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營收10大分析2023!內含元太營收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29, 2019

元太營收

解讀損益表時,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公司的獲利情形,那麼直接找到「淨利」的項目即可 。 但其實從營收、營業成本到淨利,各項目都擁有各自的參考價值,並協助了解公司營運的情形,像是某一年突然賠錢,可回頭去看是因為銷售不好,還是成本太高,更能理解公司獲利與否背後的原因。 懂了毛利之後,你可以初步判斷公司目前的獲利情形,但先別急著停在這裡,因為一間公司之所以能繼續營運, 除了直接成本之外,還包含許多間接成本,稱為「營業費用」 。 像是設計新款式衣服的資金、為了要讓衣服賣得更好,在網路上投放廣告的行銷成本等,或是百貨公司櫃位的租金。

【時報-台北電】隨著揚州模組廠恢復正常生產、出貨,電子紙供應商元太(8069)火力全開,9月營收衝上18.71億元,年增21.92%、月增117%,寫下轉型純電子紙供應商以來的單月高點。 第四季是傳統旺季,再加上第三季訂單遞延出貨,預期營收可望攀上今年單季高點。 電子紙大廠元太 (8069-TW) 受惠電子紙需求強勁、新產能開出,營運持續加溫,美系外資最新出具報告認為,ESL(電子貨價標籤) 等電子紙訂單需求強勁,將有助元太營運動能延續至第四季,看好營收將再創高,估季增約 5%。 目前 ESL 供應鏈的合作模式主要是下游 ESL 模組廠會分別和元太拿電子紙、和晶宏、天鈺等驅動 IC 廠拿 DDI 並做成模組。 元太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和驅動 IC 供應商合作討論設計(因 ESL 技術掌握在元太手上),並不會和驅動 IC 廠直接拿貨,因此不會有扛庫存的風險,但再來幾個月營收仍可能受到下游公司去庫存的影響。 除了電子貨架標籤之外,電子紙不僅省電,即使斷電仍可以顯示,元太看好電子紙在物流標籤和大型廣告看板的成長性。

元太營收: 益張第1季 EPS 0.67元 展望樂觀

第一條產線已經在去年底啟用,今年第二季有兩條新線投產,還有一條新線在年底投產,加入4條新產線之後的總產能會是之前的4倍,估計今年實際產能是去年的1.3~1.5倍。 電子紙需求旺,元太(8069)擴產進度成為法說會上的焦點,董事長李政昊表示,去年底有一條新線投產,第二季還有2條產線加入,上半年營運成長可期。 去年因為成本高漲影響毛利率表現,隨著TFT面板降價,元太預期今年毛利率有機會提升。 電子紙顯示器應用增長,元太擴產效應顯現,今年第一季淡季不淡,營運表現維持在高檔。 元太公告4月合併營收約23.7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6.44%、月增約2%,累計今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約83.38億元,年成長42.19%。

元太(8069)在擴產效應帶動之下,今年營收迭創新高,股價也節節攀高。 在投信買盤拉抬之下,近期股價在高檔整理,8日收盤價240.5元、上漲5.25%。 元太8月合併營收約27.67億元,月增15.8%、年成長率高達221%,寫下近10年來的單月高點,累計今年前八個月合併營收約185.7億元,年成長率約68.4%。 元太產能規劃上,去年通過建置的四條材料產線,前三條都已陸續投產貢獻,第四條則預計會在明年首季上線,同時因應未來成長,也已拍板在新竹新廠辦大樓建置第 5 條、第 6 條電子紙薄膜產線,並規劃在桃園觀音、揚州既有廠房旁,擴建新廠持續擴充材料產能。 觀察近期公司近期持續招聘人才,104 上職缺高達 70 個,並涵蓋產線、製程、生產等工程師,富果認為公司雖預估 2023 年需求轉弱,但對長期需求仍有把握,因此等新產能開出、景氣回溫後,元太仍會是電子紙應用成長的最直接受惠者。

元太營收: 彩色電子紙開始出貨,然電子書需求減弱將使再來幾季營運受影響

擁有百萬股民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16)日除息,早盤以20.92元開出後,受累台股開盤跌逾百點,目前呈現貼息狀態。 專家也表示,00878在除息前秀出底牌,收益平準金每單位只剩0.75元,可配的部分只剩資本利得,是為成分股進出買賣的獲利,息率也有配發不穩的狀況,正巧AI股大漲,投資人倒不如高割離席,轉進更穩定的高息商品。 公司目前 ESL 營收佔比已達 60%(2021 年為 35%),過去兩年快速成長,全球零售商 ESL 滲透率由 2021 年的 3~5% 成長到 2022 年的 10%。

因此隨著電子書需求轉弱、ESL 也開始去庫存,預估 2022Q4 營收雖將小幅成長,但 2023Q1 將開始季衰退,而管理層本次法說會多次提到大環境轉弱,將影響整體需求,因此即使仍看好電子紙長線成長趨勢,仍須留意 2023 年景氣反轉。 E Ink元太科技為全球電泳式電子紙顯示技術的領導開發商與供應商,致力推動電子紙的多元應用及技術突破。 2021年元太宣布擴充新竹舊廠4條生產線,新生產線自去年底陸續量產,最後1條產線產能將於2023年第一季投產。 由於電子紙需求強勁,元太今年又宣布了新一波擴產計畫,規畫2024年新竹廠辦的2條新材料產線,亦計畫在桃園觀音、中國揚州擴建新廠。 必應第2季營收5.6億元,營業毛利1.16億元,營業利益5,842萬元,較去年轉盈,稅後純益7,342萬元,每股純益1.66元;累計上半年營收8.34億元,營業毛利1.74億元,營業利益6,806萬元,稅後純益8,906萬元,每股純益2.02元。 累計前七月自結營收為人民幣123.73億元(折合約17.75億美元),則較去年同期人民幣113.74億元增加8.8%;顯示主要營運地區中國大陸優化調整防疫措施後,帶動整體銷售有所回升。

元太營收: 網站導覽

營業利益約32.24億元,季增63.65%、年成長512%,稅後純益約42.4億元,季增78.62%、年成長245.82%,每股EPS約3.72元,單季獲利超越上半年。 光鼎生技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收再改寫新高記錄,主要是受惠核心產品Qsep系列生物片段分析儀打響品牌知名度,海外市場銷售持續強勁,並帶動耗材(卡匣)銷售占比提升,上半年毛利率同步擴增,也寫下新高記錄。 永鴻國際生技為永信集團旗下一員,今年年3月24日登錄興櫃掛牌,為台灣第一家興櫃掛牌的動物藥廠。 永鴻表示,目前銷售主力為經濟動物用藥與飼添產品,另外也發展寵物學名藥產品,永鴻的「可沛寵藥」正研發數十項寵物學名藥,並陸續領證上市包含抗感染、心血管與消炎止痛等藥品,解決市場上獸醫師對於動物專用藥的高度需求,再配合外銷登記,搶攻國內外快速成長的寵藥市場。 永信集團旗下動物藥大廠永鴻(6936)公布7月合併營收1.09億元,年增26.94%,累計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7.02億元,年增1.47%。 永鴻昨(11)日表示,上半年受到高病源禽流感與病毒疾病的衝擊,畜牧業與飼料業大幅減產,但伴隨疫病減緩與飼料價跌,需求面回穩,永鴻業績自6月開始已連續兩月雙位數大幅成長。

元太以綠色電子紙技術為核心,攜手生態圈夥伴共同推展電子紙於低碳智慧顯示應用,為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效益及貢獻,元太亦因此獲選為第八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奬的「卓越創新企業」。 元太科技致力為智慧城市與大眾帶來節能、無光害的環境友善及視覺健康產品。 元太營收 哈佛公衞學院研究指出,沒有前光的電子紙不會發出藍光傷害眼睛,使用電子紙螢幕較LCD 螢幕對眼睛達3倍健康程度。 過去十年,全球ESL累積出貨量約9億片,光去年就增加3億片,全球市場胃納量60億片,以累計9億片出貨量來看,滲透率約10%,目前ESL占元太營收比重約五成。

元太營收: 長興財報/上半年 EPS 0.42元 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本網站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一提到財報,你可能擔心上面會充斥一堆數字,還沒開始了解,便想要放棄。 8月還有3檔ETF要除息,分別是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復華富時高息低波(00731),00731、00929都在明(17)日除息,今日是最後買進日,投資人要把握時間,其中,00731配超過1元。 不過,公司目前 2023 年 Forward P/E 約 25 倍,評價已屬歷史上緣,考量目前景氣轉差,短期仍須評估估值下修的風險。 成長關鍵在於 ESL 成本已降至商用化的甜蜜點(成本回收期約 1.5~2 年,但平均壽命有 5~7 年),加上導入的轉換成本並不高(將原本人工更換一勞永逸改成系統自動更新,並無明顯的轉換陣痛期)。 因此不論是 元太營收 Walmart、Costco、家樂福等大型量販店或中小型的超商都已開始導入 ESL。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台水方面,去年因負擔西部旱災期間的一、二期稻作休耕補償費用,以及疫情期間的紓困措施,全年稅前淨損14.1億元;展望今年,經濟部刻正推動耗水費開徵,預計於今年枯水期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

元太營收: 元太去年賺近百億 創新高

富果認為,未來 3~5 年的電子紙最大成長領域將為 ESL 電子標籤,而下個增長點則是 IoT,若全部的產品都要放上電子紙,例如捷運站廣告看板、各類家電的顯示螢幕,其市場規模的想像空間將很廣闊,且需求是從 0 到有的爆發。 而元太也在本次法說展示電子紙的新打入的應用,包括銀行內的掛畫、行李箱吊牌等等,並提到歐洲國家陸續規範戶外數位廣告看板的用電量限制,而省電的電子紙將可能成為替代材料。 李政昊昨天出席科技業年度盛事「2023 VLSI TSA 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國際研討會」,並獲頒2023 ERSO Award奬。

【時報-台北電】電子紙供應商元太(8069)公告今年10月合併營收約25.91億元,月減12.1%、年成長17.4%。 由於需求增加、再加上新產能開出,元太今年營收成長強勁,累計前10個月合併營收241.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59.8%,今年前三季營收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營收(196.51億元)。 元太公告第一季財報,由於去年第四季量產的新線效益浮現,合併營收59.61億元、年成長34.38%、季減11.91%。 包括TFT面板和IC價格都有所鬆動,帶動毛利率提升至48.17%,相比前一季增加六個百分點,略低於去年第一季的49.87%。

元太營收: 光鼎生技上半年EPS 0.71元 營收與毛利率同創高

根據中華信評評等報告,元太科技因其技術優勢,將持續在未來二至三年間隨電子紙應用的成長而受惠。 此外,在節能及無光害的環保意識抬頭下,大幅提高了電子紙應用機會,元太科技持續增加的商業應用營收,使公司的營收規模顯著提升,費用率亦有所降低,且獲利能力及財務能力表現穩健,在電子紙市場享有領先地位,長期成長前景樂觀。 元太今日也證實,取得美國零售業巨頭Walmarket首批6000萬訂單,預計將在未來1年半建置完成,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對此表示,Walmarket採用將會促使更多還在觀望中的零售商,導入ESL,元太對此也已經展開相關準備,以迎接明年ESL爆發性成長。

元太營收

公司在揚州轉投資,為子公司揚州川奇光電,於2002年設廠,主要負責液晶顯示器 TFT-LCD以及電子紙後段模組製造。 元太在大陸的轉投資主要有負責LCD後端模組組裝的立奇及川奇光電,以及生產背光模組之帝豪電子。 2009年12月底購併電泳顯示技術之電子紙領導廠美國E-Ink,取得E-Ink全部股權以及電子紙顯示器材料的關鍵技術及專利,原本E-Ink為元太電子紙材料供應商,購併後公司為全球可量產用於電子書的 E-Ink 技術之EPD 供應商。 元太營收 除了電子貨架標籤之外,電子紙不僅省電,且在斷電時仍可顯示,元太看好電子紙在物流標籤和大型廣告看板的成長性。 元太新投資的電子紙聲產線幅寬更大,可以裁切更大的尺寸,要搶攻大尺寸廣告應用商機。 累計元太去年合併營收約196.51億元,年增27.91%,毛利率43.7%,年減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約30.23億元、年成長63.67%,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約51.5億元,年增42.94%,每股盈餘約4.53元,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

元太營收: 第四季營運躍進,元太 12 月營收年增 7 成

元太指出,E Ink Prism具備低耗電的永續特性,透過可變換顏色與圖樣設計組合,與使用者定義的程式,能讓所有產品表面具備無限的設計可能,可提供客戶兼具永續與數位科技的智慧顯示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為進軍廣告看板、戶外公共看板等大尺寸彩色看板應用市場,並滿足客戶對55吋至86吋的大型電子紙看板需求,元太明年量產的H5產線,將提供更寬幅電子紙材料。 根據瑞信所做通路調查,並參照電子貨架標籤業者SES-imagotag對產業後市觀點,蘇厚合認為,因應疫情變化,美國與亞太眾多零售業者面臨工資上漲與社交距離的要求,更願意採用ESL以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研判ESL業務2020~2023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30%。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歐洲與北美客戶加速採用ESL,元太先前更宣布進一步擴張產能,其薄膜材料產能至2022年底至少將會翻倍,以支撐不斷提高的ESL與彩色電子紙顯示器(EPD)的需求。 另一家瑞典的 ESL 整合廠 Pricer AB 也預估公司營收將從 2022 年的 22 億瑞典克朗成長到 2025 年的 45 億瑞典克朗(約 4.2 億歐元),3 年 CAGR+27%,產業未來幾年將快速成長。 國喬石化指出,今年第2季受制於大陸疫後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需求端疲弱,而SM、ABS新產能又持續投放,導致產能過剩,各項產品售價與利差受壓,第2季營運仍艱辛無法止損。

元太營收

稅後純益42.4元,季增78.6%,年大增245.8%;EPS達3.72元,雙雙一舉賺贏今年上半年的38.35億及3.36元,亦均創單季歷史新高。 元太表示,第3季毛利率達六成,主要是受惠於美元升值,加上優化產品組合,及將待料處理掉,導致毛利率表現突出。 元太預期今年在新產能加入挹注下,可望交出逐季成長的佳績;2024年則是在幅寬倍增的新廠產線量產加持下,加速衝刺大型廣告看板及戶外顯示(DOOH)市場,營運成長可期。

元太營收: 營收成長率更重要!

ESL市場規模成長,元太於前年宣布新竹舊廠4條生產線的擴產,第一條前年底裝機投產,第二、三條接續在去年第二季加入營運,新產能挹注下,營收呈現穩步成長格局,而今年第一季第四條新產線也會加入。 元太去年第三季有一次性產品回沖因素,單季毛利率上衝到60%,較前一季大增13個百分點,稅後淨利4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72元,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達7.08元,第四季營收為85.4億元,符合市場預期,惟單季六成毛利率非屬常態,法人推估,第四季每股盈餘約1.9元左右。 教育市場也是相當看好的領域,現在電子紙主要是用於電子筆記本取代傳統紙本筆記本,但更長遠目標是希望讓電子紙教科書取代傳統課本。

  • 永鴻的寵物行銷團隊,也正持續積極開發尋找海外高品質、高競爭性及特殊性的產品進行代理,今年推出由海外皮膚專科獸醫師好評推薦,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毛孩保健的革命性項圈,在市場上創造一波討論。
  • 特別是下半年歐美等地解封之後,電子貨架標籤安裝加速,預期未來幾年電子貨架標籤的市場滲透率將快速攀升。
  • 電腦終端產品部門方面,他說,雖然鴻海在個人電腦(PC)相關產品爭取到更多市占率,但是PC產業需求放緩延續到下半年,因此預估本季電腦終端部門業績將持平第2季,並較去年同期衰退。
  • 來自ESL客戶的需求估將成長至少30%至35%,樂觀看待明(2024)年歐美大客戶訂單,將推升營運攀升。

散熱模組大廠雙鴻(3324)昨(7)日公布上半年財報,第2季稅後純益2.39億元,季減13.7%,每股純益2.78元,累... 股后信驊昨(7)日公告第2季稅後純益2.4億元,季增29%,但較去年同期衰退57.3%,每股純益6.37元。 元太(8069)今(8)日公告今年7月合併營收23.28億元,月微減0.4%,年減2.6%。

元太營收: 營收、毛利、淨利,差在哪?看懂財報這些詞,才知道公司有沒有賺!

元太為全球主動矩陣電子紙唯一的製造商,主動矩陣電子紙的特色為在高反射率時畫面穩定,於一般閱讀環境包括燈光下、陽光下等,長期閱讀眼睛不易感到疲勞,不用背光源亦可省電,充1次電約可閱讀7,000頁。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元太營收2023 星宇航空去年每股虧損3.47元,估算每股淨值只剩3.26元,董事會通過不配發股利,但是消息傳出後,星宇股價連兩天上漲,29日以32.5元開出,一度拉升至34.9元,盤中漲幅逾3%。 投資人嗨喊「可以解套了」,期望可以賣在55元,卻被其他人潑冷水狠酸「果然是好股,值得一套再套」。

元太營收

這是 Max 用來協助選股的判斷邏輯之一,雖然不是最精細的操作方式,但可以為你帶來準則,分享參考。 Max建議投資朋友在利用元太(8069)營收選股或是操作,可以把價格的移動平均線(MA)的概念帶到「營收平均線」上(能季節性調整是最好,雖然一般投資人不容易處理)。 因為僅用營收的月增率、年增率概念會比較難知道目前元太(8069)營收及股價的「位階」,如果搭配「營收近 3、6、12 個月營收移動平均線」、「單月(年)營收歷史排名」更容易從「相對位階」來判斷趨勢、強度。 每股盈餘是反映公司過去的獲利情形,以股本10億的公司來看,其每股盈餘10元表示公司稅後盈餘10億,即所謂的賺了一個股本。 星宇航空7月客運營收20.23億元,月增8%、年增17倍以上,主因日本及美國航線載客率皆續創逾八成佳績。 7月貨運營收1.35億元,月增6%,年增54%,貨運市場雖受運價持續收斂震盪,但因星宇航全力鞏固貨量,使貨運營收逆勢上揚。

元太營收: 巨大7月營收年減29% 去年基期較高影響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由台灣造紙業龍頭永豐餘造紙(現為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1992年所成立。 運用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媒體實驗室開發出來的電子紙技術,以不到十年的時間,成就產值達數十億美金的電子書市場。 元太科技的企業經營理念為:透過開發各種先進技術,提供革命性產品與更佳的使用者經驗,同時追求環境永續發展。 除電子書閱讀器之外,E Ink電子紙也廣泛應用在智能標籤、電子紙筆記本、行動通訊與可穿戴裝置、工業與醫療領域、智慧家居互聯網,近年來更將應用範圍延伸至大尺寸的數位看板與建築表面裝飾材料。 元太科技不僅為全球電子紙產業的龍頭,旗下子公司所擁有的FFS廣視角技術也已成為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標準配備。

元太營收

隨營運規模擴大,今年公司進行人才招募及購置新廠進行產線整合,加上投入專案檢測試劑的開發,致使上半年相關管理費用與研究發展費用皆增加,且成長幅度超過營收成長,進而影響整體獲利表現。 看好電子紙新應用的強勁的需求,元太去年宣布擴增兩條電子紙薄膜生產線、今年又宣布再擴兩條生產線,將於新竹廠總共擴增4條產線,美國那邊也會擴產IoT應用電子紙材料。 台灣擴充的產能預期有一條線在今年第四季開始會有一些貢獻,三年內4條新生產線將全數完成,整體前段產能可望較現在擴增四倍。 2013年公司成立新事業群,負責電子書閱讀器、LCD面板、電子紙標籤、與電子紙新創應用等產品與市場的開發。 最大事業部是E 元太營收 reader、其次是LCD事業部、至於ESI事業部則是拓展電子標籤、工業應用等市場,而Novelty事業部負責電子紙新創應用。

國際汽車品牌BMW今年在CES 2023發布最新概念車i Vision Dee,再度攜手元太採用新世代段碼電子紙顯示器E Ink Prism™ 3,以八種顏色的動態變換色彩特性,秀出創造顏色豐富、動態變色的未來汽車顯示表面,驚艷全場。 展望全年,林永杰表示,今年成長主力為其他產品線,其中,TCON 經歷過去數年耕耘,HD/FHD/UHD 規格都已經齊全,現今布局更高階的 UHD 120 Hz、Dual/Triple Gate Driver,以及筆電用的 TCON eDP 1.4,都將陸續完備。 儘管第三季短暫遭遇疫情干擾,法人仍看好元太今年營收及獲利應可優於去年、每股盈餘有實力挑戰3.5元水準、可能創下近10年新高。

元太營收: 營業收入是什麼?營收認列標準?營收重要嗎?一文了解何謂營收!

今年首季合併營收72.3億元,稅後純益17.55億元,EPS為1.54元,將是今年的低點。 電子紙紅不讓,元太(8069)今(8)日公布今年8月合併營收27.67億元,月增15.8%,年大增221%,寫十年單月新高。 元太(8069)(8069)昨(8)日公告今年5月合併營收達24.52億元,月增0.3%,年減4.4%;累計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121.28億元,年增11.3%。 電子紙大廠元太(8069)(8069)今(7)日公告今年11月合併營收28.3億元,月增9.2%,年增19.2%。

元太營收: 產業創新成果聯合頒獎 元太科技獲「卓越創新企業」

而為協助減緩氣候衝擊,推動環境永續發展,元太宣示展開零碳排行動,依計畫逐步在 2025 年達成 40% 再生能源使用,2030 年 100% 再生能源使用以落實 RE100 目標,到了 2040 年實踐淨零碳排承諾。 不僅電子紙技術研發與產品設計符合減碳理念原則,元太也將協同生態圈與供應鏈夥伴投入減碳行動。 展望 2022 年營運,元太則是首重擴產的 4 條電子紙材料產線要依計畫順利開出產能,趕工訂單出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