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股票都可能難有3%利率,資金勢必回流美國,一旦外流,股市也不會好。 施俊吉分析,聯準會接下來一定會升息至3碼,等到聯準會在美國時間21日、台灣時間22日清晨宣布升息,21日當天美股可能還會有點下跌,亦即利空出盡、符合預期。 他提到台美利差問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年底若真的到達3.75%,台灣還是維持現在的水準,外資大概就不大有意願重回台灣投資,因為利率成本高。
廢話不多說,我這篇文章的重點,就是看最新財報狀況,到底壽險獲利恢復了沒? 其他就不需要太在意,因為這些債券型金控,比重最高還是壽險獲利,如果債券沒有起色,他們也很難有什麼作為。 也就是說,需要三倍速加薪,才能填補升息造成的房貸增額,對大多數受薪民眾而言,可能性實在不高。 由於薪水漲幅難以填充房貸缺口,加上通膨加劇民生開銷,因此預料會有更多民眾開啟「斜槓人生」,透過業外兼職增加收入應對升息。
台灣升息: 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 迎來資金淨流入
陳松興建議,今年綠色經濟、節能減碳等話題的相關行業備受看好;其次,雖然中國、香港疫情仍屬嚴峻,但歐美正規化解封,有些國家甚至不用再戴口罩,種種因素將讓旅遊有關的產業準備復甦。 林維俊也對台新人壽表現表示肯定,他說,近半年多來台新人壽推出相當多新產品,在銀行通路成長快速,台新人壽也在規劃一些不同通路,給台新人壽一些時間,一定會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發布報告指出,看好2023年全球人工智慧(AI)資本支出,將AI資本支出占比從24%上調到27%。 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提供月配息選擇,除具有美元、澳幣、紐幣及南非幣等前收級別之外,更有美元後收穩定月配級別,豐富的級別與幣別供投資人選擇,以滿足不同的收益需求。 今年7月台灣一名大學教授應邀赴中進行學術交流,入境時遭機場人員扣留盤查近4小時,且行李、手機、筆電等私人物品一度遭到查扣,回台後也噤聲不敢多說什麼。
- 我國跟隨全球主要央行腳步,台灣央行在9月22日的理監事會議後也宣布升息半碼,這是繼今年3月、6月升息後的第三次升息。
- 外資基於全球資產重新配置,以及面臨基金贖回對資金需求等考量,賣超台股實現龐大獲利後並大舉匯出,使得台幣走貶;此外,外資在國內匯市交易比重達7成,導致台北外匯市場美元需求大於供給,更是今年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貶值逾11%的關鍵。
- 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科技股下跌較多,台灣股票市場跟美國連動性高,受到美國貨幣政策影響很大,至於台灣自己的貨幣政策,對台股的影響比較小。
- 全球主要債市賣壓7日再起,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逾九年高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逼近十年來最高水準。
- 《ETtoday新聞雲》也為大家整理了,央行近年來的利率調整紀錄,幫助大家快速掌握。
- 受上述消息激勵,昨日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漲,標普500指數結束連續5個交易日的跌勢,至截稿前,台股加權指數,亦維持漲勢。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明示9月將維持「又快又猛」的升息基調,恐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海波浪;緊接美國利率會議之後,我國中央銀行第3季理監事會將於9月22日登場,對於本季央行會升息半碼或是1碼,市場出現歧見,但資深券商主管認為,央行很可能還是維持9月與12月各升息半碼的決策。 惟星展集團預測台灣央行採取溫和緊縮步調,要力求在經濟放緩、通膨與資金外流三者取得平衡,能支持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以及緩和資金流出,預期台灣央行將以每季半碼的幅度調升利率,推測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都還會再升息。 央行今天公布的議事錄摘要,揭露央行決議升息1碼背後考量,央行理事普遍認為台灣經濟成長率相對穩健,加上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已經連續數月高於2%,貨幣政策若能與其他主要經濟體連動,效果較佳,因而支持升息決策。
台灣升息: 跟進FED 央行升息半碼6/17起實施 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3日電)中央銀行22日理監事會決議升息半碼,並釋放年底貨幣政策基調可能出現轉折的訊息。 不過瑞銀今天表示,考量通膨及全球金融環境朝向緊縮,台灣央行料將「連4升」,12月再升息半碼。 為對抗居高不下的通膨,美國聯準會(Fed)於當地時間21日下午,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使聯邦資金利率區間來到3%至3.25%;而台灣央行也在今(22)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並決議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 中央銀行自111年9月23日起調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0.125個百分點。
作為全球首座獲得ICF完整認證的智慧城市,新北市將不斷努力,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促進數位化轉型,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讓市民充滿光榮感,讓新北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首善城市,為全球城市發展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經驗和寶貴的智慧結晶,侯友宜市長念茲在茲,轉動智慧城市之鑰。 台灣升息 政府各部會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措施,加上疫情影響讓房市交易稍顯降溫。 以1000萬元房貸、20年本息平均攤還來算,在今年連3次升息後,房貸支出比起未升息前,每年就要增加約3萬元的支出。 調升後台銀一般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機動為1.465%,固定為1.475%。
台灣升息: 台股跌221點 富邦投顧董座蕭乾祥:漲高回檔無關選舉
對於兩岸情勢,目前吳東亮不悲觀,表示現在企業和工商協進會與對岸的溝通還是在持續。 金融業高層認為,央行不跟進美國升息,首先從通膨率來看,我國與美國情況不同,鮑爾談話提到美國通膨仍相對頑固,並提到核心服務通膨高居不下,相較下台灣2月通膨率降至2.43%,今年物價下行趨勢不變,壓抑通膨顯然已非央行首要目標。 然而台灣通膨現況與美國有別,利率基期也不同,8月消費者物價CPI為2.66,有趨緩現象,雖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仍高,但考慮出口競爭力,預期央行升息頂多半碼或一碼,對房市影響非常有限。 李同榮表示,升息的前提環境是景氣過熱與通貨膨脹,美國因過去QE過度,利率趨零,在通貨膨脹壓力下擴大升息循環,影響所及全球股匯市動盪不安,美元持續升值,台幣貶破31,歐元不到1比1,日圓下探147,使得全球利率遭到升息跟進的壓力。
市場解讀,楊金龍不只關注穩定物價,經濟成長率也至關重要;主計總處上月下修今年成長率至2.12%,財政部公布出口數據同樣不樂觀,央行是否持續升息,經濟表現更為關鍵。 央行3月23日將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對貨幣政策,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表示,除觀察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大宗物資價格變化,地緣政治、極端氣候等因素也都會考慮,央行3月將針對經濟成長率、通膨進行預測,並以此作為是否升息依據。 其次是經濟成長率,金控主管指出,「今年經濟看來有問題」,只要出口不好,台灣經濟就一定很危險,預計央行對於經濟成長的考量會提高,若要持續升息壓抑通膨,勢必會損及經濟面,若要再升息半碼,恐怕會傷害消費端及投資,連帶影響經濟。 台灣央行將在22日下午舉行第3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並在會後舉行記者會宣布利率決策。 外界關注,在歐美央行持續升息下,美台利差持續擴大,加上新台幣近期疲軟已步步進逼31元關卡,央行利率決策可能面臨哪些難題。 A:李淳指出,若我國央行決定6月暫時不升息,或是升息的速度比較慢,可能會使通膨進一步惡化,因為台幣一直在貶值,美國升息會讓美元更強勢,台幣貶值會導致進口東西變貴,通膨壓力就會更明顯,不過台灣就算跟進升息,某種程度只能說稍微減緩台幣貶值的速度。
台灣升息: 明年有機會降息?投資00679B、00772B用低風險輕鬆超越0050報酬
然後,又連續七季維持不變,直到今天,重新調高利率,算起來,距離央行最後一次升息(2011年7月),迄今已超過十年。 究竟升息後,每個月要繳的房貸會變多少,才是每個房貸族關心的議題,但每個人的借款金額不同,還款年限也互異,為此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也提供了「房貸試算計算機」,民眾可以手動輸入貸款總金額、房貸年限、寬限期、第一階房貸利率、第二階段房貸利率以及第三階段房貸利率,就能算出結果。 台灣升息2023 央行對M2設定的目標區間為2.5%至6.5%,隨著央行調升存準率1碼,明年M2可望壓至6.5%以下,「存準率大體上到這裡,已經差不多可以了」。 選擇20年期房貸族,依利率水準1.685%的情況下,總繳利息原為178萬6374元,升息至1.81%後總繳利息也要192萬6384元,等於每年需多繳7000元貸款。
理事進一步指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容易受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影響,而歐美銀行危機事件也凸顯金融穩定性的問題,將衝擊其他相關國家;換言之,未來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將成為央行未來貨幣政策的考量因素。 這位理事接著說,央行小幅升息的作法可能造成台灣長期低利率,落入流動性陷阱,建議未來一旦國內外經濟開始穩定成長,央行應與國際間央行採取一致做法,也就是以1碼作為貨幣政策利率調整的幅度。 「央行為避免利差擴大,再跟進升息機率高」,周雨田指出,但央行升幅不會如Fed那麼多,主要會考慮國內物價上漲,及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後決定,升幅預料仍相對緩和(央行3月升1碼,6月升半碼及升存準率1碼),但觀察政府對通膨一直持比較樂觀的看法,使得貨幣政策也應更審慎考量。
台灣升息: 市場估美升息4碼機率低,台灣利率會上調嗎?專家:估央行會升息半碼
侯友宜市長帶領新北市府團隊秉持著以「以民為天」精神,落實「簡政便民」、「行動治理」、「智能城市」三大施政方針,共同規劃智慧城市未來發展,具體實踐,贏得舉世看見新北市發展智慧城市的決心和行動。 此外,市府為縮短城鄉差距及數位落差,也善用網路帶動資訊共享,設立「新北數位樂學網」,提供免費電腦課程等,持續著力於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運用最新科技為全體市民服務,點亮最溫暖的光輝,全面提升新北市便民服務與治理機制,邁向安居樂業的願景。 研考會舉例,市府推動的諸多智慧城市應用,包括利用智慧社區App加強市政、社區消息的傳播;經由智能衛生所、遠距防疫虛擬病房平台達成居家照護等遠距醫療;通過網路投票系統平台,提高民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 李同榮認為,房價下不來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技術循環處於上升軌道上,只是原來強勁主升段被打弱了,房市降溫,進入末升段,漲幅會逐漸縮小,炒作也會因無利可圖而收斂。 她認為,通膨方面確實出現進展,眾所矚目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6月降至3%,遠低於去年年中的9%高點。 第一金(2892)、元大金(2885)除權息秀在11日登場,第一金每股配發現金股息0.8元,元大金於6月29日已完成除息,配息0.8元,11日是除權交易;以目前股價來看,只有永豐金、兆豐金現金股息殖利率上看3%。
定存族關心的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及固定利率一年(含)以內各期別均調升0.125個百分點;超過一年調升0.105至0.130個百分點。 陳昱嘉進一步指出,星展集團原本認為美元指數今年第4季就會見頂,但聯準會鷹浪一波接一波,有助於支撐美元的強勢表現;換言之,在聯準會終點利率將達5%的背景之下,美元的強勢格局短期難以撼動。 研調機構IHS Markit已將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上個月的2.9%,下修至2.7%;美國連「保2」都有問題,經濟成長預測從2.5%下修至1.4%;中國無法「保5」,從4.2%下修到4.0%;日本從2.0%下修到1.7%,歐洲則是持平,維持在2.5%。 台灣升息2023 曾銘宗問「怎樣狀況下會升息?」楊金龍說,主要看數據,接下來利率政策要持續、收縮、停頓,都是看數據,主要是看通膨、GDP。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升息會打擊消費,但央行有控制通膨的壓力,升息半碼尚可接受,後續台、美利差擴大,新台幣難逃貶勢。 「俄烏戰爭不停止,台灣通膨應該也不會停止」,王健全指出,央行也需關注,台灣進口油價、糧價維持高點,通膨就不易控制住。
台灣升息: 台灣央行利率調程 vs. 台幣
我個人覺得我們的升息並不可能太猛烈,可是多1% 是絕對有可能的,那種1.3% 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很可能會發生長期通膨,某些國家還繼續在印鈔票的狀況下不太可能再回來。 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自住型、手頭有錢的人仍可買房抗通膨,但房貸利率一旦調高,就會讓正在繳房貸但手頭資金緊的人,感到壓抑吃力,尤其投資客、地產開發商,更會降低買房買地慾望。 美國勞工部上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18.7萬人,連續第二月就業成長放緩,但失業率從6月的3.6%降至3.5%,維持在歷史低檔。
台灣銀行為配合央行貨幣政策,並反映當前市場利率走勢,經衡酌市場競爭及資金狀況,將自111年9月26日起,調升新台幣各天期一般存款及五百萬元(含)以上定期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牌告利率,調整幅度0.06~0.125個百分點,並調升活期性存款利率,調整幅度0.08~0.125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收緊的階段,無論是在估值面抑或是資金面,對於台股的影響都是比較負面的,關於估值的知識,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 而資金面的部份,當資金收緊時,調升的銀行利率或多或少會降低投資人在股市的資金比例,而成長型公司所依靠的資本投入,也會受到利息調升的影響,而放緩了投資的腳步,因此歷史紀錄中,台灣央行升息的初期,台股的表現大多不佳。 不過有央行理事指出,回顧2000年至今,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模式,升息時似乎比較謹慎,早期經濟成長率高、失業率低的時期,央行持續以半碼的速度調整政策利率,放眼國際,這樣的幅度在各國央行政策利率調整上,並非常態。 另外,央行升息後,將引導資金從風險性資產(如股市、加密貨幣市場等)回流到銀行體系,因此可能導致風險性資產價格回落;在匯市方面,由於升息將導致資金流入,台幣有升值機會。 台灣升息 然而美國聯準會已表態今年可能升息7次,市場預期美元將走強,央行升息只能減緩台幣貶值的壓力。
台灣升息: 央行宣布升息1碼! 一表秒懂「央行近年利率調整史」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周雨田表示,2022年以來美國通膨衝高,Fed採取加速升息因應,主要央行也紛紛跟進,台灣通膨相對於美歐較不嚴重,因此央行3月及6月的升息力道也相對緩和。 但目前市場預測Fed在7月底可能再升息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甚至一次升4碼,台美利差將進一步擴大。 外界關注,利差擴大、匯率走弱,是否將帶給亞洲央行升息壓力,陳昱嘉表示,匯率會是央行進行貨幣政策考量的因素之一,但關鍵還是經濟基本面及通膨情況是否受控。 台灣央行今(17)日下午召開今年首次理監事會,跟進美國升息腳步宣佈升息1碼,曾任職永豐金、現任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以及銀行主管、分析師,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升息後,房貸、信用貸款、車貸利率都會上升,影響層面是普遍性的,並非少數人。
林建甫表示,因油價下半年還會再跌,且晶片短缺、運輸瓶頸等問題不再,故通膨回落可能性較大。 股市方面,可能有持續的波動,須注意貨幣緊縮政策引發資產價格大幅修正,以及新興市場因債務違約造成金融危機的風險。 李同榮表示,今年從年初開始,預售市場因七大利空因素逆襲,房市短線投資客倒貨影響,銷售率其差無比,但量縮、價卻不跌。 預期升息循環的心理已經充分反應在市場預期之中,目前溫和升息環境下,其實也是一種利空出盡。 王健全直言,央行這次面臨的挑戰是,要在國際資金流動以及國內經濟間權衡考量,預料9月還會升息,若考慮資金外流面,可能升幅加大,若考量國內經濟情勢,預估還是半碼左右。 華信證券投顧總經理謝文恩指出,升息1碼符合預期,一般來說,升息對股市不好,因為資金會流出,但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美股在升息之前大跌、俄烏衝突降溫,外資卻反手買進400多億,預估新台幣不會再大幅度貶值。
台灣升息: 升息對房市的影響
央行從2022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除3月升息1碼外,6、9、12月均各升息半碼,並調升存款準備率2碼。 加上本次升息半碼,利率已連5升,合計升息3碼,重貼現率也由歷史低點1.125%,上漲至1.875%,漲幅為0.75個百分點。 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指的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範圍上升1碼;而台灣央行升息1碼,指的是重貼現率上升1碼。 央行說明,俄烏戰事膠著,打亂全球原物料供應,加上中國大陸封城防疫措施,均惡化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而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原物料價格攀高,也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危機,均是影響今年國內通膨走勢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答:升息的影響是全面的,會衝擊中小企業及首購族,因此央行決定採對銀行緊縮的方式,調升存準率,估計可以從市場回收游資達1100億元。 全球通膨拉警報,台灣的通膨確實也拉升了起來,但相較於美國超過9%,台灣目前是逾3%,仍相對溫和;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92%,雖未破3%,但創14年新高。
瑞銀則認為,聯準會將維持鷹派立場,直到出現通膨回落至目標的跡象,且聯準會不惜以經濟放緩作為打擊通膨的代價。 不過,張建一稱,美國6月CPI年增率9.1%,「應該是高點」,之後會慢慢降,但不會降太快,估計7月CPI增幅,應會低於9.1%。 「新竹的交通爛、物價貴、去哪消費到處都在排隊、重大建設沒什麼在推動、也沒什麼文創藝術及娛樂,憑什麼新竹房價還那麼高?」。 台灣升息 他提醒,若政府修法禁止轉售,將間接把投資客倒貨產生的多餘供給全數回收,如此一來,建商就可放心推案,把原來已經降溫保守的售價再度提高,市場的溫度會因假性需求被閉鎖,而再度增溫,這就是市場機制被扭曲的後果,政府不可不慎。 尤其內政部平均地權五大修法包括禁止轉售,這些不利因素也已充分反應在市場上,房價利差縮小,炒作已經收斂,因此無論修法或不修法都會是利空出盡,預售市場炒作已收斂,將會在大選後、年底前,交易量逐漸回溫。
台灣升息: 腸病毒疫苗
外界關注今年是否可能降息,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對此表示,今年降息「不在我們的預測中」,並提到降息前提是通膨降溫比聯準會預期快,延續上次記者會重申抗通膨決心、淡化降息預期心理的做法。 台灣升息2023 (中央社)美國聯準會最新利率決策出爐,一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並暗示升息循環來到終點。 答:貨幣政策有遞延性,Fed認為可能要升到5%至5.25%的水準,接著維持一段時間,等政策影響力慢慢發酵後,觀察失業率跟物價狀況再來調整政策走向,但台灣不一定要跟著美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