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宿舍 廠長宿舍建於1940年,是當時「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廠長金木善三郎所建造的標準日式木造瓦頂平房,為目前廠區內保存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日式宿舍。 建築特色包括台灣檜木的屋頂構架、高架地板、木床束、前庭後院與日式水景,特別的是,還有台灣日式宿舍少見的獨立磚造基礎。 2011年台糖公司依原樣重新修復完成,2015年起開放外部空間供遊客參觀及拍照,內部空間也提供民眾預約導覽服務。
第一工場成建於1902 年,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機具由英國進口,每日壓搾甘蔗1000 公噸;三年後產能相同的第二工場建造完成,並於1958 年合併,1999 年停產。 2002年經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開放做為糖業博物館的製糖設備實體展示館,展示甘蔗經過壓榨、結晶、分蜜到成品的過程。 金甘蔗影展由文史工作者蔣耀賢、編劇柯淑卿發起創辦,2006年第一屆在高雄縣橋頭鄉(今高雄市橋頭區)橋仔頭糖廠藝術村舉辦。 2007年第二屆開始,影展確定在每年農曆過年前舉辦;約莫是學校寒假期間,每年1月份左右。 創獎起因是源於橋仔頭糖廠文化資產保存與藝術村的發展結果,是全世界首創「現地拍攝、現地後製、現地影展」的新類型影展,強調「100%的自由、100%的甜」為宗旨。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區 景點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張新丕的畫作:一尊粉色媽祖在門口迎接著眾人。 橋頭糖廠藝術村 轉個彎,在天頂的陽光灑落下看見幾位身著黑衣的表演者,低頭拿著掃帚、像是進行著日常的打掃工作,輕輕揮動著地上的堆積如小山的灰塵,塵霧陣陣飛揚。 樂師陳佳雯的二絃伴奏協同表演者吳文翠的身體儀式,是台灣藝術發展協會這幾年的一貫符號。 吳文翠是優劇場出身的台灣舞踏藝術家,江之翠劇場是自民間文化尋找表演藝術的先鋒。 這幾個重量級的名號一出,證明藝術村所經歷社會運動和前衛的年代。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糖廠相當重視糖業文史的保存與利用,高雄市政府亦不定時在糖廠內舉辦藝文活動,廠區內留有進駐藝術工作者之創作,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成為最佳的裝置藝術。
超人氣黃金蔬菜包有以蔬果原汁製成的金黃外皮,外表超級吸睛,內餡則加入高麗菜、紅蘿蔔、 香菇、木耳等配料,紮實口感讓人一吃就愛上。 高雄橋頭糖廠位在捷運站旁,到這裡自行開車或搭乘大眾運輸都很方便,捷運直接走下來面前就是糖廠,糖廠裡有大片停車場。 地址:高雄市林園區林園北路91號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Google搜尋【林園安樂樓】。 1998年原高雄縣政府在進行探勘後,將廠區列為古蹟保存區。
橋頭糖廠藝術村: 致自由 重返《返校》拍攝地 台灣8大IG必打卡廢校&廢墟景點
約一百年後的今天,為了因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國際砂糖進口價格的衝擊,停止製糖業務。 1900年10月,臺灣製糖推舉鈴木藤三郎擔任社長,在山本悌二郎[5]、益田孝、鈴木藤三郎等相關人士的引介下加入臺灣製糖創設計畫,並於同月訪臺,開始於臺南、高雄地區勘察、擇址臺灣製糖新廠的位置。 [6]總督府原建議地點包括臺南蔴荳,山本、鈴木後則前往高雄鳳山、萬丹、東港等區域,在一個月後的探勘後則將候補區縮小至臺南廳曾文街、以及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的橋仔頭一帶,後因考慮橋仔頭用水、交通地理具有優勢,因而選定橋仔頭近中崎溪區域作為新廠的所在地點。 2021年2月5日 — 地點:橋頭糖廠開放時間:9:00 ~ 17:00 地址:高雄市橋頭區橋南里糖廠路24號門票:免費參觀橋頭糖廠建於明治35年(1902年) 超過百年歷史的園區裡在 ... ※高雄市橋頭區公所致力於打造橋頭區「都市田園」的意象,提升優質居住環境,在「交通網絡」、「景觀風貌」、「土地利用」及「產業發展」等架構下,如新市鎮、 科學園區、捷運及糖業博物館的成立等,期將橋頭推向全國舞台。 1902 年鈴木藤三郎社長立聖觀音像,體恤離鄉背井的日本技術人員,也拉近臺灣農民對製糖會社的認同。
廠長宿舍係1940年建築,此建築為前廠長金木善三郎所建造之傳統的日式官職宿舍,建築面積為59.62坪,其構造特色為台檜屋架、高架地板、木床束及台灣日式宿舍僅見之獨立磚造基礎,加上前庭後院與,建築形式保留完整,是目前廠區內最具代表性的日式木造宿舍。 橋頭鄉境內主要有五條五分車鐵道路線,當時五分車鐵道與縱貫線是共用車站。 位於本區處工廠區西方的五分車的維修站,是配合產業鐵路運輸所需求設置的修復站,擔任維修的工作。 雨豆樹劇場,原日軍的靶場有一株高大的雨豆樹,生長於咾咕石階梯,站在雨豆樹前往上看,舉目便見層層伏動的咾咕石牆曲線,構成一幅優美的景觀,在最上一層還有幾個防空洞穿鑿在牆內中,其中的巧妙實在令人叫絕,歷年來有數次展演活動在此舉辦,其天然劇場氛圍與雨豆樹的美感深受好評。 倘若你搭著高雄捷運一路向北,車窗外的景色會由繁華都市、冒煙工廠、漸漸來到較為自然的農田和綠樹,而當捷運來到橋頭糖廠站時,往下一看,彷彿一座老樹森林, ... 2022年10月17日 — 基本款必搭糖廠五分車,探索歷史糖廠.
橋頭糖廠藝術村: 歷史沿革
現今規劃成糖業文物館、咖啡館及豬仔文物館,其中「豬仔文物館」更是由台大陳師孟教授,以及臺糖公司前畜產研究所戈福江所長,捐贈出一千三百多件以「豬」為主題的收藏品展示館。 雨豆樹廣場 曾為日治時期的日軍靶場,1958年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為訓練越南交換學生的員工,於雨豆樹後方建了單身宿舍,而雨豆樹的下方則是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成的旋轉石梯,整個廣場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表演舞台。 鐵件愛情公園 使用來自小港精煉糖廠、岡山焚化廠閒置的鐵片、鍊條、圓盤、墊片、螺栓等鐵件,經糖廠的巧思設計後,創作出六件以「愛」為主題的藝術作品,讓有著堅毅形象的鋼鐵,化為浪漫的裝置藝術。
新營糖廠可說是觀光資源最為豐富的台糖糖廠之一,廠區內不只軌道多、五分車多、文物多,在這裡還有獨特且傳統的鉛字印刷技術能體驗。 占地超過千頃的糖廠,除了工廠、老舊器具、生態池、冰店等糖廠不可或缺的元素外,來溪湖搭五分車可說是最值得的體驗。 橋頭糖廠藝術村 古老的糖業小火車如今變成觀光大使,帶領著遊客穿縮在田野間,享受著稻香與微風,輕鬆的,把什麼煩惱都拋開了。 蓮池潭附近還有其他的景點,若是不想環潭,也可以照上圖路線騎乘喔~可以將蓮池潭周遭玩得更深入喔~想探訪更多嗎??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糖廠餐廳
那棟建築是明治製糖株式会社本社的辦公室,如今已成為麻豆最美的藝文空間。 來到這裡,除了紅樓等美麗的古建築,還有各種讓人拍個不停的藝術造景,認識過去「倒風內海」繁華的倒風內海故事館…等,過去的糖廠轉變成當今的藝術歷史空間,叫人深深愛上。 本園區原即定位以糖業文化歷史之展示為主要核心,再搭配各類文化休閒產業之進駐來共同營造一個休閒感性的空間,故本館定位於「以糖業文化之教育性為主要經營項目,並能提供遊客從事生態體驗、遊憩、休閒、餐飲、戶外教學之綜合性博物館」。
甘蔗從運輸、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到包裝的實體流程,完整呈現,一定要進來看看。 #老屋注入了新的元素,傳統的糖廠園區,除了歷久彌新的歷史風格建築外,也多了新的更引人注目的行銷規劃。 所有轉型的舊糖廠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奇美博物館旁的十鼓仁糖文創園區,同時,這也是唯一需要收費的糖廠,但花這個費用絕對值得。 因為這裡有最難忘的體驗(天空步道、天空盪鞦韆、自由落體、室內溜滑梯)、最精彩的表演(太鼓表演等)、最美的景色(工業風新創意、越夜越美麗),使人留下比糖還甜的難忘回憶。 隱身在市郊的大林糖廠,就像個秘境,目前部分區域為台糖的生技廠,而其他向外開放的空間除了販售冰品的福利社外,處處都留著時間的痕跡。 走進入口的耶林大道,寧靜的氣氛好像把時間都靜止了;當時的糖廠宿舍、集會所、軌道靜靜的在那,充滿著故事卻低調不張揚,等著有緣人來發現曾經的光芒。
橋頭糖廠藝術村: 高雄市橋頭區公所
「蕭壠文化園區」是他現在的名稱,由來為當地的平埔族蕭壠社,非常接地氣。 來到這裡,大小朋友都會被色彩繽紛的花朵、藝術造景,還有精彩的室內展覽所吸引,就像縮小版的駁二充滿著文藝氣息,還有甜甜的快樂回憶。 全台第一家新式製糖場 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人據台時更創設新式製糖廠,以達其壓榨殖民地資材之目地。 一九0一年首創台糖株式會社橋頭第一工場,成為全台第一座新式製糖廠,並於一九0二年開始生產砂糖。
此觀音像約182公分,共有24片蓮花瓣,蓮花座高約60公分,作品出自日本雕塑家大熊氏廣(日语:大熊氏廣)鑄造,外型則仿位於日本奈良市藥師寺東院堂之聖觀音像(約鑄造於720年),兩者是同一風格作品,共屬日本佛像雕塑的代表作。 此外該觀音像也是鈴木當初曾鑄造之四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部分,其餘三尊分別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以及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 §地理位置、面積及交通 橋頭區,地勢平緩,屬高雄平原的一部份,位於本市的西北隅,另一說為縣市合併後的中心點。 橋頭糖廠藝術村2023 南來北往交通便利,往東至西皆通暢,區內有三個捷運站(紅線R22青埔站、R22A橋頭糖廠站、R23橋頭火車站)、一個火車站、省道台一線及台十七線行經、接駁公車與客運車,交通便捷。 本區不靠山亦不靠海,區內有一中小型河流典寶溪流經本區,後勁溪為本區南界接楠梓區。
橋頭糖廠藝術村: 高雄橋頭糖廠藝術村官方網站
許多來到這裡的藝術家,如同穿梭在九零年代尾聲的廢墟和工業遺址,在都市邊緣創作藝術、提出異議。 而後,倉庫空間一度因為高雄捷運開發的拆除命運,歷經一番文資保存運動,成了閒置的倖存者,輾轉直至今日重啟再利用。 【1】位於橋頭捷運和鐵道下的倉庫,在這樣空間政治語彙的情境之中,吸引我到來的因素是「歷史」與藝術的交會:如何透過劇場去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 在高雄橋頭糖廠鐵道倉庫閒置了將近二十年,在多方協調下重新化作「MRA美術館」【2】重新開門的日子,回應著二十年前民間社會運動蓬勃的年代,開幕劇場儀式表演像是個回顧,也像是對未來探問。 2006 年開幕,保存活化再利用後成為臺灣糖業博物館的高雄橋頭糖廠在成立前,原址即為清代傳統糖廠;1901 年新式製糖廠成立,原稱橋仔頭製糖所,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此影展不同於一般採用以電影映演為主影展,採取以徵案方式為主,邀請影像團隊在一週的時間內於橋頭糖廠拍出一部短片。 金甘蔗影展將會負擔團隊一週內所有食宿,並於該影展結束前一天進行評審。 每屆影展約有15個團隊通過初選,最終頒發首獎一名,首獎獎金新台幣十萬元。 總占地約 5 公頃之大的「十鼓仁糖文創園區」,是將閒置多年的老倉庫以不破壞和拆除的前提下,改造為以鼓樂為主題的國際藝術村,雖然成功賦予了園區新生命,但仍保留了一種特有的廢墟感,且白天與晚上皆有不同的視覺樂趣,處處充滿驚喜。 白屋的所在地為原橋仔頭製糖所之招待所,該招待所最初為日式木構造建築,曾於1906年(明治39年)接待過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美食#5 赤湘南
牆上投影著過去的藝術村影像,以及近年的活動片段:二十年前在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進入社區年代的鐵道倉庫藝術村、金甘蔗影展、電影拍攝製作,展示著這二十年來的藝文社群成果。 2022年6月19日 — 橋頭糖廠興建於西元1901年,為早期從獸力壓榨製糖進入現代化機械設備的第一座製糖廠,為台灣最大的古蹟保存區。 高雄糖廠舊稱「橋仔頭糖廠」,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建至今已有112年歷史,被列為市定文化景觀。 製糖工場、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 ...
在高雄土生土長的獅子女孩,喜歡吃喝玩樂,透過攝影保留這些美好日子的回憶,有些事情,將成為過去,透過攝影將它化為不朽。 胖咩覺得十鼓水劇場一定要去看看,至於其他幾乎都是非常適合小朋友的活動,有些大人就可以pass,不過可以陪小朋友一起玩就是了。 糖廠內設有展售中心,且周邊有各式商店提供伴手禮,精緻餐點,小吃和飲料,是歇腳、吃飯、喝下午茶的好地方。 此外,糖廠的冰品部販售各式台糖優質冰品,其中以很有特色的紅豆酵母冰最受民眾歡迎。 橋頭糖廠不小,走路逛完可能會花您整個下午的時光,不過熱鬧的地方就這麼幾個,不是整個園區都是鬧區,但您又想將糖廠逛透透的話,建議可以租台腳踏車代步。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糖廠活動
經整平、斬切,再經「撕裂機」將甘蔗撕裂,壓榨、淨化、蒸發、沈澱,結晶與分蜜等繁複程序才製成糖,功成身退仍遺留在內部各式大型機具,可想像當時製糖業的盛景。 目前開放的區域也頗大,高高低低的大小平台與樓梯大部分都可以走。 橋頭糖廠藝術村2023 (汽機車禁止進入/請勿攜帶寵物進入)本園區入園辦理活動或野餐者,請先登記繳交清潔費後方能使用。 收費標準如下:1.借用本館辦理團體活動(室外),視使用場地大小,每場酌收清潔費500~15000元(小廣場~全區)。 4.團體進入本館有野餐(攜帶便當)或泡茶行為時酌收每人清潔費20元。
如果說這是一齣具備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調性的劇場,我認為以這場劇場表演作為行動方法,串連空間、感官和身體經驗,提供觀者重新走入和經驗歷史的途徑,是具體的回應。 在高雄都市發展過程中,文化資源總是被投注在高雄港邊的駁二藝術倉庫群,談起橋頭糖廠藝術村和地方文化的歷史,市民的認知是有距離的。 然而,這並不代表地方的文化是缺席的,對於文化主體的自省與思考,應是今日重新開啟藝術空間大門應該思考的方向。
橋頭糖廠藝術村: 橋頭白屋藝術村
建築風格與社宅事務所同是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採地上高架結構以利通風,迴廊和連續拱門造型則是歐洲傳統建築的移殖。 雖然這兩棟建築的設計圖來自荷蘭,仍舊融入部份的和式建築風格。 在屋頂方面很明顯可以看出,和日本傳統木構造房屋一樣的屋頂;屋樑則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台灣檜木。 「俱樂部」為規模最大的建築,本區處自營的「糖廍咖啡」也設置於此,古蹟內部並擁有最新、最夯的「豬仔文物展示區」,主要陳列臺灣大學陳師孟教授所捐贈的1,400餘件豬公仔,另外尚有前畜產研究所戈福江所長捐贈之514件豬仔模型。
整建完成的白屋,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做藝術典藏,邀請藝術家駐村創作辦展;也取得了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不定期會 ... 橋仔頭糖廠成立於西元1901年,引進機械化製糖技術,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糖廠內機械化的壓搾甘蔗機,當時每日可壓搾甘蔗量1000公噸,隨著產業轉型,於1999年停止製糖,留存著的這些見證著臺灣糖業的興盛和沒落。 橋頭糖廠有五條主要運輸路線,穿梭於甘蔗園,如今功成身退之際,但仍保存退役老火車頭,供遊客思憶。 這裡也是網美熱愛的取景場景,波比沒有經歷過那段時光,一直很難想像那般景色,佇立許久不斷思索著,哈哈。 橋頭糖廠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台灣蓋的第一座糖廠,從1901年到現在,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了。 當年日壓200噸,掀起台灣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了輝煌糖金時代,1999年環境變遷,結束了一世紀的製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