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量計算2023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6, 2018

碳排放量計算

例如,2008年8月在北海道召開的G8高峰會期間,日本政府展示了研究推廣中的食品生命週期碳標示,一張黏貼在便利商店飯糰上的標籤,標明了從原料取得、製造、運輸及銷售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以發電廠為例,節約1度電或1公斤煤到底減排了多少“二氧化碳”? 若從地理位置區分,則28%已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的企業位於歐洲,其次為日本企業約佔24%、再者則是英國企業20%,美國企業15%。 若能實際去了解自己生活中的各項活動,每個人還是可以觀察到從哪項活動下手,可以減少到最多的碳排,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斷與選擇。

碳排放量計算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 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回收部分,VOLVO以「電池回收0廢料」為目標,承諾每顆電池的重生,與全球最大鋰電池回收工廠UMICORE合作,採用獨家熔爐與高溫冶煉技術,可以充分提煉舊電池中的貴金屬,如鋰、鎳、鈷、稀土、銅等原料,將電池所分解出的元件再利用,達成零廢料耗損。 由於豪華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的座位所占的空間較多,預估排放量也會較高,因此會在總航班排放量中占有較高的比例。

碳排放量計算: 永續分類標準:企業和金融機構的ESG指引燈 (下)

也就是說,在特定期間內,「碳排放量」與「碳清除量」相等、無增無減,達成「碳中和」的狀態。 因此,碳中和並不等於「零碳排」(Carbon Free)。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或許Wren等平台的啟示意義在於將消費者原則也劃分進碳排放責任裡,上述人士認為,消費者原則在核算上確實比生產者原則更合理,但當前的現實情況是,消費者原則的核算標準較生產者原則而言更難施行。 過去一年,用戶在Joro抵消的差不多是50萬棵樹能夠吸收的碳排放,經由Joro的減碳指導和朋友間的「用碳比較」,早期用戶大約減少了10%的碳排放。 碳排放量計算2023 除設定起點跟終點,NAVITIME還能加入「中途點/車站」及「景觀優先」等選項,加上之前提過的「徒步」,甚至提供200公里內的「自行車路徑查詢」,端看民眾想盡速抵達、省錢通勤、邊走邊看風景、健康地走路閒逛、或騎自行車健身,不同選擇任君選擇。 我們透過實地調查、見證記錄、揭露真相、政策倡議與非暴力直接行動,為無法發聲的環境與弱勢族群挺身而出。

碳排放量計算: 相關議題

由於人呼吸、飲食、出行、生活都會產生碳足跡,因此減少出生人口可以顯著減緩碳足跡的產生。 2017年7月一份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在已開發國家,少生一個孩子平均每年減排相當於58.6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遠顯著於不乘車、不坐飛機、素食或回收[12]。 大家都知道塑膠難以分解、對海洋與土地造成很大的負擔,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塑膠的難纏不僅於此,從石油中生產的塑膠,碳足跡也超高! 根據國際環境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CIEL)的報告,估計到 2050 年,從石油中生產以及焚燒塑膠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可能高達 27.5 億噸,相當於 615 座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 總結來說電動車因為電池技術的關係,導致生產過程較純燃油車不環保,但行駛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量仍比起燃油車優異許多,就長遠來看電動車確實能夠被稱為「比較環保」的一種選項。

產品的製程,資源與能源消耗大,溫室氣體排放量越多,碳足跡高。 不同於「碳中和」是達到碳排放量、碳清除量相等的狀態,「負碳排」則是在一定時間內所消除的二氧化碳,超過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即達到負碳排。 「淨零排放」指的不是不排放,而是盡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 除此之外,再透過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式抵消,來達到淨零排放。 從目前來看,即便在有限的規模之下,它們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 截至目前,通過Wren資助給氣候專案的資金超過116萬美元,被抵消的碳排放已經有82,702噸,官網會對這些數位進行即時更新。

碳排放量計算: 低碳經濟 需要務實全面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支撐

1990年初期,為探討永續發展議題,一個自然資源的管理工具「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開始被提出並討論。 碳排放量計算 專家學者希望計算出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土地與水域產生的自然資源來供應其生存,並且可以在普及的技術運作下吸收處理其產生的廢棄物。 此外,也可以計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甚至全世界的人口,每年「需要多少面積」的土地與水域之自然資源來供應其生存並處理其廢棄物。 目前在HPE官網上,各產品規格表中詳細列出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碳排放量計算

[2] 二氧化碳當量 (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是測量碳足跡的單位,把不同溫室氣體對暖化的影響程度用同一種單位表示。 碳排當量的計算方式複雜,文中參考的書英文版為2010年出版,中文版為2018年,目前各項活動的碳排有可能比作者提到的少,作者有指出他的計算方式不一定完全周到,如同使用舊地圖,和完全不使用地圖比較起來,仍能找到大方向,再依當前情況適度調整。 依目前《溫管法》規定,查驗程序須遵循國際標準,只有少數經國際認證的機構才有查驗資格,目前國內只有七家合格的第三方查驗機構,查驗費用高昂且量能緊繃。 先前環保署長張子敬透露,規劃降低查驗認可門檻,提供沒有國際貿易需求的本土企業,另一套較方便的查驗措施,讓更多中小企業加入「減碳國內賽」。 環保署今(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大型排放源,中小企業也能適用。 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建議,每年盤查一次,確認減碳進度,「跟健康檢查一樣」。

碳排放量計算: 企業如何適應?

環保人士對於航運監管機構沒有兌現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做出貢獻的承諾提出指責。 不過就現實面來說,如果倍數拉高船隻減碳比例,全球海運市場缺船現象將非常嚴重,物流運輸恐陷於半癱瘓狀態,而造船廠不可能來得建造第三代節能船(TIER 3)。 蔡玲儀指出,2000年後自願性造林減碳的企業或民眾,可至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的抵換專案中查詢減量方法並提出申請,經環保署確認符合抵換專案後,就會給予減量額度(碳權)獎勵。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今日表示,為鼓勵民眾造林,增加國家碳匯,農委會自2019年就開始施行「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訂定碳匯計算方式,民眾或事業單位於2000年以後自願造林,就可獲得減量額度(碳權)獎勵。 對於目前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佔了1%的影響。

碳排放量計算

根據環保署的定義,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指的是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也就是從一個產品的(或一項活動所牽涉的)原物料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要列入碳足跡的計算。 但是您知道,另一種「低碳」,除了有助健康,還可以幫助氣候和環境? 生產過程中,食物會有碳足跡,即碳排放量,水果、蔬菜、魚類、肉品,誰的碳排放最高,對環境的影響最大呢?

碳排放量計算: 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出爐 三步驟算出溫室氣體排放量

換個角度來看,產業界有達到政府減碳「法規遵循」的需求,但實際營運上可能因高碳排而無法達標,針對差額的部分,即可向碳交所購買碳權,達到法規上的要求。 林修銘指出,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初期以提供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為主,目前與有投入碳權研究的學術單位合作,邊做邊學,具體適合台灣的交易機制細節仍需進一步確認。 因此,未來碳交所正式員工人數,也將待運作經驗累積後再決定。 新版標準的關鍵改變是,新版標準認為環境衝擊的項目有很多,不是只在碳足跡的議題上,以往其它議題的標準多自成一格,為強化對外溝通,新版技術標準更著重量化及與ISO 14001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結合。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IMO MEPC 76 的減碳目標,與2019年的水平相比,到2026年預計將減少11%碳排放,此一決定遭到綠色團體和美國、英國和歐盟成員國的反對,他們希望到2026年至少減少22%的排放量。

  • 或許可以嘗試在牛奶上減量,或是乾脆改喝黑咖啡或花草茶;因為牛奶減量而缺少的食物熱量,可以從其他碳排較低的食物中補回來。
  • 要如何於電池整體使用壽命中達成碳中和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 中位數的計算方式是從各路徑所有可能的碳排放量中取中間值,並將所有可用的日期和航班納入考量。
  • 近年來,各大伺服器廠商不只持續優化IT產品設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時也開始強調碳排放數據整合與管理,讓企業可以蒐集和管理這些IT設備使用的碳排數據,來因應永續發展和法遵要求。
  • 以往用戶對這類偏公益項目的投入遲疑,例如真的有一棵樹被實際種下了嗎?
  • 減少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全球車廠目前全力發展的重點,而謹守VOLVO For Life價值的VOLVO車廠,更擴及電池從生產至回收的整體生命週期的環保價值,從生產階段,就期望達到「電池生產0剝削」目標。

作者簡介_蘇立帆 政治大學企管系學士、英國科學政策研究研究中心(SPRU)永續發展碩士。 想要突破現狀而到英國進修政策研究,半路出家做了數據科學,現旅居倫敦,以自由永續顧問與研究者的姿態,繼續尋找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之道。 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包含固定燃燒源(固定式設備之燃料燃燒)、製程排放源(自身所擁有或控制)、移動燃燒源(控制權下的交通運輸設備之燃料燃燒,如汽車、卡車、 火車、飛機及船舶運輸)、逸散性溫室氣體排放源(有意及無意的排放)。

碳排放量計算: 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歐盟也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強調淨零、負碳排的時代裡,碳足跡、碳中和、碳盤查到底是什麼?以下盤點5大淨零關鍵字。

但上述水量低於主管機關之查核量時,以主管機關之查核量計算。 碳排放量計算 「除非在將來我國(中國)的政策導向向消費者傾斜,否則Wren這樣『懲罰』消費者的商業模式很難在國內推行。」一位行業人士對此評價。 碳排放量計算2023 也就是說,它的基礎是政府對消費者的過分碳排放加徵稅收或者罰款,這樣消費者才有動力以「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邏輯在Wren這樣的平台用更少的成本支出換取最小的利益損害。 像Wren、Joro,從產品功能上來說,幾乎沒有技術壁壘。

碳排放量計算

例如,比起考慮要用紙或布來擦乾雙手,選購經濟艙機票更值得你仔細評估——因為來回總計20幾個小時的長程飛行,等同全年開車上班通勤所製造的碳排量。 低碳的情形會是,連住好幾天,床單毛巾在退房時才換;房內的空調可以自行調溫;主餐是少肉少奶蛋組合,蔬菜水果是當季當地生產,而且房客可以決定盤中的餐點量多寡。 服務與餐點是「房客要求才提供的個人化」的設計,而非以「全套」的方式提供房客不見得需要的盥洗備品、餐飲、設備等。 為確保資訊資產安全及資訊作業順利執行,依據「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規範」、「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要點」、「個人資料保護法及施行細則」等相關法令及業務需求目標,制訂以下資訊安全政策,以資各單位及全體人員遵循。 1.環保署5月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既有公告應盤查登錄的大排放源,針對國內不少有碳盤查需求的中小企業也提出盤查作業指引。 以下的隱私權宣告,適用於您在使用「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網站服務時,所涉及的個人資料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與本網站功能連結之各政府機關網站。

碳排放量計算: AI驅動金融業轉型 數據整合、資產輕化造就多贏契機

選搭「小客車」的話,會先分成自己駕駛或搭計程車,後者將提供「車資試算」服務。 特別的是,NAVITIME會把「省油效率」納入考量,依不同車種加以計算,系統未納入的車款則以標準「燃費」(km/L、每公升汽油可走公里數)計算,誘導民眾選搭較省油的車。 可惜的是,不吃油的電動車、或用電也用汽油的混合動力車,至今尚未列入NAVITIME的計算範圍。 每一個人移動一公里的排碳量,視移動方式和交通載具而不盡相同,比方「自行開車」每公里會排放147g二氧化碳,坐「巴士」為56g、搭「火車」則是22g,最環保、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移動行為,當然還是「自行車」跟「走路」。 假使考慮到環境負擔,在大眾運輸、共乘、步行、騎自行車等諸多移動方式之間考量,最好的移動選擇便是實踐SMART MOVE。 企業為了生產更多肉品以獲得最大利潤,採用大規模砍伐、焚燒森林方式開闢土地;有數據顯示,全球 80% 的毀林歸咎於農牧業相關生產。

稀土開採提煉過程需要使用如大量硫酸與硝酸分解礦石,導致有毒廢物與重金屬殘渣產生嚴重放射性污染,對於土地與河川甚至海洋皆會造成不可逆的環境破壞。 企業或組織若想要進行溫室氣體管理,通常從內部或外部資源兩種方式開始著手。 前者主要整合內部資源和培訓,研擬出永續管理架構,後者主要外包給專業的顧問團隊。 資深碳排顧問針對 ISO 組織型溫室氣體、ISO 產品碳足跡,提供輔導企業碳流程設計及線上諮詢,從系統教學、訓練、到第三方查證,協助碳數據分析鑑別與彙整。 蔡玲儀說,過去在不同部門都有相關減碳案例,例如台北101地下停車場的換燈節電,1年即可減少上百噸碳排放、彰化漢寶畜牧場也將豬隻產生的沼氣,搜集後進行發電。

碳排放量計算: 台達推出 電動車自動化測試 系統 加速充電測試流程

根據普爾和奈梅切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從自己的飲食清單上刪掉肉類和乳製品,就可以把個人的碳腳印縮小三分之二,體現為節約用水、減少污染、減少森林砍伐等,尤其是用來生產你餐盤裏的食物的土地資源消耗可以減少75%。 下拉清單上有34種普通餐桌上的食物,任選一項,再選擇多久吃一次這樣東西,比如雞肉,計算器就能告訴你,吃雞肉這件事的環境足跡,或者說碳足跡,有多深。 作者吳政宏,環工科班出身,從廢棄物、空污、水污、健康風險評估、溫室氣體盤查到環評業務,幾乎無役不與。

台北市議會去年三讀通過「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是全台首部2050淨零排放地方法規,6月更輔導北投屈原宮利用綠電、智慧儲能系統,成為首座創能儲能示範宮廟,提供宮廟淨零轉型參考。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级、多类主体、多种维度。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完善的碳计量标准和体系,企业大多采用将电量直接折算成碳排放的方式,缺乏计量支撑,无法实时精准计量碳排放。

碳排放量計算: 台灣理組生超愛ASML 獲選半導體外商理想雇主第一

衣:減少購買衣服物品,避免購買動物大衣、包包,選擇環境友善的材料及二手衣。 將不同溫室氣體的影響程度轉換成相同當量的二氧化碳,需要有標準的轉換係數。 碳排放量計算2023 這係數是根據每種氣體的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也就是特定時間內(通常指一百年)每種氣體相對於CO2所造成的暖化影響力。 根據標準資料,甲烷的溫暖化潛勢是25(代表一公噸的甲烷所造成的暖化效應是同量CO2的25倍),氧化亞氮的暖化潛勢是298,以及其他含氟氣體溫暖化潛勢甚至超過10,000。

而未來要如何同時保持電動車的優勢,又能解決其先天性的弱勢,正是全球汽車市場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換句話說,一項活動或產品的生命週期,包含原物料開採,製造、組裝再到運輸,甚至廢棄處理、回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需要列入碳足跡的計算。 如果沒有新機型的預估值,我們會以最相近的已知資料進行估算。 隨著新機型進入市場,科學社群也逐漸精進計算方法,我們會繼續依據最新的科學分析資料和標準來更新演算法。 但是Wren這類產品想要表達一個核心價值觀:即便用戶不懂宏觀詞彙和複雜的核算法則,也能感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何影響全球環境和氣候。

碳排放量計算: 台達推出 DeltaGrid EVM 電動車充電管理系統

100 多年來我們是制定標準的先驅,如今我們是市場的領導者。 我們幫助 86,000 多家機構在高度競爭中取得優勢,客戶範圍涵蓋了全球 192 個國家,從頂尖品牌至極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 身為少數對標準有全盤了解的機構之一,我們不僅稽核您符合標準的程度,更制定標準從無到有,並在全球培訓標準團隊以獲得最佳績效。 不論規模、所屬產業或所在地點為何,任何組織只要積極量測碳足跡,或制訂程序來達到碳足跡目標,都會因為碳足跡盤查過程所帶來的額外精確度和專業知識而受益。 碳足跡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CFV)是提供可信度的基本來源,有了這項盤查,管制機關、客戶、員工、股東、潛在投資人、環保團體、媒體,甚至是競爭對手,將確信組織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完整性及透明性。 公有雲業者更是積極卡位,三大公有雲業者都已經動起來,以Google最快,在2021年10月的Next年度用戶大會上,率先發布碳足跡儀表板(Carbon Footprint),用戶可以查看自己使用的GCP服務產生的碳排放量,現已提供預覽版讓用戶試用。

「如果你每年排放9噸溫室氣體,相當於每年砍伐8棵樹。」諸如此類的表達,引發很多用戶的情感共鳴,然後平臺提供一個能夠親身參與其中的最短路徑。 羊肉的碳排放偏高,是因為牠們是反芻動物,即進食後,食物會在牠們的腸道發酵(enteric fermentation),過程中會產生甲烷,一種比二氧化碳鎖著更多熱能的溫室氣體! 不過羊肉在「改變土地用途」所產生的碳排放並不高,所以「屈居」第二。 牛津大學開發的數據網站平臺「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 ,提供了食物供應鏈中各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見下圖),可看出各種日常生活的食物,在從土地使用、農場畜牧養殖、動物的飼料生產、食物的加工及處理,至運輸、零售、包裝,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有多少。

進一步還可以放大每個營業據點,查看其所部署的所有HPE IT設備的更詳細資訊,這些資訊包含了近一個月來平均CPU利用率、運轉時間、記憶體使用率、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等資訊,讓用戶可以更細緻的了解每臺IT設備的能耗和碳排狀況,來制定減碳方針。 全球碳中和是一場遠程的馬拉松賽跑,要順利抵達終點,仰賴的是自今日起踏出的每一個穩定又踏實的步伐,隨著新技術應用和新的國際或產業規範的出現,企業在未來的脫碳路途上,可能會不斷撞見新的挑戰和威脅。 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的盤查結果,過去一些在Scope 1排放微乎其微的產業或公司,因為Scope 2和Scope 3的排放,而重新被定義為高汙染產業。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8條,碳費制度會分階段實施,並依據國家的減量目標來進行。 此模式中,企業或個人在政府的減碳要求外,自行訂定更高的碳中和或淨零目標,則可主動購買民間自願性碳權以抵銷自己的碳排放。 再進行排放源鑑別,以直接排放、外購電力排放兩大範疇為主。

碳排放量計算: 電動車

為了幫助全球客戶一起落實節能減碳、永續經營,台達推出簡易版的線上排碳計算機,讓所有關心減碳議題的夥伴,都能先從Scope 2的間接電力排放開始第一步:著手了解自身的排碳量,並藉此訂定未來的節能減碳目標。 舉例來說,根據環保署2018年溫室氣體盤查結果計算,半導體產業在全台Scope 1的排放佔比僅有1.53%,與鋼鐵產業13.92%相比,是相對偏低的數據。 但若從Scope 2間接電力排放的角度來看,則半導體產業的排放佔比高達26%,與鋼鐵業約12%相比,半導體產業很難不被視作是高耗能高碳排的產業。 碳盤查需有足夠的人才,林修銘強調,碳交所的服務項目中包括教育訓練,將針對碳盤查、碳中和、碳足跡,在北、中、南與國際機構、學術單位進行宣導,並提供教育訓練;後續再進展到碳費的訂定、碳交易的進行。 企業若想更進一步瞭解自身碳排放源與占比,進階版碳估算工具透過更深入的數據蒐集,包含鍋爐、發電機、冷凍空調設備與車輛等資源用量,分析碳排放熱點,作爲企業減碳計畫制定與後續成效追蹤依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