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會倒嗎7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August 7, 2022

英業達會倒嗎

Google Cloud與NVIDIA今日宣布推出新的人工智慧基礎架構和軟體,提供客戶建立和部署大規模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並加速資料科學工作負載。 英業達會倒嗎2023 英業達今年第3季營收1450.79億元,季增26%、持平去年同期,毛利率4.0%,季減0.5個百分點、持平去年同期,營業利益15.05億元,季增46%、年減2%,業外有出售閒置資產挹注,稅後淨利23.38億元,優於上一季以及去年同期,EPS為0.78元。 累計前3季EPS為1.4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85元,主因去年業外一次性處分利益較多、業外基期較高所致。 雖然英業達還有神達AI占疑收比例都比較低,甚至還沒有貢獻,長線雖然不建議投資,但目前資金還沒有明顯的退潮,短線沒有太大的問題,「不用去擔心處置、關禁閉的問題」,如前所述這種落後補漲行情通常都是一波到底,不會因為列處置就停止。 最早起漲的AI族群,像是緯創、廣達還有一些散熱族群,最近都呈現休息的現象,IP族群也是今天才轉強,前陣子也整理滿久了,因為從5月以來累計漲勢已經大,市場追價意願降低,所以資金暫時轉向「落後補漲」的個股操作。

英業達會倒嗎

台灣電子五哥英業達周三(1日) 代子公司英穩達公告,英穩達董事會在12月1日決議聲請宣告破產,英業達副總游進寶說明,主要是英穩達總負債高達22.12億元,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債務,並不影響母公司英業達的運作。 英穩達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銷售,但受到近年景氣不佳所影響,英業達過去投資的益通也在去年清算,投資等於血本無歸。 英業達持有47.65%的英穩達股份,英穩達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與銷售業務,游進寶說明,受到近年太陽能產業更迭快速,且國外競爭廠商低價競爭等因素,導致太陽能產業景氣不佳,英穩達雖縮減營運規模,但營運虧損持續擴大,因此英穩達董事會決議聲請破產。

英業達會倒嗎: 做大、求快竟害股王退場 太陽能業虧千億啟示 昔日鴻海、英業達爭搶的益通,股價剩近3元

游進寶說,英業達未來將轉向其他綠能投資,告別太陽能電池片也是不得不做的決定,持續虧損對股東不好交代,英業達已認列相關累積虧損,對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他還透露英穩達的另一個大股東為穩懋(3105);此外,游也提到太陽能廠益通的清算過程順利,預計明年上半年會有結果。 公司倒閉時,大部份情況下,最大的苦主有2個:1個是投資人,以這個案例而言,主要是大股東英業達,過去的投資血本無歸;另1個是銀行團,既然是資不抵債宣布破產,銀行團多少要吞下呆帳損失,能有百分之百債權保障的機會極小。 2010年,大陸瘋狂投入搶進太陽能產業,大打規模和價格戰,導致台灣太陽能產業兵敗如山倒;2009年,茂迪於由時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拍板以每股82.7元、砸62億元取得茂迪2成股權,但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相當惡劣,相隔6年時宣布退出太陽能廠營運,被外界視為張忠謀的挫敗,台積電也在之後陸續認賠出脫茂迪股票。 整體來看,英業達明年伺服器業務,若以品牌伺服器以及資料中心客戶來區分,明年品牌伺服器營收估持平或個位數成長,資料中心則將明顯成長。

英業達會倒嗎

從市場表現來看,台灣太陽能業者大多轉型為高效電池模組等多面向發展,跳脫價格戰激烈競爭,例如元晶與SolarCity合作,就打入特斯拉太陽能事業,扮演替各大廠布局綠能的供應鏈。 2018年包括綠能、茂迪、益通、聯合再生等都先後傳出裁員的消息,大同集團子公司尚志半導體轉投資的綠能在2019年5月下市,顯示太陽能「慘業」的窘境。 世界衛生組織(WHO)、藥品專利聯盟(MPP)與COVID-19技術獲取池(C-TAP)29日宣布,取得高端COVID-19疫苗技轉許可協議,創下全球疫苗首例,受利多消息振奮,高端股價今日開盤即漲停鎖死,上漲6.3元至69.4元。

英業達會倒嗎: 年關前爆倒閉!英業達子公司負債22億無法償還 聲請破產

英業達副總經理游進寶表示,英業達代子公司英穩達宣布,今董事會決議聲請宣告破產,主要原因是,英穩達10月財務報表顯示,旗下資產已不足以清償逾22億負債,因此決定聲請破產。 英業達會倒嗎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英業達(2356)副總游進寶今(1)日召開說明會表示,英業達代子公司英穩達公告,英穩達董事會在12月1日決議向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聲請宣告破產,因最近財報顯示,英穩達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債務,總負債高達22.12億,而英業達持股比例達47.65%,「這是不得不做的決定」。 游進寶說,英穩達是台灣僅存的1間太陽能電池片廠商,此次聲請宣告破產,也象徵英業達完全退出太陽能電池片產業,未來會不會再度投入相同市場,取決於整個市場變化,英穩達資產大概剩下9至10億元,目前虧損已超過英業達投入的資金,由於太陽能產業設備汰舊換新速度太快,是相當困擾的問題。 展望明年,巫永財表示,預期三大產品線都會成長,NB方面,儘管市場對明年需求有疑慮,不過公司在商用、電競佔比較高,預期疫後員工回到企業上班之下,商用NB將有需求,因此預期明年NB將能微幅成長;至於伺服器明年會有較大幅度成長力道;智慧裝置明年也會成長,整體而言,預期明年營收成長雙位數幅度。 早在2019年12月,英業達早期投資的太陽能廠益通因連續6個月營收為零,於2020年1月下櫃,持有益通約 34% 的最大股東英業達當時透露已經逐季認列虧損,對於營運影響不大。

颱風蘇拉來襲,氣象局已發布海上、陸上警報,高雄1區、屏東6鄉鎮今停班停課,也就是可以放颱風假。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當縣市政府宣布放颱風假時,有78%勞工曾照常上班;另有55%企業會停班照給薪;至於是否贊成颱風假法制化,則95%勞工、62%企業贊成。 00878公布最新持股,技嘉再增加3778張,合計來到7462張,權重已經上升到1.24%,00878除了買進技嘉,也調節部分持股,調整後,金融股持股張數最多,AI股權重最重,前10大持股AI股逾半。

英業達會倒嗎: 英業達墨國伺服器廠加入量產 明年將獲美系L11訂單

對企業而言,多角化投資經營、分散風險,與其對立面的「聚焦聚焦再聚焦」的專注,很明顯的不同的經營思維與哲學,對錯難論,因為都有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但企業經營與投資,永遠都是「以成敗論英雄」,而近年成功案例是以「聚焦」為主,典範案例當然是台積電;多角化投資與經營,最失敗的案例則幾乎都在太陽能產業上,許多一線科技大廠全部栽在太陽能產業的多角化經營上,這次的破產案例,對業者而言,在聚焦或分散多角化之間的取捨與抉擇,應該可帶來一些啟示與教訓。 消息一出引起市場熱議,有人猜測該公司為英業達旗下英穩達公司,據了解,英穩達科技(股)公司設立於 2010 年,為英業達集團旗下子公司,從事高效能矽晶太陽能電池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英業達(2356)宣布將在今(1)日下午4點,由會計主管游進寶於證交所說明,子公司董事會決議聲請宣告破產事宜;英業達成立至今逾40年,以筆電、伺服器製造奠定基礎,跨界投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及 IoT等技術。 巫永財表示,最近兩個月,NB與伺服器料況有所改善,不過僅改善5%而已,8吋晶圓相關的IC仍緊缺,目前NB與伺服器積欠客戶的訂單已經超過3個月,預期料況緊缺情況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即便屆時會緩解、緩解幅度也不大。 英業達表示,明年伺服器市場規模會持續成長,但英業達成長幅度會更大,主要是公司在CSP業者(雲端服務供應商)轉換新平台後,取得更多供貨份額,且不論是北美或中國CSP業者,公司都取得更多市佔率所帶動。

英業達會倒嗎

這件破產案對所有「利害相關」者而言─從業者到銀行再到政府,都該學到一些教訓,不要隨便浪費一個數十億元學費帶來的教訓。 輝達(NVIDIA)上周發布第2季財報以及展望,雖大幅超越市場預期,但公司股價未如前一季財報發布大漲,多處於盤整格局,遲至美股周二(29日)以487.84美元作收,創收盤新高,但外媒憂心,注意潛在客戶增長放緩、中國進一步限制以及未來成長性3大風險,對於股價要再進一步衝高存在潛在風險。 相較之下,操作英業達、神達投資人更應該去注意的是「轉弱訊號」,一但個股出現長黑K棒,尤其「跌破5日線」更是最後防線,屆時無論賺賠都建議要出清,因為這類股票一但資金熱潮過了,就難說會有第二波漲勢,「不能用緯創的狀況複製在二軍身上,因為基本面是不一樣的」。 更直白的講,如果當初銀行團能就事論事、不要被母公司的信譽、財務情況影響,直接就要求母公司當連帶保證人、多一點擔保品,今天應該不會淪為只能「希望」母公司負多一點責任的低姿態吧。

英業達會倒嗎: 子公司英穩達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不得不做的決定

英業達宣布子公司英穩達董事會決議聲請宣告破產,主因在於旗下逾22億負債無法償還,英業達副總經理游進寶強調,英穩達的虧損已經認列,並不影響母公司英業達的運作。 根據英業達對外的說法,成立於2010年的英穩達,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與銷售業務,但受到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競爭廠商低價競銷,歐美關稅壁壘及貿易戰保護影響,加上太陽能產業景氣不佳,需求驟降等等因素的影響,虧損持續擴大;因為負債22.12億元,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而決定申請破產。 英業達會倒嗎2023 英穩達於2010年成立,資本額30 億元,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銷售業務,英業達持股47.65%,另外的大股東就屬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 游進寶指出,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海外廠商削價競爭,歐美關稅壁壘導致競爭加劇,加上去年新冠疫情衝擊,太陽能市場需求銳減,英穩達已經在去年停工,但成本設備攤舊繼續,目前資產設備僅9~10 英業達會倒嗎2023 億元,難以清償負債,因此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會倒嗎

益通於2006年掛牌上櫃,當年吸引65萬人參加抽籤認購,掛牌之後,股價更一路衝到1205元,躍居太陽能股王。 英業達(2356)、神達(3706)都已累計2天遭證交所列為注意股票,今日股價又上漲,投資人也擔心這2檔股票明天遭列處置股,紛紛喊出「被關就是賣」。 不過事實上,這波AI漲勢跟處不處置沒有太大關係,雖然緯創的股價在處置後好像陷入整理,但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從5月以來AI一軍已經漲多,漲勢轉向比較落後的二軍,一軍表現才沒那麼強。

英業達會倒嗎: 銀行行銷電話擾民!新規需註記「別再打」 明年上路

展望後市,英業達總經理巫永財表示,預期第4季NB、伺服器出貨估持穩上一季,整體第4季營收持平上一季,全年營收將較去年略為成長。 英業達會倒嗎2023 「最近就是在走補漲行情,通常都是一波到底又急又快,所以說有沒有警示對個股走勢影響其實不大。」要提醒投資人的是,不同於緯創、廣達等一軍AI股,英業達、神達屬於二軍,AI收益占營收比例相對是低的,這類的股票行情結束之後可能就難有第二波漲勢了,跟實質受惠的AI股是不一樣的。 先不論官司最後輸贏、銀行能從英業達身上拿回多少,銀行都該記得,不要「想當然耳」的認為母公司信譽與財務好,就代表借錢給其子公司也是安穩無虞;如果當初貸款時就要求母公司連帶保證,而不是出具一個曖昧含糊、法律效力可疑的「支持函」,現在銀行團也不會淪為債權追索無門,只能「希望」英業達「多少」負一些責任。 而這次英穩達破產的主要苦主銀行則是公營行庫,最大苦主是還有6億多債權的兆豐,再來是5億多債權的華銀,台銀、彰銀等公營行庫也踩中這個地雷。 債權銀行團準備與母公司協商,希望英業達多少負一些責任;身為最大苦主的兆豐,則指英業達違反當初的「支持函」,不排除走法律途徑。 上周國內電子業界的引人側目的事件是:科技大廠、電子五哥之一的英業達,代子公司英穩達科技宣布破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