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財報7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June 1, 2019

特斯拉財報

預計聯詠下半年需求弱於預期,儘管定價壓力將在下半年緩解,但智慧手機客戶對於OLED 特斯拉財報2023 DDI、TDDI有更低價格的要求,同時,下半年的終端需求也略弱預期,導致產品出貨量疲軟。 將聯詠評等由買進調降至優於大盤、目標價由515元調降到413元,並調降聯詠2024年每股收益4%。 特斯拉2019年首次發表Cybertruck,原本預計2021年開始生產與交車,但後來以零件短缺為由推遲生產時程。 此外,特斯拉降價雖拉抬營收卻也可能衝擊獲利,而這也成為投資人另一關注焦點。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19日盤後將公布今年第二季財報,市場關注兩大重點包括:降價策略如何影響獲利與是否透露更多關於Cybertruck定價與產能的細節資訊。

投資人擔憂Gucci買氣,讓開雲在這波行情中,表現不及同儕。 彭博資訊報導,Hazeltree彙整數據顯示,美企特斯拉、日商愛德萬、歐企開雲集團,分別是這三個地區當中,上月遭基金做空比率最高的大型股。 電動車、人工智慧(AI)、精品股是今年的飆股,避險基金賭部分個股將轉跌,使特斯拉、愛德萬測試(Advantest)、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成了熱門放空標的。 蘋果的 M3 Max 晶片預計將採用台積電新 3 奈米製程生產,與 M2 Max 晶片相比,速度和效率將有所提高。 蘋果正在尚未發布的高階 MacBook Pro (代號為「J514」) 中測試此晶片。 但也有網友認為是汽車的錯,表示「汽車錯啊,擺明沒有看後照鏡」、「轉彎車未禮讓 全責」、「右轉一定要先靠右把慢車道填滿再轉」。

特斯拉財報: 特斯拉股價一度遭血洗 拋售潮何時了?專家:MA線是關鍵!

近幾年台灣人最愛的車款為特斯拉的model 3,因其價格較親民、不用 200 萬就能入手,五人座、配備 15 吋中控螢幕,透過 OTA 系統,不必與電腦連線就能即時更新軟體,成為最多台灣人購買的車款。 回顧特斯拉的造車歷史,受最多人討論的應該就是鷹翼式的車門了! 2012 年特斯拉發布 SUV 上掀車門休旅車 Model X, 7 人座配置、千匹馬力,當時可是在汽車界掀起一股風潮,也讓大眾見證純電動車的特別之處。

正逢拜登政府宣布中企投資禁令之際,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網路巨頭正爭相採購對建構生成式AI至關重要的高性能 NVIDIA 晶片,訂單價值達 50 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590億元)。 台積電確定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中華信評今(10)日表示,台積電海外擴廠的長期布局,有助降低資產集中風險,但需數年才有明顯改善效果;另外,儘管海外設廠成本高,但考量業者有強大定價力與國外政府補貼,有助管理獲利影響。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0)日公佈 2023 年 7 月營收報告。 2023 年 7 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 1,776 億 1,600 萬元,較上月增加了 13.6%,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4.9%,寫近六個月高點。 此外,Fed主席鮑爾周四(21日)將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研討會中,和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談話,更是股債市關注的焦點。 富國證券主管Michael Schumacher認為,鮑爾會表現鷹派,並強調Fed會升息及縮表,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特斯拉財報: 靠賣碳權 特斯拉首季獲利創高

公司預估 2023 年汽車產能可達到 特斯拉財報 50,000 輛,也計畫在2024 年實現毛利轉正的目標,相信在疫情回穩後,各方原物料供應逐漸穩定的情況下,Rivian 可以大幅提升產能、實現毛利為正的目標。 特斯拉盤後公布去年第四季業績,營收與獲利雙雙超越市場預期,執行長馬斯克表示今年電動車生產量或許有望達到200萬輛,激勵盤後股價勁揚逾5%。 特斯拉指出,目前汽車產業的軟體 OTA 已經非常普遍,但卻少有硬體升級。 今年 Q1 ,特斯拉已經看到全球汽車產業晶片短缺的現象,目前正在開發新的微控制器。 新款微控制器由新的供應商製造,可以應對晶片短缺問題,同時還升級了車輛硬體。 此外,特斯拉承諾將繼續對電池化學、電池設計、電池包設計以及對動力總成效率、熱力系統、車輛平台設計不斷改進,改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仍然是特斯拉的優先目標之一。

特斯拉財報

特斯拉在Q3財報也提列與比特幣投資相關的資產減損5100萬美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週三(20日)盤後公佈第3季財報,營收、獲利雙雙創下佳績、超出預期。 特斯拉第二季營收年增 98% 至 119.6 億美元,GAAP 淨利暴增 998% 至 11.4 億美元,首次突破 10 億美元,營益率 11% 。 不過第二季電動車平均銷售單價 (ASP) 年減 2%,主因是新產品推出使 Model S 、Model X 交車量減少,以及低 ASP 的中國製車款占比提高所致。 軟體正在吞噬世界,而軟體正是特斯拉優勢組成的重要部分,當特斯拉在它的獨特硬體上開發軟體,同時研發更低成本卻更強續航力的電池,以減低比傳統內燃機汽車更低的總成本之際;傳統車商卻還在仰賴提供更多的車貸給消費者以求多賣幾台汽車。

特斯拉財報: 沒有您查詢的這家公司喔

而特斯拉現在的體質越來越健全,跟 2020 年那時候快破產的特斯拉已經不能同日而語,相信這間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能透過軟硬體整合顛覆整個汽車產業的遊戲規則。 臉書預估,2021年總支出為680億至730億美元,其中包含技術、產品研發與設備維護;資本支出區間則落在210億至230億美元,投資項目包含資料中心、伺服器、網路建設與辦公室設備。 特斯拉預計推出一款低價車型,定位「小型版 Model Y」,目標銷量 4200 萬輛。 新車預計售價在 2.5 萬美元左右,這一價位目前正是比亞迪主力銷售價位。 而講到特斯拉,就不能提到知名創辦人 Elon Musk,也是 Spacex 的創辦人、Twitter 董事長。

疫後航空業營運爆發,華航上半年財報亮眼,客運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51%,華航證實8月9日董事會通過,自9月1日起加薪新台幣2000元的薪資結構調整案,希望和全部員工共享營運成果。 中華航空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也證實,華航資方接受工會的訴求,考量通膨物價上漲及航空業缺工,直接拉高基本薪資2000元,9月生效,讓華航集團所有員工同步受惠。 航空貨運受國際經濟景氣下行,美中貿易對抗、俄烏戰爭持續等影響,終端需求疲弱,價量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的趨勢惟已放緩,且仍優於疫情前水準,運量年減26.0%,單位收益年減49.5%。

特斯拉財報: 馬斯克接班人 特斯拉財務長閃辭

已投入明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談及台海問題,批評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並稱「我們早該阻... 截至 9 月 30 日,特斯拉第三季交車量 24.1 萬輛,季增 20%,年增 70%,總生產則達 23.8 萬輛。 特斯拉財務長 Zachary Kirkhorn 於電話會議中表示,Model S 產量已上升,而 Model X 正在加速量產。 第三季電動車平均銷售單價 (ASP) 再度下滑,年減 6%,主因於產品組合中低價車款銷量增加,不過受惠於降低成本的效率優於 ASP 降幅,Q3 營益率仍創下歷史紀錄。 特斯拉第三季營收年增 57% 至 137.6 億美元,GAAP 淨利年增 389% 至 16.18 億美元,營益率 14.6% 。 除了上述重點外,任何關於將於 2023 年 Cyber​​truck 的消息,或者未來推出的一款新低價電動汽車,對於特斯拉的多頭與空頭來說都是相當值得注意的焦點。

特斯拉財報

近來有多家汽車製造商和充電設備公司相繼宣布採用特斯拉的「北美充電標準」(North American 特斯拉財報2023 Charging Standard,NACS)和其超充網路,成為帶動特斯拉股價大漲的熱門題材之一。 雖然投資人不認為這會立即給特斯拉營收帶來顯著的效益,但仍將關注該公司是否打算建立更大的超充網路,以及這項事業的營收展望等最新資訊。 特斯拉預期今年汽車產量為180萬輛,不過馬斯克表示,若是今年風調雨順,沒有發生大規模供應鏈中斷或其他重大問題,今年有潛力生產200萬輛電動車。 在產能上,特斯拉暫時還沒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主要是因為幾乎每種零件都缺貨,尤其是晶片。

特斯拉財報: 「讓法國在世界各地閃耀」! 全球奢侈品龍頭LVMH宣布贊助巴黎奧運

中國日前受到供應鏈干擾、疫情復燃等影響,華爾街本來預期特斯拉財報會相當難看。 不過,20日特斯拉公布第2季財報卻「超乎預期」,淨利達23億美元(新台幣683.1億元),高於市場預期19億美元(新台幣564.3億元)和去(2022)年同期的11億美元(新台幣326.7億元)。 特斯拉財報2023 特斯拉(Tesla)20日公布第2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因中國疫情衝擊,賣出75%的比特幣套現。

特斯拉財報

特斯拉指出,美元走強使公司獲利匯損達 2.5 特斯拉財報 億美元,原物料成本上升影響公司獲利能力,同時干擾德州和柏林新廠、新 4680 電池生產效率。 特斯拉第二季產量達到20萬6421輛,交車量達到20萬1304輛。 不過從平均銷售價格ASP來看,今年第二季電動車ASP較去年同期略減2%,特斯拉指指出主要是中國製造的特斯拉電動車比重增加。

特斯拉財報: LTN經濟通》重度依賴中、俄 經濟瀕危的歐洲大國

車主在 TSLA 中央控制台開啟應用程式存取權限以後,即可下載 TSLA App 隨時掌握車輛充電狀況及車輛位置,並可透過 App 遠端調整空調溫度、開啟關閉天窗,甚至取代鑰匙解鎖車門或呼喚、尋找車輛。 方向盤前的儀表板中央僅會顯示目前車速、前方及四周路況,左右可選擇設定顯示胎壓、平均用電量、里程記錄、時間等車況;下方則是目前電量可行駛里程和排檔位置顯示。 位於前座中央的觸控螢幕,則收納了所有車輛設定及音樂、地圖、電話連線、車尾鏡頭畫面顯示等各項應用功能,連說明書般的車主手冊也可以在裡面查看。 既然特斯拉有自動駕駛功能,那未來無人車的商業模式就可能誕生,透過無人車送貨、載人,都將節省更多社會成本。 石油之於燃油車,等於電之於特斯拉,雖然短期內充電站的設置甚至家用充電站不是那麼普遍,但在 2023上半年,台灣便完成 70 座充電站,未來建築物上的太陽能板、儲電設備,都將改變現有建築物的風格。 前面有提到,特斯拉跟一般車商最大的不同是他沒有經銷商,雖然一樣有展示中心,但裡頭只介紹車款與服務,如果要買車,還是要從網路訂購。

  • 特斯拉預定12月向百事可樂公司交付第一輛Semi Truck,比原計劃晚了三年。
  • Model S 與 Model X 的轉換成本對毛利率與研發費用皆造成負面影響。
  • 特斯拉(Tesla)發布了 2023 年第二季的財報,雖然持續獲利但營業利益率創下了新低。
  • 美銀不是唯一看好輝達到2027年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的華爾街大行。
  • 為了確保獲利,特斯拉採用了一些措施,例如最近砍掉了更便宜款的 Model S 和 Model 改版車,也終止了一項長期的推薦計畫。
  • 自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已在美國、中國和其他市場多次降價,並採提高折扣等激勵措施來減少庫存,藉此應對競爭與經濟不確定性。

長榮航空與合併子公司2023年上半年合併總營收930億3,5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7%;合併本期淨利為112億1,800萬元,稅後純益為104.39億元,每股盈餘1.95元。 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愛德萬,被視為AI熱潮的受惠者之一,今年股價也翻倍。 該公司上月公布的上季盈餘遜於預期,年度展望儘管維持不變,仍讓分析師感到失望。 投資人的空頭程度通常以企業股票遭做空的比率來計算,Hazeltree數據則反應出基金經理人空頭情緒的普遍程度。

特斯拉財報: 馬斯克:特斯拉將支出10億美元投入Dojo超級電腦計畫

華航表示,客運還是推升第2季獲利攀升的主要動能,受惠全球大解封,帶動客運大幅成長,為因應旅遊復甦及轉機需求,華航持續增班布局,去年底開始平均每兩個月開航或復航約三條航線,在客貨並進策略下,也持續彈性布局調整貨運航網。 今年特斯拉股價飆漲一倍以上,但該公司上個月警告,獲利能力將遭更多打擊。 《日經新聞》與東京軟體公司Fronteo合作,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分析特斯拉供應鏈。

儘管特斯拉正面臨全球供應鏈問題,如半導體短缺、船舶港口運輸載量等,但他表示,比特幣市場是一個流動性強且前景樂觀的市場。 首先是福斯、福特和通用等更大型的車廠認真看待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在西歐、美國等成熟市場上的市占率已開始受到侵蝕;第二,特斯拉駕駛輔助軟體的安全性等問題,近來也引發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外界常說,特斯拉如果沒賣出碳排放額度就無法獲利,其實也有失公允。

特斯拉財報: 美國結束升息循環,股債雙漲機率高!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依然處於領先的地位,不過往後的道路將會更加坎坷。 另外,該報也不認為碳排放額度的這個制度會消失,甚至可能增加。 主要因為美國、中國政府等都設法增加電動車的銷量,但是政府支持的形式將有所轉變,有機會透過稅收減免或其他對消費者獎勵的方式進行。 特斯拉基本上是「免費」獲得這些額度,把這些額度售出的淨利率就是100%,也因此拉高了公司整體的淨利率。 GLJ Research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強森先前指出,很大程度上,特斯拉必須依賴出售碳排放額度,才能讓公司獲利由虧轉盈,如果除去這部份,光是汽車銷售的部份,2020年特斯拉根本還沒有賺錢。 由於特斯拉在汽車部份,只有生產電動車,因此公司累積的碳排放額度,大幅超過監管機關規定的最低標準,因此特斯拉會把這些額度,賣給其他無法達到標準的車廠,讓這些車廠可以避免被罰款。

特斯拉高層並未透露將對供應商電池產量或混合比例做出改變,以實現 2021 年更大量的車輛和儲能產品。 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極端天氣事件頻率提升,他的目標是讓安裝特斯拉太陽能屋頂和電池的住家能作為「巨大分散式公用事業」,協助公營單位為大眾供電。 此外,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 Lars Moravy 還表示,Cybertruck 將於 2021 年底德州新廠開始生產。 特斯拉雖然常常發布召回令,但幾乎多數都可以透過軟體更新解決,不過這次台灣特斯拉發布了真正意義上的召回,Model Y 車主需要將車開回原廠處理,問題就出在車尾上方的煞車燈。

特斯拉財報: 美國連普通晶片都要「卡中」 南韓議員轟:恐損與盟友的關係

特斯拉主要汽車事業營收年增 46%、季增 6.5% 至 212 億美元;能源生產和儲存事業營收則年增 74% 至 15.1 億美元;其他包括售後服務和保險等事業營收為 21.5 億美元。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 Joshua Warner 指出,除了利潤率,投資人還想從特斯拉法說會上了解更多細節,例如特斯拉是否會在印度建廠。 自 5 月底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逾 55%,市值也增加超過 300 億美元。 特斯拉 100 日 MA 約在 960 美元,倘若股價能突破此線,就可望重登 1000 美元之上。 該股 50 日 MA 約為 1050 美元,可能代表上漲市場的下一個阻力位。

特斯拉財報

根據特斯拉本月初發布的數據,其第二季全球產量和交車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第二季交車46萬6,140輛電動車,較前一季成長10%、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3%。 單季產量達47萬9,700輛,雖然較交車量多出13,560輛,但差距較第一季的17,933輛縮小。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 周一 (26 日) 美股盤後公布 2021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財報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近 10 倍,首次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激勵盤後股價上漲約 1%。

特斯拉財報: 〈財經週報-台股操作策略〉電動車百家爭鳴 特斯拉催油門

在特斯拉任職長達 13 年的財務長 Zachary Kirkhorn 今日宣布將離職,交棒給會計主管,他將會持續任職到今年底,以完成職務交接。 張忠傑說,格斯有核心技術,未來將以高階與客製化的研發能力,讓台灣在國際能源市場中可以佔領關鍵地位,世界將看到台灣電池研發創新力及製造實力。 格斯董事長張忠傑表示,格斯以Made in Taiwan(MIT)為自豪,此座台灣首座GWh的鋰電池超級工廠從設計、製造流程以及場地規劃都是在地。

  • 最新數據顯示,三星電子2022年對南韓經濟的貢獻度首次被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超越,且三星貢獻下滑幅...
  • 上海廠電池電機模組周二上午就開始全速生產,整車裝配也逐步恢復。
  • 特斯拉第一季出售比特幣收入為 2.72 億美元,財務長柯克宏(Zachary Kirkhorn)表示,此次出售使特斯拉持有的比特幣減少 10%。
  • 事實上,綜觀現行辦學策略及執行落實度,弘光的樂觀並非空穴來風。
  • 在汽車產銷量上,特斯拉今年 Q1 共生產 18.03 萬輛汽車,與上期相比成長 76% ,全部都是 Model 3 和 Model Y 車型,兩款車型的產量與上期相比成長 107% 。
  • 中美關係不佳,美國試圖讓供應鏈去中化,《日經亞洲》分析發現,特斯拉電動車電池所用材料的供應商,當中近40%都是大陸公司,凸顯大陸在戰略重要領域的強大影響力。
  • 有專家就認為,這是中共對特斯拉的1種警告,北京想和特斯拉合作,但如果國產電動車崛起,情況很可能改變。

美銀不是唯一看好輝達到2027年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的華爾街大行。 他並預期輝達的總營收將以26%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擴大,到2027年可望達到1,090億美元。 Spiro 指出,週五的拋售潮成交量大,但在 295 美元至 300 美元間仍有小幅支撐力,「在這個水準有支撐和反彈力是正面的事。」他認為,這樣的價位可能會啟動一些積極買盤進場。 上述消息和尼古拉Q2財報同時發表,尼古拉Q2每股虧損20美分,低於預期的虧損22美分,營收則是1536萬美元,略低於預期的1540萬美元,本季淨虧損2.178億美元,即每股虧損31美分。

特斯拉財報: 在位30年貨幣貶成壁紙 全球最爛央行總裁是「他」

特斯拉表示,第二季現金流下滑主要是因為償還 16 億美元債務和融資,該債務另一部分被自由現金流所抵消。 剖析第 2 季個部門表現,電動車業務營收為 102.1 億美元,其中銷售 98.74 億美元,租賃 3.32 億美元。 監管信貸部門營收僅 3.54 億美元,低於前四季,占電動車業務營收比率降為約 3.5%。 該業務毛利率為 28.4%,年增 298 個基點,並優於前四季。 至於近期宣布開放充電網的消息,馬斯克與能源工程資深副總 Drew Baglino 表示,特斯拉目標是擴大充電網絡,此政策不會導致駕駛等待充電的時間延長。 展望本季 (Q3),執行長馬斯克於電話會議上表示,最大困難是汽車安全氣囊和安全帶控制模組的採購,限制加州和上海的生產。

特斯拉作為電動車的領導品牌,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車款供民眾選擇,不只電動車,特斯拉也持續提供能源相關的設備,推動綠色能源。 目前特斯拉推出的車款有:特斯拉 Roadster、特斯拉 Model S、特斯拉 Model X、特斯拉 Model 3 及特斯拉 Model Y,另外也推出特斯拉 Semi 和特斯拉 Cybertruc k 兩款車型。 這裡筆者特別說明特斯拉 Semi、特斯拉 Cybertruck 的獨特之處,特斯拉 Semi Truck 是特斯拉推出的卡車車型,主打每一次充電可行駛 800 公里。 使用 TSLA 的充電器在 30 分鐘內恢復高達 70% 的續航里程。 大多數公司要快速成長,營業費用和資本支出勢必會高,但特斯拉卻沒有,本季的營業費用甚至還下降了 16%。 特斯拉的營業費用率,從 2020 Q1 的 15.9% 降到 2022 Q4 的 7.7%,跟股價一樣腰斬。

特斯拉財報: 蘋果Q3營收優於預期 服務部門彌補iPhone銷售

馬斯克 1 月時表示,公司將從今年夏季開始生產 Cybertruck,但要到明年才能實現量產。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即將在週三 (19 日) 盤後公布最新財報業績,華爾街關注的三大重點將影響特斯拉股價未來走勢。 至於外界關心的電動皮卡,首輛 Cybertruck 日前終於在德州工廠生產完成,馬斯克表示應該會在今年開始交車、明年大量生產,並指出 Cybertruck具備許多新科技,未進一步透露生產細節。 亮麗交車量數據會轉化為營收,但特斯拉展開一系列降價促銷活動後,華爾街分析師正密切關注該公司的毛利率。 據《財聯社》報導,特斯拉 (TSLA-US) 一馬當先,將於美東時間周三美股盤後(台北時間周四清晨)公布第 2 季財報。 華爾街預估,特斯拉上季營收將達到 245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0.82 美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