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深度分析供應鏈關鍵資源與風險,全盤考慮各國稅務等其他因素,並努力提升永續供應鏈運作機制。 研究機構Gartner更預估到2025年時,生成式AI將占所有數位內容的10%,占企業生成行銷資訊的30%,而Precedence Research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以27.02%的複合年成長率成長,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1180.6億美元左右。 而且,這種推薦系統需要耗費資料中心大量運算,估計占整體的六、七成運算量,因此,如何打造出一款AI加速晶片,提供更快、更準、更省電的解決方案,正是臉書這些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最迫切需要的。 當時臉書(後改名Meta)積極推動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Project,OCP),目的是要重新打造開放式資料中心硬體架構,並希望與供應商一起定義硬體,提升硬體的效率、韌性和可擴充性,更重要的目標則是降低採購成本。
每當有應用創新時,投資人往往期待很高,短期題材有一定的投機色彩,而公司長期的盈利模式、基本面體質也需要一併考慮。 創鑫智慧公司營運長陳建良說,對於新創公司來說,第一個產品絕對不能失敗,因為首戰即決戰,所以要把所有可能的問題都思考清楚,只要外部有更好的夥伴時,就採取外包合作的方式,如此創鑫智慧可以把時間及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讓晶片順利成功開發出來。 「智慧自駕停車」解決方案,不僅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聚焦南部智慧交通應用主題,協助建立、協調並促成場域驗證與方案產生,使創新應用方案具有市場驗證機會,且也是亞洲新灣區5G AIoT實證場域的首例智慧交通應用案例,更藉此推進地方場域與產業於智慧應用上之成長,為多方聯手推進產業成長與資源落地的良好典範。 隨著疫情反覆、運輸中斷及地緣政治拉鋸所帶來的影響,企業在供應鏈的投資持續增加,供應鏈韌性成為企業放眼全球市場永續成長的關鍵議題。
新創電子: 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評選出爐 5團隊各獲200萬創業獎金
這次參訪邁特電子位於新竹新豐鄉的總部,主要負責 SMT 代工生產與組裝,製造電子產品最重要的電路板(PCBA),並可以組裝成品出貨,讓我們接著看看他們的生產流程。 5月15日,汽車晶片新創公司Ethernovia在A輪融資,籌措6400萬美元資金,用於將車載網絡統一到端到端乙太網系統中。 SiMa.ai拒絕透露目前自家公司的估值是多少,但是執行官兼創辦人Krishna Rangasayee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當年已經產生收入,超過50家客戶正在測試該公司晶片。 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就造成全球轟動,這種史詩級現象引發AI狂熱,很快掀起AI硬體投資熱潮,但是前幾年籌集大量資金的AI新創公司仍在苦苦掙扎。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如圖形處理器晶片(GPU)製造公司輝達(NVDA)、超微(AMD),其他如英特爾(INTC)及Google (GOOGL)也都有供應提升AI運算能力的晶片產品。 另外就是雲端服務業者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 GCP等,提供現成的套件或框架,給各企業來做自己的生成式模型開發和訓練。 新創公司資金有限,創鑫智慧初期研發人員只有十位,因此在開發IC過程中,就想辦法充分運用外部資源,例如參與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時代推動的「半導體射月計畫」,也申請經濟部AI on Chip的科專計畫補助。
新創電子: 產品
因此,為了達到0.15秒內就要完成推薦,AI晶片的運算時間更要壓縮到只有0.03到0.05秒,也就是30到50毫秒,以這樣的速度做晶片設計。 在邁特電子的 SMT 的產線都有設置光學檢查機(AOI),用影像技術來快速比對待測物與標準影像是否有過大的差異,但也有盲點,例如 BGA(球柵陣列封裝) 底下的焊錫就無法判斷;這種時候還需要搭配 X-ray檢查機判讀。 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進入 SMT 產線的第一步,是將錫膏印刷在需要焊接零件的焊墊上面,這些錫膏在後面經過高溫的迴焊爐的時候會融化並與把電子零件焊接在電路板上面。
- 另外,第二次參與計劃的Invision AI執行長Karim Ali也表示,透過這個計畫與兩年前與會的企業順利持續接洽、持續拓展新客戶,大力讚賞SGP計畫是新創了解亞洲市場及開發潛在客戶的絕佳入口。
- 委託開發生產公司(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在藥品產業鏈碎片化、新興藥物崛起的環境,以及突來的龐大疫苗需求下,突顯其在藥品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亦將CDMO納入為適用範圍。
- 在開發電器或 3C 周邊相關的產品時,內裝的電路板總成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從線路的設計、元件的選擇、到整片電路的製作,都是非常專門的學問,常常令許多設計師或開發者望而卻步。
-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各行各業加速對數位科技的應用,「科技」與「數位醫療」成為熱門收購標的,生醫領域併購熱潮將持續燃燒。
- 智慧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今年度為協助輝創電子突破過往於封閉式場域驗證的限制,藉由與高雄市政府交通局與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合作,於高雄軟體科技園區打造半開放式驗證場域,協助輝創電子的方案實際於場域中進行無人測試;並協助輝創電子收集路邊測試影像數據近百萬筆,透過自行研發的AI系統進行上萬筆訓練。
7/6 台達鄭平執行長率高階主管來訪時代基金會,並促成後續 Delta Day,提供新創更多媒合機會,促進產業與新創合作交流。 新創電子 Garage+ 於 8/17 實體舉辦 Deloitte Day,Deloitte 徐有德會計師、倪慶耀資深經理及胡雅如協理,提供 5 個海內外新創企業股權規劃、跨地公司設立、股東債轉股以及公司稅務等諮詢,透過務實且專業的建議協助新創順利邁入下一階段。 【#商機媒合】台達研究院院長及新事業發展管理長率部門主管,與新創共創商機!
新創電子: 服務
此外,看準先買後付(BNPL) 的市場商機,ShopBack近日併購平台商平台hoolah,後者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提供「三期免息分期付款」的先買後付支付服務,擁有25萬名使用者並與2,000多家商家合作,不難看出ShopBack要建立場景與金流等場域,下一步是否會佈局物流領域值得關注。 在開發電器或 3C 周邊相關的產品時,內裝的電路板總成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從線路的設計、元件的選擇、到整片電路的製作,都是非常專門的學問,常常令許多設計師或開發者望而卻步。 遑論產業中零件的訂購和 PCB 的生產都有最低訂購量(MOQ)的問題,並不像外殼或操作機構可透過 3D 列印等模型技術進行單件的打樣、測試。
今日由台達研究院闕志克院長與新事業發展處程文燕管理長帶領部門主管,首次舉辦 Delta Day @Garage+ 與 4 間新創進行閉門 pitch。 ▲經濟部日前舉辦「AI on Chip科專成果發表記者會暨AITA會員交流會」,發表包括創鑫智慧在內的六項AI人工智慧晶片世界級關鍵技術。 ▲由國科會及經濟部扶持的創鑫智慧,為國內首家切入7奈米製程IC設計新創業者,左三為公司董事長林永隆,左一為營運長陳建良。
新創電子: 我們的服務
如果您不記得是否曾登入任何 Google 產品,但想要確認自己是否已擁有帳戶,可以在這個頁面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假如系統找不到與您的電子郵件地址相關聯的 Google 帳戶,您就會看到相關訊息。 百度是中國AI的領導者,做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擁有強大的數據優勢,旗下有2019年推出的AI語言模型ERNIE,此外也有針對企業端的AI雲端基礎設施應用,《路透社》報導,百度3月份將推出類似ChatGPT的AI聊天機器人服務。 總結來說,對於台灣IC設計產業來說,已有很多年沒有出現像創鑫智慧這種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明星,短短幾年就在全球舞台取得不小成就,很值得將這個個案,做為台灣半導體業繼續升級發展並擴大全球影響力的一個最佳範例。 創鑫智慧在評估切入市場的可行性時,也很清楚當時Google已在推自己的晶片TPU,至於臉書則採用外部的CPU及GPU,其中GPU當然是龍頭輝達的天下。
微軟(MSFT)今年宣布,將與 OpenAI 進行「為期數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與合作,並且改良旗下「Bing搜索引擎」合作。 ChatGPT的生成式AI席捲全球,更引發微軟、Google等加入戰局。 Garage+ 將於 5 月中舉辦國際新創來台計畫 新創電子 Startup Global Program,有 3 家國際新創遠從智利、加拿大、法國飛來台灣,在計畫的第一天,我們將舉辦 Bubble Tea Party,迎接遠道而來的國際朋友。 Garage+ 永遠為團隊提供最有效的媒合機會,促進產業與新創合作交流。
新創電子: 電子產品製造現場
2022年預期全球產業將受地緣政治與全球保護主義影響,主要國家將積極扶植本土供應鏈,其中以半導體及電動車兩大戰略產業最受各國矚目。 新創電子2023 美中日歐政府投入大筆政策補助,積極扶植關鍵技術與供應鏈落地,強化晶片自主;全球科技與電子大廠亦積極分散供應商與生產地,打造韌性供應鏈,促使全球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發生重組與位移。 在汽車領域,市場對車用晶片需求仍強,預計至2030年,每輛車的半導體價值將成長10倍。 然而根據勤業眾信《2022高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趨勢預測報告》,全球晶片短缺現象在2022年恐仍將持續,部分電子產品交期將推延至2023年,企業應做好充分準備。 儘管如此,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仍見成長25%,2022年可望再成長10%,預期半導體市場的強勁需求將持續帶動全球產業與經濟發展。
創始團隊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018離開組織)、Sam Altman(目前負責人)、 Greg 新創電子 Brockman、Ilya Sutskever、Wojciech Zaremba和John Schulman等。 2019年曾獲得微軟的10億美元投資,並保持緊密合作,之前也憑藉DALL-E圖像生成技術掀起討論。 許多人認為AI將在某些工作中取代人類,機構也評論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使用將成為網路的新驅動力,紅杉資本認為,生成式AI有機會顛覆任何需要人為創造內容的產業,不限於藝術、文字創作、遊戲、廣告甚至法律,都有可能在未來以生成式 AI 代勞。 種種財會問題繁雜難解...Garage+ 於 6/8 首次舉辦 Deloitte Talk, 邀請 Deloitte 徐有德 執業會計師、蔡君恒 稅務部經理,分享新創團隊境內外公司架構及日常營運稅務的疑難雜症,後面亦針對想深入探討個案的新創安排四場一對一財會諮詢,期待透過專業建議協助新創順利邁入下一階段。
新創電子: 駕馭不確定的未來 – 企業應變的三大關鍵
創鑫智慧走向世界舞台,並且與國際一流大廠競爭,可以想像,未來掛牌上市價值也會很可觀,很可能是十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 據了解,台積電7奈米製程每片代工價約1.35萬美元,換算約新台幣40萬元以上,對於新創公司來說,可以說是高不可攀的天價。 但考量這個晶片要達到臉書2022至2023年的採購計畫,而且一旦切入供應鏈就要繼續用3年到2026年,屆時若製程技術不夠先進,產品一定沒有競爭力,因此創鑫智慧最後就咬牙選擇昂貴的7奈米製程。 當然,晶片的速度還是相當重要,最初創鑫智慧在規畫晶片速度時,就考量到每一個推薦要壓縮到150毫秒(也就是0.15秒),也就是說,電商及社群平台要在0.15秒內把推薦資料傳給用戶,如此才能讓用戶即時看到,並吸引用戶去做點擊,若推薦時間無法在0.15秒內完成,用戶的瀏覽頁面已經跳過去了,廣告商機也就不見了。 若以晶片絕對效能來說,創鑫智慧當然比不過國際大廠,但若目標是速度快又要省電,就有機會超越,因此,創鑫智慧便決定從不同的產品定位切入,不在速度的「高效能」上與大廠競爭,而是在省電的「高能效」上爭取突破表現。
對於本出版物中資料之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陳述、保證或承諾(明示或暗示),DTTL、其會員所、相關實體、僱員或代理人均不對與依賴本出版物的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 Rangasayee還指出,SiMa.ai最近被發表一項基準測試結果,該結果在用於相機、無人機和機器人等設備晶片的性能和功率方面擊敗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測試數據由 新創電子2023 MLCommons發布,MLCommons是維護AI晶片業廣泛使用的測試基準的工業聯盟。 每標準攤位含諮詢台、攤位裝潢、地毯、公司名露出、高腳椅、網路及電力使用、媒體宣傳、3張參展證。
新創電子: 產業消息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汽車製造商不再使用數十條連接電線,而是採用集中式電腦系統來整合對各種組件的控制,包括監視器、雷達感測器、車窗裝置、娛樂儀表板,該中央電腦充當指揮中心,簡化操作步驟,並提高車輛電子設備的整體效率。 另,鑫創電子布局智慧儀表板與智慧座艙領域,相關產品也已經與台灣某電動巴士業者進入測試階段,預計新品將在明年上半年對外亮相。 在新業務方面,鑫創電子與大股東友達(2409)集團深度合作,今年已開發出AMR並預計明年小量出貨,電動車充電樁也預期2023年起會陸續往海外市場發展。 許育瑞表示,鑫創電子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中旬,除了既有歐洲、美國、日本訂單持續出貨外,鑫創電子明年有三個專案將陸續出貨,包含先前因疫情遞延的中東計程車專案,以及西歐軌道交通案子,至於在美國方面,電動巴士新專案將於明年首季開始出貨。 新創電子2023 車載電腦業者鑫創電子(6680)在手訂單看到明年上半年,展望後市,鑫創電子董事長許育瑞今(25)日指出,明年除了既有訂單持續出貨外,也新增中東、美國、西歐三大新專案,預計將帶動營運持續強勁增長,明年營收可望續創新高紀錄、年增三至四成,因應在手龐大訂單,公司已決定尋找新廠房藉此擴產。
2015 年左右,公司開始積極投入對於新創開發者的協助與扶植,反其道而行地開始接洽小量訂單的製作,並協助設計開發,讓這些新興產品可以真正投入消費市場。 『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係由華泰電子(EMS)北部廠獨立出來創設的新公司,並由美國加州灣區知名的Sparqtron公司投資成立。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各行各業加速對數位科技的應用,「科技」與「數位醫療」成為熱門收購標的,生醫領域併購熱潮將持續燃燒。 多家生醫新創企業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路徑上市引發話題,SPAC被視為新創公司可快速嫁接資本市場,並取得後續開發/營運所需資金的有效路徑之一,然背後的風險不可忽視。
新創電子: 相關連結
IBM早在10年前就推出夠使用自然語言來回答問題的AI系統「華生Watson」,甚至上過美國益智節目大顯身手,並於之後投入醫療應用。 不過好景不常,華生在與多個醫療單位合作後成果不盡人意,因此轉型成為B2B的整合軟體,協助企業在會計、行銷、客服等領域打造自動化應用。 IBM在2022年將AI醫療部門Watson Health出售給了私募股權公司,不過旗下仍有許多AI項目,足見IBM希望在該領域繼續投入的野心,市場研究公司IDC在2021年將IBM評為AI軟體平台的領導者。
基礎設施提供商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的最大贏家,因為所有AI公司基本上都會用到他們的服務,而且都已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不過目前AI相關收入占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整體營收的比例仍然相對較小。 ChatGPT自去年11月以測試版上線後,5天就達到100萬註冊,今年1月每月經常用戶數更達到1億。 由於ChatGPT的運算需要高額的成本,於是公司於本月正式推出每月20美元的ChatGPT Plus付費訂閱服務,希望能藉此提供更穩定的回應效率。 對於像臉書這樣的平台來說,所有的投資都要有獲利,晶片若太耗能,例如推薦一個廣告需要花1元電費,但用戶點擊後回收的廣告費只有0.5元,這種推薦絕對不可能做,因為一定會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