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碳行動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August 4, 2020

企業減碳行動

感謝廣大支持者在 2021 年依然作為綠色和平的後盾,一起達成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在守護氣候與環境的路上考驗重重,邀請您繼續與綠色和平同行,讓您我與未來世代得以擁有平安、宜居的地球家園。 於 2021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2 日舉辦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全球政治領袖齊聚一堂商議氣候對策,是通過《巴黎氣候協定》五年後的首次檢討會議。 這場關乎全球人民的會議,臺灣公眾也應該關注,為此,綠色和平在 11 月 16 日舉辦《眼見為憑:氣候變遷的痕跡》講座,邀請知名作家謝哲青分享環遊世界期間,觀察到各地區如何受氣候變遷衝擊,帶動與會者一同省思。

企業減碳行動

而碳定價則是一種為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明確價格的機制,即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為單位來表示碳的價格。 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價格為參考,目前每噸價格約 87 歐元。 歐盟的 CBAM 的實施目的是抑制企業為規避碳排帶來的成本,將生產轉移至境外碳排要求較低的國家與地區,並導致碳足跡較高的進口產品消費增加,因而要求進口產品也要負擔減碳成本。 CBAM 之所以令企業感到焦慮,正是因為這項機制有明確的行政管理與罰則。

企業減碳行動: 企業承諾減碳、撤資海外燃煤,盤點東亞各地2021年氣候行動與成果

柏瑞 ESG 減碳全球股票基金成立於2022年12月,主要投資於其產品或服務有助於減少碳排量、支持巴黎協定達到控制全球暖化目標之永續發展企業。 本基金在投資流程上整合減碳目標及 ESG 評估,運用柏瑞集團獨特之企業生命週期分類研究(LCR),以及分析企業永續經營表現的股票風險評估(ERA)框架,由下而上精挑細選出減碳概念標的。 據經濟部統計,全台約有10多萬家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未來將面對國內外供應鏈要求進行盤查,將是最需要運用此新版指引的對象。 其中國內碳排貢獻也有10%來自住商服務業,環保署也將輔導大型百貨零售業對用電、物流配送、廢棄物處理等範疇展開碳盤查,以作為減碳、節電依據。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曾虹文指出,全台1791家上市櫃企業,目前在金管會平台上承諾淨零的有118家、不到7%;完全沒有填報任何資料、無具體減碳承諾或目標的企業高達7成。

有志減碳的EARTH 企業減碳行動 HELPER們可以透過轉換綠色載具充電累積減碳積分,或是透過日常的節能習慣累點,更可以積極走出戶外、參與永續行動,落實負責任的消費,爭取年度最大獎勵。 洪榮聰舉例,就像西部淘金時代,不一定每個人都挖的到黃金,但每個人都要買鐵鎚。 如今在減碳趨勢下,產業都要發展綠能;鴻海察覺到了新的商機、立足點來增加新時代的競爭力,創造新產品、新機會,以實現永續營運。 洪榮聰透露,今年鴻海已挑選 10 企業減碳行動 家供應商進行示範性計畫,協助建置系統,收集供應商資料並分析改進;也會從中挑選幾家成果較好的業者,公布在明年的 ESG 報告書中,以此鼓勵,也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供應鏈夥伴一同加入減碳行動。

企業減碳行動: 減碳步驟三:設定階段與時程,往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前進

周志宏指出,台達的產品非常多元,上千家的供應商當中包含了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 對這些供應鏈公司而言,另外支出成本來發展減碳、能源轉型並不容易,為了達到RE100的終極目標,台達也開始集結自身多年的經驗,協助供應鏈面對並解決痛點,共同邁向ESG永續未來。 企業減碳行動 環保署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副主任黃偉鳴表示,現階段確實尚未要求企業提氣候轉型計畫,但氣候法子法「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管理辦法」草案已新增業者須說明原物料、燃料及生產營銷相關內容,目的就是要更細緻掌握企業減少碳排的作法,這已經超越過去單一數據揭露。 不過,由於今年7月草案研商會上,有不少業者擔心相關揭露涉及商業機密,這部分還會持續溝通。

  • 所以,鴻海積極尋找綠色能源,像是透過自建、收購方式增加屋頂式與地面式太陽能電站裝置容量,以及直接購買其他清潔能源。
  • 蔡玲儀在「化解焦慮:中小企業的零碳解方」專題演講指出,以2019年來看,全球溫室整體淨排放量最大的是中國,其次為美國,再來是印度,而台灣年排放占比約0.53%,雖不是排碳大國,但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不會因為排碳量的多寡而有差異。
  • 企業除了透過能源效率提升或設置再生能源,也可進一步實行碳抵銷(Carbon Offset),透過減少外部的碳排放,以抵銷本身的碳排放,如植樹造林、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等。
  • 企業用電戶可以在需求側發揮電網平衡的核心作用,以需求側管理為「最優先燃料」,以具體行動支持能源轉型,邁向更多更潔淨的可再生能源系統。

許多業者和政府單位過度擔心「循環容器」的成效以及民眾接受度,往往花上大量時間討論卻不採取實際行動。 因此綠色和平希望擔任帶頭的角色,推行「絕塑好店」計畫,提高循環容器的能見度,也讓關鍵角色看見循環模式有效且可行。 例如新創公司微電能源創辦人王愍迪,是台灣最早推動公民電廠的成員之一,他們想讓人人都能參與能源轉型。

企業減碳行動: 石油燃氣化學產業 積極實踐2050 年淨零碳排願景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導入當地第一台極紫外光(EUV)設備,隨著建廠進入安裝先進及精密設備的關鍵階段,供應商持續招募,預... 疫後駕駛缺工,不只客運業首當其衝,遊覽車業也受影響,公路總局提供營業大客車駕駛補助總經費三點四億元,新增遊覽車駕駛訓練補... 企業減碳行動2023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家庭可支配所得倍數六點一五倍,與前一年相同,同屬一○一年來最高,顯示貧富差距問題並未改善,學者表示,市場...

  • 具前瞻性且報酬率高,這也是為何包括台泥、台塑、大同、聯合再生、正崴等過去雄踞不同產業的龍頭企業,都接連搶進儲能產業。
  • 如將其轉換成「組織每年需減少 10% 碳排放量」,如此一來,從中、高階管理團隊到基層執行人員就會知道期望,也就會對於公司的減碳行動有所了解並凝聚共識,而有動力朝目標邁進。
  • 氣候行動不會止步於此,綠色和平將繼續推動能源轉型可行方案(各地關閉燃煤電廠、石油公司減產化石燃料),揭露能源企業的環境罪行,以直接行動、法律訴訟等途徑捍衛氣候正義,對症下藥應對氣候危機,守護您我與下一代的未來。
  • 此外,桃園市政府、臺北市政府陸續修訂地方法規,要求限定業者「一定要提供循環容器」,環保署也於 12 月 22 日傳來好消息,預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將限定業者「必須免費提供循環杯」以及「量化減量目標」入法,對於臺灣整體循環容器的發展有正向的作用。
  • 綠色和平與中央研究院於 2021 年針對國際碳邊境稅對臺灣的衝擊提出報告,推動將「有效碳定價」納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討論,預計 2022 年第一季送入立法院,最快同年實施,制定有效碳定價對於能源轉型及經濟影響巨大,綠色和平會持續關注法規的進程與落實。
  • 除了透過「推動技術研發」、「積極產業合作」與「發展創新營運模式」來面對全新的挑戰與時勢,同時也應借助綠色金融的力量,爭取與利害關係人最大程度的共識與協助,以求在資源投入與業務發展中取得平衡。
  • 台達電1年約有700多萬噸的碳排,但太多東西不是操控在自己身上,周志宏認為,最困難的是「綠色供應鏈管理」,上下游都得算碳排,大家是串在一起的,要能達標,真正的精神在「共好」。

隨著綠色環保和生態經濟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對安心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安心注重環保議題,崇尚店舖綠色營運,採用綠色經營模式,對安心的企業經營來說,綠色營運不再只是支出和投入,而是新的財富泉源。 衡量環保支出,可以追蹤與分析從事環境保護或降低環境衝擊所產生的花費,除幫助評估環保措施的效率外,也為內部成本效益提供有用的分析資訊。 截油槽排水設備主要是將排放水中的油脂及其他不溶性物質相隔,避免廚餘菜渣及油脂污染水溝。 安心食品於2019年仍將持續對店舖加強定期疏通截油槽、清洗排油煙設備、採購靜電式排煙設備等,以防範油煙及廢水污染環境事件的發生。

企業減碳行動: 透過金融業投融資行為,擴大影響力!玉山銀行如何做ESG?

2017年6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綠色和平與關注環境的公眾一起動員,向氣候變遷採取積極行動。 2018年,綠色和平與氣候災害首當其衝的民眾站在一起,號召全球關注,並於聯合國氣候大會向世界領袖、大型企業問責。 我們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發展再生能源,與社會大眾一起改變日常生活方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努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終止氣候危機及災難。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指出,根據PwC的《產業的下一步:消費性產品領袖眼中的明日願景》報告,超過五成的消費者會購買可溯源的產品、環保包裝的產品及支持環保的公司之產品,顯見今日的消費者傾向支持能解決廣泛社會問題的品牌。 而根據PwC的《全球投資人ESG調查報告》如果企業未在ESG議題上採取足夠的行動,近半數(49%)的投資人表示將從該企業撤資,可見ESG已是全球消費者、企業和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跟隨國際標準的好處在於更容易取得國際客戶的認可,與國際客戶共同達成長期目標。 透過新標準的發布,企業更可以了解全球管理趨勢與脈絡的演進方向,由此掌握趨勢發展並及早因應。 跟許多管理面的問題都相當類似,台灣在永續議題上遇到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個面向,「有的企業高層很重視,但是團隊知識及技術不到位,就像中樞神經有意識,但手腳卻不聽使喚。有的剛好相反,手腳很靈活,但中樞神經的高層卻不想改變。」蒲樹盛笑著說。

企業減碳行動: 民團研究縮減石化業出口規模 減碳效益高、經濟影響最低

陳震遠表示,十大碳排企業僅台泥、台積電、台化、南亞塑膠四家公司施行能促進組織低碳轉型的內部碳定價。 在重要的國際倡議上,只有台積電加入使用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RE100倡議,也只有台泥通過科學為基礎的減量目標倡議(SBTi)。 最後,十大碳排企業都是產業龍頭,不只自己要減碳,也要負起管理供應鏈的責任。 重要的國際企業減碳評比氣候行動100+已將上下游排碳(範疇三)淨零納入評比項目,SBTi也要求範疇三佔比較高的企業,提出符合淨零路徑的承諾。 碳排大戶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具體減碳計畫、無煤和推動與使用100%再生能源路徑,並立即加強對短期具體減碳行動的投資, 企業減碳行動 2.

企業減碳行動

更重要的是,透過此次盤點過程,同步建立起內部的環境數據管理系統與表單,不僅是「為了減碳而減碳」,也幫助企業發現內部耗能與減少成本,將碳管理落實在日常營運中,讓減碳從自身營運、核心本業出發。 中華開發金控發言人潘玲嬌表示,中華開發金控旗下,不管是資本、人壽、銀行、證券,向來十分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中小企業身處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面對綠色供應鏈的減碳需求,開發金期盼透過金融影響力協助中小企業淨零轉型。 身為台灣第一家金融機構提出2045年全集團資產組合淨零願景,不是口號講講,一定要做得到。 除了持續向政府和企業倡議,與大眾的溝通也是綠色和平推動改變的重要環節,當公眾的環境意識提升,就會是守護地球的關鍵力量。

企業減碳行動: 減碳步驟一:了解現況,全面盤查公司碳排放情形

(4) 為了方便說明,本統計其實採取的是溫室氣體密集度的倒數;即每公斤碳排所產生的GDP來凸顯經濟貢獻差異。 宏碁宣布,持續致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並將教育視為重點項目之一,因此擴大捐贈電腦設備予烏克蘭波爾塔瓦地區的三所中學,以提升... 迪士尼退出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後,留下五個基本頻道頻位,每年授權費高達約七點四億元,引起各方勢力爭搶...

企業減碳行動

但全聯福利中心也說,裸賣僅適用部分根莖類產品;並只在兩家分店內導入循環杯機台,其他計畫都沒有下文,在減塑政策、減量行動、倡議與創新範疇都維持低分,減塑表現逐漸探底。 此外,八家企業至今仍沒有一間提出實質減量的目標,而是以「包裝輕量化」來回應「包裝減塑」。 綠色和平指出,「包裝輕量化」儘管能減少單一產品的塑膠材料使用量,但包裝數量隨著銷量增加,無法達成實質減量,減量效益十分有限,亦產生更多不利、不易回收的包裝。

企業減碳行動: 「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27 家企業 2030 年辦公據點零碳排

以上預測來自勤業眾信在2021年發布的《台灣的轉捩點:氣候行動如何推動未來經濟》報告。 談起節能減碳乃至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將溫室氣體達到移除與總產出量互相抵銷)的議題,多數企業第一浮現是增加營運成本與工作負擔的憂慮,而忽略它帶來的生意。 Google 長期致力於永續理念的實踐與推動,從 1998 年成立至今, Google 的全球氣候行動已經步入第 3 個 10 年。

企業減碳行動

唯一有變數的是,根據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或《巴黎協定》產生的碳權,台灣現在是無法參加聯合國的抵換機制;但台灣能否參與國際組織,這與國家自身要不要建立碳交易制度,是沒有關係的。 也就是說,台灣要和國際的「自願性減碳市場」連結,這就不涉及聯合國身分的政治問題。 而 當企業的「碳排放量」與「碳清除量」相減達到零的平衡時,就可宣布達成第四步的碳中和 ,並持續定期評估,檢討降低碳排的措施。

企業減碳行動: 提出減塑的實際方案,與業者代表面對面溝通

華航會事先聯繫旅客,請旅客自行攜帶環保杯在機上使用,還建議他們不要開車,改搭大眾交通工具;該航班只限網路報到,沒有實體機票,只有一個登機的QR 企業減碳行動2023 Code,且該航班主推的是低碳排的蔬食餐。 枕頭、毛毯是用咖啡渣等再生環保材質製造;旅行包則是用華航淘汰的救生衣再製而成。 碳是組成溫室氣體其中一種,約佔26%左右,另外還有臭氧、甲烷、氫氟碳化物等氣體。 雖然全球暖化的主因是二氧化碳增加,但其他氣體也會因為人類的生產活動而增加。 因此「淨零」的目的是把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歸零,使溫室氣體回到原本正常的狀態中。

企業減碳行動

台灣企業及政府應有所警覺、提前準備,不要像過去RE100、碳關稅等國際壓力席捲而來時,才手忙腳亂因應。 行政院雖公布二○五○淨零轉型路徑及策略,排碳大戶的態度才是能否達標的關鍵指標。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團昨指出,據金管會資料,全台一七九一家上市櫃公司,目前僅一一八家、約百分之七企業承諾淨零,被要求碳盤查的八十三家企業排碳大戶中,也只有廿二家承諾淨零;環團呼籲政府不能只停留在鼓勵企業揭露碳資訊畫大餅,要有明確的政策工具引導企業減碳,避免漂綠。 玉山積極發展永續金融產品,包括ESG Linked Loan、永續發展債券、與各企業進行ESG諮詢、倡議等,鼓勵企業訂定長期永續績效目標,串聯各產業一起展開淨零行動。

企業減碳行動: 經濟部-政府對企業整合單一服務入口網

在COP27舉辦期間,中華開發金控與今周刊共同發表合作「中小企業減碳調查」,並舉行「解密綠色經濟,中小企業減碳論壇」。 該份調查發現台灣中小企業在淨零轉型過程面臨三缺問題,包括缺資源、缺人、缺資金,當中有超過七成受訪中小企業擔心碳費衝擊,63%受訪企業認為產業資源或輔導不足、62.3%認為企業內部無相關專業人才,加上轉型資金不足、融資管道不足,近九成的公司希望政府或金融業提供優惠融資專案。 席間,施鵬翔執行總監呼籲各地方首長參考國際趨勢「提升 2030 減碳目標,善用地方自治條例」,將能更有力地幫助臺灣達到淨零目標,守住氣候危機。 蒲樹盛總經理專長為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包括永續 ESG、資訊安全及營運持續管理,在國際標準及驗證產業擁有超過 20 年的資歷,擅長分析各類風險對企業的衝擊,持續推動永續經營與風險管理,為企業倡導風險管理觀念及提供國際實務做法。

企業減碳行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