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特莉莎說金魚是她的守護神,躲在泡泡裡彷彿進入一個安全的世界。 所以後來羅大佑、「丘丘合唱團」那一輩歌手的出現,在樂風上就完全扭轉了民歌時的小調歌曲,開始有英式、美式搖滾風格進來,並且在歌詞裡面更大膽地指出了社會的問題。 所以80年代是一個「勇於理解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會,並且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的年代。
既是光明眼鏡行老闆,同時也是馬小蘭的父親。 土匪因為一臉嚴肅、難以親近的模樣,讓許多小蘭的追求者為之卻步。 從香港來中華商場開設高級訂製西服店的唐先生,是位溫文儒雅的氣質熟男,店裡的貓似乎是他唯一能抒發心情的傾訴對象。 特莉莎 柴家的文興書局除了經手舊書生意,暗地裡還支持被政府視為反叛意圖濃厚的禁書,這也為柴家帶來了危機......。 患有小兒麻痺的蓋爸、蓋媽辛苦經營鎖行,雖然過得並不寬裕,但夫妻倆都是特別善良的好人,而謝家兩個兒子的外顯性格卻與父母相當迥異。 小不點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相較於話多到不行的點媽,點爸則是相當沉默寡言。
特莉莎: 天橋上的主編週記(五):金魚、超時空手錶──那之後,就是長大的事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看到這,在中華商場、戒嚴和威權、還有性別議題之上的,是大小珮的故事,小八的故事,Nori 的故事,阿猴與小蘭的故事⋯⋯。 最重要的戲,還是人與人之間,在於人的離散。 特莉莎2023 小說中的青年,長期情感失能,自信為零,發現他愛的女人在做性工作,也只感嘆今非昔比,比〈人間失格〉主角還要廢。
又說「但酒醒了以後馬克他爸又很後悔,在熱鬧的商場跟馬克他媽下跪道歉,就像馬克他媽是電影明星似的」,湯姆覺得莽夫下跪道歉很好笑,因為馬克他媽又不是電影明星,大男人有什麼好跪,還當眾跪? 所以光看小說,難以意識到馬克為何失婚、自殺。 為了片頭能呈現出台灣80年代從保守到開放的過程,從前製作業開始,我們就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構思要用甚麼樣的畫面。 聽說外國有片頭導演,我們也說要去找一個很厲害的金曲導演來談談看,結果大家一聽到那個預算,就頭也不回地走了(笑),因為太低了這樣。 於是我們就回到最初,把我們當初整裡的80年代資料再看一遍。
特莉莎: 天橋上的魔術師
要這年紀的孩子「放下」是苛求了,但選擇不走的他已經懂得自責,知道什麼是懦弱。 何況特莉莎不是轉學、換班而已,她去了哪裡? 片尾那個畫面,天台下的西門町變成一片海洋,讓馬欣在看完試片後的一週跟我說:「欸,我發現,後座力有點強⋯⋯」很多人可能記得,那個不成熟年紀的暗戀,常隨著升級換班、搬家轉學,無聲無息就消失了。 但對小不點來說不只如此:哥哥失蹤,家不成家,爸媽的無心讓他自覺不被愛,特莉莎的冰棒像一隻暖手伸進來,無以名狀的孤獨,突然被靠近。 原作的〈金魚〉是特別凶險的一篇──情慾啟蒙,隱而不說的「地獄」,糾纏男孩也許一輩子對性與家庭的看待,這是小說「輕快濾鏡下的童年經驗」vs「成人後悵然/悚然回望」的結構彰顯。 然而改編成了劇,沒有成人,沒有姊姊,沒有「以後」,僅僅靠著紅色內衣、金魚在墨紙上的掙扎跳動、被剪亂的頭髮,暗示著那不可說,初看淺淺的,卻越想越心痛。
既然馬克童年所受的壓迫,仍在繼續殘害成年的馬克,迫使他在電梯井上吊,那麼若說馬克寬容暴父,也是美化受壓迫。 特莉莎 讀者看待書中童年的溫情眼光,若還未被無情結局所翻轉,那麼奢談「饒恕」,都言之過早。 小莊的勇敢熱誠,給了讀者解讀小說深意的鑰匙。
特莉莎: 演員列表
有讀者覺得小說更真實,有讀者覺得漫畫更真實,這就是兩種性格氣質各自的不同表現,前者偏向右派,後者偏向左派。 《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由旁觀者清的角度掌握了各章主角的本質,再跨前一步,將真相說得更透徹。 讀者在閱讀小說時容易忽略的隻字片語,漫畫都重拾了這些關鍵線索,給予相應的篇幅、發揮潛藏的強度,開拓了情感的腹地,容納震撼與領悟。 小說保持審慎距離的客氣,漫畫的慷慨好客之情,我們領受了。
- 她憂鬱是因為,父親性侵姐姐,所以姐姐離家出走。
- 對他而言,改編並不是照本翻拍就會好看,重點仍在於如何還原原著精神。
- 2022年9月8日,伊莉莎白二世於蘇格蘭逝世,特拉斯成為伊莉莎白二世時代的末任首相,同時成為國王查爾斯三世統治時期的首任首相。
- 關於地基主啊,不是說拜拜的時候,要拜雞腿跟什麼祂最愛吃的嗎?
- 另外,「滅火器」主唱楊大正、「四分衛」主唱陳如山、《陽光普照》巫建和與溫貞菱,還有《下半場》朱軒洋等文化界金獎陣容.
- 並不是陳莎莉演技不好,而是她的形象不應該坐在那裡。
當點媽真實地了解並決定要接受大兒子心中的秘密後,《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七集便以片片櫻花飄落在穿著兒子制服的點媽身上的意象式畫面作結。 劇中讓人揪心的「猴蘭戀」隨著《天橋上的魔術師》進入尾聲越演越催淚,真是不知道惹哭了多少觀眾。 如果你熟知台灣經典電影,也許早已發現第八集「錄音帶」的劇情,也是向名導侯孝賢的《戀戀風塵》致意。
特莉莎: 什麼時候覺得最幸福?
因此,我覺得到了中年之後,已經慢慢可以理解,某些失落是必然的。 特莉莎2023 所以當你終於明白這些,並且去堅持你想要甚麼的生活,你就比較容易活得下去。 生長於80年代,這個世代的人,又有甚麼特質呢? 曾經懷有過希望,然後又為錢失望……,不過最近股票漲起來,這些人又重新點燃希望(笑)。 在我們青少年的時候,即便我們家庭再怎麼保守,但是你知道有些東西改變了,比如你的頭髮不用再被限制了。
不僅集合金鐘影帝莊凱勛、金曲歌后孫淑媚,連金馬得主袁富華也獻出他的首部台劇演出。 另外,「滅火器」主唱楊大正、「四分衛」主唱陳如山、《陽光普照》巫建和與溫貞菱,還有《下半場》朱軒洋等文化界金獎陣容. 也都齊聚《天橋上的魔術師》,帶你一同穿越時光回憶、進入真實虛幻的奇妙冒險。 特莉莎 一開始,〈九十九樓〉中,五金店小孩馬克為阻止爸爸毆妻,奮錘打傷爸爸,逃家多日,由此遁入「認識的人都看不見你」、眾人對他視而不見的隱形異境。 鄰居湯姆把毆妻說成夫妻吵架,即使目睹馬克他媽血跡斑斑。
特莉莎: 英國脫歐
光是開一個髮禁電視節目可以討論半年以上,然後大學還組織正方反方辯論隊伍……,但事實上,結果證明了開髮禁之後,並沒有滿街的年輕人都去染金髮啊! 好比這兩年說同性戀結婚就會天誅地滅、地球滅亡……,也沒有啊! 關於欲望和道德的箝制、感情的困擾,從80年代到2021年的現在,仍然是一個共通的語言。 因此如果我讓魔術師像輔導老師一樣地安慰你,那會很噁心。 所以魔術師從第一集,最普通的流浪漢形象,會開始有變化,他可以猜中你的內心、預見你的未來,甚至宣告你的死亡。
- 此書把戒嚴時期的天真童年,與新世紀的迷失中年兜在一起,就像是楊德昌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一一》兩片拍成一部電影,村上春樹把《挪威的森林》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寫成一部小說。
- 所以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有一部分可以感到那種生活的壓迫感;但高二、高三碰上髮禁開放,大家又陷入欣喜若狂的氣氛,彷彿有一邊是冰冰的,另一邊是熱熱的……。
- 國二找男主角上床,是為抵消被性侵、不自主的痛苦。
- 而當兩者融合在一起,觀眾就很難去挑毛病。
這失語的鴻溝,使填補鴻溝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分外顯得親切。 上了99樓的小不點成了沒人看得見的隱形人,彷彿幽魂般遊蕩在世間,焦急找不到兒子的爸爸楊大正和老婆孫淑媚,竟還在剛剛上映的電影《戀戀風塵》熟悉的中華商場場景裡看見了他,原來小不點跟著魔術師跑進了電影世界裡。 悲傷的父母僅能靠圖片拼湊出溫馨的全家福,因為那是他們最想留下的記憶,他們寧可記得家裡有個貼心的哥哥Nori和調皮的小兒子阿勝。 楊雅喆說,小不點起初說看得到金魚可能是胡扯的,直到與特莉莎一起到了頂樓才理解她的感受,進而看到大海,「因為金魚是不能被看到的!」楊雅喆說特效人員畫了數百張金魚的圖,都遭到否決。 此外,佛教的經典也教人利用「觀想」去感受神佛。 與其靠「picture圖畫」不如靠「picture想像」。
特莉莎: 電影
我們還有一個計劃在做,就是要在每一集的後面放彩蛋單元:「後來,你好嗎?」,把我們想要拍,卻因為篇幅關係而放不下的故事,集結製作起來。 比如說,原著〈金魚〉裡面的特莉莎,她後來逃走了,離開了中華商場……。 所以我們就很想做「特莉莎後來怎麼了」,一個被父親家暴、強暴過的女孩她後來怎麼了? Anyway,我們找到很多可以和我們故事裡面相呼應的真實人物,目的是希望告訴大家,沒有喔,特莉莎逃離了之後,她還活得好好的。
而在《戀戀風塵》非常重要的元素「鐵道」(不僅男女主角學生時期就以火車通勤;兩人對台北的第一印象,正巧是火車行經中華商場)也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八集中頻頻出現。 電影《戀戀風塵》由侯導改編自吳念真導演的真人真事,是80年代台灣難得一見的愛情文藝片。 當時侯孝賢打破國片的矯情風氣,以長鏡頭配上寫實的劇情描述一對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更憑藉此電影得到國際好評,也帶動九份的觀光。 遺傳自媽媽的白俄血統而頂著棕金色頭髮、皮膚白皙的特莉莎,因與眾不同的外型在同儕間顯得格格不入,即使已經獨來獨往,仍會受到同學有意無意的調侃。 特莉莎雖看似與「天靈通」爸爸相依為命,但神秘的歐家其實還有一個大女兒「蒙娜麗莎」;這個傳說中的姊姊也讓中華商場的眾人對特莉莎的眼神多了一些複雜。
特莉莎: 天橋上的魔術師III》圖像暨互動展復刻中華商場,作家吳明益、阮光民與小莊談改編
那只「超時空手錶」的首次曝光正是《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一集的第一個畫面,由哥哥Nori親手畫在小不點手上。 或許這樣象徵著:小不點能成功離開99樓,不僅是因為點爸點媽的聲聲呼喚,還有哥哥的親情加持。 第十集「超時空手錶」裡的小不點因媽媽的一句氣話,決定向魔術師許下前往99樓的願望。 沒想到小不點就這樣掉進電影《戀戀風塵》之中,成為銀幕上的一份子。 與小不點、阿卡為同班同學,也是中華商場的淘氣三人組。 其中更與小不點為換帖死黨,兩人不僅一起搗蛋、一起為了任天堂割包皮(我們俗稱割雞雞換機機)。
馬克,是小說中「不可靠的敘述者」,不自覺投身反動的修辭。 柯裕棻書序評論「從他善良寬容的眼睛,回顧那時代,那生活,這座城,然後學著饒恕他人和我們自己」。 特莉莎 其實書中寫盡慘事,態度絕非「善良寬容」,是斯德哥爾摩情結的受害者馬克,婉轉其詞偏袒加害者。
特莉莎: 天橋上的魔術師I》要先知道是假,才能抵達真:盧郁佳評原著與改編漫畫
昔日幻景輝煌重現,在兩人心中取代今日,更真實、堅固。 小說成功時,虛構,亦即小紙人,就站起來跳舞了。 成功的代價是人們信以為真,爭說它的擬真,而忽略它是假。 然而,要先知道是假,才能抵達它要表達的真。
圖文的落差構成反諷,既戳穿謊言:這不是湯姆說的吵架,也不是什麼「只是愛的方式不同」、「沒辦法冷靜地愛」,是暴力;也解釋了馬克在正常外表下,因為逃不過暴力,結果合理化了暴力,以為暴力很正常,很公平,湯姆也以為他爸不需要道歉。 像忠犬八公,主人死了、牠還在等主人回家,情感賦予了雙方價值。 中華商場就像這村鎮,大眾遺忘了它,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從居民身上看見中華商場,大眾也為念舊的深情而感動。 幻覺既被「存在過的真實」所引燃,也受「真實」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