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表示,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此決定將於9月24日生效。 中國予以報復,宣佈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600億美元的關稅,該關稅也將從24日起生效。 根據彭博報導,中美5日討論了川普時期加徵的關稅問題,這也是劉鶴與葉倫繼2021年10月的最後一次通話後,首次展開討論。
6月12日,路透社報導稱,中國華為公司已要求美國最大電信業者威瑞森通信支付230多項專利的費用,總計金額超過10億美元,相當於威瑞森2018年四季度淨利潤的一半[303]。 美中關稅 5月22日,中國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對符合條件的積體電路設計企業和軟體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 5月17日,華為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出內部郵件稱,該司多年前已經對晶片做出極限生存假設,並為公司生存研製了國產化備用晶片。 何庭波表示,華為方面今後將實施「科技自立」方案,將國產化備用晶片「全部轉正」,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與連續供應[278]。
美中關稅: 美國對取消對中關稅有分歧? 戴琪:緩解通膨有限
解決了對美國農業和海鮮產品的多種非關稅壁壘,包括肉類,家禽,海鮮,大米,乳製品,嬰兒配方食品,園藝產品,動物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寵物食品以及農業生物技術產品。 2018 年 6 美中關稅 月 15 日:美國宣布中國進口品的 500 億美元關稅,如果中國進行報復,川普將再次擴大貿易戰。 2018 年 5 月 29 日:美國宣布正在推進對 500 億美元進口產品的關稅以及遏制敏感技術投資的計劃。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對價值 2500 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並且也對追加 2670 億美元的關稅進行了威脅。 太陽能產業協會主席霍伯(Abigail Hopper)說,「美國商務部與政府乾淨能源的目標不一致,我們根本不贊同他們的決定」。
- 美東夏令時5月10日0時01分,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宣布對中國輸往美國的價值2000億美元的5700多種產品徵收25%的關稅[269]。
- 至於美中互動是否又回到設立護欄,沙利文未正面回應,僅重申美中處於激烈競爭,必須以負責任方式管控,而這要靠來自如國務卿布林肯、耶倫等官員的密集式外交,美國會持續在這方面努力。
- 您必須針對來自全球所有來源的收入納稅,並且必須根據國內稅收法申報所有應稅收入並繳納稅款。
- 自7月1日起,中國對來自上述國家的海產品、鮮花、果蔬農產品、醫療用品、飲品、有色金屬、化學品、鋼鐵製品、鋁製品、輪胎、引擎及專用零件等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予以降低或者免除[131]。
世貿專家小組16日指稱,美國加徵關稅是出自國家安全考量,因此中方宣稱「對美關稅是反擊美國不當保護國內產業」的說法不成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數據,美國對台灣的出口額較美中關稅戰前的水準上升約35%,金額達一年350億美元,也創下新高。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言人米歇爾(Sam Michel)指出,世貿專家小組認定中國「透過虛假的關稅進行非法報復」。 (中央社)世界貿易組織(WTO)專家小組16日裁定,中國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報復美國課徵鋼鐵及鋁關稅,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定。
美中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訪中前 美方取消對部分中國企業限制
同時2019年前7個月東協首次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則跌至第三位[552]。 道瓊指數下跌800點,跌幅3.05%,創下今年來最大跌幅;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85.72點,跌幅2.9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02%。 2018年8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的6月份美國零售業銷售額與上月相比下滑0.5%,低於市場預期的0.3%,這是該指數連續第3個月負增長,且汽油、汽車、家電及建材等眾多行業消費均出現下滑[518]。 美中關稅2023 美中關稅2023 8月18日,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的8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95.3,為11個月以來新低。 2018年8月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資料顯示,6月份美國貿易逆差出現了4個月以來首次擴大,達463億美元,較上月增加7.3%,增幅創19個月以來最大,其中對華貿易逆差較上月增長了0.9%,達335億美元[515]。
曾有企業出口報單的相關資訊全部標明為國貨,但將產地標示撕開後,卻發現原產地是中國大陸,分裝地是台灣,明顯為兩者不相符情況;或有廠商在出口時,在貨品本身及內外包裝上均無產地標示,也被認定是違法。 為防範中國大陸產製貨物借道台灣違規轉運出口,關務署除加強查核進出自由貿易港區、物流中心及保稅倉庫的貨物產地,亦針對課稅區通關案件, 實施進出口報單比對機制,近2年已查獲逾上百起出口貨物產地標示不實案件。 因歐盟對中國大陸自行車課徵高額反傾銷稅,此公司卻已3次將中國大陸製自行車及零件標示台灣產製出口,成為歐盟反詐欺局(OLAF)查訪的重點廠商。 最後,該公司以不正當方法擾亂貿易秩序,且嚴重損害台灣商譽,被處以重罰。 許多廠商常自認附加價值率已超過35%,而於貨上標示 Made in Taiwan,但經海關核算後實質低於35%,未達實質轉型標準。
美中關稅: 相關貼文
《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話說,兩國談判期間,中方拒絕做出採購美國農產品的任何明確承諾,而是認為大規模採購取決於達成最終貿易協定的進展[432]。 2021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處新任代表戴琪表示短時間內不會取消向中國貨品徵收關稅的措施,但對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持開放態度[33]。 5月5日,戴琪表示,將在近期以「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定」基礎上,與中國貿易談判團隊舉行首次會談。 5月27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戴琪通話,這是拜登就任後,中美雙方貿易代表首度通話。 11月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欽通話。
同日,中國商務部發佈2018年第57號公告,決定繼續對原產於日本、美國的進口光纖預製棒繼續徵收最高達41.7%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139][140]。 美中關稅2023 同時,中國商務部還宣佈對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徵收最高為78.2%的反傾銷稅[141]。 2018年4月4日,美國政府發佈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中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隨之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73],實施日期將視乎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情況,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公佈[74]。
美中關稅: 美國農產品出口
隨後起初據彭博新聞社訊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鶴原定率領中國代表團在華盛頓與美國進行的下一輪貿易談判受到影響而推遲[259],但其後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發佈訊息,劉鶴仍將於5月9日至10日訪美[260]。 1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採訪中表示,如果對達成「史上最大的貿易協定」有幫助,他願意為一名面臨被引渡美國的中國電信裝置商高管的案子求情,「如果我認為(對達成貿易協定)有必要,我肯定會進行干預[214]」。 7月24日,美國農業部宣佈將通過大宗商品信貸公司(英語: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向大豆、高粱、玉米、小麥、棉花、乳製品和肉類生產者直接支付120億美元的補貼,收購其手中的各種產品[143]。
因為這個計畫表面上就如同德國推動的工業4.0一樣,是一個正常的產業升級計畫。 當一個國家長期依靠低廉勞動力累積資本後,自然會希望能夠將產業轉型成利潤更高的技術密集產業,而國內隨著經濟發展而攀升的工資水準,也會逼著這個國家不得不那麼做。 過去美國跟中國之所以會產生貿易逆差,原因出在中國以低廉的勞動力生產了大量的廉價商品,這些廉價的商品在近二十年來讓美國的消費者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大量的生活用品,支撐了美國中低階層家庭的生活水準。 另一方面,中國雖然靠著生產大量的廉價商品在美中貿易賺了不少錢,但美國仍然壟斷了全球產業鍊最高端的高價商品市場。
美中關稅: 川普對中再下重手:規模僅次於台積電的中芯國際,可能被列入貿易黑名單
1月3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公告,將對中國的旅行安全警告提高為「第二級」(由低到高為第一至四級),敦促前往中國旅行和在華美國公民「提高警惕」[226]。 1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就中美關係交換意見[198]。 會議決定,從2018年11月1日起,將現行貨物出口退稅率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185]。
- 市場盛傳,美國將在近日宣布削減部分關稅,但最新消息指出,拜登目前僅考慮取消涉及1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且將再對中國半導體和電池等科技產品的補貼啟動新一輪「301調查」。
- 另外,彭博援引數據指出,這些關稅並沒有達到減緩中國出口、重新平衡中美貿易關係的預期目標,2022年前5個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期比增長15.1%,而2021年與2020年則分別增長了28%與8%,中國對美國的2022年貿易順差有望再創新高。
- 8月1日,因川普政府不滿中國政府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進程,川普在推特宣布將在2019年9月1日起,對餘下價值3000億美元的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徵收10%的關稅[24]。
- 兩個月後,戴琪表示,她將批准把某些中國進口產品排除在美國懲罰性關稅之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企業面臨的壓力,未來可能還會啟動更多排除程序。
對雙老家庭而言,最害怕的是沒有外部的支持力量介入,走到最後,僅剩「一個便當、一處住所」,形同監禁囚籠。 所以,不論是到宅服務,還是社區、機構式的照顧支持,關鍵是主動叩響家戶緊鎖的大門,讓光「照進去」。 就像小君媽媽面臨的兩難,到底是帶著照顧斷層的風險,繼續在家中與小君共同生活;還是為了給小君更好照顧,送到全日型的照顧機構? 或許,只要有更多像伊甸這樣的支持力量介入,改善任何一個照顧環節,小君和媽媽還有第三種、第四種選擇,以希望帶來光亮,終結無解的照顧輪迴。 事實上,礙於年齡及生長環境,雙老家庭接收資訊的管道十分有限,就算有機會接觸相關的社福資訊,其中冗長的規範文字、繁瑣的申請審核程序、過程來回奔波的時間心力,都對雙老家庭相對不友善。 當社福制度的設計邏輯和弱勢需求相違背,結果便是難以深入角落,為真正需要幫助的家戶提供適切協助。
美中關稅: 美國301制裁清單出爐 對中國1300項產品課關稅
11月16日上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欽通話。 會後中方通稿指,雙方圍繞第一階段協定的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並將繼續保持密切交流[378]。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美國和中國正在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定,雙方的談判非常富於建設性[379]。 1月18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反傾銷、反補貼措施進行期終覆審調查,在調查期間繼續對相關美國企業徵收最高達57%的反傾銷稅以及最高達2.1%的反補貼稅[233][234]。 2018年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處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77][78]。 此外,歐盟和日本加入美國在世貿組織就中國的技術許可要求提出的磋商請求[79]。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就指出,即使去年還沒有「2千億美元商品、25%關稅」,但數據顯示,以3個月移動平均值來看,去年3月的全球企業資本支出年成長率還有21%,今年3月則比去年同期減少3個百分點。 《CNBC》報導,穆迪週一的1份報告稱,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美對中商品加徵20%關稅中90%以上的額外費用,也就是說美國進口商為中國產品支付的價格約高出18.5%,而中國出口商對同一產品的價格則下降1.5%。 前總統川普執政時代一開始豁免超過 2200 項中國製商品的關稅,以減輕企業和零售商負擔,其中 549 項獲得展延,但在 2020 年底就到期,USTR 去年底針對是否恢復關稅豁免聽取公眾意見。 美國拜登政府周三 (23 日) 宣布將把 352 項中國商品的關稅豁免時間展延至今年 12 月 31 日,數量約為川普時代豁免項目的三分之二,這些商品的關稅豁免期已在 2020 年 12 月底到期。 美國總統川普在墨西哥、加拿大和歐盟國家在內的一些盟國開始徵收關稅後,遭七國集團財政領導人強烈譴責,但卻沒有做出實質的反擊行動[560]。 中國《環球時報》報導稱,節目播出後,「新聞聯播」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多數網友認為評論言之有理、「威武」、「霸氣」,同時,表示大力支援政府的反制措施,「面對原則問題絕不低頭」[464]。
美中關稅: 全球產業鍊
美國政府在5月時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使這家國際公司幾乎無法購買美國產的元器件。 中美貿易戰曠日持久,本輪關稅是最近的一次急劇升級,實施後將使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800美元的生活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只是沿襲特朗普時期的政策豁免部分商品的關稅,並未取消任何特朗普時代加徵的關稅。
12月10日,非政府組織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進階顧問、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和丹東市長白山文化交流公司負責人米高因涉嫌「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域和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域採取強制措施[213]。 中國外交部於12月13日表示,「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北京市國家安全域和遼寧省國家安全廳也已分別向加拿大駐華使館通報了上述情況」[213]。 【大紀元2019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美中貿易關係近日生變,貿易戰似有升級之勢。
美中關稅: 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 WTO裁定違規
分析認為,貿易戰爭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自2015年起,因為內地銀行開始嚴查貿易公司的信用證融資,使山東晨曦集團陷入資金短缺,加上2017年內地收緊貨幣政策,2018年原油價格上漲。 到中美貿易戰開打,影響大豆的進口成本上漲,公司營運步履維艱,最終徹底壓垮公司,需要申請破產[542]。 美中關稅 2018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顯示,美國最近宣佈和預期採取的提高關稅政策以及貿易夥伴的報復措施,導致更有可能出現不斷升級、持續的貿易行動。 這可能使經濟復甦行程脫軌,中期增長前景受到抑制,其作用渠道既包括對資源組態和生產率的直接影響,也包括不確定性增加和對投資的衝擊[506]。 7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美國二季度GDP年化季環比初值增長4.1%,為2014年以來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