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蘋新聞網12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September 6, 2020

一蘋新聞網

不分黨派議員都砲轟,小編發生低級錯誤,連蔣萬安在小編發文前都沒看過貼文,還想要做政治公關秀,反而弄巧成拙。 不過議員也質疑政黨協商時,彭振聲在場當下也沒意見,民眾黨議員林國成也沒有表示異議,是否要為自己疏漏負責,柯文哲說,覆議的時候,林國成也有舉手,但議長跟他揮手說不要講,所以才停下來,國家公平正義靠很兇悍的人去維持是不對的,應該靠絕大多數國民小小反抗比較好,這案子大家一路和稀泥,到他面前才被攔下,講實話就這樣。 前者的「考驗」在於記者資歷、薪資高,相較電視台、網路媒體以較年輕、廉價的人力,產生更多、更活潑、更多樣化的新聞內容,平面媒體「深度」新聞給讀者帶來的吸引力,比不上被同化得更淺、更快、更向網路新聞靠攏的墮落程度。 網路新聞戰爭的結構因素是,「餅」不一定變大了;新投入的媒體攻山頭,需要花更多的資源,分食的是既有媒體的點閱率和版圖;打著電視台品牌、資源和投入大量人力取得的流量,未必能快速變現。

公約規範勞資共同維護報紙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受黨派、商業或利益團體左右,任何一篇報導都不能被收買,也不刊登偽裝成新聞的置入性行銷。 —2013年3月,台灣壹傳媒賣盤案衍生反媒體壟斷運動後,黎智英表示,不會再賣「台灣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等平面媒體。 台蘋表示,在經歷1年多風雨波折,在萬般無奈下,不得不暫緩腳步,稍作歇息。 「蘋果新聞網」的網頁,也將於8月31日晚間11時59分起暫停更新,但「壹蘋新聞網」將於9月1日正式開站,「除了由原『蘋果』團隊持續為讀者衝鋒陷陣,就連踢爆與除奸扶弱也原汁原味」。 台蘋新聞網在官網以「不是說再見而是道珍重、不喟嘆昔日且待話未來」為題,發出如下聲明。

一蘋新聞網: 「家暴是因沒法修理蔡英文」 媒體人:楊志良噴驚句讓人不敢恭維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香港年度選美盛事《2023香港小姐競選決賽》昨晚(27日)舉行,被封為「港版IU」的莊子璇奪下冠軍,亞軍為王怡然,她也是最上鏡小姐,季軍則為王敏慈。 這些來自Google豐富的解決方案,對餐旅業者來說或許已經開始產生想像,但如何將這些應用能真正在餐旅場景裡面落地? 作為Google多年的合作夥伴,同時也致力於提供科技服務與雲端顧問諮詢的思想科技(Master Concept),擁有強大的團隊能為各產業的客戶提供專業雲端策略、技術導入與整合支援、專業培訓以及平台升級。

一蘋新聞網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69歲「歌壇大姊大」陳盈潔因教唆胞姊冒簽本票,被判囚3年2月定讞,本月23日發監到桃園女子監獄服刑。 李顯龍表示,越南是新加坡在區域裡的重要戰略夥伴;雙方並考慮在未來將雙邊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的可能性。 林口長庚醫院已經6連霸,堪稱經營體質最佳的醫院,孰料對病人的服務卻打折扣,清潔工並沒有標準SOP,才會在未告知護理櫃臺情況下,默不作聲收走病人衣物,引發後續問題。

一蘋新聞網: 台北晶華酒店攜手LEXUS 推日法混血午茶聯名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上周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可能再升息的談話,美股仍出現反彈,本周美國陸續公布關鍵的通膨和就業數據,將為聯準會的利率路徑提供更多線索,周一美股開盤後全面反彈。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招商中,目標引進國際級旅館及複合式百貨商場,商研院昨承辦的招商說明會吸引超過50家業者,本案被視為繼捷運綠線開發案後最受矚目的大型商業開發標的,可望再掀起另一波投資台中熱潮。 智財局官員表示,商標能否註冊會由智財局審查官判定,依法只要構成近似混淆情況,審查官就會判定不得註冊,但申請人可在限期內提出陳述意見,證明沒有近似混淆,亦或者與前案進行協商,取得同意書,才能排除不能註冊的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75歲男子長年排尿異常卻不以為意,直到4年前骨頭疼痛難耐才就醫,確診攝護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頭3-4處及淋巴腺。 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死亡率10年上升47.5%,初次診斷者近1/3已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不到42%,呼籲50歲以上每半年PSA檢查和肛門指診,若有家族史最好40歲就開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3歲男大生小偉(化名)平常喜歡跑步、打籃球,半年前開始經常下背痠痛僵硬、起床時尤其明顯,原以為是運動傷害,某次半夜卻莫名胸痛,呼吸不順,深怕心肌梗塞,急診做心電圖與抽血檢查都正常。

台蘋也在官網發聲明表示,台蘋網站將於8月31日23時59分起暫停更新。 文化部今天回應中央社記者,有關台灣蘋果日報所保有的員工資料、未公開的新聞採訪資料、未經公開及查證的爆料、專欄作家與投稿者(含爆料)資料、報紙訂戶與網站會員資料、廣告客戶資料、相關稅捐資料等,只要足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個人資料者,都屬個人資料應保護範圍。 「蘋果日報」這個20年前落地生根的媒體、曾經的四大報之一,於去(2021)年黯然停止紙本發行,並在今年將原先《蘋果新聞網》的員工交由新平台《壹蘋新聞網》繼續經營。 本文專訪了創刊時的攝影中心副總編,以及兩位前員工,一起帶你認識蘋果如何在用全新的運營模式,在台灣掀起媒體革命,讓蘋果成為讀者口中那又愛又恨的存在。 他表示,當時主張擁有台蘋資產的香港商人黃浩主動提出交易邀約,因對台灣蘋果流量變現有信心,因此同意龍丞資本收購黃浩宣稱擁有的台蘋資產,不曾直接主動與香港壹傳媒或台蘋接觸關於交易事宜。 目前收到聘僱合約的台灣蘋果新聞網將資遣的員工中,已有96%簽約同意9月1日加入新公司。

一蘋新聞網: 投手群兩度造成滿壘 台灣打擊大戰擊敗荷蘭

8月12日潘杰賢赴台蘋開會時就曾透露交易進度卡關,坦承「沒把握政府會同意通過」;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日前回應,對於台蘋交易案,經濟部目前並未收到潘杰賢或其他人的申請。 李惠仁指出,台蘋過去不論對台灣讀者或媒體都有很大影響力,從編採、下標方式,甚至是狗仔隊文化,都有許多人仿效採用,也養成讀者「有圖有真相」習慣。 雖然台蘋總帶有腥羶色印象,但很多時候也用心做調查報導,「台蘋一直強調不畏強權,就算踢爆的人是高官或老闆朋友都不怕,也不接受關說、業配,讓大家覺得媒體應該就是要這個樣子」。 曾費時3年製作紀錄片「蘋果的滋味」、並在壹傳媒辦公室實地觀察的導演李惠仁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被問及壹蘋是否能完整承接台蘋? 李惠仁坦言還需觀察,「畢竟他們現在只有名字,無法使用累積近20年的影像,一切從零開始會很辛苦,我也是做媒體出身,影像是很重要的資產,能讓說故事變得豐富有歷史厚度」。 2021年4月19日,香港壹傳媒宣布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這項宣布被視為將出售台灣蘋果日報。

一蘋新聞網

於是攝影中心請印務部門,將兩家相機拍攝的照片檔,輸出成報紙最大尺寸,比較畫質較佳者勝出,最後定案採購總額將近台幣一億元。 2022年1月14日《蘋果新聞網》刊登一篇專訪,對外表達積極買家「AVENGERS Limited」掌控人為香港商人黃浩,並強調新買主「沒有紅色資金、也沒有個資外洩疑慮」,也宣示如果成功買下台蘋,將「堅守中立」,重心放在娛樂、飲食版面。 彭小姐說:開了另外一扇窗,讓我們知道原來新聞跟我們以前想像的,因為台灣的歷史你也應該清楚吧,台灣最早是戒嚴,所以其實最早的媒體只有三大報,然後每一篇登出來的文章都要經過審核的,其實是有一點思想控制。 然後可能因為《蘋果》是香港來的,黎智英他們的做法是跟台灣傳統媒體完全不一樣,所以其實他是為台灣的受眾打開了不一樣的視野。

一蘋新聞網: 財經

潘杰賢表示,當時主張擁有台蘋資產的香港商人黃浩主動提出交易邀約,因對台灣蘋果流量變現有信心,因此同意龍丞資本收購黄浩宣稱擁有的台蘋資產,不曾直接主動與香港壹傳媒或台蘋接觸關於交易事宜。 —2021年4月19日,香港壹傳媒宣布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這項宣布被視為將出售「台灣蘋果日報」。 一蘋新聞網 —2013年4月18日,「台灣蘋果日報」工會與「台灣蘋果日報」簽訂編輯室公約,是國內第一家平面媒體簽訂有法律效力的編輯室公約。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蘋果新聞網共聘有285名員工,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將先結清年資、再移轉新買家。 台灣《蘋果新聞網》交易案歷經波折,8/31確定將原有平台停止更新、9/1轉網新平台《壹蘋新聞網》繼續經營,原有台蘋有96%員工簽約同意加入新公司。 買家新加坡籍台灣女婿、17 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在蘋果新聞網存在的最後一天接受專訪時提到,他有自信新平台「1年內一定可以賺錢」。 不過,有律師指出,新公司承接台蘋員工所簽訂的定型化勞動契約中,有這個疑慮需要特別注意。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趙靜瑜、王心妤台北30日電)台灣蘋果新聞網日前指出新買家為潘杰賢,但他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因交易無法進行,決定成立新「壹蘋新聞網」,台蘋96%資遣員工將加入新公司。

一蘋新聞網: 台灣蘋果新聞網8/31深夜暫停更新 編採團隊轉移壹蘋

李惠仁認為,壹蘋還有個隱憂,現在他們只是把這些人挖走,沒買到蘋果的殼和資料庫,若接下來有人要買殼呢? 而潘杰賢先前曾坦言,台蘋財務相關部門員工仍留用於原公司,新公司並未延攬,未來台蘋資料如何保存、資金走向等問題,由於壹蘋已和台蘋沒有關係,無法代為回答。 —2022年6月14日,母公司香港壹傳媒集團清盤人及旗下子公司,否定「台灣蘋果新聞網」出售交接一事;但蘋果日報台灣分公司代表人葉一堅強調有經授權,並坦言今年9月台蘋剩餘資金將用罄。 至於壹蘋新聞網是否還有再出紙本的可能性,潘杰賢坦言完全沒有計畫,他再次強調,「壹蘋絕對不會使用到台蘋的個資,這是肯定的」,並重申自己「不用台蘋品牌、不用台蘋網址、不接觸台蘋個資數據、不使用台蘋資產、不介入壹蘋新聞中立報導、絕對遵守台灣的司法法」的五不一絕對原則。

一蘋新聞網

不過法官認為,以嘴碰觸生殖器是表達情慾的舉動之一,尤其成年人以嘴碰觸他人生殖器,足以誘發情慾,再加上林女和丈夫均年過40歲,分別為大學、碩士畢業,受良好教育並為有性經驗的成年人,不採信夫妻倆沒有性意圖的說詞。 至於林女將過程繪製成漫畫並po上臉書觸法的部分,她強調只是分享育兒生活,並提出漫畫《蠟筆小新》露出生殖器、臀部,以及「小葵拉扯小新生殖器」等影片截圖,堅稱自己的創作手法與題材都和蠟筆小新相似,且蠟筆小新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文化部認定為普遍級,因此她的漫畫不算猥褻物,沒有違法。 【陳揚盛/台北報導】Häagen-Dazs中秋冰淇淋月餅禮盒今秋打造五款主打禮盒,其中與法國馬卡龍甜點大師Pierre 一蘋新聞網2023 Hermé 聯名打造的「法式盛宴馬卡龍冰淇淋禮盒」最搶眼,「萬彩映月」、「彩雲追月」、「璀璨星願」、和「星月綺想」則是運用月亮、繁花、玉兔為靈感設計。 Häagen-Dazs今年中秋也特別攜手曾獲文化部公共藝術獎知名紙雕藝術家成若涵,以「Moon Paradise」為題,將禮盒上指標性的中秋元素揉和紙雕工藝,於Häagen-Dazs敦南旗艦店打造大型紙雕藝術。 一蘋新聞網 【陳揚盛/綜合報導】昇恆昌28周年慶系列活動8/29上午10點起展開,聯手經典巨萌療癒系偶像「史努比SNOOPY」,《昇恆昌免稅購物網》及《昇恆昌宅配網》全站商品9折起 + 每滿8000元折800元無上限,等於20% 無上限現金折扣,滿額再送SNOOPY限定禮。 【陳揚盛/綜合報導】以棕櫚糖研發甜點的專門店SIGARbISTRO 食糖製菓,今年中秋禮盒新推出「夾餡費南雪 南國味旅禮盒」,分為880元及1280元。

一蘋新聞網: 台灣蘋果新聞網19年歷史畫句點 「壹蘋」延攬9成被資遣員工9/1上線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三個月內「食物過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易致敏食物排行。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美式賣場好市多因店內販售許多類型的產品,深受許多民眾喜愛,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詢問,好市多販售的一款台灣製老牌電扇是否值得入手,會員們也紛紛曝光使用心得,大讚「配冷氣一起開可以瞬間冷房」。

一蘋新聞網

禮盒包裝由台灣知名旅法插畫家「王妤璇」操刀設計,玉兔化身蛋捲師傅,不搗麻糬來搗「蛋」增添可愛童趣。 贈送之餐點酌收原價一成服務費,指定活動與千元餐點抵用券無法同步使用。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中華職棒樂天桃猿旗下專屬啦啦隊樂天女孩,受邀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台灣日進行表演,開賽前在場外與超過500名台僑互動合照,成功把台灣的啦啦隊文化發揚到美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26歲女星蔡瑞雪有著精緻巴掌臉蛋、纖瘦好身材,經常在IG分享美照,擁75萬廣大粉絲支持,不過昨(27)日她開著愛車上路卻遇到逆向飆速的三寶,嚇得她趕緊煞車,發文報平安,不過,火辣的穿搭,卻讓粉絲們歪樓,狂刷一排愛心,搶坐副駕駛座。

一蘋新聞網: i15大升級!蘋鏈迎追單效益 鴻海、台積、大立光等受惠大

此外,當社群媒體成了與消費者主要的溝通管道時,過去耗費大量人力製作的各種吸睛、花俏的行銷素材,如今只需要透過Google Workspace一鍵就可以完成。 此時,「轉型」成了產業勢在必行的解決方針,然而在眾多數位工具中又該如何於餐旅場景裏發揮價值,產業解決眼前缺工的燃眉之急外,並維持服務品質的量能? Google作為全球重要的雲端供應商,也早已經有了完美的對策,透過各種工具平台的打造或許能為餐旅業者帶來全新的場景應用與想像,解決因為缺工而無法應付的報復性旅遊消費力。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出具的《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中可以發現,五大民生消費產業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餐飲業每月短少17.1萬人位居第一,而住宿服務業每月短少2.7萬人也緊追在後。 台1線苗栗縣通霄路段,今天晚間8點多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位在南下138公里處,一對騎機車雙載男女,不明原因撞上停在路邊的1...

  • 上月中旬,創辦人黎智英特助馬克賽門(Mark Herman Simon)跳出來,以股東身分向士林地院遞狀告發葉一堅、時任台灣《蘋果新聞網》執行長吳玉愛與財務長諶讚鑫涉嫌違法出售台蘋給黃浩、潘杰賢,5人涉嫌侵害香港壹傳媒公司及股東權利,觸犯最重可判刑5年的背信罪。
  • 至於壹蘋申請商標有一顆蘋果圖樣,名稱也與壹傳媒集團近似,是否原公司侵犯商標權?
  • 與此同時,2008年台灣上網人口已突破1500萬人,《蘋果日報》開始積極嘗試數位轉型,在網站上推出「動新聞」以動畫描繪新聞故事;2012年前後,手機行動上網蔚為潮流,蘋果更開啟網路即時新聞年代,讀者閱讀報導,不必再等到隔日見報。
  • 台蘋新聞網今年8月31日宣布暫時停止更新,200多名被解雇編採團隊,由38歲新加坡企業家潘杰賢成立的新平台「壹蘋新聞網」延攬,並於9月1日正式營運。

文化部要求台蘋應針對所保有個資,具體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在9月5日前函送文化部。 潘杰賢承諾遵守「五不一絕對」原則,不用台蘋品牌、不用台蘋網址、不接觸台蘋個資、不使用台蘋資產、不介入新聞中立,絕對遵守台灣法律。 根據中央社報導,李惠仁曾費時3年製作紀錄片「蘋果的滋味」、並在壹傳媒辦公室實地觀察,被問及壹蘋是否能完整承接台蘋時,李惠仁回答還需觀察,他說:「畢竟他們現在只有名字,無法使用累積近20年的影像,一切從零開始會很辛苦,我也是做媒體出身,影像是很重要的資產,能讓說故事變得豐富有歷史厚度」。 據了解,台蘋資產將交回香港蘋果日報進行清算,包括攝影器材、記者的電腦、影音等裝備等都要全數交回,8/31當天記者收到全新筆電後,也需要自行進行軟體安裝等步驟,而辦公室也將從內湖行愛路,遷至內湖來來豆漿附近,辦公環境目前都還在處理當中。 潘杰賢說,在法律與財務團隊進行調查作業後,團隊研判以交易方提出的文件無法繼續交易,但考量大多數台蘋員工將在8/31失去工作、團隊面臨解散,因此決定聘招這些員工,創辦《壹蘋新聞網》。

一蘋新聞網: 台灣蘋果新聞網19年歷史畫句點 壹蘋9/1上線

最弔詭的是,台灣人信賴民主的遊戲規則,但不喜歡政客、不喜歡國會,不在乎媒體把未來和「價格」而不是「價值」綁在一起,信賴感也漸漸消失...... 一蘋新聞網2023 《台灣蘋果日報》曾以「不畏權勢、超越藍綠」的招牌打響名號、穩居台灣報紙銷量冠軍,但不少資深蘋果人伴隨著報社興衰,走過一次次數位轉型浪潮,卻換來被裁員的結局。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台灣文化部則再度重申,《台蘋》應針對所保有的個資,具體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劃,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9月5日前函送文化部。 另一位在《台蘋》工作18年的業務部員工陳小姐接受本台訪問時說「非常不捨」,但基於個人生涯規劃而不打算到新平台。 她覺得心情很複雜,不曉得新平台能否延續《台蘋》的精神,她說新舊之間「感覺很像但又好像不是同一個東西」。

一蘋新聞網

網路原生媒體不是點閱率高就賺得更多,名列前矛者為了維持高點閱率,付出過剩的資源和人力,可能永遠難以回收,另一些網路媒體還在尋找存在感、價值和商業模式。 從三立、民視、TVBS投入的經驗來看,電視台經營新聞網的好處,原本電視新聞、影音、照片、訊息可以「無償」取用交流,大量訊息的支援和共享,可能隨處是「寶」,創造出既非平面媒體、也非電視台,新的有機體。 另一方面,在追逐新聞或追逐點閱率的拉鋸之下,也可能產生價值混亂(chaos)。

一蘋新聞網: 燒光4600億 中國恆大汽車上半年只賣760輛

報導提到,大陸是蘋果供應鏈的重鎮,該公司絕大部分產品主要在大陸生產。 你講的第一個問題,我剛已經回答過了,我就不再回答重複的問題,第二問題,我想民眾黨柯主席也講過,我們溝通管道是暢通的,由他嘴巴證實比我講出來要好! 國民黨呢我們侯市長侯友宜這兩天已經談了,我們之間已經有直接溝通的管道,因為他才是候選人。 至於我的一個國政的幕僚,他主要談的題目應該是勞保、健保,他本身熟悉健保議題,結果有些脫稿,我想讓黃士修描述一下,今天的重點不在這裡,應該把重點拉回到怎麼主流民意大聯盟的勝選重點,讓發言人替我回答。 李惠仁提到,台蘋過去不論對台灣讀者或媒體都有很大影響力,從編採、下標方式,甚至是狗仔隊文化,都有許多人仿效採用,也養成讀者「有圖有真相」習慣。

一蘋新聞網

8月台灣方面繼續「削蘋果」再裁200多名員工,大刀揮向許多資深戰將,張欽在蘋果日報17年半的資歷,就在此刻畫下句點。 黎智英長期表態支持民主,不斷流失港中企業廣告,香港《蘋果新聞網》在反送中運動前,全面推行付費制,同年,《台灣蘋果日報》網站、手機APP也全面跟進。 洪敏隆一進去《蘋果日報》就是「即時的年代」,大大小小的記者會、環評會議,到獨家掌握的消息,都在搶快。 「當所有新聞放在網路免費看,誰還要花15、20元購買日報?」他認為,那段歲月報社力拼數位轉型,卻也是扼殺讀者掏錢看報的轉折點。 林俊安說,當時蘋果日報打算採購超過200台相機與設備,Canon和Nikon一得知有這麼大筆的訂單,就請日本總公司派人來談。

一蘋新聞網: 蘋果新聞網聲明全文: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九合一大選結果出爐,執政的民進黨由原有3都4縣市變成2都3縣,在野的國民黨則贏得4都9縣市、民眾黨與無黨籍均贏得1縣市,大選中執政黨慘敗,名嘴黃暐瀚從雙北的選情分析,民進黨慘敗,不等於國民黨大贏。 台北捷運公司今提醒, 通勤學生族把握開學前周末,到北捷全線車站自動售票加值機,提早加值並設定1200基北北桃都會通,或到捷運各車站詢問處,買交通部公路總局發行的TPASS空卡,就近加值1200元完成設定,輕鬆迎接新學期。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今年1至7月已發生31件國道死亡事故,其中11件屬自撞,且有8件的肇事車種為小型車。



Related Posts