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排放5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July 14, 2021

溫室氣體排放

這些國家或地區2015 年在巴黎氣候峰會上都承諾將設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全球氣溫,減緩氣候變化。 依目前《溫管法》規定,查驗程序須遵循國際標準,只有少數經國際認證的機構才有查驗資格,目前國內只有七家合格的第三方查驗機構,查驗費用高昂且量能緊繃。 先前環保署長張子敬透露,規劃降低查驗認可門檻,提供沒有國際貿易需求的本土企業,另一套較方便的查驗措施,讓更多中小企業加入「減碳國內賽」。

溫室氣體排放

海流會在地表輸送熱量,隨著海流的流動,可以將低緯度的熱量帶到高緯度地區,同時也可以儲存熱量和碳,對於整個地球的熱量平衡有很大的影響。 若洋流減弱很有可能會導致某些地區溫度突然改變,進而影響到大部份的地球。 當海洋溫度升高,會增加空氣中的水汽量,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變多;另一方面,海洋溫度升高也可能讓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下降,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較不容易進入到海洋,甚至沉澱變成岩石。

溫室氣體排放: 淨零減排 環境部面臨三挑戰

在種植作物的時候會蓋一間溫室,保持作物生長環境的溫度,避免溫度劇烈變化,地球的大氣層也是類似的概念。 但不是大氣中每一種氣體都有這種功用,常見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和臭氧都可以造成溫室效應,所以也被稱作「溫室氣體」。 這些溫室氣體對於地球上的生命相當重要,若沒有這些溫室氣體,地球的溫差就會非常劇烈。 根據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二○二一年淨排放量為二七五點二百萬公噸,較前一年的二六三點二百萬公噸,增加百分之四點五六。 清冊統計分能源、工業、農業、廢棄物、土地、林業等六大部門,其中能源、工業、廢棄物等都逆勢成長。

前置工作準備完成即可進入計算環節,企業可以使用環保署的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中小企業處的碳排估算工具或工業局的碳盤查計算器等工具,環保署強調,這些工具的計算結果都一樣,可自行選用。 地球只有一個,從過去的紀錄中我們現在的氣溫上升的速度突破以往,在這種快速變化的情況之下,我們很難預測也很難預防未來因氣候變遷而產生的災難,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可能減少暖化速度,邀請並呼籲大眾一起關心這個議題。 企業在邁向永續的過程中,透過一些國際標準來檢視自身體質,有點類似記帳的概念,先透過紀錄盤點自身營運活動在各範疇中各產生了多少溫室氣體,才知道如何開源節流,以擬定減碳策略。 由於太陽輻射穿透大氣以可見光居多,這些可見光可直接穿透大氣層,到達並加熱地面。 而地面有溫度就會發射紅外線從而釋放熱量,但這些紅外線不能穿透大氣層,因此熱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氣中,從而造成溫室效應。 以中小型製造業來說,主要的排放源為設備使用電力,也有部分排放源來自發電機、鍋爐等燃燒天然氣、汽柴油或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冷藏或空調設備的冷媒等。

溫室氣體排放: 高溫天氣持續下 中國行為藝術家以「贖罪券」對抗碳排放

如果觀察近代氣溫的紀錄,可以知道16-18世紀的時候,溫度比較低,但是大概進入到19世紀後,氣溫就有很明顯的上升。 當日照比較強的時候,地球的氣溫就會隨之上升;當地球繞日軌道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軸向進動隨著時間變化的時候,地球的氣候也會隨之改變。 地球繞日軌道會隨著時間從圓形變成橢圓形再變成圓形,這種變化會影響到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讓夏秋季節時間長度增長或縮短。 以能源部門為例,二○二一年總排放量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三點七一,能源部門在該年總排放量占整體總排放量逾九成。 其中,能源產業占能源部門總排放量七成,其次分別為製造業與營造業、運輸,各占約百分之十三。

  • 在主要的大氣成分中,雖然氮 (N2)、氧 (O2)和氬 (Ar)等氣體貢獻了許多其他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但它們都不是溫室氣體。
  • 2017年一項針對全球企業排放的調查發現,100家企業的排放量占全球直接和間接排放量的71%,國有企業的排放量占59%[3][4] 。
  • 在全球戮力減碳的一致方向上,臺灣的中央政府須加快《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修法腳步,而地方政府位於人民的第一線,應率先規劃符合地方產業與需求的減碳目標與策略。
  • 前面提到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這也讓大氣吸收更多地球輻射於是地球就越來越熱。
  • 中度颱風蘇拉持續增強,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下午已有颱風眼結構出現,因環境溫暖適合發展,未來會再增強,預計下周一北轉往台灣...

而地面有溫度就会发射红外线从而释放热量,但这些红外线不能穿透大气层,因此热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从而造成温室效应。 氣候行動追蹤 (Climate Action Tracker)表示,該國需要在 2040 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發電,並提高非化石燃料能源的目標。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宣佈中國將停止在海外出資新建煤電站,但在國內卻敦促煤礦企業增產以緩減能源短缺壓力,雖然北京承諾2026年開始逐漸減少使用煤炭燃料。

溫室氣體排放: 氣候峰會COP26: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和歐盟等排放大戶有哪些減排行動?

地球歷史上最有名的隕石撞擊坑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目前認為該次隕石撞擊後也造成恐龍滅絕,由於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表,使大量灰塵和氣溶膠噴射到大氣中,減少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使地球溫度下降。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企業開始有了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然而如何減量須從盤查開始做起,也需要一套準則讓大家參考。 因此,溫室氣體核算體系(GHG Protocol)建立了一套方便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可以依循的模式。

溫室氣體排放

一直以來「全球暖化」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已經從過去廣義涵蓋各種氣候型態變化的「氣候變遷」,演變成為威脅到生存的「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 企業或組織若想要進行溫室氣體管理,通常從內部或外部資源兩種方式開始著手。 前者主要整合內部資源和培訓,研擬出永續管理架構,後者主要外包給專業的顧問團隊。 至於2022年的推估排放量,環境部說,依據經濟部今年8月公布「2022燃料燃燒之二氧化碳統計與分析」資料,在假設非燃料燃燒排放量維持2021年水準下,2022年將再度呈現下降趨勢,較2021年減少3.3%,低於基準年2005年排放量。

溫室氣體排放: 企業如何適應?

蔡玲儀今天說明,目前《溫管法》修法將查驗機構分級,不限於國際認可,未來將有更多國內外查驗機構,讓業者依需求選擇。 但目前草案仍在立法院審查中,若今年順利通過,環保署最快在明年訂出認可查驗機構的子法,國內標準的查驗機構同年就能上路。 溫室氣體排放2023 現行《溫管法》規定,每年應進行排放量盤查的排放源目前共287家,包含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等行業別,或是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CO2e)的其他業別。 氣候危機無國界、無邊界,我們已有全面解決方案,現在必須得到您的支持,在這關鍵時刻推進我們對化石燃料企業及各國政府的倡議。 除了地面上的冰,當海冰融化形成大量淡水,可能會使海洋環流的流速下降,進而減緩海洋環流傳輸熱量,引起更劇烈的氣候變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在過去的200萬年之間,雖然全球各地變暖的速率和時間點不太一樣,不過地球大概需要5000年才能變暖5度。

溫室氣體排放

作者簡介_蘇立帆 政治大學企管系學士、英國科學政策研究研究中心(SPRU)永續發展碩士。 想要突破現狀而到英國進修政策研究,半路出家做了數據科學,現旅居倫敦,以自由永續顧問與研究者的姿態,繼續尋找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之道。 中度颱風蘇拉持續增強,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下午已有颱風眼結構出現,因環境溫暖適合發展,未來會再增強,預計下周一北轉往台灣... 黃偉鳴說,初估二○二二年淨排放量將下降至二六六點一百萬公噸,將較二○二一年減少百分之三點三,低於基準年二○○五年排放量。

溫室氣體排放: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環保署今(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既有公告應盤查登錄的大排放源,針對國內不少有碳盤查需求的中小企業也提出盤查作業指引。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解釋,環保署原本的指引,是給大型排放源的盤點參考,一般中小企業不見得可以使用。 Climate 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排放 Smart也指出,雖然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通常都是因應供應鏈上其他廠商需求,較少志願盤查。

溫室氣體排放

環境部今天表示,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已更新,繼2007年排放峰值後,逐步下降至2020年,2021年在疫後經濟復甦下呈現單年度上升,推估2022年將再下降,低於基準年2005年。 根據經濟部資料,國內中小企業約有150幾萬家,其中約有15萬家中小製造業、70萬家中小零售業,經濟部估算,國內約有10幾萬家中小企業有碳盤查需求。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相反的,沙漠化面積增加則會讓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此外,植被的顏色也影響到反照率,淺色的植披反照率高,可以反射多一點太陽輻射;冰的反照率也相當高,因此地表一旦開始結冰,就很容易因為反射掉大量的熱量使地球溫度越來越低。 因為板塊構造運動,導致大面積陸地出露到海平面上,促進岩石風化作用,進而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溫度可以慢慢下降。 同時,板塊構造運動也可能引發火山噴發,火山噴發的氣體、顆粒進入到平流層,可能遮蔽掉太陽光,使地球溫度下降;然而噴發的氣體裡也有二氧化碳,也會使地球溫度上升。

溫室氣體排放: 我國溫室氣體淨排放 2021年增逾4%

這些排放出的溫室氣體主要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1][2]。 2017年一項針對全球企業排放的調查發現,100家企業的排放量占全球直接和間接排放量的71%,國有企業的排放量占59%[3][4] 。 近年來最引人注意的反常全球氣溫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人为作用,使大气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極劇上升所導致的。

  •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企業開始有了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然而如何減量須從盤查開始做起,也需要一套準則讓大家參考。
  • 氣候行動追蹤 (Climate Action Tracker)表示,其政策和行動「幾乎足以」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 2 °C以下,並指出自 2018 年以來排放量一直在下降。
  • 在主要的大氣成分中,雖然氮 (N2)、氧 (O2)和氬 (Ar)等氣體貢獻了許多其他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但它们都不是溫室氣體。
  • 按照模型預測,隨著全球消耗的化石燃料越來越多,到21世紀末,平均地表溫度可能會上升2°C ~ 6°C。

在資本投資方面,中小企業較有可能採取的策略為設備更新,例如改採購節油車輛或是節能設備。 在目前的排放速度下,氣溫可能會上升2攝氏度,這個氣溫上升的幅度也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定的升溫上限,之所以設定為2攝氏度是為了避免到2036年全球的環境出現毀滅性的危險[5]。 蘇院長指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工作,非政府單方面所能完成,有賴全體國民、企業與團體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因此,本次修法也增訂強化資訊公開及公民參與機制。 本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國家發展委員會、環保署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環保署今(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大型排放源,中小企業也能適用。

溫室氣體排放: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研究顯示中小企業透過中長期的規劃,能夠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而減少成本,也能降低未來能源或燃料成本波動的敏感度。 以這樣的分析來看,企業落實減少溫室氣體將可視為一個投資,而且是一項風險低又幾乎能保證報酬的標的,是一個不論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都可以參考的政策。 內部資源不足以建立新的管理架構模型,聘請外部顧問可能會產生高昂的成本,若缺乏長期的計畫,也難以將永續精神和實務植入組織核心。 根據Climate Smart的研究顯示,中小企業著手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時,傾向先著手於易於落實的策略,從改善作業或業務流程下手,例如改善廢棄物處理、紙張減量或是優化內部溝通流程等。

在主要的大氣成分中,雖然氮 (N2)、氧 溫室氣體排放 (O2)和氬 (Ar)等氣體貢獻了許多其他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但它们都不是溫室氣體。 水蒸气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但与二氧化碳不同,水蒸气可以凝结成水滴及冰粒呈現于衛星雲圖可見光部份,有吸收有反射陽光及熱輻射。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就是紅外線衛星雲圖所顯示也極端不稳定,與其它温室气体也有複雜強化现象。 印度認為,更富裕、更工業化的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負擔,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要大得多。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進展 溫室氣體排放 — 它現在佔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風能生產國。

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在主要的大氣成分中,雖然氮 (N2)、氧 (O2)和氬 (Ar)等氣體貢獻了許多其他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但它們都不是溫室氣體。 非經授權同意,任何人不得就本網站內容之全部或一部為重製、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改作、散布等受現行著作權法規範之行為。 介紹何謂盤查、為什麼要盤查、誰需要盤查以及盤查有哪些規範、盤查作業基本程序、盤查結果哪些要查證、登錄或揭露。 企業要先蒐集各類排放源整年使用量數據,如瓦斯、天然氣等採購收據、冷媒年度填充量,以及電費收據等,將實際使用量套入計算工具,即可輕鬆得出排放量。 根據盤查指引,企業進行碳盤查前要先設定邊界,確認盤查的範圍,可以是整個企業集團、單一子公司、某一處辦公大樓,或是特定的製程或產品。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局發布豪雨特報,影響時間至晚上,今天嘉義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屏東地區...

但他強調,據國際能源總署「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報告,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二○二一年皆反彈,較二○二○年成長百分之六,反觀我國該年經濟成長率高於歐美等國,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百分之三點七,相對較低。 環境部發布新聞稿說明,台灣雖非締約方,但從2015年起都依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南進行統計,今年已更新至2021年排放統計。 環境部昨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我國淨溫室氣體排放量雖從二○○七年逐年下降至二○二○年,但二○二一年的淨排放量卻「反彈」提升至二七五點二百萬公噸,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點五六。 蘇院長表示,上(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已公布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今天政府提出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不僅是完備氣候法制的第一步,也兼具指標性與實質性的意義。 環保署將與地方環保局合作,6月開始分區舉辦多場輔導座談會,向中小企業進行說明。 蔡玲儀表示,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5200家企業提出淨零排放的目標與時程,而減碳的第一步就是盤查,企業瞭解自身碳排放來源,才能擬定減量對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