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體股票12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January 17, 2022

二極體股票

功率半導體封測廠捷敏(6525)(6525)更是集MOSFET、IGBT及第三代半導體三大利多於一身的股票,受惠功率元件封測訂單大增,營收已經連續4個月創下新高。 敦南二極體的車用瞬態電壓抑制器(TVS)、靜電放電(ESD)的認證都已通過,整流二極體經過3年的認證,打入歐洲和大陸汽車供應鏈。 敦南下半年持續受惠於終端需求轉強與保護元件車用新品推出,以及海外轉投資與持股31%昂寶出貨展望樂觀及漲價議題,市場給予的評價提升。

二極體股票

盤面題材熱炒轉到低軌衛星,很多網通股噴出,龍哥認為這個題材不會很持續,畢竟這個議題講很久了,常常一根長紅後,股價整理非常久,操作上要謹慎。 台股今天開高,一度站回 點之上,二極體廠獲得買盤青睞,其中,德微再度亮燈漲停,達 159.5 元,股價再創新高,強茂早盤即站上百元大關,並直奔漲停板,達 105.5 元,同創轉上市後的新高價,此外,台半、虹揚 - KY 均大漲逾半根停板。 ➤雷射二極體的光純度很高(發光波長範圍很小):發光二極體沒有光柵結構,無法使光變純,如<圖五(a)>所示;雷射二極體具有光柵結構,可以使光變純(波長範圍變小),如<圖五(b)>所示。

二極體股票: 台股收盤上漲96點收16,719點 順利站上月線 法人看好9月表現

德微 6 月營收 1.76 億元,年增 33%,創單月新高;第 2 季營收 5.18 億元,季增 16%、年增 二極體股票 25%,同寫單季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 9.67 億元,年成長 21%。 在 IDM(整合器件製造)客戶方面的供貨份額增加,時間點將提前至2024年第1季度,將帶來約2億元的營收。 此外,尚有車用二極體廠朋程,主攻車用發電機內的二極體,全球市佔率逾五成,其新產品電壓調節器及LLD可望陸續開始貢獻營收,再加上私募茂矽股價於13.7元,近期隨茂矽股價大漲,潛在收益大幅拉升。

電動車用IGBT模組方面,下半年亦將少量出貨,預估明年第四季,產量將可進一步擴大規模。 儘管因為受車用晶片供給仍舊缺貨的影響,客戶拉貨進度因此遞延,但法人仍看好朋程今年傳統車用二極體出貨表現,預期全年出貨總量可達二. 超高效能二極體(ULLD)產品線部分,今年第二季已開始導入小量生產,每月出貨量為萬顆水準,預期下半年出貨量將可快速增加。 根據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廠英飛凌(Infineon)統計,傳統汽車所使用功率半導體成本,約為七一美元,平均每輛新車,配備十八顆MOSFET元件;純電動車(BEV)、油電複合動力車(HEV),則將分別為四五五、三八七美元,每輛新車平均MOSFET用量,約為二五○顆(約達傳統汽車的十四倍左右);不管是成本或元件使用量,皆為倍數以上成長動能。 強茂積極切入車用與工業用領域,逐年拉高營收比重,外資估2020年營收占比最高達2成以上。 強茂今年第1季已調漲部分二極體產品的報價,首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元,順利轉虧為盈,強茂4月的二極體業績已創歷史新高,後續不排除價格將持續上漲,今年EPS可望達3元以上。

二極體股票: 歐美大解封 電子旺、航運股會更旺?

法人預計,全新在2024年,透過銅轉光技術,供應光模組元件中的雷射二極體(LD)和光敏二極體(PD),營收將達3億元,佔比約8%,營運將迎來爆發性成長。 二極體股票 ABF 載板部分,欣興 9 月營收超級好,基本上載板今年的需求甚至到明年的訂單都沒什麼問題,指標股景碩 (3189-TW) 創高之後,帶動南電 (8046-TW) 和欣興 (3037-TW) 也強勢攻擊,持續留意。 強茂 5 月稅後純益 1.89 億元,年增 87%,每股稅後純益 0.57 元;受惠 PC、車用等二極體需求暢旺,加上漲價效益,強茂獲利顯著攀升,5 月單月獲利已接近第一季整季的 65%,法人看好,強茂第二季獲利可望再優於第一季,挑戰改寫 10 年來新高。 2024年全新的每股盈餘和本益比設定為基準,預估目標價由110元上調至170元。 全新(2455)(2455)今(30)日早盤以141元開盤,開高走高,成交超過1.8萬張,值得注意的是上午不到11點,就衝上147元漲停價。 法人預計全新在2024年,受惠於銅轉光技術,在供應光模組元件中,包括LD(雷射二極體)和PD(光敏二極體),預計達到3億元,佔整體營收的約8%,營運將迎來爆發性成長。

這些MCU的同業,在MCU類股持續大漲創高之下,松翰低本益比的優勢將逐漸被市場發現。 萬寶投顧王榮旭強調,貨櫃敗在人擠人,電子籌碼沉澱則已大半年之久,即使只有3~4成的台股資金,就能夠讓電子活蹦亂跳。 例如6月以來專欄推介的IC設計及車用電子,智原從60幾元翻倍大漲到121元;盛群從90幾元大漲6成到151.5元。 德微今天延續漲勢,並一舉衝上漲停板 327.5 元,改寫歷史新高;強茂盤中亮燈漲停,達 108.5 元,收復所有均線,隨後漲停打開;虹揚也獲得買盤青睞,股價直奔漲停 18.75 元,直逼季線,而台半、朋程盤中漲勢都相當凌厲。

二極體股票: 台股上漲96.17點 三大法人買超124.74億元

中美晶投資的朋程(8255)(8255)已是車用二極體大廠,受惠車用市場復甦,股價大漲特漲,如今又與宏捷科強強聯手,未來潛力很大;合晶則是矽晶圓大廠,全球市占率高達4成,受惠車用半導體需求爆炸,是少數還低於100元以下的車用半導體股股。 德微6月合併營收為1.76億元,年成長33%,再創單月歷史新高,累計第2季合併營收為5.18億元,季增16%,年成長25%,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為9.67億元,年成長21%;德微表示,目前訂單良好,審慎樂觀看待第3季營收與獲利,預期營運將逐季成長,漸入佳境。 因受惠車用電子出貨量揚升,朋程旗下高效能二極體(LLD)今年出貨因此倍數成長,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已達去年全年水準。 法人機構預估,朋程今年下半年整體出貨量有望逐季走升下,全年總出貨量料將可上看達五五○○萬顆。 德微持續優化內部製程、擴大自動化生產線投產,同時提高高毛利產品營收占比,強化挹注對長線獲利成長動能。

二極體股票

➤邊射型雷射(EEL:Edge Emitting Laser):磊晶平面在水平方向,切割後在晶粒左右側邊蒸鍍金屬反射薄膜,雷射光沿水平方向(在磊晶平面內)來回共振,由右側邊射出,所以稱為「邊射型」,如<圖一(a)>所示,這種雷射功率高,但是投射出來的光場呈橢圓形,由於光纖的纖核是正圓形,因此連接到光纖時能量損失較大。 二極體股票 2.朋程自從公告 9 月營收年增 14.51% 後,股價一路走揚,累積到 2/19 已上漲 43%。 《萬寶週刊》鎖定中高資產族群,以台股、全球股市、期貨、基金、房地產、藝術、精品投資為主軸,出版至今深受投資界人士青睞,為全國證券界指標性刊物。 每週由記者群及研究小組,挖掘不為人知的第一手消息,放眼全球投資。

二極體股票: 信驊盤中重回股王寶座 法人看好明年預估55倍市盈率

法人預期朋程於高效二極體出貨表現,因受惠於傳統二極體應用轉移至高效二極體規格,今年整體出貨量將可望見到倍數成長。 德微下半年營運動能,順利延續上半年強勁氣勢,於取得達爾科技VDA6.3車用製程稽核後,已正式取得Tier-1汽車客戶系統入場證,因而推升德微車用電子業務業績大幅成長,自有品牌部分,已開始出貨給汽車客戶。 台灣二極體廠德微(3675),由於受惠車用電子、高階工業用產品及MosFET出貨量逐月走高,十月營收為一. 在新產品部分,虹揚-KY保護元件主要為ESD、TVS等,並鎖定3C、NB等消費性電子領域,預計下半年有明顯進展,對公司業績及毛利可望有明顯貢獻;除保護類元件,虹揚-KY研發的快恢整流二極體、太陽能旁路二極體、橋式整流器、SiC蕭特基二極體、SiC MOSFET、MOSFET等10餘款新產品研發亦可望於今年第4季或明年第1季對公司業績帶來正向發展。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二極體產業市況火熱,二極體廠-強茂(2481)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虹揚-KY(6573)及德微(3675)訂單也排到明年第1季,3家公司均預估,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在業績進入高成長期下,強茂今天盤中股價創下90年轉上市後新高價,虹揚-KY及德微股價也同步止跌反彈。 受惠車用、伺服器、太陽能產業市況熱絡,二極體等功率元件今年初以來呈現供不應求,多家業者也在第 2 季調整產品價格,營運持續看俏,加上大馬因疫情實施強化行動管制令,恐讓供給狀況更加吃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馬來西亞疫情延燒,且終端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二極體產業供不應求,二極體廠-強茂(2481)及德微(3675)因產品佈局發酵,第2季獲利可望優於第1季,且下半年業績看好,強茂及德微今天盤中股價強勢大漲,德微股價強攻漲停板,再創掛牌新高,強茂盤中股價站上百元關卡,台半(5425)亦同步走高。 明年有機會受惠歐系客戶相繼導入下,可望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預期出貨量將可見到倍數成長。 同時,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能見度高,料將成為明、後二年重要營運成長動能。 由於客戶拉貨動能強勁,台半因此提前六○V產品線上線時程,第三季開始於聯電投片量產。

二極體股票: 台股AI領軍 上演甩尾秀

技術面來看,週一紅 K 棒突破站穩 10 元,且日 KD 剛自低檔形成黃金交叉,短線若能持續擴量將有利股價先挑戰年初高點 11.2 元,月 KD 亦剛自 50 附近形成黃金交叉,且股價站穩 20 年大頸線 9.2~10 元,在族群漲價風潮帶動下,今年多頭應有機會出現較大格局走勢。 受惠於訂單強勁,強茂自結5月稅前盈餘為2.58億元,年成長91%;稅後盈餘為1.89億元,年成長87%;單月每股盈餘為0.57元;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為67.32億元,年成長42.6%;強茂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且公司持續調漲產品價格,第2季業績可望比第1季好,下半年業績將延續成長趨勢,有機會比上半年好。 就業績來看,強茂5月合併營收為12.18億元,年成長42%;稅前盈餘為2.58億元,年成長91%;稅後盈餘為1.89億元,年成長87%;單月每股盈餘為0.57元;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54.93億元,年成長41.94%;強茂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且公司持續調漲產品價格,第2季業績可望比第1季好,下半年業績將延續成長趨勢,有機會比上半年好。 台灣二極體大廠強茂(2481),繼先前交出上半年獲利年成長翻倍優異佳績後,法人機構看好,二極體市場需求現階段仍舊相當強勁,預估於國際IDM大廠產能供給仍持續吃緊下,二極體交期、價格因而同步延長、大增,強茂也因此受惠轉單效益;旗下產能已一路接單滿載至年底,預期強茂下半年獲利,有機會優於上半年水準,全年營收將可達倍數成長亮眼成績。 德微5月合併營收為1.71億元,連3個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7.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成長19%,由於訂單強勁,德微表示,樂觀看待第2季獲利,目前德微訂單已排至明年第1季,隨著新產能加入,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攀升,全年業績有機會創下歷年新高。

二極體股票

虹揚-KY主要產品為太陽能二極體、橋式整流器,過去幾年受到轉投資玻封營運不佳及產品布局尚未發酵影響,營運陷入谷底,今年第1季依舊表現平平、處於虧損,不過,消費性電子、車用及太陽能需求自去年末開始增溫,二極體產業景氣反轉向上,虹揚-KY亦因相關電源整流應用分離式元件、太陽能旁路二極體訂單強勁,且公司在第2季已調整產品價格,營運已現轉機。 受惠於WFH(在家工作)需求帶動遠端伺服器、NB、電視、通訊和遊戲機應用之二極體需求增加,德微5月合併營收為1.71億元,連3個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7.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成長19%,由於訂單強勁,德微表示,樂觀看待第2季獲利。 二極體市場需求目前仍持續暢旺,由於國際IDM大廠位處馬來西亞產能運轉大幅受限,二極體訂單因此大幅移轉至強茂,強茂下半年營運有望因而更上一層樓。 市場法人指出,強茂下半年接單量能已滿到今年底,預期下半年營收有望交出優於上半年佳績。 今年以來,受惠電動車、5G、資料中心等新興市場需求帶動下,整流二極體使用量大幅成長,國際IDM大廠、台灣二極體廠接單動能因此十分強勁。

二極體股票: 營邦攻 AI 伺服器開盤衝上漲停 法人:今年出貨量上看120萬台

萬寶投顧王榮旭指出,Delta病毒來勢洶洶,但疫情復燃會加速疫苗施打,對股市影響有限,台股暫時退回月線以下,主因是傳產股連續大跌,但中小電子走勢抗跌台積電也重新站回季線,財報利空鈍化。 此外,電子成交占逐漸回升到4成多,估計資金將會持續回流電子,只要電子強大盤就不會弱,再攻萬八就不難。 電動車二極體廠統懋昨日上漲尾盤鎖住,帶動其他二極體股走揚,尚志漲幅9.41%,強茂漲幅6.99%,台半漲幅3.74%,朋程漲幅2.49%。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二極體股票

法人機構因此看好強茂今年下半年,受惠接單成長動能可望強過上半年水準之下,下半年度合併營收、毛利皆有望同步走揚,下半年獲利表現也將可優於上半年水準,而全年營收業績亦可望達倍數成長,交出亮眼佳績。 由於受惠消費性電子、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增溫,加以上游晶圓製造產能持續吃緊,且原物料成本提升所帶動漲價效益,車用二極體市場目前已轉變成為「賣方」市場。 於市場需求持續暢旺下,台灣車用二極體廠後市營運表現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二極體股票: 強茂接單熱絡 今年營收業績有望倍數成長

上下兩個金屬電極可以施加電壓,同時也可以當作反射鏡使雷射光產生共振。 萬寶投顧王榮旭表示,車用電子這波最強的莫過於MOSFET、IGBT及第三代半導體,這三大領域目前都傳出供應缺口擴大,6月以來IGBT朋程、強茂、台半都翻倍大漲。 7月之後,MOSFET廠杰力與富鼎也上揚5成;而第三代半導體漢磊則是走強5成5;嘉晶上漲大漲4成,行情到現在還欲罷不能。 其中,晶豪科前5個月EPS達到5元,已遠超過去年全年的3.85元,上半年EPS估計6.6~7元,根據美光7月的法說對記憶體景氣看好,供不應求到2022年。 而晶豪科專攻的利基型DRAM今年漲勢最大,晶豪科全年EPS上看13元,比茂達的10元賺得更多,兩者股價竟然差不多。 台半布局高毛利的車用和工控市場,車用市場陸續取得多家一階通路商認證,滲透率持續拉高。

法人機構預估,德微今年獲利有機會翻倍成長,明年有望挑戰賺一個股本以上。 另外,德微先前於法說會上已揭露,碳化矽(SiC)產品線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量產出貨,以六五○V、一二○○V二種高電壓產品為主,出貨予歐、美車廠客戶;終端應用目前以電動車充電樁為主,毛利率優於公司目前平均水準。 同時,因為上游晶圓製造產能吃緊、供不應求之下,功率二極體廠已成功自過去,原本每年都會面臨到的降價壓力中解脫,順利轉變成為賣方市場,隨著產品報價的不跌反升,順勢帶動功率二極體台廠上半年營收、獲利表現,普遍交出相當大年增幅度的亮眼佳績。 德微於2020年啟動自動化產線第一期投資,目前已全數建置完成並試機中,預計今年第3季正式量產交貨,目前德微訂單已排至明年第1季,隨著新產能加入,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攀升,營運展望很樂觀,全年業績有機會創下歷年新高。 受到第三代半導體與電動車的雙題材加持,許多二極體股票今年有不錯的表現,近期受特斯拉交貨超出市場預期影響,車用二極體概念股漲勢強勁,包括強茂( 2481-TW )、德微( 3675-TW )、朋程( 8255-TW )等股價表現強勢,而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話題再起,使漢磊( 3707-TW )、台亞等股價短期表現優異。

二極體股票: 台半上半年獲利優於市場預期 下半年車用、工控需求再成長

目前,晶圓廠充份供應台半所需產能,法人機構預估,第三季包含四○V產品線,投片量將自二○○○片提高至三○○○片。 另一方面,八○V至一○○V MOSFET產品,也將提前至明年第一季投片量產,屆時,車用營收占整體比重將可達有四○%以上。 二極體股票2023 展望後市前景,德微目前自有品牌產品,已開始出貨予汽車廠客戶,未來將增加資本支出,繼續投入全自動化封裝製程,全力搶攻車用電子應用市場商機。 由於車用客戶所下訂單穩定,強茂表示,第四季整體營運雖然將較第三季下滑,但仍有望維持以往水準,亞系外資法人最新分析報告因而維持強茂目標價一一四元不變。 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自去年下半年即開始回溫,得利於新冠肺炎疫情所促成WFH(遠距工作)、線上教學等遠距商機大幅發酵,因此帶動應用市場相關PC、消費性電子拉貨需求大增,加以車用市場復甦之路出乎意料之下面臨嚴重的晶片荒,車廠積極回補庫存之下,車用二極體市況因而明顯回溫。

二極體股票

二極體及MOSFET供不應求的題材延燒,推升二極體類股每月營收較去年成長,強茂今年5月營收9.63億元,年增7.71%;累計前5月營收達48.41億元,年增2.47%。 台半自結6月稅前盈餘為6196萬元,年成長27.99%,稅後盈餘為5624萬元,年成長32.83%,單月每股盈餘為0.22元;累計5月及6月稅前盈餘為1.3215億元,年成長44.51%,稅後盈餘為1.2477億元,年成長52.61%,每股盈餘為0.5元;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為61.39億元,年成長28.72%。 加以國際IDM廠,現階段接單已全面滿載,訂單外溢、轉單動作明顯,因此,市場看好台半後續營運、獲利表現,依舊樂觀、精彩可期。

二極體股票: 公司簡介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二極體股票2023 二極體依據應用與特性可以分為許多種類,以下介紹常見的 5 種二極體,其他種類還有包括隧效應二極體、PIN 二極體、點接觸二極體等,另外部分光電元件也是由二極體組成,如發光二極體(LED)、雷射二極體、光電二極體等。 明晟MSCI第3季季度調整將於9月1日開盤生效,台股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 (MSCI EM Index) 權重下降0.... 然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今(30)日證券商申報投資人違約清單中,赫見上周飆股...

  • 另一方面,由於歐、美、中國等全球主要車市,已相繼制定「電動化車款(xEV;包含電動車EV、油電混合車H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和燃料電池車FCV)」市場普及目標,預料將帶動今後xEV車款銷量,有望以電動車為中心急速增長;二○三○年,xEV全球銷售量,有望較二○二○年跳增七.
  • 車用、工控、伺服器等帶旺二極體產業,二極體從年初至今呈現供不應求,各廠不僅產能滿載,部分產品價格調漲,訂單能見度多已達年底,德微及虹揚-KY訂單更已明年第1季。
  • 例如6月以來專欄推介的IC設計及車用電子,智原從60幾元翻倍大漲到121元;盛群從90幾元大漲6成到151.5元。

只有一種發光波長的頻譜如<圖五(b)>中的紅色曲線所示,這種元件並不存在。 由<圖三(a)>中可以看出,這種雷射的每一層磊晶都很薄,所以雷射光是沿垂直方向上下前進,在上下兩個金屬電極之間產生共振,並且由上金屬電極的圓形孔洞射出,所以光場形狀可以保持正圓形,由於光纖的纖核是正圓形,因此連接到光纖時能量損失較小。 由於邊射型雷射的雷射光是由側邊射出,因此側邊的形狀決定了光場的形狀,大家可以自行觀察<圖二>中 FP 雷射晶粒由右側看入其實是長方形,因此雷射光向右側發射出來的光場形狀應該是長方形,雷射光行走一段距離以後,由於長方形四個角落的光強度比較弱,所以光場形狀會慢慢地變成橢圓形,由於光纖的纖核是正圓形,因此連接到光纖時能量損失較大。 2022 年 70 億元,並在 2023 年來到百億元水平,有機會複製朋程 2001 ~ 2006 年剛打入車用二極體時的高速增長趨勢。 另外,松翰切入車用晶片打入歐美一線後裝市場,全年EPS估計8~10元,也是賺贏盛群及新唐。

二極體股票: 二極體股票(概念股)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終端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二極體產業供不應求,二極體廠-強茂(2481)、台半(5425)、德微(3675)及虹揚-KY(6573)營運前景看俏,其中強茂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德微及虹揚-KY訂單也排到明年第1季,在業績進入高成長期下,4家公司連袂以漲停板作收。 強茂前 2 月營收 24.2 億元,年增 22.9%;由於全球 IDM 大廠在二極體產能供給仍相當吃緊,法人指出,強茂接單旺到下半年,今年營運在新產能挹注下,加上訂單動能強勁,全年營運可望再度寫新猷。 另外,受惠於 AI 趨勢,驅動資料中心業者加速銅轉光以及400/800G模組的需求提升,全新研發光模組PD產品已逾20年,目前400G短距的發射及接收端都有做,並於今年初完成美系資料中心客戶驗證並量產。 800G產品主要是以接收端為主,確定打進全球光模塊龍頭供應鏈,預估資料中心光模塊貢獻全新2023年3%營收,2024年將翻倍至8%。 二極體產業市況火熱,二極體廠-強茂(2481)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虹揚-KY(6573)及德微(3675)訂單也排到明年第1季,3家公司均預估,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在業績進入高成長期下,強茂今天盤中股價創下90年轉上市後新高價,虹揚-KY及德微股價也同步止跌反彈。

台半第1季稅後盈餘為1.81億元,年成長81%,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50.45億元,年成長27.15%。 寧德時代為車用電池製造商,每股發行價格人民幣25.14元(約新台幣119.6元),預計募資總額人民幣54.6億元(約新台幣258.6億元)。 虹揚-KY自結5月合併營收為2.14億元,較上月增加3.49%,年增75.23%,營收連續兩個月突破2億元,也是虹揚-KY上市後首次連續兩月營收破2億元;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9.46億元,年成長69.18%。 馬來西亞疫情嚴峻,政府實施更強硬的「強化行動管制令」,多家 IDM 大廠被迫停工,讓 MOSFET、二極體等功率半導體供給缺口將再擴大,在買盤追捧下,德微 (3675-TW)、強茂 (2481-TW) 今 (12) 日股價連袂攻上漲停,其中,德微連拉 3 根漲停,並改寫掛牌新高。

盤面上熱炒「元宇宙」,簡單講就是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可以串連各種服務與平台,彷彿在真實世界當中,由於必須戴著 VR 頭盔進入虛擬世界,昔日的股王宏達電 (2498-TW) 重振雄風,持續攻擊,但是宏達電真的轉虧為盈了嗎? 當然還沒有,現在只是題材炒作,元宇宙要成真還需要很多努力,很多平台互相配合,才有機會成真。 這種半導體雷射的結構最簡單,稱為「FP 雷射(Fabry-Perot Laser)」,由於雷射光是從晶粒的側邊射出,因此屬於「邊射型雷射(EEL)」。 ➤面射型雷射(SEL:Surface Emitting Laser):磊晶平面與金屬反射薄膜都在垂直方向,切割後雷射光沿水平方向(與磊晶平面垂直)來回共振,由磊晶表面射出,所以稱為「面射型」,如<圖一(b)>所示,這種雷射功率低,但是投射出來的光場呈正圓形,由於光纖的纖核是正圓形,因此連接到光纖時能量損失較小。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