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與香港民主派關係密切,其下壹傳媒、《壹週刊》、《蘋果日報》經常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建制派社團,與黎反共的立場相符合。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2021年6月17日,警方國安處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拘捕壹傳媒及《蘋果》5名高層,包括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和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 當天有逾500名警員持手令搜查將軍澳壹傳媒大樓,搜查令容許警方搜查新聞材料,並帶走電腦器材。
台灣文化部聲明,要求除非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盤人向台灣法院聲請並裁定同意,否則台灣《蘋果日報》應拒絕香港法院及指定清盤人的任何指令及要求,並宣布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限制《台蘋》「不得跨境傳輸所保有的所有個人資料」。 一群關注香港狀況的英國議員發表報告,批評倫敦政府冷待「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遭以中國《香港國安法》起訴案件。 1998年,尊子應邀到新加坡參與一場藝術創作交流活動,其中一幅以開國總理李光耀和時任總理吳作棟為題的漫畫被認為內容不能接受,多次要求更改。 當時香港有報章稱是新加坡官員所為,《明報》則稱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員所為。 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執行總監梁繼平說,以起訴《蘋果日報》的同一罪名來搜查《立場新聞》是「把行使新聞自由標籤成煽動」,「不肯定它(《立場新聞》)能否經受得起這次打壓」。 保護記者委員會亞洲項目協調員巴特勒(Steven Butler)形容,國安警察搜查《立場新聞》是」公然襲擊香港早已破敗的新聞自由「。美國人權基金會要求香港當局馬上釋放何韻詩。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曾竄改世銀經商環境排名被抓包 中國憂經濟慘況藏不住了
《蘋果日報》誣衊「梁振英為求連任搞政治鬥爭而到『殺紅了眼』的階段,任何不合理、粗暴、齷齪的手段都會用上」云云,實際上,《蘋果日報》才真正是以齷齪手段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挑撥離間。 《蘋果日報》炒作連任問題,掀起「倒梁」惡浪,對香港有害無益,暴露其為「港獨」保駕護航和使反對派亂中奪權的禍心。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香港特區終審法院駁回律政司反對黎智英僱用歐文御用大律師(Timothy Owen KC)的上訴許可申請,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向北京提交報告,請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就《香港國安法》「釋法」,澄清沒有香港全面執業資格的律師能否參與國安案件。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引用《公司條例》,以「公眾利益」為理由,向高等法院申請將壹傳媒清盤獲准。 代表政府一方的律師在法庭上指出,壹傳媒虧損達2.47億港元,無形資產值6.58億港元,拖欠職工工資1.2億港元。
- 如今造化弄人,新冠肺炎在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造成疫情全台恐慌之時,今天要向各位讀者沉痛的宣布:《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在5月17日出刊最後一次報紙後,將在18日起停刊。
- 壹傳媒旗下《蘋果日報》的報道手法一直為人詬病,更被批評為「假新聞」、「毒媒體」。
-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email protected],CCBY2.0台灣外食人口多,加上餐廳林立,不少人都是「餐廳一族」。
- 今年6月,警方以同樣的理由拘捕了其母公司壹傳媒的五名高層,凍結了公司資產。
- 最後隨著跨年倒數聲進入歷史的還有知名鐘錶行「豪華鐘錶」,在地經營57年,西門町萬年商業大樓啟用時,豪華鐘錶就進駐期中,近年則成為陸客、日本客跟東南亞客探索台北的新天地,日前豪華鐘錶表示家族決定轉型,將在31日結束營業,西門町的商業傳奇又少一間。
- 雖然共享經濟已是全球趨勢,但從兩岸引進共享單車的案例來看,若只是一昧投放單車,缺乏配套措施,無法在科技與法規之間取得平衡,共享單車也只是曇花一現,「單車墳場」也可能在台灣上演。
2006年10月,愛德曼公關公司公布「2006年十大亞洲國家利益關係人報告以及對台灣企業之影響」,對亞太地區包含台灣等十個國家調查中,台灣媒體被信賴的程度敬陪末座,比對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的信賴度都低。 愛德曼公關公司亞太區總裁Alan Vandermolen認為台灣媒體因競爭過度,偏向煽色腥走向等,也導致台灣媒體形象不佳之主因。 另據法國無疆界記者組織於2006年10月24日發布之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最新年度評比,台灣由前一年之51名進步為43名,排名較日本之51名、美國之53名為高[11]。 可以預料到的是,對該報的倒閉會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以美國政府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會一口咬定《蘋果》的倒閉是「打壓新聞自由」所造成。 該報創辦人黎智英與該報同人也會有同樣的看法,平日愛看該報的讀者,有人基於支持該報的「反中亂港」立場,也會趁機指摘這是打壓新聞自由,政府無法容納《蘋果日報》雲雲。 部分親建制派人士及團體經常批評《蘋果日報》煽動和「抹黑」他們。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社會事件
類似的法例也在新加坡出現,2017年8月,有一對美國籍夫婦被列為不受歡迎的移民,禁止入境,罪名就是其為外國政府作代理人對新加坡施加影響。 由此說來,要終止類似情況,香港有必要制訂類似條例管制有政治目的之專欄作者。 黎智英則稱從未支援台獨以及港獨,並稱他曾禁止旗下刊物刊登港獨的言論,稱港獨這一概念實為打擊民主運動的陰謀[61]。 《蘋果日報》雖然為香港傳媒行業帶來翻天覆地改變,但亦陷入傳媒道德的爭議,《蘋果》引入「狗仔隊」文化,將不少明星不為人知的事件,甚至日常生活與私隱揭露人前,影響藝人的私生活外,也使社會大眾對新聞行業留負面印象。
發生社會事件時,《蘋果日報》常以逼真的連環插圖(示意圖),鉅細靡遺地描繪事件流程,自殺、犯罪及殘暴行為也不例外(近幾年已顯著收斂)。 例如台中市長胡志強及其妻邵曉鈴車禍受傷,《蘋果日報》頭版刊載邵曉鈴送醫照片,已侵犯當事人私隱權及人格權。 《蘋果日報》於2006年11月23日在報上刊登聲明道歉,表示將來在車禍照片的選擇及處理上會更加謹慎。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自由時報》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陸強降雨不斷 蘋果庫克:心繫受災區居民 將捐贈挺救災
《立場新聞》遭搜查前一晚,陳朗昇主持了香港記者協會週年晚宴。 他在晚宴上致辭說,過去幾個月,「是香港新聞界翻天覆地、滔天巨浪的日子」。 在新聞發佈會中途,一位記者告知李桂華《立場》宣佈解散,李桂華稱不對此感到成功,但偵破「危害國家安全」案件是個成功。 比如在90年代支持香港民眾的保釣運動,在2008年正面報道北京奧運,這些都間接傳遞了香港民眾的愛國熱情。 與很多媒體不同,《蘋果》開設了圖集專頁,提供整頁版面做某一人物或社會話題的影像故事,純粹用圖片來表達思想。
《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和《眾新聞》三間非建制派新聞機構半年內先後宣布停止運作。 本刊調查發現,此三間媒體恰為大學生最常閱讀的媒體, ... 國際中心/李家穎報導香港《蘋果日報》今(24)日發行最後一次的報紙,破紀錄共印刷100萬份,而香港《蘋果日報》網站、APP、推特、Youtube也在午夜後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 壹傳媒旗下《蘋果日報》的報道手法一直為人詬病,更被批評為「假新聞」、「毒媒體」。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蘋果市值單日蒸發1,600億美元 丟了3兆美元桂冠
《蘋果日報》在敏感政治議題上都有詳細的報導及尖銳的評論[註 1][註 2]。 在兩岸關係報導上,《蘋果日報》設有「大陸新聞中心」[27],稱呼中國大陸時以「中國」稱呼為主,但也會間中使用「大陸」或「中國大陸」,經常使用「中共」之稱。 IPhone銷售下降2.4%至397億美元,略遜於分析師預估的399億美元,但在包括香港和台灣在內大中華區的表現亮麗,較去年同期增加8%到157.6億美元。 這是蘋果的第三大市場,執行長庫克表示看到「明顯的加速成長」。 《立場新聞》於2014年12月成立,其創辦人為商人蔡東豪,自稱屬非牟利新聞網站,透過接受商業廣告和公眾贊助來支維持營運開支,但其約章強調「編採獨立自主,不受財團、金主、權力機構或黨派左右」。
黎智英近年來反共政治立場鮮明,不論香港或台灣「蘋果日報」經常報導中國維權人士的活動、批評中共高層與香港政府,同時高調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2019年反送中運動,當多家香港報章刊登支持「修例」(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頭版廣告,只有「蘋果日報」在頭版呼籲讀者參與遊行,被中共、香港政府視為眼中釘,「壹傳媒」廣告收入、公司營運都大受影響。 學者指出《蘋果日報》把香港報業帶進多圖彩色的時代,一改當時「文人辦報」、「文以載道」的風氣和想法,即報道以新聞及資訊為主的風氣。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隨着《蘋果日報》日益發展,佔據市場領導位置,其他報章都跟隨這股風氣,轉型仿傚其做法,以在競爭中掙扎求存,部分亦製作影片新聞,將報章新聞影像化。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蘋果市值3兆美元 超越第7大經濟體法國GDP
民團擔心買家潘杰賢以「共同平台」為名,使用蘋果日報(含壹週刊)資料庫的資料,要求文化部督促蘋果日報訂定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 蘋果新聞網則在網站貼出「個資聲明」,表示對於新聞部及資料室所保有之新聞及新聞素材資料等著作財產權資產,會以封存方式處理。 在營運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壹傳媒集團決定自18日起開始停止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刊物,將資源集中至數位媒體《蘋果新聞網》。
2021年6月,美國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把年度最高榮譽「杜魯門—列根自由獎」頒授給黎智英,以表揚他畢生追求的自由和民主。 聲明稱,黎和很多港人在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中的英勇表現,反映人類對自由的渴求永不消亡。 [13]同月,保護記者委員會向黎智英頒發2021年度「伊菲爾新聞自由獎」[14]。 美國國家憲法中心授予黎智英第33屆「自由勛章獎」,以表彰其在行使言論自由、和平抗爭等基本權利方面的勇氣和付出,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裔[15]。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蘋果AI釋單 鴻海大贏家
執行長庫克表示,蘋果高層不像其他許多的科技同業,不會在AI策略或投資方面談論太多。 「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並非《香港國安法》下罪行,而是《刑事罪行條例》下之罪行,最早可以追溯至英屬香港制定的《1938年煽動條例》。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人黎恩灝稍早前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撰文指出,該條例在1967年左派暴動審判之後從未被採用。 父親叛逃當了漢奸,自己叛國當了英美的走狗,何以把別人也裹挾進來? 他偏要放下商業的生意,搞起政治的買賣,利用《蘋果日報》煽風點火,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着陰謀吧──那簡直是一定的。
- 誰的消防不合格,2021年5月14日— 《台灣蘋果日報》發布聲明指出,最後一期紙本報紙將發行在5月17日,並從18日起正式停刊,數位版本則會持續營運。
- 2016年一項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最受市民喜愛的新聞機構中,蘋果日報的喜愛程度屬中等偏高,立場偏本土[152]。
- 《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
- 其中美國要求警方立即將《蘋果日報》同佢母公司5名高層釋放,指出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嘅指控係完全出於政治動機[4]。
- 後來我看資料,說「民主派」又稱這報紙作「香港目前唯一未被染紅的媒體」,其實應該說是這是反對派的許可。
- 《洛杉磯時報》在一篇敘述台灣媒體現狀的報導中,將標題訂為「他們不能處理事實」(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8]。
- 18年前的5月2日,台灣SARS疫情最嚴重之際,《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創刊。
- 但《蘋果日報》卻借特首女兒類似的個案,無限上綱上線,捕風捉影,大肆散播謠言,誣衊特首及家人「濫權」,以達到惡意貶損特首形象的企圖。
2021年6月《蘋果日報》遭香港國安警察搜查後停刊,尊子便只剩下《明報》兩個漫畫專欄。 蘋果公司(Apple)上季營收和獲利均優於華爾街預期,主要是服務業務的銷售較一年前成長8%,但營收連續第三季下滑,且iPhone、 Mac和iPad的銷售均不如去年同期,財務長還預測本季營收表現會跟上季差不多,意味可能寫下20年來最長營收下滑頹勢。 至於印度市場,庫克則說,蘋果今年稍早在當地開設的頭兩家旗艦店,代表「一個巨大的機會」,該公司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市占率還可以更大。 Nispel維持給蘋果股票「加碼」的評價,目標股價也維持在200美元不變。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美長債殖利率逼近十年最高 市場押注低利率已不復返
6月23號,《蘋果》嘅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都被拉埋,壹傳媒董事响同日大約下晝3點,發新聞稿表示,由於香港當前嘅情況,《蘋果日報》將會結業。 另外,《壹週刊》同《飲食男女》之後亦分別宣布告別讀者[8]。 蘋果日報同壹週刊停刊事件係指喺2021年6月17號,香港警察引用中國共產黨喺全國人大常委會繞過立法會強行訂立嘅港版國安法,拉咗《蘋果日報》5個管理層,令到23號壹傳媒旗下嘅香港媒體,包括《蘋果日報》同《壹週刊》停刊嘅事件。 上周,國務院港澳辦的文章指出,中央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在教育、傳媒等領域推進撥亂反正工作,其意自明了。 後來我到了香港,看見了《蘋果日報》的真容,新聞報道各種鼓噪,像夏日糞坑裏蠕動着的蛆,心裏就不舒服。 後來我看資料,說「民主派」又稱這報紙作「香港目前唯一未被染紅的媒體」,其實應該說是這是反對派的許可。
[125]雖然方案最後不了了之,但有評論認為《蘋果》為求滿足年輕網民,部份報道以廣告形式包裝,如談情、戀愛、手機情報、電子遊戲新聞以及《蘋果日報》自家「動漫畫」在港聞版刊登,以往關注,影響大眾的政治及民生新聞篇幅比例被指將會大幅下降。 有別於香港大多數報章,《蘋果日報》會對香港部份地產商作出負面新聞報導,例如;2010年7月19日,以「踢爆財閥壟斷之路『地產商越富貴越不道德』」為題的報導,文章提及高地價政策、官商勾結、財閥壟斷、報導稱此為香港當下困境。 [74] 該報多次報導李嘉誠旗下長實樓盤的負面新聞,其他報章極為罕見。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75]有別於其他香港報章一面倒唱好發售中的新樓盤,《蘋果日報》有時會予以個別新樓盤正、負面分析及評價。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 倫敦現場/藝術無罪,滲透有理?倫敦塗鴉牆「中國政治標語」之亂
自由之家2005年的評比報告就稱台灣媒體雖自由,但像在2004年總統選舉的報導,台灣人卻多認為媒體內容過於煽腥、商業化,政黨色彩過重[note 2][7]。 《洛杉磯時報》在一篇敘述台灣媒體現狀的報導中,將標題訂為「他們不能處理事實」(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8]。 2020年12月,無國界記者授予黎智英年度新聞自由獎,「以此向在北京壓力下日益新聞自由空間日益收窄的香港獨立媒體表達支援」[5][6]。 而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則稱之為「禍港四人幫」之首[7]。 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方以「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罪名再度拘捕黎智英,12日凌晨保釋[8],12月3日因被指控欺詐並被拒絕保釋,法院下令將其監禁至2021年4月,為首度被收押。 2013年4月,《蘋果日報》高層張劍虹一度提出用網站點擊率分花紅(點擊率獎勵計劃),引起內部爭議,反對一方擔心此舉會令新聞報道比以往更娛樂化和惡俗化,有資深記者在網上發表〈求真 不是求hit rate 請勿踐踏記者尊嚴〉文章反駁高層建議。
香港蘋果日報正面臨嚴峻危機,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已因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入獄。 蘋果日報大樓也在香港去年6月底實施港區國安法後,被警方二度搜查,壹傳媒集團及香港蘋果日報5名高層更於17日被先後拘捕,後有3人保釋。 蘋果日報倒閉原因2023 梁小姐說:一直都很想寫信給他們,很想告訴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改變初心,也想感謝他們給我機會在《蘋果日報》工作,但我也有很多擔心,很怕因為信上貼有台灣的郵票,令他們被強加任何新的罪名,說他們勾結,很多這方面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