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傑15大優勢2023!內含那自傑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February 19, 2019

那自傑

至於重點的ACC目前並無進一步消息,但從原廠積極部屬ADAS科技動作預測,URX Neo藉由改款契機導入全速域ACC,近來又回饋URX舊車主回廠升級ACC,接下來可期待改款新U6導入相關ADAS科技。 同時綜觀本次集評的三款車款,相較於KIA Carens與TOYOTA Sienta分別堅守2.0L、1.8L自然進氣引擎規格,本次唯一採用2.2L渦輪引擎設定的納智捷M7 Turbo Eco Hyper 3D豪華安全型,其202匹、30.0公斤米的最大輸出,想要滿載七人上山下海,應該也不是一件氣喘吁吁的難事。 所幸由於車格設定偏大,納智捷M7 Turbo Eco Hyper 3D豪華安全型著實在空間表現上,強勢技壓對手;不僅車身尺碼是本次集評之最,同時行李廂容積更是一舉來到480至2,380公升之譜,可說是足以從容應對大家庭出遊載運需求。 同時TOYOTA Sienta受惠於1.8L自然進氣引擎規格,在燃料稅以及牌照稅金上,也明顯低上兩款競品一階,搭配一枝獨秀的14.8km/L的平均油耗表現,想必對於年度養車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自然是一大利多。

為了感謝您對納智捷的支持與愛護,LUXGEN 推出回饋車主贈點活動,讓您感受到 LUXGEN 對車主的感恩與寵愛。 若有服務不周處,我們會持續改進,全方位全程服務讓您感受即時保母的貼心與用心。 在裕隆的幾年裡,他一定還是不知道我的名和姓,但一點一滴都烙印在我心裡。 那年裕隆三義的尾牙在低溫中舉行,他和太太一同前來和員工同樂,酒酣耳熱之際,唱了好多歌、跳了好多舞,車子不知送了多少台,員工各個笑得樂開懷。 揮舞著大旗,說著和自家人才會說的言語,沒有媒體在場,只有一如家人的大家庭。 那自傑2023 幾年後,場景轉到新店,同樣酒後和自家人的話語,卻成了隔日媒體炒作的議題,至今好幾年過去了,他不願與人多做解釋,但在場的我們都了解,那是和家人講的話,沒有要講給別人聽。

那自傑: 樂活版

將30km/h與60km/h震動曲線放在一起,除了可以清楚看出60km/h震動明顯變大之外,在左右輪同時通過減速墊時,無論是30km/h或是60km/h,都有出現餘震現象,不過30km/h畢竟不快,就算是通過連續交錯的陣仗,車室內感受到的穩定性還算理想。 但是車速提升到60km/h,通過連續左右交錯減震墊時,車陣動所造成的不適感就相當明顯。 1.「便利伸縮式斜坡板」(含油壓省力裝置/下翻式後保桿):可乘載高達300kg的承重能力,並提供後艙平整化設計能創造出高彈性的空間,不論是家庭出遊或是載物需求,皆能提供消費者最安全舒適、超大彈性空間的實用價值。 2.「平整化空間設計」:後艙空間未放置輪椅時,收納狀態完全不會干涉後艙空間完整性;同時,斜坡板亦可收折平放,提供寬敞的置物空間,滿足靈活運用車室空間的想像。 國產納智捷Luxgen不僅有n7電動車即將問世,亦會採油車、電動並行的策略提供給消費者選擇,《ETtoday車雲》獲得消息來源,今年5~6月左右,主打80萬級距的U6,將在今年5~6月推出最新改款,屆時外型、內裝都升級,還可望導入URX Neo的ACC趨勢科技。 1989年返回台灣,接手裕隆汽車的實際經營,先前裕隆因開發飛羚101車系而財務大傷,經營困頓。

那自傑

這次我們測試的是最頂規的7人座車型,配備最豐富之外,也是車系唯一具備第三排座椅的車型,這是7人座URX賣點,自然要好好測量一下空間,另外舒適性也是一大重點,畢竟是鎖定家庭需求,得全家都坐得開心才是王道! 不過111.9萬元的價格,也差不多達到國產SUV的頂端,考驗市場接受度,期望之後能追加價格低一些的中階7人座車型。 URX七人旗艦款為車系的頂規車型,外觀上獨有配備為黑色車頂和全景天窗,但由於這次是試駕車剛好是黑色塗裝,這兩項配置就變得不明顯,其他部分包含LED頭燈、18吋鋁圈和車頂行李架都是全車系標配,除了最貴的七人旗艦款之外,各等級在外觀上沒有差別待遇。 分隔設計的燈組特色鮮明,上方為方向燈與日行燈,下方則是遠/近燈,全數採用LED光源,照明視覺有高級質感。 相比U6 那自傑2023 GT或U6 GT 220,URX更偏向家庭訴求,但引擎蓋上仍配置帶有性能意象的進氣口,具備實際效果,不是為了好看而已! 18吋雙色鋁圈風格算是比較有運動感,全車系都是此款式,搭配225/50R18的普利司通Ecopia HL422 Plus節能胎,契合URX的車格定位,靜肅性和抓地力合乎需求。

那自傑: EV+ 電動車

URX延續U6 GT的1.8升渦輪引擎,最大輸出202ps/30.6kgm,以1.8升排氣量而言,此等出力在水準之上;渦輪採用雙渦流設計,進氣端採兩路徑結構,避免排氣產生干擾、影響輸出;變速箱也是與U6 GT相同,來自日本Aisin的6速手自排。 ▲變化車道可藉由中控螢幕掌握左右來車動向,加上底盤透視、停車輔助系統等,都能為駕駛提高車輛行車安全。 2015年,LUXGEN納智捷汽車正式在台灣發表最新科技ECO HYPER。 這款科技是由華創車電研發調校,運用提升引擎燃燒效率、降低引擎運轉阻力,與降低無謂的動力消耗等方式,搭配新款6速變速箱、並採用低滾動阻力輪胎等方式,達到提昇車輛馬力扭力,及降低油耗的效果。

那自傑

先不論各項滿編、十足誠意的各項車用科技配備,我必須不客氣地說,即便擁有寬敞的車室空間、舒適性大幅提升的車用座椅,倘若單就一台4門房車來說,納智捷S5 GT225仍有些讓人不甚滿意的地方。 儘管後來車輛召回的車主,提供引擎及變速箱 8 年保固,不過業務端的銷售已經重傷,從 2018 年到 2020 年,這兩款車的銷售都不盡理想,也讓納智捷只能斷尾求生,將重心擺在去年上市的 URX 身上。 S3 及 U5 這兩款車都是採用 1.6 升自然進氣引擎,有別於其他中高階車型採用渦輪引擎,照理說自然進氣引擎妥善率應會比渦輪引擎來得好。 不過 2018 年上半年時,爆發在行駛中會有引擎不正常抖動與熄火的狀況,納智捷在 3 月底趕緊針對 1 萬多輛 S3 及 U5 進行召回。 去年將重心放在最新的 那自傑2023 5+2 人休旅 URX 身上的納智捷,《自由時報汽車頻道》接獲消息,指出納智捷旗下的入門車款 S3 及 U5,已經停產不再販售。

那自傑: 空間

接手裕隆後,首先導入了霹靂馬車系,雖然該車系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但偏向運動化的設定使裕隆在中型房車市場上節節敗退,因此不論資歷和能力均遭受業內外質疑。 總的來說,先不論S5 GT225內外觀美醜這種見仁見智的要點,論售價,我真心覺得納智捷本次真的很佛心;雖然少了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AEB輔助緊急煞車這些蔚為主流的安全科技,但整套的AR影像、智聯網科技全數加身,你不得不說S5 GT225真的可算是一台集結納智捷近年技術結晶於一身的強悍產品。 第一,讓人很沒有安全感的行車視野;之前我就曾提到,S5 GT225兩邊的「護國A柱」已造成相當嚴重的視線阻礙,這一點在後座蝴蝶頭枕介入後,更是雪上加霜;即便我調了又調,車內中央後視鏡就是無法避開背後座頭枕遮掩的狀況,對於我這種不是很仰賴鏡頭影像的人來說,無形之間總造成不小的駕駛壓力。 S3 在 2016 年 5 月上市,當時以挑高房車賣點切入市場,主打年輕人,導入當時入門小車少見的 9 吋觸碰螢幕,對手鎖定 Toyota Vios、Honda City 等小型房車。 2018 年時,S3 全車系則提供 6 氣囊、循跡系統的標準配備,還有雙色車身可選。 ※ BSD盲點偵測系統和RCTA後方車側警示系統為提供車輛後方盲區之輔助系統,並非主動避免碰撞之系統,請勿以本系統為後方來車判斷之唯一依據,駕駛者務必遵守當地交通法規以及負起全部駕駛過程中的責任。

  • 在七人滿座狀態下,行李廂深度僅有35.3cm,其空間大小塞小物、背包不成問題,但要塞進26吋行李箱就有點勉強了,20吋放入則是頗有餘裕;若單獨放倒第三排,就變成一般休旅置物空間大小,可隨使用情況靈活調度。
  • S5 GT225隔音表現不算理想,防火牆隔絕引擎運轉聲的能力有限,怠速狀態下,仍可聽到明顯引擎運轉聲,而隨著車速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明顯的輪胎滾動噪音,由於配胎普利司通T001已屬於較偏向舒適設定,滾動噪音必然低於性能胎款,但S5 GT225車內仍清晰可聞,顯然是底盤隔音工程有提升空間。
  • 此圖可以清楚看出,S5後座頭枕體型相當大,因此影響了後方視野,讓車尾視野盲區增加,若能改用小型頭枕,不用時下收,載人時再拉高,便能稍微減輕後方視野盲區。
  • 以實測數據來看,URX在前側左右視野遮蔽較少,加上設計平直的中控台,讓駕駛有寬廣的視野,其B柱數據也遮蔽不多,左右探望有良好可視性。
  • ▲納智捷S5 GT225打著「性能」標的切進台灣新車市場,對於現行房車銷售力道略顯疲乏的現況來說,無疑是一項大膽嘗試。

座椅、門飾板加入大量類麂皮材質、紅色縫線,這確實是作為性能車的內裝標準扮相,但一些細節可以處理更精緻一點,像是椅背GT字樣刺繡就略顯粗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KIA Carens七人座旗艦版以及TOYOTA 那自傑2023 Sienta七人座尊爵版「百萬內直上頂規」的車型設定,納智捷卻只能入主M7 Turbo 那自傑 Eco Hyper「偏入門」的 3D豪華安全型,這一點或許是在車價定位上,納智捷略顯不足之處。 有鑑於此,《ETtoday車雲》本次便揀選上述三款競品售價最接近百萬內的車型,並進行簡單的線上集評,希望能對近期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有所幫助。

那自傑: 汽車體驗會館導覽

2022年因應電動車轉型,LUXGEN更改品牌識別,將L的logo改為LUXGEN英文字母,也把品牌標語改為「純粹亮點,無限可能」。 裕隆汽車在2009年發表自有品牌「LUXGEN 那自傑2023 納智捷」,也是目前台灣自主研發的汽車品牌,LUXGEN是將Luxury與Genius這兩個英文融合在一起,Luxury意指「豪華」, Genius意指「智慧」,納智捷將「豪華」、「智慧」融入到它的設計理念中,體現納智捷品牌「預先設想、超越期待」精神。 2007 年初,一通電話讓我第一次將車開進了三義交流道旁的麥當勞,在外商車廠工作的我,有了一個實際參與台灣自主汽車品牌創建的機會,那時後沒有納智捷,甚至連賣甚麼產品都沒人知道,這麼高的不確定性,讓我花了半年多長考,最終還是在一股內心的熱情驅動下,成為了這計劃的一根螺絲釘。

那自傑

納智捷的第一部產品是一台中型 MPV ,所有人都認為裕隆瘋了,在此之前,裕隆集團旗下的中華汽車才剛與 Chrysler 合作投產 3.3 升的 MPV 失敗,900 台 KD 件賣了好久,才終於收尾,又來一款 MPV 確實沒人有把握一個月到底可以賣幾台 ? 經過了許久的準備,納智捷成立了,從最早的總經理胡開昌、協理李昌益,台灣自主品牌終於要重新再次出發,而這次有了全新的名子,叫做納智捷。 SARS 發生那一年,他戴上口罩和日產原廠一同宣布裕隆的分割,從此,裕隆是裕隆、日產成為了裕隆日產。 台灣的日產正式加入了全球運營體系,而保留了生產及其他功能的裕隆,也為繼續發展自主汽車工業埋下了伏筆。 裕隆有設計中心、福特有設計中心、國瑞有設計中心、中華有設計中心 ; 那個年代,國產車廠都有設計中心。

那自傑: 服務廠體驗站

納智捷也已證實該消息,並指出未來小型車輛將展開全面電動化,中大型車輛除燃油車,也會導入混合動力的車型供消費者選購。 納智捷 n⁷實車在科技日活動現身,新車與Model C休旅外型設計雷同,擁有相當跑格流線設計,能帶來更好的性能、續航力表現,官方也公布將有700km續航力里程,準備在明年開始上市交車。 與世界一級賽事輪圈品牌RAYS共同開發U6 GT220專屬的輕量高強度鍛造鋁圈;僅9公斤的六幅式設計,帶來更優越的操控性;採用特殊粉體顆粒,視覺上更具動感。

URX前座剪裁看起來一般,不過內部泡棉設計倒是不錯,腰部、肩部都能提供合理的支撐感,另外座椅位置設計也好,容易調整到符合自己的坐姿,彌補了方向盤不能前後調整的小遺憾。 因劇院式的座位設計,因此二、三排的坐姿高度也依序遞增,以第二排來說,坐姿就比前座略高一點,但未達容易產生搖晃的高高在上感受,倒是讓腿部有較多的支撐,減少大腿懸空的情形。 以車長4.7米的5+2座SUV來看,URX第三排乘坐感可稱為同級優選,第二排移至最前面後,彼此都能有合理膝部空間,同時第三排椅墊與地板有一定的距離,可減輕腿部懸空情形,同時頭部空間也足夠。 改款新U6將維持1.8升渦輪引擎,目前U6 GT提供2款車型,售價74.8、82.8萬,以划算的CP值中型休旅格局,進攻跨界小休旅價格帶,相信今年即將改款新U6仍會維持價格優勢,以全新外內觀、升級的安全科技,提供給台灣休旅客群新的選擇。

那自傑: 座椅一鍵翻折

座艙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取消傳統儀錶以及大量橫向線條,並以大型觸控螢幕取代多數實體按鍵,讓前座的視覺開闊,此外,從五人旗艦款便提供雙色內裝配置,看起來更有層次感,中控台使用的軟質塑料與皮革也帶來良好觸覺,確實讓人有邁入新世代的感受。 新設計的方向盤採用真皮包覆,質地細膩、握感挺不錯的,兩邊各項按鍵也安排良好,操作順手、回饋紮實,若真要挑剔,大概是希望有換檔撥片,而若能加上前後調整,也能有更寬裕的坐姿適應性。 那自傑2023 直接投射在擋風玻璃上的ARD抬頭顯示功能取代傳統儀錶,辨識度相當清晰,以車速為主軸,數字大小、顏色都有三種選擇,搭配顯示的除了轉速錶、盲點外,另外若有開啟導航導引、ACC定速,也都會顯示在上頭。 中央的大型12吋觸控資訊幕是座艙焦點,使用最新的Think+ 4.5系統,介面設計與反應速度都更成熟,且下方仍保留空調以及音響重點功能的實體按鍵,讓駕駛開車的時候更方便操作。 URX從中階車型便搭載多項主動安全輔助功能,搭配Luxgen招牌的行車AR影像系統,論功能完整性的話,已經勝過多數同價格帶的休旅產品。 車機使用邏輯類似大家習慣的智慧型手機,USB、藍牙等多媒體連結功能之外,比較特殊的還有車內PM2.5空氣監測以及五人AR環景款以上內建的行車紀錄器功能,可運用AR環景影像的鏡頭進行攝錄,免去事後加裝機器的功夫。

您在意的日子及問題,我們也同樣重視,LUXGEN舉辦各式車主活動,如LUXGEN Lady’s Day (三八婦女節、母親節活動)、女性車主教室等。 若車主無暇返廠保修,可與即時保母約定取車時間及地點,將鑰匙交付即時保母, 讓即時保母幫您將愛車開至服務廠進行保修。 URX 樂活版搭載的多功能斜坡板可與後保桿連動下翻,搭配油壓省力裝置,展開、收合毫不費力,最高承重可達300公斤,完美兼顧安全與便利性。 無邊際點陣式設計美學,勾勒科技都會的魅力風尚,讓每趟旅程盡享舒適格局。 上市後,預先設想、超越期待的產品定位,讓第一款產品奇蹟似地賣出了讓人跌破眼鏡的量,雖然不足以威脅主力車種,但是以休旅車來說,已經堪稱奇蹟再現。 沒多久,同底盤衍生出的 SUV 面市了,同樣沒人知道,他為了讓這款 SUV 有著最好的設計,不惜遠赴歐洲親自洽談設計,選定的外觀造型,奠定了納智捷初期銷量的基石。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