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淨值比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September 4, 2019

台積電淨值比

如果你只是看了很多台積電相關報導或研究報告,就自以為「了解」台積電的話,就該對「該不該再買」這個決定多多三思。 房地產或是資產股看的是既有的東西增值,如果我買了1間蛋黃中的蛋黃的房子,結果因為不當使用,管線漏水或是地板牆壁龜裂,即使房子會增值是事實,但這些缺點難道都不需要代價嗎? 下好離手,預留一些資金,閉上眼睛,我想曙光會不知不覺的到來。 先講完,盤勢操作的看法後,接下來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存量與流量對股價的意義」。

我認為現在的狀況比較像是全面下跌,因此,在好股、壞股都跌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的角度是,當反彈後,誰會反彈更快,或是反彈更多? 股票跌有2種情況,不要看到跌就很難過一個是股票全面下跌,這種情況其實不用想太多,不是你的選股出了問題,是市場的信心出了問題,信心高和低都不是永遠的,等待他的改變。 另一個是你買的股票下跌,別人都在漲,這種情況就要想多一點了,可能是自己的投資判斷真的出了問題。 郭台銘說,這幾個月他握過幾萬隻手、注視過幾萬隻民眾雙眼,深知百姓的憤怒和盼望,民意已顯示希望政黨輪替,因此他以「台灣阿銘」推動主流民意大聯盟,在中華民國與中共對等情況下創造兩岸和平、繁榮經濟、青年政策,「這才是真的主流民意和台灣價值」。

台積電淨值比: 郭台銘:股神賣光台積電股票 認清不能投資在火藥庫上

如果你手上沒有台積電,肯定會有其他股票,然後發現大盤大漲,但為什麼自己的股票卻下跌呢? 外資的台積電持股成本非常非常非常低(因為真的很低,所以我用了三個「非常」),即使連續幾天買了這麼多600元以上的價格,對它的平均成本根本影響不大。 因為台積電資本額大,股價又高,所以對指數的影響非常大,也常扭曲了指數代表的「平均」概念。

台積電淨值比

台股在進入萬七以上的高檔區,最困惑投資人的問題,就是該買?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說,影響他近三十年來投資思考的彼得林區「征服股海」這本書,其實已經透露了答案,以穩定成長股為主、快速成長股與景氣循環股為輔,是面對現階段台股的最佳布局策略之一。 但這個想法意味著,我們並不在乎公司過去累積的良好數字或是不好的數字,因為本益比,只在乎市場給幾倍,未來成長多少,並不看資產負債表,因此淨值多少是你的事,要記得未來成長多一點就好。 因為本益比衡量,是看未來的獲利成長,如果現在發生一次性重大事件,對未來的獲利沒有影響,那其實不會影響目標價,因此忽略也只是剛好。 進入金控超級法說週,面對中國房地產頻爆雷,華南金(2880)今(22)日舉行法說會,金控總經理李耀卿指出,華南銀對碧桂園、中植系0曝險,對中國整體曝險則為135億台幣,占淨值比僅6.7%,為公股銀行第二低,最低為台灣銀行。 至於中國經濟下行風險,華南金副總江景平則指出,台灣和中國有依存度,中國出口不好會連累台灣,不動產部分則不會有直接影響。

台積電淨值比: 台積電 ( 股價淨值比與月收盤價比較圖

日本政府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計畫,南韓、中國掀起搶鹽潮,販售鹽製品業者分析,台鹽的原料多來自國外,日本排放核廢水也可能影響台鹽原料市場。 PTT網友發現「辦公室每個人都在買」,大家硬著頭皮吃鹽巴會提高洗腎風險,加上台灣本來就是洗腎王國,因此看好生技醫療產業邦特(4107)股價。 台積電當然不是投機股票,但外資想要賣出其他股票,就常常拼命買進台積電,然後股價大漲連帶造成指數大漲,就可以在其他股票價格正高時,順利賣出獲利。 如果手上沒有台積電,並且遇到它大漲,那對你來說是件壞事。 許多外資為了想要賣出其他股票,就會拼命買進台積電,然後股價大漲連帶造成指數大漲。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 集中市場當沖買賣合計量大增到4,206億元,當沖比升至近四日最高46.6%;也因成交量集中在AI族群上,上市電子比上升到81.4%。
  • 有專家說,台積電跌到300元才能進場,因為它一年股息約11元,這樣股息殖利率才能超過3%,也才能對抗通貨膨脹率。
  • 不要以為有些外資或投資達人喊台積電目標價會到1000元以上,就相信他們。
  •  PR Newswire 
  • 或是,該用用本益比25倍~30倍來衡量,畢竟2020年後市場開始使用這個方式衡量台積電。

我喜歡的股票是高成長,希望1檔股票的每股盈餘,未來只會愈來愈高,相對不在乎他過去是虧錢還是只有賺一點點。 我喜歡的房子是能增值,希望未來周圍發展更好,更多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也能讓當地的價值被更多人重視,而資產有所增加。 但這2個的獲利角度有很大的差異,投資成長股,看的是未來成長是否被低估,投資價值股/房產,看的是目前所擁有的東西是否被低估,那就是看存量投資與看流量投資的不同。

台積電淨值比: 中國GDP難保5!華南金H1獲利105億元創新高 對陸曝險淨值比僅6.7%

台積電2022年1月曾大漲到688元,可能是因為大家「過度」期待台積電會比當時的基本面還要更好,所以大家願意拼命追高。 後來發現想像破滅了,股價當然就會回到「相對」合理的位置,看來就是450~500元。 也就是說,本益比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倍數,是市場決定的倍數,但這個倍數不是永久的,只是當下市場的共識,這個共識會維持多久,有生之年會改變嗎? 這有2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台積電該用本益比還是淨值比?

依客戶之訂單與其提供之產品設計說明,以從事製造與銷售積體電路以及其他晶圓半導體裝置。 提供前述產品之封裝與測試服務、積體電路之電腦輔助設計技術服務。 紅色供應鏈從台廠手上搶奪蘋果訂單持續擴大,繼立訊拿下AirPods與iPhone組裝訂單,大陸ODM大廠聞泰科技也在雲南... 蘋果新機iPhone 台積電淨值比2023 15系列上市倒數計時,不僅全球果粉屏息以待,包括供應鏈也都引頸期盼新機能為疲軟已久的手機市場注入一... 台積電公告提到,針對今日媒體報導台積公司傳將三度調降財測,此訊息純屬市場臆測,台積公司仍維持7月20日法說會對外公布之業務展望。 由於昨天美國科技股普遍上漲,加上AI指標股NVIDIA也上揚1.78%來到468.35美元,激勵台股中的AI族群今開盤一掃近幾天的震盪整理格局,包括緯創、華碩、廣達、英業達等約出現1~3%以內的漲幅,載板廠欣興、景碩及南電漲幅則有1~2%。

台積電淨值比: 台積電罕見重訊澄清媒體報導 法人點出三大衝突點

用流量角度思考的人,會用本益比衡量股票價值,認為成長快,也就是金沙的流速快,我就敢用更貴的價格買進;用存量角度思考的人,會用淨值比衡量股票價值,認為目前的淨值才代表公司的價值,畢竟過去已發生累積的獲利,是實在的。 存量的概念用存量角度思考的人,認為礦山的純度未必一致,有可能過了1個月~2個月後,突然發現流速變慢,那就虧大了,目前也才開挖出累積10公斤。 台積電淨值比2023 因為地質學家就算出報告,就跟股票分析師一樣,還是可能看錯,倒不如以目前挖出來的金沙愈多才有保險,管子裡繼續流入的金沙,當作多賺的就好。

台積電一貫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但法人分析,台積今年下半年動能可望較上半年增強,雖然幅度不如預期,但包含蘋果新品已排定今年出貨目標而且輝達l40s不需要使用先進封裝 CoWos 可快速出貨有助於今年度美元營收目標仍達成。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28日晚間公告,旗下翔發投資出售晶心科(6533)持股1652張,不過不影響雙方合作,聯發科今日股價早盤最高來到716元,上漲15元,漲幅約2.1%。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日發文表示,最近客戶開始對NVIDIA下雙倍的單,短期內應該是台積電能增加多少產能,NVIDIA就能賣多少,但未來產能能滿足需求時,就代表客戶手上會有一堆庫存,也因此陸行之建議要觀察下單和實際出貨之間比的變化。 面對近期中國大陸頻爆雷,財政部高層指出,多年前開始就已在每次的業務會報提醒各大行庫,降低對中國大陸的曝險;反映在數據上,兆豐銀行對中曝險占淨值比,從2021年3月底的47%,大幅下降至目前的不到2成。

台積電淨值比: 股價淨值比評估

中國大陸地產巨頭碧桂園有到期的美元債息未能如期支付,中國大陸央企中融信託則因投資房地產受累,部分金融產品停止兌付,加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雪球愈滾愈大,風險是否會外溢到其他市場,備受關注。 因為一般投資人不可能真的知道台積電未來會怎樣? 不要以為有些外資或投資達人喊台積電目標價會到1000元以上,就相信他們。 所有目標價的預測都來自某種「假設」,一旦最後假設不成立,這些外資或投資達人就不必對目標價負責。 很多投資達人總是警告大家「別賺了指數,賠了股價」,但這種情形真的常常發生。

台積電淨值比

不想面對這種遺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台積電啊! 外資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台積電買成外資企業,但國內投資人嫌它貴,以前還嫌它漲得慢,對它真是又愛又恨。 等到它2021年初被譽為「護國神山」後,才蜂擁上山,結果很多人到現在還困在山上,下不來了。 說了這麼多,我自己也還沒有答案,只是把最近打破我三觀的問題,丟出來困擾大家。 希望大家一起思考,然後能轉移注意力,忘了股市最近的慘況。 我以前只看成長股,剛入行時,前輩都有教過,如果遇到一次性的事件,只要是不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的競爭力,都不重要。

台積電淨值比: 郭台銘正式對外宣布投入2024總統大

股市老手都知道,主力要出貨,一定要營造樂觀的氣氛。 很多投機股票就是利用發布公司前景一片利多時,輕鬆賣出持股,收割韭菜,賺取暴利。 2022年第一週台積電一度大漲,從2021年收盤615元起漲,最高漲到669元,漲了54元。 台積電每漲1元,指數大概會漲10點,因此台積電應該貢獻了指數540點,但指數卻只漲了401點。 台積電淨值比2023 如果你只是看了很多台積電相關報導或研究報告,就自以為「了解」台積電的話,就該對「該不該再買」這個決定多多三思了。

另一個是假設用本益比,為什麼是25倍~30倍,而不是20倍~25倍、或是30倍~40倍,假設用淨值比,為什麼是5倍~7倍,不是10倍~12倍。 外媒統計,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內的全球十大半導體廠今年度投資將出現四年來首次衰退,且降幅是十年來最大,凸顯疫情紅利完全... 台積電淨值比 輝達今天凌晨發布財報前夕,傳出擴大與鴻海合作,由鴻海獨家承接輝達最新發布「地表最強」AI晶片「GH200」的晶片模組訂單... 該週大盤最多漲了2.2%,台積電漲了8.8%,0050好歹最多也漲了3.5%。 該週大盤最後跌了0.3%,0050還是受台積電上漲3%的幫助,最後漲了0.8%。

台積電淨值比: 銀行行銷電話擾民!新規需註記「別再打」 明年上路

華銀日前在法說會上宣布,目前已暫緩承作對中資企業的授信,儘管對碧桂園、中植系、恒大均無曝險,仍會嚴密監控對中曝險部位;在中國大陸的分行承作,則以台商或母集團有台資背景者為主,並考量產業前景、與國內分行業務往來關係及擔保情況。 財政部高層表示,會持續提醒行庫留意對中曝險情形,不過,由於每間銀行狀況不太一樣,很難設立標準,因此以盡量降低為主。 很多人問我:「台積電會回到600元嗎?」但已經沒人問「它真的會到1000元嗎?」提問的人可能是希望能等到解套之日,或是希望逢低買進攤平。 如果你持有的台積電成本在500~550元之間,解套機會比較大,就耐心等解套或小賠出場,然後也拿去換4張0050。

  • 陸行之認為,當現在不到50%的滿足量,在未來變成100%的滿足量時,應該就表示客戶手上一堆庫存了,建議關注NVIDIA book-to-bill BB ratio 的變化,要不就是逐月問問客戶下單100,能實際拿到多少 AI GPU的變化。
  • 外資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台積電買成外資企業,但國內投資人嫌它貴,以前還嫌它漲得慢,對它真是又愛又恨。
  • 紅色供應鏈從台廠手上搶奪蘋果訂單持續擴大,繼立訊拿下AirPods與iPhone組裝訂單,大陸ODM大廠聞泰科技也在雲南...
  • 說了這麼多,我自己也還沒有答案,只是把最近打破我三觀的問題,丟出來困擾大家。
  • 輝達今天凌晨發布財報前夕,傳出擴大與鴻海合作,由鴻海獨家承接輝達最新發布「地表最強」AI晶片「GH200」的晶片模組訂單...
  • 我們也需要找人維修、施工,或是賣給下一手的時候,讓利一些當作他的維修成本,比較符合現實狀況。

此外,華南永昌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雖受市場交易量萎縮影響年減13.5%,但出售證券利益和股利收入挹注,稅後淨利6.88億元,年增16.2%,EPS為1.05元;華南產險上半年稅後淨利4.16億元,年增179.2%,擺脫去年商業火險賠償案影響,EPS為2.08元。 關於近期謠傳華碩Zenfone 10為該系列最後一代,且將停產Zenfone產品線,對此,華碩今嚴正重申此為虛構純屬謠言。 華碩強調,一直以來,華碩對手機事業及客戶有著深遠的承諾,如同第2季法說會所闡述,未來將持續ROG及Zenfone兩大產品線,同時敬請期待華碩2024年新品陣容。 兆豐金控董事長雷仲達談及碧桂園爆雷事件時分析,比起此事,他更關切中國大陸總體經濟下行的風險,近年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一直在縮減,「這是正確的」。

台積電淨值比: NVIDIA 財報亮眼 當沖熱門 AI 概念股陷震盪

遊戲規則如此,投資人只能去適應它,而不該抱怨它。 如果是因為想像破滅導致股價下跌,我認為至少450~500元就是底部了,但萬一是有什麼一般人還不知道的「利空消息」,那當然就還有繼續下跌的空間。 我不建議大家再買台積電,絕不是只看「技術面」,而是因為台積電「基本面」並沒有任何惡化,但股價已經停滯不前了,也就是說股價已經充分反映它的基本面了。 我舉個輕鬆的故事說明:假設時光倒流,回到淘金潮的年代,我們帶著一筆錢和夢想,想要買座礦山開採黃金來賣,於是找到了2座礦山。 在這裡開採黃金的方式,是源頭的礦工會將挖掘出的礦石過濾出金沙後,透過管子將金沙流到一處空地累積成堆,然後待價而沽。 台積電淨值比2023 最近花不少時間研究房地產,有了一些結論,不過和股市無關,就先不提。

台積電淨值比

例如發生停電,公司損失產能、發生匯率改變,產生匯兌損失、賣土地、賣房產,產生利益或虧損、排放廢水,被政府裁罰罰金等。 簡單來說,以個人資產作為解釋,流量就是收入高低,存量就是存款多少,到底一個人的身價,該用收入高低決定? 現在大盤漲跌其實意義不大,因為很多好股票早已跌翻天,如果能夠以現股的方式投資半年,不會有臨時的資金需求,不要看大盤決定買賣,以選股的角度投資好股票。

台積電淨值比: 快訊/郭台銘喊「沒收」嚇壞投資人 鴻海爆逾2萬張跌2%

回到股票投資時,突然感覺單看本益比就決定股價有點不真實。 舉例來說,台積電的合理股價,到底是淨值比5倍還是7倍,畢竟過去2010年~2019年都是介於這個區間。 或是,該用用本益比25倍~30倍來衡量,畢竟2020年後市場開始使用這個方式衡量台積電。 台積電淨值比2023 台積電淨值比 流量的概念用流量角度思考的人,認為只要管子的流量夠快,能維持夠久,A礦山連續開挖150天,就能累積超過B礦山目前累積1,500公斤的量。 如果到時管子的流速還能超過B礦山的1公~2公斤/天,也就能累積更多的金沙,因此更值錢。 中國大陸房地產業頻爆雷,地方債務問題嚴峻,外界憂恐引發骨牌效應,財政部表示,會持續提醒行庫注意對中曝險部位,事實上,近年公股銀對中曝險占淨值比已大幅減降,國銀龍頭台銀目前更僅不到6%。

台積電淨值比

全球鍵盤、AI影像與電源廠商群光(2385)集團宣布,群光電子與旗下的群光電能、展達通訊響應《巴黎氣候協定》,為達成全球氣溫升溫不超過1.5度C的目標,以群光電子集團名義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於2030年在台灣總部以及全球營運據點,全面使用再生能源達成範疇二定義的碳中和。 鴻海(2317)集團創辦人郭台銘28日宣布角逐2024年總統寶座,並喊出願為兩岸和平犧牲「中共可以沒收」等言論,由於郭目前持有鴻海17億股、持股比超過12%並擁有1席董事,鴻海今(29)日放量走跌,開盤10分鐘爆逾2萬張大量、跌幅逾2%最低至105.5元。 合庫金控董事長董瑞斌表示,合庫對中國大陸中央或地方政府,以及國企、民企等債券都無曝險,主因是「不信任財報」、「遵照國際標準但不夠確實」,所以盡量不碰;合庫在中國大陸的授信也基於相同理由,以承作台商為主。

台積電淨值比: 華南金法說會/對陸曝險公股次低 台灣房市不受大陸影響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8日正式宣布參與2024總統大選,外界擔心鴻海股價因此下跌,或是中國政權沒收鴻海在陸投資,郭台銘則霸氣表示,願意犧牲個人財產換得台海安全。 PTT網友建議,「還是空下去吧,地緣政治風險」,甚至有人點名「買0050的小心了」。 有專家說,台積電跌到300元才能進場,因為它一年股息約11元,這樣股息殖利率才能超過3%,也才能對抗通貨膨脹率。 但我認為買台積電是買它的「高度成長」,而不是買它的「穩定股息」,所以根本不該用這個角度來看台積電的投資價值。

台積電淨值比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