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永嘉雙龍汽車也確認未來將會引進Korando e-Motion在臺灣上市,時間點大約落在第一季與第二季左右。 相較於韓系品牌大張旗鼓引進新世代電動車,Opel也把Mokka-e電動休旅列為首發車款,Volkswagen就顯得靜悄悄,儘管2020年發表的ID.4被Volkswagen原廠設定為全球戰略車款,但目前仍尚未佈局臺灣。 動力方面,ID.4提供3種不同輸出設定,分別為148匹馬力搭配52kWh電池組的入門動力、170匹馬力與52kWh電池組搭配的中間規格動力,還有204匹馬力搭配77kWh電池組,也就是ID.4 Pro Performance車型使用的動力組合。 並在2021年加入295匹馬力輸出的GTX 電動車台灣2023 電動車台灣 性能化電動四驅系統,接著於2022年新增265匹馬力的電動四驅車行,具備0-100km/h加速6.9秒、續航力517公里的性能實力。
動力則是提供有Long Range雙馬達四驅、Plaid三馬達四驅兩種設定,Long Range車型具有670匹馬力輸出,以及0-100km/h加速3.2秒、極速250km/h性能實力,續航力則為663公里。 Plaid車型最大馬力為1,020匹,並且擁有0-100km/h加速2.1秒、極速320km/h性能實力,且可繳出628公里最大續航力。 2023年1月,臺灣賓士正式宣告將會在2023年引進EQE SUV與EQS 電動車台灣2023 SUV兩款電動休旅在臺灣上市,隨後經銷端更流出EQE SUV的預售接單資訊。 據了解,EQE SUV初期將引進350 4Matic及AMG 43 4Matic兩種動力規格,前者具備292匹最大馬力輸出,搭配89kWh動力電池模組,可繳出551公里最大續航力。 Mercedes-AMG EQE 43 4Matic SUV則是擁有476匹系統馬力輸出,並升級90.56kWh動力電池模組,續航里程落在476公里水準。 根據經銷端流出資訊,首波接受訂購的都是預計在2023年3月生產的車型,最快進入臺灣的時間點應該會落在第二季或者第三季左右。
電動車台灣: 地球黃金線「電動月」專題內容索引:
總部設在竹科銅鑼園區的富田,去年合併營收19.74億元、年增16.4%,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11.50億元、年增12.1%;隨著電動車動力系統自第3季開始出貨,預估全年營收上看30億元歷史新高,明年目標挑戰50億元。 如今最新開發的電動車動力系統,強調「七合一」包括整合馬達、齒輪箱、發電機、變頻器、逆變器、降壓器及差速器等,體積更小,且直驅一體,可以滿足電動車輕量化及客製化需求,更具市場競爭力。 台灣開發出電動車的「心臟」動力系統後,台系鏈整合有成,由富田電機領銜,攜手和大、中鋼(2002)(2002)、大亞等大廠,成功打入日本電動車供應鏈,包括馬自達等指標大廠已率先採用台灣產製的電動車動力系統,本季開始出貨。 豪雨天最怕淹水,有網友發現「電動車」好比水陸兩用快艇,相比「化油機車」高下立判。 有專家指出,目前電動車的馬達跟電池防水,都做得比較完善,就已2018年最初代的Gogoro 1電池、馬達、線路等接點,都經過防水處理,甚至擁有IPX7,可提供水下1公尺浸泡達30分鐘的防水保護。
富田資本額4.5億元,主要法人股東包括中鋼、開發金、中信金、大亞及日本豐田通商等,合計持股逾三成,其中,中鋼持股近二成,為最大股東。 計畫主導廠商富田董事長張金鋒說,目前富田電動車零組件年產能可達200萬套,其中動力系統年產能約4萬套,未來因應訂單需求,最大產能將逐步擴增至20萬套。 馬自達此次採用台灣電動車動力系統的車款,是旗下最新款MX30 R-EV增程型電動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馬自達外,包括歐美知名車廠及另一家日系車廠,也正與台廠洽談合作計畫。 鑒於其他透過SPAC上市的電動車製造商的慘淡表現,如果VinFast股價能夠保住漲勢,即堪稱難能可貴,包括Lordstown Motors、Nikola和Faraday 電動車台灣2023 Future在內新創電動車股,借SPAC上市以來均已跌掉90%以上的市值。 頂規 GT 車型配置與 Premium 車型相同,但馬力上調至 592 匹、扭力來到 87.7 公斤米。
電動車台灣: 電動車下一哩路:電池升級大考驗(毛驤文、林建甫)
不過,首波僅有提供HS 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先前多次在臺灣被捕捉的ZS EV卻始終未見規劃。 然而,MG預告2023年將會引進一款全新車款進入臺灣市場銷售,不過究竟誰會出線目前仍未有確切消息。 但MG4 EV引進全新世代設計語彙以及科技化鋪陳,話題性與新鮮感可能比ZS EV更高。 Audi這次將外觀細節重新調整以及動力系統升級列為重點,雖然依舊提供50 電動車台灣 quattro、55 quattro 還有三馬達SQ8共三種動力設定,但電池容量大幅升級! 在Boost模式下具備335匹、67.7公斤米輸出的50車型,電池容量從71kWh升級至95kWh,讓續航力提升至491公里與505公里 (Sportback)。
- 總部設在竹科銅鑼園區的富田,去年合併營收19.74億元、年增16.4%,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11.50億元、年增12.1%;隨著電動車動力系統自第3季開始出貨,預估全年營收上看30億元歷史新高,明年目標挑戰50億元。
- 2010年,日本約310座充電站,截至2022年11月底,全日本已有1萬9311處充電站。
- 鴻海(2317)(2317)電動車事業有重大突破,董事長劉揚偉昨(14)日於線上法說會透露,目前集團正在與超過十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五個很有可能簽訂合約。
- 扮演Hyundai運用E-GMP平台為基礎開發的第2款作品,Ioniq 6採用流線的四門跑車設計,Hyundai更為其設定能源效率最高的電動車目標,Hyundai表示,受惠於流線造型,Ioniq 6的風阻係數僅有0.21Cd,可以幫助其帶來最佳的續航里程。
- KIA EV6 KIA EV6日前才於台北101快閃亮相,該車與Ioniq 5同樣搭載集團E-GMP電動車平台,不僅外型搶眼,寬敞車室內也採用一體式數位儀表/中控螢幕、旋鈕式排檔、觸控空調介面,展現新世代電動車前衛設計。
- Mercedes-AMG EQE 43 4Matic SUV則是擁有476匹系統馬力輸出,並升級90.56kWh動力電池模組,續航里程落在476公里水準。
儘管內容趨向分眾,大家都樂意在「同溫層」內取暖,但如何深化內容價值,同時把適合的內容推給對的受眾,成為媒體當今的最大挑戰。 當然這只是一份政策大方向的說明,還沒有詳細到那一條法規要怎麼修、改成怎樣,也還沒說接下來的政府年度預算到底該怎麼詳細分配,但目前的主要規劃方向有三:產業面、需求面,跟法規管制面。 最後看到售價最便宜的CMC E300,其貨車版本有5.9km/kWh能耗,這成績勝過包括BMW i7、Tesla Model S、Model X與Lexus RZ 450e等豪華電動車,節能表現不容小覷。
電動車台灣: 【2023 最新版】 「電動車」人氣排行出爐!5 大年度熱銷電動車款介紹,價格、車款特色、續航力等規格細節全公開
劉家宏表示,新興科技將在市場創造新需求, AI半導體市場商機持續升溫,而具有完整供應鏈、領先技術的台廠,有望在AI商機下受惠。 根據歷史經驗,每當市場出現新趨勢時,台股本益比均有較強的拉升,其中科技與電子族群的表現會更加亮眼。 自 8 月初展開預售的 Ford 純電跑旅 Mustang Mach-E,提供 3 種車型,預售價分別為 208 萬、248 萬以及 268 萬元,今年國內配額約 300 輛,僅半個月就已被預訂一空,對此福特六和緊急追加 150 輛的新車配額。
而另外其在售價上來到 219 萬元,相比於對手 Lexus UX 300e 的 169.9 萬多出不少,後續如何在市場上溝通 XC40 與對手們的差異之處,再加上 2022 年還有望加入同平臺的 C40 Recharge,如何強化產品優勢與作出彼此的區隔,將是國際富豪必須面對的課題。 目前美國電動車佔比約1%,但包括通用(General Motors)、福特(Ford)等老牌車廠都預估,電動車銷量將持續增長。 為排除電動車駕駛對於行駛期間電量可能耗盡的擔憂,產業專家指出,美國需要足夠的快充。 台灣首波將提供去年12月展示的頂規GT車型,採雙馬達4輪驅動、98.8kWh鋰電池配置,具有459匹/84.6公斤米扭力,0-100km/h加速只要3.5秒,支援150 kW 快充功率、續航力約有486km,至於會不會有入門或後驅車型,未來動向值得關注。 福特六和下半季就屬Mach-E電動休旅最亮眼,開始展開布局台灣電動車市場版圖,8月2日將舉辦媒體預賞會,現場可望進一步揭露車型與預售價,實際發表上市約落在9~10月左右。 BMW i4 除了已上市、且即將在3月開始交車的iX電動休旅外,BMW汎德今年還會推出BMW i4電動房車,日前已展開預售,共有i4 eDrive、i4 M50兩款車型,接單已破200張,預售價分別為250萬、305萬元,續航力最高達590公里。
電動車台灣: Porsche Taycan GTS 售價-579萬起
55車型在Boost模式下動力輸出來到402匹、66.7公斤米的水準,電池則是從既有的95kWh提升到114kWh,續航里程分別為582公里與600公里 (Sportnack)。 SQ8則是將動力輸出提升至503匹馬力與134.5公斤米扭力水準,但因為動力提升關係續航表現下修至494公里與513公里 (Sportback)。 經過2022年,各車廠積極將電動車導入台灣,使得台灣到去年底已累積有28款純電動車,全年度電動車總市場銷售量也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另外,本篇收錄範圍為台灣已發表、且由總代理銷售之純電動車款,並以各車款入手門檻價格由低至高進行排序,續航力則以能源局測試結果為準。 中華汽車曾在 2021 年 5 月舉辦的 2021 年法說會中,曾透過簡報首度公布改款 e-Veryca 將於 6 月上市。
他強調,鴻海持續與傳統車廠商討合作,透過德國ZF集團,更快切入車廠,進入一階(Tier 1)供應鏈,與傳統車廠合作更為全面,從車用電子到底盤,取得更有競爭力成本,增加合作可能性。 談到鴻海與德國ZF集團合作,劉揚偉說,雙方是在汽車車軸與底盤合作,這有穩定的成長潛力,同時,車廠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目前汽車業陷入業務緊俏,外包成為趨勢,這是鴻海的優勢。 鴻海(2317)(2317)電動車事業有重大突破,董事長劉揚偉昨(14)日於線上法說會透露,目前集團正在與超過十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五個很有可能簽訂合約。 近期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合併日本最大原生數位媒體集團Mediagene,改名為TNL Mediagene,合併後雙方讀者數量加起來達6,000萬,總流量已成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媒體集團。 本次AWS科技潮什麽與INSIDE塞掐合作錄製的Podcast節目,邀請TNL Mediagene整合長Richard與AWS BD Manager Jack,一起暢聊關鍵評論網一路走來從哪些面向運用AWS雲端工具,得以站在巨人肩膀持續前進。 電動車台灣2023 法規管制面:這部分將會再提高車廠販售新車能源效率標準、逐步加嚴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目前已經有 CAFE 油耗管制標準,估計就是再縮嚴油車販售的總量管制)。
電動車台灣: 【電車世代】台灣淨零總說明:2040 新售汽機車全部要 100% 電動化!
近期發表的 2022 年式,更進一步調漲 2 萬,追加車道置中維持、電動尾門感應式啟閉功能,補足其 2021 年式車型在 Level 2 系統的不足。 而且在有掛牌的 9 月、10 月、11 月、12 月,皆每月有著雙位數的交車量,表現相當不俗,也算是給接下來即將在 2022 年內導入、採用 E-GMP 平臺的 Hyundai Ioniq 5,打下了不錯的銷售基礎。 當然屆時 Ioniq 5 的訂價是否會高出 Kona Electric 不少,將左右其市場戰力。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國發會在今年3月公佈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圖,其中提到,到2040年,電動車市售佔比要達100%,預計不會強制要求禁售燃油車。 但車商表示,僅管國際各大車廠積極投入電動化研發,但受限於電池等原物料生產成本高昂的問題,電動車售價仍貴。
並在6月時表示,到2030年,充電站的總數將達到15萬座,透過擴大基礎設施網路,推動電動車普及。 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地區,也是率先推動電動化的一州,加州在8月簽署行政命令,規定2030年,車廠多達68%的新車銷售必須是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到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則不得超過20%;紐約州隔(9)月也宣布跟進,要求到2035年,州內銷售的全數新車,必須為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雖然交車時程比原本預計的五月要稍晚了一點,但 Kia EV 電動車台灣 6 初進榜就以 59 輛的掛牌數奪下亞軍席次。 另外,由於 Kia EV 6 五月初就宣告累計銷售訂單已突破 650 張,後續常駐台灣電動車銷售排行榜不是問題,但前提是要持續有車可交。
電動車台灣: 特斯拉「新4680電池芯」傳明年量產 續航力增16%將突破700公里
2022年除了e-tron S以及e-tron S Sportback兩款定位為性能版的新動力追加之外,Audi Taiwan在電動車市場其實並沒有過多著墨,相對來說聲量並不及於BMW與Mercedes-Benz兩個德系豪華品牌。 2022年對於台灣汽車市場無疑是快速變遷的一年,在全球各車廠極力發展電動車,以及台灣「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整廠加權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加嚴等情況下,促使國內許多車廠導入電動車來滿足消費者需求與法規規範。 規格的困境還不只是充電連接器,充電分級也需要標準化,因為這牽涉到消費者的恐懼心理。 《Tesla車主第一手報導!特斯拉道路實測一年報告大公開》文章中談到,消費者擔心的三大原因之一就是充電問題。 而日前在 2021 年 1 月 Tesla Taiwan 舉辦了媒體活動,首度在國內亮相改款的 Model X,也是全球首度亮相採 CCS2 充電規格的 Model X。
只是,Volkswagen Taiwan截至目前為止仍尚未拍板ID.4引進的時間點究竟為何。 身為Lexus新世代電動戰略佈局的首發車款,RX 450e在2022年4月正式發表亮相,選用與Toyota bZ4X相同的e-TNGA模組化電動車平台作為基礎,以介於NX與RX之間的車身尺碼,還有長達2,850mm軸距期望兼顧靈活度與乘坐空間。 動力則是採用RZ 450e單一動力規格,搭載Direct4電動四驅系統架構,運用201匹馬力 (150kW) 輸出前軸馬達搭配後軸107匹 (80kW) 馬達所組成,續航力則是大約落在450公里左右。 Lexus總代理在2022年年度計畫中曾經表示積極爭取在2022年年底前導入,但是目前並未如當初預期順利,正式上市時間點應當會落在2023年年內。
電動車台灣: 全球最大電池交換網能否吸引機車族轉投乾淨能源?BBC記者試騎台灣電動摩托
不再是口號般的「電動車元年」,除了特斯拉之外,電動車的選擇也越來越多,2022年台灣車市還有不少新電動車即將發表,《ETtoday車雲》也特別整理出來,給想從油車換電動車的車迷參考。 潘日旺2017年創立越快,預計今年銷量將達到45,000至50,000輛,上個月也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建廠。 「天使輪」7月21日在高雄港外海沉沒,沉船處油汙滲漏不止,台灣港務公司今日表示,抽油工作平台船已抵達現場進行浮筒及浮燈標...
其實早在18世紀,第一台用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就已經製造出來,並且橫行了半個世紀後,才因當時電池技術的瓶頸,以及競爭對手(內燃機)引擎效能的提升而逐漸敗陣,換來近一個世紀的沉寂。 此外,鴻海旗下鴻華先進Model C電動車的量產進度,將如期於第4季開始在台灣量產。 劉揚偉並預告,將會在10月18日的鴻海科技日(HHTD)上,釋出更多電動車事業最新進展。 國發會昨天(3/30)協同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內政部與交通部,一起公佈了「台灣 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除了喊出到時再生能源佔比 60~70%、進口能源依存度從 2021 年 97.4% 在 2050 年將至 50% 以下之外,對電動車部分還喊出 2040 要讓市售電動車達 100% 的目標。
電動車台灣: 下雪還是大魔王! 特斯拉最新FSD雪地表現仍舊慘烈
這次的設計風格截然不同,Hyundai說,這番極簡身型與比例源自Prophecy概念車,這身圓弧曲線設計有個名稱叫做Electrified Streamliner。
他進一步指出,在垂直分工之下,客戶與供應商都是多元發展,不斷競爭,降低成本,相對也更有效率。 如今隨著電動車產業發展日益成熟,可以預見未來電動車產業發展也會跟個人電腦及半導體產業一樣,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展開產業的典範轉移。 面對每一位客戶,以絕對誠摯的服務態度,從購車前的賞車與各種問題諮詢,到交車時我會鉅細靡遺的解釋且回答每一個細節與詢問,當然也在後續售後服務上,持續提供貼心服務,每一位車主的賓至如歸以及隨伴而來地友誼,對我而言都是最期待、也最好的回饋。 工研院先前調查發現電動車主的主要困擾,包括充電樁附近無可打發時間設施、找不到充電樁、燃油車佔用、充電需要排隊、充電插頭介面與自己電動車不同、充電站點查詢APP訊息不足、充電至80%時間太久、充電樁故障無法使用、充電站環境不佳、付費不方便、充電槍中途被拔除等。 豐田(Toyota)計畫到2030年開發30款純電動車,全球年銷售拼350萬輛;本田(Honda)計畫到2030年同樣在全球推30款電動車型,目標是每年生產200萬輛。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大量使用,以及純電動車滲透率不斷成長的情況下,明顯推動了對充電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