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選擇15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August 19, 2020

純電車選擇

採用了全新的e-TNGA電動車模組化專用平台,bZ4X車身尺碼來到長4,690mm、寬1,860mm、高1,650mm、軸距2,850mm,身型可說是逼近一般中小型休旅車,車室空間更為寬敞舒適。 而bZ4X在海外的預估售價約150萬元上下,台灣的價格則未定,預計最快Q2有機會上市。 最早在 2016 年 11 月的美國洛杉磯車展中,以概念車形式登場之 Jaguar 品牌首款電動休旅 I-Pace,是在 2018 年日內瓦車展發表量產版本,除獲得 2019 年歐洲年度風雲車、2019 年 WCOTY 世界風雲車、2019 年世界綠能風雲車、2019 年世界設計風雲車,臺灣市場也在 2019 年 10 月引進。 2021 年式導入 Pivi Pro 中控系統,僅保留 EV400 S 單一車型,售價由 333 萬提升為 346 萬。

BMW xDrive四驅系統在3代X1上就成了純電iX1的專屬配置,前後軸各一具的電動馬達總計能夠輸出313匹最大馬力以及50.4公斤米的峰值扭力,0~100km/h加速成績只需5.6秒即可完成,還直接標配可變式運動轉向以及M跑車化動態懸吊系統,車系馬力王當之無愧。 改款後的 Model X Long Range 車型,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可在 3.9 秒完成,最高時速可達 250 公里,續航里程為 580 公里,車系中具備最佳續航里程的設定,成為最務實的車型選擇。 Model 3 車系中動力最強悍的 Performance 車型,具備 3.3 秒完成零百加速的性能實力,但考量到電動車最需重視的行駛里程, Long Range 車型所具備車系中最出色的 614 公里續航里程,自然成為 U-CAR 的首選車型。 為了確保越野能力,Taycan Cross Turismo 全車系標配四輪傳動系統以及主動式氣壓懸吊,入門車型為 Taycan 4 Cross Turismo,使用 800V 電池技術,最大馬力可達 375 匹,開啟 launch control 的情況下更可增加至 469 匹。 因此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96 公里只需要 4.6 秒,最高極速為時速 220 公里,以入門車款來說性能確實頗為亮眼。

純電車選擇: 選擇產品範圍

EV6的台灣定價預計應該也是落在約150萬元起跳,最快上市銷售的時程約在2022年Q4。 BMW 在 2020 年 11 月、首度發表由 Vision iNext 概念車量產化而來的純電旗艦休旅 iX 車系,BMW 總代理汎德亦選擇在 2021 年 4 月底,正式展開了 iX 車系的預購方案。 而在 7 月 29 日,BMW 總代理汎德則首度公布 iX 純電休旅車系編成以及預售價格,國內將導入 iX xDrive40 以及 iX xDrive50 兩款車型選擇,預售價分別為新台幣 316 萬元與 386 萬元起,而上述預售價皆是已含電動車貨物稅補助 21 萬後之價格。

全新高科技底盤搭載四輪驅動及主動式氣壓懸載系統,令其即使在越野、非平坦道路上都能享受穩定的駕馭體驗;後座乘客增加47mm頂部空間,提升乘坐時的舒適性,並透過大型的尾門,延伸車尾空間打造超過1,200 純電車選擇 L的承載容量。 另外還提供越野設計套件(Offroad Design Package)作為選配,可加高離地間隙至多30mm,以利行駛於更嚴峻的越野環境;此外,原廠亦提供「Gravel(碎石)行駛模式」為標準配置,提升車輛在粗糙道路上行駛的穩定性。 動力及續航力方面,全車系標配輸出功率達93.4 kWh的高性能升級電池系統Performance Battery Plus,並於台灣推出兩款車型:Taycan 4 Cross Turismo電池功率為 380匹 (280 kW),超增壓搭配起跑控制 (Launch Control)時達476匹(350 kW)。 可於5.1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為220km/h,續航里程為389~456km (WLTP)。 Taycan 4S Cross Turismo電池功率為 490匹(360 kW),超增壓動力 (Overboost)搭配起跑控制 (Launch Control) 時,最大功率可達571匹 (420 kW)。 並可於4.1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為240km/h,續航里程為388~452km (WLTP)。

純電車選擇: 產品規格

支援 240Hz 畫面更新頻率、1ms 反應時間及 FreeSync Premium Pro,為勝利做好準備。 Live Update功能用於掃描系統並下載最新版驅動程式、BIOS 和工具程式Live Update會自動下載合適的驅動程式。 如:MEG Z590 ACE,選擇右上角的「搜尋」圖示,輸入「MEG Z590 ACE」,按「Enter鍵」進行搜尋。 對於無法直接安裝的驅動,該軟體會在下載之後彈出解壓縮的資料夾,您可參考 如何更新驅動程式? 將來銀行表示,截至6月底,將來銀行存款餘額逾274億元、放款餘額逾54億元,客戶數逾30萬戶,除持續穩健擴張資產負債規模、加強資金運用效率、確保流動性風險無虞外,更致力於貫徹在主管機關規範下發展差異化商品、開辦利基型產品以提升獲利。 三家純網銀開業已兩年多,但至今仍未獲利,累積虧損也持續墊高,除原先虧損最多的連線商銀(LINE Bank)已完成增資,將來銀行2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減資增資案,成為第二家啟動增資的純網銀;而樂天國際銀行目前虧損最少,暫無增資需求。

  • Taycan 4S Cross Turismo電池功率為 490匹(360 kW),超增壓動力 (Overboost)搭配起跑控制 (Launch Control) 時,最大功率可達571匹 (420 kW)。
  • 另個角度來說,如果想要發揮PHEV的特色就需要進行充電,而沒有充電的人並沒有意識到燃油經濟性的好處。
  • 動力上Solterra與TOYOTA bZ4X雖然完全相同,但4WD車款特別導入了車廠招牌的X-MODE技術,在惡劣路況與雪地上的適應力完全承襲了SUBARU的傳統優勢。
  • 而 Hyundai Kona Electric 尚未在國內上市,但在 2020 年 5 月份總代理南陽實業掛牌 1 輛,最主要是進行認證之用、並未開放市售,目前則確認 2021 年會改以導入小改款 Kona Electric 車型。
  • 三款車型皆採用前後 2 具永磁式同步馬達所組成的四輪驅動設定,其中 4S 具備 571 匹最大馬力,而 Turbo 以及 Turbo S 車型則可提供 680 匹及 761 匹最大馬力,4S 可在 4 秒完成靜止至時速 100 公里的加速, Turbo 以及 Turbo S 車型則縮短至 3.2 秒及 2.8 秒。
  • 採用衍生自e-TNGA的 e-Subaru Global Platform 純電車專用平台,但在車體結構上予以加強,但同時也將電池組作為整體構造的一部分,以節省空間並降低車重。
  • Lexus 透過官方網站釋出的品牌新聞稿表示,自 2005 年品牌首款油電車型 RX 400h 推出以來,至 2021 年 4 月為止,旗下油電及純電車型的全球總計銷售數量已達到 200 萬輛的里程碑。

動力部分採單一動力規格,AWD全時四輪驅動,前後軸分別安裝一具150kW輸出馬達,綜效總輸出為408匹馬力與67.3kgm扭力, 0-100km/h加速更達4.9秒! 搭載78kWh容力電池組,WLTP續航力為400~418公里左右,以150Kw DC快充系統僅需要40分鐘就能就能將電充滿。 XC40 Recharge P8 AWD已開始接單,預售價219萬元起,預計Q2開始交車。

純電車選擇: System Diagnosis 系統診斷

臺灣市場的 95 無鉛汽油,以近一年的高低點 29 元至 20 元計算,油耗值 14km/l 的汽車每公里約耗費 2.07 元至 1.42 元;而電動車若以 5km/kWh 計算,以國際能源總署公告之臺灣最近一年的平均電價計算,每公里行駛成本為 0.5 元。 行駛的成本計算,由於電動車的能源可以是市電、直流電快充、公共充電槍等,計算上較汽柴油複雜些,不過,如果你的充電習慣是長期以市電、公共充電為主的話,花費的成本一定較傳統燃油更低。 對於將屆臨換車週期、或初次購車的消費者來說,電動車的新潮感、高科技感,確實擁有吸引力,然而,買車前不應該只有感性的因素,還必須有理性的分析判斷;因此,U-CAR 為讀者們整理了 純電車選擇2023 4 大項購買電動車之前的評估要點,讓有意入手電動車的消費者,能有初步的認識。 有別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不需要傳統機油,亦不需要更換正時皮帶、含氧感知器以及火星塞等耗材,整體機械結構也更加簡單,光是常讓人頭大的變速箱,內燃機汽車的變速箱帶有許多複雜的齒輪組,而電動汽車的結構要簡單得多,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特別的保養維護。 事實上,從早期的手排三踏板一路演變至可能只需要一個踏板的時代,雖然在部分車迷的眼裡,開車的樂趣越來越少、人車的互動也有了巨大改變,但確實讓駕駛從以前的手腳並用,但現在只需要專注在一個踏板即可。

  • 至於中間螢幕部分,EQB 300在熄火後會顯示充電、預先啟動等狀態,讓車主可以確認自己的充電規劃。
  • 因應全球電動車浪潮,福特六和(FORD)今年導入首輛純電跑旅FORD Mustang Mach-E,並於8月初啟動預約訂購,短短半個月,年度300輛配額宣告全數預定完畢。
  • Mystic Light功能可用於控制 MSI 產品及合作夥伴產品的 LED 燈。
  • 另外 5 人座客車版還搭配列為經銷商標準選配的 ADAS 智能安全輔助系統,其中包含了 FCW 前方碰撞警示、LDW 車道偏移警示、PCW 行人預警、SDA 車距警示、FCDA 前車啟動提示以及 VB 虛擬保險桿。
  • 為了維持與燃油車相同的操駕感受,Audi 替 e-tron 設計了「手動滑行回復」、「系統自動回復」及「煞車電能回復」等 3 種電能回復方式,且駕駛者也可透過方向盤撥片調整 3 種等級的電能回收力度。
  • 當談到電動汽車時,關於「純潔能源」的爭論愈演愈烈,但電動車確實可以完全避免一種污染:噪音。

事實上,台灣從2019年開始,純電車銷量快速增加,去年全台銷量逼近7千輛、市占率達1.6%,預估今年將跳增至1.3萬輛,2025年將上看2.2萬輛、市占率將達到4.8%。 台灣賓士針對 EQC 車系的設定規劃,主要就是在便利性配備上的差異,頂規的 4Matic 運動版,主要就是增列天窗、AMG Line 套件等,以實用價值而言,入門的 Electric Art 就已經配備豐富與高實用性。 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和使用者條款。

純電車選擇: 產品與服務

其奢侈稅選配門檻約為 430 萬,建議應當要加選 36.4 萬的 93.4kWh 高性能升級電池,續航由 432 公里擴增至 484 公里,快充功率更可從 225kW 提升至 270kW,並可進一步提升至 476 匹最大馬力。 臺灣在 2020 年內,有 CMC e-Veryca 雙座貨車版、Porsche Taycan、Audi e-tron 等新車陸續投入國內消費市場,更是替臺灣的市售電動車選項帶來多元樣貌。 不過受限於 Porsche Taycan、Audi e-tron 與 e-tron Sportback 都是在 2020 年 12 月才正式發表,這 3 者的掛牌數字在 2020 年僅有 12 月單月數字,但各自都繳出雙位數的成績。 而 Hyundai Kona Electric 尚未在國內上市,但在 2020 年 5 月份總代理南陽實業掛牌 1 輛,最主要是進行認證之用、並未開放市售,目前則確認 2021 年會改以導入小改款 Kona Electric 車型。 不過,市面上已經有部分的品牌,導入計費使用的直流快充服務,但目前尚未有統一的收費標準,有意購買的消費者,不妨可先確認品牌快充的收費標準,再行計算與燃油車的成本差異。

純電車選擇

採用衍生自e-TNGA的 e-Subaru Global Platform 純電車專用平台,但在車體結構上予以加強,但同時也將電池組作為整體構造的一部分,以節省空間並降低車重。 2WD車型在前軸配備最大輸出功率為150kW的電動馬達,4WD車型在前後配備最大輸出功率為80kW的電動馬達,為整個系統產生160kW的輸出,而 2WD 的WLTP續航里程約為 530 公里,4WD 的WLTP續航里程約為 460 公里。 動力上Solterra與TOYOTA 純電車選擇2023 bZ4X雖然完全相同,但4WD車款特別導入了車廠招牌的X-MODE技術,在惡劣路況與雪地上的適應力完全承襲了SUBARU的傳統優勢。 Solterra預計在2022年Q2於全球各地正式銷售,台灣或許也有機會正式引進。 根據原廠資訊,bZ4X可以於8.4秒(前驅)、7.7秒(四驅)完成破百加速動作,最大續航力則來到500公里(前驅)、460公里(四驅)。

純電車選擇: 車主快訊

Audi 針對 e-tron 設計的車型編成不同於其它電動車款,幾乎所有配備都已在入門車型已配備完,主要差異僅剩動力與電池大小差異,以及些許內外觀配備差異,考量到國內目前針對 CCS 快充設置數量仍略有不足,建議選購 55 quattro Advanced 版本,WLTP 續航里程 436 公里可負擔多數使用情況與中途出遊。 電動車市場從 2010 年開始陸續發展,但早期車款多半並未市售,要不然就是屬於售價定位較高昂的指標性產品為主,以臺灣市場為例,甚至包含初代的 Nissan Leaf 於部分公務機關的應用,以及 BMW i3 等產品在臺展開市售,都是較為早期布建的電動車作品。 而隨著全球各國紛紛加嚴排放與油耗的標準,除了傳統然油車必須要紛紛導入 12V/24V/48V 輕油電、或者是傳統 HEV Hybrid 油電動力、甚或是 Plug-in Hybrid(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才能夠讓傳統內燃機引擎持續在各國市場銷售外,全球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動力車輛的趨勢則也越來越明顯。 但對於電動車而言,每一分錢買到的性能都更加便宜,即使是最便宜的電動汽車,其性能也遠遠超過類似的燃油動力車款,加上電動馬達隨時都能提供全扭力的特色,不需要等轉速拉高、也沒有渦輪遲滯,不論是購買經濟型城市電動車還是電動跑車,都能夠享受更甚以往的性能輸出。

純電車選擇

對於一些早期產品,您可以前往產品下載頁面,下載適用的 LED 控制軟體。 如:啟用或禁用鍵盤上的 Windows 鍵、啟用或禁用相機功能、選擇 MSHybrid 顯卡模式或獨立顯卡模式等。 如果您選擇極致模式且CPU/GPU可讓您在此設置中超頻,請點擊右下角的小齒輪,設置超頻和風扇轉速,設置完成後點擊儲存即可。 將來銀強調,將持續擴大存放利差,建立資產負債規模;擴大股東與異業合作;打造安全、可靠、值得信賴金融品牌,讓客戶可安心在此平台運作交易。 續以「穩健獲客經營、開辦利基產品、健全財務發展及人才培育發展」等構面為發展主軸,打造屬於全體國人的將來。 Tesla與比亞迪分別列居第一、二名,均創下單季銷售的最佳成績,Tesla市占率21.7% 但並未突破上一季的成績,比亞迪市占率則微幅提升至16.2%。

純電車選擇: 全球首款 Dual UHD 顯示器

改款後的同樣 e-Veryca 配置額定功率 45kW 單馬達組,可輸出 116 匹馬力(85kW),最大扭力為 28.1 公斤米(276Nm)、但實際的限制輸出值為 18.8 公斤米(185Nm),採用中華汽車在廠內完成組裝、電池容量 31.3kWh 的鋰電池組。 充電系統並未支援 DC 直流電快充,但其中雙座版支援 J1772 規格的 3.3kW AC 交流電充電、5 人座客車版升級為 6.6kW AC 交流電,強調雙座版在 3.3kW 功率充電下可於 10 小時內充飽、5 人座則僅需 5 小時,e-Veryca 公布的 NEDC 續航力則為 140 公里。 繼Taycan熱銷之後,PORSCHE又再度發表一款跨界獵跑衍生型-- Taycan Cross Turismo。

純電車選擇

此外,新世代 Leaf 導入原廠稱為 e-Pedal 的電子油門技術,可以讓一般的油門切換為可控制加速或煞車的踏板,啟用這項 e-Pedal 功能之後,踩踏油門即為加速、鬆開油門便會進行煞車減速、而如果完全將踏板放開則會完全靜止,即便在斜坡上,車輛也會自動將車輛煞住而不必擔心滑動。 而在選購上,越來越多國人關注到各品牌車款提供支援的充電規格、以及購車後續使用的充電網路等,可說購車參考項目相較燃油車有著相當的變化。 這些購車指標就包含前述所提的車輛充電規格、車輛 DC 直流快充支援功率、駕駛輔助系統科技豐富度、車輛的加速反應、續航里程、電池容量多寡、電池保固條件、電池每度電可行駛多少公里的電耗表現,就連電動車款的車重、車高是否能在都會區機械停車場停放,也都是必須要考量的重點。 首度於 2016 年全球亮相的 Tesla Model 3,外觀延續了 Tesla 自 Model S 車系開啟的家族特色,其中包含了頭燈以及前保桿的線條配置等等,尾燈組設計亦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入門的 Standard Range Plus 採用後輪驅動與單馬達設置,在 WLTP 的預估值下擁有 448 公里的續航力,並可於 5.6 秒內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 採用四輪驅動的 Long Range 動力,有兩個獨立馬達控制前後輪的扭力,續航力為 614 公里,並可於 4.4 秒完成時速 0 至 100 公里加速。

純電車選擇: 汽車鐘錶

福特六和表示,根據原訂300輛配額訂單當中,性能GT車型訂單占比超過7成,顯示即使是純電車型,車主對於Mustang性能仍十分在意。 而除承繼Mustang家族性能DNA,Mach-E純電車更結合數位座艙科技以及Level 2智駕輔助系統及電池能源技術,開啟福特純電車在台落地新歷程。 坦白說EQB 300 與目前頂級的 純電車選擇2023 GLB 250 其實價差不大,但開起來的動力輸出感受卻大大不同,更不用說後續養護上 EQB 更為親民,因此對於想要純電動力、同時又有第三排需求的買家,確實值得入手。 在純電車市場領域,不管是七人座 SUV 或 MPV 車款,目前還屬於藍海市場,無論傳統車廠或是新創車廠,大多數產品都僅集中在中國市場販售;海外部分則以歐洲市場為大宗、但也以 LCV 改純電 MPV 為主,真正家用取向的七人座產品反而選擇不多,而 EQB 就鎖定了這個機會,反而讓他成為市場上最特別的所在。 而 EQB 既然身為 NGCC 的一員,當然也是以 MFAII 平台大幅度修改而來的純電平台設定,所以整體設定跟燃油規格相去不遠,只不過這是一台比起汽油規格重上不少的電動車,所以縱使你將電門深踩下去,EQB 300 並沒有那種猛爆的加速感,相反的起中表現始終相當溫吞,非得要踩到底才會稍微有明顯的貼背感產生。 比方說轉速表就被改為電門開度與回充狀態,同時油表也變成電池容量與剩餘里程,當然其他的多功能顯示項目與 GLB 完全一樣,可以選擇與顯示的資訊非常豐富,只是相較於新版的簡單明瞭,舊世代的 MBUX 還是複雜得多。

純電車選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