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降級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October 11, 2019

傳染病降級

瑞磁的核心數位生物條碼(BMB)技術平台與MDx3000光學分析儀,挾多元檢測、高通量、自動化,及高擴充性等優勢,能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快速增加新的生物標記,並出具有助療程決策的分析報告,滿足中大型實驗室的需求,也有助落實精準醫療目標。 而截至8月10日,25件提供評估資料者,經評估皆未受影響,另有8件未曾輸入,5件輸入產品皆逾產品效期,2件已無庫存。 陳時中表示,等這波疫情過後才會準備,第5類傳染病與第4類傳染病有很大不同,第5類須強制管制,第4類就是一般管制。

傳染病降級

此外,為利政策調整推動順利,規劃3月20日至26日為7天緩衝期,供採檢日於本年3月19日(含)以前之民眾及相關單位在緩衝期時可進行通報等相關防治作為及行政作業。 未來將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即如為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 為了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的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以及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的感染管制措施;不過專責病房解除開設。 指揮中心隨著新冠肺炎降級解編,改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整備應變工作,疾管署會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在每週例行記者會對外報告。 過去指揮中心要求確診者須在24小時內完成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作業;而輕症免通報已在3月20日實施。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的資料,2021年全球傳染病診斷市場規模為280億美元,預估2026年達到398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為7.2%。

傳染病降級: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成為各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包括台北市、新北市,近期都提出「居隔轉型」政策,希望能透過快篩代替隔離,降低一線行政壓力。 林志憲表示,民眾確診或進行治療,醫療院所均有相關紀錄或資料,民眾申請相關證明文件,不因時間經過而受影響;且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理賠條件就已成就,也不因相關證明文件開立時間受影響。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2日電)有媒體指出,若COVID-19於7月降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壓低防疫險理賠金額,民眾應在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金管會澄清,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條件就已成就,不因證明文件開立時間受影響。 例如COVID-19為第5類法定傳染病採全額理賠,降為第4類僅理賠原額度的10%,若法定傳染病(確診)補償健康保險金原先定額理賠3萬元,降級後僅理賠3,000元。

林志憲回應,金管會先前協調保險公司針對居家照護在有醫療行為前提下比照一般住院日額給付、以數位健康證明取代醫師診斷書作為理賠證明文件等,均是基於契約精神並兼顧醫院量能,在合於保險契約約定下辦理,並無要求保險公司放寬理賠條件。 換言之,若COVID-19於7月降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只要民眾確診是發生在降級前,第5類法定傳染病的保險理賠條件就已成立,並非民眾一定要在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才符合原先理賠條款。 第一,媒體社論指出,「保險契約雖有2年請求權時效,但醫院難以回溯做診斷」、「法定傳染病若於7月降級將壓低理賠金額,民眾應在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

傳染病降級: 桃市出現本土登革熱高風險病例 個案住家周邊環境大清消

林志憲說明,金管會已要求保險公司加派人力儘速辦理核保、理賠,並安排專人提供防疫險相關諮詢及爭議處理服務;保險公會也正針對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等新制擬具理賠實質審查指引,以利後續理賠處理,針對個案爭議,則已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派專人提供消費者諮詢服務。 另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實施室內口罩鬆綁通案性措施,於指定場所(醫療照護機構及公共運輸)應戴口罩,各級學校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比照指定場所(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之規定,仍「應戴口罩」。 經調整定義後,如民眾自行使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或因配合醫療院所相關感染管制等相關措施篩檢陽性的輕症或無症狀之輕症民眾,不需通報也不需強制隔離,亦不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及簡訊。

傳染病降級

前疾管局局長張鴻仁就指出,關鍵在改變疫情防控模式,讓既有的中央集權管理,調整為地方自主因應。 答:保戶可以透過業務員提出理賠申請,但若是透過網路投保可透過3大管道提出申請:1.網路或App理賠:若保險公司推出數位理賠服務,可上傳相關資料電子檔申請理賠。 對此金管會已在6月中旬表示,只要民眾可證明是被匡列後再確診,即使發生在同一天也能申請2種保險金。 答:目前防疫保單理賠有「匡列隔離理賠」與「確診理賠」,若先被匡列而後確診,這2種保險金通常都會理賠。 答:金管會保險局之前曾表示,居家照護有醫療行為,不限定用哪些新冠藥物都理賠。 後來也有不少產險、壽險公司宣布只要是醫師診斷開立的藥物,也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通常會改為關懷金。

傳染病降級: 目睹醫護含淚遭霸凌 確診者籲升三級

因應COVID-19降級,防疫工作走向常態化,指揮中心也在解編前宣佈「疫苗接種假」將同步退場,回歸一般性的請假規定。 輕症但具高風險因子的患者是口服病毒藥物公費對象;符合現行病例定義的併發症、中重症確診個案的住院隔離費用由公費給付。 自3月20起輕症免隔離,輕症患者採0+N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並主動告知檢驗陽性結果,視需要就醫。 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時,聯邦政府能動用更多資源,總統可執行更嚴厲的防疫措施。

  • 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
  • 莊人祥強調,國內防疫物資與藥品都非常充裕,家用快篩庫存6079萬劑、醫用口罩2.76億片、N95口罩961.4萬片、隔離衣240萬件。
  • 美國:美國宣布國家緊急狀態與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將於5月11日結束,總統拜登則在4月10日已簽屬相關法案,意味著將結束自2020年起用於COVID-19檢測、免費疫苗和治療等的大量公帑。
  • 日本:已確定5月8日將在當地列為第二類的COVID-19,降至與季節性流感同等的第五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48283例本土個案,如指揮中心先前預測,今已降到5萬例以下。 而面對醫界呼籲8月是否能夠將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降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已有在討論相關議題,未來可能會像流感ㄧ樣只監測重症。 台灣不再走清零路線,指揮中心推估COVID-19最快7月改列第4類法定傳染病,形同「降級」,而部分產險公司防疫保單列有法定傳染病「降級」條款,最極端情況是理賠金將縮水至原保額的5%。

傳染病降級: 新冠為「第五類傳染病」,前期控制疫情有幫助

雙北市的行政能量滿載,急需透過鬆綁法規,讓醫療量能專注中重症,「以篩代隔」確實是可行方向。 相對而言,高雄、彰化、嘉義等縣市,由於疫情稍輕,當然仍能兼顧居隔與照護的行政作業。 已打滿3劑疫苗的密切接觸者,請確診者填疫調系統回報接觸者時,不要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欄位,就適用「3+4」居家隔離選項,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也能申請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補償保險金。

A:金管會日前已放寬,居家照護得比照住院日額做理賠,因此現行確診者是可以理賠確診補償金與住院日額給付。 罰則中明定,若知曉自己罹患第五類傳染病,卻不遵行主管機關指示,而導致傳染他人,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或50萬罰金。 傳染病降級 面對高風險的新興傳染病,《傳染病防治法》要求新冠確診往生者,需在24小時內,完成入殮與火化。 然而,在現行人力短缺的情況下,24小時內完成所有法定流程,不論是對院方、家屬,都是一大負擔。 由於權限的高度集中,這種集權式的管理,卻也加重行政負擔,尤其在疫情輕症化後,過度的限制,更會影響公民社會的運作。

傳染病降級: COVID-19法定傳染病等級若調降 防疫險理賠最高少95%

四、 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為因應疫情快速變化,必要時將動員重啟專責病房及集中檢疫所(以國軍營區為主)之收治量能,即時調度醫療資源。 目前醫用口罩、家用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等防疫物資庫存量充足,若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等供需失衡情形,將啟動實名制販售;相關防疫物資將定期檢視儲備量及品質,確保國內生產量能及建立國外專案進口機制,必要時可快速釋出防疫物資供醫療端及民眾使用,保障民眾健康。 指揮中心指出,在解編後,將持續透過衛福部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強化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之即時應變。 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

傳染病降級

陳秀熙認為,所謂未通報個案,也不應視為「隱匿黑數」,而是該將確診者,視作隱形保護者。 此外,考量學校教學需求,各級學校經與學校師生充分溝通並取得共識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學校得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 自112年3月6日起,全國的各級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包括各級學校、幼兒園、課後照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場所)將於室內實施「自主佩戴口罩」。 65歲以上或慢性病等有重症高風險因子患者,則應儘速就醫評估開立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如果有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等重症警示徵象,則應立即就醫。 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5月1日起退場,欲購買家用快篩試劑的民眾,可以到藥局、藥妝店、超商、超市等通路購買。

傳染病降級: 「第五類」雙面刃,適時降級反能解套?

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並籲請尚未完全接種COVID-19的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舉例來說:民眾於3月20日持3月19日家用快篩陽性證明至醫療院所就診,如醫病雙方均同意3月19日快篩結果且醫師評估為確診個案,仍適用舊版病例定義及相關防治措施。 此類對象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檢測結果為陰性,或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已達10天。 此外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 莊人祥表示,現有2.76億片醫用口罩,國內日產量則是一天1200萬片,若未來COVID-19疫情再起,第一階段將釋出現有庫存因應緊急民生醫療防疫需求,可提供民眾每人5至10片;第二階段預計提高國內產能至每天3000萬片,並緊急採購。

傳染病降級

同時,不只是硬體建設推動,新北市政府的「招商一條龍」政策,自108年起推動迄今,已協助廠商在新北落實投資221件,投資金額逾4,100億元,創造逾8.7萬個就業機會。 如新竹物流今年攜手新北市政府,於八里區斥資19億元建置「國際物流暨北區轉運中心」,預計創造500個就業機會,為新北智慧物流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與契機,未來也透過轉運中心可望繼續帶動新型產業聚落發展。 未來園區一、二期共計8.4公頃的空間,有望帶動周邊4,700個就業機會,以及159億元年產值。

傳染病降級: 確診者離好近!1圖看懂是否該隔離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指揮中心解編後,將透過衛福部「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即時應變;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提供專業建議。 產險業者表示,若未來COVID-19不再視為法定傳染病,由於防疫保單主要針對衛福部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規定所列的「法定傳染病」作為保障範圍,屆時一旦保戶確診COVID-19,將不會啟動理賠;但業者坦言,短時間內COVID-19不再視為法定傳染病的機率,實在相當低。 A:指揮中心預計7月中旬可能有機會將目前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部分防疫險確實將導致理賠金額大降,但並非每張防疫險都會受到影響,要以民眾已投保的防疫險保單條款為準。 分類降級應盡速實施,讓「中央一把抓」的防疫轉型,將權限下放地方政府,也將檢驗、通報調整成一般流感的模式。

結果今天公布,共3款進口快篩未提出報告,卻仍准賣,食藥署表示,暫無接獲國際警訊。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9日電)外界關注COVID-19是否調整法定傳染病類別。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在立法院受訪表示,等這波疫情過後才準備,第5類須強制管制,第4類是一般管制。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就分析,分類降級固然能鬆綁行政能量,然而降級後,也可能造成短時間內確診數大增、重症頻發,導致醫療量能加速崩潰等問題。 第一類為國際高度關注傳染病,包括天花、鼠疫;第二至第三類,則為地方型傳染病,如登革熱、破傷風,地方衛生單位即可處理。

傳染病降級: 新北出招「經」益求精 以硬基礎軟實力啟動智慧布局

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指揮中心提醒,特殊情境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員及特定運具(復康巴士、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採建議佩戴,其他場所則由民眾自主決定。 不過請特別留意,如民眾於醫療照護機構及救護車等指定場所規定仍應戴口罩,除非是有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可例外暫時拿下口罩。 原則上,如清明連假後國內疫情穩定,自4月17日起搭乘公共運輸由規定戴口罩改為建議佩戴,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也將比照公共運輸辦法實施。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病毒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大流行至今的3年間,疫情波及全球,逾680萬人因感染死亡。 WHO26日表示,新冠病毒自2023年初以來,死亡病例已大幅減少95%;針對5月初將討論是否解除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也有信心解除。

宣告國際公衛緊急事件有諸多的考慮因素,WHO通常會考量對當事國和全球經濟體的影響進行「建議」,包含旅遊、貿易限制等和民生、國安相關的政策。 莊人祥指出,若未來口罩或家用快篩等防疫物資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出現供需失衡情形,將重新啟動實名制販售,同時將依各項目庫存量、效期進行屆效處理及滾動式檢討,確保防疫物資品質。 瑞磁指出,美國保險給付相當複雜,每家業者政策也不同,有些自付額高、有些完全不給付或是只給付FDA核准的基因檢測項目。 美國的中大型實驗室缺乏能夠同時做多元分子檢測,且兼具高通量與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傳染病降級: 健康網》孩子染疫不適怎麼辦? 醫:對應症狀可準備「這些藥」

為搶攻龐大商機,瑞磁將以一年推出一項傳染病多元檢測試劑套組為目標,運用同一部自動化光學分析儀,同時搭載多項檢測試劑,符合精準醫療的多元化趨勢,並透過檢測項目的累積,加速擴大產品參透率與提升自有品牌價值。 劉建國指出,鄭文燦當場表示,經農業部試算以及現場古坑鄉親的建議下,由農業部專案專簽,中央補償因防疫噴藥無法收成的筍農每公頃8萬元,地方政府不需額外負擔費用。 劉建國指出,有關「國道3號古坑交流道增設側車道工程」、「登革熱傳染病清園清消造成農損」,古坑當地居民不停陳情,地方政府處理效率不佳,希望中央能夠來協助解決! 因此今天他偕同古坑鄉長林慧如、雲林縣議員張庭綺、村長居民等等到行政院,直接向鄭文燦陳情爭取,經召開跨部會會議應地方需求允諾相關解決方案。

傳染病降級

第四類,泛指所有「需監控疫情」的傳染病毒,包括水痘、流感,同樣多由地方衛生局處理;第五類,則泛指影響健康的「新興傳染病」,因病毒特性高度未知,因此管理層級通常須提升至中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由於國內外疫情趨緩,因此如疫情持續保持穩定,將於2023年的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調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明,雖然新冠肺炎改為第四類傳染病,不過通報時效、隔離條件、屍體處置方式等都沒有調整,仍維持中重症、併發症確診個案24小時內由醫護人員通報。 最主要的差異是防治位階從「大流行」改為「地方流行」,防治工作由地方單位負責。 傳染病降級 傳染病降級2023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9日電)台灣不再走清零路線,指揮中心推估COVID-19最快7月改列第4類法定傳染病,形同「降級」,而部分產險公司防疫保單列有法定傳染病「降級」條款,最極端情況是理賠金將縮水至原保額的5%。 傳染病降級2023 壽險公會今天中午表示,為減輕醫療院所行政作業負擔並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政策,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壽險業同意得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

傳染病降級: 群創處長出軌樂吃3女!自爆狂玩供應商人妻爽到變「固炮」 公司回應了

3.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多數產險公司均開放輕症居家照護比照住院日額給付,通常以隔離通知書上的隔離天數乘以日額保險金,例如確診隔離7天,日額保險金3,000元,給付2萬1,000元。 1.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補償保險金:持電子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利告知」的被保險人可申請理賠(詳見Tips)。 之後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疫情穩定下降,因此維持原定的日期(3月6日)開始推動校園新制,不過仍須觀察約一週時間,看看放寬防疫措施是否造成整體疫情波動,若沒有發現明顯反彈,大約近期記者會將預告下波鬆綁新制,如輕症免隔離等。 指揮中心指出,有關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則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劃,開學後先加強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自3月6日依指揮中心通案性規定,實施校園及托育場所室內口罩放寬。 考量國內疫情趨緩,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目前已鬆綁戴口罩的相關規定。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陳惠芳日前表示,因應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成主流株,6月下旬陸續發文要求43件專案核准的家用COVID-19快篩試劑業者,限期收到公文1個月內提供XBB變異株影響檢測試劑產品性能評估報告,否則不可販賣。 「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將於林口落成,以「先進研發、高階製造」為招商策略,吸引高科技、綠能、文創、醫療等新興多元產業進駐。 新北市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在各個產業都與AI息息相關的時代,必須串聯各個產業的跨域共享及融合,使AI工具發揮最大效用,而關鍵就在於將「AI技術」與「產業know-how」緊密連結,讓AI走向AI+,而「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就是AI+產業生態系的最佳示範場域。

此外,上述防疫降階調整措施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防疫降階,應變持續」專區 傳染病降級 (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 指揮中心成立運作迄今已1,192天,指揮中心特別感謝全國民眾三年多來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在全球面臨疫情威脅以及經濟重大衝擊的時刻,使臺灣仍得以保有相對的安全與穩定。 由於國際COVID-19疫情仍持續,世界衛生組織亦尚未解除「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依照最新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自2020年1月15日新冠肺炎被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開始,台灣經歷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實行嚴格防疫措施、國內本土疫情爆發,到接種新冠疫苗、走向與病毒共存、逐步鬆綁各項防疫措施。 防疫新措施再進一步,因疫情已走向常態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COVID-19將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同時指揮中心將於2023年5月1日「功成身退」解編,未來如疫情再起,衛福部防疫團隊仍會和專家小組持續整備應變。 因應「防疫新生活」,原本的「疫苗接種假」也將解編退場,未來回歸一般性請假規定。

陳惠芳說,這3款均為輸入產品,暫無接獲國際警訊,相關資訊已公布於食藥署官網。 產險公會今天下午發布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但並未明確要求產險公司一定要配合,如同授權各產險公司自行決定,但與之前產險業表態不配合,已有讓步。 業者對「快篩陽即確診」最大疑慮是不能確定是否為本人做的快篩,與自行快篩的過程是否具正確性,也擔憂恐會有人為領保險金,施壓診所開立證明的情況,因此目前仍傾向PCR為準。

莊人祥強調,國內防疫物資與藥品都非常充裕,家用快篩庫存6079萬劑、醫用口罩2.76億片、N95口罩961.4萬片、隔離衣240萬件。 若未來疫情再起,醫療量能將分階段重啟,專責病房部分,第一階段為啟動專責病房3%、約1850床,第二階段啟動專責病房5%、約3070床。 集中檢疫所同樣分兩階段啟動,第一階段是國防部提供10個檢疫所、共1500間,第二階段是公部門相關住宿場所21處、共2000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5日電)COVID-19自5月1日起防疫降階,外界關注指揮中心解編後,若疫情再起因應模式。

瑞磁的核心數位生物條碼(BMB)技術平台與MDx3000光學分析儀,挾多元檢測、高通量、自動化,以及高擴充性等優勢,一次可檢測多達4,096種生物標的,目前累計已有12家授權客戶,例如全球寵物檢測大廠Idexx、中國麗珠醫藥集團旗下的珠海麗珠試劑等,為瑞磁帶來的營收貢獻。 不過,產險業者正在討論,未來居家照護者弱屬無症狀或沒接受醫生診療及開藥,或是僅服用一般感冒藥,恐將不給付住院日額,只有經醫生診斷且開處方並服用治療COVID-19疾病的藥物才比照住院日額給付,但此案還仍在研擬中,尚未定案。 指揮中心並無明確答覆,衛福部長陳時中僅表示,分類降級在規劃之內,但仍在等待合適時機。 因為在此分類下,指揮中心能以超越《憲法》的權力,動用人力、物力等資源,加速防疫強度。 在COVID-19感染台灣的第一、二波疫情,確實發揮了效用,為台灣贏得「防疫模範生」的美名。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