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17, 2023

股王

2000年可說是一大分水嶺,2000年之前是台股的黃金歲月,無論市場主力還是股市名師,只要在電視台上喊盤,股票就一路狂飆。 彼時投資環境還不夠健全,國內玩國內的盤,與遠在天邊的國際股市無甚關聯。 2000年後,當外資占台股比重來到3成以上時,台股就逐漸進入法人時代,一切趨勢與國際股市有著高度關聯性。

股王

雲端半導體股信驊(5274)今早大漲160元,最高站上2320元,超越「老實樹」大立光(3008)平盤附近狹幅震盪,最高價僅2240元。 股王2023 信驊榮登新股王寶座,千金股仍是5檔,上午多數補漲比價向上,今早也有精彩表現。 2014年,手機鏡頭廠大立光(3008)以1,990元打破國泰人壽創下的台股歷史天價1,975元,成為股王,股王之位迄今屹立不搖,並在2017年寫下6,075元的新天價。

股王: 快訊/台積電高雄廠製程定案! 公司證實:設2奈米廠

但若將亞德客12月營收換算為新台幣,19.78億元將是史上單月最高。 據以估算,2020年全年EPS突破25元並非難事,如此一來,全年本益比則尚屬合理。 曹永祥更指出,不少下游製造商反映,今年7至8月前,訂單能見度不差。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會延續2020年底接單力道,加上第二季傳統旺季加持下,上半年可望繳出比2020年同期更好的成績。

股王

驅動IC大廠聯詠(3034)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上半年營運成果,由於聯詠營收已三季成長恐見頂,聯詠針對第三季展望也相對保守,毛利率也將微幅下滑。 宏碁(2353)在本月3日公告為優化金融資產項下有價證券長期投資組合,已於7/5~8/3處分緯創2707張,每股均價新台幣103.05元,合計2.79億元,董事會另通過在不超過33,000張範圍內按市場價格處分。 矽力-KY(6415)連吞2根跌停後,今日終於打開,早盤以2645元開出後震盪走低,一開盤股王寶座就被信驊(5274)擠下,信驊以2750元開出後,最高衝上2830元。 而矽力-KY日前宣布股票將「一拆四」,因此股王易主也是遲早的事,幾乎已確定股王寶座將由信驊接下。 信驊今早開盤就展開強勁攻堅氣勢,一度大漲逾7%,站上2320元,已經突破2022年12月初創下的2315元前波高點價位,下一步將挑戰同年7月的2475點高位。

股王: 投資小提醒:「股王」教我的事

外資圈人士認為,股王大戰啟動後,一時半刻不易有結果,因華為禁令蒙受池魚之殃的大立光3日被迫讓出股王的寶座,法人不諱言「落難股王何時重返榮耀?」仍會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矽力 - KY 是一家 IC 設計公司,股本 9.32 億,主要產品是電源管理 IC 及 LED 趨動 IC,由於新冠疫情擴大,遠距教學、在家工作的需求快速提升,筆電、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等,都傳出供貨吃緊的消息。 而剛好這些 3C 產品又都是需要用到電源管理 IC 及 LED 趨動 IC,因此矽力 - KY ( 6415 ) 就搭上了這一波的順風車。

股王

多數人對於股王都沒有留下好印象,從999元的禾伸堂、宏達電、益通再到伍豐,最後的結局皆相當悽慘。 股王 這一位操盤人的內心想法亦是如此,他擔心自己會成為市場最後老鼠。 若以產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族群,約占十檔,另外則分散在次產龍頭股,包括光學鏡頭龍頭大立光、工業4.0概念股的亞德客-KY、汽車市占第一的和泰車、遊戲股股王鈊象、被動元件龍頭國巨。 外資昨大買信驊291張,為近月來單日最大買超量,且是連四買,累計四天買超697張,持股比重攀上近期高點56.8%。 台股多頭勢力強勁,高價股齊揚,引爆新一波股王爭霸戰,信驊昨(2)日收盤大漲115元、收2,275元,超車大立光,再度登上台股股王。

股王: 相關新聞

一邊安撫客戶心情之際,我同時分析,當初威盛的跌法並非正常現象,而且贏在一時而非一直能保有領先優勢的公司並不夠穩定,所以並不建議客戶中長期持有。 舉例來說,報載有一家保險公司曾投資「宏達電」(2498)這檔股票,該公司在2015年8月的法説會中坦承,共計買進約6,000多張,已陸續認賠賣出,損失飆破55億元,甚至只能賣樓止血。 過去亞德客本益比最高約36倍,以近四季EPS(每股稅後純益)為基準,本益比已逾50倍,股價似乎有高估疑慮。

  • 回顧台股20年來歷代股王,以大立光(3008)及宏達電(2498)上榜最多次,但兩家公司皆從天上精靈回落凡間,令人不勝唏噓。
  • 在IC設計族群3日一片重挫倒地慘況中,矽力-KY還能異軍突起衝刺王座,具備二大含意:一是台股首度有KY股當股王,部分掃除KY股先前的陰霾;二是大立光失去2012年以來霸占多年的股王寶座地位,象徵產業更迭,IC設計再度超越零組件地位。
  • 董事會傾向內部化,曾經發生全部監察人皆辭任的情形,缺乏監督機制。
  • 「投資和買東西是相同的概念,買第一品牌就對了;投資龍頭股、看準股王、高價股,至少不會錯得離譜。」東森財經台資深分析師張文赫回顧台股這30年的心得。
  • 這也印證我買進高價股的心得體悟:很多高價股的股價之所以高高在上,大都是以獲利佳,且業績大幅成長為主要因素。
  • 如今回想,當初若非有停損賣出的壯士斷腕決心,事後看到這樣的股價,恐怕換是你我,同樣便是想砍也砍不下手吧!

股市對台灣人來說,如同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台灣人開始瘋股票,散戶比重逾96%。 隨著公司的擴張,東貝控制股東吳慶輝家族、其他管理團隊直接持股比率持續下降;在2009 年之前,吳慶輝家族與其他管理團隊的直接持股比率相當,但自2010 年之後,其他管理團隊持股比率下降比吳慶輝家族明顯。 控制股東持股比率持續下降且大幅賣出股份,引進的策略投資人也出清持股。

股王: 台股早盤重挫逾400點 跌破萬五關卡

事實上,2020年第四季以來,大立光股價便在2,700~3,600元大區間震盪,且多次面臨3,000元整數關卡保衛戰。 股王2023 股王大立光(3008)2022年營收正成長,12日法說會內容引市場關注,6日股價大漲3.81%,收在2,180元,收復所有均線,股后信驊(5274)也勁揚3.68%,在股王、股后齊步大漲領軍下,15檔400元俱樂部獲法人買盤挺、吹起反彈號角,其中電子股就占12檔。 反倒是大立光,因為日前法說會董事長林恩平「老實樹」再度發威,釋放對未來展望保守看法,股價過年前一度跌破2千大關,後雖然也展開像樣的反彈,但近日傳出iPhone 16可能只有一款或最高階機型配備潛望鏡相機,宰場原先預期2款,因此壓抑股價,今早股價只在平盤上下狹幅整理,因此痛失股王寶座。 反觀外資昨天對大立光終止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轉為賣超55張,持股比重略降至38.0%。 大立光昨天股價收2,220元,上漲5元,總市值為2,963億元。

股王

就我來定義的話,如果總投資金額在500萬元以內,我認為100元以上的股票就可稱作高價股,因為我們強調資金是分散在數檔股票上,故100元以上的標的是不利於多次分批往下布局的。 不可否認,我也曾是個股市中的一枚傻瓜,只是我比一般投資人早日認清,當然如果你自認是股市高手是以短線操作投機獲利為目的,也能嚴格執行停損,那就另當別論,當然也不在「GOWIN投資模式」的討論之列。 很多投資高手或投資專家都會在媒體上或市場分析時,建議最為強勢的個股,尤其是創近期新高價的標的,以創造較高報酬率。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暌違逾30年,傳產股再度出現千金股王,漲得有沒有道理、千元站不站得住腳?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4日電)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公布13檔注意股票,其中包括股王矽力-KY在內的4檔IC設計股,而太陽能、風電等綠能概念股也占5檔。

股王: 台灣近十年股王大回顧

法人認為,2020年中國5G基地台有機會上看100萬台,將大舉推升矽力營運動能,預料會是第3檔站穩千元股價的標的。 近期富邦媒與寶雅股價一消一長,兩檔個股目前股價又開始逐漸拉近,近日已有本土法人將寶雅目標價喊上500元。 法人表示,寶雅受惠於人流持續回籠,今年同店成長率恢復成長,且明年營收可望持續復甦,隨著展店市占可望擴大,看好2023年寶雅營運表現將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李秀利分析:「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台股體質結構進入另一個重大分水嶺。」由於全球科技產業的集中化、巨大化及新創產業的趨勢下,只要沒和這些國際大廠沾上邊的,等同於出局。 股王2023 大立光為何可以成為股王,因為它緊緊靠攏蘋果,拉大與對手的距離,才能坐穩股王寶座。

  • 相信大家對於大立光 ( 3008 ) 都不陌生,近年來提供消費者拍照及錄影功能的鏡頭,成為手機必備裝置。
  • 台積電(2330)(2330)今日開盤跌破500元大關,開在497元,最低下探496元,下跌16元,市值跌破13兆元。
  • 之後,英特爾與微軟帶動全球電腦產業發展,台灣抓到國際代工的趨勢,筆記型電腦、電子零組件等科技產業冒出頭,電子股順勢竄起,台股主流大轉向,金融傳產股退位,電子股取而代之。
  • 客戶認同此一觀點,所幸股價從165元開始反彈,上攻365元,我們也順利在300元附近分批出清。
  • 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2日前看好信驊,認為去年第四季起受惠零組件供應逐漸趕上,推升雲端半導體表現愈來愈強悍,尤其信驊在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市場分額明顯提高,維持「優於大盤」投資評等,並把股價預期從2,555元拉上3,400元。

尤其2020年年底疫情加溫,中國各地又開始限制人員流動,缺工困擾雪上加霜,為避免2020年第一季被疫情掃到、「缺工比缺單更可怕」的現象復發,更刺激自動化產業加速復甦。 先看產業趨勢,由於中國勞動人口慢慢減少、人工成本提高,中國官方早已積極推動產業升級政策,業者透過自動化可減低缺工的衝擊,又可提高生產效能,所以自動化,本就是大勢所趨。 同樣被證交所列為注意股票的IC設計廠還有世芯-KY,也是6個營業日起迄兩個營業日收盤價價差太大,高達101元,且當日收盤價為最近6個營業日收盤價最低者。 經檢調查出,東貝自2014 至2019 年間共虛列盈餘40 多億元,2019 年還以不實的境外銷售發票、撥款申請書向板信銀行申貸142 萬多美元,折合台幣約4,345 萬餘元13。 事件爆發後,東貝股票於 2020 年 4 月7 日起停止交易,並於2020 年11 月10 日遭證交所下市。 此外,吳慶輝為尋求配合假銷貨的交易公司,指示楊文廣找收購東貝下腳料(即瑕疵品)的兩家公司之賴姓及高姓負責人,配合產生不實應收帳款,製造貨款回流假象,列入東貝公司2018 年、2019 年的年報,並將變賣所得1.1 億元放進了自己的口袋。

股王: 股票

我深信,一般高價股最好投資人少碰為妙的理由,除了上述的財力、心理因素外,還有一點。 再以大立光為例,整張股價曾腰斬下跌達51.8%,這樣的修正幅度實在令人膽顫心驚,而且高價股下跌過程中,由於虧損的絕對金額大,可能讓人因而變成失去原來想持有的信心,更不敢加碼買進。 一般而言,高價股相對具有較強的獲利能力及籌碼優勢(編按:即股價愈高,一般散戶比較買不起,籌碼集中在資金部位大的法人及中實戶、大戶手中),當然,也有一些股票是主力利用特殊題材炒作成為高價的個股,而非以獲利成長為依據。 我們從小學算術,1+1=2,3+5=8,也知道在數學裡,10>1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但是,在股票市場,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甚至,我常告訴身邊的投資人,股票市場中可能會「10<1」! 原因在於你一次次成功獲利,甚至累積10次賺到的錢,可能還抵不過1次大賠造成的虧損。

股王

2.高價股或是股王、股后一旦開始「修正」,股價常出現「腰斬」現象,為了避免犯下市值大縮水的致命嚴重傷害,所以才未將它們列入。 從亞德客公告也可看出,需求復甦得比預期好,亞德客市占率持續提升,2020年12月接單金額創單月歷史新高,12月營收衝高至4.53億元人民幣,達到歷史次高。 2021年台股首家榮登千金股、成為第7家進入千金俱樂部的公司,並非漲了一整年的科技股,而是去年底異軍突起的氣動元件大廠亞德客-KY(1590),1月7日,這家公司成為自1989年台火攀上千元成就後的首家傳產股。 東貝自2013 年起,受到全球消費性產品需求疲弱影響呈現衰退,加上中國大陸拓展產能,導致營業淨利下滑而面臨資金缺口。 身為老字號LED 企業,在過去產業榮景時刻,東貝光電曾登上LED股王寶座;然而如此風光的公司,竟在2020 年3 月底未能如期申報2019 年的財報(事件爆發日),股票遭到停止交易。

股王: 台股大盤

讓許多小散戶痛心的宏達電是台股史上唯一兩度攻頂的股王,宏達電搭著智慧型手機風潮在2006年以1,205元登上股王,2011年再以1,300元的歷史天價二度當股王,相當風光。 之後手機市場勁敵殺出,宏達電營運急轉直下,股價崩跌,千元股價只能回憶。 股王 新經濟取代舊經濟,電子股成為台股盤面重心,台股不再只看本益比,更流行本夢比,一家家公司爭相掛牌,電子族群陣容越來越龐大,IC設計智原(3035)、聯發科(2454)先後攻上股王。 不過,仍未能出現千元的電子股,直到宏達電(2498)在2006年衝上1,205元,躍為股王,成為首檔突破千元的電子股,緊接著益通(3452)、伍豐(8076)也在2006年與2007年成為千元股王。

之後,英特爾與微軟帶動全球電腦產業發展,台灣抓到國際代工的趨勢,筆記型電腦、電子零組件等科技產業冒出頭,電子股順勢竄起,台股主流大轉向,金融傳產股退位,電子股取而代之。 華碩(2357)、廣達(2382)各在1997年、1999年坐上新股王寶座,成為超級明星,開啟電子股當道的時代。 股王 在台股上千支股票中,「股價最高」的那檔股票任何一個時間點,市場中都會有個股王存在! 每一檔股王的出現,背後都有一段讓散戶們刻骨銘心的故事,正所謂花花轎兒人人抬,當股王創下超級天價時,往往也是抬轎的人們摔成重傷的起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股王們」的故事,目的是要讓投資朋友們對「市場」有更深的體悟。 這類高價股的「股價」通常都會領先反映(但是市場中永遠有人比你我早知道),在公布業績成長前達到高點。

股王: 一分鐘看透台股 股王興衰史

伺服器導軌廠川湖看好第四季隨著新伺服器平台以及AI伺服器需求湧現,AI伺服器導軌將逐漸放量出貨,公司預估,在企業伺服器及CSP(雲端服務商)已達30%的市占率,於AI伺服器將達50%。 千金股中AI題材股近期股價走勢不一,信驊股價仍在低檔整理,先前一度站上股后的世芯-KY隨勢強彈,鏡頭大廠大立光則持穩小漲,今早由世芯-KY超車信驊及大立光,盤中奪下股王。 談起台股股王風雲史,君安投顧副董事長賴建承回憶1999年剛入行當研究員時,「那時候全公司看著螢幕上的禾伸堂,一直喊破千!破千!破千!」真是個瘋狂的年代。

AI股民最關心的全球指標股NVIDIA(輝達)即將在美國時間8月23日(台灣時間24日凌晨)公布財報,業績表現是否會複製今年5月令市場為之一亮而激勵股價大漲一波,還是只是曇花一現不如預期? 然而,隨即而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席捲了 PC 大廠,同時這個產業也面臨成長趨緩、殺價競爭壓力大…等影響,不少公司股價都已經大幅縮水,老大哥華碩甚至一度來到 36.5 元的慘況,其餘大多數的公司目前的股價,可能連巔峰時的 1/10 都不到。 公司看好該新品自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且一旦放量就佔全年 BMC 出貨量的 5%,明年更衝上 20%。

股王: 投資趨勢就在生活中 從天價的國壽到PC美好年代

1990年爆發波灣戰爭,台股一路狂洩,8個月時間從12,000點暴跌至2,500多點,房地產崩盤,金融與傳產股炒作的黃金年代就此畫下句點,金融與資產股隨著股市大崩盤,從高價股變成乏人問津的低價股。 這 7 個故事代表了台灣景氣、產業循環史、環境變化:投資人都有個習慣,在某個產業火熱時,會過度的樂觀、過度的期盼;在某個產業式微時,會過度的悲觀、過度的絕望。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會一次次創造出天價股王,又一次次的讓股王淪為平民。 信驊 (5274-TW) 則受到上下游擠壓利潤,需要靠擴大營收才能鞏固創造營利成長,目前季線下彎股價持續承壓,需要時間化解股價結構。 旭隼 (6409-TW) 由於持續發展創新開發新品,專注 DMS(Design & Manufacturing Service)模式,訴求不做自有品牌,不與客戶競爭。 受惠國際大廠委外釋出代工訂單持續成長,獲利連四年改寫新猷,每年賺逾兩個股本入袋。

至2020 年1 月底,股價僅剩5.07 元,國發基金為了協助企業創新轉型及永續發展於2019 年初所投資的資金也付之流水(持股比率2.83%)。 世芯第二季合併營收79.4億元,季增38.8%,年增166.9%,受惠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7奈米AI ASIC需求暢旺,法人估計,強勁的AI/HPC應用需求,以及客戶持續穩健開案,將驅動下半年營收持續成長。 若用相同標準觀察台股,超過500元以上的高價股共計有10檔,這當中除了和泰車之外,全部都是電子股。

股王: 台股歷年股王是誰?看透股王股價興衰史,大立光、國泰金、開發金榜上有名!

直到這些公司公布EPS後,投資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高獲利不再或成長停滯,甚至出現大幅度衰退情形。 但為時已晚,因為股價在前面早已慢慢下跌了一段,公布業績後很可能再加快往下修正一段,現在想跑已經賣不下手。 隨著公司的擴張,控制股東直接持股比率自上市前的25.8% 逐漸下降(如圖4B所示),2007 年4 月控制股東持股只剩12.72%,已經低於上市前的一半;至2020 年4 月控制股東的持股更只剩3.92%。 控制股東成員持股比率會下降主要是在各次增資有引進新的股東,所造成的稀釋效果,例如:2010 年引進瀚宇彩晶公司持股9.59%,派有一席董事、一席監察人;還有引進一些創投、投資公司與國發基金。 就整體財務績效,圖1 顯示東貝自2015 年來每股盈餘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數據,可看出東貝的獲利能力每況愈下,2019 年每股盈餘更是慘跌至負16 元,創下LED產業史上最高每股損失幅度,顯示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已出現嚴重危機。 圖2 為東貝歷年的負債比率,2019 年負債比率達133.57%,公司已經資不抵債,股東權益已為負值。

從全球前10大市值公司觀察,除了第1的沙國石油,第8的巴菲特的波克夏,以及第10的摩根大通銀行之外,其餘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皆為新科技股,很顯然,科技產業仍持續牽動全球市場。 「重點不在於股王,而在於它所代表的趨勢,投資人有看到嗎?」張文赫強調,如果現在流行的是蘋果概念股,是大立光當股王,結果投資人核心持股都是非電子股,那報酬率怎麼會好看呢? 「投資和買東西是相同的概念,買第一品牌就對了;投資龍頭股、看準股王、高價股,至少不會錯得離譜。」東森財經台資深分析師張文赫回顧台股這30年的心得。 儘管大立光面臨短線逆風與競爭疑慮,外資看法也出現分歧,但樂觀派依然信心十足,廣發證券執行董事暨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即指出,大立光在手的高階鏡頭專案並未因為推遲而取消,反而有愈來愈多的7P專案,9P鏡頭也確立設計導入(design-in)。

股王: 美股重挫 台股早盤挫逾400點跌破萬五 台積電股價再現4字頭

終結十年股王生涯,大立光拱手讓出史上最長壽股王寶座,改由後生之犢矽力-KY遞補,退守股后的大立光盤中還一度見到3,005元低價,才時隔18個交易日,3,000元整數關卡保衛戰又起。 股王2023 其中,國巨獲得法人連四日買超、合計達3,693張,帶動股價上漲2.16%、直逼500元大關;鈊象股價也收453元、上漲1.8%,法人連三日買超共2,077張;另外,法人對聯發科轉買,單日買超1,945張,也對祥碩開啟連四日買超1,258張。 新股王爭霸戰上演,信驊早盤以1,900元開高走高,衝上2,000元之上,盤中衝達2,045元,同時成為新股王,盤中漲幅8.84%;大立光早盤以1,925元開高,一度拉升至1,950元,痛失股王。 千金股僅剩4家,股王、股后也易位,信驊(5274)(5274)今(24)日開高走高,突破2,000元大關,一度衝達2,045元,逼近漲停2,050元,同時擠下大立光(3008)(3008),登上股王寶座。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美國廠再傳爭議,當地最大工會由於不滿台積電將引進台灣技術人才協助建廠,已經發起請願書要求阻擋台灣技術人才簽證。

民國 110 年,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 - KY ( 6415 ) 不畏台股重挫 344 點,逆勢大漲 105 元、收 3,030 元,超越大立光 ( 3008 ) 的 3,015 元,成為台股新科股王,終止大立光從 101 年 4 月以來、雄霸九年的台股股王歲月。 相信大家對於大立光 ( 3008 ) 都不陌生,近年來提供消費者拍照及錄影功能的鏡頭,成為手機必備裝置。 然而和其他同業相比,大立光塑膠鏡片產品的良率更高,且技術領先競爭對手。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股王: 在位30年貨幣貶成壁紙 全球最爛央行總裁是「他」

106 年 8 月 25 號,大立光 ( 3008 ) 盤中一度漲到 6,075 元,最後坐收 6,000 元整。 其次,根據過去經驗,大部分股票在這麼慘烈的急殺後,不排除會出現一波反彈走勢。 客戶認同此一觀點,所幸股價從165元開始反彈,上攻365元,我們也順利在300元附近分批出清。 雖然客戶免不了因此大失血,但威盛的跌勢仍未打住,甚至在2015年7月一度最低股價來到4.3元。 如今回想,當初若非有停損賣出的壯士斷腕決心,事後看到這樣的股價,恐怕換是你我,同樣便是想砍也砍不下手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