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指出,微軟 2023 年第二季營收金額來到 527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1 兆元),較第一季成長 2%,成長率為 2016 年以來的新低,也不如市場預估營收達到 529.4 億美元的水準。 淨利較 2022 年同期減少 12%,金額來到 164 億美元,調整後每股 EPS 為 2.32 美元,略優於市場預估的 2.29 美元。 展望未來,微軟預期本季營收介於 505 億至 515 億美元之間,成長率約為 3%,低於分析師預估的逾 520 億美元。
首先在解決方案能力上,在今年的WPC,微軟表示將把“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計劃”拓展到全球131個市場。 此外,Azure 和CRM Online 也將加入進來,與Office365、Windows Intune 和企業移動套件(EMS)一道,成為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可選服務。 它是建立在微軟雲端運算平台之上的全新Office,其倡導的理念是無處不在的Office。 我認為,Office 365讓很多用戶直接地感受了微軟的雲端運算能力。 根據美股研究社的觀察顯示,從2019年1月1日7798億美元市值到2020年1月1日的1.2萬億美元市值,微軟2019年全年股價上漲55%,市值提升了4000多億,實現自200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 除雲端事業表現亮眼外,廣告主陸續回歸谷歌平台,也推動谷歌線上廣告營收在上季年增4.4%至76.7億美元。
微軟財報: AI未發力 微軟上季表現平淡 盤後挫4%
每股盈餘(EPS)為 2.27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2.07 美元;純益年增 48% 達 205 億美元,而且是史上單季第一次突破 200 億美元;營收年增 22% 達 453.2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439.7 億美元。 歐洲央行(ECB)上週睽違 11 年以來首次升息,而且一口氣升息兩碼,出乎市場預期,此舉也意味著歐元區長達 8 年來的負利率時代終於結束。 美國將於週四(28 日)公布第二季 GDP,已有多家機構估計可能呈現負值。
- 微軟在蘋果還沒重新崛起的之前,幾乎壟斷了整個PC電腦應用的軟體需求,成為世界最大的軟體供應商,稱霸了時代,可惜在行動時代上,卻錯失良機,但在雲服務方面的收益又將其拉回了正軌,成為美國第二間破2兆市值的公司。
- 微軟的伺服器產品類別 (包含 Windows Server 作業系統和 SQL 伺服器資料庫) 營收成長 16%,自前一季 3% 年率大幅上升,但這是因為去年同期新冠疫情影響下,交易疲弱而導致今年的對比門檻相較輕鬆。
- 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與廣告相關的行銷解決方案業務增長 97%,季度收入超過 10 億美元。
- 媒體分析指出,儘管成長沒有先前強勁,微軟上季雲端業務仍展現韌性,這要歸功於企業的雲端運算服務需求相對穩定。
-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市值在7月激增10%以上,歸功於Meta樂觀的營收預測和第2季廣告收入強勁成長。
- 未來企業在追求第二成長曲線過程,EPS與ESG成為兩大必要兼顧的要素。
微軟和Netflix的股價,則分別在23日下跌4.35%和2.50%。 根據本次財報數據顯示,微軟"智慧雲業務"(Azure、服務器產品和企業雲)創造了總營收119億美元,同比上升27%,其中Azure增長了62%,服務器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了30%。 Evercore分析師Kirk Materne指出,雖然市場原本期待Azure的成長幅度能超過28%,但該業務的消費熱度仍然強勁。 整體而言,儘管大環境不景氣,微軟第四季財報仍表現不俗,且投資題材在下半財年格外熱烈。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發布最新財報,儘管營收和獲利雙雙超乎分析師預期,但財測略為遜色,且Azure雲端業務營收成長不如原本想像般樂觀,盤後股價下挫。 Azure營收上季成長27%,居財測上限,不過不如前一季成長31%以及去年同期成長46%。
微軟財報: 微軟 Microsoft(MSFT)財報分析 2023 第二財季
微軟(Microsoft)25日發布的最新季報顯示,雲端業務有AI(人工智慧)技術加持下,上財年第四季(截至6月底)的營收獲利雙雙優於預期,但衝刺AI事業的相關支出也激增,微軟盤後股價重摔近4%。 微軟周二(10/26)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2022財年第一季財報,顯示該季微軟締造了453億美元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2%,每股盈餘為2.71美元,成長49%。 由於 2021 年 4 到 6 月,全球雲端服務市場規模年增 36% 至 470 億美元,與第一季相比,成長超過 50 億美元,因微軟展望 2021 會計年度第二季,預計營收可達 501.5 億至 510.5 億美元,中值為 506 億美元。
近期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合併日本最大原生數位媒體集團Mediagene,改名為TNL Mediagene,合併後雙方讀者數量加起來達6,000萬,總流量已成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媒體集團。 本次AWS科技潮什麽與INSIDE塞掐合作錄製的Podcast節目,邀請TNL Mediagene整合長Richard與AWS BD Manager Jack,一起暢聊關鍵評論網一路走來從哪些面向運用AWS雲端工具,得以站在巨人肩膀持續前進。 根據聲明,微軟第二季營收年成長 17%,較前季 12% 上升,且是連續第 14 季實現雙位數增幅。 微軟指出,將對 OpenAI 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新投資,並利用該公司的 AI 模型來開發新版 Bing 搜尋引擎和加強 Microsoft 365 生產力軟體。
微軟財報: 微軟宣布Windows 11作業系統引入Dev Drive
另一方面,在財報公布前微軟日前甫宣布向開發 ChatGPT 的實驗室 OpenAI 追加投資數十億美元,透過人工智慧(AI)史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進一步押寶。 微軟還宣布收購方案新創公司 微軟財報2023 Ally.io,因應遠距上班成為未來工作趨勢,豐富旗下生產力工具,強化遠距工作平台,但微軟並未公開收購細節。 微軟第 2 季來自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許可營收上升 25%。
美股期指9日盤前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投資人收拾8日被穆迪調降多家區域性銀行信評打擊的情緒,放眼10日才要公布的美國消費者... 在各國解除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後,全球百萬富豪再度掀起移民潮,今年將有超過12萬名百萬富豪移居,移民的國家和考量都和十年前大... 不少企業禁止員工在公務筆電上使用ChatGPT,擔心自家專屬的程式碼和智慧財產遭AI工具竊取,或衍生出法律責任問題。 ChatGPT撰寫程式碼的能力愈來愈強,最近微軟的AI寫程式輔助工具「Copilot」開始每月收費30美元,或許有助於支付一筆可能上看90億美元的侵權官司賠償金。 律師Matthew Butterick代表一群開放原始碼程式設計師提出集體訴訟,控告微軟和OpenAI盜用有著作權的程式碼。 AI生成圖片公司Stability AI遭Getty Images和其他公司控告,因為經文字指令驅使後,便掃瞄他們的圖庫並擅自取用圖片作為AI生成圖像的基礎。
微軟財報: 美國結束升息循環,股債雙漲機率高!
未來企業在追求第二成長曲線過程,EPS與ESG成為兩大必要兼顧的要素。 追求永續過程,TNL Mediagene成為亞洲首家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公正第三方驗證,獲得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國際證書的媒體集團。 更重要的是,TNL Mediagene聯手AWS雲端服務也在響應ESG,除了在媒體內容持續倡議永續概念,使用雲端服務也是在減少碳足跡,幫助集團有效率邁向綠色企業。 微軟週二(26 日)盤後公布 2021 會計年度第二季(12/31 止)獲利和 Azure 雲端營收成長均超越分析師預期,且營收連續第 14 季交出雙位數成長,盤後勁揚逾 4%,自收盤的歷史新高繼續上揚。 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包含 LinkedIn 和 Office、Dynamics ,營收為 175.2 億美元、成長約 11%,高於 StreetAccount 共識 170.5億美元。
若以固定匯率計算,即為成長率 48%,同樣高於前一季的 45% 成長率。 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巴加林(Ben Bajarin)表示,微軟對AI投入龐大資本不只是為了在自家產品中加入AI功能,還要擴充Azure雲端平台來滿足企業用戶的雲端AI需求,為此微軟必須採購大量輝達AI晶片。 雖然微軟尚未公布Copilot正式推出日期,但胡德已預期Azure雲端服務營收將在本季成長25%至26%,該成長率當中有2個百分點將來自AI服務,大於上季的1個百分點。 Alphabet 財務長 Ruth Porat 指出,與一年前相比,Alphabet 2023 年的資本支出略高於預期,預計資料中心建設和伺服器的投資腳步將在第二季加速,並在全年持續增長。 實際上,微軟能夠明確雲端運算的轉型方向,與微軟CEO納德拉不無關係,在擔任微軟全球CEO之前,納德拉負責過微軟全球的雲端業務,所以,他將微軟定位成一個“移動為先、雲端為先”的生產力與平台提供商。
微軟財報: 微軟 Surface 新品先後在台上市!Laptop 5 筆電搶頭香,售價三萬有找
微軟第二季營收年增 2% 至 527 億美元,為 2016 年以來最低增速,分析師預期為 529.4 億美元;不計匯率波動影響,按固定匯率計算,營收年增 7%,優於市場預期增速 6.59%。 在眾所矚目的企業雲端運算事業Azure方面,不計匯率波動的影響的營收增長31%,符合預測。 微軟表示,來自Azure和Office產品等商用雲端產品的銷售額增長了22%,達到285億美元。
微軟 (MSFT-US) 週二 (27 日) 盤後公布 2021 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報 (6/30 止),由於供應受限,來自設備商授權 Windows 銷售額下降,盤後一度大跌 3%,但其財測高於預期,隨後逆轉上漲。 微軟 (MSFT-US) 周二 (26 日) 盤後公布會計年度第四季的獲利、營收受到匯損等因素影響,均未達華爾街共識,但因對 2023 年度財測樂觀,激勵盤後上漲約 4%。 然而,微軟第一財季來自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許可營收增加 10%,微軟表示,PC 微軟財報 供應限制影響該業務。
微軟財報: 微軟上一季財報曝雲端業務持續增長 但Windows、硬體營收大幅衰退
這是一種新形式的存儲卷,可用於提高關鍵工作負載的性能,基於ReFS打造,包括檔案系統優化和功能,使開發人員能夠更好地管理其性能和安全設定檔。 微軟股價連續兩天漲1.05%後,週二翻空收低1.23%至326.05美元。 微軟財報2023 除了網搜事業之外,Alphabet最受矚目的便是Google Cloud雲端部門,因為谷歌正積極在Workspace線上軟體服務加入AI工具。
微軟第三季來自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許可營收上升 11%,微軟 1 月曾估計該營收僅會成長偏高個位數百分比。 科技產業研調機構顧能 (Gartner 估計),PC 出貨量該季下降 6.8%,為 2020 年第一季以來最大降幅,顯見新冠疫情激發的市場擴張已消退。 微軟 (MSFT-US) 周二 (26 日) 盤後公布 2022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獲利營收均優於預期,盤後一度下滑 1%,但在財報法說會後拉回上漲近 5%。 微軟來自 Xbox 內容和服務 (含電玩遊戲的銷售) 的營收下降 4%,與去年同期成長 65% 的業績相比失色許多。
微軟財報: 微軟歷史上的兩大經營變革
微軟近幾個月推出一系列基於AI的產品和功能,包括以OpenAI技術為基礎的新網路搜尋聊天機器人。 微軟同時也增加支出,擴大資料中心並購買 AI 系統運作所需的晶片。 為了彌補龐大的投資支出,該公司在本月稍早公布 Office AI 助手 Copilot 的收費標準為每位用戶每月 30 美元。 涵蓋 Windows 作業系統、設備、遊戲和搜尋廣告等業務的更多個人運算部門,上季營收為 139.1 億美元,年減 4%,仍優於預期。 其中,Windows 作業系統授權收入下滑 12%,主要和疫情期間的個人電腦 (PC) 銷售熱潮降溫有關。
房貸金融業者房利美(Fannie Mae)最新調查顯示,在待售屋存量少、房價仍居高不下之際,八成二的民眾認為目前不是買房... 最新數據顯示,三星電子2022年對南韓經濟的貢獻度首次被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超越,且三星貢獻下滑幅... 美股三大指數1日早盤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開高走高,標普500及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遊走在平盤以下,投資人正消化一系列美國... 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在法說會上表示,第三季 Azure 交易量翻升一倍,價值至少 1 億美元。 Choi 認為,核心的授權許可業務是更具彈性的領域,即使是在減速時期也會持續發光發亮,那部份的業務肯定讓人放心。
微軟財報: 美國男籃星光不足 世界盃爭冠之路充滿挑戰
Azure作為微軟雲端業務的核心部分,在上季度的營收增長率為27%,位於財測的上限範圍內,但低於前一季度的31%和去年同期的46%。 更多個人運算部門包含 Bing 搜尋引擎、Windows、Surface 和 Xbox 等營收為 132.6 億美元、年減 9%,但高於StreetAccount共識 122.5 億美元。 Nadella 表示,Bing 日活躍用戶目前超過 1 億,來自遊戲訂閱營收接近 10 億美元。 微軟雲端業務部門部分包括 Azure 公共雲、SQL伺服器、Windows Server 等,營收為 220.8 億美元,成長 16%,高於 StreetAccount 分析師預期的 219.4億美元。 微軟雖然也是美國5大破兆的科技公司,但是EPS卻不像蘋果一樣那麼的穩定上漲,一方面是沒有搭上智慧型手機的順風車,另一方面也是納德拉接手後的整頓,軟體的串連業務跟雲端服務的發展也讓他的腳步越來越穩。
微軟表示,中國 4 月和 5 月工廠停工以及 6 月電腦市場惡化,導致來自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營收下降約 3 億美元。 Hood 認為,第二財季來自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許可營收將加速上升,成長率可能達到 11%-15%。 展望前景,微軟預期第二財季營收介於 501.5 億至 510.5 億美元之間,中值為 506 億美元,高於 Refinitiv 調查的預期共識 489.2 億美元。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微軟財報: 全球央行陸續緩升息 專家:投資人應擁抱購債趨勢
品牌大廠華碩(2357)及宏碁(2353)今同步公布7月營收,分別較上月衰退21.87%及32.66%,不過,宏碁7月年增率已轉正為1.5%,強調電腦事業業績已反轉。 DJ Dennis在AWS台灣雲端高峰會現場,細數音樂載體一路以來的變遷。 以往聽音樂要透過黑膠唱盤,接著類比技術演化到數位,旋律搭乘著CD形式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