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薪調漲10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April 11, 2019

時薪調漲

♦民國108年8月19日發布,自109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3,8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8元。 ♦民國107年9月5日發布,自108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3,1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0元。 ♦民國106年9月6日發布,自107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2,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40元。 ♦民國105年9月19日發布,自106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33元。

  • 卡德(David Card)等人研究指出,基本工資調漲,不會降低雇主的聘僱人數,也不會抬升物價。
  • 因此凡是符合勞基法所規定「工資」定義的項目皆可納入基本工資計算,包括工資、薪金,或是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給勞工的獎金、津貼或其他任何名義的經常性給予。
  •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上週四(1)日通過基本工資調整案,月薪從現行2萬5,250元調至2萬6,400元,調升1,150元,調幅約4.56%;時薪也由168元調至176元,調升8元。
  •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工資是由勞僱雙方議定且高於現訂基本工資。
  • 一說到基本工資調漲最直接受影響的當然就是領基本工資的勞工和本國外籍勞工,其中尤其領取基本時薪工作者比照過去調幅大多高於基本月薪。
  • 而根據了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過去討論基本工資時,多參考經濟成長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兩大指標。

資遣費的計算受到「平均工資」(資遣日當天前6個月內的工資總額,除以這段期間的總日數所計算得出的金額)金額影響,而加班費的金額又必須納入平均工資裡。 而按照上面計算加班費的邏輯,我們可以得知若要資遣員工,資遣費成本也可能因此增加。 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基法》,更多情況請看這邊。 ♦民國86年10月16日發布,自10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840元,每日528元,每小時66元。 ♦民國85年8月31日發布,自9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360元,每日512元,每小時64元。

時薪調漲: 投保薪資調整申報作業

總統蔡英文週一(6/6)出席「全國產業總工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時指出,政府已經連續6年調漲基本工資,政府有計劃希望每年都能調高,如果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在調高基本工資有困難時,政府也會提供協助,「政府一定會排除萬難,務必讓最低工資能持續往上調升」。 《勞基法》規定,勞資雙方約定的薪水不能低於基本工資,為的是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和購買力,因此老闆和你約定的薪水,和約定後實際發給你的薪水,高於基本工資就不違法。 明年的基本工資已出爐,月薪為25,250元,時薪則調漲到168元,多數領超過基本工資的上班族可能會問「基本工資上漲和我有什麼關係?」先別急著離開文章! 一起打開薪資條,小編幫您一一拆解薪資單中老闆不會跟你說的小秘密。

時薪調漲

例如:一則可能會帶動市場通貨膨脹,使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影響民眾的購買力;二來可能影響就業率,因為雇主需要負擔更高薪資成本只好減少給薪縮減人力。 時薪調漲 在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時,勞資雙方已有共識調升金額,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接受訪問時也指出,考量通膨嚴重,資方體諒勞工、覺得應多照顧一下勞工,但也提到台灣是以出口為經濟導向,經濟成長率沒有之前那麼亮麗,因此雖然不反對調升,但希望是「合理」調升。 由於基本工資調漲對於受本土疫情衝擊的內需服務業影響最大,外界關注政府配套措施。 許銘春昨受訪時也表示,勞動部與經濟部將共同研商,提供受創產業,如住宿餐飲、觀光旅遊業等薪資補貼配套措施,預計會在一個月內公布。

時薪調漲: 基本工資調漲沒在怕 慣老闆1招神破解 勞工傻眼:根本變相減薪

由於今年南韓基本工資大漲16.4%,明年再漲10.9%,調漲後月薪折合台幣將突破47K,是台灣基本工資的2倍;日本去年10月調漲的全國平均時薪折合台幣約243元,調漲3.1%,也比台灣高。 張旭政透露,勞方在晚間6時20分左右,一度要退席抗議,但最後被勞動部長許銘春勸回,勞方委員回去開會後,許銘春卻拍板月薪調整至2萬3100元,時薪150元,但他不能接受此項調幅,因此再度提前退席。 會前勞方委員在勞動部門口宣示盼月薪提高到2萬8862元,時薪164元以上;資方的工總則支持商總調升2%的版本,即月薪2萬2440元的版本。

時薪調漲

「資方不斷以退席,要求勞方接受」,張旭政說,勞動部最後仍向資方傾斜,拍板一個勞方無法接受的數字。 1984年立法的《勞基法》中,約定勞工每週工作不得超過48小時;到了2000年,陳水扁政府承諾將單週48工時降為單週40工時,此時勞委會主委陳菊曾兩度提出單週44工時對案,而國民黨則提出雙週84工時阻擋,最後則是作為「過渡政策」的雙週84工時通過。 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月薪將從現行的2萬4000元調升至2萬5250元,時薪則從160元調至168元。 不過,調升後基本工資後卻將牽動眾多保險,包括勞保、就保、健保和勞退等費用將一併跟著調漲,就連物價恐怕也會跟著攀升。 舉例來說,今年的一名打工族,時薪176元,每週工作4天,每月工作4週,薪水 約2萬8160元。

時薪調漲: 因為老闆是臨時請人支援、代班,通常會和你談好打工日期是哪幾天,就不會提供班表。你的薪水也是按照談好的時薪來計算,建議留意自己實際上下班打卡時間,因為超過8小時正常工時以後,就能算加班費,還有其他算加班的情況舉例說明:

根據往年的經驗,基本工資調漲,勞工保險費用的投保等級也會跟著改變。 比如說,2019 年最低薪資是 2 萬 3800 元、投保薪資的第 1 級就是 2 萬 3800 元;2020 年最低薪資是 2 萬 4000 元,第一級投保金額是 2 萬 4000 元。 勞動局今日公布消息時提及,明年上路的基本月薪 2 萬 6400 將落在現行的投保薪資分級表第 2 級,暫時不會動到投保等級,不過一切情況仍要等到上路後,才可能會逐步調整。 《勞基法》規定,工資是由勞資雙方議定,指的是勞工因為工作或獲得的報酬,因此只要是可以經常性領到的薪資項目都可以算是工資,包含底薪、津貼、獎金(勞基法第2條第3款),也就是說,常常在薪資單中看到的本薪、底薪低於基本工資並不違法,還必須加上其他「應發項目」來看。 但因為面試錄取時,老闆、人資通常不會向我們清楚解釋薪資結構的組成,每月領到薪資單時,你可能需要自行再確認薪水是否多扣或少發了。 資方代表之一、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監事蔡穗表示,雖然資方不滿意這次調漲,但能接受。

為維持基層勞工的基本生活所需,同意核定本次基本工資調整方案,自112年1月1日起,月薪調升至2萬6,400元,時薪調升至176元,這也確定是蔡總統上任以來,連續第7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總調幅達31.9%,時薪達46.7%,具體展現政府照顧基層勞工的決心。 成之約指出,這幾年月薪調幅都在5%上下,在勞資雙方各有堅持情況下,基本工資審議是一個折衷妥協的結果,結果可能就是參考過去調漲幅度來決定今年的調幅,這是一個經驗值的反射。 成之約也提到,行政院也曾喊過時薪應該調至150元,所以這樣的結果「符合預期」。 依《基本工資審議辦法》規定,由勞、資、政、學四方組成委員會開會建議漲幅後,由勞動部送行政院核定。 時薪調漲2023 (中央社) 勞動部今(16)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後決議月薪部分從現行新台幣2萬2000元,調至2萬3100元,漲幅5%;時薪部分則由現行140元調升至150元,仍需提報行政院決定。 而勞保、就保方面,明年勞就保費負擔分別為雇主2033元、勞工581元、政府290元,較現行基本工資2.4萬元,雇主每聘僱1人將增加負擔101元、勞工自負增加29元、政府多增14元。

時薪調漲: 「基本工資」和「工資」、「底薪」、「本薪」哪裡不同?如何正確計算加班費?

觀察近年基本工資年年都有調漲,去年調幅達5.21%,使目前基本工資月薪來到2萬5250元、時薪為168元。 舉例:新人妹領月薪基本工資24,000元,其中包含全勤獎金3,000元,但新人妹當月請一天病假,除了扣除當日病假半薪400元,還扣除全勤獎金3,000元,導致她實際領到的薪水只有20,600元。 辛炳隆認為,大型企業因為較有制度,原本就有月薪與時薪兩軌制度,月薪制有完整福利、獎金,大型企業若將時薪改月薪,未必有利,但如果是小型企業,只改月薪,卻不給其他福利,對雇主就划算。 除非訂有配套措施,例如規範改月薪制,不能任意更動班表等,否則長遠來看,不應讓時薪與月薪差異拉大,提高雇主將時薪轉月薪道德風險。 時薪調漲 辛炳隆表示,從這兩三年來的調漲趨勢,總統蔡英文調漲基本工資有一定的政策方向,「每年調、調幅約4%至5%」。 何語表示,勞方代表在協商過程中,主張要加入勞動生產力,但資方認為勞動生產力還包括自動化生產和研發等,不代表純然勞動力,就連與會學者也認同資方看法。

  • ★工作時間外值班須給加班費:雇主如果有讓勞工從事值日(夜)工作,一律認屬工作時間,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計入延長工時時數並給付加班費。
  • 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上任以來,已連續6年調升基本工資,乍看之下,對基層受薪階級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長遠來看,若沒有配套措施,恐怕反而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
  • 基本工資指的是你在「正常工作時間」(指每天8小時、每週40小時)內最低可以領到的薪水總額,「不」包含平日、例休日、國定假日加班時領到的加班費金額(2022年最新基本工資每月為25,250元、每小時為168元)。
  • 其實,基本工資已經連續調漲 7 年,相比 2016 年的月薪 2 萬 08 元,調整幅度高達 31%。
  •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自110年1月1日起,月薪由新臺幣(以下同)23,800元調整至24,000元,時薪由158元調整至160元,業經勞動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
  • 整體部分來看,去年沒有確診人數高達800萬人的情況,今年還是有今年的辛苦,而且大家辛苦了快3年,有些企業雖然剛要熱起來,但還是沒有完全復甦,針對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在20%門檻下無法取得補貼,今年就用10%來做比較,而且往前推3年都能作為基期。

勞方委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受訪時不滿表示,勞動部審議期間,不斷朝資方靠攏,國家疑似是商人在治國,讓勞工低薪狀況一直無法改善。 勞動部長許銘春會前致詞表示,基本工資是為了照顧勞工的基本生活,基本工資的制定對於邊際勞工的收入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保障。 雙週84工時作為所謂的「過渡」,竟然從2001年到2015年實施了15年,過渡之久已經都可以讓一個上幼稚園的孩子長成勞工,再繼續被額外多凹每週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了。 到了2015年5月,降低法定工時的意見終於拍板定案,工時又從雙週84工時下降到單週40工時,總算在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的2016年,隔空實現前一次民進黨總統陳水扁開的選舉承諾。 在2015年國民黨任內,一直到2016年的蔡英文政府,好幾個勞動政策髮夾彎,從40工時配套刪除七天國定假日,砍假又配套一例一休或兩例、最後又冒出個七休一,還有就是資方團體缺席基本工資審議會議,這些事務官和政務官的脖子和心腸,大概都要被屈就資方的自己給扭斷了。

時薪調漲: 科技業裁員潮 今年全球已裁21萬人超過去年總和

勞動部強調,自蔡總統上任以來,每年檢討基本工資且逐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連同本次會議結論,將有6次調整,由上任前之20,008元提升到25,250元,調幅約達26.2%;時薪調整7次,由原來的120元將提升到168元,調幅共達40%。 也特別感謝雇主團體願意釋出善意,共同維護基層勞工生活所需,對於所提配套措施之建議,政府將妥為研議,以協助受疫情衝擊的產業,度過難關,並期待本次調整帶動內需消費的正向成長。 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赴立法院進行報告備詢時前接受媒體訪問,她表示基本工資的調幅都是在第三季才會進行討論。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屆時將會依據相關的經濟數據和社會情勢,進行意見溝通,審議委員會是採合議制,勞動部會尊重每個委員的意見,調幅也會尊重委員合議的結果。 勞動部預計在週四(31日)召開第一次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討論第一季經濟社會指標和基本工資新制的實施狀況,預計將會聚焦在物價和通膨議題。

今年南韓基本工資大漲16.4%,明年再漲10.9%,調漲後月薪折合台幣將突破47K,是台灣基本工資的2倍;日本去年10月調漲的全國平均時薪折合台幣約243元,調漲3.1%,也比台灣高。 為了要講解基本時薪的計算方式,必須提及1984年《勞基法》以來兩度調整最高工時、2007年調整基本工資、以及當時的勞委會(現為勞動部)在調薪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數學邏輯講起。 但是在修法的審查報告中,關於因工時下降而工資提高的附帶決議付之闕如。 顯然,對勞工有利的「配套」,在這些立委眼中根本不是「配套」;但作為緩衝、也顯然對雇主有利,該次修法結果將延後至2016年元旦實施的「配套」,竟然就成真了。

時薪調漲: 月薪

新制勞退方面,原本雇主每聘僱1名勞工,每個月就要提撥1440元,基本工資月薪調升為2萬5250元後,每個月提撥金額提高為1515元,增加75元。 時薪調漲2023 而對於近年基本工資連年調升,有民眾表示,雖然薪水跟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但有提升也是好事;資方則認為,希望能藉此緩解缺工問題,但也擔心若基本薪資再調漲,恐會讓整體成本再增加。 去(2021)年的基本工資補貼配套,關於營業額受疫情影響的衰退比例是以總營收減少20%認定;全職員工補貼定額1,000元;部分工時員工原月投保薪資23,100元以下補貼定額560元,都是補貼6個月。

勞動部今天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後拍板明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從新台幣2萬5250元調高到新台幣2萬6400元,調幅為4.56%,時薪部分則比照月薪調幅,每小時基本工資從168元調高到176元,後續將報行政院核定。 月薪部分,明年元旦起將從現行的2萬5250元調至2萬6400元,總計約有175萬名勞工受惠。 時薪調漲 勞動部也指出,基本工資3萬元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但也請勞方體諒這幾年碰上疫情,資方也面臨國際經濟情勢壓力。

時薪調漲: 對照上圖「休息日加班」薪水算法:加班第 1-2 小時薪水 = 時薪 x 1.34、第 3-8 小時薪水 = 時薪 x 1.67、第 9-12 小時薪水 = 時薪 x 2.67。

全勤獎金必須在員工全勤時方能領取,並不能算在固定薪資的一部份,因此若一位員工,在扣除全勤獎金後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則違反了勞動基準法,基本工資的計算也不能納入全勤獎金。 A:基本工資調漲,就意味著資方的成本提高,因此雇主也必須從其他地方節約開銷,或者是轉嫁成本,例如漲價、包裝縮水。 最新消息:近期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024年基本工資有望調升3.22%,月薪可能調升至約27,250元,時薪182元。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吳欣紜台北18日電)基本工資拍板調漲,資方委員憂心中小型以下企業會有倒閉潮,認為年終、績效獎金會縮水;勞方說,雖然漲幅不高,但這次重要之處在維持制度,也是連5年調漲基本工資。 時薪調漲2023 勞動部目前定調,基本工資審議會因疫情延到九月舉行,不過屆時看到的數據,恐怕是七月三級警戒下的經濟成長率指標,牽動著基本工資的調整幅度。

時薪調漲

至於學者代表則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應充分反映,以達到基本工資保障弱勢基層勞工生活所需的目的,而經濟成長的果實也應適度與勞工分享。 總結而論,對於薪水高過基本薪資的消費者來說,2022 年確實是近年裡,薪水相對最薄的一年,但對於領取基本薪資的工作者來說, 薪資漲幅仍舊高過通膨的漲幅,依然有起到實質的「加薪」作用。 舉例來說,以領取基本薪資勞工為例,元旦後將多負擔53元的勞保費用,雇主則須多負擔186元、工會勞保費則增加159元。 同樣因應基本薪資調漲,「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月投保薪資也將調高為2萬6400元,原先24級也將修正為23級,估影響約412萬名勞工。

時薪調漲: 勞動部拍板 2023 基本工資 26K 起跳!高通膨的時代下,調漲薪水真的有感嗎?

換句話說,每月固定發放的津貼、獎金,例如:全勤獎金,皆納入基本工資的計算範圍。 2023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確定調漲為月薪26,400元,時薪176元,引發各界討論。 據悉,勞資雙方對調漲有共識,只是在調幅上拉鋸,由於雙方都期望中午左右散會,11點多勞資先各自帶開討論,爭論後由許銘春在12半左右裁決月薪調升1150元至26400元、調幅為4.58%,時薪調升8元至176元。 蔡總統上任以來,已連續6次調整基本工資月薪,由上任前的2萬8元提升到今年的2萬5250元,調幅達26.2%;時薪則調整7次,由原來的120元將提升到168元,調幅共達40%。

時薪調漲

而明年起,若以時薪182元計算,同樣的工時,但薪水會提升至2萬9120元,等於每月薪水成長960元,不無小補。 明(2023)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提升為月薪26,400元、調幅4.56%,時薪調至176元、調幅4.8%。 目前擬規劃補貼給企業雇主的金額將依照員工投保薪資級距在24,000元及25,200元者,並按照員工數,補貼每人1,000元;至於投保薪資23,100元以下的部分工時員工,則補貼每人560元。

時薪調漲: 基本工資調漲 月薪2萬6400元、時薪176元

♦民國84年7月17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880元,每日 496元,每小時62元。 ♦民國83年8月19日發布,自8月20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010元,每日467元,每小時58.5元。 ♦民國82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3,350元,每日445元,每小時55.5元。 ♦民國81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2,365元,每日412元,每小時51.5元。

勞動部表示,本次基本工資的調整案,不僅是照顧基層勞工,保障其實質購買力的重要方案,也是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勞資共享、共榮、共好的具體實踐,實在難能可貴。 基本工資3萬元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但也請勞方體諒這幾年碰上百年一遇的疫情,資方也面臨國際經濟情勢的壓力。 在理想未達成前,政府仍會繼續努力,在務實中追求理想,持續為勞工權益打拼。 勞動部將與經濟部儘快邀請工商團體一同討論基本工資配套措施,對受疫情衝擊尚未恢復的內需產業,予以有效協助,並請相關部會密切監視國內物價變化,適時採取穩定物價措施。

時薪調漲: 產業

據了解,勞方預設的調幅底線為4%,但對於3%有心理準備,也不想引起資方再爭議,未提反對。 勞動部發布新聞稿表示,本次基本月薪調升至2萬3800元後,預估約有183.26萬名勞工(台灣勞工136.71萬名,移工46.55萬名)受惠;至於基本時薪調升至158元,預估約有48.33萬名勞工受惠。 對於勞方而言,可能會帶動市場通貨膨脹,使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影響民眾的購買力;也可能影響就業率,因為雇主需要負擔更高薪資成本只好減少給薪縮減人力。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 2022 年 9 月 1 日拍板定案,明年(2023 年)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至 26,400 元、時薪調漲至 176 元。 因此自 2023 年起,若是一般上班族的月薪低於 26,400 元,或是工讀生、臨時工等時薪人員,在每天工作之時薪不超過 176 元,則雇主皆違反了勞動基準法,可對雇主處新臺幣 2 萬元以上,100 萬元以下的罰鍰。

今天將帶你一起來了解基本工資和工資、底薪、本薪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是曾領過低於基本工資薪水的上班族更要留意,公司是否因為誤會薪資結構中各項名詞的定義而因此算錯薪水,可以透過常見4種情況來確認當實領薪資低於基本工資時,雇主是否違法了。 該網友指出,「老闆要員工共體時艱,從5月到12月,從月薪~時薪156.86,今年1月起竟改月薪為$25250。時薪還低於政府原規定的160元,還是連鎖加盟餐飲業者,真是個爛」。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他原本以為應該不會有雇主「時薪轉月薪」規避時薪調漲,但最近看到一家日式餐廳打出每天工時5小時、月薪18,000元條件,可見的確有雇主將本求利,藉此規避時薪調漲增加的支出。 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說,韓國近2年的調幅超過10%是特例,但這是他們總統的政見主張,才會有這麼高的調幅。 「兩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許銘春表示,雖然南韓調到這麼高的數字,但政府有補貼,算一算調幅差不多6%到7%左右。

勞動部14日召開會議,確定明年的基本工資,最後決議基本月薪調漲到2萬3800元,基本時薪調升至158元。 時薪調漲 另外,立委也擔憂最低工資法還沒上路,恐怕讓基本工資審議淪為勞資角力的政治籌碼。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就說,這樣的委員會沒有辦法發揮真正的效益,不管調漲決策是如何,都失去用客觀數據來處理的機制。 基本工資繼續往上調,不過疫情衝擊,讓明年調漲空間出現變數,自蔡英文上任以來,基本工資已經連五漲,時薪從133元漲到160元,月薪從21009元漲到24000元,外界觀望2022年是凍漲還是微幅調整。 按勞基法第2條,工資是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時薪調漲: 基本工資調至月薪2萬5250元、時薪168元 蔡政府任內連6漲

基本工資若確定調升,將是總統蔡英文上任來第8度調升,現行基本工資為新台幣2萬6400元、時薪176元。 後來,各方取得共識,循往例先決定月薪調幅,確定為5.21%,至於時數則以調幅回推,拍板月薪從現行新台幣2萬4000元調漲至2萬25250元,時薪則由160元調漲至168元,後續將提報行政院核定。 許銘春說,政府立場認為基本工資應適度調漲,也承諾會提供配套措施,最後經綜合考量社會情勢及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數據,獲得最後結論。

時薪調漲: 世正為新專輯作詞作曲 台灣演唱會前辦簽售會

基本薪資條漲導致雇主負擔變大,可能會發生兩件事,第一是雇用員工的成本變高,所以就減少僱用人數,導致失業率上升;二是人員不變,但把憑空增加的費用,轉嫁到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上,進而推升物價,導致通貨膨脹。 而從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看出,相比一般工作者,公司行號負擔的金額也跟著加重。 相比 2021 年,每一位基本工資的員工,企業還必須多分擔勞保費用約 97 元、健保費用約 36 元,以及雇主必須幫勞工提撥至少 6% 的「勞退」費用 69 元。 因此企業除了要多付 1150 元的薪水以外,也需要為勞健保、勞退多支出 202 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