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砍單12大著數2023!內含半導體砍單絕密資料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19, 2021

半導體砍單

7月出口達387.3億美元,雖連11黑,但跌幅收斂至最小,受惠AI商機,伺服器、顯示卡等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90.7億美元,創單月新高。 目前台灣國健署現行的政策,是基於菸商提供的證明文件進行風險評估,考慮到上述的各種謊言、危害以及政策的缺漏,這樣的做法是否能確保國民健康? 反菸團體以及各方專家,強烈呼籲政府應該採取嚴謹、公開、透明的三大原則,對新興菸品進行更為周全的監管,蒐集本土國人健康衝擊證據,確保國民健康不受威脅。

  • 「從目前情況來看,庫存還在消化過程中,沒有之前預期的樂觀。」IDC 亞太區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目前預期是到第 3 季結束會達到正常庫存的水準,但也有人認為,到第 4 季甚至是 2024 年第 1 季,整個行業仍然處於消化庫存階段。
  • TrendForce調查,晶圓代工廠浮現砍單浪潮,首波訂單修正來自大尺寸驅動IC(Driver IC)如電視,及觸控與顯示驅動器集成(TDDI)如各類觸控面板,2者主流半導體製程分別為0.1Xμm及55nm。
  • 盛群則持續擴大在32位元的布局,法人指出,盛群目前在32位元MCU接單強勁,包括白色家電、電競以及網通等客戶的訂單,現階段客戶訂單維持續強到年底,加上今年產能取得相較去年成長,預期盛群今年32位元MCU出貨表現有機會挑戰逐季看增。
  • 第六,約72%的採購者表示,他們對半導體供需動態在未來12個月內恢復常態有信心。
  • 如果說缺貨、漲價行情是困擾半導體人足足兩年的魔咒,那麼2022年急速大反轉的砍單、降價行情又將成為產業的另一個夢魘。

全球航空公司過去幾十年來只想在機艙內塞入更多機位,但現在隨著旅客在新冠疫情後願意多花錢升等「犒賞自己」,航空公司正致力於... 美國個人投資人協會(AAII)最新的每周調查顯示,散戶投資人對未來6個月股市的樂觀態度從49.0%下降至44.7%,但連續10周保持在37.5%的歷史平均水平以上。 本周台股指數持續震盪沉澱,昨(9)日在多空勢力拉扯下,收盤小跌6點,收在16,870點,整體成交金額為3,329億元,科技股多數休息,僅半導體龍頭股力守平盤之上小漲作收,傳產股守穩上漲接棒演出,金融股受惠8、9月除權息資金動能挹注,支撐大盤守在平盤附近。 IGBT是近期半導體元件中,唯一還能大漲價且一路供不應求的品項,主因現階段供應量有限,但太陽能電廠瘋狂建設,其逆變器對IGBT需求龐大,加上電動車也高度需要IGBT,各大車廠頻頻出手搶購所致。 台積電剛也今(8)日公佈六月營業成績,營收來到1758億7400萬新台幣,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8.5%,創下單月歷史次高,表現亮眼。 台積電將在下週(1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屆時將如何回應有關產能及砍單傳聞,值得持續關注。

半導體砍單: 「半導體超級景氣循環」恐難再現

如果這些財報強於預期,可能會凸顯經濟的持續強勁,因為消費者的韌性驚人;但這也可能意味著Fed在對抗通膨方面仍有一些路要走。 此外,亦可留意低基期的半導體族群,已出現下半年產業落底訊號,股價可望恢復動能;長線政策受惠族群,包括電網升級、新能源、儲能充電等標的,短線若見拉回,不影響長線持有信心。 本次MSCI季度調整台股雙降一平,綜觀MSCI對台股影響性日趨淡化,整體投資情緒、財報表現、市場資金流向、國際市場表現等才是左右台股盤勢關鍵。 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結構問題同樣沒改善,業內人士表示,近年掀起的半導體投資熱潮,很多項目拿到高昂資金,並向台灣等地四處挖角人才,但在整體人才有限、各方競爭下,許多項目最終毫無成果,浪費龐大資源。 半導體砍單2023 景氣方面,業內分析師指出,下游廠商從3月至6月砍單不斷,甚至也有不下單者。

半導體砍單

另外龍頭中華電信,每股盈餘則為本期亮點,沒有合併案的束縛,不僅每股盈餘維持三雄最高的位置,突破自己在2018年設下的「499元陷阱」,獲利能力回到6年前水準。 遠傳電信則在自主開發的資通訊服務推進下,獲利增長, 2023年上半年新經濟整體獲利更較去年同期成長5%。 ● 台灣大哥大(3045):第二季合併營收435.5億元,年成長率5%,其中單季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89.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現核心業務獲利能力的增強,每股盈餘達1.08元。 談到工作日常,麗莎分享,多數日子都是由早會組成,會收到任務列表,通常與工具故障排除或維護相關,且大部分工作都用電腦操作即可,多為機台「健康檢查」。 她非常喜歡所處團隊,因儘管她是唯一沒有半導體背景的員工,但團隊非常耐心幫助她學習,最大缺點就是每週 3~4 天輪班 12 小時,早上 5 點 45 分上班到下午 6 點 15 分下班,這種日程安排對單親媽媽來說有點困難。 麗莎表示,10 天課程包括講座和實踐經驗,所有講師都是英特爾員工,提供半導體業第一手寶貴知識,講座主要讓學生了解半導體員工主要作用,實踐部分則要學生穿上防塵衣,於模擬工廠練習排除各種機器故障。

半導體砍單: 晶片交貨等待期縮短八天 短缺問題加速改善

但過去一個月內地位動搖,輝達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營運確實受到庫存成長和需求下滑的沉重打擊,尤其在關鍵遊戲領域,再加上未來可能無法銷售中國某些數據中心晶片,讓情況越來越糟。 台積電的四大客戶包含聯發科、超微、高通和輝達,他們面對未來營運看法保守,甚至略顯悲觀。 其中,圖形處理器(GPU)大廠輝達今年以來,已經至少下跌了53%,除了受到景氣衰退影響,還得面對美國政府恐趨嚴的「售華禁令」。

  • 儘管現況如此,但仍有國際電子商情的同仁積極預測,俄烏戰爭、疫情終會過去,隨著疫情和戰爭的影響趨弱、復工復產升溫,以及消費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帶動下,市場需求會逐步回暖、釋放,而當前產能成長是低於預期的。
  • 法人研判,該公司全年營運能否維持成長,須持續觀察景氣和陸系車廠殺價戰狀況。
  • 此外在整個經濟周期裡,客戶口味變化也很快,公司也要配合做產能和設備的配置調整。
  • 隨著宅經濟效應減弱,加上疫情、俄烏戰爭、全球通貨膨脹等事件連番衝擊供應鏈,消費性電子的市場需求在短期內被抑制,包括PC、NB、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需求明顯降溫。
  • TrendForce也指出,近年5G手機、電動車滲透率逐年增加,5G基站、各國安檢措施自動化等基礎建設、雲端服務的伺服器需求等的備貨動能,將持續支撐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大致維持在90%以上。
  •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8日電)全球通膨壓力升溫拖累消費經濟動能,台積電日前證實,半導體供應鏈面臨調節庫存階段,對此上游矽晶圓業者認為,第3季透過訂單與產品品項挪移,暫可支撐產能滿載,不過對第4季存在不確定性,恐需觀察市場庫存效應。
  • 半導體業界拋出重磅消息,傳出台積電遭蘋果、超微和輝達等三大客戶下修訂單,拖累台積電股價1日開低走低,終場狂殺22.5元,收在453.5元。

第2季12吋產能利用率相對飽滿,但8吋晶圓需求疲弱,12吋晶圓產能占比達75%。 崴爺就分享,自己人生中好幾次薪水翻倍,或是事業的境界的增長,全部都是靠職場人脈而來。 半導體砍單2023 當時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他過去在蘋果日報工作時負責的客戶,因為對方相當肯定過去合作時的經驗與成果,所以直接提供崴爺一整年的預算讓他開廣告公司。

半導體砍單: 銀髮阿嬤也可以!王品再徵500人 上半年已調薪12%

文曄所屬產業是該公司熟悉,經營團隊優良,觀察文曄歷年來營運績效及獲利也穩定,近兩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約為13.5%、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約有6%,屬良好的財務投資標的,評估長期投資文曄將能獲得良好的財務投資回報才啟動公開收購。 供應鏈指出英特爾將可望不再由大聯大「一家獨大」代理,明年以後,可望將產品線陸續分給多家代理,文曄是其中一家。 半導體砍單 半導體砍單2023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 股市心理很微妙,越看好、期待很高的股票反而不漲,失去耐心殺一波後卻突然反彈,蔡明彰指出,5月台股的主要基調是跌深反彈,電子股比航運股跌得深,所以漲幅較大,航運股當中又以航空雙雄5月上半個月跌最深,所以月底急漲。 近期NB大廠也加入砍單,幾乎所有一線PC品牌開始下調年度出貨目標,宏碁、華碩、惠普、聯想等平均下調幅度超過20%。

半導體砍單

力積電證實近期驅動IC、影像感測器產能需求有鬆動,空出產能轉移到生產電源管理IC、混合訊號、車用等需求較高的產品,目前產能利用率還是爆滿,「預估到第三季都不會有變化」。 相較於去年缺貨與漲價不斷,今年因產品需求有差別,加上力積電有7-8成的客戶簽長約,晶圓代工價格趨穩定,加上生產效率提高、美元收費的匯率有利因素,下半年毛利率會比上半年好。 展望第2季智慧手機、PC,甚至原本需求相對不錯的汽車,蔡明彰認為都難以成長,因此判斷半導體周期將於上半年觸頂,面臨緩慢的訂單調整,半導體砍單潮尚未利空完全出盡,不過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及半導體設備較不受砍單衝擊。

半導體砍單: 產業分析》大摩:晶圓代工不再短缺 最快Q4砍單

台積電對此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強調「本公司針對機台設備皆有年度規劃,並依循計畫在不影響正常營運的前提下進行例行維護與升級」。 業界人士告訴《經濟日報》,一般情況,晶圓工廠將24小時不停工,EUV是重中之重,不會關閉,本次消息若屬實,茲事體大。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供應鏈裡頭,大廠的桶子暫時都是滿的,但終端品牌客戶快速在修正訂單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水龍頭越關越小,大廠的桶子還會滿多久? 報導稱,據統計,2022年截至6月10日,申萬半導體指數已回檔近30%。 從個股來看,高達三成以上個股跑輸半導體指數,如國科微、晶豐明源、匯頂科技、韋爾股份等企業股價更是幾乎腰斬。

半導體砍單

以MCU為例,MCU在6月前的價格仍舊非常堅挺,龍頭廠商還紛紛延長貨期(普遍在50周),海外大廠還開啟了多輪漲價,中國廠商也跟隨漲價趨勢。 半導體砍單2023 但步入7月,消費類MCU呈現供過於求的景象,價格明顯下降(如STM32F103C8T6目前已經攔腰降價,STM32F103RCT6從百元高位跌回兩位數價格);反觀車規晶片、工控晶片、醫療晶片依然緊缺,特別是32位元高價MCU。 通膨影響消費需求降溫的效應逐步擴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法說會表示,半導體供應鏈今年下半年開始調節庫存,並可能延續到2023年下半年。

半導體砍單: 台股多空拉鋸...外資轉買 電子成交占比仍逾七成

台積電上半年合併營收1.02兆元、年增達39.59%,營業利益4859.14億元、年增達64.05%,毛利率57.4%、營益率47.4%。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397.6億元、年增達60.47%,每股盈餘16.96元,優於去年同期10.57元,同寫新高。 值得留意的是,原廠出貨給艾睿亞太,也須送交美方政府許可,原廠考量出貨順暢,將調配通路商代理比重,艾睿目前是德儀 (TI) 僅剩的代理商,德儀為鞏固中小型客戶,由於大聯大與文曄 (3036-TW) 過去都曾與德儀合作,是否可因此分到德儀代理,也值得密切觀察。 大聯大預計斥資81億元多,公開收購文曄科技流通在外股權最高達30%,被視為「惡意收購」,文曄今天由三位獨立董事程天縱、龔汝沁、林哲偉出面提出四大質疑點。 董事長鄭文宗也到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提告,控告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等人,財報不實及公開收購說明書不實、內線交易與違反銀行法等,不過,從依法公開收購來看,業界與法界認為,文曄提告恐難成立。 此份WHO報告中指出,加熱菸商可能透過各種行銷、廣告宣傳手段,或者透過贊助菸草研究,建構出各種謊言。

半導體砍單

由於AI仍未明顯止跌,三大法人本周站在賣方居多,僅投信力挺155.13億元,外資與自營商連續兩周自台股撤出,外資本周賣超327.74億元,自營商賣超幅度擴大至386.08億元,刷新台股歷史最大賣超金額紀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558.69億元。 台股昨(11)日開高走底,即使AI類股止跌,然終場指數仍下跌33點,本周台股持續下挫,大盤全周回檔242點,周K線連二黑,持續落於季線之下。 不過,富鼎去年第4季業績已明顯受市況反轉衝擊,當季稅後純益降至8,400萬元,季減64.86%,年減59.23%,下探兩年來低點,每股純益僅0.43元。 如果是你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希望能擁有美好幸福的職涯與人生,可以將根據上述三個原則作為找工作的參考,並且一定要記得,你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可以嘗試,不要當一個眼高手低的人,應該積極的去探索各種可能性,在做中學,勇敢去累積自己的能力、人脈與視野。

半導體砍單: IGBT缺貨 電動車、太陽能頭痛

DigiTimes報導,全球通膨加劇,手機與NB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半導體產業砍單與新品遞延風暴持續擴大,就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遭受衝擊。 半導體砍單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指出,半導體庫存於2022年第三季度達到高峰,第四季度庫存開始修正,預計將持續至2023上半年,到2023下半年產能利用率才會全面回升。 對此有廠商表示,半導體產業鏈最後防線已突破,2023年上半將面臨嚴峻的庫存修正與業績崩跌挑戰。 報導指出,台積電幾乎所有客戶都將經歷低迷,不得不削減訂單,因此台積電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用率將大幅下降。 例如,台積電的N7線(7納米、6納米級技術)的利用率2023年初將下降到50%左右。

半導體砍單

還可以在高階製程穩住HPC優勢外,也可以向下搶攻成熟製程的商品(車用晶片)。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市占率6.1%,為第4大廠;中芯國際市占率5.2%,居第5位;華虹集團市占率2.9%;居第6位,力積電市占率2%,居第7位,世界先進市占率1.5%,居第8位。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 法人也指出,台積電超跌,是因大環境有疑慮,若想趁機撿便宜,可觀察外資是否轉賣為買,還有台積電大客戶,如蘋果、超微等股價是否止跌,另外台積電股息殖利率是否拉進10年期美債殖利率。

半導體砍單: 富喬保守看待第3季 電子玻纖布需求增溫有望帶動營運轉佳

此外,近來半導體業者盛行的「長期協議訂單」恐因景氣下行而遭毀棄。 黃伯堃則指出,不太容易發生,因為本次經濟衰退也會減緩「通膨」,到年底物價壓力趨緩,烏俄局勢也將告一段落。 然而近期PMIC、影像感測器(CIS)、及部分MCU、系統單晶片(SoC)砍單潮已浮現,雖仍以消費型應用為主,但晶圓代工廠已陸續不堪客戶大幅砍單,產能利用率正式滑落。 以此趨勢來看,車用半導體供過於求的狀況早該於2020年底、2021年初就該發生,不過當時受到全球新冠疫情擴散影響,運輸不順甚至斷供,造成車用晶片極度短缺,並持續缺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