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推薦2023必看攻略!內含光纖推薦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January 13, 2019

光纖推薦

申請家用網路上網,最常想到老字號的中華電信,目前中華電信光世代速率有提供到最高 1G,但是月費高達 2399 元,目前有方案可以選擇免費獲得支援 Wi-Fi 5/Mesh 的家用 Wi-Fi 分享器,打造無阻的家用無線網路環境。 在大部分情況下,中華電信光世代、社區網路跟第四台業者,將網路順利開通之後,都會提供相應的機器,讓消費者的裝置能順利上網,例如一台IP分享器、無線AP,甚至於直接把網路線,從數據機拉線接到電腦上也可以,總之用戶不太需要採購其它硬體來上網,除非擁有額外需求。 Home+ 中嘉 bb 寬頻,目前僅在限定區域提供最高傳輸速率 1G 月費 999 元的優惠方案,但沒有免費提供 Wi-Fi / Mesh 無線網路分享器,需要額外支付每個月 168 元起的分期費用加購,或者自己另外購買分享器,便利性不足這就比較可惜一點。 社區寬頻網路是向第一類業者承租多條高速率、大頻寬的線路,導引至社區後再透過內部網路設備與佈線,將頻寬分享給同一個社區中的所有住戶,因此若使用者都在同一時間使用,將容易造成網路連線品質不佳、斷線等狀況等情況發生,但相對的網路費用也最便宜。 CABLE的優點就是無須另外牽線且無電路月租費,價格較便宜適中,上下載雙向速度不錯,品質也算穩定。 缺點則是受限於有線電視的運作方式,上網必需要和附近其他用戶共享頻寬,頻寬起伏程度會較大且通常沒有固定IP可使用。

光纖推薦

但對於行動網路而言,若真的要將訊號與全家人共同分享,那麼消費者通常得自費購買一台「4G路由器」,便宜的型號目前市場價格大約都在2,500元以上,相較於同等級的普通路由器,通常都會貴上一些。 至於若想選擇速度更快,有CA功能,可接收更多頻段的產品,那可能就得花費4、5千元甚至價格上萬的裝置。 光纖推薦 有一類消費者認為家用網路雖然相當穩定,但因為費用太高跟佈線麻煩,加上自己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透過手機瀏覽網頁,或者使用網路相關服務,所以毅然決然退租有線網路,改以電信商的行動網路進行取代。 此外,第四台的固網建設通常為業者自建,不須租用其他第一類電信業者的線路,而且會跟有線電視纜線一同拉進住家,所以大部分公司都將免收電路費當成優惠,雖然申裝時可能還是會有一次性的裝機費,但少了每月電路費支出,事實上也省下了不少開銷。 雖然說是透過同軸電纜並非網路線來接入網際網路,但以外網的功能限制來說,有線電視網路跟中華電信光世代,並沒有太過顯著的差異,雖然業者可能會設下部分限制,但若有需求依舊有協商後進行開放的空間。

光纖推薦: 連線品質:頻寬需合理使用

這兩個問題對於挑選「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假設自己對於網路的需求都不甚了解,純粹就只是想要「有網路能用就好」,那麼在遇到某些情境時,就可能顯得力不從心。 在這個章節當中,筆者將針對這四類家用網路型態進行全面介紹跟比較,除了提供給讀者挑選依據之外,或多或少還能充實一下網路知識,找到適合自身使用情境的 ISP 型態。 以上四種類型的 ISP 服務,雖然都能夠讓消費者順利存取全世界的網際網路服務,但背後從實踐原理、申裝難易度、連線速度、穩定度到各式功能的開放性與彈性,卻都有著相異之處與箇中奧妙。 除了100M/40M以外,當然各家還有不同的網路方案像是 300M/100M、60M/20M等等,作者整理 So-net、中華電信、遠傳這幾家完整的網路方案提供給大家參考。 對了,我把寬頻換成光纖後,雖然速度沒變,但未來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因為走電話線最多到100M,我換了光纖之後,以後就算要升到300M、500M、甚至1000M也都沒問題了,線路都拉好了,數據機也都先換新了。 答:每個人的需求及預算都不同,再加上寬頻的使用人數、使用時間長短也不同,所以你自己看情況、看著辦。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府) ,是直接把光纖接到用戶的家中(用戶所需的地方),光纖技術中目前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EPON)與超高速被動光纖網路(GPON)為主。 目前台灣FTTH服務大都使用中華電信的電路(近期鴻海關係企業智慧光網也在台北市加入FTTH服務),中華電信的FTTH依不同區域採用GPON或EPON架構,若看到數據機是SUMITOMO FTE6075、FTE6086,就是用EPON。 光纖推薦 若是住家環境訊號允許,也不太在乎一次性的成本費用,用電信網路取代固網,則可被視為沒有社區網路的性價比選擇。 至於光世代跟有線電視,只看純上網月費的話,雙方差距並不大,但要是將電視頻道費用納入考慮,第四台網路的CP值就會比起光世代來得高上一些。

光纖推薦: 家用網路挑選常見問題Q&A

「4G」的優點是可以「Internet in everywhere」,加上因4G業者競爭激烈緣故推出千元以下吃到飽服務,目前是最低價的高速寬頻上網服務。 缺點則是4G上網會受限於地形、地貌及基地台使用人數多寡造成網速起伏程度會較大且沒有固定IP可使用,加上電信業者為避免4G吃到飽用戶濫用無線網路,常有限制特定大流量用戶上網速度的傳聞,並不適合需要穩定高速網速的用戶使用。 再者,若是使用手機或平板長時間拿來當作無線分享器,不但耗電且會導致手機或平板過熱,恐會影響其使用壽命(選擇4G取代有線寬頻的利弊請詳見這裡)。

光纖推薦

確實,過去透過同軸電纜所提供的網路服務,因為速率低、頻寬小,反倒比較像是一種「額外功能」,跟 ADSL 相較,即便提及價格也沒有太顯著的優勢。 假設消費者並不在意價格對荷包帶來的衝擊,或者說真的有功能性上的需要,於是選擇了中華電信的光世代網路,則還有一點可能會成為阻礙,那就是民眾的住家位置,是否有能力申裝到高速的網路環境。 其實台灣光纖網路都是中華電信的,不像是手機網路還有很多廠商可選擇,中華電信基本上壟斷了整個家用寬頻網路市場,so-net裡面的股東也明確提出股東包含了台灣中華電信以及台灣索尼公司,那位什麼不直接選擇中華電信呢,當然就是So-net 價格非常地吸引人。

光纖推薦: 家用網路推薦申辦比較2023|So-net最便宜!與遠傳中華電信比較

當然so-net除了100M/40M以外,當然各家還有不同的網路方案像是 300M/100M、60M/20M等等不同規格滿足不同族群的消費者,作者整理 So-net、中華電信、遠傳這幾家完整的網路方案提供給大家參考。 中華電信表示,「HiNet SME超寬頻整合服務」提供企業客戶以月租費方式支付,降低門檻,協助客戶內網升級規劃與專業建議,搭配Wi Fi Mesh AP、交換器與閘道器設備的代裝代維代管服務,吸引不少批發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等中小微型企業客戶申辦。 中華電信表示,根據市場調查,中小微型企業提升頻寬時,常面臨現有網路架構與設備老舊,特別是Wi Fi AP難以發揮高速上網應有的表現,或是缺乏專職MIS/IT人員,出現網路卡頓、Wi Fi 訊號不穩定,甚至是斷線,導致專案進度延宕、工作效率不彰。

▲ 除了特殊速率外,基本上申裝 HiNet 光纖推薦 光世代網路的消費者,都可以透過網頁操作,自助向 光纖推薦 ISP 申請一組固定IP做為進階使用。 至於對外連線部分,中華電信跟旗下關係企業,若合併計算也成為了台灣最大的「轉國際」出口端點,擁有承載力最高的基礎建設,以及通往多個國家,多條海底纜線的主要使用權。 在邁入光纖網路時代之後,中華電信將許多舊有的設備逐漸汰換,速度跟品質雙雙提升,追上國際潮流之餘,也讓台灣整體的網路發展因此向前了一大步。 以上這些常見的狀況,實際上多數都是民眾於申裝家用網路時,沒有先思考過自己與家中成員的網路使用情境所造成。

光纖推薦: 網路通訊輕鬆聊系列 第

無論是透過 HiNet 光世代、社區共享網路或第四台線路進行上網,穩定性始終有著一定的品質基礎,但當情況換到行動網路,要考量的事情就非常之多。 第四台網路在供裝速度上還有另外一層優勢,那就是由於最後一哩無論如何都是同軸電纜,所以只要骨幹網路升級,家中原有的設備與線路,通常就能在不更動的情況下,直接得到速度上的提升,而且環境不限定於平房或大樓。 光纖推薦2023 ▲ 第四台網路就是比較慢的刻板印象,也是時候被打破了,現在想申裝1G下載速率也不成問題,環境條件限制普遍也比光世代來得少一些。

  • 舉例來說,很多人都認為家用網路的每月費用過高,但實際用途卻只有瀏覽網頁或追劇,因此覺得自己花了太多冤枉錢,不如只辦手機網路就好,甚至選擇退掉專線網路;又或者某些人申請了便宜的社區網路後,卻經常發現,每到夜晚尖峰時段,網路就會「塞車」而無法順暢上網。
  • ▲ 從電信商提供的訊號涵蓋圖來看,都會區要擁有高速且穩定的4G網路雖然問題不大,但若住家位於郊區、山區或海邊卻不見得是如此。
  • 光纖光世代16M/3M每月293元;光纖光世代35M/6M每月366元;光纖光世代60M/20M每月389元;光纖光世代100M/40M每月442元;光纖光世代300M/100M每月623元;光纖光世代500M/250M每月677元。
  • ▲ 對於遊戲玩家跟進階使用者來說,速度跟價格不見得是挑選 ISP 的唯一標準,穩定度、延遲反而更為重要。
  • ▲ 透過 TWNIC 的頻寬統計,民眾可以得知不同 ISP 間的互連狀況,以及對國外頻寬的登陸點跟流量大小。
  • 因此,筆者認為透過「光世代」來代稱以下介紹的這一種類型的網路服務,就群眾觀念上而言並不會有失公允,即便台灣仍舊存在以相同方式,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其他 ISP 廠商。
  • ▲ 以社區大樓來說,業者通常會於建築物的電信機房內,安裝商用級路由器配合軟體與 NAT 方式,來管理所有申裝住戶的網路連線。

而透過有線電視網路(Cable Television)讓你能上網的設備,就稱做 Cable Modem。 如果連需要多少網路用量都不太清楚,單純想挑選最便宜的網路方案,那麼遇到網路卡頓等情形,也可以說是合情合理了。 以三家目前提供300M/100M的FTTH光纖到府服務的業者為例,即使最便宜的遠傳電信的月費仍高達1,429/月(含電路費,不扣贈品價值)。

光纖推薦: So-net 家用光纖網路這麼便宜網路會不會比較不穩或慢?

「CABLE 光纖推薦 第四台上網」,是使用有線電視(CATV,Cable Television)的纜線來傳輸網路訊號,只要與第四台使用同要一條線,到家裡用數據機分流即可。 不過,凱擘大寬頻所提供的300M服務只有300M/30M,上傳的最高網速只有30Mbps,推測與其能應用的頻寬有關。 目前有線電視業者的骨幹網路,只要能夠提供較高速率,基本上都已經完成光纖化,亦即只有進入到住家中的最後一哩採用了同軸電纜,其他部分則都是光纖網路,雖然說對第四台來說,要完成光纖到府(FTTH)會因為電視需求而有困難,但至少就網路端體驗來說,使用者應該還會相當滿意。 行動網路的速度變動最為劇烈,在同一地點可能白天、晚上,不同時間擁有不同的基地台負載,上下載速率可以相差達50%,社區共享網路也有相同缺點。 即便是中華電信光世代或第四台網路,假設有某條海底電纜突然斷了,那麼使用者的連外速度也會大打折扣,以上這些不可抗力因素,都會成為網路速度無法達到預期的原因之一。 在前面介紹的四種家用網路型態中,無論何者在下載速度方面,通常都能達到100M以上,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而已經堪用,雖然說4G電信網路僅為理論值,實際上要達到會比較困難,但因為各家都沒有「保證頻寬」,所以如果僅僅考量下載速度,選哪一個方案應該都會讓人滿意。

但可以預想的是,部分業者採取硬性限制,讓高優先權使用者在尖峰時刻,仍就能取得固定頻寬,有些業者則選擇讓系統軟體自行動態調整,想辦法保持網路不塞車。 ▲ 光纖推薦 與其只透過地圖確認訊號覆蓋範圍,台灣各家電信其實提供消費者免費試用,確認住家的訊號狀況與連線速度,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基地台本身必須承載大量用戶,假設真的讓每台裝置都配給實體IP,這將造成電信公司營運上相當程度的困擾,因為IP將會不夠用。 因此,即便電信商有類似服務(如中華電信,但收費十分昂貴),通常也只提供給少量的企業客戶,或者真的有需求的特定使用者。

光纖推薦: So-net 家用光纖網路這麼便宜網路會不會比較慢?

但正因為中華電信純粹只是將網路送到家中,限制越少就代表能掌握的東西越多,所以當消費者想使用進階功能時,就得具備相當程度的網路知識,例如網站網域對應、防火牆與 NAT 設定、資安風險控管、DHCP 配發等,進而建構屬於自己的家用網路環境。 中華電信是全台灣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憑藉著一開始就擁有眾多基礎建設的優勢,「穩定」一向是使用者最常反映的評價。 ▲ 相較於電信網路,絕大部分的家用網路雖然沒有流量限制,但價格卻貴上許多,這也成為用戶選擇退租的推力。 可以點選下方連結按鈕直接到他們官網填寫線上申請表,官網有年繳跟月繳的方案,年繳是最划算最推薦的,而且還有眾多不同贈送優惠方案可以選擇。

答:不一定,你自己有申辦的時候需要自行勾選,基本上現在是一定要有WIFI,這樣手機才能吃家裡的WIFI。 其每月電路月租費(費用會附加在中華電信的帳單中;光纖16M/3M每月293元;光纖35M/6M每月366元;光纖60M/20M每月389元;光纖100M/40M每月442元;光纖300M/150M每月623元。 比較常見的有 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纖到大樓,或是 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纖到家。 依據使用技術的不同,光纖網路的服務可分成數種 FTTX(Fiber To The X),其中 X 就是光線到哪的目的地。 ADSL 的「非對稱」便是由於上傳和下載用的車道不同,並且速率也不同(下載比上傳的頻寬大,因而不對稱)而得名的。

光纖推薦: 家用網路推薦2023 —So-net 家用光纖網路價格

部分社區網路業者在用戶提出申裝需求時,還具備加價提高優先權的選項,簡單來說這是頻寬管理的其中一種手段,假設使用者願意付出多一點開銷,那就可以在頻寬吃緊的尖峰時刻,擁有較高的速度與流量。 第四台網路跟社區網路間的穩定度難分伯仲,但就筆者的判斷角度來說,前者會稍微贏過後者一點點,原因在於有線電視網路擁有自己的固網建設、機房跟對外頻寬,相較於社區網路是租用第一類電信業者的連外線路,大房東總比二房東來得稍微具備優勢。 正如同前面介紹所提到,網路品質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東西,中華電信光世代雖然最為昂貴,但無論連線穩定度、上下載平均速度或對外頻寬,都是四種選項當中最為優秀的選擇。 ▲ 就下載速度而言,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與有線電視網路,最高都能提供到1G速率,但若考量上傳,前者的優勢將更為明顯。 最後,所有電信合約中都有載明,使用者存取行動上網時,頻寬與流量都必須要合理使用,否則可能會遭到業者單方面限速,這樣的條件也讓行動網路不適合用於重度的P2P環境,跟社區網路有著相同狀況。 跟申辦電信門號的狀況相同,假設消費者有意透過行動網路來替換固網,那麼筆者建議可以先向業者申請「試用」,實際於家中檢證訊號的強弱與連線速度。

光纖推薦

舉例來說,So-Net 具備專屬線路連線至日本,所以 So-Net 使用者存取位於日本的伺服器或各種網路服務時,可以得到相當順暢的表現,也不會跟中華電信用戶互相爭搶頻寬,這就是 ISP 本身具有的優勢。 雖然說以下的 Q&A 或許無法完整包含民眾挑選家用網路服務時,可能會產生的所有疑惑,但應該已經帶有主要的關鍵方向,例如速度、價格跟穩定度的比較等,期待藉此有效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 ISP 型態,在眾多方面取得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住家於白天時,擁有非常好的手機訊號,但到了晚上或特定時段,由於各種因素如基地台減少輸出功率、連線使用者增加等理由,行動網路的速度就不會如白天一般如此高速且穩定,換言之,全天候、全時段的連線品質,消費者都必須考量在內。 共享頻寬與較多的外部網路功能限制,雖然是缺點但也為社區網路帶來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價格通常具有非常高的競爭力,無論是跟中華電信光世代或第四台網路相較,「便宜大碗」是對社區網路最貼切的描述。

光纖推薦: 需額外購買 4G Router 才能轉 Wi-Fi 訊號

▲ 家用路由器的 QoS 頻寬管理功能,稍微有點網路知識的民眾都還能夠理解,不過一旦規模擴大到整個社區,上百位住戶得如何管理就是大學問。 ▲ 如果民眾想獲得與合約相符的速度跟保證頻寬,那麼大概只有企業級網路才能辦到,不過一般人既無法申請,住家環境也較難符合條件。 前面提過,手機網路吃到飽相對於有線網路方案,在收費上便宜了非常多,但若是要將其轉換為堪用的家庭網路,那麼就不可忽略硬體方面的成本開銷。

光纖推薦

So-net 家用光纖網路價格如下圖所示,除了月租費比中華電信、遠傳便宜之外,So-net還有額外送中華電信公眾熱點及中華電信家用Wifi 2樣贈品。 不像上面所提到的 ADSL、Cable Modem,由於可以建立在原有的電話和有線電視系統上,因此在基礎設施的架設成本上會節省不少。 台灣的家用網路市場已正式邁入「超高速網路時代」,消費者能用更實惠的價格享受更優質的網路體驗,除了最基本的網速品質,網路服務商整體基礎建設是否到位、客服品質,與品牌形象也都會大大影響消費者決策;換句話說「夠快、夠穩、夠專業」已成為網路品質基本要求。 ▲ 除了帶 Wi-Fi 天線的家用4G分享器產品外,現在台灣也有純粹路由器產品推出,但主打客群為中小企業用戶,用以當成備援線路。 ▲ 使用者所取得的行動網路IP有99%機率都是虛擬IP,亦即這些位置都是由電信商等級的 NAT 設備進行配發,並非外網實體IP。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