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2023詳解!(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August 2, 2022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其中,IC封裝製程中會使用到的IC導線架和IC載板有不少台灣廠商。 先進駕駛方面,包括輔助駕駛(ADAS)和自動駕駛(ADS),依照SAE(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定義,Level 3以下皆屬於ADAS範疇,目前大多數車輛設計都以Level 1~2為主。 ADAS系統並不限電動車才會搭載,但除了低價電動車外,多數電動車都會搭載Level 1或以上的ADAS功能。 這些電動車關鍵零組件中,對功率半導體需求比內燃機車輛增加許多,且隨著電動化程度而呈現倍數增加,而電動車對高壓需求的提升,使可耐高壓、高頻與高溫特性的功率半導體元件SiC逐漸引入動力電子元件中,於高功率和高頻領域取代IGBT。 上汽集團則以 11% 的市占率位居第三,比亞迪以 9% 的市占率位居第四,Stellantis(STLA-US) 以 6% 的市占率位居第五。

  • 另外 FCA 與 PSA 兩大集團宣布合併,並改名為 Stellantis,兩者的銷售成績將達到 681 萬輛,一舉就竄升到第四大集團,預期 2021 年全球銷售排名就會有大變動,同時《focus2move》也指出,旗下具備越多 SUV 車款的集團,銷售表現就越強勁。
  • 而生產一台電動車還需要鋼和鋁,同時配載有鎳、錳、鈷組成的電池,並加上200公斤以上的礦物。
  • 隨著特斯拉Model 年熱銷至今,市場預期全球電動車產量將從2020年200萬台,飆升6倍至2025年之逾1,500萬台,2021年將為電動車產業高速成長起始年,背後龐大供應鏈商機更是百年難得一見。
  • 攤開中國 2021 年度電動車銷售排行榜,榮登年度銷售冠軍的車型,既不是大家熟知的 Tesla Model 3,也不是市場老將 Nissan Leaf,而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宏光 MINI EV」。
  • 時常佔據總市場排名前 5 之列的 Mercedes-Benz,雖然同樣受到船期到港影響,讓排名持續起起伏伏,但新世代 GLC 在 3 月份迎來不少到港數量,繳出超過 700 輛領牌數,讓 Mercedes-Benz 累計達 2,076 輛,即便 3 月份並未擠身前 6 名之列,但也是少數領牌超過 2,000 輛的品牌。
  • 宣明智直指,電動車產業規模,單單就小型車來說,每年產值就超過2兆美元,就已經是PC與手機產業的2倍之多,如果加上特殊用車、產業用車,整體產值於2040年可能超過6兆美元,又是再3倍的爆發潛力。

儘管Tesla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Taiwan在年底宣告暫時停止Model 3新車訂購,只能購買目前在臺灣境內的現貨車款,但整體掛牌數還是較2021年的5,067輛成長達到56.5%之多,同時也是臺灣車市第一個年銷量超過7,000輛的電動車款。 雖然最後因為暫時聽整接受新車訂購,不但無法叩關10,000關卡,也未能達成年掛牌數8,000輛成績,Model 3依舊是2022年度臺灣市場最暢銷電動車。 回顧2022年臺灣汽車市場,總共有429,731輛新車領牌,與2021年相比,因為眾多市場不利因素,包含疫情、供應鏈斷鏈、戰爭以及全球性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呈現下幅度下滑趨勢,計有4.5%萎縮。 但是,電動車市場卻在Model 3持續大量供貨,再加上Tesla搶在年末引進話題電動休旅Model Y,同時各傳統車廠紛紛加入電動車戰局之下,共有16,062輛電動新車掛牌,相較於2021年的7,064輛,增加大約9,000輛左右成長幅度。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榜,看看特斯拉如何超車登頂

早在 2002 年,中國上汽集團(SAIC Motor)、美國通用汽車集團(General Motors)、中國五菱汽車(Liuzhou Wuling Motors)成立了合資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GMW),針對中國、東南亞國家市場推出俗稱「麵包車」的小型商用車型作為銷售主力。 前5名榜單中有2輛年度新車分別是第2名的Model Y和第4名的宏光MINIEV,憑藉休旅熱潮Model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Y繳出亮眼成績雖然交車品質鬧上不少新聞但依舊熱賣,更何況歐洲市場都尚未開賣,因此今年人氣有望超過Model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2023 3。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電動車共賣出450萬台,中國大陸市場銷量達291萬台,佔比超過6成,龐大市場孕育不少新創車廠,預期中國車廠間的競爭將會更激烈。 2021年全球純電動車的平均售價約3.6萬美元(約新台幣104萬),比前一年下降了7%,已具備相當的市場競爭力。

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生產 Model 3 和 Model Y,根據中國汽車協會 (CPCA) 的數據顯示,特斯拉在 1 月份售出 輛中國製電動車。 比起德系豪華品牌在初期習慣把電動車款獨立,以子品牌方式佈局電動車市場,Volvo是直接採用轉型電動車品牌策略,並把純電動力選擇內化在既有車系當中,XC40 Recharge就是這樣操作下的產品,也是「鴨子划水」默默亮眼的代表。 透過設計之初就考量電動車的CMA平台,讓XC40車系具備燃油、輕油電、PHEV與純電動力等不同形式選擇。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市場需求強勁成長 越南電動車年銷量 估倍增

Polestar 品牌是於 2017 年從Volvo延伸出來的,只專注於電動車。 功率範圍為200 至 310 千瓦,續航里程為 518 至 635 公里。 Jeep Avenger 長 4.08 米,後備箱容量為 380 升。 電池容量為 54 kWh,在 WLTP測試標準續航力達到400公里,價格從 39,500 歐元起。 而這樣的核心價值,也讓博而美響應國際永續趨勢,自發性發布ESG績效報告書。 在環境面上,積極節能減碳,推動無紙化與二手捐物活動、提供員工電動車節能津貼等;在社會面上,長期免費捐助醫材協助改善偏鄉醫療、舉辦員工捐血活動與大專院校合作推動在校生職涯體驗計畫等,甚至贊助非洲100計畫資助從非洲來臺就讀醫學院的醫師,創造更多社會共好的影響力。

由於更好的報價和更具吸引力的汽車的可用性,需求的強勁增長導致整體市場增長了24%。 2021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倍增至 660 萬輛,顯見各地逐漸正視氣候危機對社會的影響,以及電動車對環境的好處。 不過,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汽車業減碳」團隊發布最新報告,檢視全球 10 大汽車廠牌淘汰燃油車並過渡至「零碳排」車輛的環保行動,揭露品牌大廠的轉型步伐依然落後,其中「日產 Nissan」與「本田 Honda」因減排行動疲弱排名倒退,而「豐田 Toyota」則連續兩年墊底。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中國電動車年銷量增加逾80%

Tesla 目前全球主要工廠分別為德國柏林、美國德州與中國上海,受到上半年中國疫情影響,上海歷經長時間「封城」,導致 Tesla 上海工廠產量下滑。 然而,旗下跨界休旅 Model Y 陸續於韓國、日本等地開賣,帶動品牌整體銷量,成為繼 Model 3 之後另一大熱銷車款,品牌於上半年累計達 56 萬銷量,雖然較 2021 年時增長速度趨緩,但仍成長達 46%。 排在首位的特斯拉增長乏力,另一方面,提高存在感的是去年居第4位的比亞迪,銷售32萬輛,超過上海汽車集團和德國福斯,排名提高至第2位。 比亞迪3月結束汽油車的生産,正在推進將經營資源集中於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戰略。

根據《Worldwide Monthly BEV & PHEV Tracker》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 1-7 月全球已累計售出逾 312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2023 萬輛電動汽車,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約 290 萬的總和。 今年 7 月儘管受到晶片缺貨影響,但對比去年同期也有 91% 的成長。 林芬卉指出,2022年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表現亮眼主因政府祭出一系列獎勵政策,使得銷量年增率達79%;第二大市場歐洲因受到地緣政治直接衝擊,銷售量年增率僅5%;第三大市場美國年增率為48%,主因車廠推出消費者喜好的SUV(休旅車)及皮卡電動車款,加上車主享有購車補貼所致。 DIGITIMES研究中心根據各國汽車協會資料統計,2022年全球汽車銷售僅8,100萬台,約成長5%,仍係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相對的,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達49%,前三大市場依序為中國大陸、歐洲及美國,中國大陸佔比超過6成。 而日前在 2021 年 1 月 Tesla Taiwan 舉辦了媒體活動,首度在國內亮相改款的 Model X,也是全球首度亮相採 CCS2 充電規格的 Model X。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球EV銷量排行出爐 特斯拉居冠

事實上,在許多歐洲國家,電動汽車佔新車銷量的25%以上,但顧客必須要有耐心等待新電動汽車9到12個月的交付期。 一眾品牌中,Tesla以14%的市場佔比引領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而福士(Volkswagen)以12%的市場份額居全球第2,與2020相比,該企在2021年的電動汽車銷量直接翻倍。 分析顯示電動汽車的需求在2021年依舊強勁,若非長期零件短缺仍影響全球每間汽車製造商,銷量本可更高。 儘管電動車銷量再去年創下新高,但有分析師警告,由於經濟憂慮給消費者帶來壓力,民眾將更不願意購買新車,需求也相對下降,再加上俄烏戰爭後歐洲電價上漲,2023年恐怕難以複製去年電動車的強勁表現。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日産、法國雷諾、三菱汽車的日法聯盟以13萬輛排在第6位,排名下降。 比亞迪以SUV「元PLUS」和小型車「海豚」等(人民幣)10萬~20萬元的較低價位為中心,推出廣泛車型,贏得年輕人的需求。 7月21日還宣佈了在日本推出乘用車的方針,計劃自2023年開始銷售SUV等。 我在網路上亦透過包含Line群組、粉絲頁經營及新車銷售網頁等等,多元化經營新車販售的服務,而我的新車銷售服務範圍亦遍及全省,甚至許多都是在台北以外地區的購車客戶,因為我比的不只是新車價格,專業誠信的服務態度,是我可以獲得許多客戶青睞的主要原因,唯有最專業的新車銷售服務,才能獲得客戶的完全信任。 電動車實際上是一種典範轉移,這是一種從根本上改變的革命,無法由既有的典範修改延伸而成,因此傳統汽車大廠無法直接沿用既有供應鏈就推出新的電動車,在製造流程上有很大的差異。 遇到典範轉移時如果不小心應對,很可能就會走入歷史,如手機時代的NOKIA跟黑莓。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電動車電池的礦物成分

依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6月份)國內市場暢銷十大車系中,如同前述所言,進口車依舊受到供應鏈無法回歸正常影響,讓能夠躋身暢銷十大車系榜上的進口車,僅有Toyota RAV4(9664輛)與電動車之王Tesla Model 3(4552輛),其餘均為國產車系。 先前 U-CAR 曾報導,小鵬汽車在歐洲尋求代理合作夥伴,加速拓展全球市場的策略 ; 而另一家新創電動車廠,蔚來汽車同樣傳出要跨出中國,放眼歐洲。 中國品牌的電動車,該如何戰勝國際大廠的電動車產品,會是低價搶市嗎? 或者端出黑科技、配備滿滿的好菜,全心投入電動化產品的同時,或許中國車廠解決「供過於求」的第 1 步就是拓展海外市場。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2023 這是很直覺會讓人提出的質疑,首先跳脫中國市場,不管是臺灣、甚至是全世界,目前都還在傳統燃油車轉換成複合動力、純電動車的階段,除了產品開發的可靠性、實用性,是否讓消費者買單,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充電設施的佈局。 雖然全球運具朝向電動化發展是必然的,中國更是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國家,因此擴張電動車事業版圖、投入大量生產資源是必須做、而且正在做的事,中國車廠們一窩蜂投入電動車製造的同時,是否出現了盲點,當電動車產量超過市場需求,「供過於求」的情形該怎麼辦?

隨著特斯拉Model 年熱銷至今,市場預期全球電動車產量將從2020年200萬台,飆升6倍至2025年之逾1,500萬台,2021年將為電動車產業高速成長起始年,背後龐大供應鏈商機更是百年難得一見。 若單看電動車ETF近1個月績效,除了新光標普電動車以9.91%表現突出外,包括國泰智能電動車、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近1個月報酬,也分別拿到6.02%、5.49%的亮眼表現,顯示電動車產業股票表現深具投資潛力,在各家電動車廠亮麗銷售數字告捷下,隨電動車消費買氣居高不下,未來股價表現將深具投資潛力。 觀察今年以來新成立ETF上市以來績效表現,以近1個月來看,截至7月14日止,電動車主題ETF表現一馬當先,漲幅最多的是新光標普電動車ETF,上漲幅達9.91%,奪下所有新上市ETF之冠,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漲5.28%居次。 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新上市ETF共10檔,全部集中在股票型,其中主題型的新ETF,包括4月18日上市的新光標普電動車、及6月6月上市的群益半導體ETF(00927),鎖定的產業仍以未來科技主流的電動車、半導體為主。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特斯拉首度超車福斯 躍居挪威電動車龍頭

更令人驚豔的是,僅僅過去九個月,比亞迪再次宣布,第 500 輛新能源車即將出廠,平均每天生產 7,407 輛新能源車。 《彭博社》表示,入門款的 M3 晶片將有與 M2 相同的核心數量,依舊是 8 核心 CPU 搭配 10 核心 GPU,不過在高階款會有所強化,M3 Pro 將來到 12 核心 CPU、18 核心 GPU 的組合,至於 M3 Max 則是 14 核心 CPU 再加上 40 核心 GPU。 越南汽車製造商協會預測,2028年前電動車持有量將觸及100萬輛里程碑,2040年前上看350萬輛。 要比舒適、比豪華,電動車絕對比燃油車更有本錢,因為電動車與生俱來就是寧靜無聲。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其他車款如Nissan Leaf、Hyundai Kona表現雖亮眼,但若以品牌為統計依據則未能進入前五名。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博而美對品質的堅持,也正是因為醫療器材或設備關乎生命,如果沒有熱忱與對生命價值的關懷,是很難永續經營下去。 黃淑麗表示,博而美對台灣醫療有著高度使命感,而這份使命感,是企業不斷向上進步的關鍵,也是員工和企業得以永續經營與贏得客戶信任的原因。 除了淘汰燃油車進展緩慢,制訂使用鋼材的減排計畫原本值得加分,可惜其銷售策略增產耗鋼量更高的 SUV 車款,變相抵銷減碳功效。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全球消費者已經準備好迎接電動車時代了嗎

不過,2022年受到眾多電動車新秀夾攻,196輛掛牌數雖然較2021年的157輛有小幅度成長,也有e-tron S Sportback性能化車型上市助威。 但是,e-tron Sportback或者e-tron在面對其他新款電動車時還是難免顯露疲態,且2022年也恰逢Audi原廠設定的小改款時間點,整體來說聲勢較弱,討論度不但不及Model Y,也被iX、Ioniq 5、EV6等車款奪走,年度排名更從第3名滑落到第9名。 南韓現代汽車集團受惠「IONIQ 5」等車款在美國市場熱賣,H1全球EV銷售量達16.9萬台,較去年同期暴增約100%,銷售排名揚升至第五,擠下日產/雷諾/三菱汽車聯盟(H1銷售量增加五成至13.3萬台,退居第六)。 自電動車問世以來,終於在今年迎來爆發期,2021 年 1-7 月的全球電動車累積銷量,已經比去年總和還要高,安永的全球行動消費者指數報告中指出,準備明年購車的消費者,有 41% 表示會選擇電動車。 一為全球加速減碳腳步,使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EV價值攀高,且和汽油車相比EV零件數更少,讓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興廠商更易於出頭;二為日廠認為,電池成本高等因素,比起EV,HV(油電混合動力車)更能減碳,因此更重視HV,不過此舉恐讓日廠在急速擴大的EV市場存在感更下滑。 2012年全球電動車整年銷售量僅12萬輛,但截至2021年為止,光一周銷售數字就超過2012年整年,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60萬輛。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幾年前談電動汽車,你會遇到的阻力總是多於助力,妥善率、里程焦慮、充電站不足…揮之不去。 2023 年談電動車,你會發現助力已多於阻力,電動車的產品實力大幅進步,快速充電站事業開始盛行,疫情缺車情況逐漸消退…。 於SiC功率元件優勢在於耐高壓、高頻與高溫,且具備導通耗損和開關耗損低特性,使得愈來愈多廠商選擇使用SiC MOSFET取代Si-Based IGBT,在產品單價較高且需求增加下,車用SiC功率元件市場規模快速增加。 預估車用SiC功率元件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10.67億美元,2025年來到31.66億美元。 智慧座艙方面,系統發展趨勢包括更深入的人機互動、車機與其他裝置互聯、對外連網、螢幕變多變大等。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電動車10年銷量成長120倍 台灣供應鏈掀無聲移動革命

美國《時代雜誌》(TIME)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1 年度風雲人物,由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暨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榮獲。 電動車不僅在近年引領潮流,於環保、碳排等方面更是貢獻良多,各家汽車品牌無不爭相投入鉅資研發,車市競爭極其激烈,電動車的未來榮景無限,世界趨勢即將改變! 以下介紹 2021 年美國最暢銷 12 款電動車排行榜,銷售數據來自 Automotive News,在這邊先暴雷:12 款暢銷電動車中,特斯拉就獨占 4 名,馬斯克登上風雲人物可說是當之無愧。

  • 同樣的,EV6也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據了解,目前2023年式車源亦已完售,2023年能夠繳出多少掛牌數則視未來車源而定。
  • 根據《JATO Dynamics》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共賣出 7,940 萬輛新車,與 2021 年新車銷售 8,070 萬輛下降 2%,原因在於疫情影響、晶片短缺與供應鏈不穩,導致銷售下滑。
  • 臺灣消費者熟知的日系汽車品牌中,Nissan、Mitsubishi 與 Renault 三大車廠共同合作下,擠進電動車銷量排名前 5,至於 Toyota 與 Honda 則因為目前產品銷售仍以傳統燃油車及混合動力車為主,且量產電動車款的銷售起步較慢,排名已經掉出前 20 名,分別位居第 27 與第 29 名。
  • 一般進口轎車在 3 月進口轎車榜中,此次前段班均是熟面孔,而 Toyota Camry 拿下級距冠軍,車系總計領牌 369 輛,其中 2.5 Hybrid 車型則為 88 輛,第 2 名則由 Mazda3 以 349 輛成績穩坐,不過比起 2 月成績,Mazda3 在 3 月交車量些微下滑 17%。
  • 2020年汽車鋰離子電池產量為160吉瓦時(GWh),比2019年增長三分之一。

這次的設計風格截然不同,Hyundai說,這番極簡身型與比例源自Prophecy概念車,這身圓弧曲線設計有個名稱叫做Electrified Streamliner。 目前IC載板供應商以日本廠商為主,包括Ibidegn、Shinko與Kyocera(京瓷)、NGK、Eastern等,台灣則有南亞電路板(南電)、欣興、景碩,韓國以SEMCO為主要廠商。 台灣廠商多聚焦於高階載板,近年除了積極擴產外,也將重心放在車用市場。 台達電在車用產品布局為台灣廠商中較完整的廠商,產品從車用電源、馬達到動力電子,並已發展出整合Inverter和馬達的二合一產品,OBC與DC/DC Converter整合產品也在2020年進展至第三代(Gen3),達到功率提高、體積縮小、重量減少、成本下降等進展。 同時,隨著先進駕駛的發展使車上使用之感測器數量快速增加,以鏡頭為例,Leve 1車輛僅搭載一顆前視鏡頭,Level 2以上量產車輛鏡頭數增加至五~八顆,Level 3以上則往12顆以上發展,加上雷達與LiDAR導入,車上感測器多達20~40個,這些收回來的數據需大量且快速運算,因此推升車輛處理器的運算力。 Bolt EV 為雪佛蘭推進電動車市場的先驅車款,和休旅車型  Bolt EUV 採用相同的體系結構,搭載 200 匹馬力。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名只輸特斯拉!宏光 MINI EV 如何一年銷售成長超過 250%?

目前款式的馬力介於 151 到 351匹之間,而且續航力則是429 至614公里,入門款是後輪驅動,頂級款則是四輪驅動,效能數字都比目前台灣銷售的Ioniq5漂亮許多。 在 2023 年推出的 10 款最有趣的電動汽車中,正是為了滿足各種車主與喜好而存在。 從最低到最奢華的價格,從小尺寸到車長超過 5 米,從城市代步到高性能超跑。 在它們當中有不少是SUV相關,主要是迎合當前汽車市場主流趨勢,一如歐美市場現在每兩台新車銷售就有一輛是SUV。 無論如何,零碳排放汽車是市場上真正的明星,選擇範圍越來越廣,轎車、SUV 、雙門轎跑車,甚至旅行車。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全球電動車銷售數量正在迅速增加,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來到1020萬輛,2021年為650萬輛,成長56.9%。

基本售價為 41,190 美元,EPA 油耗(平均∕市區∕高速):91∕104∕89 MPGe,EPA 續航力為 250 英里。 ID.4 在美國甫上市,第一季的銷售額就衝上排行榜第 11 位,第三季更熱銷了 6,000 多輛,配備由原本的後輪驅動和 201 匹馬力,提升為四輪驅動和 302 匹馬力。 基本售價為 38,575 美元,EPA 油耗(平均∕市區∕高速):120∕132∕108 MPGe,EPA 續航力為 258 英里。 Taycan 是保時捷的第一款電動車,其中 Turbo S 車型達到時速 60 英里只需 2.4 秒,頂級配備約 200,000 美元。 基本售價為 81,190 美元,EPA 油耗(平均∕市區∕高速):117∕121∕112 MPGe,EPA 續航力為 402 英里。 基本售價為 91,190 美元,EPA 油耗(平均∕市區∕高速):105∕109∕101 MPGe,EPA 續航力為 371 英里。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全球新車銷售 TOP 10 名單出爐!Toyota 穩坐冠軍寶座 Tesla 來勢洶洶

馬斯克表示,X 和 S 將根據外界「猜測」配備驅動方向攝影鏡頭和導航系統。 因此,「宏光 MINI EV」熾手可熱的程度,反映了該車型已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抓住消費者的屬性偏好:價格、實用性。 畢業於歐盟Erasmus Mundus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多次參與聯合國各類氣候會議,擅長與國內外重量級氣候能源智庫及非政府組織聯手,推行能源、工業去碳化、生物多樣性及低碳建築與交通等議題;同時致力於庶民化的氣候傳播,盼用文字和行動喚起大眾環境意識。 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智庫組組長,為台達ESG實踐提供執行支援及智庫研究基礎。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PHV也銷售逾30萬輛,從加上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來看,不管是在中國國內還是全球,均超過純電動汽車專業廠商特斯拉。 但另外在高級車壇還有另外一個關注點,就是最早就以BMW i家族投身新能源車壇的BMW。 CLEAN TECHNICA 的數據顯示,1 月電動車掛牌量較去年同期激增 87% 至 603,000 多輛,占全球車市的比率達到 10%,其中中國市場是成長主要驅動力,占 1 月全球電動車銷量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

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網絡也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優勢,特別是在北美,那裏的公共充電仍不太發達。 在過去的兩年裏,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從2020年的320萬輛上漲至2022年的1000萬輛。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今年全球電動乘用車的銷量預計將上漲至1360萬輛,其中大約75%為純電動汽車。

中國市場是目前全球電動車銷售佔比最高的國家,比例超過 60%,甚至全球前 20 大電動車廠中,超過半數是中國車廠,交通工具快速往電動化發展,幕後最大推手就是政府單位,中國政府希望在 2035 年前,達成電動車總銷量總占比總車輛銷售比一半以上的目標,並且要求汽車廠商必須在提高總生產量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 同時,2022 年純電動車(BEV)總量達到 737 萬輛,與 2021 年相比增加 290 萬輛,成長率達 66%,顯示人們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電動車龍頭 Tesla 旗下 Model Y 更高居第 3 名,Model 3 則擠身前 10 名,如果今年產量回穩的話,有望將名次更向上提升。 JATO 全球分析師 Felipe Munoz 對此表示,看到純電動汽車不僅如此接近榜首位置,而且一個相對較新的品牌在全球排名中的排名如此之高,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特別是考慮到 Tesla 的售價並不是最實惠的選擇。 2022年是Mercedes-Benz大舉進攻電動車市場的一年,除了Mercedes-EQ電動子品牌旗艦房車EQS正式上市之外,臺灣賓士更在下半年一次僅近EQE、EQB與EQA等車款。

全球電動車銷售排行: 產品愈趨平價化,廣建充電設施才能化解「里程焦慮」

而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在美國4~6月純電動汽車銷量超過混合動力車(HV),躍居第5位。 不過,大品牌於2021年推出了幾款新型電動汽車,銷售勢頭和消費者的興趣有增加趨勢。 臺灣消費者熟知的日系汽車品牌中,Nissan、Mitsubishi 與 Renault 三大車廠共同合作下,擠進電動車銷量排名前 5,至於 Toyota 與 Honda 則因為目前產品銷售仍以傳統燃油車及混合動力車為主,且量產電動車款的銷售起步較慢,排名已經掉出前 20 名,分別位居第 27 與第 29 名。 中國車廠若規劃電動車製造區廠,從動工的落成啟用,時間大約需要 2 年左右,若所有車廠皆大舉投入電動車製造,在短短幾年內,電動車產量將超過 1,500 萬輛。 中國市場 2020 年電動車的銷量約為 112 萬輛,到 2021 年時已成長 2.6 倍,來到 291 萬輛。

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在全球電動車銷量中,最主要市場集中在中國,整年度繳出令人驚豔的 291 萬輛,除了佔國內總銷售的 12%,更是全球電動車銷售佔比的 60%以上。 在前 20 大的電動車銷量品牌中,甚至有 12 間是中國車廠;電動車蓬勃發展下,中國政府希望在 2035 年前,達成電動車總銷量總占比總車輛銷售比一半以上的目標,並且要求汽車廠商必須在提高總生產量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 Tesla之外,傳統車廠在電動車市場中表現最佳的要屬BMW,雖然第一款純電休旅iX還是屬於獨立的電動車系,依舊保有BMW i電動子品牌的痕跡,也正因為如此,獨特的造型設計,加上新世代純電技術平台引進,讓iX在2021年12月公布編成與售價之後就受到不錯迴響。 自4月份開始啟動交車,每個月也有雙位數新車掛牌,11月更是一口氣繳出367輛掛牌數,12月亦有106輛新車領牌,硬是在年末拉抬一波聲勢,以727輛掛牌數成為Tesla以外銷售表現最佳的電動車款。 不過,2022年整年iX依舊處於供貨不足狀態,仍有許多待交車訂單,實際上的銷售表現應該優於掛牌數字,若後續車員穩定,還有樣再創高峰。 其中扮演火車頭角色的還是Tesla旗下的熱銷電動車Model 3,7,931輛掛牌數持續穩居臺灣電動車市掛牌數冠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