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位置2023全攻略!(震驚真相)

Posted by Tim on October 12, 2020

鼻咽癌位置

不少人會混淆咽喉癌和鼻咽癌,雖然兩者位置相近,但卻被歸類為不同的癌症。 咽喉指口腔後部的位置,包括軟顎 (口腔內後上方)、後舌、咽喉兩側(扁桃腺所在)以及咽喉的後側,於上述部份所發現的惡性腫瘤就是咽喉癌。 咽喉癌較常見於男性及老年人,於2018年本港錄得476宗唇、口腔及咽喉部位癌症,相對女性的263宗高出四成多,發病年齡主要由45歲開始,因咽喉癌身故的多為65歲以上的人士。

  • 若病人的颈部曾接受放射治疗,每年需要检查一至两次甲状腺功能。
  • 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 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 有脱皮时,切勿用手撕剥、抓痒,可用1%的冰片滑石粉撒于患处。

鼻咽癌病人完成所有癌症治疗后,还需要因应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接受各种复康支援。 鼻咽癌位置2023 鼻咽癌位置2023 此外,病人在完成治疗之后仍需定期覆诊,监察治疗后的身体状况。 部份鼻咽癌带有高于正常水平的「表皮受体生长因子(EGFR)」,研究显示这种因子会加速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鼻咽癌位置: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簡稱「化療」,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將藥物送進體內,一般為期數天。 靜脈注射可在日間化學治療中心進行,亦有部分藥物的療程需要住院進行。 跟放射治療不同,化療並非針對特定部分的腫瘤,而是讓藥物沿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及分裂,使其無法增長,自然死亡。 癌細胞脹大到某個體積,便會入侵喉嚨、腦部、骨骼等附近結構。 除此之外,癌細胞亦有機會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近則導致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遠則波及肺部及肝部。 绝大部份患者会进行体外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X光线将癌细胞杀死,达至根治疗效。

  • 但如果因为口腔疼痛不想进食,医生会开一种含有麻醉药的液体,让你在进餐前漱口,那么你就可以进食一占领东西了。
  • 部分研究显示,鼻咽癌的区域性与当地饮食习惯有关,例如华南地区较常进食含盐量高的腌咸鱼和咸肉,而这些饮食习惯都会增加患鼻咽癌风险,但当饮食习惯逐渐西方化,鼻咽癌的发病率便有所下降。
  • 不明原因的頸部腫瘤,尤其是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且 2 星期以上未消腫者,要懷疑是鼻咽癌。
  • 鼻咽癌的確切病因未明,但相信與EB 病毒(EBV, 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
  • 五、預後: 鼻咽癌的死因主要是局部復發及遠隔轉移。
  •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周围的人们就可以发现治愈后的肿瘤病人其生活能力比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要强得多,治愈后的肿瘤病人可以有正常的工作能力,且轻松地生活。

如化疗期间出现不适需立即通知医生,医生会就不同副作用制定舒缓方案,或调整用药。 医生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化疗治疗鼻咽癌,例如晚期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同步放化疗,由于部分化疗药物能够增加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度,因此有助加强治疗效果。 若癌细胞扩散到肺、骨或肝等远端器官,医生或会考虑单独使用化疗或与放射治疗一并使用。

鼻咽癌位置: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鼻咽癌治疗后的随访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评估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监测和处理治疗相关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等。 病人都很關心復發,陳俊男表示,定期回診的時候,會每三到六個月做鼻咽內視鏡、相關影像及抽血檢查。 鼻咽癌位置2023 鼻咽內視鏡目的是看原本腫瘤部位是否恢復平整、有無新病灶。

鼻咽癌位置

同樣以每10萬人計算,男性及女性患鼻咽癌的死亡率分別為6.6%及1.8%。 參考世界標準人口的年齡分布計算,過去37年,本港鼻咽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趨勢。 主演韓劇《繼承者們》而走紅的南韓藝人金宇杉,兩年前確診患上鼻咽癌,暫停全部幕前工作。 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後,金宇杉病情逐漸好轉,年初更有網民發現他跟女友在澳洲度假。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放射治疗

机体免疫系统对EBV 感染的控制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来实现,近几年研究表明,EBV不仅能感染B淋巴细胞,还能感染T和/或NK细胞,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I 。 要檢查是否患有鼻咽癌,醫生會先詢問相關症狀的情況,以及病歷、家族病史等,也會詳細檢查耳、鼻和喉,以及觀察頸部是否出現腫瘤。 然後醫生會使用內窺鏡查看鼻咽是否同樣出現腫瘤,如發現腫瘤,就要從該處切除一小片活組織,以顯微鏡觀察是否惡性,並確定病因。 复康护理计划能让病人对日后的复康进程更加清晰,加强对疾病掌控的信心。 手术是不少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然而鼻咽癌与其他肿瘤有别,治疗方式以放射治疗(亦称电疗)及化疗为主,更不时与化疗一并使用,即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在中医临床中属于“鼻渊”、“真头痛”、“石上疽”、“失荣”等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肺热痰火及肝胆热毒上扰为鼻咽癌发病主要原因。 一旦治疗结束,毛发很快的又会长回来,你也不必为此烦恼。 脱发的人通常可以佩戴假发,帽子以遮住脱发的部位。 (1)适应症:鼻咽原发癌病灶经过放疗或化疗后已被控制,全身状况良好仅遗留颈部残余灶或复发灶范围局限活动,可考虑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病因

四、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其他主要器官,沒有足夠的安全範圍以供切除。 另外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極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腺和遠隔轉移,因此手術難以清除乾淨。 放射線治療一直是鼻咽癌治療的主力,現在多使用鈷六十或直線加速器(目前的五年存活率可近百分之七十)。

鼻咽癌位置

由于鼻咽部粘膜受照射后充血肿胀,出现与口腔粘膜相似的鼻腔粘膜反应,患者常有鼻粘膜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粘稠,严重者可影响休息与睡眠。 因而气候干燥时,在室内置一盆水,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并用清鱼肝油或复方薄荷油自行滴鼻,每日用3-4次,以保护鼻腔粘膜。 鼻咽癌位置2023 最好是学会正确的掌握简易鼻咽冲洗器的冲洗方法和常用的液体。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鼻咽冲洗器内装入100ml冲洗液,右手持鼻咽冲洗器,由两侧鼻腔交替缓缓注入冲洗液,然后由口腔吐出。

鼻咽癌位置: 免疫治療

此外,手术亦有可能用于初次治疗后复发的鼻咽癌。 早期鼻咽癌单纯放射治疗即可治愈;中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复发率高,需要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 鼻咽癌患者放疗总剂量通常为66~70Gy(鼻咽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 和 54~60Gy(CTV,临床靶区),单次剂量为 1.8~2.2Gy。 放疗计划应至少采取三维适形,目前国内普遍使用调强放疗(IMRT)。 化疗的副作用要视乎使用药物的类型及剂量,常见副作用包括脱发、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增加感染风险(白血球下降)、容易瘀伤或出血(血小板数量低)等。 部分药物可能影响神经末梢,导致手脚感觉麻痹,甚至令手部灵活性降低,影响日常生活。

鼻咽癌位置

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7 复诊指导 :嘱咐患者要定期检查,一般前3年 个月~3个月复查一次,如3 a内无复发,以后可延长至6个月复查一次。 如出现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来医院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积极预防和防治感冒及头部感染,以免诱发急性蜂窝组织炎。 婚育育龄妇女要避孕2 a~3 a,待病情稳定, 3 a后再考虑婚育问题。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的症狀

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指出,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最常出現的鼻咽癌臨床表徵,約 3 到 4 成患者是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 同時鼻咽癌確診者已有頸部淋巴病變者,更高達 7 到 8 成。 不明原因的頸部腫瘤,尤其是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且 2 星期以上未消腫者,要懷疑是鼻咽癌。

他曾在公開信表示,於短短7個月內,接受了35次放射治療。 EBV血清测试是目前最常见的鼻咽癌筛查方法,但假阳性比率由2%至18%不等;鼻咽癌基因筛查灵敏度达95%以上,惟特异性有限。 就没有任何鼻咽癌病征的人士而言,现时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上述筛查对他们有明显效益。 鼻咽癌位置 医生会透过临床检查,触摸头颈位置是否有异常,例如颈两侧、淋巴位置是否有肿块;血液测试则检查身体是否存在抗EBV病毒的抗体。 若有直系亲属曾经患上鼻咽癌,其他家庭成员罹患鼻咽癌的风险会较一般人高。 不过,这种风险未必源于家族遗传,亦有可能因为环境因素,例如居住在相同地区,拥有类近的饮食习惯所致。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各期存活率?

如日后有合适或同类产品/服务、活动或由医护人员提供的最新专业健康及癌症资讯,本人同意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可以电邮通知本人。 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简称正电子扫描或 PET-CT扫描,透过结合正电子扫描和电脑扫描技术,可以侦测鼻咽有否早期癌细胞病变、癌细胞有否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以及癌细胞的扩散程度。 鼻咽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行第11位,並於2018年導致295人死亡,佔同年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 在1981年至2018年期間,男女總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都有下降趨勢。 鼻咽癌 (NPC) 在东南亚更为常见,并且与 Epstein-Barr 病毒 (EBV) 密切相关。 造成鼻咽癌的成因仍不清楚,多與種族、基因有關,因此罹患族群從 10 歲到 90 歲都有可能。

鼻咽癌位置

早期的鼻咽癌預後不錯,晚期病人則較差;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預後好,年紀較輕者(小於 40 歲)比年紀大者(大於 60 歲)預後好。 呂宜興說,不同於被感染後出現的IgM及IgG抗體,IgA與腺體有關,其與鼻咽癌之間的關係尚未十分明瞭,但目前檢驗血液中EB病毒抗體,有助於早期發現鼻咽癌。 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及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鼻咽病理切片,但醫界發現,鼻咽癌患者血液中含高量的抗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體(IgA)。

鼻咽癌位置: 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 九龙 )

戒烟酒及辛辣食物,不食烟熏、油炸、火烤、腊制腌制菜,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嗜好,克服各种不适反应,坚持进食,保证放疗按计划完成。 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或杀灭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目前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因而鼻咽癌患者如能掌握好放疗期间自我护理方法,不仅能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减轻经济负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肉眼观 :鼻咽癌可呈结节型、菜花型、浸润型和溃疡型四种形态,其中以结节型最常见,其次为菜花型。 浸润型鼻咽癌粘膜可完好,癌组织在粘膜下浸润生长,以致于在原发癌未被发现前,已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位置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 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

鼻咽癌位置: 鼻咽癌预防复发

由於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也可能導致咽喉癌,因此注射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也是預防方法之一,HPV疫苗亦即子宮頸癌疫苗。 喉部除了是呼吸器官外,也是聲帶的重要結構;而下咽則連接食道,乃進食時食物必經之路,因此咽喉癌一般都會影響到呼吸、聲帶以及進食等日常功能。 其次,鼻咽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放疗配合中医服用中草药综合治疗全面调养,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好转和控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4.保持局部皮肤的完整性 :告诉患者及家属,放疗结束后局部皮肤仍需保护至少1个月。 指导家属用温水或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擦洗,忌用酒精、碘酒、胶布、膏药等刺激。 告诉患者禁止剃毛,宜用电剃须刀,防止损伤造成局部感染。

鼻咽癌位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