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March 6, 2021

電動自行車法規

電動輔助自行車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皆屬於法條「慢車」中的『自行車』,依規定不可雙載。 有鑑於其他國家較為人性化的親子共乘相關辦法,於2020年3月開放『腳踏自行車』以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可加裝檢驗合格之安全座椅。 交通部規範,騎乘者須18歲,中間可載1到4歲孩童,體重15公斤以下,後座則為1到6歲,體重22公斤以下孩童,而電動自行車則不可載童。 電動自行車在道交條例上被看成自行車,只要還有「電動」之名,就還是《刑法》不能安全駕駛罪的「動力交通工具」。 酒後騎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法律責任就有天壤之別:前者只有行政罰鍰,後者最高卻有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愛德華王子島 - PEI 以前與其他省份有一些不同之處。

電動自行車法規

至於交通工具除了陸路交通工具,尚包含水上、海上、空中或鐵道上之交通工具。 如果電動系統是模組化的,保養起來非常方便,只需要定期自行更換煞車墊片與輪胎即可, 如果是改裝套件則需要一定的拆卸技術與維修齒輪跟查看電池情況。 在環保的意識抬頭與科技的進步下,「電動腳踏車」有了許多改變與進化, 現在的電動自行車已經有著良好的續航力、便宜的價格,讓一般民眾都能輕鬆入手。

電動自行車法規: 慢車

根據統一裁罰基準預告修正,微型電動二輪車駕駛人若酒駕,罰則將從600~1200元加重至1200~2400元;微型電動二輪車毒駕則將罰2400元,慢車毒駕則罰2000~2200元。 另外慢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拒絕酒測,罰款將從2400元加重至4800元,並可當場禁止行駛,微型電動二輪車可當場移置保管。 以目前的法規來看,不論是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還是微型電動二輪車,在未發生事故的情況下,若酒測值達0.18mg/l以上,就會處罰。 電動輔助自行車與微型電動二輪車的最大差異就是,電動輔助自行車除了可以使用人力踩踏之外,也可以使用電力輔助來行走。

電動自行車法規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您帳戶的訪問權限以及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中描述的其他目的。 Aka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 電輔車、電助車或是助力腳踏車,前進的方式最終是靠雙腳踩踏,當速度到達25km/hr時,腿力的輸出可不會因控制器程式的限制而一起被切斷喔。 至於微電車須投保的強制險費率,根據金管會公告的草案,1年期539元,2年期929元,3年期1300元,4年期16 52元,5年期1990元。

電動自行車法規: 2022電動自行車法規3分鐘懶人包/電動輔助自行車法規 v.s 電動滑板車法規v.s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2

一、騎乘年齡:明訂電動自行車限制騎乘年齡14歲以上。 未來未滿14歲(約等同國中二年級以下)不得騎乘電動自行車,違者處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駕駛、車輛移置保管。 電動自行車法規 不僅微型電動二輪車及自行車等慢車部分違規加重罰則外,行人若依標誌、標線、號誌、警察指揮行走,或不依規定擅自穿越車道等,罰款將從300元提高到500元。

因此騎電動自行車的人口逐漸增多情況下,隨之的交通事故也開始增加,故在提升整體騎電動自行車或是腳踏車的環境品質,故2019年台灣修正/新增騎電動自行車法規。 主要騎乘電動自行車的族群為:14-18歲學生、菜籃族、外籍移工…等,這些騎乘電動自行車的駕駛,普遍是沒有駕照的用路人,在道路觀念上比較薄弱,駕駛經驗也不足,因此,電動自行車考照將會是未來研擬的方向之一。 從法規面向來看,「機車」和「慢車」在定義上不同,機車適用的法規等同於汽車,而慢車的規定,是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km/h,且車重不得大於40kg以上。 電動輔助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一定會有將電動輔助自行車搬上樓或進出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候,這時車身重量就會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輕巧的車身可大大提升使用體驗。

電動自行車法規: 必須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來保養修繕電動系統。

至於已符合舊規領取合格牌照者,將有2年的寬限期,民眾需在2年內依規定領用並懸掛新的牌照,若未申辦則2年後同樣禁止上路。 在車輛檢驗合格之後,民眾可持指定文件前往監理站所申辦領牌。 申辦所需的文件包括車主之身分證明文件、實車查核完成之新領牌照證明書、車輛來歷證明、註明買受人與車架號碼之統一發票、有效期限超過30日以上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證、印章。 因此,題示外勞於酒後騎乘「電動」腳踏車,乃以電力作為推力之交通工具,並非一般腳踏車(人力作為動力),因此,屬於本條所稱動力交通工具。 再者,如果是農夫阿伯耕作後小飲兩杯,並駕駛牛車,因牛車以獸力作為動力,並非動力交通工具,不算酒駕。 審驗合格的電動自行車,如為讓車速加快,擅自改裝變速裝置,將罰1800元至5400元,合格車改變一般裝置,如改煞車、鈴號、燈光及反光裝置等安全設備等,也會處最高處1200元罰鍰。

電動自行車法規

為什麼酒後騎自行車只有行政罰鍰,騎電動自行車卻有刑事責任? 為什麼新聞報導常會看到移工騎電動自行車酒駕被抓到,而不是騎機車呢? 儘管加拿大對電動自行車有不同的規定,但沒有太多可以遵循的。 如果您不確定哪種電動自行車適合您,請諮詢我們的專家,他們可以幫助您找到合適的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的輪輞必須大於 22 厘米,座椅必須離地 68 厘米。 如果駕駛員在夜間操作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還必須配備前照燈。

電動自行車法規: 交通部預告修法 加重未禮讓行人罰鍰最高至6千

隨著酒駕的罰則越來越重,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其行電輔車或電動自行車來為酒後代步,雖然法條有規定會予以開罰但卻沒有明確開罰標準,警察仍可以具體案件情況進行舉發,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還是奉勸各位『喝酒不騎車,騎車不喝酒』。 台灣法規將電動輔助自行車以及電動自行車都限速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但別忘記終究兩個車種的傳動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不含電池)在40公斤以下之2輪車輛。 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在40公斤以下之2輪車輛。 騎乘電動自行車無需駕照,無需考取駕照,但電動自行車法規年齡須滿 14 歲才能騎乘。 若年齡未滿 14 歲騎乘電動自行車車輛違規駕駛,將可依法開罰駕駛人的監護人或父母$600~1,200元罰鍰,並當場禁止駕駛人騎乘,車輛移置保管。

  • 但仍需在2年之內到監理機關、將既有的審驗合格標章轉換成監理機關核發的號牌,2年後才能繼續行駛,不然將依新修正的處罰條例進行處分。
  • 酒後騎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法律責任就有天壤之別:前者只有行政罰鍰,後者最高卻有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以目前的法規來看,不論是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還是微型電動二輪車,在未發生事故的情況下,若酒測值達0.18mg/l以上,就會處罰。
  • 從2020年新疫情時代的序幕,人們逐漸依靠腳踏車、電動輔助自行車來取代壅擠的大眾交通運輸,友善保持社交距離,也能鍛鍊自己的身體,增強抵抗力!
  • 第 72 條 慢車未經核准,擅自變更裝置,或不依規定保持煞車、鈴號、燈光及反光裝置等安全設備之良好與完整者,處慢車所有人新臺幣一百八十元罰鍰,並責令限期安裝或改正。
  • 除此之外,Carscam 翔敏國際更為商品投保了1億元產物保險,讓你使用上無後顧之憂。

電輔車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為了遵守社交距離等防疫政策,更多民眾減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改使用共享電動滑板車、自行車、電輔車等交通工具。 有關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法律因所在的地區而異,而這些嚴格的規範也都是為了更保障全體用路人的安全,騎乘時別忘多留心法規上的規範限制,安全上路騎乘。 過往電動微型二輪車行駛道路違規,比照自行車等慢車開罰,交通部近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其中微型電動二輪車部分交通違規罰鍰也加重。 在11月30日新法正式實施後,未依規定領用牌照行駛者,將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而若是有擅自改裝之情事,最重可處5400元罰鍰。 其他更多微型電動二輪車領牌規定,可參考公路總局網站。 年滿14歲無需駕照,即可騎乘電動自行車,但仍需戴安全帽,11月30日起電動自行車需合格掛牌並投保強制責任險才能上路,騎乘沒有合格標章電動自行車將遭沒入,大家要特別留意。

電動自行車法規: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電池可不可以拆卸會影響使用的便利性,電池如果不能拆卸,除了每次充電的時候需要移動整台車較不方便外,還有車子續航力僅能依靠一顆電池,與其他可以拆裝電池無限續航的車子相差非常大。 在台灣合格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會貼上『黃色的閃電標章』,每個禮拜都有新的電輔車在取得合格標章喔,可以時時注意VSCC 車安中心的最新訊息。 張舜清表示,為服務使用中微電車在2年內領牌方便,各監理所站與微電車經銷商、移工仲介公司、工業區、鄉鎮區公所、里民活動中心等單位合作,辦理「到點服務」,提供實車查核掛牌作業,相關規劃「到點服務」時間及地點,可至各監理所網站查詢或逕向各監理所(站)洽詢。 張舜清說,30日起民眾辦理微電車領牌時,需準備國民身分證(或僑民居留證)正本、印章、出廠證明、統一發票(如有遺失得由原車主以切結方式辦理)、有效期間30日以上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證等文件及規費450元(號牌300元、行照150元)。 有考過駕照的人都知道,要買書回來背題庫,有背沒背差很多。 但外籍人士要考照的人太少,市面上很難買到外語考照專書,所以外籍人士只能自己去交通部的網站下載題庫。

第 74 條 慢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之指揮或不依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 六、聞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 七、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或行駛至交岔路口轉彎時,未讓行人優先通行。 八、於設置有必要之標誌或標線供慢車行駛之人行道上,未讓行人優先通行。

電動自行車法規: 電動自行車30日起須掛牌 規費450元

智慧防疫是新北在疫情期間的最佳智慧幫手,在全臺COVID-19三級警戒,侯友宜市長為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對抗嚴峻的疫情,提前在中央疫苗預約系統實施前,規劃好預約管理系統。 幫助市民立即線上預約、就近施打,避免群聚,安心且安全地獲得保護力,當年即已服務市民將近30萬人次,新北市資訊中心採用敏捷式開發軟體快速推出與應用,結合AI智慧與大數據分析,配置各區民眾都可預約到,避免疫苗的資料浪費。 目前,系統仍完善應用於流感等等疫苗的施打,而戮力建置的智慧機房首創資安聯防系統,內外無死角地阻擋全球攻擊,高智慧,很「給力」。

電動自行車法規

另外電動輔助自行車未黏貼審驗合格標章於道路行駛者,包括合格標章脫落未重新申請者,皆可處駕駛人600到1200元罰鍰,並禁止其行駛;另電動輔助自行車未經形式審驗合格車輛者則可沒入。 根據修法規劃,「微型電動二輪車」,將懸掛車牌才可行駛道路,否則將可罰1200元到3600元;車牌若有毀損或變造、污損等,使不能辨認車號,將可罰900元到1200元,另可要求換領牌照和改正。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 電動自行車使用者本身義務具備電動車輛者相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與法規,而倘若日後發生行車糾紛,意外當事人(電動自行車使用者)也需要接受一定時數的交通安全宣導方可繼續使用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法規: 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法規/電動滑板車 法規3分鐘懶人包

第 75 條 慢車駕駛人,駕車在鐵路平交道有第五十四條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第 76 條 慢車駕駛人,載運客、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乘坐人數超過規定數額。 三、裝載容易滲漏、飛散、有惡臭氣味及危險性貨物不嚴密封固或不為適當之裝置。

電動自行車法規

九、聞或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之聲號或燈光,不依規定避讓或在後跟隨迫近。 慢車駕駛人行近行人穿越道,遇有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慢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五款或第八款之情形,導致視覺功能障礙者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電動自行車法規: 萬通快訊 第1367期-電動自行車11/30「掛牌、保強制險」才能上路

愛德華王子島是唯一一個將電動自行車歸類為限速摩托車並與輕便摩托車類似的省份。 但截至 8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 年 2021 月 XNUMX 日,PEI 已經修改了他們的規定。 它現在規定電動自行車必須遵循與道路上的傳統自行車相同的規則。

無論是新購買的全新微型電動二輪車、又或是使用中尚未領牌之車輛,在申辦領牌之前都需要進行實車查核手續,通過後即可取得新領牌照登記書。 實車查核不需要費用,如果是由製造廠或進口商出廠實車查核完畢,則車主需於1年內辦理領牌手續,至於自行前往監理單位進行實車查核者,需於合格日起1個月內完成領照。 電動自行車正式更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自2022年11月30日起,車輛需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 而在新制實施之前,車主可攜帶車輛前往監理所申領牌照,不過在申請牌照之前也需先完成實車查核手續,確保車輛的狀況符合掛牌標準。

電動自行車法規: 電動自行車要駕照嗎?電動自行車法規、掛牌、投保法規整理

腳踏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駕駛人附載幼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駕駛人未滿十八歲。 三、不依規定使用合格之兒童座椅、腳踏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 前項附載幼童之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應遵行事項及兒童座椅之檢驗方式,由交通部定之。 電動自行車雖然不用人力踩踏,可以靠電池動力推進,但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仍然將「電動自行車」看成是「自行車」。 既然是自行車,不是機車,就不用依照該法規定考取駕照,也不用領取牌照,更不用戴安全帽1。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風靡全球,想騎車E-Bike電輔車遊遍世界各地嗎? 不過騎電動自行車之前你需要了解的法規內容,才不會傷荷包。 ▲微型電動二輪車之車牌為白底綠字,如果民眾有選號的需求,價格將依照等級劃分為1000元至2000元不等。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 換言之,如果交通工具之推動是以電力或引擎動力等作為推力,例如:蒸汽機、內燃機,或是以柴油、汽油、天然氣、核子、電動等作為推力,就屬本條所稱動力交通工具。

電動自行車法規: 國境重新開放 台灣移工人數達72.8萬人創歷史新高

不過,他認為,政府很難在自行車、機車之間劃出一條線,如何計算騎自行車的碳權,鼓勵騎自行車、少騎機車,在政策上仍有其不便之處。 電動自行車法規2023 李堅明坦言,騎自行車公里數確實有機會成為碳權,並進行交易,但須提出有效的「減碳方法學」,減多少才能列為碳權,才能獲國際認證;現階段可行的做法,是由巨大提出「減碳方法學」,向環保署註冊,並向國際組織申請認證。 李堅明解釋,企業購買碳權主要是符合法遵對象的要求,或許是企業所在地的政府要求。

  • 雖然電動輔助自行車跟一般腳踏車很像,時速也不高,但在法規上仍有些許不同,與電動自行車的使用規定也不相同。
  • 對於不同類別的電動自行車,與標准人力自行車相比,還有一些規則,例如速度和年齡限制以及電機尺寸。
  • 比起傳統的電動車與電動腳踏車,LEHE K1更是突破了兩者,不僅能攜帶上各種交通工具, 也能有強悍的動力,面對台灣各種路面都能輕鬆應付,安全性與穩定性也比自行改裝的電動車好上許多。
  • 如果有將電動輔助自行車放進室內或是收納在後車箱的需求,折疊功能就會是相當重要的問題。
  • 騎乘電動自行車不需駕照、也不用懸掛車牌,近年來逐漸成為外籍勞工和地方媽媽的代步首選,但也因為駕駛不需經過法規和駕駛訓練、不戴安全帽也沒有相關罰則,導致電動自行車變成交通亂象。
  • 另,現行規定雖未有騎乘年齡限制,但若電動自行車改裝、超速及未戴安全帽等,均可依《道交條例》開罰。
  •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風靡全球,想騎車E-Bike電輔車遊遍世界各地嗎?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