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計局分析,家庭用電仍然是碳排放的最大來源(24%),接著是製造業(20%)、電力天然氣供應(19%)、農業(13%)和運輸及倉儲部門(10%)。 NASA與波音公司展示未來「永續飛行展示機」X-66A概念圖,預計徵詢美國各大航空公司意見,打造下個世代的新型客機。 在 2020 年的所有 1680 萬架次執飛航班中,國際航線僅佔 380 萬架次(23%),其餘 77% 為國內航班。 這在全球化日漸普及的現代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不過於此同時也為民航業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 短程飛行或將成爲重要獲利來源。 觀察客運營收表現,長榮航第2季客運營收340.73億元,年增1213.4%;上半年客運營收618.24億元,年增1406.9%。
國慶連假後,10/13「0+7」正式上路,加上受惠歐美留學及歐美出境旅遊,華航(2610)、長榮航(2618)客運承載率持續恢復,7、8月營收呈現雙位數年成長,長榮航營收連續兩個月站上今年最高,華航也在相對高檔位置。 長榮航營收 至於,新的航空公司開航影響,孫嘉明先笑稱「把華航放在哪?」,並強調,有飛機開航點、航線不難,難的是航網,主要機場都有時間帶的困難,時間帶使用有規則,如歐盟要使用八成才保留,但疫情後各家航空公司陸續拿回時間帶,新航空公司要建立航往需要一段時間,對長榮航沒有影響。 從訂位率來看,目前即將進入暑假,孫嘉明認為,暑假是傳統旅遊旺季,需求原本就強,疫情後航網恢復超乎疫情前水準,航網旅客會持續增加。 長榮航空表示,目前仍沒有確切規劃,會依照未來市場需求而定,若機腹載貨已能滿足需求,就不會考慮客艙載貨。 在全球旅行限制下,因為客運航班驟減,導致貨運市場需求升溫,除了本來的全貨機,華航近期也開始以客機載貨不載人的方式,補足貨運需求。
長榮航營收: 長榮航2618
長榮航空看好第4季貨運進入傳統旺季,客運解封商機開始發酵,再加上開拓歐洲市場的旅遊復甦商機,此次陸續新增米蘭及慕尼黑兩個直飛新航點效益發酵,第4季營收、獲利可期。 其中,客運收入因適逢春節旅遊旺季,1月營收增至89.36億元、月增45.63%、年增1217.99%;貨運收入為52.77億元、月減27.01%,主因整體貨運市場仍延續放緩態勢未有回溫,致使整體貨運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 華航說,受到工廠有序的復工、復產以及季末效應,整體貨運市場些許回溫,惟全球政經局勢仍動盪不穩,訂單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全月概況延續保守氛圍。 華航今年將陸續引進2架777F新機,也將持續採取彈性策略,增攬多方貨源,積極爭取急單或加包機商機,整併客貨機運能,以提升裝載率及貨運營收為目標。
- 另外,法人關心ESG議題,孫嘉明介紹,公司目標2050年淨零,這目標也有設定,主要以飛行及地面兩大主軸,規劃短中長期減碳目標,2025年用2%永續航空燃油(SAF),地面則為10%再生能源,2035年10%為SAF,50%為再生能源。
- 長榮航日前拍板發放1.5個月年終獎金,今天華航年終獎金出爐,將發放6個月,且員工將比照軍公教調薪4%。
- 華航(2610)12月合併營收為141.76億元,月增15.62%、年減16.21%。
- 至於航空貨運受國際經濟景氣下行,美中貿易對抗、俄烏戰爭持續等影響,終端需求疲弱,價量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的趨勢惟已放緩,且仍優於疫情前水準,運量年減26%,單位收益年減49.5%。
- 二月份的營收為5.8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7.2%,創下史上單月營收最低紀錄。
至於疫情爆發前原本是獲利核心的客運,長榮航也強調,目前歐美各國、以及亞洲的泰國、柬埔寨等,都陸續開放施打兩劑疫苗後免隔離的解封措施。 包括海轉空效應持續發酵,空運價格居高不下,以及機場貨運作業能量飽和,抑制市場運能供給。 華航表示,在海運仍壅塞下,海轉空效應延續,3C 高科技、汽車零件、半導體和電商貨等需求殷切,帶動 3 月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運價也保持高檔,至於俄烏戰事,則是導致往返歐洲艙位需求增溫。 每個產業都有其特性,相對應的就會有不同指標來觀察該行業的營運狀況,在往下討論長榮航空的經營狀況前,有必要先了解航空公司財報中的幾個基本數據,接下來就一一介紹。 航空業是個獲利極度不穩定的產業,長榮航空(2618-TW)也不例外,2001 年至 2017 年間,有 11 個年度賺錢,6 個年度虧錢,再更加細分,每股盈餘超過 1 元的年度就只剩下 5 年,這也讓他的股價大部分時間都在 15 元上下游走。 日本在10/11 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及恢復免簽觀光自由行,華航疫情前客運營收 33%來自東北亞,相對同業僅19%,更有利華航第四季客運表現。
長榮航營收: 全球航空業獲利情形
四大航空長榮航(2618)(2618)、華航、星宇、虎航5月營收全部亮麗揭露,其中,長榮航5月客運營收創新高;華航客運營收年增逾十倍、創歷史同期新高;星宇航5月營收逾17億元,年增1,489%,續寫新猷,而虎航5月營收也年增逾11倍。 華航、長榮的股價,從去年年底的9.06 元、13.75元,跌到10日收盤的8.10元、11.70 元,蒸發超過千億市值。 受疫情衝擊,長榮航2月分營收88.53億元,同樣跌破百億,較去年同期衰退34.6%,這是自2012 年3月以來的新低。
中信投顧認為,華航與長榮航掌握全世界缺貨的台灣製造半導體IC、高階電子零組件、高階筆電、電子產品等,都急需航空運輸,二家航空公司營運明顯受惠於貨運價格上揚,並且享受高於其他航空貨運價格漲幅。 長榮航指出,2023年上半年受益於春節、寒假、清明以及端午連假效應,客運持續暢旺,並依市場需求循序漸進加密歐美班次數及復飛區域航線,在高票價及高載客率加乘效應下,客運營收大增。 其中,客運收入成績相當出色,單月達89.7億元,改寫5月紀錄,登歷年同期最高,年增1,097.7%,主要受惠於機票需求強、票價續高。 長榮航空北美、歐洲第3季載客率已逾九成,尤其,日本線旅客7、8月暑假大爆發,再加上港澳客需求回籠,強勁需求下,今年營收呈現「月來月高」走勢。 台灣虎航熱門黃金航線日本線,暑假載客率上看九成,虎航現有日本航點就達到16個城市,目前每周航班已達百班,規模跟華航、長榮航基本相當,隨著旺季到來,價格也水漲船高,台灣虎航的營收也將跟著急速跳升。
長榮航營收: 華航正式插旗捷克布拉格 歐洲黃金六大航點全面直飛
展望第二季,華航指出,海運塞港尚未緩解,再加上受中國疫情封控影響,預料臨時性包機市場將更加熱絡,整體運價可維持相對高檔水準,特別是高科技電子產品、臨時性防疫物資等時效性急貨,對貨運需求有相當的支撐力道,近期已接獲美洲地區防疫物資相關包機,後續也將持續爭取短期高價包機。 孫嘉明指出,國際油價仍相對高,加上目前整體營運成本比以前高、需求強勁等因素影響,預估票價將維持高檔,帶動第2季客運營收將會優於第1季,且呈現「月月高」。 孫嘉明表示,接下來是暑假傳統旺季,其中又以長程航線最熱絡,載客率預估9成以上,東北亞、東南亞航線則有旺季效應支持,後市看好,另觀察新加坡、阿聯酋等航空公司,解封後的營運都創下歷史新高,台灣解封時間比較晚,預估會有遞延效應。 為了迎接疫後旅遊商機,航空業者準備好增加航班,像是華航在 月,規劃再增班 5 成,長榮航班則比 6 月增加近 3 倍,至於星宇航空開航沖繩和札幌航線,未來也會加開美國航線,越南峴港航線也將恢復航班,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雖然機票會變貴,但旅遊需求還在。 航班恢復狀況,孫嘉明也指出,第三季航次數將恢復到81%,第四季會達84%,因有些窄體機退出,部分恢復航線用寬體機經營,整個客運運能下半年比2019年增加2%。 他也透露,今年持續有787-10引進,目前規劃8月中會調派兩架該型飛機到松山機場營運,經營羽田與虹橋航點,主要考量國人喜愛赴日,加上台商上海有搭機需求。
不過維持一定的載客率,以及使用新機型所減少的燃油成本,仍讓長榮航空在 2015 長榮航營收2023 到 2017 這三年間繳出漂亮獲利的成績單。 航空雙雄公布12月及去年營收,長榮航(2618)12月營收146.78億元,年增18.65%,其中客收暴增13倍;累計2022年營收為1380.68億元,年增32.92%。 華航(2610)12月營收為141.76億元,年減16.21%,其中客收年增9倍;累計2022年營收為1507.21億元,年增8.55%。 長榮航(2618)12月營收達146.78億,年增18.65%,其中客運營收為81.04億,年增1338.84%;貨運營收雖微幅向下收斂,但仍高於疫前水平,12月貨運營收為51.19億。 長榮航表示,客運市場逐步回升,12月底前每周航班數已逾300班,其中歐洲市場回溫最為明顯,往返歐洲航班數已超過疫情前水準,達到每周30班;北美航線也持續增班達每周62班,約為疫情前的75%,歐美長線平均載客率皆將近85%。
長榮航營收: 航空業好旺 5月營收高飛
其中,客運收入84.58億元,亦較去年增11.3倍,主因為運能逐步恢復且市場需求轉強。 接下來我們可以將長榮航空的業務分成客運與貨運兩塊來分析,其中客運營收大約都佔整體合併公司營收接近 6 成,貨運營收則從往年的 3 成多持續下滑至 1 成多,絕對金額也呈現衰退的情形,多出來的百分比則被子公司的營收成長佔去。 傳統第四季為航空貨運旺季,第三季低迷情況有機會反轉,主要來自電子新產品出貨及年底歐美假期,而北美航線客運雖然尚未全面復甦,但需求仍在,使得近期航空運價跌幅速度低於海運,第四季貨運的營收下行機率降低。 航空雙雄股東會定調今年還是需要仰賴貨運業務,客機載貨的情況估亦會持續,而在解封以前,航空雙雄都在積極調整自身機隊,華航持續導入 777F 新貨機當中,至 2024 年前,10 架 777F 貨機將陸續到位,擴大整體貨運服務量能;長榮航則是退租部分單走道飛機,迎接 787 新機報到。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航空(2618)2022年第1季合併營收30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2.9%;合併本期淨利為34.1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33.5億元,每股盈餘(EPS)0.64元。 此外,長榮航空看好貨運市場穩定成長,決定再添一架波音777F貨機,預計2023年底交機。 長榮航空首季營收中,客運營收約15.08億元,年減9.7%,隨著各國邊境逐漸鬆綁,旅客需求回溫,載客數增加,惟客運單位收益年減8.2%。
長榮航營收: 疫後航空市場競爭激烈 長榮航:行銷策略要更靈活
長榮航空三月營收67.86億元,年減54.14%,創下2009年8月以來新低;第一季營收302.33億元,年減31.77%,創下2013年以來新低。 一般來說,華航營收約6成來自客運、3成來自貨運,不僅3月貨運收入是客運的近一倍,從營收占比看,目前客運佔比約30.11%、貨運為61.31%,相較於過去,兩者完全顛倒過來。 至於虎航,5月營收為8.8億元,年增1,170%、月減3.5%;累計前五個月營收約43.8億元,年增率1,710%。 台灣虎航第1季EPS達1.07元,成為國內航空業每股獲利王,估6月營收將優於5月,第2季獲利優於首季。
-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邊境封鎖,長榮航空客運受到明顯衝擊,雖然貨運表現不錯,仍無法挹注整體營收表現。
- 然而,該制度也導致國內燃料價格上漲,因此德國想藉此計畫涵蓋高碳排企業,於2021年至2030年間所產生的成本,防堵碳洩漏。
- 隨著國內疫情放緩,政府已先行開放商務客出入境的規定,預期最快年底客運需求將明顯回溫。
- 展望2022年,航空雙雄將繼續以貨運為營運重心全力衝刺,並密切關注客運市場動態審慎佈局。
- 國際能源署月報顯示,由於夏季航空旅行旺盛,且沙國和俄羅斯已將供應削減延長,若OPEC+維持當前產量目標,預期今年第3、4...
- 航班恢復狀況,孫嘉明也指出,第三季航次數將恢復到81%,第四季會達84%,因有些窄體機退出,部分恢復航線用寬體機經營,整個客運運能下半年比2019年增加2%。
自2014年4月以後,長榮航空的月營收都在百億以上,尤其去年8月168.3億元的營收成績,更刷新歷史新高。 華航也做出許多應變對策,包括鼓勵員工休假、放寬留停,以及主管減薪10%等。 本月(10)日,華航公布二月份財報,營收為93.42億元,跌破百億大關,較去年同期衰退24.8%,創下2009年7月以來最慘紀錄。
長榮航營收: 長榮航第3季每股獲利0.29元 創10個季度以來新高
不過兩家公司的航線、機隊上的策略略有不同,即便客運數字不好看,華航因為擁有龐大貨運機隊優勢,搭配復工生產需求,貨運營收反倒逆勢成長兩成。 現在暑假已經很難訂到位子,長榮航透露,寒假機票價格也是居高不下,處於全年都是高票價走勢,高票價最少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至於航空貨運受國際經濟景氣下行,美中貿易對抗、俄烏戰爭持續等影響,終端需求疲弱,價量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的趨勢惟已放緩,且仍優於疫情前水準,運量年減26%,單位收益年減49.5%。 長榮航營收 7月為暑假旅遊旺季,長榮航7月合併營收為186.91億元,年增57.51%,月增5.98%,單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1,117.26億元,年增48.4%。 長榮航指出,貨運部分受國際經濟景氣下行影響,終端需求仍顯疲弱,價量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的趨勢惟已放緩,且仍優於疫情前水準。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直言,長榮航空應參考虎航和華航的作法,將利潤及早分享給長榮航空集團的基層員工,並應與長榮航空企業工會就年終獎金和年度調薪方案開啟實質協商,以避免日後發生勞資爭議。 長榮航營收2023 長榮航公布6月合併營收達176.36億元,不但刷新歷史新高,更繳出年增59.38%,月增11.89%的好成績,其中客運營收達126.99億元,逼近127億元,也創下客運業績的歷史新高,月增16.94%,年增985.38%,成長逾9.85倍。 美國一起氣候訴訟案進入庭審,16位年齡介於5歲至22歲的孩子,控告州政府違憲,創下首例民告贏官的氣候訴訟。 歐盟本週公佈Q1溫室氣體排放量,整體表現優於同期,其中15國的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成功脫鉤。
長榮航營收: 長榮航 躋身全球最佳排行榜
美國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延續去化庫存,法人預期,此波主動去庫存將延續至第4季,較原先的第3季季中延後,期間內美國港口進口貨櫃量皆將年減,主要係考量零售商銷售自第2季轉至年減,拖累自亞洲採購量,預估去庫存將延續至第4季,航商持續面臨虧損壓力。 長榮航早盤以36.1元平盤開出後走高,一度拉升至37.65元,盤中漲幅逾4%,成交量逾8.2萬張,居台股個股成交量冠軍。 星宇航空以32.9元開高,盤中漲幅0.79%;台灣虎航預計今日下午舉行創新板上市業績發表會,最快8月將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早盤以47.3元開高後一度拉升至47.7元,不過盤中小跌。 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接受外媒彭博專訪,他以紅綠燈來比喻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動盪,研判目前的情況才剛剛達到中點,但仍需謹慎。 韓蔚廷以「黃燈亮時不要急於過馬路」形容目前投資氣氛,並表示富邦金會降低中國曝險。 國泰金今(21)日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指出,37.7%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將走揚,有32%民眾想將現金或定存轉入台股。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航空(2618)9月合併營收113.24億,月下滑5.75%,年成長32.94%,其中客運營收為33.26億,年成長470.47%,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達986.27億,較去年同期成長41.59%。 儘管7、8月為傳統航空旺季,但長榮航空9月合併營收不看淡,僅較8月略為下滑5.75%,主要為受惠於疫情趨緩以及各國邊境防疫政策逐漸放寬,客運市場穩定,長榮航空今年季營收逐季成長,今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達352.05億,是疫情以來單季新高。 展望今年第四季,長榮航空將依市場需求持續加密原有航點班次,並陸續復飛北海道、峴港、金浦、高雄-東京與大阪等航班,10月每週提供近200班航班,已達疫情前三分之一;11、12月份將增至每週近300班,預期今年年底前航班數將恢復至疫情前的5成。 以貨運來說,2016 年整體的載貨率大幅下滑,連帶影響長榮航的單位載貨收益大幅下降,2017 年則隨國際載貨率回升而有所反彈。 客運部分整體的載客率是小幅上升,但長榮航的單位收益卻是在 2015 年開始有較大下跌,這是因為自身營運策略的結果,也就是擴張長程航線所產生的效應。 長程航線的票價並不會隨飛行哩程等比例增加,因此長程航線的單位收益本來就會比短程航線低,另外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亞洲航線上,單位收益也呈現下滑趨勢,整體來說就使單位旅客收益下滑許多。
長榮航營收: 《航運股》貨運推升 長榮航3月營收年增近五成
長榮航空指出,全球疫情未歇,海運塞港致海轉空效應延續,加上烏俄開戰影響,加深供應鏈斷鏈危機,航空貨運需求與運價維持高檔。 8架貨機運能全數到位,貨收呈現跳躍成長,運能年增20%,運量年增13.3%,單位收益年增48.2%。 長榮航空日前董事會也通過,將與波音簽訂購買1架777F貨機,預計2023年底交機;長榮航空目前擁有8架波音777F貨機,進一步提升貨運運能,增加貨運市場的競爭力,日前也與以色列航太工業公司(IAI)簽約,自2025年起陸續執行3架波音 ER客機改貨機工程,屆時貨機機隊將達12架。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為了達到貨機運能占比適度擴增,以提升經營風險承受能力,長榮航空不斷的評估客、貨運市場需求,並隨時檢視機隊組成,以做出最有競爭優勢的策略規劃。 而波音777F貨機是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全貨機,載貨能力達106公噸,與112噸酬載量的波音 F貨機相差無幾,滿載航程可達5,000海浬,具有飛行航程長且營運效益優異、可靠性高的特色,在節能環保方面也具有油耗較省的優點,是全球最搶手的貨機機型。 長榮航空強調,波音777F貨機與 ER客機所配置的發動機相同,飛航組員也只需完成差異課程訓練即可上線飛行,長榮航空營運的777機隊共計有34架 ER客機以及8架777F貨機,除了發動機維修管理更有效率,在航員調度方面亦更具彈性,有助於提升長榮航空整體營運效益。
貨運收入為72.29億元,月減5.33%,受到通膨升息、高能源成本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致使整體貨運收入減少。 長榮航空7月客運營收達27億元,較上月增加131.21%,主要受惠於邊境防疫政策調整及暑假旺季需求,旅客量為自2020年4月以來新高,其中歐洲、美洲及東南亞地區的旅客量成長尤為明顯;貨運營收78.8億元,較上月減少6.68%,乃受全球材料短缺及庫存過剩等因素影響,貨量和運價皆小幅下滑。 長榮航進一步指出,目前客運市場以歐洲復甦最快,北美也有顯著成長,東北亞和東南亞復甦較預期緩慢,但同樣能觀察到成長曲線上升的跡象;公司將持續評估市場需求,陸續恢復各航線運能,明年夏季班表也將開闢台北 - 菲律賓克拉克航線,滿足中轉需求,並提升整體產品多樣性和競爭力。 長榮航空表示,客運3月份北美、歐洲航線來回平均載客率約95%,日本則進入賞櫻旺季,載客率也達85%,東南亞航線則受惠於歐美轉機市場需求,載客率維持在75%以上的水準,以旅遊為主要的曼谷、峴港則有超過90%的表現。 實際觀察長榮航空個體公司的營運成本,可以看到就算在石油價格處於相對低檔的情況下,燃油成本佔比仍高達 28%,可想而知,在油價處於高檔的時候,這個數字會來的更大,甚至可以達到 40%。 另外排名第二的則是人事成本,要完成一架航班的營運,除了飛機本身,還需要機師、空服員、地勤等相關人員的服務,而這些員工的薪資就也是一大成本。
長榮航營收: 華航插旗布拉格 19日在當地機場舉行慶祝活動
為健全我國金融市場並提昇國際競爭力,於84年12月成立「期貨市場推動委員會」,積極推動國內期貨市場建立,臺灣期貨交易所(... 由於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幾乎停擺,散裝船大排長龍問題再現,沉寂多時的傳產股吸引短多買盤進駐,貨櫃指標股長榮(2603)、陽明同步走揚。 法庭文件顯示,曾經是中國大陸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的恒大集團周四(17日)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 台灣虎航(6757)早盤以47.3元開出,隨後一度拉升至47.55元,盤中漲幅逾0.2%;星宇航空於平盤附近震盪,以32元開出,盤中呈現小幅度下跌。 晨暉生物科技(1271)與保瑞藥業旗下集團公司、保瑞聯邦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共同宣布,雙方董事會通過擬以股份轉換方式進行策略結合,以保聯公司普通股0.89股換發晨暉公司普通股1股,並將提交晨暉公司2023年10月13日之股東臨時會決議,暫定之股份轉換基準日為2023年11月1日。
上圖呈現出近年來全球航空業的營收與獲利發展,2008 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航空業獲利跌到谷底,2010 年整體產業迎來短暫的復甦,當年長榮航年度 EPS 4.06 元也是歷史新高,但接下來幾年整體獲利又回歸損益兩平邊緣。 2015 年起全球航空業獲利再度提升的原因則是因為油價的大幅下滑,使航空公司的營運成本降低,不過亞太地區的發展仍不被看好,只從虧損些微進步到小幅獲利的程度,主要是因為亞太線的運能供給高於全球,區域之間的航空公司競爭較為激烈。 長榮航機隊組合優良,目前機隊總計88架,其中客機80架、貨機8架,客機平均機齡約5年,相較同業年輕。 2021年底因應強勁的貨運需求,引入8架777F貨機,貨運長約自2022/4起生效,在2022年貨運需求維持高檔下,有利於支撐獲利。
長榮航營收: 長榮航7月營收、Q2獲利皆創新高
歐洲航線方面,長榮航空表示,米蘭及慕尼黑陸續開航後,航班數已達到每週30班,超越疫情前的班次水準,預估未來在越太平洋及歐亞兩大航網主軸之下,將促進轉機客流,加速區域航線的航班恢復。 長榮航空公告10月合併營收新台幣119.57億元、年增15.28%,其中,客運營收為41.9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0.09%。 長榮航空2020年12月貨運營收59.04億元,創歷史新高,不過,加計客運的整體營收72.22億元,年減55.47%,累計全年營收890.48億元,年減50.88%,不僅創2010年以來新低,也是2010年以來,年度營收首次跌破千億元。 據民航局統計指出,長榮航空第1季營收有415.85億餘元,稅後淨利達44.98億餘元,為七家國籍航空獲利能力最強的公司;華航(2610)第1季營收為379.54億餘元,稅後淨利13.05億餘元,位居第二。 長榮航去年底開闢米蘭及慕尼黑兩條新的歐洲航線,大賺歐洲往返亞洲的龐大轉機商機,每周航班數已達32班,超越疫情前規模;再者,北美航線已恢復疫情前水準,每周84班,隨著機票上漲、歐美長程線熱賣,尤其商務艙、豪華經濟艙供不應求,不斷推升長榮航的客運業績。
以經營國內航線為主的立榮航空,第1季營收為13.08億元,稅後淨利1,434萬元;正在汰換機隊的華信航空,第1季營收12.85億元,稅後虧損165.1萬元。 長榮航營收2023 此外,長榮集團兄弟之爭時,長榮國際積極增加長榮航持股,隨著邁向和解之路,長榮國際9日申報轉讓5萬張,轉讓期間6月12日至7月11日,轉讓後仍有66.2萬餘張。 華航通知貨攬業者,自11日起台灣出口至日本航點運價,調漲約10%至20%。 長榮航自12日起調漲台灣出口至東北亞、東南亞各航點運價,漲幅約15%至20%。
貨運方面,華航指出,1月市場延續保守氛圍,面對目前貨量不穩、旅運需求回溫之際,華航將靈活運用客貨機運能,充分使用客機腹艙載運貨物,搭配運量較大的貨機妥善調度及規劃,固守整體貨運營收。 長榮航空3月合併營收達163.64億,年成長52.27%,是2019年暑假旺季後的新高,也是歷史第3高,其中客運營收為95.09億,年增率為15.5倍,貨運營收為35.74億。 貨運部分,孫嘉明指出,目前運價有較COVID-19疫情間滑落的現象,但仍高於2019年疫情前水準,雖然終端需求不佳,加上客機復飛後提高運能等,使空運市場競爭激烈,但會充分使用艙位,盡量爭取亞洲區間貨源,增加營運動能。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3年5月31日電)長榮航空 (2618) 今天舉辦法人說明會,總經理孫嘉明表示,油價仍是相對高檔,但已有回落,加上需求強勁,預估今年第2季客運營收會優於第1季,且呈現「月月高」,力拚全年營運創高。
以二月份來看,共取消23%航班,近1,400班次,其中,兩岸航線約610班次、香港航線520班次、東北亞航線160班次,以及東南亞及部份歐美越洋航線,疫情爆發以來(2月~4月),已經取消將近6,500班次,約七成航線受波及。 華航(2610)(2610)、長榮航、星宇及台灣虎航6月的客運營收年增率大幅飛升,較5月激增,四家航空公司6月營收全部創新高。 貨運的部份,雖受惠於中國解封帶動貨運需求,惟海運塞港問題改善,上半年全球的主要港口準班率持續上升,同時面臨北美零售商進入去化庫存階段,貨運運價漲勢已有所放緩。 為滿足航空貨運日益強勁的需求,長榮航空14日董事會通過與以色列航太工業公司(IAI)簽約,2025年起將陸續執行3架波音 ER客機改貨機工程。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4日電)長榮航空今天公布去年獲利新台幣66.08億元,每股盈餘1.31元。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航空2021年營業收入953億3200萬元,較2020年增加20%,稅後盈餘66億800萬元,每股盈餘1.31元。
長榮航營收: 長榮航
(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華航勞資今天(6日)完成協商年終、調薪案,華航今年將發出6個月年終獎金,兼職人員同享福利;此外,員工將比照軍公教調薪4%。 過去通常經濟升溫時,伴隨而來的就是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增加,但此次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卻不升反降至3%。 孫嘉明指出,由於歐美目前報復性消費的需求遽增,車用晶片大缺貨,但目前急需進口的汽車零組件都卡在港口,所以如果大家有看新聞,就可知道連中古車價格都跟著漲了二成。 累計108年1-11月營收1650億5594萬6000元,和107年同期的1643億4376萬9000元相較,增加金額為7億1217萬7000元,較107年同期增加0.43%。 華航(2610)、長榮航(2618)最新公布3月數字紛紛傳出佳音,今早雙雙跳空大漲逾3.5%,成交量也較前一天翻倍增,華航短短2小時人氣翻六倍,重回20元大關,經一個月籌碼沈澱整理後,今早2檔航空股雙雙展現高人氣,在大盤下挫中扮演抗跌指標。 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報導,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包括阿拉斯加航空、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聯合航空,均已同意就X-66A的操作、維修、機場相容性問題,進行檢視並提出相關意見,供設計參考。
長榮航營收: 客運業績爆表 長榮航6月、Q2營收攻頂
長榮航6月營收110.7億元,月減1.7%、年增43.6%,其中客運營收月增52.1%、年增36.5%;貨運營收月減8.5%、年增39.4%,顯示貨運需求持續放緩,客運則因全球解封,需求強勁復甦,客、貨需求正式進入交叉點。 然而受到高燃油成本的打壓下,近月客、貨運的單位收益皆有持續下探的傾向,在目前油價仍位居高檔,且面臨貨運需求趨緩的情況下,預估長榮航第二季EPS 0.55元。 長榮航在疫情前營運以客運業務為主,2019年營收比重:客運 56%、貨運 14%。 惟疫情導致客運需求急遽下滑,目前將營運重心轉移貨運業務,藉此度過航空業的景氣寒冬,2022上半年營收比重:客運 7%、貨運 90%。 長榮航6月營收110.7億元,月減1.7%、年增43.6%,其中客運營收月增52.1%、年增36.5%;貨運營收月減8.5%、年增39.4%,顯示客運復甦強勁,客、貨需求正式進入交叉點,惟受到高燃油成本的打壓,近月客、貨運的單位收益皆有下滑的傾向。 長榮航近期宣布自7/7起將調整客運燃油附加費,下半年燃油成本的壓力可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