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議題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November 19, 2021

氣候議題

「2021台灣永續行動周」:立法院 UN SDGs 策進會倡議舉辦,將由紙風車基金會主辦,於 12 月 4 日起至 5 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前廣場透過親子活動,讓氣候變遷議題能在台灣向下紮根。 相似地,澳洲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已將氣候風險列為財務報告審查重點,尤其是氣候風險對於資產減損假設的影響。 英國財務報告理事會(FRC)在專題審查(thematic reviews)中亦將持續聚焦於氣候相關議題。 無論係源於氣候變遷之實體影響或低碳經濟轉型所產生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正促使企業作策略性決策予以應對。 對於部分企業而言,風險及機會直接且易於辨認;對於部分企業而言則較不直接,風險及機會可能廣泛分布於企業價值鏈中且較不明顯。

氣候議題

綠色和平 2022 年氣候與環境教案徵選告一段落,然而旅程未完,期待更多關注氣候與環境的對話在校園發生,更多青年行動者起身為地球發聲。 林森國小張芷瑜老師與 Green Future 團隊分享,對於新聞或課本上提到的氣候災難,小學生們往往覺得無感,或是身為小孩子也無能為力。 但在課程的引導下,老師設計不同情景讓學生們思考,學生也在課後開始調整習慣的生活方式,開始「小孩也能實踐」的行動。 凱旋國小胡心怡老師也很欣喜地發現學生們提出各種豐富的減碳方法,而這些從課堂延伸至教室與日常生活的實踐,也讓學生們有了成就感與更多動力。 為盡到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的責任,勤業眾信持續以「勤於環保.地球不老」為口號,致力於日常營運中落實此精神,除了採用綠建築作為辦公大樓、推動簽核無紙化、鼓勵視訊會議、降低差旅往返外,亦於各地辦公室進行全面性省電節能燈具更換、節約空調用電。 一旦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就會如惡性循環般,導致森林環境更乾燥,大火難以撲滅,焚燒過程又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同樣模式一再重複。

氣候議題: 成為改變:當氣候變遷走進教室,而青年行動者走向世界

當世界各國最高決策者陸續抵達格拉斯哥參加COP26峰會時,人們也期望他們能拿出新的、長期的行動目標,而且這些新目標應該大膽、有魄力。 即便格拉斯哥峰會最終就所有這些遺留的問題達成了一致,還需要有一份「共享時間表」,實現共同制定的綠色目標的共同時間表。 因為新冠疫情不期而至,本該2020年做的工作總結推遲一年。 另外,巴黎峰會與會各國一致同意,每隔五年做一次進展評估,回顧成就,發現問題,確定下一步方略。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繼去年前往英國格拉斯哥COP26現場,今年也將組成五人採訪團,前往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參加COP27,帶回峰會現場的即時報導。

氣候議題

COP(Conference of 氣候議題 the Parties)是指197個國家每年一次的首腦峰會,討論氣候變化和各國的應對方案、承諾和行動。 系列報導將於11月6日開始,於「前進COP27」專題網頁、聯合報推出,氣候倡議夥伴TVBS及今周刊合作刊載。 除了採訪團直擊,我們也將邀請學者專家撰稿,提供更全面的峰會解析。

氣候議題: 巴黎市政府台語課3年人數逐年增加 學生聽茄子蛋喊更貼近台灣

表格 4整理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以來,再生能源使用占初級能源供給以及電力供給的比重。 從中可以看出再生能源難以取代化石燃料,其占初級能源供給比例低於3%,而占整體電力供給比重儘管有所成長,卻未超過5%。 台灣能源結構改變的挑戰  台灣現今能源結構仍舊仰賴煤炭為主的化石燃料,改變能源結構以增進氣候治理的表現,面對幾項挑戰。 第一,核能視為為低碳能源存在爭論,但是台灣民眾對於核能則存在高度的反對與不信任。 台灣反核運動關注在第四座核能發電廠(簡稱核四)的興建與商轉,歷經長期政治爭辯而逐漸獲得社會認同,特別是2011年3月日本地方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大規模毀損的慘重教訓。

  • 一旦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就會如惡性循環般,導致森林環境更乾燥,大火難以撲滅,焚燒過程又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同樣模式一再重複。
  • Deloitte泛指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以及其一家或多家全球會員所網絡及其相關實體(統稱為“Deloitte組織”)。
  • 這是自2018年時任外相韓特(Jeremy Hunt)以來,再次有英國外交大臣訪問中國。
  • 在中國政府刻意煽動下,中國民間針對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含氚廢水發起反日運動,卻殃及社會經濟復甦,官方於是開始降溫。
  • 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the Stavropol region)提出了一項法律草案,欲使改變自然保護區的邊界成為可能。

現今已發展至全球 193 個國家、吸引超過 10 氣候議題 億公民參與,藉由這一天推廣能減碳等日常環保行動,舉辦各種活動改善地球環境。 每一年都會訂定一個行動主題,2021 年的主題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呼籲人們以實際行動對地球付出關懷、減少對地球的影響和破壞。 2022 年天災人禍不斷,全球各地相繼傳出暴雨、洪災、熱浪、野火等災害。 例如3月,印度北部出現罕見熱浪,溫度高達近攝氏 50 度;4月,南非破紀錄豪雨引發嚴重土石流;6月,日本連續9天「猛暑日」,創下 1875 年開始觀測以來的最長紀錄;7月,歐洲熱浪引發野火,逾千人罹難。 當極端氣候變成日常,您我必須正視危機,共同推動源頭減碳與永續生活。

氣候議題: 中國假中立 烏戰以來暗助俄數萬批軍備

日前有一名女網友發文分享,她表示去澎湖旅遊時遇見一位大姊,拿著鐵製探針一戳就是一顆蛤蠣,深感奇妙,引發網友熱議。 本資料之編製僅為一般資訊目的,並非旨在成為可仰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 相較於S1作為較廣泛之定義,S2 可被視為特定主題(氣候變遷)之準則,當應用S2時,也應同時考量S1。 經過兩輪的評選,有 9 組教案入選並收錄成冊,Green Future 團隊一一聯繫入選的老師們,並進行了非常珍貴的訪談。 陸續收到徵選作品後, Green Future 團隊邀請了幾位在氣候與教育領域的專家與資深教師擔任評選委員,每份教案各有特色與優點,但共通之處都是字句間隱藏不住對氣候與環境的心切。

而熱浪除了導致缺水、農作物歉收、能源供應短缺、數10人中暑身亡以外,鳥類也因脫水而掉落地面,生態面臨危機。 36 年前,車諾比核災所產生的輻射污染仍未彌平,2022 年初烏俄衝突發生後,車諾比核電廠原址周邊的軍事活動,究竟會否引發核輻射洩漏危機,成為全球關注議題。 EY安永是指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的全球組織,也可指其中一個或多個成員機構,各成員機構都是獨立的法人個體。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是英國一家擔保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

氣候議題: 視頻, 英國外相五年來首次訪華:「不認為和中國脫離接觸是可信選擇」

財務報表並非提供氣候相關議題資訊的唯一管道(因企業亦預期於年報中提供更全面的揭露),惟財務報表的資訊揭露仍扮演重要角色。 企業皆面臨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各企業所受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加劇,投資人及監管機關更加重視財務報表內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的透明度。 依據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對於氣候變調適(adaptation)的定義為:任何調整,在自然或人為系統中,以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變化或其影響,其將減緩傷害或尋找有利的機會。 原則上,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調適均需重視,前者成效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後者成效影響國家安全,二者均無法忽略。

中央政府除了必須賦予地方新權力、新資金支持,更需要鼓勵更多環境行動,以解決生態和社會緊急狀況所需的協助。 臺灣四面環海,受到地理位置和洋流影響,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和風險更高! 為您整理 7 個重點,認識氣候危機下衍生的各種考驗,更要趁還來得及,一起阻止這場浩劫。

氣候議題: 英國外相訪中 料將觸及台灣、香港議題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也不是COP的締約國,但是在氣候外交、供應鏈要求等壓力下,仍應積極減碳,跟上國際間淨零排放的趨勢。 據國際能源總署2021年數據,每位台灣人平均年排碳10.77噸,排名世界第19名,比新加坡、中國還高。 2009年在COP15上,已開發國家曾承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至今仍未兌現。

氣候議題

人類的影響包括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若此情況持續下去,全球表面溫度很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持續上升,科學家預測在下一個世紀內,全球升溫可能達到華氏2.5度到10度(約攝氏1.4度至5.6度)。 守護海洋,需要跨區域的共同行動,您的支持與關注,將協助綠色和平持續在全球各地遊說政府及企業,加強海洋保護相關政策。 巴黎協定呼籲各國政府每5年更新減碳計畫,由於去年峰會因疫情取消,使得這次COP26成為巴黎協定通過後、首個檢討各國5年減碳貢獻的氣候峰會,也是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後的首次締約方會議。 本文主要聚焦於IFRS的現行準則如何協助企業在財務報表中揭露氣候相關資訊。 針對潛在影響更全面的討論(包含衡量及認列的影響),請詳KPMG氣候變遷資源中心。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 11 月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揭露世界十大汽車製造商的減碳成果,與解決氣候危機背道而行。

氣候議題: 全球: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

2018 年,阿根廷和挪威簽署合作協議,在阿根廷南部火地島省(Tierra del Fuego,屬巴塔哥尼亞海域一帶)開發鮪魚養殖場,而鄰近的智利比格爾海峽(Beagle Channel)則安裝鮪魚養殖網箱。 養殖鮪魚產生的糞便和飼料,會直接被釋放到海洋,改變周圍海床的化學成分和生物多樣性,而鮪魚養殖場的發展,將嚴重污染當地原本的海洋生態系統,並破壞物種平衡。 受暴雨影響,西歐包括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地區於 7 月經歷世紀洪災,超過百人死亡,逾千人失蹤。 綠色和平迅速啟動危機應變小組,監測和記錄當地的災情,同時協助搜索工作。 1994年生效、目前締約方有197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自1995年起每年要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僅去年因COVID-19疫情取消。 這之所以成為爭論焦點,是因為它與碳排放的長期歷史責任相掛鉤,而富有國家擔心會被告到法庭受審,無止境地為他們有份造成的損失與損害支付賠償金。

氣候議題

COP26 將為與會各方提供首次繼往開來的機會,回顧、評估迄今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簽署之後取得的進展,總結失敗教訓。 然而,資源有限,創意無窮;與其陷入沒有結果的口水混戰,何不從今天開始實行零成本的日常省電妙招,為臺灣減輕電力負擔,也為地球省下有限資源。 相反地,巴納德領導的右翼組織讚揚了海利(Nikki Haley)的發言;海利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也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中唯一的女性。

氣候議題: 臺灣:涉嫌勞力剝削,遠洋漁業再被美國點名

公民團體對於COP27應優先討論「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的聲浪日漸增加,籲排碳大國籌措損失與損害基金。 已開發國家因面臨賠償責任,對此抱持謹慎態度,美國、歐盟去年COP26上便表態拒絕。 2021年,國際慈善組織「未來論壇(Forum for Future)」的報告指出:地方政府正陸續在「生活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包含:住房、交通、綠地規劃等領域。 除了以號召力影響當地,更準備動員地方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去年,因疫情延後舉辦的COP26,民間聯盟替代角色,喚起一波從線上發起由下而上的集體行動。 加上由國際發展組織聯合舉辦的國際組織全球集會延續英國領導層的氣候決心,順勢推波在國際上創造更多氣候討論效應,並連結各國宣示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做為疫後綠色復甦重要前導,也創造出另一波低碳創新機會。

氣候議題

去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首度宣示台灣加入國際「2050年淨零排放」的行列。 政府如何推動淨零轉型,帶領台灣成功達標,有待未來28年努力,也還需要提出短、中期的具體轉型計畫。 COP27主辦國埃及表示,提供開發中國家足夠的氣候融資,將成為今年峰會的重要議題,有望兌現每年一千億美元的歷史性承諾。 氣候議題 在拜登執掌美國政府的新變因下,氣候議題將會等同貿易市場。 台灣前六大貿易夥伴(包含中國大陸、美國、日本、歐盟、韓國、新加坡)都已訂定碳中和發展目標,台灣政府卻只停留在50%的減碳目標,這不僅不利台灣的對外經貿談判,更扼殺台灣對外經濟與產業發展機會。 每年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宗旨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因此成立的節日。

氣候議題: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2021年備受關注的10篇環境議題文章

氣候變遷不僅影響生態物種,也危及人類社會的糧食、水資源、都市及健康問題。 相較於第五次評估報告,本次更強調,只要升溫超過攝氏 1.5 度,對生態或人類社會的風險將大幅升高;而且升溫越多,人類將越無法調適。 氣候相關風險已被列為IASB近期的議程討論事項,因此IASB可能將提供其他指引。 其他詳細資訊請詳KPMG文章:塑造未來準則制定之相關議程。 部分監管機關已發布指引,強調編製財年報(包括財務報表)時將氣候相關事項納入考量的重要性。

  • 然而,風力發電潛在著環境衝擊與居民抗爭亦隨著發展而浮現,像是2010年苗栗苑裡的反風車事件。
  • 英國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新成員,在讓台灣申請加入的議題上,外交事務委員會敦促政府推動讓台灣加入CPTPP。
  • 暴雨引發大規模洪水,造成南非60年來最嚴重的土石流,超過461人死亡、87人失蹤,超過27,000間房舍損毀、數萬人無家可歸。
  • 在升溫攝氏 2 度與 4 度情境下,臺灣周邊海域的海平面可能上升 0.5 及 1.2 公尺,導致西南沿海的部分低窪地區被淹沒。
  • 除了採訪團直擊,我們也將邀請學者專家撰稿,提供更全面的峰會解析。
  • Deloitte 亞太(Deloitte AP)是一家私人擔保有限公司,也是DTTL的一家會員所。
  • 以主要的風力發電為例,政府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的計畫,台灣陸域風機在2013年也裝置了311架風機。
  • 2023年以來,美國已有多家連鎖速食店受到類似訴訟,如麥當勞、溫蒂漢堡、Taco Bell,都因實際提供的餐點遠小於廣告視覺而被告。

去年兩國在COP26上,出乎意料共同發表聯合宣言(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承諾針對氣候變遷採取多項行動與合作;如今中美關係惡化,讓今年COP27增添變數。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八月訪台後,中國外交部宣布對美採取反制措施,包含暫停中美間的氣候變遷商談。 中國、美國是碳排最高的兩國,占世界約四成,是全球能否順利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要角。 COP每年召開一次,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最高決策會議,由197個締約國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遷。

氣候議題: 氣候變化:IPCC—給地球氣候寫「體檢報告」的國際權威機構

美國前總統川普因試圖推翻二○二○年總統大選敗選結果遭起訴,辯護律師團要求延至二○二六年開審,華府特區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 相反地,巴納德領導的右翼組織讚揚了海利(NikkiHaley)的發言;海利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也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中唯一的女性。 環保團體「氣候力量」(Climate Power)稱這場電視辯論是「政治的惡質展現」,並指出拉馬斯瓦米在說出「騙局」後,觀眾報以噓聲。 IPCC還稱,自然保育上投資同樣能成為抵擋最壞情況的堡壘。

「您的餐點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準...?」漢堡王2023年上旬在美國邁阿密遭到顧客集體訴訟,指控漢堡王店內菜單欺騙顧客,讓其販售的華堡看起來比實際尺寸大35%。 漢堡王辯稱自己「不需要提供和圖片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漢堡」,但這一說法上週遭法官駁回,法庭受理起訴此案,而漢堡王在8月29日仍發布聲明表示未誤導消費者,強調「廣告裡的火烤牛肉餅,和我們為全國客人提供的華堡用的肉餅相同」。 2023年以來,美國已有多家連鎖速食店受到類似訴訟,如麥當勞、溫蒂漢堡、Taco Bell,都因實際提供的餐點遠小於廣告視覺而被告。 「現實是因糟糕的氣候變遷政策而死的人,比實際死於氣候變遷的人還要多。」不過,拉馬斯瓦米並未以證據支持他的論點。

氣候議題: 國際氣候議題與台灣能源的挑戰

(2)設定未來情境,提出國家百年社經願景與氣候變遷趨勢。 (3)行動與研究並進,行政與科研人員雙向溝通,不忽略理論,但更重視實踐。 (5)進行風險容忍度之界定,辨識脆弱地區、產業、族群等。

因此,今年各國須調整NDC,在COP27召開前重新繳交更有野心的2030年減碳目標。 藍區由聯合國管理,主持正式的締約國談判,進入會場的與會者必須取得聯合國同意,包含締約國代表、觀察員國、觀察員組織、媒體與其他氣候代表等。 綠區則由主辦國埃及政府管理,將成為來自埃及、非洲和世界各地青年團體、公民社會、學術界、藝術家和企業舉辦各式活動的空間。 願景工程基金會長期關注氣候議題,發揮SDG17多元夥伴關係的理念,與聯合報合組五人採訪團隊前往COP27,更得到跨媒體的支持,TVBS及今周刊都成為我們的氣候倡議夥伴,一起為更美好的地球努力。 農曆春節之後,關於氣候議題的關鍵議程將陸續到來:4月地球高峰會@美國、4月公正復甦全球集會@線上、8月反核公投@台灣、9月氣候遊行@台灣、11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英國。

2021 年綠色和平官方網站有哪些文章與環境議題最受關注呢? 報告指出,如果要減緩氣候變遷,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人類必須在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減半,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且必須在達到淨零之後,繼續邁向負碳排,以避免全球持續升溫將造成的環境災難,並降低氣候風險。 台灣因應氣候議題的脈絡  因應氣候變遷對於台灣亦是極具挑戰的環境議題。 關於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台灣原本即屬於高災害風險區域,氣候變遷加劇了既有的環境退化現象,更觸發極端氣候事件(許晃雄,2011)。 在國際層次上,外交困境導致台灣無法成為《氣候公約》的締約國,亦難以參與相關談判,然而積極的氣候決策有助於擴大台灣的國際聲望。

氣候議題: 不滿核廢水排海 中國大陸禁全日本水產

合作(Collaboration):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充分參與,特別是脆弱族群、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非洲國家,並將COP26成果化為行動、開始實施。 氣候議題 調適(Adaptation):熱浪、野火等極端氣候事件加劇,為了減少衝擊,各國必須擬定事前預防、及時因應的調適策略。 台灣是否能夠透過立法建立「適合」我們狀態的碳貿易策略,仰賴不只是立法院會的修法討論、金管委員們的綠色金融、公司企業的誠實面對問題等,都需建立在公正復甦原則的投資原則,才能在永續發展的「戰場」,實質推進。 即使各國的政府普遍推展進入2021年時,議會資金和資源都普遍匱乏。

氣候議題: 中國停止發佈青年失業率 今年以來該數據屢創歷史新高

該指標利用80%客觀氣候指標與20%國際專家綜合評估,檢視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家的氣候治理績效,2015年評比結果如表格 2所示,台灣在60個國家中排名54名,屬於表現非常不佳(very poor)的國家。 畜牧業是生活中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23% 的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農業和土地使用。 隨著全球肉品的需求增加,畜牧業走向工業化,養殖動物的過程砍伐與焚燒大片森林,以騰出畜牧空間,或是用來種植飼料大豆。 而牲畜的排泄物,尤其是牛隻更釋放大量甲烷,都是助長氣候變遷的因素。

氣候議題: 海洋保育法草案附議達成!多場海洋保育相關街講、講座、活動精彩回顧

報告指出,中國有野心成為讓其他國家依賴的全球科技和經濟強權,而這對英國構成「最大風險」。 氣候議題 中國尋求對各領域菁英和決策者發揮影響力,並透過公開和秘密手段謀取資訊以及智慧財產。 中方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恐對自由民主體系構成生存威脅,英國宜採取果斷行動。 根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中國外交部表示,雙方將深入討論英中關係,以及「共同關切的國際和區域事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