械製造商平均出口比例為 84%,佔全球貿易額的 21%,為全球之 冠。 義大利緊居其後,出口量為 89 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 8%,接著是中國、荷蘭、美國、瑞士、法國、日本、西班牙、加拿大等國,佔全球貿易額介於 10% 到 2%。 上述主要供應商來源國和其他國家業者都將於 Interpack 2023 呈現各家業者的創新解決方案。
- 前一波鋒面降雨有限,全台水情持續拉警報,依據經濟部即時水情統計,苗栗德基水庫今(10)日蓄水率僅剩3.01%,再創47年來新低,而寶山第二水庫只剩5.24%,石門水庫也不到二成;水情持續嚴峻,全台十大水庫仍渴,目前蓄水率均低於二成,零星降雨對水情幫助不大。
- 2022年全球運動品牌Nike(美)、Lululemon(加)市佔率可望持續提升。
-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準備要上市,帳面上刻意做得比較好看些。
- 雖然柬埔寨人口相對少,僅1670萬人,不過當地最大工業正好就是成衣業,且沒有科技業搶才競爭,相當具有潛力。
- 一雙鞋子,除了鞋型、設計、材質,你有想過小小體積的一雙鞋,包含的工序需要多長時間以及它的產業背景嗎?
-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較為簡單的製鞋步驟漸漸地能夠用機械自動化處理,甚至比較複雜的程序,包含鞋舌的組裝等,都有廠商投入相關的自動化技術。
同一時點,距離越南一萬四千公里處的墨西哥城市特拉霍穆爾科(Tlajomulco de Flex)的廠房,人力顯得冷清,只有生產線快速安靜的產出一雙雙的跑鞋,直接運往美國。 5.其實很多品牌鞋都有提供保固以及付費維修的服務,一些價位較高的登山鞋品牌對於售後維修也是十分重視,有興趣的讀者可在買鞋時直接詢問門市店員或者直接上各品牌官網查詢。 巧手的師傅們從鞋廠時代累積的專業知識,轉化成修理鞋子的技能,隨著執業的時間越長,在不同時代的鞋產物中的各種材質、製法的磨損毀壞模式,手工修鞋的老師傅身經百戰,新的機器修鞋店舖則是工具設備充足齊全,各有各的好,很值得大家細細體會。 不只是鞋子,修與不修很常會直接與修理費用與物品價值有關係,一些較為貼身的物品夥伴,鞋子與衣物類,更會牽涉到物品帶給人類的舒適程度。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走路施力方式,腳的形狀也各不相同,久穿之後的鞋自然會符合主人的腳型,就像是與主人一起合作無間的走跳夥伴,所以利師傅也曾跟我分享過一些癡情主人的修鞋故事,即使整雙鞋底都已經碎裂,但還是希望師傅重新黏上新的鞋底,賦予新生,因為對主人來說這就是雙難得好穿的鞋。 連鎖的修鞋店家通常會提供培訓,加盟後也會提供專業的協助與零件耗材提供,對於想開店但沒有設備的修鞋師傅,或者初次踏入領域的無經驗者,或許是個好的入口。
製鞋業: 持續推進,不忘初衷
本刊記者直接入內拜訪,只見辦公室裡約有十個人,屬於採購單位,主管因疫情滯留大陸,員工不願多談。 「臺灣老人過世前平均臥床時間是7 年,期許我們有一天能跟北歐國家的長輩一樣只有短短的7天!」黃月桂校長眼睛裡閃耀著盼望。 而在護理與物理治療專業之外,長照工作更不能不提到老人家的「溝通力」。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主任鄭湘君接續分享到,語言與聽力在老人退化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當老人聽不到就不想講、不溝通會加速退化。 「只可惜目前醫療院所的語言治療師、聽力師嚴重不足,更別說是長照機構了。」因此弘光科大語聽系幫助學生獲得藍海專業,不僅未來能成為搶手人才,更能幫助長者活得精采。 不過綜觀今年,其實成衣、製鞋業挑戰不只在供應鏈,包括通膨衝擊消費、原物料上漲,都是潛在隱憂,業界對景氣也不敢太樂觀。
清祿這家四十六年老店無縫接班的關鍵,在於蘇姜雄與蘇清祿一樣低調且專注,不僅從未與媒體互動,也未曾聽聞多角化經營的動向,不被賺快錢所誘惑。 年屆耳順之年的蘇姜雄,雖然身價早就超過數百億元,但行事低調,他的名字唯一一次出現在報章雜誌,是一二年與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結成親家。 因為他的千金蘇于芳嫁給蔡宏圖的次子蔡宗憲,才讓這家低調的老牌製鞋廠有機會在外界曝光。 據鞋業人士透露,蘇姜雄喜愛收藏紅酒,他所收藏的紅酒在鞋業老闆中,質量數一數二。 宏特鞋業董事長、台灣區製鞋工業公會前理事長王興華說,過去台灣鞋業是建立在簡單的生產公式「找到訂單、讓產品更便宜,然後生產」。
製鞋業: 製鞋業擴廠不停歇 鎖定印尼
而台灣的富豪從金融大亨、科技新貴,如今跑出一位鞋業老闆,這是一件值得探討的事,張聰淵的進榜也值得大家深究。 二○二一年前十大榜單中,消失的則有股價大跌的大立光林恩平家族,還有分產後爭執不休的正新羅結家族,這當中跑出一匹黑馬,製鞋大亨、宏福實業(華利集團)的張聰淵以一三八億美元,大大領先身價九十二億美元的國泰蔡家,高居榜首。 得獎產品:異向錐雙螺桿齒輪箱整合綠淨化除屑裝置 此產品依照特性分兩項描述: 1.異向錐雙螺桿齒輪箱是塑膠壓出機械(如下圖)動力核心組件,電機動力透過異向錐雙齒輪箱雙輸出的高扭矩傳遞,且運用錐形螺旋齒輪傳動讓運轉平穩及承載能力較高之優勢來進行產品特性優化。 2.綠淨化除屑專利結構,部件為具備永久磁性之鋼珠所串接而成,外部再套上一青銅材質之螺旋引導管,以延展其除屑面積。
事實上,台灣製鞋業在一九八六年達到顛峰,但在國內外經營環境的快速變遷下,也面臨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危機。 九○年代開始,大量鞋廠外移至中國設廠落地生根,在對岸延續了台灣製鞋業全球霸主的地位,並在此時與國際品牌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也奠定這些代工廠雄厚的財富實力。 台灣高科技產業陸續赴美國投資布局,市場關注「供應鏈去台化」議題。 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表示,建議從投資金額大小、對產業供應鏈影響與對台灣創造就業3面向做整體評估;大舉東進使台灣的訂單增加是加分,但核心技術保護與創造就業則是失分。 中華徵信所(CRIF)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客觀分析科技產業大舉東進的得失,不能只是從各企業的投資布局及收益來看,如果是從政府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來看,至少要從3面向研究,包括投資金額大小、對產業供應鏈、對台灣創造就業的影響。 中華徵信所指出,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金額,2018年到2021年,分別為20.39億美元、3.62億美元、41.94億美元、4.77億美元,今年1至10月為10.28億美元,合計高達8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