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月津港燈節2023詳解!內含台南月津港燈節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January 1, 2020

台南月津港燈節

由禹禹工作室創作的光際,之間,飄浮水面的兩道巨大曲面,彷彿時空的破口,帶領你我步入虛實,吟唱只屬於月津的奏曲,每一個作品都有背後所創作的意義和故事,大家可以上月津港燈節官網看更詳細的介紹。 到台南一定得要吃美食,但不用趴趴走也能吃道地美食小吃,由推廣台灣美食的Uber 台南月津港燈節2023 Eats,及打造第一份在地觀點小吃新指南... 另因鹽水地區停車空間有限,也歡迎開車的市民可將車輛停放於新營轉運站或新營太子宮週邊的停車場後,轉搭上述公車進入燈節會場。 與以往的燈節相同,在台南巷弄間的燈區也處處充滿驚喜,為呼應兔年,今年大家在漫步時也會發現有不少小兔在角落穿梭,還有流暢如河流般的燈飾,以及星火斑斕的燈籠,種種與燈、與溫暖有關的一切都存在於日常的街道之間。

台南月津港燈節

另一方面也象徵了,在疫情反覆的這兩年,始終陪伴在大家身邊的溫暖月光之意象。 鹽水在地藝術團體「禹禹工作室」創作竹編大型藝術裝置〈無盡光在〉,讓人們可以走進光影與樂音的流動之中。 其他還有作品連年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臺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以及「大聲光電」聲光藝術家姚仲涵等藝術團隊參與。 特別是參展本次燈節的藝術家、團隊多為國內外知名,如去年方參與〈台東光祭〉的法國聲光藝術團隊 台南月津港燈節 Groupe LAPS、擅於結合燈光與地景創作的台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 UxU Studio、知名聲光藝術家姚仲涵等人,將展出超過 50 組聲光裝置藝術作品。 2010年 月津港水域整治完成,由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推動,首次舉辦,以月津港水岸作品為主結合巷弄藝術展,作品14件,展區由橋南老街至水月橋。 徵件燈區以探尋更多光的樣貌與可能性的「船說-光譜邊界」為策展主題,總計22件水域作品及8艘「藝方舟」作品等30件作品入選,在公18-2一起開展。

台南月津港燈節: 台南月津港燈節交通方式/接駁車介紹

接下來就是這是月津港燈節的主燈,由日本藝術家森岡厚次所創作人魚的旋律,美麗人魚彷彿從水中升起展現優雅姿態,搭配周圍用心打光後化為五顏六色的大樹,營造出如夢似幻的寧靜氣息(這次燈節結合了最新的手機AR濾鏡,掃描展覽介紹牌上的QR碼可進行AR互動喔)。 台南月津港燈節活動地點在鹽水區,位於台南市北方,離市區有一大段距離,一般會建議開車走快速道路過去,像我一樣沒車的朋友也不用煩惱,可以先坐火車到新營站再轉搭新營客運,新營客運總站就在火車站前站的對面,搭乘新營鹽水學甲的棕幹線公車。 2013年 以「大台南」意象為創作元素,規劃10座主燈區,其中「月河」燈區,也延續去年的美麗氛圍[2]。

此外,今年更首度拓展公18-5水域燈區,由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作品〈Tzolk’in Light〉呈現立體視覺與聲響,並以馬雅月曆圖形標概念,透過點、線、面在三維空間的展現,喻表銀河之門開啟,宛如月亮一般,在無盡的黑之後,新的光亮正蓄勢待發。 位於公2、公3等水域的新創燈區以「見山仍是山 見水仍是水」為策展概念,表達在受限的時代,開啟現實與虛構的觀景窗,帶來新視角。 新創燈區帶來4件作品,其中404 N.F將帶來布置尺幅約77米的《乾燥的山和水》成為亮點。 此外公18-2徵件燈區,以探尋更多光的樣貌與可能性的「船說-光譜邊界」為策展主題。 總共有22件水域作品及8艘「藝方舟」作品等30件作品入選,今年水域作品,大專校院學生及年輕藝術家多元創新實驗的精彩創作,帶來新穎的視覺感受。 自 2012 年開始舉辦至今的「月津港燈節」,已成為台南市最重要的年度藝文活動之一。

台南月津港燈節: 台南|秘醬滷味:百年傳承老味道!大推旗津黑輪片、鴨翅,小朋友也愛吃

台南縣政府於2004年起陸續推動「月津風華再現計畫」,改善當地排水系統、設置小型淨水廠,並進行橋南老街與生態公園公1、公17整體景觀規劃與改造計畫,讓月津風華再現,全計畫於2010年完工,台南縣政府則舉辦第一屆「月津港迎春燈會」。 台南月津港燈節2023 縣市合併後,台南市政府延續燈節活動,在2012年擴大辦理「月津港燈節」,以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為主要地點,結合附近景點,形成台南市地區具有相當規模之活動。 另外,燈節作品不以傳統燈會活動之生肖年為主題,反而以藝術家之藝術創作展現,有別於台灣各地的元宵節活動,藉以樹立屬於台南的燈會活動的獨特風格。 2019年底,為延續燈節所帶來之藝術效益,市府宣佈月之美術館正式成立,藝術活動將不再限於燈節期間,而是於一整年度舉辦各式藝術發表、共創、展覽等等,希望將鹽水打造成一座無牆的美術館。

公 18-2 的徵件燈區以探尋更多光的樣貌與可能性的「船說-光譜邊界」為主,有 22 件水域作品及 8 艘「藝方舟」等共 30 件作品入選;今年也展出大專校院學生與年輕藝術家多元創新實驗的精彩創作,迎來新穎的視覺盛典。 去年備受歡迎的「藝方舟」公 18-2 後段水域水上船屋,除了運用平面繪畫,同時涵蓋立體裝置、多媒體影像、表演藝術等,體現出不同船屋內的豐富樣貌,不僅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也為燈節開創更多元化的交流舞台。 還有藝術家發揮科普精神,重新詮釋月亮、太陽、地球三個天體彼此間的現象關係,在月津港水面上打造出聲與光對話的宇宙劇場等。 同時會場上也首度拓展公 18-5 水域燈區,運用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作品《Tzolk’in Light》展現出立體視覺及聲響,並以馬雅月曆圖形標概念,透過點、線、面在三維空間體現出銀河之門開啟,宛如月亮在沉寂的黑夜中蓄勢待發。

台南月津港燈節: 台南月津港燈節:交通方式

釣魚小兔代表著童年的形象,近視的眼鏡是對於沉迷事物所付出的代價;耳朵的繃帶是頑皮叛逆後的傷痕。 小兔無餌垂釣,亦非想釣水中游物,更意在與每個觀看的心靈產生思考對話。 在充滿文化色彩的鹽水月津港邊,用當代藝術的美感與歷史美景對話,縱使環境隨著時間已歷經更迭,但人文與傳統精神終將會流傳下來。 堅毅的釣魚小兔安穩沉著的坐落岸邊,而身後淘氣的迎賓小兔猶如你我的赤子之心,用童趣的角度重新探索這個世界。 靜謐的月津港讓人有著懷舊的心情,藝術家透過此件作品詮釋靜中有動,也期盼透過作品呈現當代藝術與歷史文化交融的新舊之美。

鹽水周邊地區居民,則可搭乘每逢假日增開棕3-1的「新營太子宮-橋南老街」區間車,末班車22:40自橋南老街返程。 《光流》則將光想像成一種流動的狀態,利用聲音來驅動光流讓它以各種色彩不斷在倉庫牆面穿梭,每15分鐘一個循環演出;《月台風景》則打造一場30分鐘的劇場燈光演出,讓各種色彩光束在整個倉庫中自由奔走,展現出全新動態感的台南地景。 跨域藝術團隊 404 N.F 則在月津港帶來《乾燥的山和水》,以微縮地景漣起禪意—於「減去」的過程中,將執著、迷失趨近平息甚至內化。 由連敏盛創作的《MOON MOVE》以月蝕為概念,運用漸變式的⾯、細瑣反射片堆疊,創造反射片在風中飄盪,與粼粼水光呼應的景致,探討月蝕虛實轉換的關係。

台南月津港燈節: 台南月津港燈節:總結

以「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臺南鹽水「月津港」作為展覽場域,藉由整治完成的月津港地景環境,邀請國內外藝術團隊以當地湖面、水岸景致來襯托藝術燈飾,讓光之美與鹽水原始風貌相互輝映。 純樸的鹽水在月津港燈節期間,仿彿進入另一個超現實的魔幻時空,時間、空間都似乎停住了,一切的幻境皆成了可能,在夜晚呈現不同樣貌。 以月亮為主體,搭配高彩度的線條呈現,呈現出旋轉、舞動的奇幻力量,搭配直徑六米的月亮,擬仿水上優雅情境,以「伴月」命名,希望用一種陪伴、伴隨的心境,將2021月津港燈節魔幻時光記憶是帶著微笑與回憶的,也讓來參觀民眾伴著月亮探索、體驗整座魔幻的鹽水小鎮。 有著全台最美燈節美譽的月津港燈節,從2012年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九屆,充滿藝術性的它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每年的展覽都是結合眾藝術家的心血,剛下車就是美麗的裝置藝術線代光景,不但可以欣賞,還能互動開心拍合照。 2014年 以「鹽水山水與生活」為主概念,也將空間、藝術創作、觀賞者共同形成一幅美麗的動態「鹽水上河圖」。

而擅長機械動力的藝術家葉柏青在赤兔製造所帶來《1/2鏡月》;連成巷的常設作品則以《月之流域-星河》再度登場,引領民眾走入巷弄進入浩瀚星河。 另外也有藝術家陳婉宜、吳聯吟以鹽水蜂炮作為靈感設計的〈爆炸、折射、發散〉、藝術家廖昭豪在現代地景中融入或消弭人造物的〈消波塊與後石頭〉,帶來衝突與融合的反思。 「月津港燈節」活動期間,每到黃昏點燈時分,月津港即會呈現整片的璀璨亮麗倒映在河面上,穿梭於河岸旁就能感受到滿滿的夢幻氛圍。 「月津港燈節」更是台灣眾多燈節活動中,唯一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燈節,被譽為全台最藝術、最有質感的燈節。 Axiom由超過700,000個LED矩陣雕刻而成,裝置以三個對稱對齊的拱門構成,呈現出一系列動畫,這些動畫體現並包裹著其表面和輪廓,同時通過深度效果和人造數字陰影的錯覺凝視其虛擬體積。

台南月津港燈節: 月津港燈節點亮鹽水小鎮!歷年最大展出 teamLab 互動投影等 83 件絕美藝術燈

這個選項也是相當特別,我真的很少看過人家炸彈還去滷過的,而且還是在冷滷味這個選項內,這個我也相當推薦可以點這個來吃吃看,炸過的東西吸附湯汁能力真的很強,這就像我們辦桌菜裡面的滷蹄膀會先炸過一樣,完美吸附醬汁之後,整個香氣完全不一樣。 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蘇拉打轉後,轉向西北,30日晚間中心經台灣南端近海;雖然最新資料尚無法確定蘇拉是否登陸,但其鄰近台灣時,強度正值巔峰,不可輕忽暴風圈帶來的威脅。 位於公2、公3等水域的「新創燈區」,以「見山仍是山 見水仍是水」為概念,表達在受限的時代,開展現實與虛構的觀景窗,迎來全新視角。 由森田厚次創作的另一個作品深海飛行,外觀像一隻水母的它,其實是一艘飛船,承載著人們珍貴的記憶,緩緩出港、穿越今昔。 想吃在地小吃也不能錯過鹽水意麵,邊逛的途中就看到好多家在賣,有一間阿妙意麵還掛上超狂的標語~來鹽水不來吃阿妙意麵是在哈囉XD。 各線加班車在除夕當日暫停服務,另配合鹽水蜂炮元宵節2月15日施放當日,棕幹線區間車將延長服務至翌日凌晨1點,蜂炮當日候車站位配合交通管制將有特別調整安排,請民眾注意相關公告。

也邀請金曲歌后艾怡良搭配展覽主題演唱與「月光」有關的歌曲,以舞蹈、音樂、藝術裝置共同為後疫情的月津港燈節揭開序幕。 今年的「月之美術館-漫月美行動特展」主打藝術實驗與在地共創,除了有2021年因疫情取消未展出的2x件的藝術作品,還新增「新創燈區」共八件全新作品,並邀請日本知名藝術團隊「TeamLab」,在永成戲院為鹽水小鎮打造新的燈節觀賞體驗。 台南月津港燈節2023 另外還有台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在水域製作全新大型裝置藝術做品「運用幻象-裂縫」。 2020年 為延續燈節在鹽水所帶來的文化與藝術能量,月之美術館的計畫於2019年正式啟動,並於11月舉辦首場展覽「月光之城」,在鹽水的老街與巷弄區設置六件作品,緊接著與今年1月登場的月津港燈節結合,完整布展於鹽水小鎮中,形成水陸兩大燈區相互輝映,作品共51件。 台南月津港燈節 更在燈節開始前首次於國道一號新營服務區設置三件典藏作品──《飄盪種籽》、《太空人計畫》和《飛行的意義》,除了為燈節暖身,也期望能成為遊客觀賞燈節的前哨站。 [3]在展覽期間,首度推出期間限定商品──「聯名款限定香草黑啤酒」於燈區販售。

台南月津港燈節: 南鹽水月津港燈節交通方式.燈會資訊.月之美術館.八角樓.鹽水老街順遊景點美食攻略!

而一旁河道上《月亮的故事》則有大小不一、各種色彩的燈球漂浮於水面,點點燈光如灑在河面上的彩色星光,如夢似幻。 從永成戲院走路約1分鐘就會來到今年台南月津港燈節主燈區-月津港,蜿蜒的河道流經鹽水形成了彎月狀,因此得名「月津」,「月亮」也成為每年月津港燈節的重要元素,在水岸也可看到許多件與月亮相關的藝術作品。 充滿驚喜的巷弄燈區則延續之前月之美術館推出的《2022漫月美行動》活動,在永成戲院前擺放可愛的胖胖兔子雕塑作品〈永成放映中:戲兔之夢〉、修德拜亭放上阿部乳坊帶來的〈永恆的時間旅者/河川之流瀉 時光之流逝〉,並在造月工坊擺上〈苗木林森〉、〈一個屋簷下〉兩個作品。 徵件燈區以探尋更多光的樣貌與可能性的「船說-光譜邊界」為策展主題,帶來22件水域作品和8艘「藝方舟」作品,除了平面繪畫,也涵蓋立體裝置、多媒體影像、表演藝術等,豐富而獨特的樣貌不僅為你帶來全新觀展體驗,也為月津港燈節開創具多元實驗性的交流舞台。 位於公2、公3,設有4件作品的新創燈區,以「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作為策展概念,表達在受限的時代,人們仍然可以開啟現實和虛構的觀景窗,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人事物。

台南月津港燈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