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主要的是,它解决了25nm及以下制程的制造,这个技术的突破,可以说一举奠定了接下来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芯片制造行业的基础。 台湾半导体行业史有个技术路线选择的先例:使劲milk现有制程 vs. 大举投入新制程研发…,TSMC选择后者,笑傲江湖了。 粱孟松2023 当然,前者也可能变成拿28nm凑chiplets的胶水片,但以蒋先生七旬之躯,扛chiplets大旗,也许唯有高代价从TSMC买入3代以前的CoWoS,不知风险几何。 根據陸媒報導,2017年梁孟松轉投中芯國際後,不到一年中芯的製程技術就從28奈米跨入14奈米,良率也從3%拉高至95%,而且他還順利推進的接下來兩個世代的先進製程研發。 1960年代他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工系,在美國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做到執行資深副總,2005年被延攬至上海擔任華虹NEC電子的執行長,並於2010年受聘為中芯國際執行長。 2020年12月,蔣尚義回歸中芯出任副董事長,梁孟松對自己未被及時告知該消息感到不滿,因此在公司董事會請辭;[78]消息傳出後,中芯的市值一度蒸發近一成、超過300億元,並導致即日其港股暫停交易[76][77]。
在梁孟松看来,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芯片制造环节的发展,先进制程将会是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梁孟松与其导师胡正明,一直是“摩尔定律”的信仰者。 在回台之前,梁孟松在AMD,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技术成就,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资料显示,梁孟松参与发明的半导体技术专利达181件之多,均为最先进和最重要的关键性基础技术研究,有他署名、发表的国际性技术论文高达350余篇。 也是在1987年,中国的宝岛台湾,一家专注于芯片代工的企业在工研院的主导下成立,这家公司,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台积电。 在发起这场诉讼的两年前(1985年),AMD启动了一项名为“自由芯片”的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英特尔对于X86架构的垄断,从而使X86架构的使用者能更方便的利用其专利及指令。 然而在该计划启动后,英特尔便与AMD反目,此时的英特尔,才挥泪将自家的DRAM部门砍掉,宣布退出DRAM市场,力求自保的英特尔,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核心技术被AMD吃掉。
粱孟松: LTN經濟通》先行指標敗像已露 中國完蛋了?
当时三星正在处于一个由28nm制程转向20nm制程的过程,梁孟松提议放弃20nm制程,直接由28nm制程升级14nm制程。 半年后,刚在新竹清华大学电机研究所任职不久的梁孟松,就被三星集团给挖走了,同批一起走的还有二十多个台积电的工程师。 当时的半导体大厂都已经摩拳擦掌的打算研究130nm铜制程,台积电的竞争对手联华电子也一样,所以对于IBM抛出的橄榄枝,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彼时,距他从台积电离职仅半年多,他的目的地是成均馆大学,成为那里的一名任教老师。 粱孟松 直到现在,成均馆大学信息和通讯学系网站上,教师名册里,还放着梁孟松的照片。
并且梁孟松真正任教的是三星内部的企业培训大学——三星半导体理工学院(SSIT),校址就设在三星厂区,而梁孟松当时的十个学生其实是三星内部的资深工程师。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台积电来了个英特尔前先进技术研发协理罗唯仁,而梁孟松的竞争对手孙元成也摇身一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2000年,台积电婉拒了与IBM(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合作研发130nm铜制程的提议,决定自行研究该项技术。 中芯國際隨即被美國列入出口限制的實體清單,使中芯國際陷入困境,加上中芯國際高層挽留,梁孟松繼續留在中芯國際。 製程微縮再度物理極限,成為各家先進製程競爭廠商想要延續摩爾定律的難題,先進封裝技術就成為解決方案之一,台積電更是早在2009年就由曾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所推動,並成為台積電陸續取得大單的關鍵。 業界透露,蔣尚義當初去中芯欲推動發展後段封裝技術小晶片(Chiplet),但到任以來,未獲實際支持,中芯內部並未依承諾投入資源,蔣尚義不得志而萌生離意。
粱孟松: 三星拱手将“叛将”梁孟松送入中芯国际,298天将14nm研制成功
到2010年开始代工苹果公司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包括从A4到A7),代工营业收入猛增,2010年整体代工收入激增至12亿美元(其中苹果A系列处理器产品代工收入达8亿美元)。 梁孟松接手后,在技术研发上力排众议,要求三星放弃现有的20nm制程的研发,因为即便是研发出来,也已经跟不上台积电甚至英特尔的技术。 粱孟松2023 这则调令,被认为是梁孟松后来离开台积电的最大原因,因为梁孟松的技术研究,一直是台积电引以为傲的“制程领先”。
梁孟松和其團隊將28奈米製程良率大幅提升後,聯華電子在廈門的分公司聯芯於2018年試產28奈米製程,其良品率達98%[40][41][42][43][44],而台積電南京廠的16奈米製程亦於同年5月量產[45][46][47][48][49][50][51],使中芯的28奈米製程產品不具任何競爭優勢。 梁孟松說服中芯採納其建議,之後將14奈米製程的良率於298天之內,就從3%巨幅提升至95%以上,[11][10]使中芯成為繼台積電、聯電、三星、格芯和英特爾之後,全球六家能生產14奈米晶片的企業之一,[9][11]並同時研發出12奈米製程,中芯也因此於2019年為他加薪7成至年薪34萬美元。 [53]至2019年,中芯的14奈米製程成功量產時,[4]比14奈米功耗降低、性能提升的12奈米製程也進入客戶導入階段,[54][55][56]並於次年成功量產,使中芯成為繼英特爾、格芯、台積電和三星之後,全球第五家能生產12奈米晶片的晶片廠。 由于中芯至2020年代无法量产任何5纳米和3纳米芯片,除缺乏相关设备外,亦未掌握最关键的八项核心技术,[53]因此梁孟松于订购极紫外光刻机前制定技术研发路线蓝图,规划研发关键技术领域中不需极紫外光刻机之部分,待设备到货再研发完成5纳米和3纳米制程;惟此计划引发中芯内讧[4][8]。 由于5G手机的需求增长,电源管理芯片在全球市场缺货,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公司董事会提议扩充产能以满足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遭梁孟松反对,梁认为此种成熟产品不如自己掌管的先进制程重要。 之后,梁孟松因其理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芯片自主政策[73]而在争论中获胜,使5纳米以下制程的研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中芯因此失去原可进账的电源管理芯片收入,造成包括大股东大唐电信等股东对此不满[74][75],而外界亦流传赵海军因此与梁孟松不和[4]。
粱孟松: 中國發1.5兆債救地方 地方政府拿錢需砍公務員
此外,梁孟松主導的三星14奈米製程生產的A9處理器晶片,還傳出搭載的iPhone續航力比不上台積電16奈米製程,雖然蘋果聲稱沒有影響,但還是讓消費者對其產生疑慮,最終A10處理器晶片仍有台積電獨家拿下訂單,至此之後,三星再無打入蘋果晶片代工製造的行列。 在受到三星高薪吸引,以及想一展抱負的心情下,梁孟松先是在2010年10月於三星旗下學校單位擔任教授,並於2011年7月13日,正式加入三星集團,擔任三星LSI部門技術長,以及三星晶圓代工部門的執行副總。 粱孟松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事實上,中芯的確需要蔣尚義這樣的人來為其擘畫下一步的策略方向,畢竟商場不是只看技術,而是需要很多層次的交情才打得通。 尤其在美中關係破裂,甚至中芯確定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要取得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對中芯可以說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憑藉蔣尚義的人脈,可以讓機率多少增加一點,而且拜登若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後,機會就又更大一些。 就如同華為,中芯早在美國宣布之前,大概就已經得知自己將會被列入實體清單,而中芯高層所做出的最後的努力,就是找來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主持大局,希望能透過蔣尚義的人脈尋找破口。
自從台積電宣布與Arm合作首個以CoWoS封裝解決方案並獲得矽晶驗證的7奈米Chiplet系統,獲得AMD、聯發科採用,甚至在AM去年11月發表的新品,推出與台積電合作打造3D chiplet、採用3D V-Cache 垂直堆疊快取技術的第3代 EPYC處理器Milan-X 系列,微軟也在活動上宣布將採用。 然而,這個辦公室也一度由如今的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接手,並曾提過INFO封測將成為對貢獻營收愈發重要的技術。 負責過該部門、後來晉升為台積電副總的余振華就曾指出,先進封裝將成為台積電通吃蘋果訂單的關鍵之一,的確在目前蘋果的M系列處理器就採取先進封裝技術,讓蘋果自研的Mac晶片效能廣受市場好評。 蔣尚義曾受訪指出,台積電開始做先進封裝就是因為2009年他的提議,當時他只花1小時跟張忠謀解釋,張忠謀馬上批准還同意給400名工程師、1億美元設備去做,當時沒人看得出這條路,最後台積電走通了,很多人跟進,大家也同意這是後摩爾時代應該走的路。 中芯公告指出,梁孟松任執行董事兼聯合首席執行長,為了專注履行其作為聯合首席執行長的職責,辭任執行董事職務,但仍將繼續擔任中芯聯合首席執行長職。 楊光磊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兩人辭任也都自昨日起生效。
粱孟松: 加入中芯
但製程的發展需要技術不斷累積,但這點在中國難上加難,尤其近年來中國砸大錢發展半導體產業,人力資源嚴重不足,擁有龐大技術人員儲備的中芯也成為各大新興晶圓廠的目標,資深員工不斷被挖走,人才的技術經歷難以累積,梁孟松為此傷透腦筋。 中芯是想把公司的行政或者是外交交給蔣尚義來管理,畢竟蔣尚義個性比較八面玲瓏,過去在半導體產業累積的人脈非常深厚,和梁孟松完全技術人風格,一板一眼的個性截然不同。 根據專業財經媒體報導,一直對梁孟松有好感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透露,梁在離開台積電前很忠心,他的台北辦公室還保存著梁幫他們夫婦拍攝的合照。 他服務台積電期間,曾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2005年赴美負責台積電美國研發計劃及先進技術客戶合作專案,而且在前述獲得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的蔣尚義團隊中,不僅有梁孟松,也有楊光磊。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以時任資深副總蔣尚義為首的台積電六人研發團隊,以領先全球的「0.13 微米SoC(系統單晶片)低介電質銅導線先進邏輯製程技術」,榮獲行政院(民國)92年度的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而名單排名第二的就是梁孟松。
从梁孟松之前的工作履历来看,他不大可能回台积电、三星,也不可能去英特尔。 但是考虑到格罗方德、联电已经放弃7nm先进制程研发,梁孟松所倡导的“先进制程”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 除了中国大陆,全球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已经无法支撑起对于先进制程的大规模投资了。 除了企业的内部倾轧,2019年底因美国施压,荷兰政府延缓向艾司摩尔授予其对于中芯的出口许可证[4],使原先梁孟松计划于同年底安装极紫外光刻机的规划至2021年无法完成。 2020年12月,中芯再遭美国制裁,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若事前没有美国政府所授的出口许可证,中芯将无法获得任何高阶芯片制程所须的美国技术[76][77],梁孟松的计划亦因此搁置[8],被迫转向专攻国产化替代。
粱孟松: 技术立身转投台积电
配偶是和上大学时为筹集学费曾当过空姐、后来同为半导体工程师的韩裔妻子李宁男[15][6][7][82]。 2016年2月份,中芯国际就宣布28nm制程进入设计定案阶段(tape-out),但良品率一直不稳定。 2017年10月16日,中芯国际召开临时董事会,正式宣布梁孟松出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Co-CEO)兼执行董事,和5月10日刚刚获委任为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的赵海军一起形成双首席执行官的局面,开启了中芯的双首长制时代。 其证据是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是胡正明的太太(也就是梁孟松的师母)在给胡正明筹备生日的过程中,发给胡正明的学生的邮件。 在这些收件人中,梁孟松收件邮箱是,台积电以此证明,梁孟松在竞业禁止期结束前,便在三星工作。
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梁孟松做到了,在获得三星“赌命式”的全力支持后,终获成功。 2010年5月,台积电通知梁孟松,说见报纸报导他已加入三星,将视为违反竞业禁止条款,股票将照规定全数捐给台积电基金会。 粱孟松2023 粱孟松 然而,技术的领先和推进,没有给梁孟松带来想要的结果,在台积电推进32nm/28nm制程节点的重要时刻,梁孟松选择了辞职。
粱孟松: 國際分析師看中芯人事風暴 蔣來算正面 梁走傷更大
梁孟松和其团队将28纳米制程良率大幅提升后,联华电子在厦门的分公司联芯于2018年试产28纳米制程,其良品率达98%[40][41][42][43][44],而台积电南京厂的16纳米制程亦于同年5月量产[45][46][47][48][49][50][51],使中芯的28纳米制程产品不具任何竞争优势。 梁孟松说服中芯采纳其建议,之后将14纳米制程的良率于298天之内,就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11][10]使中芯成为继台积电、联电、三星、格芯和英特尔之后,全球六家能生产14纳米芯片的企业之一,[9][11]并同时研发出12纳米制程,中芯也因此于2019年为他加薪7成至年薪34万美元。 [53]至2019年,中芯的14纳米制程成功量产时,[4]比14纳米功耗降低、性能提升的12纳米制程也进入客户导入阶段,[54][55][56]并于次年成功量产,使中芯成为继英特尔、格芯、台积电和三星之后,全球第五家能生产12奈米芯片的芯片厂。 梁孟松和其团队将28纳米制程良率大幅提升後,联华电子在厦门的分公司联芯于2018年试产28纳米制程,其良品率达98%[40][41][42][43][44],而台积电南京厂的16纳米制程亦于同年5月量产[45][46][47][48][49][50][51],使中芯的28纳米制程产品不具任何競爭优势。 梁孟松说服中芯采纳其建议,之後将14纳米制程的良率于298天之内,就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11][10]使中芯成為继台积电、联电、三星、格芯和英特尔之后,全球六家能生产14纳米芯片的企业之一,[9][11]并同时研发出12纳米制程,中芯也因此于2019年为他加薪7成至年薪34万美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忠谋对退休三年的蒋尚义发出了邀请,邀请他回到台积电,领导新成立的“技术研究发展组”,而这个组织,是为蒋尚义继续领导研发部门量身定做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真正接替蒋尚义的,是英特尔的技术研究发展的副总罗唯仁,罗唯仁的到来,一方面是台积电被资本裹挟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真的是一步臭棋。 1992年2月,AMD在对英特尔的诉讼中获得胜利,与之一并获得的,是基于X86架构的芯片的生产权利,包括已经推出的AM386。 但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一直伴随着,与半导体的日夜轮班研发相比,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如今快速发展且光鲜亮丽的互联网行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行业。 中国早期发展半导体可以说是,靠着张汝京、蒋尚义等一批半导体专家从0到1贡献而来的。 这其中的要跨越20nm制程和16nm制程,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作为一个半导体的技术狂才,加上丰富的经验,最后14nm制程出来的时候,比台积电早了整整半年。
粱孟松: 蔣尚義、梁孟松、楊光磊同天離開中芯 中國人全面接手
为了使这步臭棋能走下去,台积电设立了名为“Two in a Box”的研发策略,即设置两个研发副总的职位,当人们以为另一个位置会是梁孟松的时候,孙元成却成为了最后的人选,而梁孟松则被调任为基础架构的专案处长。 65nm制程技术是第三代同时采用铜制程及低介电质技术,与前一代次的90nm制程技术相较,其晶体管密度增为两倍。 直到曾经张汝京最为重要的副手:邱慈云,担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兼CEO,中芯国际的状况才逐渐变得好点,同时也被业内人士形容成“不幸中的万幸”。 中芯国际的建立可以说是因为创始人从老东家台积电,挖了一大班人马过来,正是因为这班人马才让中芯国际在半导体上有所成就。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那就是台积电在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在短短的几年内,被三星追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另外,三星28nm制程P型电晶体电极的矽锗化合物,更类似台积电的菱形结构特征,与IBM的圆盘U型“完全不同”。
《財訊》報導指出,據了解,中芯方面在半導體製程技術與良率獲得初步突破後,認為目前的製程進度已經足夠未來發展,梁孟松帶來的製程改進紅利大多已經兌現。 中芯內部認為,未來更大的挑戰是來自美中關係,因此需要不同層次的人才,在幾次接觸後,中芯敲定以副董事長的職位,並以67萬美元的年薪與年度獎勵的條件來迎接蔣尚義。 梁孟松确实是技术翘楚,那么中芯国际为什么在明知蒋梁对立,还要把二人拉入一局呢?
粱孟松: 國際分析師看中芯人事風暴 蔣來算正面 梁走傷更大
但梁孟松於2009年初離開台積電後,率多位FinFET技術(鰭式場效電 晶體)團隊成員投效韓國三星,並出任三星研發副總經理,使三星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急速縮短。 而受託台積電的一份專家技術調查報告顯示:由於三星產品技術來自IBM授權,其產品特徵原與IBM一樣、和台積電差異極大;[20]2009年之後幾年,三星的45、32、28奈米世代產品特徵與台積電的差異急劇減少,兩家公司的產品變得極為相近。 2020年12月,蔣尚义回歸中芯出任副董事長,梁孟松对自己未被及時告知該消息感到不滿,因此在公司董事会請辭;[78]消息传出后,中芯的市值一度蒸发近一成、超过300亿元,并导致即日其港股暂停交易[76][77]。 數日后,中芯于同月31日证实梁孟松仍任联合首席执行官[72][79]。 2021年2月5日,赵海军獨自出席中芯的法人说明会[80][81],梁孟松首次缺席[80][81],消息傳出后中芯的港股和A股應聲下跌[80][81];同年3月31日,中芯對外公告再次确认梁孟松仍任原職,並赠與梁价值约人民币2,250万元的宅邸,也將他的年薪調漲至153万美元[82][72]。
回顧當初中芯推出28奈米製程時,良率奇差無比,根本找不到客戶願意下單,高通雖配合中國政策在中芯使用28奈米生產低階晶片,但實際上多數產能都是依靠聯電與台積電供應。 而受托台积电的一份专家技术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三星产品技术来自IBM授权,其产品特征原与IBM一样、和台积电差异极大;[20]2009年之后几年,三星的45、32、28纳米世代产品特征与台积电的差异急剧减少,两家公司的产品变得极为相近。 梁孟松,恰好就是这样的人,自1999年Fin FET技术发明后,之后基于该技术的先进制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台积电,还是美系企业如英特尔等,几乎所有的制程研发都转向了三维晶体管的方向上。 最终,台积电将合计73万7千7百多股,换算现今市价超过一亿元的股票,分三次发放给梁孟松,在获得股票的两个月后,梁孟松对外宣布正式加入三星电子,担任LSI部门技术长,同时也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在摩尔定律的发展中,以英特尔领头的芯片业界普遍认为,以现有的半导体技术,如果严格遵循摩尔定律,那么,半导体制程工艺发展到25nm节点时,将出现一个新的生产制造瓶颈。 简单说来,这个瓶颈就是制造技术上难以满足25nm及以下制程工艺,以及后续的先进制程,均有可能得不到延续。
粱孟松: 蔣尚義、梁孟松、楊光磊同天離開中芯 中國人全面接手
梁孟松不服上訴,最終最高法院判決結果為: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梁孟松不能以任何方式繼續為三星提供服務。 該判決結果亦為台灣的法院史上第一次限制企業高階主管在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後,仍禁止至競爭對手公司任職,有媒體評論這是「歷史性的判決」[20][3][17]。 2009年梁孟松的离开与同年蒋尚义的回归,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分水岭,意味着两人以前在同一个公司内部的竞争,被放大到了两个公司间的竞争,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梁孟松带领的三星与蒋尚义带领的台积电的战争,这种对抗,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 但实际上,梁孟松1992年便到台积电工作,是台积电技术奠基人之一,蒋尚义的入职,则是1997年了。 梁孟松比蒋尚义早进公司五年,从进入台积电时间前后的角度来看,梁孟松则真的是蒋尚义的“前辈”。
- 65nm制程技术是第三代同时采用铜制程及低介电质技术,与前一代次的90nm制程技术相较,其晶体管密度增为两倍。
- [61][62]2022年,加拿大公司TechInsights通過逆向工程拆解分析中芯在2021年7月向加拿大比特幣挖礦公司MinerVa供貨的MV7挖礦晶片,發現其為7奈米製程,因此證明中芯第一代7奈米晶片已量產,使其成為繼台積電和三星之後,全球第三家投產7奈米晶片的晶片廠。
- 今天,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知道,在桌面级处理器方面,仅有英特尔与AMD两家,而AMD争取到的市场地位,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起始于1987年的这次诉讼。
- 由於中芯至2020年代無法量產任何5奈米和3奈米晶片,除缺乏相關設備外,亦未掌握最關鍵的八項核心技術,[53]因此梁孟松於訂購極紫外光刻機前制定技術研發路線藍圖,規劃研發關鍵技術領域中不需極紫外光刻機之部分,待設備到貨再研發完成5奈米和3奈米製程;惟此計劃引發中芯內訌[4][8]。
- 中國本土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發布「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宣布批准及確認根據「2021年科創板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條款建議,配發40萬股限制性股票予公司執行董事暨聯席執行長梁孟松。
[4][60]至2019年下半年,N+1製程客戶導入階段已十分順利;[29][8]據2020年2月中芯國際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的公告,在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下,中芯N+1製程將於2020年第四季開始低批量試產,2021年進行大規模量產。 [30]相較之前的14奈米製程,中芯新一代N+1製程性能提升20%、功耗可降低57%[68][69][70]。 台积电控告梁孟松侵犯营业祕密的诉讼在中華民國智慧財產法院一审时败诉,法院同意梁的辩护律师顾立雄之观点,判决竞业禁止期限已满,不应剥夺他的工作权[27][28]。
粱孟松: 加入中芯
梁孟松没有等到1993年4月,AMD闪存的量产,在赢得诉讼后不久,梁孟松便离开了AMD。 他要去的,是远在台湾的张忠谋和刚刚成立了“光照电子束作业部门”的台积电,这个部门,是台积电整个技术的核心。 此时的台积电,最先进的晶圆二厂B投产,但是还在为获得英特尔的订单而努力。 随着梁孟松这个半导体人才的加入,仅仅用了298天的时间,就将14nm工艺技术研制成功,并将产品良率提升到了95%。 據中芯國際公告,本次激勵計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總量不超過7565.04萬股,激勵對象不超過4000人,約占公司2020年底員工總人數23.05%。 除梁孟松外,還授予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蔣尚義、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核心技術人員趙海軍每人40萬股限制性股票。
中芯則在美中貿易戰尚未結束下,於本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被列入的企業或個人,未來需要獲得商務部核發的許可證,才能購買美國技術,美國企業在沒有商務部許可證的狀況下,也不准和名列實體清單的企業,有業務往來。 遍历SMIC董事会,除了梁先生等实控产线干活,其馀要职确有不少新加坡/香港/美籍,几乎十年未穿过bunny suits下一线的官僚和远在重洋之外的顾问;其中坡仔不少的(中芯五虎中有两位台湾籍和三位新加坡籍)。 SMIC此举失信,昨日香港停牌,科创板的中芯和长电同步断崖下跌…,已经说明问题吧。 粱孟松 現年61歲的楊光磊服務台積電20年,並於2018年從台積電研發基礎工程處長的職務退休,2019年受聘為中芯國際獨立董事。 服務台積電時,他主導了從0.25微米、0.18微米一路至90奈米、65奈米、40奈米、28奈米及16奈米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鰭式場效電晶體)等關鍵節點技術的研發,使台積電自此從市場跟隨者變成領導者。 根據陸媒報導,在他任職中芯期間,不僅使公司在2012年轉虧為盈、連續三年獲利,且頭四年在港股的市值躍升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