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財報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August 12, 2019

英特爾財報

受到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聯準會(Fed)堅持收緊貨幣政策衝擊,即將公布財報的輝達(Nvidia Corp.)、英特爾(Intel Corp.)隨整體半導體類股下殺,其中英特爾更摔落五年以來新低點。 三星還說,整體記憶晶片庫存5月達到頂峰,但大陸新冠疫情過後復甦平淡,打擊邏輯晶片需求。 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目前正出現一些CPU和繪圖處理器(GPU)之間的資金轉移,這下半年絕對會發生,但英特爾可望受惠於對其AI晶片和資料中心處理器的額外需求。

全球主要企業近期進入超級財報周,陸續召開法說會,投資人關注今年下半年與明年景氣復甦狀況,經濟日報為讀者整理國內外最受關注的指標公司發布消息,讓您一次掌握各大公司的財報及法說會重點。 不料此種時刻,英特爾(Intel)晶片成品庫存卻連五季增加,去年第四季庫存更衝上歷史新高。 全年來看,AMD 2022 年總營收年增 44%,達到 236 億美元,毛利率下滑 3% 至 45%,調整後 EPS 則為 3.50 美元,高於 2021 年的 2.79 美元。 由顯卡、遊戲機晶片組成的遊戲部門收入為 16 億美元,年減 7%,雖然半客製化產品銷售有所提升,但繪圖產品表現不佳。 英特爾公司(Intel)近期公布虧損財報,且預期本季也將續虧,由於英特爾為PC行業風向球之一,也引起業界擔憂。

英特爾財報: 英特爾 Intel(INTC)財報分析 2022 Q4

亞力(1514)(1514)今(8)日公告,第2季稅後純益1.6億元,年增7.6%,每股稅後純益0.68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66元,獲利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台灣ICT產業實力堅強,尤其IC設計公司提供完整PC/NB零組件供應,近期在AI熱潮退去之後,資金也逐步往低基期類股布局,如即將召開法說的義隆電(2458)、瑞昱(2379)、致新(8081)等台廠。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GAAP) 淨利潤為 57 億美元,與 英特爾財報2023 2020 財年同期的 61 億美元相對下降 6%。 據報導,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於3日新成立東莞棠雅實業公司,豪砸人民幣15億元(約新台幣66億元),瞄準房地產市場。

英特爾財報

華航(2610)集團7月份合併營收為164.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56億元,增幅27.49%,為歷年來第三高表現... 法人分析,航空客運繼續旺,航空貨運價格開始觸底回升,航空業出現雙好效應,不只是第2季業績表現好,第3季也相當可期,華航、長榮航第3季的獲利表現有望比第2季更好;另外,客運急速復甦,高票價、高載客率效應持續,台灣虎航及星宇第3季業績也跟著看俏。 聯詠(3034)法說會落幕,儘管第二季繳出符合預期的財報,但對於第三季卻釋出保守財測,主要仍是因為終端需求疲軟所致,4家外資也針對聯詠出具最新研究報告,其中有3家調降目標價,又以美系外資的399元最低,其餘多落在412元~430元。 亞力表示,今年除了手握台電之「竹園超高壓變電所161kV靜態同步補償器統包新建工程」案,共20.77億元的訂單外,先前也獲得晶圓雙雄建廠的重電設備訂單,其中,晶圓二哥赴新加坡設廠的「12 i P3新廠」最新訂單達約15億元,預計最快年底就可出貨。

英特爾財報: 股價走勢

季辛格表示,經濟活動快速放緩是導致公司業績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部分也反映自身在產品設計、出貨延遲等問題,但他承諾,在他上任之後開發的新產品會按時到貨。 導入 JANDI 作為企業即時通訊與團隊協作核心平台,使 email 信件數量減少 50%、開會時間平均縮短 20~30%,補強營運效率以強化行銷流程完整度。 Bob Swan 指出,儘管英特爾產能有所增加,但市場需求仍是龐大,估計 14 奈米缺貨狀況恐將延續到今年 Q4。

英特爾財報

Intel 產品和軟體的應用必須避免導致或對國際公認人權造成侵害。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暨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英特爾週四上漲 0.75%、收 53.90 美元,盤後大跌 9.68% 至 intel 財報 48.68 美元。 全新英特尔 Evo 超能轻薄本,超强性能,超速连接,超快唤醒,同时顺畅运行各种程序。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Mobileye」,營收年增 59% 、營業利益成長 71% ,是唯一營業利益有成長的業務,但這個聚焦於自動駕駛的事業群只佔全體營收的 4%。 故CMoney研究團隊下調Intel 2023年營收預估值至506.2億美元,Non-GAAP EPS則預估為0.50美元,建議區間操作。

英特爾財報: intel 財報: 產品規格

其中, PC 相關的業務成長了 1% ,而數據中心相關的業務與上期相比下降了 10% 。 國際處理器大廠英特爾28日公布今年Q1財報,整體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但近期中國防疫封控,干擾供應鏈及全球PC需求降溫,出現客戶砍單的情況,英特爾也表達對這些問題的擔憂,後市展望悲觀,盤後股價重挫近4%。 英特爾22Q4營收140.4億美元,Non-GAAP EPS 0.10美元,不如CMoney研究團隊與市場共識的預期,公司管理層表示受總經條件影響,消費端衰退超乎預期,伺服器晶片的需求也持續疲軟,導致銷售下滑,拖累營收與獲利。 特別的是,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營收年比暴增三倍多至2.32億美元。

英特爾Intel(INTC)為CPU市佔最高的公司,成立於1968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為一IDM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垂直整合製造),負責半導體設計、製造與銷售一條龍的業務。 比較兩家公司的成績單,不難發現,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圓代工生態系,和以英特爾為代表的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面對產業逆風之際,表現大不相同。 蘇姿丰並於財報電話會議表示,預測PC市場今年萎縮10%,Q1出貨繼續低於市場消費量,以消化下游庫存。 她表示對超微而言,Q1應是PC谷底,接下來應能一路成長至Q2及下半年。 投資將加強英特爾與歐陸各研究機構的長期關係,包括比利時 IMEC、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Delft)、法國 CEA-Leti 和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Institutes)。

英特爾財報: 〈財報〉受惠需求強勁 英特爾旗下Mobileye上季 ...

如果英特爾正在削減成本並且仍然需要投資晶片廠來推動其扭虧為盈,分析師認為它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其股利。 英特爾在 2022 年支出 60 億美元的股利,但周四並未宣布削減。 英特爾表示,其毛利率將下降 400 個基點,或 4 個百分點,原因是需求疲軟導致工廠酬載不足。 在疫情期間遠距工作和教學激發了兩年的榮景後,PC 和伺服器市場都在放緩。 基辛格預計今年 PC 銷量將在 2.7 億至 2.95 億台左右,與他 2021 年預測的「每天百萬台」相去甚遠。

英特爾財報

他並預估輝達第三財季營收可能達到約120億美元,即增長提速到100%。 新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發表 IDM 2.0 計畫之後,英特爾首季財報公佈。 英特爾 2021 財年首季營收金額達 197 億美元,與 2020 財年同期 198 億美元相較下降 1%。 淨利為 34 億美元,與 2020 財年同期 57 億美元相較下降 41%。

英特爾財報: 成長的現金股利

在非 GAAP下,英特爾第一季調整後淨利為 57 英特爾財報2023 億美元,與 2020 財年同期的 61 億美元相較下降 6%。 調整後每股 EPS 為 1.39 美元,與 2020 財年同期的 1.41 美元相較下降 1%。 由於先前華爾街分析師預估,2021 財年首季英特爾營收將來到 178.6 億美元,非 GAAP 準則下,每股 EPS 將達到 1.15 美元,所以成績普遍優於市場預期。 英特爾指出,預期總經逆風、庫存消化至少將持續至上半年,考量到目前環境的不確定性,難以預測 PC 英特爾財報 庫存消化以及資料中心市場萎縮的狀況,拒絕提供全年展望。

業界傳出,受終端需求不振與市場競爭影響,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近期陸續調降8吋晶圓代工報價,最高降幅高達三成。 英特爾財報2023 AMD 預估,本季營收為 英特爾財報 53 億美元,略低於分析師預估的 54.7 億美元,調整後 EPS 約 50%。 事實上,網購/電商的發展一直是世界趨勢,疫情的爆發只是催化了這個發展。 以電商的成長率來看,東南亞地區在2015年至2020年間,增長率常常超過20%,全球電商的年交易金額,也從2013年的約1.2兆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4.3兆美元。 更別提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社群在行銷導購上的種種創新,這一切都反映出消費者在購物行為上的改變。 但是,當網購成為未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在享受這種購物方式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降低、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甚至更進一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英特爾財報: 英特爾 Q3 財報:營收遜預期,供應鏈危機持續衝擊銷量,擴大資本支出將影響毛利

10 月份,英特爾繼續在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片工廠投資 70 億美元,用來擴張 10 奈米工藝的產能。 英特爾表示, 10 奈米工廠已經全速運轉,產能預期比年初提升 30% 。 然而就在上個季度,英特爾宣布 7 奈米工藝遇到問題,並至少會比原定計劃延期 6 個月。

  • 在本財季,數據中心事業部DCG的營收為 59 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的 64 億美元相比下降了 7% ,見下圖。
  • 因此,明年起,英特爾將提振搭配AI功能的PC銷售,例如即時語言翻譯和生產力軟體等附加元件,「我們的策略是民主化AI」,「擴大AI規模並讓其無所不在」。
  • 根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去年(2022)全國的一般廢棄物,高達1185萬噸,不只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更是繼2021年之後,垃圾量連續第二年突破1000萬噸。
  • IDC(國際數據資訊)2022年9月報告,2021年第三季蘋果電腦全球PC市占僅8.2%,出貨量717萬台,但到2022年第三季,蘋果電腦市場市占率增至13.5%,出貨量1,006萬台,一年出貨量就增加四成,處理器都是蘋果設計、台積電製造的晶片。

AMD 在伺服器晶片市場似乎有所斬獲,且正逐步蠶食英特爾的市占率。 根據 IDC 統計,英特爾在 2017 年幾乎囊括整個伺服器晶片市場,但去年前三季市占率已跌破 80%,反觀 AMD 已超過 13%。 在近期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英特爾業績受到重創,反觀競爭對手的表現明顯好得要多。 台積電(2330)和三星(Samsung)在警告PC、智慧手機需求減弱的同時,仍實現強勁的成長。

英特爾財報: 英特爾(INTC)-財務分析

此外,投行 Raymond James 分析師 Chris Caso 認為,儘管英特爾預測第三季將成長,但由於競爭對手 AMD (AMD-US) 擁有速度更快的晶片,英特爾資料中心業務可能存在長期問題。 英特爾上周宣布,2 月 15 日起史旺將把執行長一職交棒給目前擔任雲端平台服務商 VMware 執行長的 Gelsinger,加上晶片業務即將委外,財報和財測表現受矚目。 台積電預期上半年營收將較去年下滑「中個位數百分比到高個位數百分比」(4%~9%),等於預告下半年營收必須大幅成長,才能達到全年營收較2022年成長的目標。 魏哲家也表示,營收是否V形反彈還不確定,但絕不是U形,暗示業績成長動能比想像更強。

英特爾財報

已投入明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談及台海問題,批評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並稱「我們早該阻... 當被問及可能的裁員時,Gelsinger告訴路透社,「人員優化」將是降低成本計劃的一部分。 今年迄今為止,它們已下跌約47%,表現遜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和費城SE半導體指數。 英特爾此前預估 2023 年 PC 市場出貨總量將達 2.7 億至 2.95 億台,但該公司現在預估,出貨總量將處在前述區間範圍的低端。 他說:「我們跌跌撞撞。是的,我們失去市占率,失去動力。我們認為今年會穩定下來。」他藉這番話坦承英特爾在資料中心市占率遭對手超微侵蝕。 作為 monday.com 指定的代理商,Epic Cloud 聚上雲已協助多家企業導入 monday.com。

英特爾財報: Intel Q1 財報高層看法

外媒 eeNews Europe 報導,對晶圓代工產業來說,技術並非唯一決勝因素,有多少客戶才能決定是否持續,就像三星搶先半年量產 3 奈米,但台積電依然贏得蘋果、AMD 及 英特爾財報 NVIDIA 等 IC 設計大廠訂單。 MarketWatch、CNBC、路透社報導,蘇姿丰1月31日Q4財報新聞稿坦承,整體PC環境相當「疲弱」(weak)。 雖然需求環境表現雜陳,但有信心2023年能靠差異性產品組合擴大市占,達成長期成長目標。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7 月 31 日訊】美商半導體大廠英特爾財報表現意外轉虧為盈,更發下豪語,預計在2025年要用2nm/1.8nm,從台積電手上搶回製程技術龍頭。

  • 根據 IDC 統計,英特爾在 2017 年幾乎囊括整個伺服器晶片市場,但去年前三季市占率已跌破 80%,反觀 AMD 已超過 13%。
  • 戴維斯(George Davis)告訴分析師,儘管在蘋果公司這方面的銷售業績下滑,但在PC業績表現仍然不錯。
  • 至於第四季,由於總體訂單可見性仍然有限,因此,聯詠在法說會中並未對第四季釋出展望。
  • 超微 (AMD) 周二 (31 日) 盤後公布上季財報優於預期,資料中心和嵌入式業務的亮眼表現,幫助彌補個人電腦 (PC) 相關業務的頹勢,雖然本季營收展望遜色,AMD 盤後依舊走強。
  • 但是,當網購成為未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在享受這種購物方式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降低、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甚至更進一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 展望本季,AMD 預估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約 10%,PC 晶片和顯卡業務料持續低迷,但嵌入式和資料中心部門將繼續成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