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線係由中正機場捷運與桃園捷運藍線兩計畫合併而來,前者原規畫以BOT模式興建臺北-機場段,後者則為臺灣省政府所規劃的路線。 在2003年中央政府決定收回自行興建後,桃園捷運藍線的機場-中壢段併入辦理,建設經費為新臺幣1,138.5億元。 中正國際機場於2006年9月6日改名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原以舊稱定名的計畫名稱亦隨之作出相應修改。 但先前簽訂的相關工程契約由於修改不易,表定工程名稱仍維持舊名「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 沿路車站:台北車站、三重站、新北產業園區站、新莊副都心站、泰山站、泰山貴和站、體育大學站、長庚醫院站、林口站、山鼻站、坑口站、機場第一航廈站、機場第二航廈站、機場旅館站、大園站、橫山站、領航站、高鐵桃園站、桃園體育園區站、興南站、環北站、老街溪站、中壢車站。 紫色的直達車只停靠台北車站、新北產業園區、長庚醫院、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是專門給往返台北及機場的旅客使用的車種。
▼聽桃園機場捷運的服務人員說,從 捷運機場線票價 A10山鼻站 到 A9林口站,是全段中最高(約有14層樓高)最陡的,從窗外望出去,還真的是非常非常高~有懼高症的乘客請要小心囉。 ✎使用方式:就跟台灣的悠遊卡一樣,但每次最低加值金額為100泰銖。 捷運機場線票價 ✎使用方式:就像台灣的悠遊卡一樣,不過每次最低加值金額為100泰銖,卡內最高儲值金額為4,000泰銖,而且兔子卡採實名制,外國人購買時須出示護照喔。
捷運機場線票價: 臺北-桃園機場 (捷運圓山站) 2019.4月NEW!
直達車以 5 節車廂為一個編組,由 4 節旅客車廂及 1 節行李車廂構成。 車間走道區設計四叉立柱及車門門柱圓弧形握桿,提供更多站立乘客於車門區抓握,並且每節車廂都設有行李架,提供旅客放置大型行李。 此外,在頭尾車廂提供無線充電座,並附有 Type-c 、 Micro USB 及 Lightning 接口,提供各種手機型號充電。 「 藍色 」為普通車的代表色,其兩側飾條為藍色,並印有「 COMMUTER普通車 」字樣,以便旅客更容易識別普通車。 桃園捷運全線均設置各式車站安全設備,包括有於有人(或侵入)軌道及卡入月台等狀況間使用的車站緊急停車按鈕、緊急通話按鈕、電扶梯緊急停止按紐、月台下及月台外的避難空間及各樓層皆有設置的可直達地面的逃生門(或通道)[120]。 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民眾可向捷運各車站詢問處購買 7 天定期票,人人享 5 折優惠 !
該捷運線原為1996年起以BOT模式籌備的中正機場捷運,但因多方因素中止,2002年後改由政府全額出資及招標興建[5],並合併當時規劃中的桃園捷運藍線路段,在2009年委由機場所在的桃園縣(今桃園市)籌組桃園捷運公司來經營。 政府自建路線大致沿用原規劃,機電系統則改為鋼輪標準軌距,總工程經費接近新台幣1,200億元[6]。 其工程名稱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ccess MRT System)[c]。
捷運機場線票價: 環保船隻展現自造精神 桃園超級盃渡河大賽趣味十足
為促進市民便利性,桃園市政府自 104 年 9 月發行「桃園市市民卡」,民眾只要持市民卡到桃園市內公有觀光景點、商圈百貨、飯店住宿、逾 1000 特約商店,即可享特別優惠,範圍涵蓋腳踏車租借、展館門票、美食小吃及搭乘桃園機場捷運。 繼去年推出定期票 5 折優惠,桃園大眾捷運公司今年宣布活動重啟,販售「7 天定期票」! 將年初的 75 折優惠再打 66 折,折扣換算下來等同票價 5 折。 活動從 2022 年 8 月 1 日開始到 9 月 30 日,大家只要至機場捷運各車站詢問處就能買到。 最近台北捷運信義線開通,讓台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以後到台北101就不用搭到市政府站,還要走上一段路才會到,可直接搭乘信義線到台北101/世貿站。 如果你想查詢台北捷運各站之間往來的票價,可以透過「台北捷運路線圖、票價查詢」,輕鬆找出各站之間的票價。
依合約停靠標準,機捷列車速度起初仍不夠快,比合約慢近 1 分鐘,尖峰 2 小時內的行車間距仍未達 10 分鐘一班的標準,因此鐵道局與承包商已走上爭議仲裁。
捷運機場線票價: 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首頁
自1996年3月28日開始營運以來,目前共有6條主要路線[c]、2條單站支線與1條纜車線,路線距離152公里、營運距離146.2公里,營運車站共131站[a][1],乃臺北都會區的交通骨幹[4],亦為國際地鐵聯盟成員[5]。 桃園國際機場捷運即將通車,橫跨臺北、新北、桃園三縣市的主要車站台北車站、新北產業園區站、長庚醫院站、機場第一航廈站、機場第二航廈站、高鐵桃園站、環北站、中壢車站將串聯北台灣,A1站到A21站票價最高160元。 FUNTOP整理『桃園機場捷運』懶人包:費用試算、公車/高鐵/UBike交通轉乘接駁攻略、行李托運、營業時間資訊整理。 1998年,中華民國實施精省政策,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於1999年接辦原先臺灣省政府負責的捷運系統與捷運建設規畫業務[21],於2000年完成《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規劃報告》,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系統規畫由藍線、紅線及綠線組成。 桃園機場捷運,通稱為機場捷運、機捷[c],是一條橫跨臺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的捷運線,起於臺北車站、迄於中壢,為臺灣第一個以提供機場聯外交通為主要目的之捷運線、以及第一條有跳站停靠之營運模式的捷運線,除了服務桃園國際機場之聯外交通,也兼具區域鐵路的運輸功能。 2017年2月2日接受團體搭乘,2月16日開放給民眾試乘,3月2日正式營運[4]。
- 隨著大眾運輸路網愈趨綿密,還有通勤月票加持,信義房屋桃一區協理詹智偉認為,對於在地房市是一大利多;第一線業務分店也觀察到,往來雙北交通更便利、更省錢,有助於雙北客加速在桃園購屋的決定。
- 現臺北捷運各站之車站紀念章,大多以該站文化、觀光為主軸,供遊客作為紀念。
- 2005年9月7日關於中正機場捷運機電系統標總經費約260億元的投標案在上午10時截止投標前,卻傳出國際大廠之一的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對外宣稱將退出競逐行列,並質疑根據高鐵局招標文件內容,未來機場線將有重大安全疑慮;高鐵局則強調一切依程序進行,要求龐巴迪公司有意願就公平競爭,沒意願就別在程序外耍小動作[13]。
- 其他如電扶梯等設備均廣泛設置於每座車站,以連絡出入口、穿堂層和月台,早期並曾經參考外國地鐵宣傳右側站立、左側通行的搭乘習慣,方便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快速通過,後來雖改為宣導「緊握扶手、站穩踏階」,但已經養成旅客站一邊搭,另一邊快速通過的捷運文化。
- 最終終於在2006年開始建造桃園捷運,並以大台北地區至桃園機場的路段優先建造。
藍線桃園國際機場-中壢車站段,已經整併為機場線的一部分,只行駛普通車的路段。 識別色為紫色 ,但由於機場聯外交通關係,因此路線代號為「A」(代表「機場-Airport」)。 主要興建單位為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今交通部鐵道局),臺北至三重段則另交由臺北市捷運局施工。 捷運機場線票價 捷運機場線票價2023 建設期達到10年,最初原計2010年完工,但因行經林口台地路段上下坡度極大,沿途隧道、高架橋與彎道設計也相當多,工程與地形造成的建造難點,以至於低估直達車方案、號誌達成率等風險,延誤完工時程,通車經過6次變更,使計劃嚴重滯後,預算也增加到新臺幣1,277億元。 2017年開業後,較晚動工的中壢延伸線環北站至老街溪站於2023年7月31日通車;老街溪站至中壢車站預定2028年完成,但受桃園鐵路高架化改地下化影響,目前進度大幅延後[8]。 捷運機場線票價 1986年6月27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籌備處成立[9],除了準備進行臺北捷運興建工作之外,也逐步進行路線修正。
捷運機場線票價: 桃園機場捷運路線
類似於悠遊卡、一卡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使用此卡方便、也可享有優惠。 Cashbee 有時也會享有不定期的店家優惠,地鐵、便利商店只有印有標誌皆可買到。 如果你是搭乘深夜的紅眼班機至機場、懶得研究交通的旅人、或是跟小編一樣每次都要提著大包小包離開首爾的人,最適合、又舒適的方式就是包車啦! 由於桃園捷運公司為百分之百政府出資成立,依法為財務自主、盈虧自負、企業化經營的公司,如果票價降低無法合理反映經營成本,將會導致財務虧損程度擴大,若有相關單位提出要求降價,桃園捷運公司也認為,應以尋求中央政府編列預算補貼為前提。 若以日本的成田機場來看,由於東京都很大,從成田機場搭車可以前往東京車站,或者上野、日暮里等站,則有不同的鐵道運輸,包括京成電鐵特急列車、Access特急、京成本線特急可以選擇。 以京成本線特急計算,單程從成田機場進入上野,時間41分鐘,為2,500日圓,若採搭京成本線的慢車,則為1,035日圓,時間約70分鐘。
部分車站雖在規劃階段已有命名,但仍在正式營運前變更,包括紅樹林站[y]、明德站[z]、亞東醫院站[aa]、大橋頭站[ab]、南港軟體園區站[ac]、南港展覽館站[ad]、信義安和站[ae]、台北101/世貿站[af]、台北小巨蛋站[ag]。 臺北捷運中的跨月臺轉乘設計,始於1980年代的設計階段,中華民國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聘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與中華顧問工程司(今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計畫小組進行設計。 其中BMTC部分人員為曾經參與香港地鐵設計的英國籍工程師,故將香港的同月臺轉乘設計加入臺北捷運當中,取代了原先部分交會站必須上下樓層、徒步進行轉乘的動線。 臺北捷運公司實際上並未就各種型式的月台門作出特別的稱呼,僅有將營運後加裝的月台門形式稱為半高式月台門,以下將月台門區分為「全高式月台門」和「半高式月台門」。
捷運機場線票價: 車站
2013年3月,中正紀念堂站開始為容納萬大-中和-樹林線車站而進行改建工程;該年底萬大線第一階段土建工程正式動工。 2000年初期,台北市捷運局提出淡海輕軌及安坑線可行性評估;2012年12月11日,受新北市府委託展開台北捷運系統三鶯線綜合規畫。 隨後皆轉由新北市府主導,多數改為新北捷運系統推動,僅三鶯線維持仍以「台北捷運系統」名義送交中央政府審查。 2011年2月27日南港線東延段南港展覽館站正式通車啟用,同年9月臺北捷運正式晉升為國際地鐵聯盟會員[22][23]。
若須在「淡水信義線」和「板南線」間轉乘,可利用松山新店線轉乘,不得於台北車站或忠孝新生站下車或轉乘[43]。 自行車(腳踏車)判定的標準是以有鏈條為基準,幼童滑步車、滑板車則不在此限。 2010年11月3日新莊線臺北市段(忠孝新生站-大橋頭站)連接蘆洲線正式通車,來往忠孝新生站及蘆洲站,稱蘆洲線,成為第一條跨越淡水河的捷運線[19],蘆洲機廠同時投入調度營運作業。 臺北捷運亦從軌道運輸標竿聯盟[20]的地鐵系統提升到每年運量5億人次以上的國際地鐵聯盟水準[19][21]。 1984年9月,行政院正式宣布十四項建設計畫,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初期計畫被列入其中,至此臺北捷運興建以86年行政院宣布執行計畫由臺北市政府成立捷運工程局負責執行,另外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簡稱經建會;國發會前身)成立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省市及中央政府意見[7]。 1982年,臺北市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進行中運量捷運系統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