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September 11, 2022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另外,北市交通大隊長陳勇華指出,因應台灣燈會交通管制,市府路會配合踩街封閉 ,逸仙路則管制六天,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工具來看燈,台鐵也會加開區間車幫忙運輸,行動不便人士,則可免費搭復康巴士。 此外,因展區不易停車,外縣市遊客開車來賞燈,建議可開到南港展覽館停車場、木柵動物園堤外停車場停車,並規劃400位警察、義交出勤,在逸仙路、忠孝東路等展區周遭道路,也會加派警力維持交通順暢,若人潮外溢,部分路段外側車道將開放給民眾行走。 展區內的作品重新演繹台灣的驕傲、台北最亮眼的光芒,更藉此感受從過去到現在的台灣之光與台北之光,引領我們一路走來被世界看見的精彩時刻。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2023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2023 累積超過百年歷史的台北,擁抱來自各地的多元文化,利用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字、音樂旋律與圖騰符號,在不同文化的激盪下,台北儼然成為一座創新泉源,帶給我們豐富的故事與內涵。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將在2/5起盛大展開,日前交通部觀光局搶先公開最受矚目、設置在國父紀念館的主燈「玉兔壯彩」。 由知名藝術家李明道操刀,首創Robot造型並結合多項數位科技特效,打造出22米高、身穿太空裝的巨型玉兔,還特別邀請金曲音樂人陳建騏創作主燈音樂,搭配明亮的音樂曲風與數位動態影像,兔兔主燈將帶來多套精彩節目,屆時相信會讓許多人相當期待。 台灣燈會規劃中央展區、光展區、源展區及未來展區等4大展區,交通局建議,中央展區、源展區可搭乘捷運至國父紀念館站,光展區可至忠孝敦化站及忠孝復興站(含棕線);未來展區可至市政府站或台北101/世貿站;捷運綠線及台鐵松山站設有燈會2號線接駁公車直達展區。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2023台灣燈會即將於2月5日至19日登場,2月1日起至4日進行試營運(除國父紀念館展區),預期吸引大量人潮,經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警察局會商後,今日公布交通管制措施,包括規劃2線燈會接駁車、9處停車場調漲費率等,呼籲賞燈民眾「搭捷運、坐公車、不開車」。 〔記者廖振輝/台北報導〕「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於2月5日至2月19日舉行,共規劃中央展區、光展區、源展區及未來展區等四大展區,設有1座主燈、6座副燈、368件作品,燈區範圍橫跨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東區商圈,松山文創園區、信義商圈及四四南村。 2023年台灣燈會於國父紀念館的中央展區,包含一主燈、三副燈、六大燈區共78件作品。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燈會超夯!國父紀念館站擠爆「尿尿等10分鐘」:人比跨年還多

藝術家在翠湖中央的逸仙亭上方打造一大型雲朵裝置,表達對尊重自然與生態永續的象徵意義,也帶有祥和、安逸的意象。 若想一窺〈彩雲之亭〉的不同樣貌,不妨在此停留一會,欣賞為時三分鐘的聲光展演。 今年台灣燈會的「中央展區」範圍涵蓋國父紀念館及北市府廣場(南、北2區),更包含1主燈、3副燈與6大燈區,融入精彩、璀璨的作品,展現台灣燈會從經典到創新的精神。 位於信義商圈的「未來展區」,是台灣現今最具國際、時尚潮流的地區,匯集各大國際知名品牌與企業集團,以及具有時代意義的四四南村,也改造成為現代世外桃源,象徵台北的永續未來。 這組由新銳藝術家賴彥勳打造的「浪的終點是白花」,以從城市開車到鄉間公路旅行的旅途中看到的白胖鴿子們作為設計概念,賴彥勳將成群結隊的鴿子們化身成靈巧的花燈,而在木樑上排排站的鴿子們低著頭向下望,也好像在靜靜地注視著觀賞燈會的你,形成一種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的逗趣模樣。 以前常常會把「台灣燈會」跟「台北燈節」搞混,想說不是每年都有元宵燈會嗎?

這次台北召集了國內外超頂尖的藝術創作者,要將傳統藝術價值延續下去,活動期間也會在主舞台帶給民眾精彩絕倫、多元面向的藝術表驗。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5日電)國父紀念館陪伴民眾半世紀,成為許多人的記憶,但正館老舊不堪,已到使用極限,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今天表示,依行政院核定計畫,明年下半年將展開整修工程,時間達3年。 大安燈區主燈位於大安森林公園 8 號出口,以「快樂天堂兔」為概念,結合寶石、蘑菇、螢火蟲展現新春生命力,並透過千顆光源打造兩大主題光廊。 旮札涅灆的作品,以鳥巢為發想,運用竹、扇型樹皮打造外型,在內部裝有三顆樹皮造型燈,散發不同強弱的燈光,從燈罩細孔散射至內壁,與能隨風轉動的樹皮燈相映,營造出鳥巢充滿生命力的景象。 《城市光點》由曾獲威尼斯拉古納國際藝術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與視覺團隊「山影藝術實驗所」共創,這件作品利用多個光點屏幕在現場創造「影像訊號」堆疊空間,結合音樂、城市車水馬龍聲響,與燈光進行演出。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捷運路網及接駁車

這次台灣燈會以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為主軸,將規劃光展區、源展區、未來展區、中央展區 4 大展區及十二行政展區,展出超過 300 件以上作品。 2023 台灣燈會將於 2/1~2/4 試營運點燈,2/5~2/19 正式展開 ! 這場由台北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元宵燈會取名「光源台北」,寓意台灣燈會源起台北,期望透過希望之光點亮城市,引領大家走向未來。 今年台灣燈會規劃4大展區,光展區在東區商圈、源展區為松山文創園區、未來展區位在信義商圈,還有國父紀念館、北市府廣場的中央展區,包含1座主燈、6座副燈。 2023台灣燈會重返台北2月5日至2月19日正式登場,,以國父紀念館廊帶為中心的中央展區,唯一水域生態展區「湖光悠遊燈區」正式曝光,11位藝術家創作13件燈藝作品,宛如一座靜謐森林閃爍著燈光,傳遞對2023年未來的期許與溫暖。 今年台灣燈會小提燈「大展虹兔」採限量發放,分為現場排隊、線上預約2種方式,領取時間為2/4至2/6的15:00~18:00,現場排隊地點為主展區(國父紀念館10號服務台、台北市政府1樓東南區戶外景觀平台)與12個行政燈區。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捷運忠孝復興站至忠孝敦化站是著名的東區商圈,許多國際品牌與百貨都座落於此,是引領台北走向潮流尖端的場域。 2023台灣燈會主視覺由設計師陳青琳操刀,以「光源台北」為主題,台北盆地作為基底設計,共有4大展區、1座主燈、6座副燈,範圍達168公頃、展出300件以上作品及串連12個行政燈區。 交通局表示,燈會展區周邊有107線公車可抵達忠孝東路4段、光復南路、仁愛路4段及信義商圈;另特別規劃2線燈會接駁車,燈會1號線為展區巡迴接駁,燈會2號線由松山車站接駁至展區,共有25輛電動低地板公車,尖峰5至10分鐘一班。 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岩奧斯卡創作「光兔現蹤」,透過光兔仰望地球上的大型城市,展現臺北也是地球村上的一員。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躍動未來  信義區大樓林立

至於周邊巷弄,交通局科長葉志宏說,里長擔心忠孝東路5段553巷比較會有交通打結問題,會設置標示引導賞燈民眾走大巨蛋旁道路,避免走553巷,若人潮真的很多,也會視狀況管制,但不會管制在地住戶通行。 2023台灣燈會(台北燈會)展區橫跨台北各大商圈景點及各行政區,活動主要規劃四大主展區及十二行政燈區。 陳淑慧強調,台灣燈會並非無亮點,甚至讓大家覺得來一次還不夠,從台北101高空看燈更是台北獨有,此次的台灣燈會也將台北地標與作品結合,這也是其他縣市無法比擬。 此次燈會區域大,告示地圖前也常吸引大批民眾聚集查看,也讓外界關心指示能否再精進。 陳淑慧表示,台灣燈會已結合APP、LINE,燈會也推出志工提供走動服務加強,讓民眾可直接問路。 大岩奧斯卡將自己曾經在巴黎看到的上百隻野兔創作成「光兔」,並透過光兔仰望地球上的大型城市,表現出臺北充滿國際性、現代性的特性,同時也展現出身為地球村上一員的態度。

  • 中央展區包含1座主燈〈玉兔壯彩〉、3座副燈以及「台灣臻美」、「生肖叢林」、「科技創新」、「國際友誼」、「歡樂派對」、「湖光悠遊」6大燈區,主燈座落於國父紀念館,展區包含除了國館外一路延伸到北市府廣場。
  • 市政府1樓中庭內,竟出現層層疊疊的巨型可愛兔兔,像過年團圓飯桌上的餐後甜點般,QQ軟軟撲倒在地,蓬鬆彈潤的外型,彷彿下一秒就會流出甜蜜內餡,任誰都忍不住想咬一口。
  • 台灣燈會規劃中央展區、光展區、源展區及未來展區等4大展區,交通局建議,中央展區、源展區可搭乘捷運至國父紀念館站,光展區可至忠孝敦化站及忠孝復興站(含棕線);未來展區可至市政府站或台北101/世貿站;捷運綠線及台鐵松山站設有燈會2號線接駁公車直達展區。

源展區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伴隨多元創意的場域,邀請大家一起跳入這個創新泉源,讓作品帶領我們感受台北的多元共融。 今年台灣燈會不僅有燈會作品、光雕秀值得期待,活動期間各大展區、十二行政燈區也都有安排多元節目;整體涵蓋國內外團體、原住民藝術團體、傳統民俗團體、街頭藝人等演出。 且表演相當多元,包含舞蹈、民俗技藝、音樂彈唱、合唱、鼓藝、劇場等都可以盡情欣賞。 值得一提的是燈光秀更結合科技技術、特效、視覺圖像、台灣傳統戲曲等元素,打造多元視覺饗宴。 今年台灣燈會在台北,常被拿來與去年的高雄燈會比較,台北燈會預算也超過高雄燈會,舉辦天數卻不如高雄燈會。 陳淑慧表示,台灣燈會在台北加上試營運共有19天,北市睽違23年舉辦燈會,編列預算參考其他主辦城市匡列,且台北市燈區橫跨5個捷運站、面積最大,相關挑戰也大。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時間、地點

藝術家以海中的珊瑚為靈感,剪造出一片繽紛的大型紙花,讓這件作品可以生長在市中心的土丘之上,期待以花朵生生不息的能量,帶給人們愉快的心情。 國吉滿擅長剪紙藝術,因紙材不防水,因此作品通常在室內展出,為了創作這件室外裝置〈花之森〉,前期花了很多時間找尋適合的防水媒材,最終以剪紙呈現珊瑚紋路,周圍搭配靈感源自沖繩傳統水泥花磚的白色花磚牆,向觀者傳遞充滿生命力的祝福寓意。 熱帶雨林樹林茂密,樹蔭下的花草總是得從樹葉的縫隙中爭取陽光,好似在雨林的夾縫中求生存,這般景象恰巧與湖光悠遊燈區的策展主題——「林隙天光」不謀而合,也成為成若涵的創作靈感。 藝術家打造了數朵接近樹木尺度的巨大花朵,象徵著面向陽光、漸漸茁壯的希望與幸福感;花瓣則以金屬雷雕鏤空形式呈現,圖樣靈感源自蕨類、蕈類等植物在顯微鏡下的微觀模樣,當光透過複雜線條間的空隙,將在草地上形成漂亮的光影,與透過彩色花蕊的斑斕光束相映成趣,白天或黑夜看各自精彩。 觀傳局表示,台北捷運今晚為紓解站內乘車人潮,18點45分起啟動過站不停,忠孝敦化站至市政府站,每4列車有1列車過站不停國父紀念館站;現在,出站旅客減少,目前已恢復正常停靠。 藝術家吳騏創作的「森靈系列」以雲、木、水、光、風、地元素作為靈感,象徵自然萬物間相互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羈絆。

台北總是潮濕、且天氣變化快速,對藝術家來說就像在森林裡一般,而台灣騎士們在雨天時騎機車的模樣更成為他的創作靈感。 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這裡累積超過百年歷史,結合了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字、音樂旋律與圖騰符號等多元文化,打造成不斷創新的展區。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倒數2天就要結束,即使今天是補班日,晚間仍湧入大量民眾參觀燈會。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灣燈會攻略:「中央展區」主燈

其實「台灣燈會」是交通部觀光局發起的中央活動,每年由各縣市輪流主辦,而沒有輪到主辦的縣市也要有些慶祝活動,所以就會有每個縣市各自的「地方燈節」。 來到園區生態湖畔,藝術團隊周明誼X鋸子女孩X藍永旗花燈藝術工房打造《島上的女人樹》,為台灣首次「客家詩歌」主題燈區,以相思樹、大菁隱喻著山區勞動經驗,藉由傳統燈藝詮釋女人樹藝術詩燈。 睽違23年後重返台北的台灣燈會,主打「城市型燈會」,作品遍布高樓大廈、燈光穿梭在城市巷弄間,並以捷運路線串起整個燈會場域,一起搶先看三大亮點。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22 日訊】國父紀念館今天(22日)舉行「虎春藝趣迎五十」迎春揮毫賀歲活動。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主燈「玉兔壯彩」29日晚試燈,民眾在管制區外捕捉燈光效果,2月5日開幕起,每晚6點每半小時展演一次。 張錫聰說,2023年起布局衝刺國際市場,為加速復甦力道,也將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暨結合觀光產業界,推動「加速國際觀光客來台方案」,希望今年來台旅客目標達到疫情前5成,並於明年(2024年)恢復到疫情前1186萬來台旅客人次。 張錫聰也請國際媒體向全球民眾介紹疫後台灣觀光環境的改善、旅遊玩法的不同與常態生活的回復,邀請旅客疫後選擇台灣作為療癒身心的觀光旅遊目的地。 台灣燈會將於 2023 年 2 月 1 日試營運,2 月 5 日正式開幕點燈,作品有 300 件以上,還會有表演活動,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2023 台灣燈會在台北】

繼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日本籍藝術家國吉滿再度帶來紙上藝術,創作「花之森」。 作品以海中的珊瑚為靈感,剪造出一片繽紛的大型紙花,讓這個作品可以生長在這片市中心的土丘之上,期待以花朵生生不息的能量,希望帶給人們心情愉快。 由紙雕藝術家成若涵打造的「向陽魔幻」,以生長在熱帶雨林樹蔭下的花草作為靈感,數朵接近樹木尺寸的巨大花朵象徵著面向陽光、漸漸茁壯的希望與幸福感,而近看花瓣還可以發現晚若顯微鏡底下蕨類花紋的金屬雷雕鏤空,當光透過複雜線條間的空隙,將會在草地上形成漂亮的光影,隨手一拍都是超有意境的美照。 我們在想,會不會在深山處裡有浪的終點,終點的浪上站滿了白鴿,好像靜止不動的浪花,靜靜地注視著參觀的人。 由日本藝術家國吉滿創作以海中珊瑚為靈感,剪造出整片繽紛大型紙花,讓這個作品可以生長在市中心土丘之上,期待以花朵生生不息的能量,希望帶給人們心情愉快。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逛燈會的必備小物就是手拿小提燈,這次也同時推出2023台灣燈會的小提燈「大展虹兔」,以《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白兔為主,除了可以手拿提燈賞燈會外,還能變成穿戴式的兔耳朵,搭配LED燈,讓每個人都化身成閃亮亮的小兔子,一同跳入炫目璀璨又充滿驚奇的2023台灣燈會。

  • 共演秀將自2月1日啟動,每日展演時間為17:15~21:45,每半小時展演一次。
  • 位於信義商圈的「未來展區」,是台灣現今最具國際、時尚潮流的地區,匯集各大國際知名品牌與企業集團,以及具有時代意義的四四南村,也改造成為現代世外桃源,象徵台北的永續未來。
  • 累積超過百年歷史的台北,擁抱來自各地的多元文化,利用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字、音樂旋律與圖騰符號,在不同文化的激盪下,台北儼然成為一座創新泉源,帶給我們豐富的故事與內涵。
  • 在信義威秀與微風南山間,有如大型太空船的作品「重新啟動」,民眾可以走進「太空艙」,穿越異世界,享受光影變化及影像帶來的3分鐘震撼視聽饗宴。
  • 未來展區內的「四四南村」,最大亮點就是邀請超軟萌LINE FRIENDS坐鎮,打造全球首創「Hi!兔兔」草編裝置,微笑兔兔趴在草地上的模樣實在是療癒爆棚!
  • 用光打開這座城市,每件作品如同希望之光坐落在商圈巷弄間,融入我們的生活空間、點亮這座城市如同照亮這座城市舞台。

在此區讓作品帶領我們感受台北的潮流文化、數位科技、永續未來,更讓建築本身成為作品,未來展區帶給我們此刻最亮眼的台北。 另,本次由國寶書法家張炳煌先生為玉兔壯彩主燈題字,玉兔造型十足科技感之外,也融入台灣傳統戲曲元素,祈願新的一年安定祥和、快樂富足、光明美好。 今年燈會是從2/5(日)元宵節當天開始展到2/19(日),一共兩週的時間,地點涵蓋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東區商圈、松山文創園區、信義商圈、四四南村,可以下載地圖細細研究。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台灣燈會明起試營運 北市9處停車場調漲、2線接駁車上路

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表示,過去燈會都以某空地為主,可以一次逛完,這次橫跨5個捷運站,除了有四四南村市集,還可以直接在東區到店消費,帶動地方經濟。 經過3年疫情後台灣解封,19天展期預計會有上千萬人次,北市府會針對人潮管制,大約每平方米控制在2至3人,最高不超過4.5人,如果出現擁擠狀況會調控人流。 此外,燈會工作人員會進駐各個服務站、救護站內,也會派服務員在展區內拿著「i」牌子走動,提供民眾諮詢,即時通報狀況。 光展區位於年輕人最愛的東區商圈,每件作品穿梭在商圈的巷弄中以明亮的燈光照亮這座城市,本展區作品共有16個,以重新演繹台灣的驕傲為主題,讓大家可以感受到台灣、台北之美,帶領台灣一起走向潮流尖端。

菜單簡單明瞭以中英文標註內容物,是否含蛋、奶、蔥蒜、辣椒等,讓點餐者一目瞭然,還推廣火紅的「超級食物」、「佛陀碗」概念,在歐美風靡已久的餐型,將各式營養食材以精美擺盤呈現在食客面前,除了享用原型蔬食天然風味,更享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舒服體驗。 台北市南京西路、貴德街口出現「天坑」經過市府搶修目前三大民生管線已完成埋設作業,路面已填平,副市長李四川原本透露預計今下... 建議外縣市遊客若開車前往,可將車輛停放在外圍停車場(如南港展覽館停車場、木柵動物園堤外停車場),再轉搭捷運至展區會較便利。 根據國父紀念館去年(110)2月發布新聞稿,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計畫」於105年1月獲得行政院核定,109年8月修正計畫通過,總經費為16億3200萬元。 王蘭生今天在「國父紀念館50週年館慶─典藏特展」開幕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正館整修除了展間、空調等硬體維護之外,還包括大會堂的部分,工程十分浩大,屆時許多展覽及演出勢必要暫停,工程期至少3年。 今年主燈表演將在從 2 月 5 日正式開幕後,每晚 6 點到 9 點 30 分鐘演出,每半小時一場。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中央展區|水行之都

與一般市售粥品不同,滿粥穗選用高級食材烹煮,特色小菜更是市面上吃不到的獨特好滋味,冷冷的天配上暖呼呼的粥,讓燈會的美麗回憶長存心中,成為2023年最美好的開端。 在源展區可以欣賞長寬達15公尺的巨型火塘造型作品「和祖靈對話的路徑」,以360度穿透式賞燈視角,搭配金曲級專屬主題音樂,燈會期間每日17:15開始、每半小時展演一次,整部作品如部落裡的火光,象徵傳承與祈望,將為民眾帶來沈浸感十足的類劇場聲光展演。 松隆里長黃俊龍說,這次台灣燈會舉辦,因學校停車位無法支援,里內停車位又不多,擔心燈會期間周邊交通及停車,但因他們里與主要活動區有段距離,屆時會指引大家到廣慈園區停車,只是距離燈會要走一段路。

觀傳局表示,展區內不僅有地標建築台北101、台北市政府的共演光雕秀,更有多項作品結合AR、5G傳輸等科技,呈現燈飾創新技藝。 台灣燈會2月5日在國父紀念館、信義區、東區登場,是首度市中心舉辦城市型大型燈會,地方擔心大量人車恐成鄰里交通的大災難,排擠月租民眾停車權益,被迫燈節15天「在外面流浪」;也質疑燈會是為未來大巨蛋營運暖身。 交通局回應,將加強標示引導賞燈動線,宣導搭大眾運輸賞燈,外縣市開車遊客則引導至展區外停車場。 主燈設計以『兔年』為主軸;高 22 公尺的兔子化身為特色機器人,並身穿粉色太空裝,整體充斥滿滿科技感。 信義威秀與微風南山間,會看見宛若大型太空船的作品「重新啟動」,民眾走進「太空艙」,便像穿越異世界,可飽覽光影變化及影像帶來的3分鐘震撼視聽饗宴;作品外部LED螢幕則運用行動式5G傳輸科技,像一座任意門,引導民眾跟著直播主遊走四大展區。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台灣燈會交通資訊

觀傳局推薦,除了園區內原有市集、文創商店外,走進巴洛克花園,伴隨淡淡樟木香,民眾可以欣賞長寬達15公尺的巨型火塘造型作品「和祖靈對話的路徑」。 睽違23年重返台北舉辦的台灣燈會於5日盛大登場,周末假期的11、12日也湧入大量人潮,台北市長蔣萬安13日透露,自己12日晚上與妻子石舫亘悄悄欣賞燈會,只見蔣萬安頭戴鴨舌帽與石舫亘自拍,提早度過情人節,相當甜蜜。 忠信廣場上高達6米的「光能使者」則由西班牙設計兄弟檔BROSMIND設計,外觀是宇宙使者帶著寵物到達地球,周圍環繞8台腳踏車,民眾踩踏後即可透過車上串接裝置,將產生的動力轉化為燈光變化訊號,極具互動感。 在信義威秀與微風南山間,會看見宛若大型太空船的作品「重新啟動」,民眾走進「太空艙」,便像穿越異世界,可飽覽光影變化及影像帶來的3分鐘震撼視聽饗宴;作品外部LED螢幕則運用行動式5G傳輸科技,像一座任意門引導民眾跟著直播主遊走四大展區。 第2條推薦的路線是座落松山文創園區、白天夜間都好拍的「源展區」,共展出超過20件新住民、客家及原住民族燈飾作品。 在這一區中,民眾除了可以自由走逛原有市集、文創商店之外,還能走進巴洛克花園聞著淡淡樟木香。

讓我們遊走在環境作品之中,重新思考並認識我們與腳下這片土地的關係,並將風、水(水霧)相互柔和成為一個微觀世界。 藝術家想像,在這環境下去配合天氣,穿上各式各樣雨衣的我們,就好像住在森林裡的妖精一樣。 旁邊一直聽到「蹦!蹦!」的聲音,原來這邊有一顆心臟叫做「Vaavaaw 讓心跳著」。 表達原住民在都市裡生存的希冀,當原民文化的火光,流轉到了城市之中,勢必面臨不小的挑戰與碰撞。 配合燈節舉辦,一直無法啟用的大巨蛋周遭也開放了通道,可以直接把國父紀念館跟松菸串起來,直通到松菸的生態景觀池,大家就不用走刑事局旁邊的553巷。 (一)忠孝基隆路口平面車道禁止往南、忠孝東路5段22巷口禁止往南、松仁松高路口禁止往西、信義松智路口禁止往北、信義市府路口禁止往北、忠孝敦化路口禁止往東、市民光復南路口禁止往南。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台灣元宵燈會2/4登場 浪漫燈海神助攻求婚成功

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靈感源自於台北的百年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曾多次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岩奧斯這回首次於台灣展出大型藝術作品,將過往的經典作品「光兔」角色重新打造為立體雕塑作品,可愛又巨大的白色兔子雕塑躍上捷運國父紀念館站1號出口處,像是誤入了一座迷幻的城市叢林。 最後,搭捷運藍線抵達市政府站,或透過捷運紅線抵達台北101/世貿站,進入位於信義商圈的「未來展區」(藍色),為台灣現今最具國際、時尚潮流的商業區,此區讓作品帶領我們感受台北的潮流文化、數位科技、永續未來,而展區內的四四南村,則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場域轉化新生成為現代世外桃源,象徵台北城市的永續未來。 中央展區部分(注意!中央展區要到2月5日才會開展!),包含一主燈、三副燈、六大燈區,主燈座落於國父紀念館,中央展區包含國父紀念館及北市府廣場(南、北兩區)。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這一次的展區真的太大,目前只能先把中央展區先逛完,期待下次有空,再往其他光展區|源展區|未來展區走走。 首先由忠孝東路四段這邊進入,一入眼簾便是大型的燈籠展示,這邊幾乎都是日本特色作品,每一處都是日本著名的地標景點,每個都很漂亮。 以水滴、花苞待放的姿態呈現,外層以類似扇子的骨架搭配絢彩布一層一層疊構而成,表現出猶如彩虹鱗片般的絢麗效果,同時帶有如生物般的有機感,洋溢著生命力;當底部的水霧噴散,更為作品帶來一抹奇幻氣息。 在〈滴光〉的創作想法當中,光成為注入生命的能量,揉合著空氣、陽光、水和周遭萬物 ,像是泉湧中的水滴、綻放中的花蕊。

台北燈會國父紀念館: 中央展區|向陽魔幻

這座主燈有 22 公尺高,將透過機械轉盤裝置 360 度展現,打造全新光影感受。 2023 年 1 月 3 日正式亮相,這次特別邀請金曲音樂人陳建騏為主燈創作主題曲,將結合明亮的曲風及數位動態影像,為主燈表演增添亮點。 藝術家以雲、木、水、光、風、地元素為主圖,創作出三組森靈系列作品:〈水木共生〉、〈風雲齊心〉與〈光地輝映〉,闡述自然萬物間相互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羈絆,同時重新檢視我們與環境的應有關係。 藝術家以城市開車到鄉間公路旅行為概念——越開越遠,市區建築物越來越遠,綠山越看越多,而車窗外的電纜線,彷彿是海浪;隨著駕駛時間越長,線上的那些鴿子變得越多、越是密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